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基本知识
汽车变速箱基础知识大全

汽车变速箱基础知识大全汽车变速箱基础知识大全汽车变速箱是汽车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传递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类型的变速箱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车辆和用途。
在了解汽车变速箱的基础知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术语和概念。
1.转速转速是发动机转动的速度,通常以每分钟转数(rpm)表示。
发动机的转速取决于引擎负载、燃料供应和驱动轮的转速。
一般来说,较高的转速意味着更高的动力输出,但也意味着更大的燃油消耗和更大的发动机磨损。
2.齿比齿比是指传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轴之间的速度比。
在变速箱中,齿比由齿轮的大小和数量决定。
不同的齿比可以改变车辆的速度和驱动力。
3.力矩力矩是引擎输出的扭矩,通常以牛顿米(Nm)或磅英尺(lb-ft)表示。
较高的力矩意味着更大的加速和扭力,但通常也意味着更大的燃油消耗。
4.离合器离合器是连接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置,它的作用是使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断开或连接。
在离合器处于开启状态时,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没有直接的连接,使车辆静止;而在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时,发动机可以传递动力到变速箱。
5.传动轴传动轴是由一系列的齿轮和轴承组成的机械设备,它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传动轴可以通过不同的齿比来控制变速和驱动力。
6.机械变速箱机械变速箱是最基本的变速箱类型,它由一组齿轮和离合器组成。
机械变速箱需要手动换档,通常在车辆的离合踏板和换档杆中进行操作。
机械变速箱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变速箱来说成本较低,但需要更多的驾驶技巧。
7.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是一种自动化的变速器,并且它比机械变速箱更加方便和容易使用。
在自动变速箱中,离合器和换档杆都是自动化的,传动轴通过液压系统和离合器来传递动力。
自动变速箱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式改变驱动力和速度。
8.无级变速箱无级变速箱是一种新型的变速箱技术,它使用塑料链或金属带作为传动装置,通过改变齿轮的齿比来控制车速和驱动力。
相比传统的自动变速箱,无级变速箱更加顺畅和高效。
总结汽车变速箱是汽车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影响汽车的性能、燃油效率和驾驶体验。
汽车知识大全-技术知识篇-自动变速器(AT)的使用

汽车知识大全-技术知识篇-自动变速器(AT)的使用自动变速器(也称AT)的应用使汽车的操纵更为简便。
不过许多人将其与无级变速器概念混淆。
其实,现在使用的自动变速器绝大多数还是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荷情况自动变换挡位的有级变速器。
它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扭矩传递的变化,所以不能称之为无级变速。
由于许多用户对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方式不太了解,在使用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也就必然会引发一些自动变速器的故障。
在使用自动变速器时,应该了解以下几个问题: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时机是非常重要的。
何时准确换挡主要取决于车速和发动机负荷。
发动机油门开度较大时,发动机负荷较大,变速器处于较低挡位。
相同车速下,发动机油门开度较小时,发动机负荷较小,变速器可处于较高挡位。
因此可以运用油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换挡时机。
驾驶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起步后,如果希望保持较好的加速性能,可以始终保持较大的油门开度,自动变速器会在较高车速时升入较高挡位;如果希望平稳行驶时,可以在适当时候轻抬油门踏板,变速器就会自动升挡。
