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知识漫谈

合集下载

变速器的主要零件种类范围

变速器的主要零件种类范围

变速器的主要零件种类范围1.引言1.1 概述变速器是一种用于改变车辆传动比的重要装置,其主要由多个零件组成。

了解变速器的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维护车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变速器的主要零件种类以及它们的功能与作用。

通过对这些零件的详细介绍,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变速器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其中每个零件在传动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变速器的主要零件种类,并简要讨论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每个零件的具体作用,以便读者对其在传动系统中的关键作用有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我们将总结变速器的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并对这些零件在传动系统中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而提高对车辆传动系统的理解和维护能力。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一介绍以下主要零件种类:输入轴、输出轴、齿轮传动系统、离合器、电控装置等。

通过对这些零件的详细介绍和功能解析,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变速器零件种类范围,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车辆传动系统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进行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并在日常使用中更加注重变速器的使用和保护。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增进对变速器主要零件种类范围的认识,提高对传动系统的理解和维护能力。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含了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变速器的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解释了整篇文章的大体框架,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

目的部分说明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即介绍变速器的主要零件种类及其功能与作用。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包含了2.1和2.2两个小节。

简述变速器的分类

简述变速器的分类

简述变速器的分类一、前言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改变齿轮的传动比来调整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和扭矩,以适应不同的行驶状态。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速器也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变速器。

本文将对常见的几种变速器进行分类和介绍。

二、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变速器,也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可靠的一种。

它由齿轮箱、离合器和操作机构三部分组成。

手动变速器可以分为常规型和自动化型两种。

1. 常规型手动变速器常规型手动变速器又称为普通手动变速器或机械式手动变速器。

它通过人工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杆来实现换挡,需要驾驶员具备较高的驾驶技能才能够完全掌握。

2. 自动化型手动变速器自动化型手动变速器又称为电子式手动变速器或自排档。

它采用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离合操作和换挡控制,驾驶员只需要轻轻一踩油门,就可以自动完成离合和换挡操作。

三、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是一种能够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载自动调整传动比的变速器。

它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箱、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等组成。

自动变速器可以分为常规型和CVT型两种。

1. 常规型自动变速器常规型自动变速器又称为液力式自动变速器或AT。

它采用液力变矩器来实现离合操作和传递扭矩,通过行星齿轮箱来实现换挡。

常规型自动变速器具有平顺、舒适的换挡特性,但是效率较低,油耗较高。

2. CVT型自动变速器CVT型自动变速器又称为无级变速箱或CVT。

它采用连续可调节的传动比,在不同的车速和发动机负载下可以实现最佳的输出效率。

CVT 型自动变速器具有高效率、低油耗的特点,但是在高负载情况下容易产生滑移现象。

四、双离合器变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又称为DSG。

它采用两个独立的离合器和两个独立的齿轮箱,可以在换挡过程中实现无间断的动力输出。

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快速、平顺的换挡特性,但是成本较高。

五、电动变速器电动变速器是一种专门为电动汽车设计的变速器,它采用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无级调节传动比。

变速器基本知识介绍

变速器基本知识介绍

变速器基本知识介绍变速器是汽车传动装置的一部分,用于调整发动机输出转矩和车轮转速之间的传动比。

在不同行驶条件下,变速器可以改变发动机的转速,使其在最适宜的工作范围内提供最大的输出力矩。

一、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1.作用:变速器的主要作用是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负载情况,使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转速相匹配,从而提供适当的动力和力矩输出。

同时,变速器可以提供不同的挡位选择,以满足不同行驶条件下的需求。

2.分类:-手动变速器:由驾驶员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机构来控制传动比的变化。

-自动变速器: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自动完成离合器的操控和换挡操作。

-CVT变速器:采用连续可变传动机构,可以无级调整传动比。

-AMT变速器: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和电动执行机构实现自动化的手动变速器。

二、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1.工作原理:手动变速器主要由主轴、从动轴、齿轮、离合器和换挡机构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将发动机和变速器分离;驾驶员通过换挡杆选择不同的挡位,换挡机构将适当的齿轮组合锁定到主、从动轴,从而改变传动比。

