PLC控制机械手设计
机械手的PLC控制-PLC课程设计

一、要求机械手的PLC控制1.设备基本动作: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分为顺序的8个工步:既从原位开始经下降、夹紧、上升、右移、下降、放松、上升、左移8个动作后完成一个循环(周期)回到原位。
并且只有当右工作台上无工件时,机械手才能从右上位下降,否则,在右上位等待。
2.控制程序可实现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自动又分为单工步、单周期、连续三种工作方式。
3.设计既有自动方式也有手动方式满足上述要求的梯形图和相应的语句表。
4. 在实验室实验台上运行该程序。
二参考1. “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2.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3.“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
其中工作方式时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注解:“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例中只有手动和自动(连续)两种操作模式,使用顺序控制法编程。
PLC 机型选用CPM2A-40型,其内部继电器区和指令与CPM1A系列的CPM有所不同。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本例中的程序是用三菱公司的F1系列的PLC指令编制。
有手动、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操作方式。
手动方式与自动方式分开编程。
参考其编程思想。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
其中工作方式有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用CPM1A编程。
这里“误操作禁止”是指当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工作方式时,按一次操作按钮自动运行方式开始,此后再按操作按钮属于错误操作,程序对错误操作不予响应。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是一种智能化的机械手控制方法,它利用PLC 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使机械手能够自主地完成多种工作任务。
本文将介绍本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机械结构设计、PLC程序设计以及控制算法设计。
一、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是机械手的核心,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将为实现机械手的自主运动提供必要的保障。
机械手一般由控制系统、机械部分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机械部分一般包含基座和移动结构,执行机构包括手臂和手指。
这里我们以一款三轴机械手为例进行介绍。
1. 机械手构造机械手采用了一种比较简单的三轴结构,主要有三个关节——一个旋转关节和两个平移关节。
机械手的底座固定在工作台上,三个关节通过模拟伺服电机的方式进行控制。
2. 机械手控制器机械手采用PLC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PLC控制器由三个部分组成:输入接口、中央处理器和输出接口。
输入接口用于读取传感器信号,输出接口用于控制执行机构,中央处理器则用于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二、PLC程序设计机械手的PLC程序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程序初始化、数据采集、运动控制和异常处理。
1.程序初始化机械手程序初始化主要包括程序开头的自诊断和状态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执行不同的控制程序。
自诊断可以避免因器件故障等原因引起的机械手操作异常。
2.数据采集机械手需要收集外部环境数据和操作数据。
外部环境数据包括工作物品的坐标、大小、形状等信息,操作数据包括机械手应该执行的命令。
在采集数据时,机械手需要通过传感器或外部设备接口实现。
3.运动控制机械手的运动控制分为机械手移位运动和执行机构运动两个部分。
机械手移位运动需要根据采集到的工作物品信息以及执行机构的操作命令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轨迹。
执行机构运动控制则是将机械手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运动信号。
4.异常处理机械手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例如碰撞、误差等,需要通过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来保证机械手的安全和可靠性。
机械手plc控制设计总结

机械手PLC控制设计项目年度总结一、项目概述项目名称:机械手PLC控制设计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团队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周期:____年____月至____年____月二、设计目标和要求1. 设计目标:开发一套高效稳定的PLC控制系统,用于机械手的精准操作和控制。
2. 技术要求:确保系统能够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高速响应、精准定位等)。
三、项目实施过程1. 需求分析: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明确了机械手的操作需求和技术规格。
2. 系统设计:设计了基于PLC的控制逻辑,包括输入/输出配置、逻辑编程等。
3. 系统集成:将PLC控制系统与机械手硬件进行集成测试。
4. 现场调试: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对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5. 用户培训和文档编制:为操作人员提供培训,并编制了详细的使用手册。
四、项目成果1. 成功实现了机械手的自动控制,提高了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2.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表现稳定,故障率低。
3. 用户反馈良好,操作简便,维护方便。
五、遇到的挑战及应对1. 挑战: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挑战: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经验与教训1. 项目管理经验:如何高效地协调团队资源,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2. 技术经验:在PLC编程和系统集成方面的实践经验。
3. 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未来工作建议1. 对现有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
2. 探索新的技术应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以增强系统功能。
3. 加强与用户的沟通,收集反馈,持续改进产品。
八、总结本项目在机械手PLC控制设计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不仅提高了操作效率,也为未来相关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设计引言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器。
它以可编程的方式控制工业过程中的各种设备和机械。
机械手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设计,包括系统的硬件组成、PLC程序设计和系统的工作原理。
硬件组成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系统包括以下硬件组成部分:1.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和处理输入信号,并控制输出设备的操作。
常见的PLC控制器有西门子、施耐德等品牌。