使发动机在相同车速时保持较低转速,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性和宁静的驾驶感觉。
这时再轻踏油门踏板继续加速,变速器不会马上退回原挡位,这是设计者为防止频繁换挡而设计的提前升挡、滞后降挡功能。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自动变速器带来的驾驶乐趣了。
另外,装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还普遍设置了全负荷开关。
当油门踏板踩到底时,就会触动此开关,使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变速器会马上强制降1个挡,使车辆在需要短距离加速超车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加速性。
这是由自动变速器本身设计决定的。
由于单向离合器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不是所有挡位都能像手动变速器一样,能在下坡时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反拖作用来控制车辆的下坡滑行速度,所以只有把自动变速器的操纵杆根据车速挂到3、2、1的限制挡位上,才能实现利用发动机反拖作用,来控制车辆下坡的滑行速度。
变速器基本知识介绍

变速器基本知识介绍变速器是汽车传动装置的一部分,用于调整发动机输出转矩和车轮转速之间的传动比。
在不同行驶条件下,变速器可以改变发动机的转速,使其在最适宜的工作范围内提供最大的输出力矩。
一、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1.作用:变速器的主要作用是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负载情况,使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转速相匹配,从而提供适当的动力和力矩输出。
同时,变速器可以提供不同的挡位选择,以满足不同行驶条件下的需求。
2.分类:-手动变速器:由驾驶员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机构来控制传动比的变化。
-自动变速器: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自动完成离合器的操控和换挡操作。
-CVT变速器:采用连续可变传动机构,可以无级调整传动比。
-AMT变速器: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和电动执行机构实现自动化的手动变速器。
二、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1.工作原理:手动变速器主要由主轴、从动轴、齿轮、离合器和换挡机构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将发动机和变速器分离;驾驶员通过换挡杆选择不同的挡位,换挡机构将适当的齿轮组合锁定到主、从动轴,从而改变传动比。
2.构造:手动变速器一般由输入轴、输出轴、挡位齿轮组、连杆和选择机构等组成。
输入轴通过主轴与发动机连接,输出轴通过从动轴与驱动轮连接。
挡位齿轮组根据需求配备有不同的齿轮配置,连杆和选择机构则用于控制挡位的选择。
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1.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组成。
液压控制系统负责控制离合器、换挡阀门和液压传动装置的工作,电子控制单元则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液压控制系统的操作,从而实现自动换挡。
2.构造: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复杂,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
液力变矩器通过油液的离合作用将发动机的扭矩传递给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则根据液压控制系统的命令实现不同挡位的换挡操作。
四、CVT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1.工作原理:CVT变速器采用变直径的运动带或链条,通过调整运动带或链条的直径来实现连续可变的传动比。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根据车辆行驶速度和负载情况,调整发动机输出转矩和转速,使车辆在不同的工况下能够获得最佳的动力传递和燃油经济性。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多个机械部件和液压控制系统,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变速器的基本结构。