2.构造:手动变速器一般由输入轴、输出轴、挡位齿轮组、连杆和选择机构等组成。

输入轴通过主轴与发动机连接,输出轴通过从动轴与驱动轮连接。

挡位齿轮组根据需求配备有不同的齿轮配置,连杆和选择机构则用于控制挡位的选择。

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1.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组成。

液压控制系统负责控制离合器、换挡阀门和液压传动装置的工作,电子控制单元则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液压控制系统的操作,从而实现自动换挡。

2.构造: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复杂,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

液力变矩器通过油液的离合作用将发动机的扭矩传递给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则根据液压控制系统的命令实现不同挡位的换挡操作。

四、CVT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1.工作原理:CVT变速器采用变直径的运动带或链条,通过调整运动带或链条的直径来实现连续可变的传动比。

SRAM变速器介绍

SRAM变速器介绍

SRAM变速器介绍SRAM是世界上著名的自行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其产品覆盖了自行车的各个领域,包括变速器。

SRAM变速器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而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SRAM变速器的特点、技术和应用。

SRAM变速器的特点之一是其高效的传动系统。

SRAM采用了一种称为Exact Actuation的技术,该技术通过精确的平移比例和线性作用力来实现精确的换挡操作。

这使得骑行者能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获得平顺的变速体验,无论是爬坡、加速还是高速行驶。

此外,SRAM变速器还采用了一种称为X-Sync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刚性的齿轮设计防止链条跳跃和掉链。

这使得变速器在崎岖的路面和高强度的骑行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可靠的变速效果。

SRAM还提供了多种不同系列的变速器,以满足不同骑行需求。

其中,最著名的是SRAMXX1和SRAMX01系列。

这两个系列的变速器都采用了1x技术,即只有一个前齿盘,这使得变速器更简洁、更轻量化,并且更适合极限运动和竞赛骑行。

此外,SRAM还提供了GX、NX和SX等系列,以满足不同骑手的需求。

SRAM变速器的技术创新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SRAM一直致力于不断改进和创新变速器的技术,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例如,SRAM的Eagle技术采用了12速变速系统,将换挡范围扩大到了更广泛的范围。

这使得骑行者在各种不同的路况和骑行条件下都能获得理想的变速效果。

此外,SRAM还开发了许多其他的技术,如Roller Bearing Clutch和Cage Lock等。

Roller Bearing Clutch技术采用了滚动轴承离合器,减少了链条松弛和掉链的风险。

Cage Lock技术使得换挡更加简单和方便,骑行者可以通过一个按钮锁定变速器的齿轮,以便更容易地拆卸和更换轮胎。

SRAM变速器广泛应用于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和休闲自行车等领域。

无论是专业骑手还是休闲骑行者,SRAM变速器都能提供出色的变速性能和可靠性。

内三速变速原理

内三速变速原理

内三速变速原理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变速器则是自行车中的重要部件之一。

内三速变速器是一种常见的变速器类型,它的原理是什么呢?一、内三速变速器的分类内三速变速器按照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齿轮式和行星式。

齿轮式内三速变速器是通过不同大小的齿轮组合来实现变速的,而行星式内三速变速器则是通过行星齿轮的组合来实现变速的。

二、内三速变速器的原理1. 齿轮式内三速变速器的原理齿轮式内三速变速器的原理比较简单,它是通过不同大小的齿轮组合来实现变速的。

内三速变速器通常由三个齿轮组成,分别是小齿轮、中齿轮和大齿轮。

当齿轮组合不同时,就可以实现不同的速度。

当齿轮组合为小齿轮和中齿轮时,车速较慢,但是力量大,适合爬坡或者起步;当齿轮组合为中齿轮和大齿轮时,车速较快,但是力量较小,适合平路或者下坡;当齿轮组合为小齿轮和大齿轮时,车速适中,力量也适中,适合长途骑行。

