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区别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区别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区别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是常见的晶体制备方法,二者虽然都可以用于制备晶体,但在原理和过程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对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的差异。
1. 蒸发结晶蒸发结晶是利用物质的溶液在逐渐蒸发水分的过程中,通过过饱和使溶质逐渐凝结形成晶体的过程。
在蒸发结晶中,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溶液,然后将其置于露出于空气中的容器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中的溶质浓度逐渐超过了溶解度,逐渐形成了过饱和溶液。
而后,随着水分的蒸发,溶质逐渐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
蒸发结晶的过程简单、容易掌握,并且不需要复杂的设备。
但是,蒸发结晶的速度相对较慢,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形成大量的晶体。
此外,蒸发结晶也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这会对晶体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 降温结晶降温结晶是通过将溶液从高温快速降温至低温,使得溶质在降温过程中逐渐失去溶解度而析出晶体的方法。
在降温结晶中,我们首先制备一个高温溶液,然后快速将其从高温环境转移到低温环境中。
在快速降温的过程中,溶质的溶解度会逐渐降低,因此溶质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与蒸发结晶相比,降温结晶具有较快的结晶速率和更高的晶体产量。
由于快速降温导致的过饱和溶液,溶质能够更快速地离开溶液并凝结为晶体。
此外,降温结晶能够通过控制降温速度和温度来精确控制晶体的尺寸和形状,对晶体质量的控制更加精细。
然而,降温结晶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相比于蒸发结晶,降温结晶需要较复杂的设备,如温度控制装置和搅拌器,增加了实验的难度和成本。
其次,由于快速降温导致的晶体产生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晶体杂质的夹杂,从而影响晶体的纯度。
总结: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是两种常见的晶体制备方法,它们在原理和过程上有所不同。
蒸发结晶通过水分的蒸发过程形成过饱和溶液,而后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降温结晶则是通过快速降温使溶液中的溶质逐渐失去溶解度形成晶体。
虽然两种方法都可以制备晶体,但降温结晶具有更快的结晶速率、更高的晶体产量和更精确的晶体质量控制,尤其适用于需要精细控制晶体形状和尺寸的应用。
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的步骤

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的步骤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是常用的分离纯化物质的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步骤以及其原理和应用。
一、蒸发结晶的步骤蒸发结晶是利用溶液中溶质在溶剂蒸发的过程中逐渐减少溶解度的特性,使溶质逐渐结晶出来。
其步骤如下:1. 准备溶液:将所需溶质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使其达到饱和状态。
溶剂的选择应根据溶质的性质和溶解度来确定。
2. 进行蒸发:将溶液放置在蒸发皿或烧杯中,通过加热或自然蒸发的方式使溶剂逐渐蒸发。
在这个过程中,溶质的浓度逐渐增加,直至达到过饱和状态,溶质开始结晶。
3. 结晶分离:当溶液中出现结晶时,停止蒸发过程,让结晶沉淀下来。
可以通过过滤、离心或者用玻璃棒搅拌等方式帮助结晶的分离。
4. 晾干结晶:将分离得到的结晶晾干,可以使用滤纸吸去余留的溶剂,也可以将其放置在通风处自然晾干。
蒸发结晶的原理是利用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溶剂的蒸发而降低,从而使溶质逐渐结晶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溶解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例如制备盐类、有机物等。
二、冷却结晶的步骤冷却结晶是利用溶液中溶质在溶剂冷却过程中逐渐减少溶解度的特性,使溶质逐渐结晶出来。
其步骤如下:1. 准备溶液:将所需溶质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使其达到饱和状态。
溶剂的选择应根据溶质的性质和溶解度来确定。
2. 进行冷却:将溶液放置在冷却设备中,如冰箱、冷水浴等,通过降低溶液的温度使其逐渐冷却。
在这个过程中,溶质的溶解度逐渐降低,溶质开始结晶。
3. 结晶分离:当溶液中出现结晶时,停止冷却过程,让结晶沉淀下来。
可以通过过滤、离心或者用玻璃棒搅拌等方式帮助结晶的分离。
4. 晾干结晶:将分离得到的结晶晾干,可以使用滤纸吸去余留的溶剂,也可以将其放置在通风处自然晾干。
冷却结晶的原理是利用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从而使溶质逐渐结晶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例如制备硫酸铜、硫酸钾等。
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是常用的分离纯化物质的方法。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区别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区别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是两种常见的晶体形成方式,几乎所有的晶体都是通过蒸发结晶
或降温结晶过程而生成的。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溶剂析出晶体法,是将溶剂中
溶解的溶质析出到凝胶中,随着溶剂挥发排出或溶脂冷冻凝固,形成晶体晶体粒子。
从具
体方法上来看,两种方法是不同的。
蒸发结晶(也称蒸发凝固)是一种晶体形成方式,是将溶剂中的溶质溶于液体溶剂中,然后慢慢将溶剂蒸发排出或油脂熔化,析出形成晶体。
蒸发结晶的特点是没有物理冷冻作用,一般是采用一定浓度的溶剂在恒定温度下蒸发,慢慢的向上蒸发,沉淀多种形格的晶体。
经过一段时间的蒸发结晶,可以形成整体性良好的晶体表面,它具有更小更形成品位
更高的优点。
它还具有可再次精制,以改善晶体晶体粒子大小,形状和形貌的优点,能够
过滤掉一些杂质和有害物质。
降温结晶(也叫冰晶结晶)是一种晶体形成方式,是将溶剂降温至低温,溶质凝固成
晶体固态。
因为温度的不同,可以使溶剂中的溶质凝固成多种形态的晶体,晶体的形状可
以根据溶剂在冰点以下的变化而变化,如冰晶结晶可以生成漂亮的冰片状晶体。
降温结晶
法具有结晶粒度大、纯度高、晶体缺陷少、控制结晶大小灵活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具有
重要的意义,应用非常广泛。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都是常见的晶体形成方法,它们在晶体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
蒸发结晶具有精制可改善晶体大小、形状和形态,去除杂质的优点;降温结晶具有
结晶粒度大、纯度高、结晶缺陷少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都比较常用。
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生活小妙招