变速器由齿轮、轴、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等多个部件组成。
其中,齿轮是变速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通过不同组合的齿轮来实现不同档位的变速。
液压控制系统则通过控制油压来实现换挡操作。
离合器则是用来连接和断开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传动链条。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当车辆行驶时,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和变速器将动力传递给车轮。
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变速器会根据车速和负载情况来调整齿轮的组合,以实现最佳的动力输出。
当需要换挡时,液压控制系统会控制离合器和齿轮的组合,实现换挡操作。
这样,车辆就能够在不同的速度和负载情况下获得最佳的动力输出。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变速器通过齿轮、离合器和液压控制系统的协调工作,实现了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输出调整。
它能够使车辆在起步、加速、匀速和爬坡等不同行驶工况下都能够获得最佳的动力传递和燃油经济性。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的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行驶品质和燃油经济性。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对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的掌握对于汽车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
变速器使用说明及零件明细

变速器使用说明及零件明细一、使用说明1.变速器是一种用于调整车辆发动机输出轴转速和车轮之间传递动力的装置。
在驾驶车辆时,正确使用变速器可以提高行驶效率和驾驶舒适度。
2.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变速器通常由离合器、挡位杆、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轴和差速器组成。
离合器用于分离发动机和变速器,挡位杆用于选择不同的挡位,齿轮传动机构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3.在驾驶过程中,根据道路状况和汽车速度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挡位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有P挡(停车挡)、R挡(倒档)、N挡(空档)、D挡(行车档)和S挡(运动档)等挡位可供选择。
4.切换挡位时,应先踩下离合器踏板,然后才能推动挡位杆选择需要的挡位。
切换挡位时要注意力道和速度的控制,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挡位无法顺利切换或冲击齿轮。
5.在起步时,应先将挡位杆推到N挡,然后起动发动机。
发动机正常起动后,踩下离合器踏板,将挡位杆推到一挡(或倒档)。
在起步时逐渐松开离合器踏板,当感觉到车辆开始缓慢前进时,再逐渐加油门。
6.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急停车时,应迅速将挡位杆推到N挡,并同时踩下离合器和刹车踏板,以保证车辆能够快速停下。
7.变速器的保养和维修非常重要,定期更换变速器油和检查各个零部件的磨损程度是确保变速器正常运转的关键。
二、零件明细1.离合器:用于分离发动机和变速器,使车辆能够顺利换挡和起步。
2.挡位杆:用于选择不同的挡位和操作变速器的主要控制装置。
3.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变速器内部的齿轮和滑动轴套等零件,用于传递发动机的动力到车轮上,实现不同挡位的变速。
4.传动轴:是连接变速器和差速器的零件,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5.差速器:负责使两个车轮能够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以适应车辆转弯时内外轮轨迹的不同情况。