2. 行星式内三速变速器的原理行星式内三速变速器的原理比较复杂,它是通过行星齿轮的组合来实现变速的。

行星齿轮是由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组成的,当太阳轮和行星轮组合时,就可以实现不同的速度。

当太阳轮和内齿圈组合时,车速较慢,但是力量大,适合爬坡或者起步;当行星轮和内齿圈组合时,车速较快,但是力量较小,适合平路或者下坡;当太阳轮和行星轮组合时,车速适中,力量也适中,适合长途骑行。

三、内三速变速器的优缺点内三速变速器相比于其他变速器有以下优点:1. 内三速变速器结构简单,易于维修和更换。

2. 内三速变速器体积小,重量轻,不会增加自行车的负担。

3. 内三速变速器变速平稳,不会出现跳档或者卡档的情况。

但是内三速变速器也有一些缺点:1. 内三速变速器的变速范围较小,只能实现三档变速。

2. 内三速变速器的变速比较粗糙,不能像外置变速器那样实现微调。

3. 内三速变速器的耐久性较差,容易出现故障。

总之,内三速变速器是一种常见的变速器类型,它的原理比较简单,结构也比较小巧,但是变速范围较小,耐久性较差。

变速器的基本原理

变速器的基本原理

变速器的基本原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而汽车的变速器则是汽车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一个重要连接部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转换成车轮的动力,实现汽车的加速和减速,以及适应不同路况的需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一、变速器的基本构成汽车变速器是由多个齿轮组成的机械装置,它的基本构成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主轴、齿轮组、离合器、齿轮箱等部件。

其中,输入轴是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的部件,输出轴则是连接变速器和车轮的部件。

主轴是变速器内部的主轴,齿轮组是由多个齿轮组成的机械结构,离合器则是控制齿轮转动的部件。

齿轮箱则是固定齿轮组和离合器的外壳,保护变速器内部的结构。

二、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汽车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齿轮组的作用齿轮组是变速器的核心部件,它通过不同齿轮之间的啮合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在变速器的低速档位中,小齿轮驱动大齿轮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低速行驶。

而在高速档位中,大齿轮驱动小齿轮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高速行驶。

不同档位之间的传动比可以通过不同齿轮组合来实现。

2. 离合器的作用离合器是控制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连接的部件,它可以使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器,也可以使发动机与变速器分离。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就会分离,断开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换挡操作。

当驾驶员松开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就会重新连接,恢复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传动。

3. 液压系统的作用液压系统是变速器的控制系统,它通过液压油的压力来控制离合器和齿轮的运动。

在变速器内部,液压系统通过油泵将液压油送到不同的部件中,从而控制离合器和齿轮的运动。

在换挡时,液压系统会控制离合器的分离和连接,同时控制不同齿轮的啮合,从而实现不同档位之间的切换。

4. 惯性系统的作用惯性系统是变速器的辅助系统,它通过惯性原理来控制变速器的工作。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车辆加速或减速时,惯性系统会通过惯性力来控制变速器的换挡。

变速器简介

变速器简介

论车用变速器及其发展史变速器,是能固定或分挡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又称变速箱。

动力源输出的转矩经过变速器的多级放大才能够带动机械运转,因此变速器在汽车和机床,农用设备等机械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汽车变速器,是与汽车同步诞生的。

在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的第一辆三轮内燃机汽车上就已经拥有了变速装置。

而真正意义上的车用变速器,目前认为是有路易斯·让·雷诺于1894年发明,这也是现代车用变速器的雏形,其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手动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 Gearbox,简称MT)已经非常接近。

而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手动变速器一直是发展的主流。

但人们很快发现,手动变速器有着操作麻烦的先天缺点,驾驶员需根据路况和车速,随时手动更换档位。

而由于当时的车辆大多未配备同步器,踩离合时要用极为复杂的”两脚离合”踩法,更是加大了操作难度。

于是工程师们便着手开始研制能够自动变挡的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 Gearbox,简称A T)。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变速器由通用汽车公司于1939年推出,它以行星式齿轮的结构取代了传统手动变速器的同轴式齿轮结构,并配以液力偶合器利用液压进行自动变速,这已经是当代自动变速器的雏形。

