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支教参考教案集

合集下载

支教上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支教上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1. 课题名称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2.2 过程与方法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教学重点与难点4. 教学方法5. 教学过程5.1 导入5.2 讲解5.3 练习5.4 总结5.5 作业布置6. 教学反思二、范文课题名称:数学——分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分数,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活动式教学: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3. 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出示一个苹果,提问:如果这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多少?(2)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分数的概念。

2. 讲解(1)介绍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2)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3)举例说明分数的读写方法。

3. 练习(1)让学生动手折纸,折出分数,如1/2、2/3等。

(2)比较分数大小,如比较1/4和1/3的大小。

4.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分数知识。

5.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分数,如钟表、价格标签等,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学会了比较分数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支教参考教案集

小学支教参考教案集

小学支教参考教案集第一章:认识小学教育1.1 教学目标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小学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小学教育的定义和意义小学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学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讨论法:探讨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小学教育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小学教育发展趋势的认识第二章:小学课程设置2.1 教学目标理解小学课程的基本要求与设置原则熟悉小学各学科课程的内容与目标2.2 教学内容小学课程的基本要求与设置原则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的课程内容与目标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小学课程的基本要求与设置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学科的课程内容与目标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小学课程设置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具体学科课程内容的掌握第三章:小学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教学目标掌握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与策略了解不同教学方法的适用情境与效果3.2 教学内容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如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小学教学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力第四章:小学生学习指导4.1 教学目标学会指导小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4.2 教学内容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阅读、记忆、思考等)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学生学习方法与技巧实践演练法:指导学生如何培养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实践演练:评估学生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五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5.1 教学目标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5.2 教学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与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如情感教育、心理辅导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案例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运用能力第六章:小学生安全教育6.1 教学目标理解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学会开展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与方法6.2 教学内容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安全教育的方法和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概念与内容情景模拟:模拟安全事故,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解情景模拟:评估学生对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第七章:小学班级管理7.1 教学目标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开展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7.2 教学内容小学班级管理的内涵与重要性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与方法班级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技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小学班级管理的概念与任务小组讨论:探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技巧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班级管理技巧的运用能力第八章:小学教师素养8.1 教学目标理解小学教师的角色与责任学会提升小学教师素养的策略与方法8.2 教学内容小学教师的角色与责任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如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等)提升教师素养的策略与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小学教师的角色与责任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教师案例,学习提升教师素养的经验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小学教师素养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提升教师素养方法的运用能力第九章:小学教育评价9.1 教学目标理解小学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学会开展小学教育评价的策略与技巧9.2 教学内容小学教育评价的目的与重要性教育评价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法、测验法等)教育评价的实施步骤与技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小学教育评价的概念与方法实践演练:演练教育评价的实施步骤与技巧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小学教育评价的理解实践演练:评估学生实施教育评价的技巧与能力第十章:小学支教经验分享10.1 教学目标了解小学支教的过程与经验学会分享与交流支教经验的方法与技巧10.2 教学内容小学支教的基本过程与注意事项支教经验的分享与交流方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小学支教的过程与经验小组讨论:讨论支教经验分享与交流的方法与技巧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小学支教的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支教经验分享与交流方法的掌握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并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支教教案合集6篇

支教教案合集6篇

支教教案合集6篇支教教案篇1课题:叶子上的“血管”课型:绘画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情感____感受树叶的美感。

认知____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构造。

操作____用常用美术工具材料表现树叶的美。

重点:用铅笔、水彩笔、水笔、等画树叶。

难点:绘、制出各种形态具美感的树叶,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已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各种树叶、绘、制好的范例图。

学具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树叶,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各种笔具,等常用美术用具。

教学过程:一.入导入:播放美丽的森林、树木、植物。

春、夏、秋、冬景色各种树叶特写。

二.导入:启发学生讲一讲春姑娘或秋天的童话三.启发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有没有注意到校园的花草、树木季节不同会有什么不一样?1.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树木的花衣衫,“季节不同树木的花衣衫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活动绿、黄、红等,师:适当引导)二.结合教材揭示<<叶子上的小“血管”>>1.师:展示树叶提问?叶子有“血管”吗?学生回答师引导“血管”就是叶脉。

2.叶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学生活动叶子上的叶脉就同我们人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用来输送水份、养份的。

三.观察、探索1.师:展示树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拿出收集的树叶交流仔细观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2.师:提问。

