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析化学气相色谱分析法、液相和离子色谱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是根据混合物中被分离物质的色谱行为差异,将各组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后再选择性对被测组分进行分析的方法。
因此色谱分析法是分析混合物的最有力手段。
色谱分析法分为:1、依据分离方式分类:可分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2、依据分离原理分类:可分为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与分子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法)等。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方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2、测定法定量测定时,可根据供试品或仪器的具体情况以峰面积或峰高计算。
目前大多数以峰面积计算。
常用两种方法如下:内标法: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精密称定药物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制成溶液,各精密量取适量,混合制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
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
分别测量药物对照品和内标物质色谱峰面积或峰高,按式子计算校正因子f:式中,AS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AR为药物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CS为内标物质的浓度;CR为对照品的浓度。
再取各品种项下含有内标物在的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测量供试品中被测物质和内标物质色谱峰的峰面积或峰高,按式子计算含量:式中,AX为供试品中被测药物的峰面积(或峰高);cX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f为校正因子;A'S和c'S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和浓度。
采用内标法,可避免因供试品前处理及进样体积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外标法: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对照品和供试品,制成溶液,分别精密取一定量,进样,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中被测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式子计算含量:式中,AX为供试品中被测药物的峰面积(或峰高);AR为药物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CR为对照品的浓度。
外标法简便,但要求进样量准确及操作条件稳定。
由于微量注射器不易精确控制进样量,当采用外标法测定含量时,以手动进样器定量环或自动进样器进样为宜。
化学分析中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化学分析中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化学分析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其目的是确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其中,色谱分析是化学分析中广泛使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本文将简述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一、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色谱分析根据样品在一定条件下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各自的亲和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
分离后,采用检测器对不同的组分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其基本原理可用GSC、GLC、HPLC等三种最基本的色谱分析方法来说明。
1.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SC)在气相色谱中,分离过程发生在色谱柱的固定相上,流动相为惰性气体(如氦气或氮气),被分析物进入柱子后在柱中发生逐渐分离,然后显现在柱端的检测器上。
若被分离物为极性小的化合物,应选用非极性的固定相;若被分离物为极性大分子,则选用极性固定相。
2. 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液相色谱中的分离过程发生在柱子的液相(固定相),流动相为时常为有机溶液(称为流动相溶剂;其中添加的一些荧光剂或其他增敏剂是不同的某些化合物)。
被分离物根据溶液中分布系数的差异,分别在固定相上产生不同的保留时间,形成色谱峰。
固定相的选用应依据被分离物的性质和颜色来选定。
3. 气液色谱(Gas-Liquid Chromatography,GLC)气液色谱属于液相色谱的一种变种。
通过用惰性气体作为流动相在液态固定相上进行分离,如通过丝状的固定相来实现固定相的定向性。
由于固定相具有更高的位置为气相性能,气液色谱可用来分离低则疏水化合物。
二、色谱分析的技术色谱分析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建筑材料和制造工艺化的快速发展密切关联。
目前主要应用的色谱分析技术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固相微萃取、固相微回收、固相扩散法以及静电场色谱、离子色谱等。
1. 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具有高分离度、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无污染等优点,是同类分析技术中应用最广的分析方法之一。
仪器分析第八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液相和离子色谱

