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臂轴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摇臂座设计说明书

摇臂座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与夹具设计》设计题目:摇臂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指导老师:班级:机制1班设计:吴江南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二零一三年十一月目录1.课程设计指导书 (3)2.零件的分析 (3)3.工艺规程设计 (3)4.制订工艺路线 (4)5.工序七钻、扩、铰16 +0.035 0mm孔 (6)6.设计体会 (7)7.参考文献 (8)1.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任务设计题目:摇臂座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二、课题内容1机械零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1)、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工艺过程方案及夹具方案的确定。

2)、设计工作量:每人完成:编制工艺过程卡片一张;编制工序卡片一张;绘制指定夹具装配图一张;绘制夹具零件(包括夹具体)图;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2.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摇臂座主要作用是:旋转。

(二)、零件的工艺分折摇臂座共有三组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求。

现分述如下:1 以Φ1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加工表面包括:Φ12.5mm的孔,Φ24mm平面、底端面(40mm*32mm)、Φ18mm斜面。

主要加工表面为底端面。

2以Φ20+0.035 0的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以Φ20 +0.035 0mm的孔及其倒角;Φ34mm两端面。

3、以Φ16+0.035 0mm的孔为中心加工表面以Φ16+0.035 0mm的孔及其倒角,Φ28mm两端面。

这三组加工表面之间存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以Φ20 +0.035 0mm孔与Φ12.5mm孔底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25mm。

(2)、Φ34mm两端面与Φ20+0.035 0孔的垂直度公差为0.08mm。

(3)、Φ16+0.035 0mm的孔与Φ20+0.035 0孔的平行度公差为100:0.10。

3.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40灰铸铁,由于零件年产量为大批量生产水平,故可采用铸造生产方法。

(二)、基准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摇臂轴支架毕业设计说明书

摇臂轴支架毕业设计说明书

摇臂轴支架毕业设计说明书I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论文摘要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巩固,是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摇臂轴支架制造工艺工程的设计,达到熟练掌握运用所学课程的目的,为以后进一步深造尊准备。

首先对零件图进行技术要求分析,并熟悉材料种类和用途,选出各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加工余量和基准,安排加工顺序,选出所用机床、刀具、夹具、设计工装,并且编写成一套加工规程和工艺卡片。

同时绘出工程图和工装图。

机床夹具的设计和实用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机床夹具的改进和创造已成为广大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技术革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摇臂轴支架工艺设计专用夹具III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论文Abstract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ixture design is to lear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 consolidation, is in the social practice prior to learn the course of an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total, is also a theory with practical training. Use of the knowledge, for rocker arm shaft bracket manufacturing process engineering design, to master and use the course objective, for the later further honour prepare. First of all parts of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familiar with the material and use,select the surface processing method, determine the allowance and baseline, arranges the processing order, select the machine, tool, fixture, fixture design, and prepared into a set of processing procedures and process card. At the same time to draw 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tooling drawings. Machine tooljig design and utility i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With China's machinery industry ceaseless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machine tool fixture improvement and creation has become a vast number of mechanical workers and technicians in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Key words: rocker shaft bracket process design fixtureIIIII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论文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门摇臂轴支座说明书2

气门摇臂轴支座说明书2

长沙学院CHANGSHA UNIVERSITY课程设计资料气门摇臂轴支座夹具设计系部:机电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月祥班级:4班学号2010011408指导教师:唐勇职称副教授志强职称教授向阳辉职称讲师学院教务处二〇一三年七月摘要在这次的设计中我的课题是气门摇杆轴支座夹具设计,主要是分析加工工艺规程与专用钻孔夹具设计,本此设计在气门摇杆轴支座工艺规程设计过程中,详细的分析了摇臂轴支座的加工工艺,通过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选择得到了符合技术要求的工序,形成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本设计进行了钻孔专用夹具的设计,阐述了定位方案的选择、夹紧方案的确定、夹具体的设计,运用AutoCAD完成了此专用夹具的装配图和夹具体的零件图。

