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讲义(50p)

合集下载

职业道德辅导讲义

职业道德辅导讲义

职业道德辅导讲义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道德的内涵(调节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通过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三层含义(P3)、道德的三大领域: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道德基本问题:利益问题。

因此判断别人的行为有三种;道德、不道德、非道德行为。

道德与法律关系:联系点有是管理国家的两种手段、相互促进、相互重叠;相异点有产生与发展、调节范围、调节主体、调节方式道德评价:善恶。

具有扩散性和持久性特点职业的界定:连续稳定、合法收入,是谋生手段和方式、发展自己、履行职责,责权利统一。

职业道德(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成员之间、与职业之间、与社会之间关系)职业道德基本要素:职业理想、态度、义务、纪律、良心、荣誉、作风职业道德特征:鲜明行业性、适用范围有效性、边县形式多样性、相对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利益相关性具体功能:导向功能(正确职业理想、集中智慧和力量、引导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功能(明白要求、明白底线);整合功能(目标吸引促凝聚力、调整内部利益化矛盾、消除偏差抑越轨——注意99+“1”=0的案例);激励功能(教育引导、榜样示范、考评奖惩——海尔“三工”并存) 社会作用: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调整行业与社会、企业内部人员、职业与顾客关系,借助说服教育、规章制度法律规范调节,应用于绩效考核、评聘上岗);有利于促进社会风尚形成(和谐职业关系创财富,担任责任和义务);有利于完善人格促全面发展(注意P14页的考题) 中国:原始社会是职业道德的萌芽;奴隶社会是形成时期——缘于社会分工;封建社会有了明确行业要求。

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精华: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恪守职守的敬业精神、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诚实守信的基本准则、见礼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国外:古埃及;奴隶社会等价交换,柏拉图智慧、勇敢、节制;封建社会禁欲、勤奋、敬业、互助;资本主义社会专业化、具体化、明确化、上帝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精华:社会责任至上(松下的产业报国)、敬业、诚信、创新;经验:加强道德立法、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岗前和岗位培训。

职业道德讲义

职业道德讲义

目录一、道德是什么 (1)二、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 (4)三、交通银行责任文化的职业道德要求 (9)四、加强道德修养,是践行责任文化的有效途径 (15)一、道德是什么道德一词流行很广,但如何理解道德一词的含义,伦理学界的意见并不一致。

传统的、目前还比较流行的说法是: 道德是行为规范的总和。

这种传统的观点将道德评价的标准与道德评价的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搞得有些自相矛盾,使评价的标准又成了评价的对象,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那么,道德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道德的本质实际上是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

企业道德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群体的德行,社会道德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群体的品质和素养,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折射出的则是自身的品质和素养。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将道德放到“人的实践中”去理解,可以将道德理解为人在实践(行为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一种品性(品质、素质、素养)。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四有公民”一词,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有道德的公民”之“道德”二字,讲的就是公民的一种品性(品质、素质),而不是指社会的一种规范。

即使使用“社会道德”这个概念,也总是指特定社会的实践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群体)的品性、德性之总体状况,而不会是指这个社会标榜了什么样的道德规范; 也总是指这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的集合,而不是脱离社会成员之道德的抽象物。

道德本是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这是从内容、实质的意义上对道德作的定位。

这种内容和实质在用语言来表达时就获得了一定的形式和名称(如克己让人、损人利己等)。

由于正道德的称谓反映和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的道德要求,因而便成为社会的道德规范,进而也就成了一定社会进行道德评价的直接的、直观的标准。

所以,“克己让人”这一类正道德的概念称谓,它的本义和内涵是指人的一种道德——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而它作为一种衍生形式才是社会规范——一种社会道德要求和评价标准。

职业道德新版讲义

职业道德新版讲义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一、道德(一)道德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得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通常我们把道德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我国《宪法》规定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内容,《婚姻法》中规定的“敬老爱幼”的要求,即是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即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规范。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

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

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

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

6、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

7、修身为本,严于律已。

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得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它是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对从业人员来说,最基本的职业道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职业道德的特征1行业性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4、一定的强制性5、相对稳定性 6、利益相关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1导向功能 2、规范功能 3、整合功能 4、激励功能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1、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2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3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1、道德立法工作 2、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 3、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PPT

职业道德PPT
提高文化素养; ❖ 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增强自律性; ❖ 提高精神境界,努力做到“慎独”
2、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 提;
❖ 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 ❖ 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不断激励自
己; ❖ 不断地同旧思想、旧意识以及社会上的
不良现象作斗争。
3、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 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掌握职业道德知识; ❖ 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
❖ 平等尊重; ❖ 顾全大全; ❖ 互相学习; ❖ 加强协作。
8、开拓创新:
❖ 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 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 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 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 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 立一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开拓创新的含义:
❖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 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 常规,发展或产生某种新颖、独 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 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创新的本质
创新的核心
突破
“新