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条件,自动变速器档位数少,换挡效率低下,油耗高,因此并未能大规模普及,现在这些缺点已经基本得到克服。

由于能够自动变挡的变速器种类越来越多,为了不混淆,人们将其归类为液力式自动变速器。

与此同时,能够实现无级变速的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Gearbox,简称CVT)以及在传统手动变速器基础上加入自动换挡控制装置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Manual Transmission Gearbox,简称AMT)都得到了发展,其中前者因由于采用带传动,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承载能力不足而无法大面积推广。

汽车变速器基本知识

汽车变速器基本知识

汽车变速器基本知识一.汽车变速器的分类:1.手动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简称MT),也叫手动档或机械式变速器,即必须用手拨动变速杆才能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

在操纵时必须踩下离合,方可拨得动变速杆。

2.自动变速器:目前在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汽车自动变速器主要有3种类型:1)液力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简称AT),利用行星齿轮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的进行变速。

虽说自动变速汽车没有离合器,但自动变速器中有很多离合器,这些离合器能随车速变化而自动分离或合闭,从而达到自动变速的目的。

2)电控机械式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AMT),它是在传统的机械变速器和干式离合器的基础上,应用电子技术和自动变速理论,以电子控制单元(ECU)为核心,通过液压执行系统控制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选档、换档操作以及发动机节气门的调节,来实现起步、换档的自动操纵。

齿轮传动固有的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等优点被很好的继承下来,而且成本低易于制造。

3)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CVT),无级变速系统不像手动变速器式自动变速器那样用齿轮变速,而是用两个滑轮和一条钢带来变速,其传动比可以随意变化,没有换档的突跳感觉,并且它能克服普通自动变速器油门反应慢,油耗高等缺点。

3.手动/自动变速器手动/自动变速器由德国保时捷厂在911车型上首先推出,称为Tiptronic,它可使高性能跑车不必受限于传统的自动档束缚,让驾驶者也能享受手动换档的乐趣。

二.机械式变速器1.设计要求:1)正确的选择变速器的档位数和传动比,并使之与发动机参数及主减速比作优化匹配,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

2)设置空挡,以保证汽车在必要时能将发动机与传动系长时间分离;设置倒档,使汽车可以倒退行驶。

3)体积小、质量小、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速器知识漫谈
汽车与人一样,也是有着整套健康系统的有机结合体。

发动机是心脏,车轮、底盘与悬挂是躯干与四肢,连接他们的,是类似于人体经脉的变速器系统。

如果汽车丧失了变速器这个中间环节,心脏与四肢躯干再好,汽车只能如植物人般成为废铁一堆!可以说,变速器是伴随着汽车工业出现的必然产物,是汽车上的必需品。

在完成了最基本的传动功能之外,我们对变速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是变速箱演变过程的首要催产素。

从2到n,变速器的量变
早期的汽车传动系,从发动机到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的形式非常简单:一般是由发动机驱动一组锥齿减速齿轮,再传动到另一根轴和皮带轮。

皮带轮和驱动桥上的链轮之间采用皮带传动,小链轮通过在一个驱动轮上的内齿轮啮合,就可以让汽车跑起来了。

挡位是我们辨别变速器的主要甄别依据,最早的汽车变速器有几挡呢?
人类汽车史上最早的变速器是哪款已经无从考证,不过公认比较有说服力的最早起源是来自19世纪末法国人制造出的第一款变速器,雪铁龙的齿轮状车标也是法国人在变速器方面天赋的佐证。

能够满足汽车基本行驶需求的变速器至少拥有前进挡和倒车挡,可以视为一挡变速器。

1908年,福特T型车开始大批量采用一种拥有两个速比的自动变速器,可称为2挡变速器。

这就给现代变速器奠定了一个技术基调。

从那以后,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原理并无大的改变,只是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与润滑油性能的提高,使得变速器的速比更为丰富,三挡、四挡变速器的出现不断刷新着变速器的数字记录,截至今天已经拥有了量产的8速自动变速器,手动的也有7速的变速器,而应用在工程车以及卡车上的变速器甚至有16挡之多。