关键词:专用夹具,工艺规程,钻孔,零件加工,CAD目录摘要 (II)第一章绪论 (1)1.1 本设计的容和意义 (1)第2章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2.1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2.1.1零件的作用 (2)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2.1.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4)2.2 选择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 (5)2.2.1 选择毛坯种类 (5)2.2.2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总余量 (6)2.2.3 设计毛坯图 (7)2.2.4 绘制毛坯图 (8)2.3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8)2.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8)2.3.2 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9)2.3.3加工阶段的划分 (10)2.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0)2.3.5工序顺序的安排 (11)2.3.6 确定工艺路线 (11)2.3.7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 (16)2.3.8工序间加工余量的确定 (18)2.3.9切削用量以及基本时间定额的确定 (20)3 气门摇臂轴支座专用钻孔Φ11夹具设计 (21)3.1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21)3.1.1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21)3.1.2 夹紧装置的设计 (22)3.1.3 确定导向装置 (23)3.2 夹具体的设计 (24)3.3夹紧力及切削力的计算及定位精度的分析 (25)3.3.1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5)3.3.2定位精度分析 (26)3.4使用操作说明 (27)结论 (28)总结 (29)参考文献 (30)第一章绪论1.1 本设计的容和意义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之后而进行。

195柴油机摇臂轴座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195柴油机摇臂轴座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摇臂轴座(195 柴油机)”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16 的孔”工序的夹具设计专业班级;机械(4)班学生姓名:朱屯学生学号:10140439指导教师:史红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2013年 3月18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摇臂轴座( 195 柴油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此零件“钻φ16 的孔”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内容:1.绘制零件图一张。

(要求计算机绘图)2.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并填写加工工艺过程卡及指定工序卡各一张。

3.设计指定工序的夹具,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4.绘制夹具的非标零件图。

5.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班级:机械(4)班学生:朱屯指导教师:史红系主任:2013年3月4日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还对夹具,机床,刀具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了解,不知不觉中我的图纸分析、结构设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基础》及有关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次的设计使我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加深,并培养了我们学会全面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问题的能力。

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加指教。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195 柴油机摇臂轴支座,是柴油机的一个主要零件,.直径为16 的孔用来装摇臂 , 孔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位置精度不是很高,工作时与轴相配合工作,起支撑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 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上下底面粗糙度均为 6.3 ,底面与中心16 的孔的平行度为0.1 ;( 2)前端面粗糙度为 3.2 ,后端面粗糙度 6.3 ,前后端面与中心16 的孔的垂直度为 0.08 ;( 3)中心16 孔为10级精度,采用基孔制配合,粗糙度 3.2 ;( 4)10 .5的孔的粗糙度 12.5 。

气门摇臂轴支座说明书

气门摇臂轴支座说明书

目录第1章零件分析 21.1 零件作用分析 21.2 零件工艺分析 2第2章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合图 42.1 选择毛胚种类 42.2 确定毛胚尺寸及加工总余量 52.3 设计绘毛胚图 6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7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73.2 制定工艺路线 83.3 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93.4 加工工序设计 113.5 时间定额计算 113.6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XXX第4章气门摇臂轴支座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244.1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244.2 设计夹具体 274.3 在夹具装配图上标注尺寸、配合及技术要求 27总结参考文献第1章零件分析1.1 零件作用分析本设计所设计的零件是1105柴油机中摇臂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它是柴油机上气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

直径为18mm的孔用来装配摇臂轴,轴的两端各安装一进、排气气门摇臂。

直径为16mm的孔装一个减压轴,用于降低汽缸压力,便于启动柴油机。

两孔间距56mm,可以保证减压轴在摇臂上打开气门,实现减压。

两孔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位置精度较高,工作时会和轴相配合工作,起到支撑的作用,直径11的孔用M10的螺杆与汽缸盖相连,直径3的孔用来排油,各部分尺寸零件图中详细标注。

图1.1 气门摇臂轴支座零件图1.2 零件的工艺分析通过对气门摇臂轴支座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以及技术要求齐全。

通过对零件图的详细审阅,该零件的基本工艺状况已经大致掌握。

主要工艺状况如下叙述: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的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是塑性较差、脆性较高、不适合磨削,而且加工面主要集中在平面加工和孔的加工。

根据对零件图的分析,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如下:1.22φ外圆的上端面以及与此孔相通的11φ通孔,粗糙度均为12.5;2. 36mm 下端面,根据零件的总体加工特性,366mm 为整个机械加工过程中主要的基准面,粗糙度为12.5,因此在制定加工方案的时候应当首先将此面加工出来;3. 28φ外圆的前后端面,粗糙度为12.5;前后端面倒 451⨯的角,粗糙度为12.5;以及18φ的通孔,在这里由于18φ通孔所要求的精度较高,因此该孔的的加工是一个难点,其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为1.6,且该孔的轴线与36mm 下端面的平行度为0.05,且该孔的轴线圆跳动公差为0.1需要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来达到此孔加工的技术要求。

气门摇臂轴支座夹具设计说明书

气门摇臂轴支座夹具设计说明书

一、夹具设计的任务和目的夹具设计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它要求学生会全面一、夹具设计的任务和目的夹具设计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它要求学生会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的设计。

