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素材之身边的科学一:互联网崩溃

合集下载

最新-2018年暑假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

最新-2018年暑假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

蚂蚁的计程器
假如你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比如从天安门去王府井,你怎么知道这段距离有多远呢?或许你会想到这样几种方法:在地图上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再乘上地图的比例尺;带上一个计步器之类的小工具,走完之后自己计算一下;当然,最简单的是找个知道答案的人直接问一问。

其实,并不是只有人类有这种距离测量的技巧,一些蚂蚁的体内就有一种“计程器”,能够精确地计算出爬行过的一段路程有多远。

在非洲有一种蚂蚁,生活在撒哈拉大沙漠中。

它们出去觅食的时候爬行的路线是“之”字型,一旦找到食物以后,它们就会采用较为笔直的路线返回巢穴,去通知它的弟兄们。

以前人们认为,这种蚂蚁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或者光线来确定它们经过的路程。

现在一些科学家有了不同的观点,蚂蚁或许是通过测量它们每一步爬过的距离来定位。

为了验证这一点,科学家训练了一批蚂蚁,让它们从巢穴爬行到10米以外放置食物的地方。

当蚂蚁熟悉路线以后,科学家将其中一些蚂蚁的腿剪短,另外一些蚂蚁的腿上粘上刚毛,使它们的腿变长,让它们从放食物处往回爬行。

结果发现,腿剪短的蚂蚁爬过6米以后就开始四处找巢穴,而腿变长的蚂蚁在爬过15米以后才开始找巢穴。

原来,蚂蚁其实是靠计算爬过的步数、而不是每一步的实际长度来确定距离的。

而且,这些装上新腿的蚂蚁们在过了几天以后就能准确地定位了,看来,它们的“计程器”还可以灵活地调节呢!。

最新-2018年暑假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

最新-2018年暑假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

奇妙的“成熟贴纸”
市场里琳琅满目的水果是不是常常吸引你的目光?当你兴高采烈地买回一个西瓜或是一袋苹果准备尽情享用时,你却懊丧地发现它们竟然还没有熟。

生涩的味道让你的兴奋心情一扫而光。

你发现电视里介绍的那些如何挑水果的小窍门总是不那么奏效。

怎么才能准确地知道究竟自己要买的水果熟不熟呢?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成熟贴纸”可以帮你这个忙。

当水果和蔬菜成熟的时候,它们都会分泌一种叫做乙烯的气体。

科学家就根据这一特点研制出了“成熟贴纸”。

使用时只需把试纸贴在水果的表皮上,如果水果已经成熟,它分泌出的乙烯气体就会与贴纸发生反应,使贴纸由白色变为蓝色。

贴纸的蓝色越深,说明水果就越熟,你就可以放心地购买了。

而如果水果还没有熟的话,贴纸检测不到足够的乙烯气体,仍然会保持白色或是浅蓝色,你购买时可要当心了。

有了这样的贴纸,你买水果时是不是就方便多了?
当然,现在这种贴纸还处在试验阶段,还有一些美中不足。

比如贴纸的显色时间还略长了一些,贴上去之后要等24到48小时才会有反应。

有些水果成熟以后分泌的乙烯气体很少,给检测带来一定的困难。

另外一个需要改进之处是它没办法检测出水果是不是熟过头了。

发明这种贴纸的科学家说,他们正在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种完美的“成熟贴纸”一定会面世的。

到时候,当你准备购买美味的水果时,就再也不用因为无法判断它们熟不熟而发愁了!。

最新-2018年高中语文 暑假科技文阅读素材之身边的科学

最新-2018年高中语文 暑假科技文阅读素材之身边的科学

老药新用
在美国,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15年的时间和8亿美元的费用,如果改变已经批准的药物的用途意味着可以绕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其他监管机构要求的严格的安全性测试,缩短一种新药从实验室到医生诊所的时间,并相应地降低成本。

