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高考历史复习导言

合集下载

2021高考历史考试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5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

2021高考历史考试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5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
历史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 成与发展——秦汉
历史
第5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 思想与科技文化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一 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 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 01 _耧__车___。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曹魏时改 制的翻车用于灌溉;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坑杀,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
三 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董仲舒的新儒学
①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
央集权奠定了物质基础。
1背景②威政胁治着:西诸汉侯的国稳势定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
③思想:汉初道家“ 01 _无__为__而__治___”的思想已不能满足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①汉代商人成为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
(1)主要表现②人汉群代之对一外。贸易发展,形成中外贸易的通道
——陆上和海上“ 06 _丝__绸__之__路___”。
①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 07 __管__理__机__构___。 (2)政府管理②汉武帝时,打击富商大贾、推行发展
官营商业的政策。
二 “焚书坑儒”——儒学的重大挫折
(3)医学②《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编写,被誉为“万世
宝典”。
3.书法艺术
字体
时间
小篆
创始于 06 _秦__代___
始于 07 _秦__,成熟通行于 隶书 08 _汉__魏___时代

2021版高考历史(人教版通史)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2021版高考历史(人教版通史)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地分力”,二是“与之分货”。按劳动力平均分配全部耕地(包括公田),即“均地分力”; 在“均地分力”基础上实行按产量分成的实物地租制,即“与之分货”。“相地而衰征” 标志着劳役地租已转化为实物地租,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历史性进步,加速了封建制度 的形成。
【易错点拨】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的区别
核心论点:自耕农对封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秩序的长期安定,对文化科学技
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耕农是个体小生产者,经济地位极不稳固,两极分化
极为显著。
4.土地制度的变革 (1)商周时期:实行___井__田_制______,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下,土地不 能随便买卖、转让。西周后期,贵族间的土地买卖、转让现象出现,地权逐渐开始由王 下移到贵族、平民。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 (3)土地兼并及影响 ①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宋代以后尤其严重。土地私有制是 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 ②疯狂的土地兼并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 ③使“平均”口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的重要内容。
2.农业技术的进步 (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___都__江_堰______,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3.农业经营模式的演变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_牛__耕___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③评价:小农经济下,农民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贡献;农民 负担沉重,而且十分脆弱。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二 第5讲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含解析)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二 第5讲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含解析)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展示2017-2019全国卷考查视角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019·全国卷Ⅲ(选择)农业经营模式(清代租佃制) 2018·全国卷Ⅰ(选择)土地制度(汉代自耕农经济) 2018·全国卷Ⅲ(非选择)农业生产(大豆种植) 2017·全国卷Ⅱ(选择)经济重心南移(文化影响) 2017·全国卷Ⅲ(选择)土地制度(唐代自耕农经济)手工业的发展2018·全国卷Ⅰ(选择)宋代民营手工业(发展概况) 2018·全国卷Ⅲ(选择)先秦冶铁业(手工技术) 2017·全国卷Ⅰ(选择)明代玉器制造业(社会影响)商业的发展2019·全国卷Ⅰ(选择)区域贸易2019·全国卷Ⅱ(选择)清代商业发展概况2018·全国卷Ⅰ(选择)明代朝贡贸易(影响)2017·全国卷Ⅱ(选择)春秋战国商业(影响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2017·全国卷Ⅱ(选择)西汉重农抑商(农商矛盾) 2017·全国卷Ⅱ(非选择)清代矿业政策(农商矛盾)命题分析1.选择题集中在春秋战国、汉代、唐宋及明清时期,非选择题一般出自唐宋或明清。

2.侧重考查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具体表现和影响,以及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3.突出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4.关注民生问题的试题有增加趋势,与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相关主题切合度日益明显。

备考建议1.准确把握古代中国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2.从民生发展与国家进步两个角度分析把握农工商发展及政策。

3.关注新课标核心素养、知识与本专题知识的结合。

第5讲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一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一)发展脉络。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商周时期)石器锄耕→(春秋战国开始)铁犁牛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精耕细作的含义: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通史版)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中华文明

(通史版)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中华文明
——选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史料解读】 史料体现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及早期统治的特点。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试答: 【提示】 西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体制“家国一体” 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 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地方实行相对分权 的贵族政治。 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概念阐释】 神权政治 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 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殷商时期,“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是神 权政治兴盛的标志。
【易混易错】 “封建”的不同含义
【图解历史】 分封制的实质 信息提取:分封制的实质是周王对地方实行统治的一种等级制度。
宗法制的影响
史料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 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 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 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 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 法又一特色。
2.宗法制 (1)含义:利用_父__系__血__缘__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_统__治__秩__序__,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①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_相__对__的。 ②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2021版通史版历史全国通用备战一轮复习 选修4(共69张PPT)