(1)你们看到的树叶外形有什么不同?边沿有没有不同?学生发言各种形状的可能性,师:适当板画外形,供学生参考。

(2)颜色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混色、带色点的都有可能(3)不同的树叶“血管”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多片叶子间(详细对比、细致入微观察)学生发言师:适当板画。

(4)正面背面有什么不同?(5)摸一摸这些不同的树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发言(6)还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发言组织学生说一说对叶子的感受(师:总结;每一种树叶都有各自的面目,象小朋有的脸蛋,虽然每人都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但没有绝对的一样。

(多篇)支教教案3篇

(多篇)支教教案3篇

支教教案3篇支教教案篇1支教数学教案总案一、教学对象:四年级、五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的:通过适合四五年级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调动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教会大家学好数学的适合自己的方法,甚至达到学会自主学习数学的目的,并同时学会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或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妙用。

三、教学内容:由于本次教学对象分四年级和五年级,因此教学总案将设置分别适合四五年级学生学习内容的学习能力的内容(以人教版为参考教学)。

四、教学方式与思路:本次教学将设置15课时,每节课开始首先简略的为大家讲述一个数学家的小故事,并要求同学们下一节课起来复述一遍这个小故事,用以激励和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与兴趣其次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将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内容作详细讲解(之前已收上来批分好并打分);结合现实生活的运用开始正式的教学内容,其中将穿插一些趣味数学题和趣味数学小游戏,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将使用计算机辅助,例如:图形展示、趣味图形题等;最后两节课将做一次数学小测试,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并将考题讲解完毕后再最后结课。

五、分课时教学教案:1、四年级:(1)第一、二、三课时:主要内容: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及运用数学家故事:陈景润(2)第四、五、六课时:主要内容:三角形基础及其应用数学家故事:阿基米德(3)第七、八、九课时:主要内容:统计数学家故事:高斯(4)第十、十一、十二课时:主要内容:长方体、正方体基础知识、体积与表面积及其应用(引入基本计量单位学习。

如:体积、容积的立方米、立方厘米;面积的平方米、平方厘米;并教授一定换算知识)数学家故事:费马(5)第十三课时:主要内容:课程总复习(6)第十四课时:主要内容:数学结课测试(7)第十五课时:主要内容:测试试卷讲解及学习总结2、五年级:(1)第一、二、三课时:主要内容:整数、小数乘法、除法运算及运用(引入“四舍五入”内容)数学家故事:祖冲之(2)第四、五、六课时:主要内容:各种基本图形基础知识、面积计算及其应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数学家故事:阿基米德(3)第七、八、九课时:主要内容:列式求解文字题数学家故事:陈景润(4)第十、十一、十二课时:主要内容:几种基本形式应用题求解数学家故事:费马(5)第十三课时:主要内容:课程总复习(6)第十四课时:主要内容:数学结课测试(7)第十五课时:主要内容:测试试卷讲解及学习总结★最后学生成绩将由平时成绩(平时作业及课堂表现,占60%)加上结课测试成绩(占40%)组成,并根据以上内容撰写学生评语与结课总结。

支教课程教案模板

支教课程教案模板

支教课程教案模板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支教课程1.2 课程类型:综合素质教育1.3 适用年级:小学生1.4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2.1 第一节:课程介绍与团队建设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支教课程的宗旨和内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团队游戏。

2.2 第二节:语文教学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教学方法:讲解、朗读、写作、互动讨论。

2.3 第三节:数学教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例题、练习、互动讨论。

2.4 第四节:英语教学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讲解、互动、情景模拟、游戏。

2.5 第五节:自然科学教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观察、互动讨论。

三、教学资源3.1 教材:支教课程教材3.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程反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教师评价:通过教师的教学笔记、学生反馈和教学成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时间安排5.1 第一节:40分钟5.2 第二节:40分钟5.3 第三节:40分钟5.4 第四节:40分钟5.5 第五节:40分钟六、第六节:社会科学教学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七、第七节:艺术教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创作、作品欣赏、互动评论。

八、第八节:体育教学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团队精神。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比赛、小组合作。

九、第九节: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小学支教教案(5篇可选)

小学支教教案(5篇可选)

小学支教教案(5篇可选)第一篇:小学支教教案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

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

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

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

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

感激钟爱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体会爱情的宝贵。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凡事感激。