过去,发现药物的新用途常常是在意外情况下发生的,例如,人们发现治疗胸痛的米诺地尔的一个副作用是毛发的过度生长,如今该药主要用于促进头发生长。

伟哥的故事也类似,这种药的研发原先是为了治疗高血压和胸痛。

如今,斯坦福大学生物信息学家Atul Butte及其同事根据公开获得的分子学数据,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发现老药的新用途。

研究人员假设,通过确定某一特别药物会启动某些基因而关闭某些基因,以及知道这种情况恰好是近似于某种疾病中所发生的相反情况,那么这种特别的药物或许可以帮助治疗该疾病。

该研究小组给比较过的每一对可能的药物和疾病(共有100种疾病和164种药物)的基因特征发展出了一种类似的评分。

其结果从+1(与有关特征完全相关)至-1(与有关特征正好相反)。

如果某种药物的评分接近-1,则预计可有效地治疗相对应的疾病。

研究人员接下来在实验室中检验了少许这样的疾病-药物的对应预测,发现西咪替丁(一种预计可抗肺癌的治疗溃疡的药物)可在小鼠体内抑制肿瘤细胞,而抗癫痫药托吡酯(预计可改善炎性肠病的病情)可在该炎性肠病的大鼠模型中减少结肠组织的损伤。

这些结果提示,这两种药物可被赋予新的用途来治疗肺癌和炎性肠病。

但Butte等人强调,病人自己用原先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来自我治疗任何疾病都是错误的。

这些数据仍然是初步的,人们还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来证实这些被赋予新用途的药物对人体是否有效。

最新-2018年暑假高中语文 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

最新-2018年暑假高中语文 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

史上最大规模研究显示:手机不致癌
2018年来,全球手机使用人数增加了50亿。

不少人担心,使用手机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在之前的一些研究中,学者们采集的样本中只有少数的长期使用手机者,所得出的结果未免有失偏颇。

在一项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研究中,丹麦的学者们从1982年起对全丹麦420095名手机使用者进行了为期13年的跟踪调查。

随后,他们分别把1996年、2002年全国成年人患癌几率与手机适用人群患癌几率进行对比。

他们发现,长期使用手机并不会增加人们患脑瘤、中央神经细胞瘤等疾病的几率。

那些使用手机长达1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群患癌几率与其他人基本没有区别。

学者们表示,人们的总体患癌几率没有上升趋势,但过度使用手机长达10-15年的人群患癌风险有轻微提升。

因此,更大样本规模、分类更精确、误差更小的研究依然势在必行。

最新-2018年暑假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

最新-2018年暑假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

植物挑邻居
左手拿着一棵花秧,右手拿着一棵花秧,你来到小花园,很随便地把两株花种下。

你想过没有,你可能犯了大错误。

若你种的花与周围的花是“亲戚”,也就是这棵花与其他花是同一个“妈妈”或“奶奶”的后代,那么周围的花与新来的花就会友好相处、相安无事。

但是若你种的花与周围的花没有沾亲带故,即使这棵花与周围的花是同一品种,“五百年前是一家”,周围的花也会敌视这个陌生的来客,认为它侵占了它们的地盘,就会激烈地与它竞争,毫不相让。

这株新的花秧还没有扎牢根,其他花的根就已经快速生长,盘根错节地把新栽花附近的地盘占满。

若你栽的这两株花秧一个是周围花的亲戚,另一个是陌生的花,周围的花对待这两株新花秧的态度明显不同。

我们知道,动物们能够分清亲朋好友和陌生来客,而植物们似乎没有认知和记忆能力,但是生物学家现在却观察到了有关植物的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