1.1设计任务本次设计是对气门摇臂轴支座¢11孔加工的钻床夹具设计。

1.2设计目的①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独立自主的解决机械加工中遇到的问题。

二、零件分析2.1零件的作用分析本设计所设计的零件是1105柴油机中摇臂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它是柴油机上气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

直径为18mm的孔用来装配摇臂轴,轴的两端各安装一进、排气气门摇臂。

直径为16mm的孔内装一个减压轴,用于降低汽缸内压力,便于启动柴油机。

两孔间距56mm,可以保证减压轴在摇臂上打开气门,实现减压。

两孔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位置精度较高,工作时会和轴相配合工作,起到支撑的作用,直径11的孔用M10的螺杆与汽缸盖相连,直径3的孔用来排油,各部分尺寸零件图中详细标注。

2.2零件的材料与结构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的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是塑性较差、脆性较高、不适合磨削,而且加工面主要集中在平面加工和孔的加工。

根据对零件图的分析,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如下:①根据零件的总体加工特性,36mm为整个机械加工过程中主要的基准面,因此在制定加工方案的时候应当首先将此面加工出来。

②外圆的上端面以及与此孔相通的通孔及¢26外圆的前、后端面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粗糙度均为12.5,故粗加工即可达到要求。

,因此在制定加工方案的时候应当首先将此面加工出来;3.由于和通孔所要求的尺寸精度较高,其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为1.6,且孔的轴线与36mm下端面的平行度为0.05,且该孔的轴线圆跳动公差为0.1,因此该孔的的加工是一个难点,需要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来达到此孔加工的技术要求。

气门摇臂课程设计说明书

气门摇臂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气门摇臂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拟定设计人:__杜辰曦(20100430304)指导老师:_王伏林_______________2013 年 6 月1日设计说明首先根据零件的图纸结构及技术要求等,对零件进行了工艺审查并确定了生产类型、毛坯类型和制造加工的方法。

采用HT200作为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材料,并采用砂型铸造方式进行毛坯制造,确定加工余量,并制定两种加工方案,经过比较分析确定零件的机械加工最终的工艺路线,完成机械加工工序分析及设计。

1. 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气门摇臂轴支座是柴油机的重要零件之一。

该零件是1105柴油机中气门摇臂座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027.0018+φmm 孔装摇臂轴,轴上两端各装一进,排气门摇臂,12.0016+φmm 孔内装一减压轴,用于降低气缸内压力,便于起动柴油机,两孔间距为05.056±mm ,可保证减压轴在摇臂上打开气门,实现减压,该零件通过Φ11mm 孔用M10螺杆与气缸盖相连 1.2零件的工艺分析分析零件图纸,图纸的各视图尺寸标注完整,能够表达清楚零件的各个部分,技术条件标注合理,表面粗糙度标注合理,尺寸公差标注完整,能够完整表述加工要求。

零件材料选择合理,毛坯采用铸件,其中非工作平面铸造即可达到其粗糙度。

该零件加工表面分两种,主要是孔的加工,圆柱端面平面加工。

➢ 内圆表面加工该零件共有4个孔要加工,其中027.0018+φmm 、12.0016+φmm 孔加工要求较高,两孔中间距05.056±mm ,027.0018+φmm 孔中心与底平面距离03.024±mm ,12.0016+φmm 孔中心与底面距离49±0.05mm 。

有平行度要求,表面粗糙度1.6,需精加工,11φmm 小孔由于精度要求不高直接钻出即可,另3φ斜小孔也可直接钻出。

➢ 平面的加工该零件需加工平面为22×36底面精度要求较高,是后续工序的精基准面,需精精铣,上端面要求不太高,粗铣即可。

气门摇臂轴支座课程设计

气门摇臂轴支座课程设计

气门摇臂轴支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气门摇臂轴支座在发动机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和位置。

2. 学生能掌握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构造原理及其与气门传动系统的关系。

3. 学生能够描述气门摇臂轴支座的工作原理及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故障原因。

2. 学生能够通过图纸识别和描述气门摇臂轴支座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

3. 学生能够使用工具进行气门摇臂轴支座的简单拆装和检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机械世界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汽车维修和检测过程中的责任心和细致性。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机械部件精密性对设备整体性能的重要性,培养追求卓越品质的态度。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高年级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阶段,对汽车内部结构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故障分析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本教学内容基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五章“气门传动系统”相关内容。

a. 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构造与功能b. 气门摇臂轴支座的工作原理c. 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故障诊断与维修2. 教学大纲:a.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气门摇臂轴支座在发动机中的位置和作用。

b. 理论知识:讲解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与其他部件的关联。

c.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拆装、检查和故障诊断。

d. 故障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气门摇臂轴支座故障案例,让学生了解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

e.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化对气门摇臂轴支座重要性的认识。

3.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讲解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构造与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序言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三、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四、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五、工序设计六、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七、夹具设计八、设计小结九.参考文献一、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还对夹具,机床,刀具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了解,不知不觉中我的图纸分析、结构设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结束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有关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次的设计使我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加深,并培养了我们学会全面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问题的能力。