解:
1.5 n 5.54( ) 2 1.2 10 3 0.20 2.0
H
2000 1.7mm 3 1.2 10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
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三、速率理论
(一)塔板理论优缺点 (二)Van Deemteer 方程式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
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C.醇类(氢键形固定液) 非聚合醇 聚合醇 聚乙二醇(PEG-20M——2500C) D.酯类:中强极性固定液 非聚酯类 聚酯类 丁二酸二乙二醇聚酯 (PDEGS或DEGS)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
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2.流出曲线图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
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二、塔板理论
色谱柱每个H高度内有一块塔板, 共有若干块塔板 假想: 组分, 在每块塔板两相间分配达平衡,K小的先出柱 多次分配平衡,K有微小差异组分仍可获较好分离 (一)塔板理论四个基本假设 (二)色谱峰的二项式分布 (三)色谱峰的正态分布 (四)理论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的计算
( p q)3 p3 3 p 2q 3 pq2 q3
(0.667 0.333)3 0.297 0.444 0.222 0.037 1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
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
理 论 塔 板 高 度 H—— 为 使 组 分 在 柱 内 两 相 间 达 到 一次分配平衡所需要的柱长。 理 论 塔 板 数 N—— 组 分 流 过 色 谱 柱 时 , 在 两 相 间 进行平衡分配的总次数。
色谱分析方法

色谱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色谱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本文将就色谱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气相色谱是一种以气体为载气相的色谱分离技术。
它适用于挥发性较好的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如石油化工、食品安全等领域。
气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通过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来实现,固定相通常是一种涂覆在毛细管或填充在管柱中的吸附剂,而流动相则是惰性气体。
气相色谱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液相色谱是一种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
它适用于挥发性较差的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如生物药品、环境监测等领域。
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通过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来实现,固定相通常是一种涂覆在填充柱或固定在固定相支持物上的吸附剂,而流动相则是液体。
液相色谱具有分离能力强、适用范围广、分析准确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超临界流体色谱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
它适用于疏水性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如天然产物提取、药物分析等领域。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分离原理是通过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来实现,固定相通常是一种涂覆在填充柱或固定在固定相支持物上的吸附剂,而流动相则是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色谱具有分离速度快、溶解度大、环保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色谱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检测技术,不同的色谱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色谱分析方法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色谱技术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色谱技术在分析化学领域,色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测定物质的方法。
通过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物质混合物的分离,进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测定和定量。
常用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以及薄层色谱(TLC)等。
本文将对这些色谱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气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气体载气的色谱技术。
在气相色谱中,样品先通过高温下固定在管柱内的固定相,然后通过气体载气的作用,将样品分离出来。
这种色谱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气相色谱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对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