园艺家们早就发现,有些植物做邻居比其他植物要相处得好,来自同一个妈妈的植物之间还会体现出互相关照的现象。

我们对植物了解得越多,就会发现植物越发的不像我们想像得那么简单。

最新-2018年高中语文 暑假科技文阅读素材之身边的科学 (二)人口过剩素材 精品

最新-2018年高中语文 暑假科技文阅读素材之身边的科学 (二)人口过剩素材 精品

人口过剩30年、60年,乃至一个世纪后,地球上人口将是多少?人口统计学者经过预测,得出了结论。

展望2180年,人口将稳定在90亿左右,远非疯狂增长。

而此后情况将会如何便是个谜了!因为,那时可能会出现三种状况。

请看我们的报道。

在你阅读此文的短短半个小时内,地球人口悄然新增了约4400人,有7600名婴儿出生,3200人去世。

大大出乎你的意料吧!而以1天、1个月、1年计算出来的结果,更会使人忧心忡忡。

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照此速度繁衍下去,无疑将前景堪忧。

按照我们的直观感受,全球人口还会不可避免地持续快速增长。

不过,最近几年这一趋势有所缓和,全球人口虽然仍在持续上升,但增长幅度在逐年下降,人口年增长率已从1965年前后的2.1%降至目前的1.2%,比40年前减少了一半!这就否定了人口过剩会突然而至的说法。

尤其是当我们运用不甚直观但更加科学的方法来观察时,可以看到虽然以往的全球人口激增令人咋舌,但它并非呈线性增长。

人口学家如今观察到的人口增速下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发生过。

人口激增速度放慢尽管因气候异常、战争或流行病造成数次人口危机,地球人口的增长却从未停止。

工业革命后,人口呈现爆发性增长。

原因很简单,从前每个妇女平均生育6个孩子,只有2个长大成人。

由于经济和医学的进步,婴幼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大多数新生儿都可以活到生育年龄。

1800年,全世界人口仅10亿,1927年达到20亿,1960年攀升到30亿。

这一年,由于发展中国家死亡率降低,人口呈超速增长,年增长率超过2%。

1974年,人口上升到40亿,在21世纪前夕的1999年更是飚升到60亿。

根据联合国各成员国人口普查统计数字编写的《全球人口展望》报告,2018年3月的全球最新人口统计数字为68.5亿。

到2018年末,全球人口可能突破70亿大关。

那么,人口是否会无休止地增长下去呢?对此,所有专家都予以否认。

他们认为,从现在到2180年,人口数量将停止增长,甚至会稳定下来。

最新-2018年暑假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

最新-2018年暑假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

新一代铝灯
自爱迪生发明灯泡以来,普通灯泡总是钨丝为心,玻璃泡为罩,已有100多年没有改头换面了。

虽然后来出现了日光灯管,但是灯管内必须充有一定的汞蒸气才能完成导电和发光的任务,废弃的日光灯管存在严重的汞蒸气污染问题。

现在,全面革新的新一代照明灯要问世了,它的制作非常廉价,它的灯光更加柔和,它的寿命更加长久,它的尺寸可以只有1毫米厚,它更不会对环境构成威胁。

它的材料其实只是杂货店里的一小片铝片,但这薄薄的铝片必须经过特殊的酸进行处理,于是它的表面就充满了孔洞。

同时,铝片的表面也被氧化成了蓝宝石的成分——氧化铝,氧化铝的形成使网洞式的铝片非常结实,不会因为电流通过时发热断裂,也不会因为不慎而摔断。

不要小瞧这小小的充满孔洞的铝片,它的孔洞内可以充满氖气,当电流通过铝片时,会激发氖气发出柔和的光芒。

再用玻璃片把铝片密封,就可以制造出厚度只有1毫米的铝灯。

这种小巧的铝灯可以随时随地移动,可以几个进行组合,随意组合成人们所需亮度的灯。

更不简单的是,据科学家说,这种铝灯还具有对皮肤病的治疗作用。

最新-2018年暑假高中语文 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

最新-2018年暑假高中语文 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

脸书(Facebook)增大大脑?
很多人以为,在脑细胞使用率排行榜上,整天只会泡在网上脸书(Facebook)狂人应该跟电视虫一样位列榜尾,但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脸书好友多的人,普遍脑子也比较大,他们大脑的四个重要区域——杏仁核、内嗅皮质、颞上沟和颞中回中所含灰质也更多。