没有变速器不行吗?
从现在市场上不同车型所配置的变速器来看,汽车变速器按照传动比可分为有级式变速器、无级式变速器(CVT);按照操纵方式则可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含手自一体式变速器)和自动离合变速器(AMT)等。

它们的基本功能就是根据工况不断地调整由发动机传递到车轮的扭矩并调整车轮转速。

它的首要任务就是与汽车发动机协同工作,以保证汽车能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正常行驶。

为此,汽车变速器都具备以下的功能:
减速和变速
我们知道,只有当作用在驱动轮上的牵引力足以克服外界对汽车的阻力时,汽车才能起步和正常行驶。

假如将发动机与驱动轮直接作用,那就是对应发动机的最高转速,汽车将达到非常高的时速。

很高且不变的车速十分不现实,而且有可能因为相应的牵引力太小,汽车根本无法启动,或者无法上坡。

变速器的首要功能就是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达到减速和变速的目的,同时使发动机在有利(功率较高而油耗较低)的工况下工作。

实现汽车倒驶
在某些情况下,汽车需要倒向行驶。

然而,活塞式内燃机是不能反向旋转的,故与内燃机协同工作的传动系必须保证在发动机选择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驱动轮反向旋转。

一般结构措施是在变速器内加设倒挡(具有中间齿轮的减速齿轮副)。

必要时中断传动
在汽车长时间停驻时,以及在发动机不停止运转情况下,使汽车暂时停驻,传动系应能较长时间中断传动状态。

为此,变速器应设有空挡,即所有各挡齿轮都能自动保持在脱离传动位置的挡位。

从MT到CVT,变速器的质变
承担放大发动机扭矩,配合发动机功扭特性,实现理想动力传递,从而适应各种路况实现汽车行驶的主要装置,这是变速器的存在意义。

抛开挡位的数量变化,促使变速器产生质变的是人们对舒适性、经济性以及效率等方面不断产生的要求,从而产生出各种结构原理大相径庭的变速器系统,从最初采用侧链传动到手动变速器。

到现在的液力自动变速器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再到无级自动变速器……这是汽车变速器真正的进化。

变速器一般分为手动变速器MT和自动变速器AT,也分别被称为手动波、自动波。

绝大部分传统的变速器都是利用不同的齿轮搭配实现传动目的。

手动变速器系统中,必须用手拨动变速杆(俗称“挡把”)才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

手动变速在操纵时必须踩下离合,方可拨得动变速杆。

而齿轮搭配的变换靠脚踩离合手拉挡杆来实现。

这就是最为传统的手动变速器MT。

至今仍然有好多准车主(尤其是女性)非常深恶痛绝手动换挡,因为这样会导致分散驾驶注意力。

于是自动变速器应运而生。

它的目的非常明确,为实现轻松换挡,而取消了离合脚踏和手动挂挡。

能够帮助它实现这个功能的主要功臣是液力变扭器。

自动变速器通过引入液力变扭器来配合传统机械齿轮箱实现换挡功能。

这就是最为传统的自动变速器AT。

事实上,这种传统的MT和AT并未涵盖了所有的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在它们之外,还包括了无级变速器等其它形式。

因为只要能实现手、自动换挡变速的即可称为手、自动变速器,要达到此目的并非单一途径。

随着现代材料学以及电子软件等方面的日益发展与成熟,如今在这两种传统变速器的基础上已经衍生出多种进化程度很高的变速器,AMT、DSG/DCT、CVT是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变速器,它们也代表着未来变速器的几个重要发展方向。

AMT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AMT是Automated MechanicaI Transmissjon的缩写,全称为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又称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或自动离合变速器。