6.变速器油盘:用于存储变速器所需的润滑油,并保证变速器内部零件的润滑和冷却。
7.液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变速器内部齿轮的换挡顺序和力度,以及调节离合器的工作状态。
8.过滤器:用于过滤变速器油中的杂质和颗粒物,保持变速器内部零件的清洁和正常工作。
汽车变速器基础知识

简单的汽车变速箱模型为了更好的理解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2档变速箱的简单模型,看看各部分之间是如何配合的:输入轴(绿色)通过离合器和发动机相连,轴和上面的齿轮是一个部件。
轴和齿轮(红色)叫做中间轴。
它们一起旋转。
轴(绿色)旋转通过啮合的齿轮带动中间轴的旋转,这时,中间轴就可以传输发动机的动力了。
轴(黄色)是一个花键轴,直接和驱动轴相连,通过差速器来驱动汽车。
车轮转动会带着花键轴一起转动。
齿轮(蓝色)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
在发动机停止,但车辆仍在运动中时,齿轮(蓝色)和中间轴都在静止状态,而花键轴依然随车轮转动。
齿轮(蓝色)和花键轴是由套筒来连接的,套筒可以随着花键轴转动,同时也可以在花键轴上左右自由滑动来啮合齿轮(蓝色)。
1档挂进1档时,套筒就和右边的齿轮(蓝色)啮合。
见下图:如图所示,输入轴(绿色)带动中间轴,中间轴带动右边的齿轮(蓝色),齿轮通过套筒和花键轴相连,传递能量至驱动轴上。
在这同时,左边的齿轮(蓝色)也在旋转,但由于没有和套筒啮合,所以它不对花键轴产生影响。
当套筒在两个齿轮中间时(第一张图所示),变速箱在空挡位置。
两个齿轮都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速度是由中间轴上的齿轮和齿轮(蓝色)间的变速比决定的。
四、真正的变速箱如今,5档手动变速箱应用已经很普遍了,以下是其模型。
换档杆通过三个连杆连接着三个换档叉,见下图在换挡杆的中间有个旋转点,当你拨入1档时,实际上是将连杆和换档叉往反方向推。
你左右移动换档杆时,实际上是在选择不同的换档叉(不同的套筒);前后移动时则是选择不同的齿轮(蓝色)倒档通过一个中间齿轮(紫色)来实现。
如图所示,齿轮(蓝色)始终朝其他齿轮(蓝色)相反的方向转动。
因此,在汽车前进的过程中,是不可能挂进倒档的,套筒上的齿和齿轮(蓝色)不能啮合,但是会产生很大的噪音。
同步装置同步是使得套筒上的齿和齿轮(蓝色)啮合之前产生一个摩擦接触,见下图齿轮(蓝色)上的锥形凸出刚好卡进套筒的锥形缺口,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套筒和齿轮(蓝色)同步,套筒的外部滑动,和齿轮啮合。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调节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转速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实现汽车的行驶。
它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使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扭矩能够适应不同的行驶情况,例如起步、加速和高速巡航。
变速器通常由输入轴和输出轴组成,它们通过一系列齿轮的啮合来实现转速的变换。
在齿轮组中,一般会有多个齿轮,它们的大小和啮合方式不同,从而实现不同的挡位和变速比。
当选定某一挡位时,输入轴和输出轴上的齿轮会通过啮合来传递动力,从而使车辆以相应的速度行驶。
在变速器中,常见的齿轮组合有直齿轮、斜齿轮和行星齿轮等。
直齿轮的齿面直接相互啮合,效率较高;斜齿轮的齿面倾斜,可以平稳传递动力,同时减小噪音。
而行星齿轮由一个太阳轮、少数行星轮和一个内齿圈组成,可以实现多种变速比,并且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齿轮组合来实现转速和扭矩的变换。
当车辆需要加速时,变速器会选择较低的挡位,使发动机的转速增加,从而提供更大的驱动力。
当车辆需要高速行驶时,变速器会选择较高的挡位,使发动机的转速降低,从而减小能耗并提高燃油经济性。
同时,变速器还具有离合器的功能。
当需要换挡时,驾驶员通过离合器将发动机与输入轴分离,此时变速器可以更换不同的齿轮组合,再通过离合器将发动机与输出轴重新连接,实现换
挡操作。
总的来说,变速器通过齿轮组合和离合器的配合,实现了发动机转速和车轮转速之间的稳定转换,从而提供适合不同行驶情况的动力输出。
这一技术在汽车的行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用于控制汽车的传动比例。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输入轴:手动变速器连接到发动机的输入轴,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变速器。