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生活小妙招
降温结晶先要加热浓缩得到热饱和溶液;然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冷却结晶;最后再过滤,得到的晶体中还可能含有其他杂质,若要进一步提纯,再进行重结晶。
1、降温结晶的原理是温度降低,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溶液达到饱和了,多余的即不能溶解的溶质就会析出。
例如冬天捞碱,就是这个道理(利用温度的变化)。
而蒸发结晶的原理是恒温情况下或蒸发前后的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水分减少,溶液达到饱和了即多余的溶质就会析出。
例如盐碱湖夏天晒盐。
2、如果两种可溶物质混合后的分离或提纯,谁更容易达到饱和,就用谁的结晶方法,如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杂质,就要用到氯化钠的结晶方法即蒸发结晶,反之则用降温结晶。
3、溶解度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的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一般用降温结晶(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略平的物质,其溶解随温度变化不大,一般用蒸发结晶。
4、补充说明:“谁更容易达到饱和”就是说同一温度下两种可溶物质中,谁与其溶解度的差值的绝对值越小,那么它就更容易达到饱和。
这时它就容易析出,我们就采用它的结晶方法。
常用的结晶方法

常用的结晶方法
蒸发结晶、降温结晶、重结晶、分级结晶法、分布结晶法。
蒸发结晶,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发结晶适用于一切固体溶质从他们的溶液中分离,或从含两种以上溶质的混合溶液中提纯随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从氯化钠与硝酸钾混合溶液中提纯氯化钠。
降温结晶,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
此法适用于温度升高,溶解度也增加的物质。
如北方地区的盐湖,夏天温度高,湖面上无晶体出现,到了冬天气温降低,纯碱就从盐湖里析出来。
重结晶
蒸发浓缩一般在蒸发皿中进行,对热稳定的溶液可用直火加热,否则要用水浴等间接加热,当溶液浓缩到一定浓度后,冷却就会有溶质的晶体析出,如果结晶所得的物质纯度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加入一定溶剂进行溶解、蒸发和再结晶,这个过程称为重结晶。
分级结晶法:结晶经重结晶后所得各部分母液,再经处理又可分别得到第二批、第三批结晶。
分布结晶法:晶态物质在一再结晶过程中,结晶的析出总是越来越快,纯度也越来越高。
分步结晶法各部分所得结晶,其纯度往往有较大的差异,但常可获得一种以上的结晶成分,在未加检查前不要贸然混在一起。
结晶的定义
当热饱和溶液冷却时,溶质因溶解度降低而过饱和,溶质以晶体形式沉淀,这个过程叫做结晶。
化学俩大结晶的方法之间的区别