学会感激。

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能力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增强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感激他人,回报社会的感恩意识,并把感恩之情化为学习中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励志精神,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构建和谐校园。

第二篇:小学支教教案同学们,下面由我来讲解中国互联网的厉害的人。

首先,你们想想自己平时生活中有哪些事是必需的呢?提问:回答可能有买东西,吃饭,打游戏,学习,娱乐,聊天等。

我们就先从买东西说起吧,毕竟离开了它,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正常生存。

这里我先介绍一个词BAT(板书),以后你们和其他同学吹牛的时候也可以用哟。

B代表百度,拼音的第一个字幕就是B。

A代表阿里巴巴,T代表腾讯,这三家互联网公司是中国最厉害的三家公司,你们可能都用过它们生产的软件吧。

首先我们讲讲专门在网上卖东西的阿里巴巴吧,这个公司现在价值大约15000个亿,这个数字很可怕吧,但他的创始人马云(板书)只用了不到15年时间就做到了这一切。

说起马云这个人的经历也很有意思,他10岁时就蹲在外国人开的酒店门口跟着外国人学英语。

那和你们也差不多年纪吧。

不过他数学成绩很差,所以高考考了三次才考上杭州师范大学,这是一所很差的学校。

他当过6年的英语教师,帮别人做过翻译,后来在杭州开了电子商务(板书)也就是在网上买卖东西的网站阿里巴巴。

同学们,你们觉得在网上买东西有什么好处吗?提问:回答可能有方便,不用出门;可以挑选的东西多;买东西便宜等。

小学生支教教案模板

小学生支教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通过支教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3. 增强支教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引导小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提高书写规范。

2. 通过互动游戏,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支教活动更加贴近小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如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支教活动中获得成长。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白板擦。

2. 小学语文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3. 教学道具:图片、卡片、玩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支教学生自我介绍,与小学生互动,拉近彼此距离。

2. 讲解支教活动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支教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汉字书写教学- 教师示范汉字书写,讲解笔画顺序和结构。

- 学生跟写,教师巡视指导。

- 对书写规范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学生。

2. 口语表达训练- 教师设计简单的情景对话,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互动游戏1. “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新朋友,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猜谜语”游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书写规范和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汉字书写和口语表达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二、教学内容1. 阅读教学- 教师选取一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课文,讲解生字词和文章大意。

-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教师总结。

2. 练习册讲解- 教师讲解练习册中的题目,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三、互动游戏1. “成语接龙”游戏:锻炼学生的词汇量和反应能力。

小学支教教案

小学支教教案

小学支教教案教案:小学支教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需要,能够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能力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级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等。

三、教学步骤:1.预览教材:根据学校提供的教材,预览本周的教学内容,了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2.教学准备:准备教具、教材、作业等,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3.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讲解、练习、游戏、讨论等。

4.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体验式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3.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和示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2.黑板和白板:用于讲解教学内容和演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教具和实物:使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作业和小组合作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2.总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作品展示、小组竞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反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队支教参考教案集目录第一部分课堂管理中的技巧 (3)第二部分参考教案 (5)一、艺术活动类 (5)二、体育类 (24)三、语言及传统文化类 (27)四、外语类 (31)五、思维训练类 (33)六、环境自然类 (38)七、社会类 (41)八、生活常识(急救)类 (43)九、儿童成长主题日类 (45)十、小游戏类 (50)第一部分课堂管理中的技巧一个良好而有效的课堂,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清晰地语言表达,更需要教师运用巧妙的管理技巧来组织课堂。

志愿者们不是正规的教师,也没有教学经验。

志愿者们应对的常常是气氛活跃的课堂,面对的常常是活泼好动的孩子。

怎样组织好一个课堂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信每一位志愿者,都希望将自己的课堂组织的即生动活泼,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为此,我们准备了一些课堂管理小技巧,提供给大家。

