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1-4章
【过关测试】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学期期中复习01(试题+答案版)

八年级(上)人教版物理期中过关测试01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现象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飞机的飞行B.地球的公转C.一杯开水变凉D.人和动物的跑、跳、行走2.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如图所示为歼-15飞机首次从航母上起飞时的照片。
起飞时,飞机驾驶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辽宁”号航母B.“辽宁”号航母上的工作人员C.自己驾驶的歼-15飞机D.辽阔的海面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物体相对地面静止的是()4.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子弹射过柿子的照片。
若子弹的平均速度是900m/s,则子弹穿过柿子的时间大约为()A.0.1min B.0.1s C.0.1ms D.0.1μs5.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前半程以3m/s的速度前进,后半程以5m/s的速度前进,则小明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3m/s B.8m/s C.4m/s D.3.75m/s6.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7.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合理的说法是()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既在气体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9.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B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一定是340m/s10.如图为伽利略制造的一支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
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在桌上撒些碎纸屑,敲打桌子时纸屑会跳动。
说明桌子发声时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能在液体中传播的事实:水中的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
声能在液体中传播的实验:在水槽中盛入适量的水,两只手分别拿两块石头在水中相互撞击,我们可以听到撞击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V固> V液> 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 0.29s(当时空气15℃)。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当时空气15℃)。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 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测距离: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 vt。
☆测声速的方法:站在高大建筑物远处,大喊一声。
记下喊话到听到回声的时间t,测出喊话人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s。
即可算出空气中的声速v,v= 。
例题:一个同学向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3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解:V = 340m/st = 3 SS = vt = ×340m/S ×3s = 510 m答:枯井的深度大约是510 m.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

测量复习
1使用前会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使用时会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会读:视线要___________刻度尺, 要估读到分度值得下一位
4会记:既要记录_______,又要记录 ________,还要注明单位。 5、测量结果由3部分组成,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简单的说测量值是由 数值加上单位构成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物体1在.概一念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
所用时间的比叫做速度,( 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
2.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变形 式
路程
速度= 时间
S=vt
t=-sv
V=-st
4、速度的意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我们在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 首先要选定⑦________,如果选择的参照 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 论一般⑧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
同”), 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如图是中学生百米赛跑的场景,裁 判员在判定哪个学生跑得快时是根 据到达终点时所用的时间⑤___来 判断的;看台上的观众判断哪个学 生跑的快是根据某一时刻谁跑的路 程⑥___来判断的,说明表示运动 快慢时必须考虑⑦_____和⑧_____ 两个因素;在赛跑过程中以⑨_____ 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运动 员到达终点时,由于⑩_____还会 继续往前跑一段距离
1、固体
晶体 :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有熔点) 非晶体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没有熔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第一章至第三章 共3个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一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___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800 m所需的时间约为4________。
(均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2.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3.体育课测短跑成绩时,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________min________s。
4.如图所示,动物们都赶去参加动物晚会,蜗牛看到乌龟驮着小蚂蚁超过了自己,关心地嘱咐小蚂蚁要抓稳了。
以乌龟为参照物,小蚂蚁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蚂蚁为参照物,蜗牛在__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运动。
5.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快慢采用的是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6.小唐一家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____;该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该车匀速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h。
7.图记录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由图可知,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汽车在20~4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8.某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400 m/s,合________km/h。
军演地点距军用机场的距离为288 km,则该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抵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________min。
9.如图所示是石牙山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
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________km,通过隧道的速度不能超过80 km/h。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知识点和题目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1h=60mi n1min=60s。
4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t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 v 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ss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变形可得:s=vt,t= 。
tv2的机械运动。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量平均速度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
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1第二章声现象s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t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八年级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填空

;
4、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
;从液态变为固态叫
;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
态变化过程;熔化要 热,凝固要
