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 你即你所为阅读素材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云时代”当有“云阅读”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云时代”当有“云阅读”现如今高考备考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云时代”当有“云阅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云时代”当有“云阅读”“云时代”当有“云阅读”打开电子书阅读器,海量图书一键下载;扫一扫二维码,手机自动朗读绘本;戴上增强现实眼镜,书中的古代战场和将士如在眼前……5G 时代的数字阅读,能助人实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不久前,一项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产品数量大幅提升,手机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日趋普及。
【介绍阅读现状:“云阅读”火爆】身处移动互联时代,已经很少有人认为,只有读纸质书才叫阅读。
如果说阅读的意义在于引导我们进入精神世界,感受古今作家的笔端雍容,那么毫无疑问,科技发展拓宽了阅读世界的入口。
幼时读诗,不懂什么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5G时代可以用声音图像为诗句作注;青年读史,不解为何“上党从来天下脊”,通过3D 电子地图,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得以立体呈现。
这些,都应该归功于科技的进步,使我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知书中乾坤的博大之美。
【介绍“云阅读”的优势:科技发展拓宽了阅读世界的入口】“云时代”的“云阅读”,将世代沧桑、万千人物装在指掌之间,更有利于涵养当代人含弘光大的精神气象。
的确,“云时代”是一个时间碎片化的时代,捧读一本书几乎成了“古典式”的阅读。
但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从读书到“听书”的改变,“云时代”带来的方便快捷,也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同时,也只有阅读,才能像黏合剂一样,完成精神世界的“碎片整理”。
面对海量信息、繁忙节奏时,在阅读中沉潜往复、滋养心灵、开阔境界,能让人更有底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更能在纷纭万状中激浊扬清、明辨是非。
阅读的丝线,拾掇起日常生活的断章,将我们头脑中的奇思妙想编织成华美的思想画卷。
2020高考语文 智慧阅读第一辑 干好事情不简单作文素材

干好事情不简单他1943年出生于豫西南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父亲是个木匠,农闲时节东家来西家去做点木器活养家糊口。
为了供他读书,从他记事起,母亲总是把家里的鸡蛋一个一个积攒起来凑够他的学费,父亲甚至把厨房的实木门窗卸下来卖掉。
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年幼的他就知道只有知识才能让他走出大山,摆脱贫困,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因此,他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入学开始就养成了特别能吃苦的习惯。
1962年,19岁的他以全区高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四川永川国防科委工作。
随后的十年动乱,他屡遭迫害,身体状况不佳。
1977年10月,他主动要求回到所在的家乡——南阳科委工作。
辞别时,曾伤感地填了一首词,词中“无才西蜀图相仕,有志南阳学躬耕”,表明其心迹,意思是说自己不能像诸葛亮一样在西蜀成就一番大业,就学诸葛亮在南阳做点实事吧。
当时,我国正处于计算机技术推广初期,汉字输入一直是困扰国人的一大难题。
因此,在国内外曾经有很多人论断:计算机是汉字文化的掘墓机,中国人要么不用电脑,要么废除汉字。
其间,本地引进一台日本人发明的汉字照相排版植字机,但该机器汉字输入时不能校对,一出错就要重新照相制版,非常麻烦。
后来尝试使用“幻灯式”键盘,效果仍不理想。
为此,单位拨给他3000元专项经费让他搞试验。
刚开始,他只是想找一个现成的输入方案,用这个输入方案做一个键盘,来解决汉字照相排版的校对问题。
但几经周折,最终没能找到好的汉字输入方案。
为此,他来到上海、杭州等科委情报所翻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由此踏上了压缩键位进行汉字输入的艰难历程。
为了压缩计算机的键位,他把《现代汉语词典》中的11000多个汉字,全部写到每一张卡片上,然后根据汉字的形体特点,将预先设计的字根编码制成键位卡片,从最早的188个键位压缩到138个,接着从138个键位压缩到90个,再接着从90个键位压缩到75个,最后,从75个键位压缩到62个。
2020高考作文素材:阅读

