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烧砖质量控制
免烧结砖 原料标准

免烧结砖原料标准
免烧结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原料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粘土:免烧结砖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粘土。
粘土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如质量、颜色、含水率等指标要求。
2. 杂质含量:粘土作为免烧结砖的原料,应当控制其中的杂质含量,如石块、根系、有机物等,确保砖坯的纯度和质量。
3. 添加剂:在免烧结砖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等,以调整砖坯的性能和特点。
这些添加剂的使用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和规范。
4. 物理性能:免烧结砖的原料标准还可以包括一些物理性能指标,如抗压强度、吸水率、线缩率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免烧结砖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规范对于免烧结砖的原料要求。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应当参考当地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原料的选择符合相关要求,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免烧结砖。
免烧砖注意事项

免烧砖注意事项免烧砖是一种新型环保建材,取代了传统的烧制砖,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省电、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
以下是使用免烧砖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使用免烧砖时应注意保护好砖块,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避免砖块的碰撞和掉落。
由于免烧砖是通过机械挤压成型的,其强度相对较低,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
因此,在搬运和堆放时应采取稳固可靠的方式,防止砖块受到损坏。
其次,在使用免烧砖进行建筑施工时,应注意严格控制砂浆的水灰比。
水灰比低会导致砂浆过于粘稠,难以与砖块充分贴合,影响砖体的强度和粘结性;水灰比高则会导致砂浆的强度不足,容易出现开裂和脱落现象。
因此,在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砂浆的配比,确保砂浆的质量符合要求。
另外,在免烧砖的施工中,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
由于免烧砖具有吸水率高、干燥缩胀大的特点,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浸水处理,并注意控制施工环境的湿度。
在施工过程中,应分阶段施工,逐步进行砌筑和养护,防止砖体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产生过大的应力,导致开裂和变形。
此外,免烧砖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湿养护。
由于免烧砖吸水性强,容易引起水分的蒸发,导致砖体干燥过快,从而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采取浇水或喷水的方式,保持适当的湿度,避免砖体的过快干燥。
最后,在使用免烧砖时还要注意强度和耐久性的检测。
虽然免烧砖在生产过程中已进行了质量把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
因此,建议在使用免烧砖进行建筑施工前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确保砖块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总之,免烧砖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
只有在正确的施工和养护下,才能充分发挥免烧砖的优点,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可靠性。
免烧砖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免烧砖砌体常见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

季 元
随着 国家保护土地资源力度的加大 . 利用粉煤 灰、 炉渣、 矿渣、 建筑垃圾 、 砂子 、 石粉等工业废渣资 源 . 改性 激 活 , 行 科 学 级 配 生 产 的新 型 节 能 免 经 进
烧砖 , 以其 掺 渣 量 大 、 本 低 等 已逐 渐 有 一 些 应用 成
中设置 伸缩 缝 ,以 防止房 屋 在 正常 使用 条 件下 , 温差 和墙 体干 缩 引起 墙体 竖 向裂缝 。
1m 时 , 置 分 隔缝 , 宽 度 不 应小 于 2m 用 鸹 2 设 其 0 m, 性油 膏嵌缝 。
( 在外墙上设置竖向控制缝。 2 ) 控制缝的间距要
我 国现 行砌 体 规 范 的伸缩 缝 间距 小 得多 , 非配 筋 体 中控 制缝 间距一 般 不 大 于 6 m;该 缝 的 构造 既 允 许 建 筑 物 墙 体 的 伸缩 变 形 ,又能 隔 声 和 防 风
1 常 见裂缝 分布及 原 因分析 . 2
般可 为这 两种 裂 缝 的组合 , 因具 体条 件 不 同而 或 因素更 严重 。 ( 重视 屋 面保 温 。选 择屋 面保温 层 时 , 当加 1 ) 适
呈现 出不 同 的裂 缝 现象 , 而其裂 缝 的后 果 往 往 较单
一
( 温度裂缝是温度 的变化会引起材料 的热胀 、 1 ) 冷缩 , 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 的温度应力足够大
大 。干缩 变 形 的特征 是早 期 发 展 比较快 , 免烧 砖 放
并随着使用 出现了大量问题 , 其中大量掺渣使免烧
砖 的干缩性 非 常 明显 。 因此 在设 计 和施 工 中根 据 材
料 自身特性采取可靠措施避免 出现冷 、 、 、 、 热 裂 渗 漏等问题 。通过对裂缝原因分析 。 采取相应 的控制 措施 , 并应 用 于 工 程 实 践 , 解 决 免 烧 砖 使 用 中的 对
免烧砖标准及相关介绍

免烧砖标准及相关介绍免烧砖是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它不需要经过传统的砖瓦窑烧制过程,因此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免烧砖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成为了建筑行业中的一种新宠。