2. 齿轮系统:手动变速器内部包含一组不同大小的齿轮,这些齿轮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例。
这些齿轮根据其大小的不同来决定车辆的速度和扭矩。
3. 离合器:手动变速器的一部分是离合器,它用于断开或连接输入轴和传动轴之间的机械连接。
通过踩下离合器踏板,驾驶员可以使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连接断开,从而实现换档操作。
4. 换挡杆:手动变速器配备有一个换挡杆,它允许驾驶员选择不同的齿轮组合。
通过移动换挡杆,驾驶员可以改变齿轮之间的机械连接,从而改变传动比例。
5. 输出轴:手动变速器的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车辆的驱动轮。
根据所选的齿轮组合,输出轴的旋转速度和扭矩会相应地改变。
总的来说,手动变速器通过齿轮组合和离合器的操作,实现了不同的传动比例和换挡操作,从而使驾驶员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车辆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动变速器简介
第 3 页 共 26 页
1.2 变速器的必要性
对于一般的汽车,原动机使用发动机时: (a)发动机的旋转方向一定; (b)发动机的工作区域扭矩也基本上一定。 与此相反,车辆的行驶条件需要对应从停止到起动、从低速到 100km/h 以上的高速行驶、暂 时中断动力、后退行驶(倒车)等很多用途。因此为了使发动机的性能能够十分恰当地适应各种 行驶工况,必须设有变速器。
平面(半轴)齿轮 直齿轮或斜齿轮与啮合的圆盘状齿轮或齿轮副,包括轴夹角为
直角的交叉轴平面(半轴)齿轮和交错轴平面(半轴)齿轮
图 a b c
f g
I j k l abc 等 d e h
(a)直齿轮
(b)斜齿轮
(c)人字齿轮
(d)内齿轮副
(e)齿条及小齿轮 (f)直齿圆锥齿轮 (g)螺旋锥齿轮 (h)交叉轴平面齿轮
后置发动机 四轮驱动 (R4) 中置发动机 后轮驱动 (MR) 中置发动机 四轮驱动 (M4)
Pick-Up:皮卡车
2 离合器
赛车(SPORTS CAR) 小型乘用车
运动型轿车(SPORTS CAR) 赛车(RACING CAR)
运动型轿车(SPORTS CAR) 拉力车
2.1 离合器的作用
能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器、并且在换档时能够中断动力传递的传动装置。 离合器的性能要满足以下要求: ⑴ 能够中断从发动机到驱动系(变速器)的动力传递; ⑵ 能够平稳地传递动力; ⑶ 起动时和换档时,离合器都能够圆滑、平静地实现接合; ⑷ 要有足够的耐久性(耐摩擦性、耐热性、高速旋转强度等); ⑸ 能够减轻发动机的转速变化(即能降低驱动系的振动、噪音); ⑹ 为了轻量化的目的,要容易布置。
发动机
半轴 前桥
半轴 差速器
半轴 差速器
图 1 FF 车 W-E、E-W 型式 2WD 布置图
发动机
半轴 前桥
发动机 离合器或
离合器或 发动机
液力变矩器 变速器 变速器 液力变矩器
中间差速器
分动器 前半轴
传动轴
前差速器 后半轴
前差速器 后半轴
分动器 前半轴
传动轴
后桥 后差速器
后差速器 后桥 图 2 FF 车 W-E、E-W 型式 4WD 布置图
筒形蜗杆
鼓形蜗杆
筒形蜗轮
鼓形蜗轮
(i)螺旋齿轮 (j)筒形蜗轮蜗杆
(k)鼓形蜗轮蜗杆 (l)准双曲面齿轮
3.3.2.2 手动变速器主要使用以下齿轮: 1.直齿轮 2.直齿锥齿轮斜齿轮 3.直齿锥齿轮 4.双曲线齿轮 5.螺旋齿轮
直齿轮
手动变速器简介
斜齿轮
双曲线齿轮 蜗轮蜗杆
螺旋锥齿轮 齿条
第 12 页 共 26 页
发动机扭矩 (kgf.m) 5 10 15 20 25 30 35
6 6
9 15 23 33
6 9 23 37
5 5.6
5.6
发动机扭矩 (kgf.m) 10 15 20 25 30
20 10
20 10
35 33 33
3.3 基本构成零部件及工作原理
3.3.1 F5M41 变速器的壳体 · 由铝合金压铸件的离合器壳体与变速器壳体两部分构成,构造简洁、轻便。(图 3) ·离合器壳体与变速器壳体两部分通过 3 个定位销保证良好的定位精度,密封垫采用液态密封胶,
图 4 储油箱
图 10 动力传递图(倒档)
手动变速器简介
第 11 页 共 26 页
轴的相对位置 平行轴齿轮(在平 行的 2 轴之间传动 的齿轮的统称)
交叉轴齿轮(在交 叉的 2 轴之间传动 的齿轮的统称)
交错轴齿轮(在不 交叉不平行的 2 轴 之间传递运动的 齿轮的统称)
根据齿的形状 分类
齿轮的种类
说
明
直齿轮
齿向与轴线平行的圆柱齿轮
斜齿轮
齿向与轴线平行的圆柱齿轮
人字齿轮
由左右两个螺旋斜齿轮组合成一体的圆柱齿轮
伞(圆锥)齿轮 在交叉的 2 轴之间传动分度面为圆锥的齿轮副或齿轮
直齿圆锥齿轮 齿向与分度圆锥的母线一致的伞齿轮
螺旋锥齿轮 与之啮合的冕状齿轮的齿向为曲线的伞齿轮
等径锥齿轮 在正交的两个轴间传动的齿数相等的伞齿轮副
第 15 页 共 26 页
3.3.4 同步装置(同步机构)