----如何开拓创新:
❖ 创造意识 ❖ 科学思维 ❖ 坚定的信心和意志
三、职业道德与企业 发展的关系
具有推动作用; ❖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表现。
优质服务(SQS)的组织架构
● 公司优质服务(SQS)委员会; ● 公司持续革新办公室; ● 优质服务(SQS)部门指导委员会; ● 优质服务(SQS)小组:包括常设小组、跨部门小组、特别小组。
优质服务(SQS)的理念
● 倡导和强调创品和服务质量。 ❖ 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
效益。 ❖ 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 有利于企业摆脱困难,实现企业阶段性的发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课件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课件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1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2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3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4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5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6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7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8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9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10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11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12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25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26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27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28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29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30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31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32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33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34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35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36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13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14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15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16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17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18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19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20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23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24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37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38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39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40
•职业道德培训讲义
•41

职业道德讲义

职业道德讲义

(一)职业的概念
职业的含义: 1、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 2、通过职业劳动使自己的体力、智力 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3、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对社会 和他人的责任。 职业三要素:责任、权利、利益。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在重视自己的权利 和利益的同时,必须重视自己应该履行的职业 责任。
第 二 部 分 职 业 道 德 行 为 规 范 的 内 容
办事公道 (一)什么是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一是指人与人之间应该平 等相待、一视同仁,对顾客或来访者无 论高低贵贱,都应该待之以理,提供优 质服务。二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处理问 题、办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 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 则
第 一 部 分 职 业 道 德 及 其 特 征
三、职业道德的特征
6、职业道德的核心 5、职业道德的特征
A、职业性与普遍性 B、自律性和他律性 C、行业性和多样性 D、继承性和稳定性 E、很强的实践性
为人民服务
7、职业道德的指导 原则: 集体主义
第 一 部 分 职 业 道 德 及 其 特 征
四、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第 一 部 分 职 业 道 德 及 其 特 征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职业良心:即从业者在履行职业义务中形成 的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和自我评价活动。自我 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批评 职业荣誉:即社会对从业者职业道德活动的 价值所作出的褒奖和肯定评价,以及从业者在主 观认识上对自己职业道德活动的一种自尊、自爱 的荣辱取向。 职业作风: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 的相对稳定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风范。
第 二 部 分 职 业 道 德 行 为 规 范 的 内 容
2、办事公道对企业的作用
(1)、有助于企业赢得市场,是企业生存和 发展的重要条件。 (2)、有助于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3)、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习气,为企 业的发展创造一种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发展环境。 (4)、是企业构建和谐内、外环境的保证 (5)、是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

职业道德讲义

职业道德讲义

职业道德讲义绪论第一节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学习目标:通过本节学习,明白什么是道德,深刻认识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节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学习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深刻了解道德在治国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道德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一、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二、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一)从道德和法律的产生、发展来看,道德要比法律的产生要早的多,而且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唯一的法律规范;(二)从依靠的力量来看,二者也不同。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执行;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的褒贬、人们的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来进行调控的。

(三)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

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二道德对人们的行为所干涉的范围则要广泛的多、深入的多。

三、把道德和法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第三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学习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深刻认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传统美德的民族,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一)父慈子孝,尊老爱幼;(二)立志勤学,持之以恒;(三)自强不息,勇于革新;(四)以仁待人,以礼敬人;(五)诚实守信,见利思义;(六)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七)修身为本,严于律己。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学习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深刻理解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带来的积极作用,明确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二、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征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待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2、特征:一是范围上的有限性;二是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三是形式上的多样性。

职业道德讲义

职业道德讲义

第一章职业道德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一、职业: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所从事的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某种专门业务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工作。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职业的三层含义:1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2通过职业劳动使自己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3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

承担特定社会责任是职业的本质。

职业是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统一二、当代职业的两大特点:精细化、专业化三、职业道德1.道德定义: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P3)2.道德的三层含义:由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决定;以善与恶、好与坏、偏私与公正等作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属于社会上层建筑领域。

3.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它是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产物。

任何一种职业活动都体现着职业责任、职业权利和职业利益的高度统一。

职业道德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四、职业道德基本规范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理想——形成职业态度的基础,实现职业目标的精神动力职业态度——从业者的精神境界、职业道德素质和劳动态度的重要体现职业义务——我国每一位从业者的职业义务:维护国家、集体利益,为人民服务职业纪律——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具体表现有:尽职尽责、诚实守信、奋力拼搏、艰苦奋斗的作风等2.职业道德的特征鲜明的行业性;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一定的强制性(职业纪律、行业法规)相对稳定性;利益相关性3.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导向:引导职业活动方向规范:促进职业活动规范化和标准化整合:凝聚人心、协调统一激励:激发从业人员产生内在动力(1)导向功能表现在三方面:确立职业理想——提高社会责任感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理念——集中智慧和力量通过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引导职业行为(2)规范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岗位责任的总体规定——使员工明白职业活动的基本要求通过具体的操作规程和违规处罚规则——让员工明白职业行为底线(3)整合功能分为两种类型:硬性整合:硬性要求是企业伦理的底线,是职业道德的禁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一、道德(一)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行为规范。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范畴,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包含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它包含着三层基本含义:首先,一个社会的道德性质、内容,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即物质关系)决定的。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道德体系。