本文将介绍免烧砖的相关标准和特点,希望能够为大家对免烧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首先,免烧砖的相关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压强度、吸水率和耐冻融性。
外观质量是指免烧砖的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的裂纹和疤痕,颜色均匀一致。
尺寸偏差是指免烧砖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范围。
抗压强度是指免烧砖在规定条件下的抗压能力,通常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数值。
吸水率是指免烧砖在一定时间内吸水的百分比,这关系到免烧砖的抗渗透能力。
耐冻融性是指免烧砖在受到冻融循环作用时不产生破坏,保持稳定的性能。
其次,免烧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环保性好,不需要烧制过程,减少了对煤炭等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了烟尘对环境的污染。
二是节能性好,免烧砖的生产过程不需要大量的能源,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三是质量轻,免烧砖的密度比普通砖轻,可以减轻建筑物自重,减少地基承载压力。
四是保温隔热性能好,免烧砖的导热系数低,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五是施工方便,免烧砖的表面平整,尺寸统一,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修整工作,提高施工效率。
免烧砖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建筑墙体、地面铺装、路面铺设、围墙、护坡等工程。
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免烧砖也可以替代传统的砖瓦材料,发挥其优越的性能。
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免烧砖有望成为一种主流的建筑材料,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免烧砖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环保、节能、质量轻、保温隔热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免烧砖有望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材料之一,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本文对大家对免烧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的工程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免烧砖国家技术标准

免烧砖国家技术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免烧砖国家标准GB/T?2542砌墙砖试验方法GB?5348砖和砌块名词术语JC?466砌墙砖检验规则3术语本标准采用GB5348和JC466的术语。
4产品分类4.1品种按主要原料砖分为炉渣灰(N)、煤粉(Y)、石硝(M)和水泥(F)。
4.2质量等级4.2.1根据抗压强度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六个强度等级。
4.3产品标记砖的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品种、强度等级、产品等级和标准编号顺序编写。
示例如下:强度等级MUI5,合格品的混凝土砖,其标记为:免烧结普通砖NMU15CCB51015技术要求5.1尺寸允许偏差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免烧砖标准均值减去其公称尺寸的差值,样本极差是抽检的20块砖样中最大测定值与最小值之差值。
6.2外观质量检验按GB/T2542进行。
颜色的检验:抽砖样20块,条面朝上随机分两排并列,在自然光下距离砖面2m处目测外露的条顶面。
6.3抗压强度试验按GB/T?2542进行。
其中砖样数量为10块,加荷速度为5±0.5kN/s,强度标准值按式(1)计算:∫k=R平均 (1)S={(1/9)∑(Ri-R平均)[2]}[] (2)式中:∫----强度标准值,MPa;R平均10块砖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MPa;S---10块砖佯的抗压强度标准差由(2)式计算,MPa*Ri---单块砖样抗压强度的测定值。
6.4冻融试验样品为5块,其方法按GB/T2542进行。
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7.1.1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
7.1.2每批出厂产品必须进行出厂检验,外观质量检验在生产厂内进行。
7.1.3当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厂生产试制定型检验;6.正式生产后,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每半年应进行一次;。
免烧砖项目质量管理

免烧砖项目质量管理一、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工程咨询单位对设计质量的管理工作分阶段进行。
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根据项目实施过程,将设计管理工作划分为六个阶段,即: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初步设计、项目施工图设计、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验收与竣工图和项目后评价阶段。
其中,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初步设计和项目施工图设计属于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一)设计阶段质量管理方法工程咨询单位对设计质量管理的方法主要有:1.加强设计标准化工作。