一、防患于未然——充分的准备好的准备是成功的开始,包括课程内容、材料用具、课堂布局及风险评估等都应在上课之前做好准备。

例如,根据教学需要排放桌椅、采用道具等。

应尽量多带备课资料,以适应课程的更新和调整。

备课或者活动准备都要考虑备用方案;若发生意外情况(比如停电、设备用不了等),才能及时应变。

二、充分运用你的声音和肢体语言1、声音:(1)音调充满自信、热情、不怯场;(2)语速适中;(3)避免使用城市专用词语等。

2、目光:(1)对教室的每一件事保持注意;(2)与每位孩子建立有效的眼光接触;(3)从孩子的目光中读懂他们的意思。

3、聆听:(1)为理解而倾听,而非为回答而去听;(2)学生回答时,做出反应,让他知道你在认真倾听。

4、动作:(1)大方、得体;(2)配合教学内容而做,多用肢体语言。

三、如何制定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西部阳光的课堂虽然有别于传统的课堂,但是课堂纪律也还是需要强调的。

制定一个能保证课堂秩序的规则,正是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情绪安全感的前提,也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1、课堂规则应符合四个条件,即简短、明确、合理、可行。

2、课堂规则应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充分讨论,共同制订。

3、课堂规则应及时制订和不断调整。

4、制定规则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理解力以及安全问题。

四、遇见消极的课堂行为应该怎么办消极的课堂行为是指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例如讲话、捣乱等。

教师要针对消极行为的轻重程度选择有效的制止方法,及时制止消极行为。

通常采用的制止方法主要有信号暗示、使用幽默、创设情境、转移注意等。

1、对于“异常活跃”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协助教师完成课堂活动,以发挥他们“过人的能量”。

2、对于讲话的学生,可以采取语言和眼神的暗示,引导他们回归课堂。

3、对于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可以适当鼓励他们,必要的时候要在课下对他们做近一步的了解,体会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4、传统课堂常见的应对方式主要有:有意忽视法;突然沉默法;接近安慰法;直接提醒法;及时转换法;语调变换法;幽默调节法;表现激励法。

在课堂管理和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拥有自控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始终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

尽管有的时候他们会“调皮捣蛋”,但是只要我们表示真诚的尊重,给予他们鼓励和期望,他们一定会有积极的回应。

作为西部阳光的志愿者,我们的秘密武器就是——真诚的笑容和巧妙地引导。

做到这两点,相信大家都能成为西部阳光行动中优秀的“教师”!第二部分参考教案一、艺术活动类节奏的魅力教师:张巳瑛教学年级:1-6年级教学时间:45 分钟教学类型:艺术活动--音乐教学目的:1、通过模仿击打简单节奏,提高模仿能力。

2、通过“节奏变化”的讨论,说出类似节奏,引导其发散思维。

3、通过配合不同节奏模仿动作,提高手脑、肢体的协调能力。

教学方法:表演法教学用具:矿泉水瓶(若无矿泉水瓶用手也可以,用手时注意要轻拍)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基本节奏(15 分钟):组织学生拍掌模仿击打几种基本节奏:××××(×) (×)××××(×)×(×) ○×○××二、节奏变化(10 分钟):组织学生说出三拍子的节奏可以怎样变化××× (×)×(×) (×)××××(×)×(×)××(××) (××)×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节奏的分辨能力和模仿能力。

鼓励学生创造。

三、节奏配动作(15 分钟):“×”表示击掌,“○”表示手臂伸向空中,“※”表示拍膝盖。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协调能力和反应的敏捷性。

四、分组表演(5 分钟):组织学生根据不同节奏进行集体或分组表演,要求节奏准确、统一。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注:上文(×)在原文中为×加下划线教学反思:1、持续击掌后可变换其他方式,防止学生疲倦。

2、还可加入跺脚、拍胯等形式。

3、遇见非常兴奋、不断击打矿泉水瓶的学生,教师可请这些学生站在自己前面,请他们协助教师指挥,以此取得较好效果。

【注:改编自自然之友《”羚羊入川快乐暑期”志愿支教行动教案集》】音乐欣赏教师:教学年级:5-6年级教学时间: 4课时(每课时45分钟)教学类型:艺术活动--音乐教学目的:1、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会欣赏音乐。

2、课程结束时能认识一些民族乐器及西方乐器,熟悉课上听过的音乐,对不同音乐中蕴含的不同感情色彩能够有所体会。

3、学会唱两首以上励志的流行歌曲,全班排练出二到三首小合唱。

教学方法:聆听、讨论法1、不加介绍点评,直接让孩子们听,并让他们说出对音乐的感受2、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再听一遍3、引导孩子们结合歌曲的背景谈感受教学用具:可播放音乐的多媒体设备、一些常见乐器的图片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第一课:中国民间音乐欣赏(一)问题导入:1、欣赏音乐,主要是欣赏音乐的什么?为什么要欣赏音乐,音乐能带给我们什么?(回答不出来没关系,重要是引起学生思考,可在结课时再次提问。