!俩大结晶的方法之间的区别1.降温结晶法若有一杯不饱和溶液,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
例如: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KNO3多而NaCl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KNO3,再分离出NaCl。
2.蒸发结晶法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例如: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NaCl多而KNO3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NaCl,再分离出KNO3。
可以观察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得很明显时,这个溶质叫陡升型,反之叫缓升型。
当陡升型溶液中混有缓升型时,若要分离出陡升型,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若要分离出缓升型的溶质,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如硝酸钾就属于陡升型,氯化钠属于缓升型,所以可以用蒸发结晶来分离出氯化钠,也可以用降温结晶分离出硝酸钾。
与蒸发相伴随的往往有过滤。
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过滤方法:1. 常压过滤,所用仪器有:玻璃漏斗、小烧杯、玻璃棒、铁架台等。
要注意的问题有:在叠滤纸的时候要尽量让其与玻璃漏斗内壁贴近,这样会形成连续水珠而使过滤速度加快。
这在一般的过滤中与速度慢的区别还不太明显,当要求用热过滤时就有很大的区别了。
比如说在制备KNO3时,如果你的速度太慢,会使其在漏斗中就因冷却而使部分KNO3析出堵住漏斗口,这样实验效果就会不太理想。
2. 减压过滤,所用仪器有:布氏漏斗、抽滤瓶、滤纸、洗瓶、玻璃棒、循环真空泵等。
要注意的问题有:选择滤纸的时候要适中,当抽滤瓶与循环真空泵连接好后用洗瓶将滤纸周边润湿,后将要过滤的产品转移至其中(若有溶液部分要用玻璃棒引流)。
重结晶法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
又称再结晶。
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盐类彼此分离。
重结晶的效果与溶剂选择大有关系,最好选择对主要化合物是可溶性的,对杂质是微溶或不溶的溶剂,滤去杂质后,将溶液浓缩、冷却,即得纯制的物质。
初三下册化学结晶章节笔记

初三下册化学结晶章节笔记
结晶是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的形式从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一般是指恒温蒸发,此时温度是恒定的,因此溶解度是不会变化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也是不会变化的。
降温结晶一般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增大很多的溶质,如KNO3等,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此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就析出来了,这种情况下虽然溶液还是饱和的,但是因为温度的不同,溶解度的不同,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就发生改变了。
结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以晶体的形式从其水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步骤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步骤一、降温结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蒸发结晶:蒸发结晶,过滤洗涤二、具体过程降温结晶: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蒸发是指将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升温的方式让溶剂脱离溶质的过程;结晶是溶质聚合变为固体(晶体)的过程。
三、原理(1)降温结晶的原理是温度降低,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溶液达到饱和了,多余的即不能溶解的溶质就会析出。
例如冬天捞碱,就是这个道理(利用温度的变化)。
(2)蒸发结晶的原理是恒温情况下或蒸发前后的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水分减少,溶液达到饱和了即多余的溶质就会析出。
例如盐碱湖夏天晒盐。
如果两种可溶物质混合后的分离或提纯,谁更容易达到饱和,就用谁的结晶方法,如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杂质,就要用到氯化钠的结晶方法即蒸发结晶,反之则用降温结晶。
溶解度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的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一般用降温结晶(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略平的物质,其溶解随温度变化不大,一般用蒸发结晶。
四、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与蒸发结晶的区分1、定义不同:蒸发结晶过滤是把溶剂蒸发后溶质渗出。
蒸发浓缩过冷却结晶是因为温度冷却下降后,溶解度下降后析出溶质。
2、温度不同:蒸发结晶过滤是在较高温度下析出结晶,主要是用于溶解度对温度变化小的物质。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是在较低温度下结晶,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
通常结晶温度越低,晶体含结晶水越多。
3、剩余溶液不同。
蒸发结晶过滤剩余的溶液是水,不需要洗涤。
蒸发浓缩冷都结晶剩余的还是饱和溶液,不是水,需要洗涤,不然表面残留含杂质的溶液,等干燥后又不纯了。
要用有机溶剂,比如乙醇之类的。
有机溶剂易挥发,很快就自然干燥了。
4、蒸发方式不同:蒸发结晶直接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溶液至出现大量晶体(或有晶膜出现)即停止,用蒸发皿的余热将剩余的溶剂蒸干。
降温结晶先要加热浓缩得到热饱和溶液,然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的晶体中还可能含有其他杂质,若要进一步提纯,再进行重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在溶液中形成的过程称为结晶。
结晶的方法一般有2种:一种是蒸发结晶,一种是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即蒸发法,它适用于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大的物质。
“晒盐”就是利用的这种方法。
如:当NaCl和KNO3的中NaCl多而KNO3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NaCl,再分离出KNO3。
降温结晶即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此法适用于温度升高,溶解度也增加的物质。
如北方地区的,夏天温度高,湖面上无晶体出现;每到冬季,气温降低,石碱(Na2CO3·10H2O)、()等物质就从盐湖里析出来。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得很明显时,这个溶质叫陡升型,反之叫缓升型。
当陡升型溶液中混有缓升型时,若要分离出陡升型,可以用的方法分离,若要分离出缓升型的溶质,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也就是说,蒸发结晶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
如果两种可溶物质混合后的分离或提纯,谁多容易达到饱和,就用谁的结晶方法,如就属于陡升型,氯化钠属于缓升型,所以可以用蒸发结晶来分离出氯化钠,也可以用降温结晶分离出硝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