标准是对设计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是以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由主管部门批准,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为设计提供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在促进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保证设计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加强设计质量流程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对设计质量控制规定了5个具体流程,包括:按照设计合同要求进行设计策划、根据设计需求确定设计输入、实施设计活动并进行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设计输出和实施设计变更控制。
其中,设计策划是指根据合同建立质量目标、规定质量控制要求、安排开展各项设计活动的计划;设计评审是指对设计能力和结果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的活动;设计验证是指为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工程设计进行的认可活动;设计确认是指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用途的要求,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工程设计进行的认可活动;设计变更是指设计单位依据建设单位要求对原设计内容进行的修改、完善和优化。
3.加强设计接口管理。
设计接口是为了使设计过程中设计部门以及设计各专业之间能做到协调和统一,必须明确规定并切实做好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设计接口。
设计的组织接口和技术接口应制订相应的设计接口管理程序,由技术管理部门组织评审后实施。
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设计接口管理,以保证设计的质量。
4.加强设计文件会签管理。
设计文件的会签是保证各专业设计相互正确衔接的必要手段。
免烧砖质量控制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振兴和改革步步深入,建筑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工程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墙体材料改革的进程中,免烧砖作为新兴材料,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建筑界普遍认可,在我国现有建筑中得到了广泛推广、然而免烧砖所砌墙体的裂缝问题,仍然制约着免烧砖在建筑中的应用。
本文就免烧砖墙体常见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粗浅的分析及探讨,论证免烧砖墙体裂缝不是绝症,只要抓好设计和施工,认真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充分预防和减少出现裂缝,从而使免烧砖作为墙体的主导材料之一,发挥其独特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一、常见免烧砖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免烧砖墙体的裂缝由于地基处理不当,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使墙体在挠曲作用下产生剪切导致主拉应力过大,墙体内部存在很大的剪力,如果墙体抗剪力较差,墙体的结构刚度、抗剪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就会发生墙体裂缝。
此类实例较多,主要有斜裂缝,窗间墙裂缝,底层窗下墙竖直裂缝等。
其中,斜裂缝和窗下墙竖直裂缝较为常见,主要由于窗下墙受基底反力后因反向变形过大受剪造成,常在建筑物的下部。
当桩基基础梁刚度不足时,会因柱基础的沉降大于基础梁的沉降,造成基础梁上拱而使墙体开裂,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由下往上发展,呈正“正”字裂缝,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的竖裂缝;反而,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裂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裂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等。
2、温度变化引起免烧砖墙体的裂缝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是砌体膨胀系数的两倍多,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砌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免烧砖国家标准

免烧砖国家标准免烧砖,是指在制作过程中无需经过烧制的一种砖材,其制作过程对环境友好,能够有效节约能源。
免烧砖的国家标准是对其生产、质量、使用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其制定旨在推动免烧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使用安全,促进环境保护。
本文将对免烧砖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免烧砖国家标准对产品的原材料提出了严格要求。
免烧砖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煤矸石、粉煤灰、煤渣等,在国家标准中对这些原材料的选用、质量要求、储存等都有详细规定,旨在保证原材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保证免烧砖产品的质量稳定。
其次,免烧砖国家标准对生产工艺和工艺流程进行了规范。
免烧砖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配比、成型、养护等环节,在国家标准中对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等都有详细规定,旨在保证免烧砖的生产过程科学、合理,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另外,免烧砖国家标准对产品的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免烧砖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抗压强度、吸水率、耐久性等,国家标准对这些指标的要求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保证免烧砖产品的质量稳定,满足使用要求。