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加指教。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 105 柴油机摇臂轴支座,是柴油机的一个主要零件,.直径为 16 的孔用来装摇臂, 孔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位置精度不是很高,工作时与轴相配合工作,起支撑作用。

另附零件图图纸。

2.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上下底面粗糙度均为6.3,底面与中心Ф16的孔的平行度为0.1;(2)前端面粗糙度为 3.2,后端面粗糙度 6.3,前后端面与中心Ф16的孔的垂直度为0.08;(3)中心Ф16的孔为10 级精度,采用基孔制配合,粗糙度3.2;(4)Ф10.5的孔的粗糙度12.5。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半精加工下底面后,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

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3.零件的生产类型假设设计要求为Q=5000 台/年,n=1 件/台;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α和废品率β分别取10%和1%代入公式得该工件的生产纲领N=5000×1×(1+10%)×(1+1%)=5000件/年对于零件质量,查表知其属于轻型,生产类型为中批。

三、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选择毛坯本零件选取的材料是 HT200,而且此零件外形较为简单,又属于中批生产,若选砂型手工造型生产,则效率低,铸件质量差,也不宜采用费用高,生产周期长的铸造复杂形状毛坯的熔模铸造,最后确定采用砂型机器造型,它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也能满足毛坯质量要求。

2.毛坯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计算R=F+RMA+CT/2R=F+2RMA+CT/2R=F-2RMA-CT/2铸造方法选择:金属型铸造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5-1 查得选取公差等级10 级由表5-3 取CT=2.8mm由表5-5 取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E 级再由表5-4 查得RMA=0.4mmR1=F+2RMA+CT/2=60.2mmR1=F+2RMA+CT/2=33.2mmD= F-2RMA-CT/2=13.8mm3.确定毛坯尺寸及公差等级4.设计毛坯图(1)确定拔模斜度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查出拔模斜度为7°。

(2)确定分型面由于毛坯形状前后对称,且最大截面在中截面,为了起模及便于发现上下模在铸造过程中的错移所以选前后对称的中截面为分型面。

(3)毛坯的热处理方式为了去除内应力,改善切削性能,在铸件取出后要做时效处理。

另附毛坯图图纸四、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本设计选下底面为主要定位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根据零的孔为设计基准,为了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件形状结构和要求可知:Ф16+0.01的孔为定位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原则。

产生的误差,应选择Ф16+0.01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本零件的加工面有端面、侧面、内孔、小孔及槽等,材料为 HT200。

以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参考有关资料,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1)上下底面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6.3,需要进行粗铣和半精铣;(2)孔的前端面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3.2,需要进行粗铣和半精铣(3)Ф16孔的后端面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Ra6.3,需要进行粗铣和半精铣;(4)Ф16内孔公差等级 IT10,表面粗糙度 Ra3.2,毛坯铸造出预置孔,需要进行粗镗、半精镗和精镗;(5)Ф10.5内孔公差等级IT10,表面粗糙度Ra12.5,需一次钻出孔。

3.制定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在镗床上配以夹具, 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方案一:(1)铸造(2)时效热处理(3)粗铣半精铣下底面(4)粗铣半精铣上底面(5)粗铣半精铣后端面(6)粗铣半精铣前端面(7)粗镗半精镗Ф16孔(8)钻Ф10.5孔(9)铣槽(10)终检入库方案二:(1)铸造(2)时效热处理(3)粗铣下底面(4)粗铣半精铣上底面(5)半精铣下底面(6)粗铣后端面(7)粗铣半精铣前端面(8)半精铣后端面(9)粗镗Ф16孔(10)钻Ф10.5孔(11)半精镗精镗Ф16孔(12)铣槽(13)终检入库两个方案的分析比较:方案一工序比较集中,定位基准的精度较低,加工精度不高;方案二定位基准都是前一道工序加工表面,定位基准精度较高,能够符合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故选择方案二中的工艺路线作为加工工序。