其次,道德是以善恶、好坏、偏私公正等范畴作为标准来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的。

再次,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进行调节的。

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道德通常被划分为三个大的领域,即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道德和法律都是维护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手段历史上,道德和法律都是国家管理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方式,两者相互作用、互相补充★。

离开任何一方,另一方的作用和功能的发挥都会受到影响和削弱。

2.道德与法律的联系首先,从相互关系上看,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次,从作用上看,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均是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再次,从内容上看,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

3.道德与法律的区别首先,从调节范围上看,道德适用范围比法律广★;其次,从调节的主体上看,法律代表着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司法部门强制执行,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再次,从调节方式上看,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特点,而道德规范调节具有明显的事前性、持久性特点。

(三)道德评价1.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意识活动。

2.道德评价的作用其评价应该遵循集体主义原则★。

具体体现在: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集体利益;当集体利益与国家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集体利益应该服从于国家和社会利益。

这是理解和把握道德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附录”。

★二、职业道德(一)职业职业,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要,从事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特定义务的业务活动。

首先,职业是人们谋生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方式;其次,职业能够使劳动者自身的体力、智力和技术水平得到发展和完善;再次,职业人通过职业劳动,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

这三方面相互承接,决定了职业必须使责任、权利和利益达到高度统一。

(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产物,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从其存在方式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反映所有职业活动共同要求的普遍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存在着反映各种各样具体职业活动要求的具体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四)职业道德的特征★1.鲜明的行业性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4.一定的强制性5.相对稳定性6.利益相关性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与从业者的实际利益相关联。

第二节职业道德的社会功用一、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一)导向功能(二)规范功能(三)整合功能(四)激励功能二、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一)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三)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节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一、我国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一)我国职业道德历史发展(二)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职业道德精神。

第一,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第三,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

第四,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

第五,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这既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和做人原则,也是职业活动的主要准则。

第六,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二、国外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一)国外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二)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精华★第一,社会责任至上;第二,敬业;第三,诚信;第四,创新。

(三)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第一,加强道德立法工作;第二,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第三,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第四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特点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和基本要求关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考生需把握“一个中心”、“一条原则”、“一个重点”、“五爱”、“五个要求(二十字规范)”、“一个行为准则”。

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基本规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明确反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要纠正职业活动中的虚伪、浮夸等欺诈行为,以形成并建立起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职业作风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职业关系。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第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第二,阶级陛和人民性相统一;第三,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第一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指针。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指针。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职业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职业道德建设起着统领作用,表现在:1.引领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方向2.确立职业道德建设的共同理想3.保持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特点4.体现了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指导(三)职业道德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建设体现、贯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为社会成员所理解、掌握、接受并自觉地履行,才能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旋律,推动社会的进步。

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将其贯穿于实际工作中,是贯彻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好方式。

二、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一)“五个要求”的内容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党中央提出了所有从业人员都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包括“五个要求”,★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二)“五个要求"的含义解析爱岗敬业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表达了从业者对职业饱含深情,忠于职守和勤奋努力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境界。

爱岗就是热爱本职岗位,以自己从事的职业为荣,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敬业就是用谦恭谨慎、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职业。

★爱岗敬业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是职业道德最起码、最基础的要求,是每位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规范。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准则,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公正、客观、不徇私情,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处理问题。

服务群众就是职业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具体表现,是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的本质。

服务群众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

奉献社会就是不以获得报酬为工作的最终目的,自愿为他人、为社会付出劳动的行为。

★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是人生价值意义的集中体现。

(三)“五个要求”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是职业道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都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构成主体。

(一)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区别与联系1.二者的区别首先,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

社会公德的调节范围要大于职业道德的调节范围。

其次,两者反映的利益不同。

二者反映的利益关系也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职业道德反映的是特定职业组织的利益,而社会公德反映的是全体公民的利益。

2.二者的联系两者存在着相通性。

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之间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二)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爱国为民、崇尚科学这几个方面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公德的要求。

文明礼貌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是社会公德的重要规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同时,它也是对职业人的要求,是从业人员干好工作、走向成功的基本素质。

勤俭节约既是做人的基本美德,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同时又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从业人员所应当具有的优秀品质。

对企业来说,其员工具有勤俭节约的品质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再生产,保证可持续发展。

爱国为民是公民道德建设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

作为职业道德的要求,企业要奋发图强,以实际业绩报效国家和人民,为此从业人员要积极努力工作,造福于人民。

崇尚科学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

掌握科学知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职业道德建设中,掌握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管理,是企业开拓创新的重要条件。

每个从业人员,都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增强科学素质,提高职业技能。

第二节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一、集体主义的内涵所谓集体主义,是指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作为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集体主义,有着深刻的内涵★:(一)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二)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三)集体利益要通过对个人利益的满足来实现二、集体主义原则的要求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要求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但有时候也会发生冲突★。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具体表现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上。

在解决这些矛盾时,要设法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在无法兼顾的情况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

(二)正确处理“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三)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就要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错误思想,包括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