最后,免烧砖国家标准对产品的使用和施工进行了规范。
免烧砖产品主要用于建筑领域,国家标准对其使用环境、施工方法、质量验收等都进行了规定,旨在保证免烧砖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总的来说,免烧砖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免烧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使用安全,促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各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制造,并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进行淘汰和整治,促进免烧砖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国家标准的规范,免烧砖产业能够迈向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振兴和改革步步深入,建筑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工程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墙体材料改革的进程中,免烧砖作为新兴材料,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建筑界普遍认可,在我国现有建筑中得到了广泛推广、然而免烧砖所砌墙体的裂缝问题,仍然制约着免烧砖在建筑中的应用。
本文就免烧砖墙体常见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粗浅的分析及探讨,论证免烧砖墙体裂缝不是绝症,只要抓好设计和施工,认真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充分预防和减少出现裂缝,从而使免烧砖作为墙体的主导材料之一,发挥其独特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一、常见免烧砖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免烧砖墙体的裂缝由于地基处理不当,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使墙体在挠曲作用下产生剪切导致主拉应力过大,墙体内部存在很大的剪力,如果墙体抗剪力较差,墙体的结构刚度、抗剪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就会发生墙体裂缝。
此类实例较多,主要有斜裂缝,窗间墙裂缝,底层窗下墙竖直裂缝等。
其中,斜裂缝和窗下墙竖直裂缝较为常见,主要由于窗下墙受基底反力后因反向变形过大受剪造成,常在建筑物的下部。
当桩基基础梁刚度不足时,会因柱基础的沉降大于基础梁的沉降,造成基础梁上拱而使墙体开裂,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由下往上发展,呈正“正”字裂缝,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的竖裂缝;反而,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裂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裂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等。
2、温度变化引起免烧砖墙体的裂缝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是砌体膨胀系数的两倍多,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砌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在夏季,屋面温度大大高于墙体温度,往下逐层降低,建筑物的变形产生明显差异,特别体现在顶层由于屋顶变形大于墙体变形,并且房屋两端为“自由端”,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墙体受到很大的水平推力,导致顶层部位墙体开裂。
主要有屋顶纵墙的八字形裂缝和顶层圈梁附近的水平裂缝。
最常见的裂缝是在混凝土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面向两端热胀时,致使下部砌体出现正“八”字裂缝,当冷缩时,就出现倒“八”字裂缝,一涨一缩则易出现“x”字裂缝。
温差应力引起的裂缝,主要在平屋顶,房屋顶层的端部开间,有端部窗上角斜裂缝,端部内纵墙的斜裂缝,或为圈梁下的水平缝,建筑砌体、梁等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形。
3、免烧砖的干缩裂缝免烧砖是由水泥、工业废渣、砂、水为主要组分拌和制成的混凝土砌块,不同于粘土砖系烧结而成,因而免烧砖的干缩值较大,一般在自然养护28d后,其收缩率约0.035%(亦即0.35mm/m),砌成后约为0.02%,其收缩应力可达0.3M Pa,大大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
而且免烧砖在28d以内的收缩率要比28d以后的收缩率大好几倍,当然28d以后的免烧砖如遇水浸湿。
再干燥,其收缩率也在0.025%以上。
所以对于长墙容易出现干缩裂缝。
免烧砖干缩值一般≤0.4 m m/m。
如在自然养护条件下,免烧砖在成型28d后,其收缩趋于稳定,一般线收缩率在0.03%-0.035%之间,相对含水率也稳定在54%~62%之间。
免烧砖砌筑后,在正常条件下,其含水率继续下降,最低可达10%左右,其干缩率可达0.018%-0.027%,其大小与免烧砖原有的含水率有关,也与温湿度条件有一定关系。
这种干缩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延续的,整个砌体处于徐变状态中。
如果免烧砖在养护、运输、存放、砌筑等环节上产生疏忽,再加上砌块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
搬运中产生的内伤、砌筑时砂浆饱满度不够等因素,则反应在砌体上会产生呈发丝状分布的裂缝,边贯水平缝和墙角阶梯缝等现象。
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如免烧砖的干缩率为0.3~0.45m 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
(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厂后放置28d 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
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
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砌体开裂。