2.机械手:机械手是系统的执行部分,负责完成各种任务,如抓取、搬运等。
它通常由电动机、传动装置、执行器等组成。
3.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和监测系统的状态和环境变量。
常见的传感器有接近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向系统提供操作信号和参数设置,如按钮、开关等。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显示系统状态或输出结果,如指示灯、显示屏等。
PLC程序设计PLC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用于控制PLC控制器。
以下是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系统的PLC程序设计步骤:1.确定系统的需求和功能:首先需要确定机械手的具体需求和功能,如抓取物体的方式、搬运的速度等。
2.设计输入和输出信号:根据系统需求,确定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类型和数量。
输入信号可以是按钮的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等,输出信号可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执行动作。
3.设计PLC程序逻辑:根据系统需求和硬件组成,设计PLC程序的逻辑。
逻辑可以使用Ladder Diagram、Function Block Diagram等可视化编程语言进行描述。
4.编写PLC程序:根据设计的逻辑,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PLC程序。
编写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
5.调试和测试:将编写好的PLC程序下载到PLC控制器中,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调试过程中需要检查各个输入和输出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满足系统的需求和功能。
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结合了机械视觉技术和PLC控制技术,实现了高效准确的机械操作。
以下将对系统的原理、设计要点和应用场景进行详细阐述。
原理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视觉技术实时获取图像信息,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将处理结果传递给PLC控制器,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系统通过识别和定位目标物体,计算出适当的机械操作参数,并将其反馈给PLC控制器,从而驱动机械手执行相应的操作。
设计要点在设计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视觉传感器选择:选择适合的机械视觉传感器,能够满足系统对图像获取和处理的需求。
常见的视觉传感器包括CCD摄像头、CMOS摄像头等。
2. 图像处理算法: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算法。
常用的算法包括边缘提取、目标识别、图像匹配等。
3. 系统集成:将机械视觉系统与PLC控制器进行无缝集成。
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实时响应,以实现精确的机械操作。
4. 系统调试和优化:在系统完成初步搭建后,进行调试和优化工作。
通过对系统运行过程的监测和数据分析,不断优化算法和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应用场景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自动化: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物料分拣、装配和检测等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仓储物流:系统可以用于仓储物料的归类、堆垛和搬运等工作,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物流效率。
3. 医疗领域:系统可用于医疗器械的装配和精确定位,保证手术和治疗的安全和精准度。
4. 机器人技术: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是机器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应用于各种机器人操作,如抓取、放置、装配等。
总结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结合机械视觉技术和PLC控制技术,实现了高效准确的机械操作。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机械手是一种用来代替人工完成重复性、繁琐或危险工作的机械装置。
PLC控制系统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控设备的功能。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是指利用PLC控制系统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
1.系统需求分析:根据机械手的任务和要求,分析系统所需的功能和性能,确定系统的控制策略。
2.硬件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选择适当的PLC、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等设备,并进行布置和连线。
3.软件设计:根据机械手的动作和任务,设计PLC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编写PLC程序、设置逻辑关系和时序控制等。
4.程序调试:将编写好的PLC程序烧写到PLC中,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通过观察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检查是否符合系统需求。
5.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如果发现机械手运动不正常或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系统调试:将机械手与PLC控制系统进行连接,并进行整体调试和测试。
通过检查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动作正确性,验证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在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过程中1.确保PLC控制系统性能和稳定性:选择适当的硬件设备,确保其性能能够满足系统需求;合理设计PLC程序,避免死循环和死锁等问题;对系统进行充分测试和调试,排除潜在的故障。
2.确保机械手安全和可靠运行:考虑机械手的载荷、速度、加速度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确保机械手的安全运行;设置传感器和限位开关等装置,监控机械手的位置和状态,及时停止或调整其运动。
3.确保系统兼容性和扩展性:设计PLC控制系统时,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和变化,留出足够的余地;选择具有通信接口和扩展模块等功能的PLC,方便与其他设备进行联动和协同控制。
4.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设计PLC程序时,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使用和维护需求,使系统界面友好且易于操作;合理安排PLC程序的模块结构和注释,便于后续维护和修改。
机械手控制设计_梯形图设计(PLC设计课件)

启动:右位且夹紧到位;左位且放松到位 停止:到达上升位置
输入
I0.5
行程开关SQ4
机械手左限
I0.6
行程开关SQ5
机械手右限
I0.7
行程开关SQ6
机械手夹紧位置
I1.0
行程开关SQ7
机械手放松位置
I0.4
行程开关SQ3
机械手上限
I0.7 I0.6 I1.0 I0.5
Q0.1 I0.4 Q0.3 Q0.2
行程开关SQ5
机械手右限
I0.7
行程开关SQ6
机械手夹紧位置
I1.0
行程开关SQ7
机械手放松位置
I0.4
行程开关SQ3
机械手上限
I0.7 I0.6 I1.0 I0.5