AMT不仅具有自动挡的便捷,给使用者带来方便,同时还有与手动变速箱一样的动力传输效率。

它是在通常的手动变速箱和离合器上配备一套电子控制的液压操纵系统,以达到自动切换挡位目的的机构。

其实就是在手动变速器,也就是齿轮式机械变速器(MT)的原有基础上加装了微机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以此改变原来的手动操作系统。

因此AMT实际上是由一个机器人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挡的两个动作,其核心技术是微机系统,电子技术及质量将直接决定AMT的性能与运行质量。

意大利人是为数不多的掌握这项技术的佼佼者,其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应用在世界最快的F1赛车场上,可谓是如今技术含量最高的变速器。

AMT汽车驾驶简单,驾驶者只要踩油门,速选器系统会自动地选择换挡的最佳时机,从而消除了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的错误使用,避免换错挡。

这一点对新手和整车的可靠性都非常重要。

速选器大大减化了驾驶的复杂性,让AMT汽车驾驶更加简便、省心,且能够保证较低的动力损耗。

在奇瑞QQ上就装有意大利零部件巨头玛涅蒂·马瑞利设计制造的AMT变速器。

DCT/DSG—直接换挡变速器
DCT是直接换挡变速器(Direct—Shift Gearbox)的简称,这同样是当代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高级手动变速器系统。

它除了拥有手动变速器的灵活性及自动变速器的舒适性外,还能提供无间断的动力输出。

传统的手动变速器使用一台离合器,当换挡时,驾驶员须踩下离合器踏板,使不同挡的齿轮做出啮合动作,而动力就在换挡期间出现间断,令输出表现有所断续。

DCT系统内含两台自动控制的离合器,由电子控制及液压推动,能同时控制两台离合器的运作。

当变速器运作时,一组齿轮被啮合,而接近换挡时,下一组挡段的齿轮已被预选,但离合器仍处于分离状态;当换挡时,一台离合器将使用中的齿轮分离,同时另一台离合器啮合已被预选,在整个换挡期间能确保最少有一组齿轮在输出动力,从而不会出现动力中断的状况。

为配合以上运作,DCT的传动轴运动时被分为两部分,一为实心的传动轴,另一为空心的传动轴。

实心的传动轴连接了1、3、5及倒挡,而空心的传动轴则连接2、4及6挡,两台离合器各自负责一根传动轴的啮合动作,发动机动力便会由其中一根传动轴做出无间断的传送。

大众汽车将其DCT技术称为DSG,在2002年于德国沃尔夫斯堡首次向世界展示了这一技术创新。

最新一代DSG变速器采用了双离合器和7个前进挡的传统齿轮变速器作为动力的传送部件,主要与高扭矩的发动机配合使用。

CVT-无级变速器
无级变速器即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是指在变速系统中不使用齿轮,提供平稳和无级的速比转换的变速系统,同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零件少的特点,是未来的理性汽车传动方案之一。

无级变速器不是通过大小不同的齿轮来传递动力的,而是通过一条钢带和滑轮来改变传动比,因此它是无级的。

这个“无级”你可以理解为“没有换挡级别”,也可以理解为“无数换挡级别”。

因此,英文中也将无级变速器称为“连续变速器”。

与普通自动变速器相比,无级变速器的优点是没有换挡冲击,舒适性较好,而且省油,但同时也缺少了驾驶乐趣,它的维修费用也相对较高。

现在国内装备无级变速器的车型越来越多,主要有奥迪、日产、本田等品牌。

无级变速也有挡位?
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器上的“手动”模式,与通常的自动/手动一体式变速器的“手动”模式一样,都是设计师在行车电脑中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其挡位根据这些设定好的程序进行决定是否换挡,有时并不听驾驶者的操作指令。

这种“手动”模式都是一种“假手动”,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手动变速功能。

首先它不是手动变速器中采用的齿轮直接传动方式,没有手动变速器响应直接或者说快;它的传动比的变化方式都在设计者预先设计的程序逻辑之中,比如发动机的转速和车速不在某个传动比区间(自动变速器的某个挡位),如你强制将挡把拨向此挡位,变速器也不会听你的话,它仍要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