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 ;物质从气态变
为液态叫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 热、液化要 热;物质从固
态
叫升华;物质从气态
叫凝华,升华
热,凝华 热
5、固体可分为
体和
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
有关:
越高蒸发越快;
B 跟液体________的大小有关,
越大,蒸发越快;C 跟液体表面
有关,
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
;
2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________还要继
续
热;(3)沸腾时液体温度
而蒸发时温度
。
1
5、人Hz
叫次声波。
6、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
强弱的单位是
,符号为
。控制噪声:(1)在
处减弱(安消声器);(2)
在
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
处减弱(戴耳塞)
7、判断以下事例属于声音的哪种利用。A.医生查病时的“闻”;B.B 超检查;C.敲铁轨听声音;
(有关还是无关)。②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
,
式中 t 为
,s 为
。
5.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主单位是“ ”。单位之间的关系为:1km= m;1m= dm;1dm=
cm;1cm= mm;1mm= µm;1µm=
nm。(2)长度的测量工具: (3)“读”要 读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1—4单元)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1—4单元)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50分,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某一斜坡,经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m/s 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返回,经6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7.5m/sB.8m/sC.6.25m/sD.3.75m/s4、0℃的水与0℃的冰相比较( )A.0℃的水温度低B.0℃的冰温度低C.二者温度相同D.二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5、“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歌词中描述月亮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A.月亮 B.地球 C.云朵 D.星星6、日常用语中没有将“影”和像“像”区分开来,下面属于由光的反射形成虚像的是()A.立竿见“影” B. 杯弓蛇“影”C.皮“影”戏 D. 身正不怕“影”斜7、把一块-5℃的冰投入到0℃的水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并化成水,水增多B.水结冰,冰增多C.熔化和凝固都不能进行,水和冰多少不变D.无法判断8、夏天,吃根冰棍让人感到凉爽,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冰棍的温度低于0℃,因为冰棍是液体凝固后制成的B.吃冰棍时,冰棍熔化是吸热过程C.吃冰棍时,冰棍先熔化再凝固都是吸热过程D.吃冰棍时,冰棍液化是吸热过程9、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B.降低了人的温度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10、列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凝华现象()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地上结了一层霜C.早晨有浓雾D.洒在地上的水干了11、光灯用久了,管壁上发黑是因为()A.灯丝受热产生升华,灯丝的气体在管壁遇冷凝华而成B.玻璃分解产生黑的物质C.灯丝受热蒸发后遇冷凝固而成的D.灯丝发热,使灯丝附近玻璃熔化发黑12、列几组物态变化中,都是放热的是 ( )A.熔化、液化、汽化B.液化、汽化、升华C.凝固、液化、凝华D.熔化、汽化、升华13、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14、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荧火虫 B.月亮 C.太阳 D.霓红灯15、在课外用易拉罐和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膜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的像B.三角形光斑C.蜡烛的倒立的像D.圆形光斑16、一条反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30°,则它的入射角是()A.30°B.60°C.90°D.120°17、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B.在挖掘遂道时利用激光准直C.插入水中的筷子,其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D.用潜望镜可以在水面下观察水面上的情况18、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看到平面镜中的像应该()A.远离平面镜,且大小不变B.靠近平面镜,且大小不变C.远离平面镜,且越来越小D.靠近平面镜,且越来越大19、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A.光在水中不沿直线传播B.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C.光从水中射人空气时发生折射D.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发生折射20、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A B C D21、下列有关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也能用光屏承接B.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D.实像是实际存在的像,虚像是实际不存在的像,是人的幻觉形成的22、.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2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上册1-3章)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4、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
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
(3)读。
读数时,要估读...,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到分度值的后一位(4)记。
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5、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叫误差;(2)减小误差合理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是可以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错误........。
(3)误差不可避免6、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①先用刻度尺测量出一沓纸的厚度为D,②数出这沓纸的张数为n(注:张数不等于页数,一张纸等于两页),③一张纸的厚度d=D/n。
7、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的方法:用两把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配合可直接测量出硬币直径(图1-1)(图1-2)8、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①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②用刻度尺量出N圈细铜丝的长度为L ,③细铜丝的直径为d=L/N9、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
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越长。
在..,只与摆长有关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10、正确估读三法:如图1-3,图中物体的长度为2.32cm,其中的0.02cm即为估读值。
(2)如图1-4,图中物体的长度为1.70cm。
(3)图中物体的长度记为2.00cm。
(图1-3)(图1-4)(图1-5)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声音的产生:(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物体的运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 速度
2. 匀速直线运动
1、速度
2、匀速直线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有关速度的常见计算题
有关速度的常见计算题
1. 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 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 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 行走的时间。 2. 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
-21℃~110℃
1℃ 水银、煤油
-30℃~50℃
1℃ 酒精(水银凝固点高,低于-39℃时无法工作) 没有 使用时不能甩,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35℃~42℃
0.1℃ 水银 玻璃泡上方一段细小的缩口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1.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 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 使用时 : A.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导火线(抢时间)问题
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
96cm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
度是0.8cm/s,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的速
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
500m远的安全地带?
