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1.光的行进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四十一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复习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复习
光和色彩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 2.日食月食
同种物质
3.影子形成
光的反射
阅读课本第19页内容,了解概念。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1.等大
2.左右相反
3.等距离
光路可逆
互成角度的平面镜成像规律
角度
180度
90度
60度
30度
个数 规律
1
3
5
11
凹面镜:
散光
正立缩小 观后镜
光的折射 (阅读23页定义) 光的折射的应用
1.筷子变弯 2.鱼儿变浅
3.海市蜃楼 4.透镜成像
5.雨后彩虹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
结构特点 对光线的作用成像特点 应用 凸透镜 凹透镜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知识点整理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 光的行进1、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可以分为(自然光)如:阳光、闪电、萤火和(人造光)如:灯光、蜡烛。

3、光源按光的激发方式可以分为(热光源,如:阳光、闪电、灯光、蜡烛)和(冷光源,如:萤火)。

4、身体会发光的生物称为(发光生物)。

动物有(萤火虫、松球鱼、夜光蝶、海蜇);植物有(夜光菌)。

5、光在(空气)中或(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6、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

其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7、“小孔成像”成的是怎样的像?这说明了什么?答:“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左右颠倒的像。

说明了在同一种物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8、用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答:(1)在水中滴几滴墨水摇匀,用激光手电筒照射。

(2)在烧杯对着的两侧各画一个小圆圈,用手电筒水平照射一侧的小圆圈,会发现光落在了对面的小圆圈上。

说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9、为什么我们常常看到阳光在树荫下形成点点圆斑?答:这是小孔成像的原理。

树叶间隙犹如小孔,阳光透过小孔就形成太阳的投影,因为太阳是圆形的,所以光斑也是圆形的。

2 照镜子1、当光线照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2、(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我们平时用的镜子一般都是(平面镜)。

3、当你站在镜子前面时,镜子中的像也会被你看到。

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4、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大小和实物(一样)。

5、如果把书本正对平面镜,应该(从右往左)读字,说明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前后相反)的。

6、当两面直立的镜子夹角为90度时,镜中会出现(3个)影像。

夹角为60度时,会出现(5个)影像。

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其中出现的影像就越多。

这是因为两面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结果。

小学科学苏教五年级上册2单元光与色彩光的行进导学案

小学科学苏教五年级上册2单元光与色彩光的行进导学案
光的行进导学案
科目
科学
时间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1.光的行进
第(1—
-1)课时
学习
目标
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教学 难点
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3、越的表面,反光效果就越好。
4、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中间薄、边
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做o
实验题: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法 与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 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 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图片资料、手电筒、 卡纸、多媒体、手电 筒、小孔纸板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和
1、教师吟诵:是谁, 让我们的世界……
2、质疑:对于光和 色彩,你都知道些什么?
3、出示图片引导学 生观察。
4、组织进行讨论: 这些光有些什么特点?
9、出示多媒体:小 孔成像视频。
1
1()、用蜡烛做演示实 验,解释小孔成像的原 理。
总结;光是直线传播
位置,用手电照射,看穿过小孔的 光。
6、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7、小组进行讨论并设计实验。
8、学生猜测,提出自己的想 法。
9、学生模仿制作。
归纳总结: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行进的.
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5、请同学们看每一
1、学生猜谜,并尝试补充。

(图文彩色版)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划重点

(图文彩色版)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划重点

-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1课光源1.白天,阳光照亮大地;夜晚,灯光和烛火给我们带来光明。

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萤火虫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

2.光源可以根据来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像太阳、闪电、萤火虫等这样不需要人类参与,依靠自身发光的光源称为自然光源。

(2)像电灯、蜡烛、烟花等人工制造的光源称为人造光源。

3.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4.按光源的发光原理,可以把光源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

(1)如太阳、闪电、蜡烛、白炽灯等通过发热激发出光的光源叫热光源。

(2)不需要发热就能发光的光源叫冷光源,如萤火虫、LED灯等。

5.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

(1)蜡烛燃烧发光: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2)给细钢丝通电,让钢丝发光:电能转化为光能。

6.通电时千万不要摸钢丝。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激光笔发出的光在玻璃容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3.当三张硬卡纸的小孔与手电筒在一条直线上时,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

4.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射击瞄准、排齐队列、皮影表演等。

5.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

6.做小孔成像实验。

(1)将塑料膜蒙在纸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

(2)用笔尖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

(3)将纸杯底部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慢慢调整纸杯与蜡烛之间的距离,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为止。

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2.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

镜面、玻璃表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静的水面等物体的反光效果都很好。

3.月球本身不发光,当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时,在月球表面发生反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一部分光进入人眼,因此我们看到的月球是亮的。

4.两面镜子夹角越小,镜中出现的像就越多。

小学科学_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光的行进》教案一、认识光源及其分类(一)认识光源播放绚丽的和光有关的视频,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是不是很美啊!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生答。

(预设“光”,板书“光”)师:光不但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还产生了很多有趣又神秘的现象。

你知道有趣的手影是怎样形成的吗?(PPT图片)彩虹为什么有七种颜色?(PPT图片)神奇的海市蜃楼又是怎样出现的呢?(PPT 图片)对于光,你肯定还有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光进行初步探究,了解一些基本的光现象。

师:光是从哪里来的呢?(贴上自制卡纸箭头)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找一找你所理解的光源,你带来了什么?生答。

(预设:手电筒、蜡烛、发光玩具……师:打开来给大家看看)师:你为什么认为它们是光源啊?说说你的理由。

生答(预设:因为它们能发光)。

师: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板书:光源)师:(拿出手电筒)刚才大家也说到了手电筒是光源。