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
4、引起墙体裂缝的其他原因4.1设计不当地基勘察设计、房屋建筑设计以及结构设计上的不当,都会导致墙体的开裂。
因此,设计人员应避免以下情况发生:设计人员追求美观忽略房间布局的规整和合理性,致使平面复杂化;房屋过长或型体复杂,未设变形缝;结构设计时未进行荷载不利组合,导致使用荷载分布与设计值相差过大;砌体强度设计不足,圈梁设计过小或强度过低,洞口过梁搭接长度不足;大梁搁置在砌体上,砌体局部承压面不足或偏小或是大梁刚度偏小。
4.2施工不当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厚度不均匀、不按要求组砌;砌筑砖墙时末对砖块浇水湿润,采用干砖上墙等违规作业;随意预留洞口或在墙上打洞;施工临时间断处未留置斜搓或直槎、设置阴槎;留槎处未按规定加设拉结筋,与框架与之间拉结筋未按规定设置。
二、常见免烧砖墙体裂缝的控制措施1、由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免烧砖墙体裂缝控制对于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应以预防为主,即无地质勘察资料严禁做施工图设计,严格按图施工,不得擅自更改、任意处理,根据本地区通病,如能在那些开大窗洞的教学楼底层窗台下设置构造圈梁与底梁构成刚度较大的复合墙梁结构,对防止所述裂缝有明显效果。
治理的原则是,观测裂缝发展的速度、部位、程度,决定是表面处理还是上部加固或基础加固处理。
在设计上考虑增大基础梁断面。
从而使基础柱与基础梁的沉降趋于一致,解决由于基础梁刚度不够上拱而引起的墙体开裂。
对沉降缝的设置要合理,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
特别注意对长度过大,平面形状复杂,温差较大的建筑物,设置合理的沉降缝,使沉降缝的两侧各自沉降。
2、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免烧砖墙体裂缝控制在设计和施工方面,一是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源,如设隔热层、变形缝;二是增强相关砌体抗力,如提高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空斗改实砌,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三是提高抹灰的抗裂能力(对于不影响结构安全的缝)。
建筑物应按设计规范规定设置伸缩缝,屋面构造应采用轻质高效的保温隔热层,并在其上架设180mm~240m m高的通风隔热板,或采用波形瓦屋面,以减少屋板的温差变化,在外墙交接处和内横墙交接处高置构造柱,外纵墙两端部窗间墙尺寸较小时改用钢筋混凝土墙,使构造柱(墙)与屋顶圈及下层圈梁形成一个闭合圈,以提高墙体整体抗剪能力,两端部开间的房间进深不宜过大,顶层砖砌体不宜采用空斗墙,砌筑砂浆等级不宜低于M5混合砂浆。
对砌块、水泥、砂等原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把关,保证砌筑的砂浆强度符合规范要求,改善砂浆和易性,确保砂浆饱满度,提高砌体的粘结强度,适当加大顶层圈梁断面,形成较大的整体张拉力以抵抗由于屋面变形对上部墙体产生的水平推力。
在顶层和次层的东、西面窗台下增设一道圈梁,断面略小于上圈梁。
顶层墙面墙角处,增加φ6拉结筋,以增力抗拉强度。
适当增加建筑物顶部保温层厚度或增设架空隔热板。
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的施工,屋面施工时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对较长的建筑物,应在端部屋顶及墙上采取重点加强措施,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网,以增加抗拉强度。
防止由于钢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引起的顶层墙体开裂,可在钢混凝土平屋盖上应设置隔热层或保温层;采用刚性防水层时,应设置隔离层、分舱缝(分舱缝应填以柔性材料)、隔热板。
檐口和女儿墙也要断开。
在多层房屋的两端顶层及下一层两个开间的窗台高度处沿内外纵墙及横墙设置钢混凝土墙带或钢筋墙带(即窗顶设圈梁、窗台是墙带),在设置钢混凝土墙带部位的门窗两侧,各加:2Φ10竖筋,再用C20混凝土灌实。
屋盖处挑梁伸入墙体部分的长度在满足抗倾复计算要求情况下宜适当延长,且挑梁根部应与圈梁连成整体。
3、免烧砖墙体干缩裂缝控制要保证免烧砖的保养期。
免烧砖的干缩裂缝对建筑物影响很大。
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控制好砌块本身原有的含水率。
除了生产企业提高砌块本身内在质量包括控制其最大吸水率以外,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证砌块的28d龄期再上墙,从实践来看,保证砌块龄期一个月以上上墙效果更佳;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不规范的免烧砖厂,有些厂是由人工随意生产,在选购免烧砖时施工单位一定要选择机械压制的,并且要有产品合格证。
另外要严格控制砌块的搬运及堆放环节。
砌块的搬运过程必须轻拿轻放,严防野蛮装卸。
防止因砌块内伤而产生一时释放不了的应力,并要求堆放整齐,加盖防水物品,严禁遭雨淋。
改变传统的外墙抹面顺序。
实践证明外墙抹面从次顶层开始往下,最后抹顶层,这对防止干缩裂缝的产生颇有效果。
采用水泥石灰砂浆。
配比以1:1:5或接近1:1:6为好,其强度大约在0.5M pa 左右。
这种砂浆吸水。
放水性能都较好,对砌体不准洒水抹灰能起到补充作用。
在施工时,设置构造柱增强墙体的整体性和延性,但构造柱设置又不宜过多,在纵横墙体交叉部位、墙体转角处,框架平面外的填充墙与柱的连接部位可设置C20砼构造柱,在满足高度厚比要求的情况下,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6m。
每道填充墙至少设置一道C20混凝土加强带(钢筋两端与框架柱预埋铁件焊接),墙高超过4m时宜设置2道。
无门窗洞口时,可设置在1/2墙高部位,层高3m左右时,宜设置在门或窗过梁部位。
水电管线必须在砌墙前埋设,并沿管线设置细石混凝土加强带。
门窗洞口宜采用钢混凝土过梁,搁置长度不小于390m m。
免烧砖应在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并在龄期一个月以后方可使用。
砌块应采用密实性混凝土,并机械成型。
砌筑前不应洒水淋湿,对于已砌好墙体,最好能覆盖塑料布防雨,被雨淋湿处,应拆除最上一皮,方能继续砌筑。
严格对孔错缝砌筑,尽量采用塑性砂浆,确保灰缝饱满并符合规程要求。
4、免烧砖墙体的其它裂缝控制4.1、设计预防措施4.1.1设计人员要重视抗裂构造措施的设计,从设计角度上去根除裂纹的发生,如在窗台下设一道通长钢筋混凝土扁梁,以根除窗台下裂纹的发生;在梁、板、柱与墙体交接处设钢板网,来减少框架梁底的裂缝;设置分隔缝,递减温度变化产生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