五、工序设计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1)选择机床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工序(3)至(8)及工序(12)主要进行粗铣、半精铣等铣削加工,零件成批生产,不要求很高的生产率,表面精度要求不是很高,选用X51 型立式钻床;工序(9)和工序(11)主要进行粗镗、半精镗和精镗等工步,根据零件外轮廓尺寸、形状等,选用卧式车床CM6125; 工序(10)钻两个Ф10.5的孔,可采用专用夹具在立式钻床上加工,选用 Z525 型立式钻床。

(2)选择夹具本零件加工时均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3)选择刀具Ⅰ.在铣床上加工的工序,铣削底面和侧面时,选用高速钢三面刃铣刀、高速钢错齿三面刃铣刀、圆柱铣刀及镶齿套式面铣刀;铣削槽时,选用锯齿铣刀;Ⅱ.在车床上加工的工序,粗镗时选用YG8 硬质合金镗刀,半精镗精镗时选用YG3 高速钢镗刀;Ⅲ.在钻床上加工的工序,选用莫氏锥柄麻花钻(4)选择量具本零件为中批量生产,一般尽可能采用通用量具,根据表面精度、尺寸和形状等要求,参考有关手册资料,选择量具如下表:2.确定工序尺寸(1)上下底面加工余量(2)前后端面加工余量(3)中心孔加工余量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1.工序(3)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切削用量 本工序为粗铣下底面,所选刀具为高速钢三面刃铣刀,铣刀直径 d=100mm ,宽度 L=16mm ,齿数 12,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一下有关选用表均出自《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书中)表5-143 选择铣刀的基本形状。

由于加工材料的 HBS 在 180-200,故选择前角γo =7° ,后角αo =16°(周齿),αo =6° (端齿)。

机床选用X51 型立式铣床。

Ⅰ.确定每齿进给量fz 根据表5-144,X51 型立式铣床的功率为4.5kw(表 5-74),工艺系统刚性为中等,查得每齿进给量 fz=0.20-0.30mm/z 。

现取 fz=0.30mm/z 。

Ⅱ.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表5-148,铣刀耐用度T=180min (表 5-149)Ⅲ.确定切削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fMz 根据表2-17 中公式计算: 查得 Cv =18.9 ,qv=0.2 ,xv =0.1 ,yv=0.4 ,uv=0.1 ,Pv=0.1, m=0.15 T=180min ,ap=1.5mm ,fz=0.30mm/z ,ae=16mm ,z=12 ,d=100mm ,kv=1.0 代入公式得V=0.19.18126.13.05.11801003.01.04.01.015.02.0⨯⨯⨯⨯⨯⨯=20.016m/minn=100016.201000⨯⨯π=63.71r/min根据X51 型立式铣床转速表(表5-72),选择n=65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 V=20.42m/s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为 fMz=0.3×12×60=216mm/min 根据 X51 型立式铣床工作台进给量表(表 5-76),选择 fMz=200mm/min ,则实际的每齿进给量为fz=1260200⨯=0.28mm/z 。

Ⅳ.校验机床功率 根据表2-18 计算公式铣削时的功率为 Pc= 1000VF c⨯查得CF=30 ,xF=1.0 ,yF=0.65 ,uF=0.83 ,wF=0 ,qF=0.83 ,ap=1.5mm , fz=0.28mm/z ,ae=16mm ,z=12 ,d=100mm ,n=65r/min ,kFc=0.63F C =63.01230651001628.05.1083.083.065.00.1⨯⨯⨯⨯⨯⨯=20.47NV=20.42m/min=0.34m/sP c =100034.047.20⨯=1079.63⨯-kwX51 型立式钻床主电动机的功率为4.5kw ,故所选切削用量可以采用。

所确定的切削用量为fz=0.28mm/z,fMz=200mm/min,n=65r/min,V=0.34m/s(2)基本时间根据表2-25,本道工序的基本时间为T f =mzf l l l 21++cad d l 221(5.0--=)+(1~3)式中l =50mm l 1=2mm l 2 =2mm ae=16mm fMz=200mm/min T f =2002250++×60=16.2s2. 工序(4)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本道工序分为粗铣和半精铣上底面两个工步 a. 粗铣上底面(1)切削用量 本工步为粗铣上底面,所选刀具为高速钢三面刃铣刀,所有过程同工序(3)。

fz=0.28mm/z fMz=200mm/min n=65r/min V=0.34m/s(2)基本时间T f =602002220⨯++=7.2sb.半精铣上底面 (1)切削用量 本工步为半精铣上底面,所选刀具为高速钢错齿三面刃铣刀,铣刀直径d=100mm ,宽度L=16mm ,齿数z=16,机床选用X51 型立式铣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