2021版通史版历史全国通用备战一轮复习 选修4(共69张PPT)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六、杰出的科学家
人物
活动
地位
精神
其编著的《本草纲目》救死扶伤、
李时珍 编写了医药名著《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 态度严谨、
典”
锲而不舍
詹天佑
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 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近代中国伟大的铁路 工程师
热爱祖国、 不畏艰难、 勇于创造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 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 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 “贴标签”。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二、东西方的先哲 1.孔子 (1)主要活动:兴办私学;周游列国,仕途不顺;编订“六经”。 (2)思想主张 ①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具有进步意义。 ②“礼”:即周礼,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③“中庸”: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④教育思想: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 (3)地位: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创立的儒学成为几千年中 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1)创立地质力学; 李四光 (2)指导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采;
(3)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
热爱祖国、 “中国地质力
艰苦奋斗、 学的奠基人”
勇于开拓
(1)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

《三维设计》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1讲

《三维设计》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1讲

《三维设计》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本内容,神权与王权结合,国家制度受到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秦国统一全国后,逐步建立起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其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从汉至元,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调整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

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并逐步发展到顶峰。

第1讲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纲下载]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轻巧识记]1.分封制2.由宗法制度产生的宗法观念[易误指正] 对分封制的几点认识“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

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所说的“封建”,是指一种社会形态,如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依次递进的五大社会形态。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此处“西周贵族集团”不可误认为是“西周社会”,因为从整个西周社会看还有处于社会下层的庶民。

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②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③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辨析比较]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精讲课件(十) 鸦片战争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精讲课件(十) 鸦片战争