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液相流动的色谱技术。
液相色谱相比于气相色谱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可以用于分离和测定溶解度较低、热稳定性较差的化合物。
在液相色谱中,样品通过固定在色谱柱内的固定相,以流动相的作用,分离出目标物质。
液相色谱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高效液相色谱(HPLC)、离子色谱(IC)以及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C-MS)等。
这些技术在食品检测、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超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液相色谱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
UHPLC相比于HPLC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分析速度。
这是由于UHPLC使用更小的颗粒和更高的压力来减小流速,从而提高分离效率和分析速度。
UHPLC在药物分析、代谢物研究等领域应用广泛,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快地得到准确的结果。
薄层色谱是一种基于平面固定相的色谱技术。
在薄层色谱中,样品在涂有固定相的玻璃、铝或塑料片上进行分离。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复杂样品的初步分离和快速筛查。
薄层色谱在药物分析、天然产物萃取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色谱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色谱技术,如气相质谱联用技术(GC-MS)、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C-MS)以及毛细管电泳(CE)等。
这些技术在不同的分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还有离子色谱几者之间的区别

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还有离子色谱几者之间的区别气相色谱常识一、气相色谱法有哪些特点?答:气相色谱是色谱中的一种,就是用气体做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在分离分析方面,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高灵敏度:可检出10-10 克的物质,可作超纯气体、高分子单体的痕迹量杂质分析和空气中微量毒物的分析。
2、高选择性:可有效地分离性质极为相近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和各种同位素。
3、高效能:可把组分复杂的样品分离成单组分。
4、速度快:一般分析、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有利于指导和控制生产。
5、应用范围广:即可分析低含量的气、液体,亦可分析高含量的气、液体,可不受组分含量的限制。
6、所需试样量少:一般气体样用几毫升,液体样用几微升或几十微升。
7、设备和操作比较简单仪器价格便宜。
二、气相色谱的分离原理为何?答:气相色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
利用被测物质各组分在不同两相间分配系数(溶解度)的微小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只有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很大的效果,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分离。
三、何谓气相色谱?它分几类?答:凡是以气相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技术,通称为气相色谱。
一般可按以下几方面分类:1、按固定相聚集态分类:(1)气固色谱: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2)气液色谱:固定相是涂在担体表面的液体。
2、按过程物理化学原理分类:(1)吸附色谱:利用固体吸附表面对不同组分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达到分离的色谱。
(2)分配色谱:利用不同的组分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系数以达到分离的色谱。
(3)其它:利用离子交换原理的离子交换色谱:利用胶体的电动效应建立的电色谱;利用温度变化发展而来的热色谱等等。
3、按固定相类型分类:(1)柱色谱:固定相装于色谱柱内,填充柱、空心柱、毛细管柱均属此类。
(2)纸色谱:以滤纸为载体,(3)薄膜色谱:固定相为粉末压成的薄漠。
4、按动力学过程原理分类:可分为冲洗法,取代法及迎头法三种。
四、气相色谱法简单分析装置流程是什么?答:气相色谱法简单分析装置流程基本由四个部份组成:1、气源部分,2、进样装置,3、色谱柱,4、鉴定器和记录器.五、气相色谱法的一些常用术语及基本概念解释?答:1、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一个体系中的某一均匀部分称为相;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固定不动的一相称为固定相;通过或沿着固定相移动的流体称为流动相。
分析化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一、简介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与用途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其中,定量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支,旨在确定物质中某种(或多种)成分的含量,它涵盖了许多精确测量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对分析化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体积分析法体积分析法是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利用溶液间体积反应滴定的定量法称为滴定分析。