Q0.1 I0.4 Q责,敢担当,勇图强。
三、梯形图设计
机械手自动控制 机械臂升降控制-上升
输入
I0.5
行程开关SQ4
机械手左限
I0.6
行程开关SQ5
机械手右限
I0.7
行程开关SQ6
机械手夹紧位置
I1.0
行程开关SQ7
机械手放松位置
I0.4
行程开关SQ3
机械手上限
I0.7 I0.6 I1.0 I0.5
Q0.1 I0.4 Q0.3 Q0.2
6.右转,离开左侧位
尽职责,敢担当,勇图强。
三、梯形图设计
机械手自动控制 机械臂升降控制-上升
机械臂下降,下降到位置,抓取工件(夹紧),上升,传送带1启动,机械手上升到位置,左转,左转到位,下降,放 置工件(放松),上升,右转,下降,继续抓取工件。
启动:右位且夹紧到位;左位且放松到位 停止:到达上升位置
《2024年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已成为工业控制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工业机械手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重要的执行机构,其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架构、硬件配置、软件设计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设计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采用分层式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上位机监控系统、PLC控制器和机械手执行机构三个部分。
其中,上位机监控系统负责人机交互、数据监控和系统管理等功能;PLC控制器负责接收上位机指令,控制机械手的运动;机械手执行机构包括电机、传感器、气动元件等,负责完成具体的动作。
三、硬件配置1. PLC控制器:选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PLC控制器,具备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丰富的I/O接口,以满足机械手运动控制的需求。
2. 电机:根据机械手的具体需求,选用合适的电机类型和规格,如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
3. 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检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和外部环境信息。
4. 气动元件:包括气缸、电磁阀等,用于实现机械手的抓取和释放等功能。
四、软件设计1. 编程语言:采用PLC的编程语言,如梯形图、指令表等,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
2. 控制算法:根据机械手的运动需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轨迹规划等,以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3. 上位机监控系统:开发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人机交互、数据监控和系统管理等功能。
监控软件应具备友好的界面、实时的数据显示和报警功能。
4. 通信协议:建立PLC控制器与上位机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交互。
五、实际应用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上位机监控系统,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监控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和生产数据。
PLC控制器根据上位机的指令,精确地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实现高精度的抓取、搬运、装配等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PLC控制机械手的设计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绪论 (3)1.1 机械手的应用概况 (3)1.2机械手的应用意义 (3)1.3机械手的分类 (4)1.4 机械手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4)第2章:机械手PLC控制方面的简介 (6)2.1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6)2.2 PLC的工作原理 (6)2.3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优点 (7)第3章机械手工作原理 (9)3.1驱动方式的选择 (9)3.2机械手动作原理及示意图 (11)3.3机械手动作过程 (12)3.4控制要求 (13)3.5 机械手操作方式 (15)第4章 PLC选型及输入/输出端子地址分配 (17)第5章 PLC I/O地址、内部辅助继电器分配表 (18)第6章 PLC的程序设计 (19)6.1 程序整体结构 (19)6.2实现单操作动作的程序 (20)6.3自动操作程序 (21)结论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摘要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生产设备。
工业机械手也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
他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在人的智能和适应性。
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
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传统工艺中采用继电器控制时 ,需要的继电器多 ,接线复杂 ,因此故障多 ,维修困难 ,费时费工 ,不仅加大了成本 ,而且影响设备的工效。
本文介绍了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根据机械手的运动规律:左 /右、上 /下、夹 /松等进行软件编程。
实现了手动操作 ,即:用按钮操作 ,对机械手的每一种运动单独进行控制;自动操作包括单步、单周期和连续操作。
另外 ,对右工作台有工件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处理。
采用梯控制直观易懂 ,为电气人员所熟悉;采用 PLC控制使接线简化 ,安装而且保证了运行的可靠性,减少维修量,提高功效。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PLC;继电器;机械手ABSTRACTThe mechanicalmani pulat or is widely used in our industry pr oducetine . In the past, the manipulator was contr olled by relay, which needed a lot of relays and its connection is very complex, this brought us much trouble, made the manipulator hard to repair, and influenced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equipment . So 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d the S7-200 series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made by SIEMENS GERMAN . By the law of the manipulator movement which is left / right, up /down, tigh / loose and using shift registers to program the software, at last the article actualized the manipulator manual operation, single step operation, single cycle operation, continuous operation and dealed with special parts of workbench .A program in ladder chart given t o control circuit made it easy to understand, the use of PLC made installation conveniently and steadily, the trouble with the manipulator is fallen down, then improved its working efficiency .Key words: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Relay; Mechanical manip第1章绪论1.1 机械手的应用概况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