老师这个手电筒现在坏掉的,没有电了还是光源吗?生答。

(预设:可能有的学生认为是,有的学生认为不是,师可继续追问:现在这个手电筒还能发光吗?以此引导现在手电筒不是光源了)师追问:我们能不能直接说“手电筒”就是光源?怎样表达更准确?生答。

(预设:正常发光的手电筒。

师引导:还可以怎么说?)师:正在发光的手电筒,现在我们看光源的准确定义:师ppt展示:自身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是光源?生答。

(预设:学生可能还是出现不准确表达如手机是光源,教师要及时纠正或由学生来纠错)(二)光源的分类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光源,下面我们来给它们分分类吧!(出示ppt部分光源图片)(可根据教师给出的光源,也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光源进行分类)但注意要有一定的分类标准。

把分类结果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师观察并把学生不同的分类方法拍照。

师:我们来看大家的分类结果。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第1单元《光与色彩》知识点梳理第1课光源光源是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电灯和蜡烛。

根据光源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和改进的光源,例如太阳、雷电、XXX和发光水母。

人造光源则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制造出来的光源,例如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和各种电灯。

要判断一个光源是自然光源还是人造光源,需要看它是否经过人类的加工和改进。

此外,可见的“发光体”可以分为光源和反光物体。

在生活中,许多物体会发光,但要判断它们是否为光源,需要看它们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

第2课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这一点可以通过我国古代学者XXX发现的“小孔成像”现象得到证明。

当光线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时,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第3课光的反射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几乎所有物体都可以反射光,但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效果是不同的。

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例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和抛光的金属面等。

镜子是反光效果最好的物体之一。

潜望镜就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制作的。

光从太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

第4课七色光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雨后彩虹的形成与阳光有关。

利用镜子、水雾和三棱镜可以制造“彩虹”。

光的色散原理是由英国科学家XXX发现的。

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由这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第5课热传导热可以通过热传导从一个物体的某一局部传递到另一局部,或者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在热传导的过程中,热可以从物体的高温局部传到低温局部,或者通过直接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在固体中,热的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

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都存在热传导现象,也就是说,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让低温物体热起来。

苏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光与色彩word教案

苏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光与色彩word教案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光怎样行进教学目标: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

教学过程:一、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是谁,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是谁,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是谁,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 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

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交流。

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二、认识光源1、教师出示各种光源的图像资料。

2、提问:这些画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谈话:我们把这些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5、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呢?6、判断: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7、讨论: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给这些光源分类吗?8、学生交流:是怎么分类的?9、谈话:我们也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10、谈话:对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11、揭题:你知道,光是怎样行进的吗?三、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1.谈话: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

2.学生交流,说自己猜测的理由。

3.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

4.谈话: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5.谈话:刚才大家对光是怎样行进的进行了猜测,你的猜测对吗?怎样证明?6.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7.讨论:如果要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该怎么办?8.学生小组活动。

9.学生小组交流。

10.讨论:假如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怪的现象?四、引导学生了解“小孔成像”1.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

2.提问: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回答。

苏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光与色彩word教案

苏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光与色彩word教案

第二元光与色彩1.光怎行教课目:1、知道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划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知道光是沿着直行的;3、会制作易的小孔成像。

教课程:一、朗科学小,衬着学氛围1.:同学,我先来朗黑板上的首小:是,花儿披上斑的舞衣?是,把山林点染得青翠绿?是,将七彩虹架上天?⋯⋯ 是,我的世界这样?2.猜一猜:是,我的世界这样?3.:每当我朗些科学小的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人。

下边就我接着写下去,每小出你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沟通。

4.小:今日就我入色彩斑的光的世界吧!二、光源1、教出示各种光源的像料。

2、提:些画面漂亮?它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学生表自己的点。

4、:我把些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5、提:你能出哪些光源呢?6、判断:月亮、子是否是光源?7、:你能依据必定的方法些光源分?8、学生沟通:是怎么分的?9、:我也能把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10、: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11、揭:你知道,光是怎行的?三、研究光是怎行的1.:大家依据自己的猜一下,光可能是怎行的。

2.学生沟通,自己猜的原由。

3.教出示各种光直行象的像。

4.:些光象的像你有什么启?5.:才大家光是怎行的行了猜,你的猜?怎明?6.学生表自己的点。

7.:假如要使手筒的光穿全部板中的孔照到上,怎么?8.学生小活。

9.学生小沟通。

10.议论:若是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异的现象?四、指引学生认识“小孔成像”1.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

2.发问: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回答。

4.讲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就曾发现了这个风趣的现象——光芒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光景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五、总结全课,学习制作小孔成像仪1.讲话:本来光芒经过小孔还可以成像,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做个小孔成像仪,好吗?2.教师介绍小孔成像仪的制作方法、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光的行进苏教版课后辅导
练习四十一
第1题【单选题】
我们的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是( )。

A、睫毛
B、眼睑
C、瞳孔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关光的行进说法正确的是( )。

A、S形
B、曲线
C、直线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中属于自然光的是( )。

A、蜡烛
B、太阳
C、电灯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 )。

A、日光灯
B、荧光棒
C、阳光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蜡烛会发光所以它是自然光源。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小孔成的像和我们平常看到的是一样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光在空气中和水中都是沿______行进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也是沿______传播的。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______、______是自然光源,______、______是人造光源。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光可以在______或______中行进。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能够自动发光的物体称为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光是在均匀介质中沿着______行进的。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光的直线行进的结果。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设计实验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