滴定分析常用于酸碱度测定、含氧量测定等。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滴定剂与反应物滴定滴定终点变化的指示现象来确定滴定剂浓度和待测物质含量。
三、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是通过称量待测物质或生成物质的质量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常见的重量分析方法包括常规重量法、硬水滴定法、沉淀法等。
这些方法在定量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应用于溶解度测定、物质纯度检验等。
四、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与特定波长范围内的辐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辐射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定量分析物质。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准确性和快速分析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环境、食品等领域。
五、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电势、导体电导率等物理化学量来定量分析物质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有电位滴定法、电导滴定法、极谱法等。
这些方法在分析化学中的金属离子、无机物以及某些有机物的测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六、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基于物质在某种固定相或液相中分离的原理,通过物质在固定相上的各种作用力的差异,利用色谱柱将物质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色谱分析法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环境等领域。
七、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利用质谱仪测量样品中离子相对质量与相对丰度的比例,通过检测质谱图谱来定量分析物质。
常见的质谱分析方法有质谱仪法、飞行时间质谱法、电子轰击质谱法等。
质谱分析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能量准确性高的特点,在有机物质和生物大分子的定量分析中具有重要应用。
大学分析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用分析化学实验方法及其操作。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复杂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
教学内容:一、分析化学概述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发展简史。
2.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定量分析1. 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和减小方法。
3. 常用定量分析方法: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等。
三、定性分析1. 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定性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3. 常用定性分析方法: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滴定等。
四、光谱分析1. 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
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
五、色谱分析1. 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
2.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
六、实验室安全与环保1. 实验室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2. 常用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和废弃物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发展简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结合实例说明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讲解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误差等。
2. 讲解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基本原理。
三、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1. 实验操作:讲解常用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数据处理:讲解实验数据的记录、计算和分析方法。
四、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2. 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分析方法、原理和实验操作。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一节 概述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气相色谱为基础,在经典液相 色谱实验和技术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液相色谱法 一、HPLC与经典LC区别 二、HPLC与GC差别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流程图 四、特点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一、HPLC与经典LC区别主要区别:固定相差别,输液设备和检测手段 1.