农家书屋“准定位”,提升阅读“精气神”近年来,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再局限于“有没有”,更追求“好不好”。
少数农家书屋因为图书不对路、开放不固定等问题,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
升级软硬件设施、建设数字化平台、尝试运营新模式……各地农家书屋的创新举措,吸引更多农民群众走进书屋、爱上阅读。
(7月14日《人民日报》)爱上一间书屋,爱上一片土地。
有人说,书屋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驿站,浓缩着我们对一个地方的文化想象。
农家书屋作为富有趣味的阅读“主阵地”,实现了农村地区书香门第,耕读人家的美好愿景,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全面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想。
然而,随着农家书屋的普及和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涌现,书屋仿佛成了摆设。
“图书不对路、开放不固定、借阅率不高”……少数农家书屋渐渐脱离时代的轨道。
试想,农村书屋倘若不能发挥效用,很容易遭遇尴尬境遇,对资源来说是极大地浪费。
如此延续下去,“村村有书屋,户户飘书香”的情怀将不复存在。
那么,若是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传统韵味越来越少,农村读书再也不是那么简单、直接。
有些人将之归咎于全民阅读精神的低迷,有的则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阅读方式和阅读平台越来越广泛,拿起手机和电脑就能实现“书读百遍”的效果,所以纸质书籍显得有些过时。
事实并非如此。
每当我们“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时,虽然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少,但网上信息是否正确也很难甄别,加之一些负面内容鱼龙混杂,农村书屋的意义其实远远没有过时。
由此,要找到拯救农村书屋的良方,就要对症下药,无论“症结”如何,本质都脱不开“服务”,如此才能使每一间屋子成为精神的栖息地,真正把好书捧在手心,把读书作为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标配”。
自今年2月中宣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以来,各地精品化农家书屋数量陡增,一些示范性农家书屋的读者到达率和图书借阅率成倍提升。
关于读书的作文素材(通用13篇)

读书的作文素材关于读书的作文素材(通用13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读书的作文素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的作文素材篇11.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书,像交了一位益友;书是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2.书是世界的一个窗口,人们就是通过这许许多多的窗口去认识世界的。
书就是一艘船,它载着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
3.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4.在学校里,读书学习是我的天职,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下,我的羽翼渐渐丰满;在家里,上网是我的课余爱好,与网友们谈天说地,侃侃而谈,是我人生一大乐趣;奔驰在操场,享受狂奔的欢愉;遨游在书海,享受文学的乐趣.5.我匆忙,书本是我善良的朋友;我悠闲,书本是我真诚的伙伴。
生活于善良和真诚的氛围里,哪儿还有不悦之理?6.如果以考试来对应四季,春天是考试前老师的动员,夏天是动员后考场的铃声,秋天是铃声过后巨大的努力,冬天是努力过后无情的家长会7.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中考是一次重大的敲打。
有人从此可以继续深造,前途一片灿烂;可更多的被拒之“象牙塔”外,望“塔”兴叹,前途一片茫茫。
当理想之舟刚刚起锚,就被狂风所掀翻,哪会不黯然神伤?然而,人总要长大,总要逐渐走向成熟。
敲打总要挺住,泪水总要拭干,受伤的心总要愈合,布满荆棘的路总要走下去……读书的作文素材篇2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钟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也许有的人读书是为了千钟栗,也许有的人读书是为了颜如玉,也许有的人读书是为了黄金屋,但我却在读书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2020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七)校园生活 恰好你也在素材

恰好你也在一、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我每天晚上十二点睡,早上八点半起。
泡好燕麦和豆浆,打开电脑,早餐时间浏览新闻。
中午吃咕咾肉和土豆条,晚餐八成选择酸豆角炒饭。
临睡前看一集美剧,一周去一次图书馆,买一件衣服一本书,旁听三节课。
不多不少,不溢不流。
剩下的时间全部待在实验室,穿白大褂戴黑框眼镜,笑容端庄,他们都叫我博士姐姐。
一段截至目前算不上跌宕起伏也算不上平铺直叙的人生,实在是没什么好挑剔的。
可是我已经太久不写字,几乎忘了怎么提笔。
太久不和别人争抢,几乎忘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太久没有专心去爱一个人。
几乎忘了荡气回肠是什么模样。
时间就是这样,拖着你兵荒马乱地跑过了好多路。
也没给你一个喘息的机会去想想为什么走了这么远。
认识朱墨的那天,我得了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两眼昏花,一个人去医院打吊瓶,身上还带着洗手间的怪味道,一个清秀的小护士不停地拍着我的手背,却已经插过两次都没见回血了。
恍惚间我又看到他,穿过人山人海,一个模糊又笃定的背影,我想奋力抓住他却在一步一步地往下滑,想大声喊出他的名字却怎么也叫不出声。
当我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一个男护士俯下身问我好些了吗,语气温和。
我在他眼睛里看到很多熟悉的东西,却怎么也回忆不起,他就是朱墨。
我拿了本君特·格拉斯的书随意翻看,等着3瓶药水慢慢滴完,偶尔抬头看见他忙前忙后。
那天,我打好吊瓶,已经是半夜十一点三刻,他收拾着空药瓶说休息十五分钟后再走。
当一个小孩对我使用命令式祈使句的时候,我感到了新奇,所以乐颠颠地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看着午夜的门诊部,上演着太多’我没见过的场景,有生离也有死别。
后来,朱墨背着大包穿着厚重的棉衣从我身边经过,留下一句咱们走吧,也不等我,径直走去。
我冲他喊道:我没有在等你呀。
午夜医院走廊的回声大大超出我的预期,我恍惚间觉得这句话好像很多年前有人也曾对我说过。
“可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些年来我好像一直在等你呢?”二、沉甸甸的无疾而终我知道有一天我会忘记你。
高中语文总复习 写读 时鲜素材+高考佳作