但这项研究只能说明脸书好友数量和大脑灰质的关系,并不能得出谁影响了谁的结论。

不过全世界的社交网络狂该兴奋了,因为这又给了他们一个堂而皇之泡网的理由。

有人甚至为脸书设计了一个广告语:加一个好友,变一世聪明。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Geraint Rees指出,这项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交网络如何影响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从而深入发掘互联网和人脑的相互关系。

其实,目前已发现的与社交网络有关系的几个大脑区域已经给未来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比如,杏仁核与记忆加工和情绪反应有关;内嗅皮质与记忆和空间定位有关;颞上沟和颞中回都有感知他人注视的功能,而后者更有认知已知外貌的功能——这无疑是处理大堆“好友请求”的必备技能。

这项研究还对比了个体在社交网络上的好友数和真实社会的好友数。

125名参与者回答了关于他们收到的信息类型、好友数量、以及与老朋友联系的紧密程度等问题。

结果显示,人们使用脸书主要为了维持和加强现有的社交关系,而非在网络上结交陌生人。

赞助这项研究的威康信托的神经科学和心理健康负责人Jo hn Williams博士表示,人类生活已离不开网络,但关于网络和人脑联系的研究却凤毛麟角,这次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两者的关系,还能观察人脑是否会适应社会变化而进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崩溃鉴于互联网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我们似乎完全有理由相信网络世界形势一片大好。

其实不然!由于互联网诞生之初并未考虑到现在这种无序使用的局面,因而其自身结构正显露出越来越严重的缺陷。

结果,黑客们惊喜地发现大展身手的天地,而未来网络应用的发展却如履薄冰。

网络的黄金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

编译武峥灏结构过时的网络就在新的网络应用功能不断涌现之际,互联网却已经由于先天结构缺陷而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设计者们并未料到它会成为一个如此开放的平台。

该对互联网进行重新设计吗?电话、视频、电视、音乐、报纸、百科全书、书籍、旅行社、银行、政府机构……今天的互联网似乎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其迅猛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难以遏制。

在法国,绝大多数居民已经开始使用宽带网络连接。

据法国电信公司2008年年初统计,法国ADSL(非同步数字用户专线)人口普及率达到98.3%。

而超高流量宽带(负载能力是现有技术的10倍,甚至更高)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投入使用。

法国政府最近推出的“2012数字法国计划”把2012年超高流量宽带用户数量目标定为400万。

在不到10年之前,人们还只能通过互联网浏览静态网页,而当时的文本及其他文件的传输速度只有区区每秒56千字节(Kb)!如今随着互联网及其应用功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互联网我们该怎么办。

然而,垃圾邮件、电脑病毒、银行账户被黑等现象无不在提醒网络用户,隐藏在电脑屏幕或手机彩屏背后(目前全世界27亿部手机中有20%采用了3G技术,能够通过电话信号中继站连入互联网)的是怎样一个危机四伏的复杂世界。

在互联网专家眼中,网络威胁确实存在,而且令人忧心忡忡。

然而,网络服务商和网络内容及应用功能发展商依然对网络应用革新趋之若鹜。

高分辨率电视节目、远程外科手术、工业设备实时监控维护等新事物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

黄金时代的终结不仅如此,实现不同设备连接的“周边”信息技术也正处于飞跃发展阶段。

法国新一代互联网基金会的让-米歇尔·科尔尼(Jean-Michel Cornu)透露:“2008年是互联网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页,计算机、公共通信设施、控制台等信息交流设备的数量已与网络用户数量相等!”能够对人体健康状态进行连续监测的医疗设备、能够在网上显示旧金山停车场车位的装置、可以用于石油输送管道漏油检测的系统……不计其数的新实验显然在向我们表明,互联网的巅峰还未到来。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确切地说,互联网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走到尽头。

虽然革命性的应用方式仍是层出不穷,众多互联网专家却认为互联网发展的可能性已经达到极限。

互联网就像刚从青春期走来,在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发育”后,却发现自己已经定型,不可能无限地“长大”。