经典LC:仅做为一种分离手段 柱内径1~3cm,固定相粒径>100μm 且不均匀 常压输送流动相 柱效低(H↑,n↓) 分析周期长 无法在线检测 2.HPLC:分离和分析 柱内径2~6mm,固定相粒径<10μm(球形,匀浆装柱) 高压输送流动相 柱效高(H↓,n↑) 分析时间大大缩短 可以在线检测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二、HPLC与GC差别 相同:兼具分离和分析功能,均可以在线检测 主要差别:分析对象的差别和流动相的差别 1.分析对象 GC:能气化、热稳定性好、且沸点较低的样品, 高沸点、挥发性差、热稳定性差、离子型及 高聚物的样品不可检测 占有机物的20% HPLC:溶解后能制成溶液的样品, 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 分子量大、难气化、热稳定性差及高分子 和离子型样品均可检测 用途广泛,占有机物的80%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2.流动相差别 GC:流动相为惰性气体 组分与流动相无亲合作用力,只与固定相作用 HPLC:流动相为液体 流动相与组分间有亲合作用力,为提高柱的选择性、 改善分离度增加了因素,对分离起很大作用 流动相种类较多,选择余地广 流动相极性和pH值的选择也对分离起到重要作用 选用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作为流动相 可以增大分离选择性 3.操作条件差别 GC:加温操作 HPLC:室温;高压(液体粘度大,峰展宽小)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三、高效液相色谱仪流程图1.贮液罐(滤棒,可滤去颗粒状物质) 2.高压泵(输液泵) 3.进样装置 4.色谱柱—分离 5.检测器—分析 6.废液出口或组分收集器 7.记录装置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四、HPLC的特点和应用“三高” “一快” “一广” 高柱效——n=104片/米,柱效高(远高于一般LC) 高灵敏度 高选择性 分析速度快 应用范围广泛(可分析80%有机化合物)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第二节基本理论和条件选择热力学理论:塔板理论——平衡理论 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Vander方程 一、塔板理论 二、速率理论 三、HPLC法中分离条件的选择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一、塔板理论H 理 = L / n理H eff = L / neff' tR Qk = t0tR 2 tR 2 n理 = ( ) = 5.54( ) = 16( ) W1 2 W σ2tRneff' ' tR 2 tR 2 = 16( ) = 5.54( ) W W1 2⇒ neffk 2 = n理 ( ) 1+ k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二、速率理论(与GC对比)1) GC:H = A + B / u + C ⋅ u (填充柱)或 H = B / u + C ⋅ u (毛细管柱)A = 2λ ⋅ dpB = 2γ ⋅ Dm = 2γ ⋅ D gA ∝ λ ⋅ dpB ∝ t R , ∝ Dg BDg ∝ Tη或D g ∝T MC = C m + C s = C g + Cl = Cldf 2 Cl ∝ DlDL ∝ Tη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2) HPLC :H = A + C ⋅ uη 柱温T ↓ 低,流动相η ↑ 大 ⇒ B相忽略讨论: 1)流动相流速对HPLC板高的影响(与GC对比)Q B = 2γ ⋅ D mDm ∝Tu > 1cm / s时,H ∝ u u ↓⇒ H ↓ ,n ↑⇒ 柱效 ↑ ,但t R ↑⇒ 兼顾柱效和分析时间,选择u = 1ml / min2)涡流扩散项及其影响A = 2λ ⋅ dpA ∝ λ ⋅ dpλ ↓ ,dp ↓⇒ A ↓⇒ H ↓ ,n ↑⇒ 柱效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3)传质阻抗项及其影响C = Cm + Csm + Cs ≈ Cm + Csm (忽略固定相传质阻抗 )注:只考虑流动相和静 态流动相的传质阻抗 忽略固定相传质阻抗⇒ HPLC :H = A + C m ⋅ u + C sm ⋅ uC m = C sm dp 2 = Dmdp 2 C ∝ Dm Dm ∝ Tηdp ↓⇒ C ↓⇒ H ↓ ,n ↑⇒ 柱效 ↑η ↓⇒ Dm ↑⇒ H ↓ ,n ↑⇒ 柱效 ↑T ↑⇒ Dm ↑⇒ C ↓ ,但易产生气泡 T ↓⇒ Dm ↓ ,η ↑ ,柱阻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三、HPLC法中分离条件的选择1. 固定相与装柱方法的选择: 选粒径小的、分布均匀的球形固定相(dp≤10μm) 首选化学键合相,匀浆法装柱 2. 流动相及其流速的选择: 选粘度小、低流速的流动相——甲醇,1ml/min 3. 柱温的选择: 选室温250C左右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第三节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液固吸附色谱法(LSC) 二、液液分配色谱法(LLC) 三、化学键合相色谱法(BPC)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一、液固吸附色谱法(LSC) 流动相为液体,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 1.分离机制:利用溶质分子占据固定相表面吸附活性 中心能力的差异S t R = t0 (1 + K ⋅ ) VmS k=K⋅ Vm分离前提:K不等或k不等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2.固定相:与LC比,固定相粒径不同(<10μm) (1)硅胶 表孔硅胶(薄壳硅胶) 全多孔硅胶 无定形 YWG 5~6μm 5×104 球形 YQG 3~4μm 8×108 堆积硅珠 YQG 3~4 μm 8×108 理想 原理:吸附 特点:峰易拖尾 适用:分离极性化合物 (2)高分子多孔小球:YSG 原理:吸附+分配 蒹小孔凝胶作用 特点:柱选择性好,峰形好,柱效低 适用:分离弱极性化合物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3.流动相:底剂(烷烃)+ 有机极性调节剂 例: 正己烷或庚烷 + 氯仿- - 4.影响k的因素:与固定相性质和流动相性质有关 溶质分子极性↑,洗脱能力↓,k↑,tR↑ 溶剂系统极性↑,洗脱能力↑,k↓, tR↓ 注:调节溶剂极性,可以控制组分的保留时间 5.出柱顺序:强极性组分后出柱,弱极性组分先出柱 6.