)2、大家喜欢音乐吗?为什么喜欢?什么时候会听到音乐?听到什么音乐?(二)欣赏曲目:1、步步高(欢快、快乐)——二胡2、二泉映月(凄凉、悲伤)——二胡3、茉莉花(优美、舒缓)——二胡(江苏民歌)提问和讲解:刚刚听过的这三首歌有什么不同?你能从音乐中听到什么情感?讲解这三首歌的背景及蕴含的情感。

所以说,音乐可以表达人的情感、影响人的心情。

4、演唱版•茉莉花(教孩子们唱)讲解:一首歌不仅有曲、还有词,只有曲和词相称,才算一首好歌。

5、梁祝——古筝版,钢琴版,小提琴版(为下节课做铺垫)(三)乐器识别提问:刚刚听到了几种乐器?简介乐器(运用准备好的乐器图片):二胡、古筝、琵琶、扬琴、钢琴、小提琴等。

第二课:西方古典音乐及交响乐欣赏(一)曲目:上半节课(钢琴,小提琴)1、重温梁祝(悠扬轻柔)钢琴版,小提琴版,分析区别2、菊次郎的夏天(活泼欢快)——钢琴3、神秘园之歌(优美深沉)——小提琴下半节课(交响乐)1、运动员进行曲(慷慨激昂)2、故宫的记忆(宏大深远)3、维也纳森林圆舞曲(活泼欢快)——可组织学生跳舞(二)需要认识的乐器: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圆号、长号、单簧管、定音鼓等。

第三课:流行音乐欣赏及学唱(一)曲目:1、我是明星2、隐形的翅膀(培养独唱)3、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孩子们唱)4、I believe I can fly(解释歌词的含义)(二)讲解、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从中获得激励。

重温第一课的导入问题:为什么要欣赏音乐,音乐能带给我们什么?第四课:小合唱排练曲目:1、茉莉花2、阳光总在风雨后(合唱)3、我是明星(领唱+合唱)教学反思:附录:1、《二泉映月》讲解:二泉是江苏无锡惠州的一个小池塘。

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曲,作者叫阿炳,他从小失去了父母,又双目失明,被人们称为瞎子阿炳。

他没有别的办法来工作挣钱,只能靠每天在街头拉二胡乞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有一天晚上,阿炳拄着拐杖、拿着二胡来到二泉边,他看不到头顶的明月,只能感受到一片漆黑和饥寒交迫,想到自己悲惨的身世,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创作了这首二胡曲来表达自己的悲伤。

后来的人们把这首歌称为《二泉映月》。

2、对比步步高和二泉映月两首歌,都是二胡拉的歌曲,为什么我们感受到的情绪完全不同呢?这两首歌的曲调有哪些方面的不同?首先在节奏上,快慢;其次在音调上,高低。

节奏快、音调高亢的乐曲让我们觉得欢快,节奏慢、音调低沉的乐曲让我们觉得悲伤,节奏和音调是我们欣赏音乐、体会音乐表达的情感时重要的标准。

【注:改编自《西部阳光行动教案集分类》】我的方形创想教师:教学年级:1至6年级教学时间:45 分钟教学类型:艺术活动—美术教学目的:1、活跃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提高对图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白纸或绘画本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一、提问:方形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有哪些图案中包含着方形?二、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种自己的方形创想,画完之后讲解意义。

三、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问他们还能想到些什么。

由学生发言,教师在黑板上构图,或者让学生在黑板上构图。

四、发给每个学生三张白纸,每张上面都有一个方形,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来构图。

五、挑选出好的学生作品,请作者本人上台讲解图画意义及构图过程。

六、可挑选出好的作品,张贴在班级中展示若干天。

教学反思:附录:人:动物:东西:房子:机器人:其他:【注:改编自《西部阳光行动教案集分类》】彩色风车教师:教学年级:3-6年级教学时间:45 分钟教学类型:艺术活动—美术、手工教学目的:提高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学用具:水彩笔、蜡笔、方形白纸、剪刀、图钉、小木棒(20-30cm;也可用冰棍棒,但由于其比较短所以要求纸张也必须较小)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一、讲解颜色1、三原色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