交通标志、计程车票
1. 在公路旁,我们经常看到下图所示的交通 标志牌,(1)请说出A,B两牌的含义;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汽车到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第2节 密度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一章
• 第1节 • 第2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 第3节 • 第4节 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
2. 长度的测量
3. 时间的测量
第三章 物态变化
• 第1节
• 第2节 • 第3节
温度
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
•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 常见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
1. 摄氏温度
2. 温度计
3. 温度计的使用
1、摄氏温度
1. 2.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 等份代表1℃。 3. 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 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4. 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口腔温度)。
2、噪声的控制
1. 控制噪声的途径: A. 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B. 阻断噪声的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2. 例: ① 安装消声器,晚间禁止施工,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② 植树造林,使用真空夹层玻璃,修隔声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 用手指堵住耳朵,带上耳罩在人耳处减弱
2、超声波与次声波
第3节 声的利用
1. 声与信息: I. 大象用次声波交流,蝙蝠用超声波来回声定位,辨路捕食。 II. 利用声呐(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和鱼群;倒车雷达(超声波)。 III. 利用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确定发生的方位和强度超声波测速仪 IV. 医生借助B超(超声波)获得体内器官的信息。 V. 根据音调挑西瓜,根据音色挑瓷器(如碗)。 2. 声与能量
物理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 1-4章
人教版 教育部审定2012
如有雷同,纯属整合;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四章 光现象
目 录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2节 光的反射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95 32
B.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 C.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
面相平。
温度计实验
温度计的灵敏性:温度计管内液柱变化较快 玻璃泡越大 管内径越细 与测量的值的大小无关。
计算、量程、分度值
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 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 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 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 A.27℃ B.30℃ C.32℃ D.37℃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
2. 参照物
1、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
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除
了机械运动,运动还有多种形式,如微观世
界里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机盎
然的生命活动……。
2、参照物
1.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而选作标准的那个 物体叫做参照物。 2. 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 便而定。 3.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4. 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则被 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
3、时间的测量
1.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2. 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秒(s)。常用单位: 分钟(min)、小时(h)。 1min=60s 1h=60min=3600s
4、误差
1.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②用更精密的仪器;③改进测量方法。 3.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 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 的,是能够避免的。
记)。
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1.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 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 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2. 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 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3. 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 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4. 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 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15,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45.求:(1) 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时间?(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若轿
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北京需要多长时间?
顺行、逆行问题
1. 两码头相距144km,水流的速度为10.8km/h,某
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8km/h,则轮船在两码头 间往返一次需多长时间?
I.
清洗精密机械
II. 粉碎体内结石 III. 制成超声波加湿器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及其危害 2.噪声的控制
1、噪声及其危害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 染。(了解) 2. 噪声的定义: (1)从物理角度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 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人耳刚能听到的最微 休息和睡眠不能超过的 3. 0dB 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 dB。 ≤50dB 弱的声音 强度 30~40d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B ≤70dB 工作学习不能超过的强 度
1. 2. 3.
2 、温度计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工作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面有的盛水银、有的盛煤油、有 的盛酒精;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 地刻有刻度。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量程
分度值 所用液体 特殊构造 使用方法
振幅(振动的
女子的声音
青蛙的叫声、
响度
声音的强 弱
幅度)、人距
发声体的远近
响度,震耳欲 聋
牛的叫声、
男子的声音
能区别出某些 音色 声音的特 发声体的材料、 人的声音,能
色
结构
区分出不同的
乐器
声音三要素
音调:波频,声音的高低 与振动频率有关 响度:波幅,声音的大小 增大振幅 拉近听者与声源的距离 控制声音的分数 音色:声音的粗细 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音调(频率)无关,各种音在 同一个介质中,速度一样
度的工具 2. 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 、 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A. 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 B. 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或与所测长度平行),且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 体。如果零刻线磨损,可选中间任一刻度线做起点(会放)。 C.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读)。 D. 记录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会
去。问乙车需多长时间才能完全超过甲车?
1.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 8 米/ 求平均速度
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
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 均速度。
2.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在高速公路上往 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
3.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地最远,如铁
轨传声)。 4.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4、回声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要素 2.超声波与次声波
要素 描述对象 声音的高
决定因素 人耳感觉 1、声音的三要素 频率 尖锐、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