硅胶吸水量↑,LSC→LLC • 硅胶含水量较小 吸附色谱 硅胶极性较大 • 硅胶含水量>17% 分配色谱 硅胶失活→载体 吸附的水→固定液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二、液液分配色谱法(LLC)1.分离机制:利用组分在两相中溶解度的差异 2.固定相:载体+固定液(物理或机械涂渍法) 缺点:系统内部压力大,易流失,不实用 固定液——极性→NLLC 固定液——非极性→RLLC 3.正相色谱——固定液极性 > 流动相极性(NLLC) 极性小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大的组分后出柱 适于分离极性组分 反相色谱——固定液极性 < 流动相极性(RLLC) 极性大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小的组分后出柱 适于分离非极性组分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三、化学键合相色谱法(BPC)(一)化学键合相 (二)反相键合相色谱 (三)正相键合相色谱 (四)离子对色谱和离子抑制色谱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一)化学键合相 利用化学反应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表面 1.分离机制:分配 + 吸附(以LLC为基础) 2.特点: 1)不易流失 2)热稳定性好 3)化学性能好 4)载样量大 5)适于梯度洗脱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二)反相键合相色谱 1.分离机制:疏溶剂理论 正相——流动相与溶质排斥力强,作用时间↑ k↑,组分tR↑ 反相——流动相与溶质排斥力弱,作用时间↓, k↓,组分tR↓ 2.固定相:极性小的烷基键合相 C8柱,C18柱(ODS柱——HPLC约80%问题) 3.流动相:极性大的甲醇-水或乙腈-水 流动相极性 > 固定相极性 底剂 + 有机调节剂(极性调节剂) 例:水 + 甲醇,乙腈,THF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4.流动相极性与k的关系: 流动相极性↑,洗脱能力↓,k↑,组分tR↑ 5.出柱顺序:极性大的组分先出柱 极性小的组分后出柱 6.适用:非极性~中等极性组分(HPLC80%问题)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三)正相键合相色谱 1.分离机制:溶质分子与固定相之间定向作用力、 诱导力、或氢键作用力 2.固定相:极性大的氰基或氨基键合相 3.流动相:极性小(同LSC) 底剂 + 有机极性调节剂 例:正己烷 + 氯仿-甲醇,氯仿-乙醇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4.流动相极性与k的关系: 流动相极性↑,洗脱能力↑,组分tR↓,k↓ 5.出柱顺序:结构相近组分,极性小的组分先出柱 极性大的组分后出柱 6.适用: • 氰基键合相与硅胶的柱选择性相似(极性稍小) 分离物质也相似 • 氨基键合相与硅胶性质差别大,碱性 分析极性大物质、糖类等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四)离子对色谱和离子抑制色谱1.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2.反相离子抑制色谱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1.反相离子对色谱法(IPC或PIC) 反相色谱中,在极性流动相中加入离子对试剂,使被测组分 与其中的反离子形成中性离子对,增加k和tR,以改善分离 1)离子对试剂:烷基磺酸钠→分析碱 四丁基季胺盐→分析酸 2)影响k的因素 a.与m的极性有关(同反相色谱) b.与R的链长有关:R↑长,极性↓小,tR↑,k↑ 3)适用:较强的有机酸、碱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2.反相离子抑制色谱 在反相色谱中,通过加入缓冲溶液调节流动相pH值,抑制 组分解离,增加其k和tR,以达到改善分离的目的 1)离子抑制剂:弱酸、弱碱性物质 pH一定的缓冲溶液 2)k的影响因素:与流动相极性有关,还与pH值有关 选择流动相:应同时考虑极性及pH值 酸性物质——加入酸HAc tR↑,k↑ 碱性物质——加入碱NH3·H2O tR↑,k↑ 调节pH范围:3.0~8.0 pH>8.0 破坏键合相与载体的结合 pH<3.0 腐蚀柱子 3)适用:极弱酸碱物质 pH=3~7弱酸;pH=7~8弱碱;两性化合物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第四节 影响分离的因素n α − 1 k2 ⋅ ⋅ 1. R = 4 α 1 + k2H = A + C ⋅ u n :采用粒度小、填充均 匀的固定相采用粘度小、低流速的 流动相' ' K 2 k 2 t R2 V R2 = = ' = ' α= K 1 k1 t R1 V R1α :调整流动相种类、性 质和固定相性质(受柱 温影响小)' Vs t R Ws C sV s = =K⋅ = k= Vm t 0 W m C mV mk :调整流动相和固定相的配比(受柱温影响较小)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2.对流动相的要求: 1)与固定液不反应 2)对样品有良好溶解度 k=1~10 k=2~5 最理想的 3)与检测器匹配: UV(常用,测定波长应大于溶剂的截止波长) 荧光,电化学 4)使用粘度小、纯度高的流动相(甲醇,乙腈) 使用前过滤、脱气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3.洗脱方式 1)等度洗脱(恒组成溶剂洗脱) 以固定配比的溶剂系统洗脱组分(一个泵) 类似GC的等温度洗脱 2)梯度洗脱: 在一定分析周期内不断变换流动相的种类和比例 即不断改变其极性(两个泵) 适于分析极性差别较大的复杂组分 类似GC的程序升温(沸程较长样品)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1.泵: 恒压泵:流量精度不稳 恒流泵:常用 2.进样装置 1)隔膜进样(高分子有机硅胶垫→进样室) GC系统压力较小,可以 HPLC系统压力太大,必须停泵进样(早期) 2)阀进样:不必停泵,六通阀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FUT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3.色谱柱:直径4~6mm,柱长10~30cm 柱效评价:色谱系统适应性试验 R,n,fs(拖尾因子) 柱再生:维护、保养、柱子的冲洗 4.检测器 1)紫外检测器:适于吸收紫外光的物质 2)荧光检测器:只能分析自身发光的物质 灵敏度高 3)示差折光检测器:利用折光率的差别 灵敏度低,温度要求严格 4)电化学检测器 5)化学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