种种迹象都表明了这一点,网络电话就是上佳明证。

网络电话的通话质量有时只不过勉强达到步话机的水准,可靠度也仅为90%~99.9%(每年累计故障时间为9小时~3天),远远落后于传统电话著名的“5个9”标准(可靠度达到99.999%、全年故障时间仅为5分钟)。

同传统电话相比,网络电话的确不能算是一种进步!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1969年互联网诞生时,只是为了通过原有的电话线路在少数大学固定电脑设备之间进行文本信息传输。

当时的那些基本原则虽然使它拥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在出现局部断路的情况时,互联网能够依靠多条应急路由摆脱困境),但也使它无法得到必要的优化。

在信息技术专家们看来,互联网已经“尽力而为”了。

说白了,网络既不保证送达数据的质量,也不保证数据送达的时间。

网络一旦发生堵塞,数据流就会在路由器中排起长龙。

只要等候时间超过两秒钟,数据包就会被丢弃,也就无法应用于网络电话或视频服务。

难以确保的服务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忠实拥护者们曾对利用互联网大规模进行远程外科手术和空中交通管理充满期待,但他们的努力最终付诸东流。

互联网受到全球性停电影响的可能性虽然微乎其微,但种种意外故障却是家常便饭:就不必路由器故障就不必说了,跨洋海底电缆三天两头地也会由于船锚撞击等原因而发生故障……每当故障发生之后,整个互联网平均需要3分钟才能找到用于取代失效链接的路由。

这又需要占用大量资源,从而使得延迟可能达到15分钟……互联网不甚理想的性能同样也会对视频直播、股市交易、网上拍卖等活动造成影响。

难道就不能给这些应用项目设置“绿色通道”吗?对此,互联网先驱、数据包发明者路易·普赞(Louis Pouzin)回应道:“根据设计,互联网对带宽采取的是公平分配的做法,因此在数据包传输方面并未设立任何优先系统。

”由此可见,根据当前网络结构情况,要在整个互联网中实现“有保证的服务质量”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一局限性在无线网络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发展中国家的10亿新网民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头戏。

这些新加入的网络使用者将更多依靠无线终端而非大型固定基础设施进入互联网。

然而,Wi-fi、Wimax、蓝牙等无线信息交换技术却让互联网核心支柱——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陷入窘境。

这一互联网运行的内在原则的任务就是对数据流进行自动调节,避免出现网络堵塞的现象。

按照设计原则,TCP协议会把传输过程中的所有错误都视为网络堵塞的信号,并自动将传输流量减半。

问题在于,无线网络连接模式与TCP协议的设计目标——有线连接模式不同,会出现大量数据丢失的情况。

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互联网协议与应用项目负责人瓦利德·达布斯(Walid Dabbous)分析道:“TCP协议会把这些数据丢失现象都视为网络堵塞的迹象,从而使得无线连接远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由此可见,互联网无线连接虽然可以实现,但是要以连接速度下降为代价,甚至还可能出现网络连接时断时续的情况!这是因为,手提电脑或3G手机(在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需要不停地追踪沿途中继站的信号才能保证与互联网的持续连接。

巴黎第六大学信息技术实验室研究员居伊·皮若尔(Guy Pujolle)解释说:“然而与手机不同的是,TCP协议并不支持不同中继站之间的信号过渡,从而导致在驾车或乘坐火车旅行途中无法使用互联网。