一、时鲜素材运用:凡人高光时刻(一)自学写诗、创作的老人李文荣北京望京一小区门外,70多岁的老人李文荣支起了小摊儿,一边卖馒头,一边写故事。
十几年来,李文荣卖馒头在街坊四邻中出了名;而更让老太太出名的,是她的创作。
她“总爱写一些身边人身边事”,印制成书,竟成了一本十多万字的散文集。
大学教授看后,也直夸写得好。
就这样,她一边卖着馒头,一边自学写诗和散文,搞点文学创作,枯燥的日常被活出了欢乐,重复的生活也不会感到单调。
老太太道出其中奥秘:“我盯着馒头是一天,看着电脑也是一天,人不能越活越窄,不是?”[运用]有梦的日子会闪光对庸碌的人来说,生活是灰色的;而对有趣的人来说,生活是彩色的。
有人把日子过成了单曲循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有人则把生活调出了滋味,除了衣食住行,还有属于自己的小乐趣、小喜好。
李文荣老人就是后者。
平淡的日子一样可以精彩。
李文荣老人把馒头摊儿变成了自己的书房,把邻里唠嗑、朋友酸甜写成了人生百味。
一本用时间和生活积累而成的散文集,不就是生活馈赠的惊喜吗?人们从中不仅能读出一位老人的所思所感,而且还能感受到她把生活的味道烹饪成一道“大餐”,这“大餐”也像刚出笼的热馒头,香喷喷的。
(二)南京大学保洁员吴立娣因为一次机缘巧合,南京大学保洁员吴立娣画起了学生公寓的黑板报。
吴阿姨没有学过画画,却从13岁开始,就包办了从小学到高中班里的板报。
来到南大以后,她从粉笔画到水彩画,也是凭“兴趣”慢慢摸索出来的,长城、南大校门、落花大道等多幅板报画作广受好评。
有人问她,画画是否能给她带来额外收入,她笑笑,摇着头回答:“保洁是一种生计,为了生存必须要去做。
画画是一种生活,心里快乐,也就乐于去做。
”[运用]有乐趣的日子会闪光保洁员画起了黑板报,如此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为什么能引人关注、让人感动?因为画作很美,更因为吴阿姨对兴趣“念念不忘”。
生活不只眼前的生计,还有审美与乐趣。
做保洁员7年的吴阿姨,每天穿梭在公寓的楼道之间,让学生住得舒适干净,这是职责所系。
备战2020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素材集锦 33 一次对学生随笔的浏览