在 F5M41 中,同步器没有滑块,同步环上有三个凸块,其宽度与转接套齿槽的宽度差为半个齿距(PITCH/2), 作用是限制同步环的转角,环形弹簧的作用是,在换档初期与外齿圈的六个高齿产生轴向挤压力,使同步环与 同步锥毂进行接触、摩擦后转过一个角度。二者共同代替了原来的滑块和弹簧的作用。
直齿锥齿轮
内齿轮与外齿圈
螺旋齿轮
3.3.3 轴承 3.3.3.1 轴承分类:
手动变速器使用的轴承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 球轴承 ⑵ 滚子轴承
① 滚针轴承 ② 圆柱滚子轴承 ③ 圆锥滚子轴承
手动变速器简介
第 13 页 共 26 页
3.3.3.2 轴承构造:
手动变速器简介
第 14 页 共 26 页
手动变速器简介
1.3 变速器的分类
(a)种类 ·手动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M/T) ·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b)根据驱动方式分类
·FR 方式:是指发动机纵置在车辆的前方,变速器在发动机的后面,离合器介于二者之间, 并且变速器与发动机曲轴在同一轴线上的布置方式。
·FF 方式:是指变速器与驱动轴一起布置在车辆的前方位置,为此离合器、变速器通常还 要加上配置在变速器内的终减速器。一般将它们合称为传动系 (TRANS-AXLE)。
·4WD 方式:以上述方式为基础,加上分动器就构成了 4WD 方式。
前置发动机 前轮驱动 (FF) 前置发动机 后轮驱动 (FR) 前置发动机 四轮驱动 (F4) 后置发动机 后轮驱动 (RR)
第 16 页 共 26 页
常压型
①输出轴
⑤滑块
②转接套齿
⑥输入轴
③外齿圈
⑦驱动齿轮
④弹簧
⑧同步环
惯性锁止型
①输出轴
⑦球
②输入齿轮
⑧弹簧
③驱动齿轮
⑨同步环
④转接套齿
⑩定位销(推销)
⑤外齿圈
⑾锁销(导向销)
⑥拨叉
⑿同步环外环
惯性锁止型(锁销式)
增力式(波尔舍 Porsche 式)
①外齿圈 ②转接套齿 ③同步齿环锁 ④同步环 ⑤锁止块 ⑥支撑块 ⑦半月钢带 ⑧档环 ⑨驱动齿轮
压盘
离合器钢索
飞轮
膜片弹簧分离指
限位螺桩
拉式
拉
推式
推
离合器踏板
2.4 离合器控制
2.4.1 离合器控制机构 离合器控制机构有钢索式和油压式两种。
手动变速器简介
第 6 页 共 26 页
·索式
构造简单、经济;使用钢索的原因是受布置空间的限制;不利于振动和噪音方面。
·油压式
包括主油缸、分离油缸等构成零部件,费用高;有利于振动和噪音方面。
同步装置是在换档时为了使齿轮的变换能够圆滑地进行,使转速不同的各部分(同步侧&被同 步侧)的角速度达到一致的机构(见下图)。
同步侧的惯性模量 Ir(车体侧相关零部件的 I)
Ir If
被同步侧的惯性模量 If(离合器及与输入轴相关的齿轮等零件的 I)
同步器的构成零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 ①接合齿 ②同步环 ③转接套齿 ④外齿圈 ⑤同步器弹簧 ⑥ 同步器滑块
手动变速器简介
技术开发部传动室
手动变速器简介
1 传动系概要
1.1 传动装置
将原动机(发动机)产生的扭矩传递给驱动车轮(轮胎)的装置。
基本构成如下:
差速装置(差速器)
⑷ 传动轴
⑸ 半轴(驱动轴)
离合器或液力变矩器
离合器或液力变矩器
变速器
变速器
前车轮
第 2 页 共 26 页
3.3.4.1 同步器的作用 ·行驶过程中换档的时候,要接合的轴侧与齿轮侧的花键的转速不同,换档操作困难。 ·同步器是利用摩擦力使两个花键的回转速度达到一致,从而能够平滑地换档。
3.3.4.2 同步器的种类
②同步环
③转接套齿
④外齿圈
①接合齿
⑤同步器弹簧
⑥ 同步器滑块
手动变速器简介
惯性锁止型(滑块式)
第 5 页 共 26 页
(d) 电磁离合器 汽车用离合器要求构造简单、易于维护和检查、且安全性较高,所以普遍采用摩擦离合器。 F5M41 变速器离合器形式是干式、单片、膜片弹簧型的摩擦离合器,在高性能车中使用多片 离合器。
2.3 离合器的构造和原理
这里以手动变速器上广泛采用的干式、单片、膜片弹簧离合器为例进行说明。 ⑴ 离合器的构成零部件
(2)FR 手动变速器 型号
2WD FR
4WD
档位
5 5 5 5 5 5 5 5
型式
F4M11 F5M11 F5M12 F5M41 F5M42 F5M51 W5M11 W5M12 W5M42 W5M51
型式
R5M11 R5M21 R5M31 R5M41 V5M11 V5M21 V5M31 V5M41
软钢索
主油缸
限位杆
离合器踏板
离合器踏板
离合器液压软管
离合器液压钢管
[索式(软钢索)]
离合器分离油缸 [油压式]
2.4.2 F5M41 变速器的离合控制机构 · 采用易于维修保养构造的液压式离合器操纵装置。 · 该构造随着摩擦片的表面材料磨损,通过分离液压缸内的弹簧可以使分离轴承总是轻轻地与离
合器压盘的膜片弹簧保持接触。 · 采用只要使离合器动作一次就能调整完了的自动调心式离合器分离轴承。 · 考虑轴承滑动部的耐磨损性,离合器分离轴承保持架采用与离合器壳体分离的板金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