”在实际使用中,信号过渡总会出现中断。

这种中断虽然短暂,却也足以让TCP协议做出要在两台计算机之间重新启动数据传输的判断。

而这样一来,数据包又会再次丢失。

在应用前景最被看好的无线连接领域,互联网却难以为继。

而且这一状况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善。

由于其技术基础已经无法同目前的应用任务相适应,经历了“拔苗助长”的互联网反而尽显垂暮老朽之气。

你或许会问,现在互联网的各项应用不是运转良好吗?没错,但这仅仅是因为技术专家给互联网贴上了许许多多的“补丁”。

这些层层叠加的补丁不仅限制了互联网的发展空间,而且使得互联网最终成为一团乱麻!你不妨把互联网想象成一个虽然“遍体鳞伤”,但仍旧被要求跑得更快更远的轮胎。

汤姆逊公司巴黎研发部主任克里斯多夫·迪奥(Christophe Diot)总结道:“这些大型信息交流网络闻所未闻的管理难度已经到了我们认知能力的极限。

一想到那些路由器的更新都是通过人力手工完成的,就让人毛骨悚然!”要知道,完成这样一项任务所需撰写的信息代码可达1万行之多。

更为糟糕的是,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激增,路由表(互联网道岔控制器表单)端口数量从1992年的2万个增加到今天的27万个。

发生混淆自然是家常便饭。

据统计,信息网络62%的中断时间出自于人为错误,而不是设备故障。

而网络错误的解决就更加让人不寒而栗。

出于经济和简化的考虑,互联网被设计为无法对其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表述的“残障儿”,只有互联网边缘终端才具备交流功能。

“因此,大部分互联网故障的原因都无法找出。

”克里斯多夫·迪奥表示。

居伊·皮若尔进一步指出:“互联网的各种协议已经变成异常复杂的拼图游戏,想要理解这些协议需要许多专家的共同参与。

”而今天那些“补丁”的编码行数也已经超过了互联网基础协议的编码行数!单单下面这个例子就已经能够说明问题:面对互联网的巨大成功和美国对于IP地址储备的控制,欧洲企业不得不通过投机取巧的手段来弥补IP地址数量的不足。

这一方法就是能够在局域网同外部网络进行信息交换时临时分配网络地址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该技术的缺陷在于网络地址转换会对传输协议造成干扰,并导致即时信息服务或网络电话服务必须经过极其复杂的路由才能实现。

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之下还能诞生Skype这样的网络电话服务软件无疑是一大奇迹。

互联网推倒重建?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用于过滤可疑网络信息内容的防火墙也对互联网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这是因为包括全新应用功能在内的未知事物都会被防火墙视为潜在威胁!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员尼克·麦克欧文(Nick Mckeown)总结道:“局部增添的防火墙导致网络更趋复杂、愈加脆弱、进化难度更高。

” 克里斯多夫·迪奥指出:“而且由于担心互联网会出现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谁也不敢从互联网结构中撤除某些旧协议。

”于是,各科学刊物自2001年来纷纷提到互联网的“骨化症”,也就是说新的应用功能和构思想法越来越难以融入互联网了。

如果说互联网的结构必须保持现状,那么是否意味着互联网就此永远再无发展变化的可能?“30多年前,我们草创了互联网,想要看看这一想法是否可行。

结果互联网似乎大获成功。

”互联网先驱人物之一约翰·戴(John Day)表示,“然而真实情况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互联网这一未完成的雏形唯有依靠补丁和计算机日益强大的性能才得苟延残喘。

如今计算机性能发展对于互联网的帮助已是强弩之末,而补丁的不断增加只会让我们走进死胡同。

”尼克·麦克欧文进一步解释说:“互联网由于受其基础协议的限制,似乎越来越难以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对现有的互联网进行改造?”对于这一疑问,越来越多的专家大胆回答:“从零开始。

”彻底推倒重建,这就是包括互联网伟大先驱在内的部分专家为互联网决定的命运!抛弃那些已经过时的互联网协议、彻底重建网络结构……这一做法到底是大胆果敢还是荒诞不经,无疑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虽然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信息交流网络都采用了以不可触动著称的互联网协议(IP),但是正如瓦利德·达布斯所指出的:“我们最终发现所有依靠补丁改善互联网性能的努力其实没有什么效果。

与此同时,不少优秀的想法仅仅因为与IP协议无法兼容而在国际互联网会议上遭到否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能有什么其他选择呢?信息技术专家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不论是在美国、日本,还是在欧洲,都已经开始出现反抗IP协议“专制”的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