33 一次对学生随笔的浏览我常常为自己是语文老师而感到庆幸,因为每次阅读学生交上来的随笔时,那清新独特的文字就如夏日逐渐燠热的天空中宁静而清爽的凉风。
1、xxx——政治课代表我在沙土中读出了石头的微笑,在露珠中读出了大海的味道,在绿叶上读出了秋风的跳跃,在雪花上读出了阳光的舞蹈。
2、xxx——美术课代表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加上一点绿,犹如平静的湖面上飘荡着修长的柳条;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加上一点白,就像洁白的雪花簇拥着飘香的梅花;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加上一点红,好像迷人的晚霞遮住太阳的面庞;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加上一点蓝,仿佛广袤的海面上漂浮着的蓝水晶;我最喜欢的颜色是黑色加上一点黑,就如傍晚的山腰上静驻的树影。
从世界上看似单调的色彩里,我读出了斑斓。
3、xxx——社会课代表态度如磁铁,无论你的思想是正面还是反面,你都要受它的吸引。
思想如同车轮,它带领你前进或后退。
2020年感动中国的丛飞向我们展示了态度与信念的伟大。
这位普普通通的歌手,凭着对孩子对社会的无私的爱,使140多名学生重返校园,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还要求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我从丛飞身上读出了伟大。
4、xxx——语文课代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读出了陶渊明的闲适,“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使我读出了屈原的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使我读出了周敦颐的独立。
5、xxx——劳动课代表生活就像挂在屋檐下的一串萝卜干,只有在回忆的香油中慢慢浸泡后,方能显出其中酸甜苦辣的滋味。
6、xxx——数学课代表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我以信息为轴,以行动为点,让点动成美丽的弧线,让线动成优美的曲面,让面构成我美丽的明天。
……身为语文老师的我,又一次被我的学生所折服。
从他们身上,我读出了自己的不足,读出了生命的美好,读出了自然的伟大。
[名师点评]这篇文章之所以博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原因有三:一是考生写的是身边事、身边人,以语文老师的身份“浏览”“学生随笔”,容易产生共鸣;二是形式出新,6个片断如同电影镜头的叠加,写尽了作者“读”各科教师的感受;三是结构严谨,以“阅读……”开篇点题,中间以对六门课程任课教师的感受释题,结尾用“从他们身上……”升华中心。
2020高考语文 时文阅读精选 学生·教师·教育素材

学生·教师·教育每年的高考,都是一道风景线。
汽车经过的道路,不许摁喇叭;考生忘带准考证,有警察用专车取送;媒体竞相介绍考生的饮食安排;各考点均有为考生服务的医务人员;考生乘坐的汽车违纪不记分不批评;数万人守候在各个考场周围,俨然国宾到来……在人们的记忆中,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国人从未像近二十年来如此重视求学、读书、考试,可以说,一个青少年、一个家庭的命运,几乎全押在读书与升学上。
作为农业大国,农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农田、牧场、渔村,如今他们要过一种新生活,他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大学,唯有读大学才能让他们不再像祖祖辈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人们的理念一夜间更新了,民众们有了一个崭新的思维。
杂文《所谓教育》被一些人从中窥见了先机,从而让一群新上任的教师懂得了一条新“思路”。
这位聪明的校长面授机宜,对学习好的学生,不说也明白;那么,对于学习次些的呢?当教师吧!这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北京一个教育座谈会上有位中学校长的发言,他说:“三流学生上师范(院校),三流毕业生被分配到中小学,三三见九,我们的教师会是什么水平。
”这位校长的发言,不会有代表性。
但也不是空穴来风,现在,我们听到有校长告诉一群新上任的教师:学生考试得C,将来可能当老板,“会给学校很多钱”。
这位校长眼睛盯着的是钱,那么,他的学生会把前途、奋斗目标放在什么位置就一目了然了吧!校长最后“耳提面命”的一句话:“假如有学生作弊被抓到,那么你更应该对他好,因为他以后会是政坛显赫的高官,不能得罪!”这让人既感慨又悲哀。
这既是一句对当今社会某些真实的写照,也是作为一个小小校长无可奈何的表白。
这是一句你不可以全信又不可以不信的“经验之谈”。
我们的社会,官还是主宰一切的,这看一看每年公务员的招聘,几十甚至数百人争一个名额,一切就都明白了。
如此说来,我们还不能认为《所谓教育》中这全是无稽之谈,它确实击中了当今我们社会的一些弊端。
杂文《所谓教育》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们对我们的教育的某些忧虑,揭示了某些深刻的改革绕不开的结点,言简意赅,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惟妙惟肖,冷嘲热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即你所为
如果过去的日子曾经教过我们一些什么的话,那便是有因必有果——每一个行为都有一种结果。
以我之见,这种观念是宇宙的道德基础;它也同样适用于今生和来世。
我们中国人有句谚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也适用于每个人的生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的确,圣人与罪人皆会受到阳关的被泽,而且常常似乎是恶者大行其道。
但是我们可以确信地说,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而言,恶人猖獗只是一种幻想,因为生命无时无刻不将我们的所作所为一笔一笔记录下来。
最终,我们就是我们的行为总和。
品德是无法伪造的,也无法像衣服一样随兴的穿上或脱下来丢在一旁。
就像木头的纹路源自树木的中心,品德的成长与发育也需要时间和滋养。
也因此,我们日复一日地写下自身的命运,因为我们的所为毫不留情地决定我们的命运。
我相信这就是人生的最高逻辑和法则。
李俊民荐
推荐者说
这也许是作者一辈子的所悟。
一句话:做人是一辈子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