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
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
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1.不平等条约的客观作用
(1)“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 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 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方式符合了国际 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也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2)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推入近代化进程之中,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政 治理念、经济习惯和文化思想带到中国,扩展了中国人的大众视野。
鸦片战争
考点一: 虎门销烟 考点二: 鸦片战争 考点三:《南京条约》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 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奋勇抵 抗;鸦片战争的结束。
引导学生把鸦片战争的爆发和近代中国遭遇放到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条 件下进行分析,让学生会运用“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 证思维分析方法。
知识点四:《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地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 银
开放口岸
其他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 口岸通航。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辛亥革命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辛亥革命
栏目 导引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评价: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 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②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 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③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 到法治的转变,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栏目 导引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命题点二 辛亥革命的评价 史料实证——辛亥革命的功绩与影响 史料一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 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 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 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 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 评价的。
——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
栏目 导引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史料二 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 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 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史料三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 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 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栏目 导引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2)思想:革命派与__改__良__派___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 (3)军事:革命党人发动了_黄__花__岗__起__义___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二、经过:武昌起义 1.时间:1911 年 10 月 10 日。 2.经过:革命党人__熊__秉__坤__、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 革命军占领武昌。 3.结果:成立了_湖__北__军__政__府___,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 “__中__华__民__国____”。 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掌握一定答题技巧。对高中选择题、材料题和小论文等各种题型的的 解题方法和技巧能够掌握,找到答题规律,这样会事半功倍。
4.答题规范性。答题时能够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规范化, 字体清晰、干净。
对备考的启示
1、夯实基础,灵活运用。 2、抓主干、抓阶段特征。 3、深化拓展重点知识,把握基本概念内涵。 4、多研究、借鉴、探索,见多才能识广。
问题20的19能年力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涵盖了中外文明、现代化历程和(影2响)人类考历查史发思展维的重能大力事件
、重大制度、重大现象。同时实现了跨模块,跨学科,整合不同能力和素养,整体考查考生综合人文 素质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水平。如文综全国Ⅰ卷第41 题题干材料分别以表格和文字展示数据变化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之外,还要具备客观叙述历史事实,运用历史唯物
• 三轮复习:从5月下旬到6月初。学生自己系统复习一遍课本,查 漏补缺;这一阶段,要重点指导学生调节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 奏一。轮不复再习做的过时多间的是习最题长,的不,死复抠习难的题知、识偏点题也,是做最少系而统精的的。习对题于,
绝大例多如数,高历三年生高,考尤题其,是体对会于高那考些命基题础的知趋识势掌。握的较差的学生,第 一轮复习的结果直接关系到高考分数的高低。因为大部分高考题旨 在考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同学们这短时间一 定要紧跟老师的节奏,把握好第一轮复习的质量,为明年的高考打 下坚实基础。
28、29、30、33、34
近代史
20
31、35、41
现代史
33
45、46、47
选修
15
整体而言,厚古薄今,厚中薄西
2.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
(1)整体结构:稳中有变
2019 年高考历史命题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 能力的培养,难度适中,实现了预期考试效果。整体上试题延续了全国Ⅰ卷的风格,与2018年相比, 试卷结构保持稳定,没有偏题怪题,在稳定中包含有适度的创新,突出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历史
主 能义力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运用归纳、概括(、比3)较等突历出史思主维干方法知分识析问,题不和正回确避解释核历心史事考物点的
就基础性而言,历史试题涉及到了很多常频考点,例如、中央集权、商品经济、新文化运动、工业 革命、一五计划等知识点,这说明高考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知识会经常考;另外今年高 考全国一卷充分体现了历史的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 情怀。
今年高考也很好的体现了当下时政热点和主流价值观,例如第26 题以拔河运动在唐代的流行,描 绘了“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的壮观活动场面,体现唐朝人民崇尚力量的阳刚之气和健康体魄。
本 题题全符国合 劳当 模下 、人 院们 士追 刘求 源健 张康 的和 生热 平衷 事运迹动为的素时材尚,风将气科;学高运(4考用)历到创史生设试产题实新也践情体中现 去境劳 ,,动 以的 此贴精 来近神 引导,比时学如代生选尊修重第劳47动
历史一轮复习导言
一、关于高考复习(大体规划)
• 一轮复习:从2020年5月到2021年2月。在这个阶段,对所学内容 进行细致地复习,把高考范围内的主干知识点都复习到,不留死 角。夯实基础——让同学们深刻理解,扎实掌握。
• 二轮复习:从3月到5月中旬。此阶段,要以几条宏观的线索把较 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深入复习。
就变化而言,体现在选择题31 题和35 题分别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现代主义美术,这两个知识点 平常属于冷门考点,今年考试,会让很多学生错愕,这也告诉我们平常复习时要全面,所谓的冷门考 点也可能会考;另外41 题首次增加了世界现代史的部分内容,答题范围有所扩大。从最近三年命题规 律来看,每年都会涉及到一些没有考的或很少考查过的内容,这个要额外注意。
二、如何进行一轮复习?
(一)2019年全国卷高考题分析
1.整体结构 稳中有变
2019年全国I 卷历史试卷考点分布
题号
各模块 分值
24、25、32、42
必修一政治史 24
27、28、31、33、34、41 必修二经济史 45
26、29、30、35必修三思想史 源自545、46、47选修
15
24、25、26、27、32、42 古代史 32
(5)突出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 的特殊之处,是对具有阶段性的长时段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 进行历史阶段特征教学,把握各历史阶段特征,是新课程教学模式 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高考形势下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
(6)难度呈现降低趋势,阅读障碍较少
1(.(2021061全4全国国卷I卷II··30)272)0世福纪建20各年地代族,谱上中海有成大为量中关国于电入影台的族制裔作回中乡心请,祖当 时先上牌海位放赴映台的各记种载影,片此中类,现外象国在片清与乾国隆产年片间比骤例然约增为多2。:1这;说而明在乾北隆京年和间天 津( ,)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 说明这A.一族现谱象编的修应顺是应( 了移)民的需求 A.外B.国大电陆影移的民制已作在水台平湾较安高居繁B.衍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C.国内电地影宗拷族贝开流始通整税体费迁重移台D.湾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3.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从今年试题来看,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占的 比重最大,如何把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复习扎实,是取胜的王道。
2.对高中各个模块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接下来复习要能够对高中历史知 识能够进行通史复习,对各模块知识能够进行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二)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1.一轮复习---理清线索,强基固本
一轮复习时多花时间,全面撒网,求细求实 ,做到点“实”;线 “清”;面 “广” 。 (1)点 “实”:回归教材,对每个知识点都能落到实处。特别关 注历史专有的历史名词和概念,解决做题时的口语化和表述不准的 问题。 (2)线 “清”:整合教材,让我们的学习更加系统化。 (3)面 “广” :有助于构建通史的概念 ,帮助大家全面的构建时 段体系,使大家全面的把握住了时段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