在机械工业中,加工、装配等生产是不连续的。
专用机床是大批量生产自动化的有效办法,程控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自动化机械是有效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自动化的重要办法。
但除切削加工本身外,还有大量的装卸、搬运、装配等作业,有待于进一步实现机械化。
据资料介绍,美国生产的全部工业零件中,有75%是小批量生产;金属加工生产批量中有四分之三在50件以下,零件真正在机床上加工的时间仅占零件生产时间的5%。
从这里可看出,装卸、搬运等工序机械化的迫切性,工业机械手就是为实现这些工序的自动化而产生的。
机械手可在空间抓放物体,动作灵活多样,适用于可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广泛应用于柔性自动线。
国内外机械工业、铁路部门中机搬运械手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1)热加工方面的应用热加工是高温、危险的笨重体力劳动,很久以来就要求自动化。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尤其对于大件、少量、低速和人力所不能胜任的作业就更需要采用机械手操作。
(2)冷加工方面的应用冷加工方面机械手主要用于柴油机配件以及轴类、盘类和箱体类等零件单机加工时的上下料和刀具安装等。
进而在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等机床上应用,成为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
最近更在加工生产线、自动线上应用,成为机床、设备上下工序联接的重要于段。
(3)拆修装方面拆修装是铁路工业系统繁重体力劳动较多的部门之一,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
目前国内铁路工厂、机务段等部门,已采用机械手拆装三通阀、钩舌、分解制动缸、装卸轴箱、组装轮对、清除石棉等,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拆修装的效率。
近年还研制了一种客车车内喷漆通用机械手,可用以对客车内部进行连续喷漆,以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喷漆的质量和效率。
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在机械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工业机械手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1.2 机械手的应用意义在机械工业中,机械手的应用意义可以概括如下1.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应用机械手,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装配等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
2.可以改善劳动条件、避免人身事故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有灰尘、噪声、臭味、有放射性或有其它毒性污染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等场合中,用人手直接操作是有危险或根本不可能的。
而应用机械手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安全地完成作业,大大地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在一些动作简单但又重复作业的操作中,以机械手代替人手进行工作,可以避免由于操作疲劳或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事故3.可以减少人力,便于有节奏地生产应用机械手代替人手进行工作,这是直接减少人力的一个侧面,同时由于应用机械手可以连续地工作,这是减少人力的另一个侧面。
因此,在自动化机床和综合加工自动生产线上,目前几乎都设有机械手,以减少人力和更准确地控制生产的节拍,便于有节奏地进行生产。
1.3 机械手的分类机械手的种类,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机械式机械手;按适用范围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按运动轨迹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机械手等1.4 机械手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方向国内外研究概况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水平和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目前国内机械于主要用于机床加工、铸锻、热处理等方面,数量、品种、性能方面都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所以,在国内主要是逐步扩大应用范围,重点发展铸造、热处理方面的机械手,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的发展通用机械手,有条件的还要研制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机械手等。
同时要提高速度,正确定位,以便更好的发挥机械手的作用。
此外还应大力研究伺服型、记忆再现型,以及具有触觉、视觉等性能的机械手,并考虑与计算机连用,逐步成为整个机械制造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国外机械手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较多,发展也很快。
目前主要用于机床、横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点焊、喷漆等作业,它可按照事先指定的作业程序来完成规定的操作。
国外机械手的发展趋势是大力研制具有某种智能的机械手。
使它具有一定的传感能力,能反馈外界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更。
如位置发生稍许偏差时,即能更正并自行检测,重点是研究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
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目前世界高端工业机械手均有高精化,高速化,多轴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微米及亚微米级要求,更重要的是将机械手、柔性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相结合,从而根本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系统的人工操作状态。
同时,随着机械手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其应用领域将会突破传统的机械领域,而向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及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发展。
第2章机械手PLC控制方面的简介2.1可编程控制器简介可编程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
用户在购买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2.2 PLC的工作原理由于PLC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故具有微机的许多特点,但它的工作方式却与微机有很大不同。
微机一般采用等待命令的工作方式,如常见的键盘扫描方式或I/O扫描方,若有键按下或有I/O变化,则转入相应的子程序,若无则继续扫描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