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硕彦教育相对原子质量和式量教案

合集下载

相对原子质量和式量教案

相对原子质量和式量教案

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教师:师广丽学生:时间:年月日段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相对原子质量和式量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N-14,O-16,H-1,C-12,Fe-56,S-32,K-39, Na-23, Ba-137, Si-28, Mn-55,Cu-64, Cl-35.5二、授课内容:一、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 1.67 × 10-27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2.657 × 10-26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kg。

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质量的大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质量 / 1/12 ×碳原子的质量注意:1.不同点:(1)单位不同(2)数值不同2.联系点:二者成正比。

二、式量1、相对分子质量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2、式量: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总称三、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之比1. 已知一个标准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求:(1)一个氮原子的实际质量。

(2)若一个铝原子的实际质量为4.482×10-26㎏,求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已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2.9889x10-26, 一个标准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求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3.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m㎏,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m/nB. n/mC. m/12nD. 12m/n4.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⑴氯气(Cl2) ⑵二氧化锰(MnO2)⑶碱式碳酸铜[Cu(OH)2CO3] ⑷CO2的相对分子质量5. 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结构,符号为C60,由此可以知道,它的一个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3课时相对原子质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用概念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联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学会用相对值代表实际值的计量方法;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表、阅读教材,学会分析、比拟、归纳、假设、推理等科学探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计量观和计量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2.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实际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原子结构表3-2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几种原子实际质量的测定值:一个氢原子质量: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67kg=1.67×10-27 kg一个氧原子质量: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657kg=2.657×10-26 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993kg=1.993×10-26 kg【问题二】1.数学上往往采用什么方法将复杂的数据简化呢?2.这两种表示原子质量的方法,为什么使得计量结果如此复杂呢?【讲述】用宏观物质的质量单位表示微小的原子的质量,使得计量结果很复杂,我们要简化计量结果,必须选择适宜的单位,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单位,才能使原子的质量好写、好记、好用呢?【思考】1.观察图片,你获得哪些信息呢?2.“原子的质量很小,通常使用其相对质量〞,对你又有什么启发呢?【讲述】假设我们选择适宜的单位使氢原子的相对质量为1,则碳原子的相对质量为12。

聪明的科学家们早已想到了,他们以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从而使氢原子的相对质量为1,碳原子的相对质量为12,那么科学界是怎样规定相对质量的?它如何表示原子质量呢?三、相对原子质量【学生阅读】P56相对原子质量内容: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拟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

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

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学会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的算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理解国际通用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2)通过表格探究知道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教学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2、公式
教学札记: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活动。

将本是无趣的理论学习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学生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沪教版(上海) 九年级第一学期 2.1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沪教版(上海) 九年级第一学期 2.1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相对原子质量引入的意义和概念,说出相对原子质量与实际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2)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会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生活中常用物理量的分析推理,体会科学的计量思想和方法。

(2)会用查阅资料、分析、整理与归纳、推断与假设的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养成科学的计量观和计量意识。

(2)感受科学家不断探索寻找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以及敢于质疑、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相对原子质量运用 三、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确立 四、教学流程图:
引入:体会原子实际质量使用的不便 感受原子的质量很小带来的不便 寻找“计量思想”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 体会“相对质量”
探讨“标准”的择择
化学史:“标准”的 确定历程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确立
课堂总结
相对分子质量(式量) 挑战游戏4
相对分子质量(式量)概念
微视频:《缅怀伟大的科学家》
课前探索“米”的起源 生活经验中的计量
总结经验中蕴含的“计量思想”
挑战游戏1 原子大小数据 挑战游戏2
体验相对原子质量使用的便捷:挑战游戏3
引出相
对原子质量
五、教学过程:。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课题第三节原子的构成课型新授第2 课时第 5 周2015年9 月29 日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学会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知道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但使用、书写、记忆都不方便,所以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关键点理解“相对”的含义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板书设计第三节原子的构成一相对原子质量公式1公式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填表: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氧8 16镁12 12铁26 56二、相对分子质量定义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相对原子质量=一、相对原子质量公式1公式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二、相对分子质量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复习:1.原子的结构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1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书写、记忆、使用都不方便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碳12)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那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由原子核决定的。

总结:1.2.3.4.5.请看下表,按要求回答问题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氧8 16镁12 12铁26 56个别回答、书写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或Kg3.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

在线测试P401,2,3⑴请把左图中的空白处填完整。

⑵通过填表,分析数据,你从中得出什么规律(至少写两条)①②③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教案

相对原子质量的教案

相对原子质量的教案教案标题:相对原子质量的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应用,如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摩尔计算。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以及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

讲解:2. 解释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以碳-12的质量为12作为标准。

3. 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元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4. 指导学生通过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进行计算。

示范:5. 通过一个实例,演示如何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平衡化学方程式。

例如:2H₂ + O₂ → 2H₂O。

- 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H₂(2 x 1)+ O₂(2 x 16)=2H₂O(2 x 18)。

-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平衡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

6. 进一步演示如何使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摩尔计算。

例如:计算1 mol CO₂中的碳原子数量。

-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 mol CO₂中含有1 mol碳原子。

- 因此,1 mol CO₂中的碳原子数量为6.022 x 10²³个。

练习:7.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平衡化学方程式和进行摩尔计算。

总结:8. 总结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强调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资源:- 元素周期表- 计算器评估方法:-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 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展示。

拓展活动:- 邀请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如测量不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探究其他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关的概念,如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

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掌握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知识;-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术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篇一:相对原子质量元素教学设计相对原子质量元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能根据概念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⑵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⑶通过对单质与化合物和对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⑷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⒉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利用有关原子质量的测定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⑵简单了解我国微观领域的科研成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⑶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⑷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对生活中一些物质元素含量的确定,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元素扑克●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课前活动]了解分组情况,划分小组,选出组长,确定竞争机制,进而调动上课的积极性,我给大家准备了几套元素扑克,看哪个小组表现得最优秀,我就把扑克送给他。

我相信每一个小组都是最棒的,大家有没有信心?[板书]相对原子质量元素[教师](展示图片)清清的河水,晶莹的露珠,勾画出清晨的美丽,小小的露珠滑落,溅起一层层涟漪,这就是水的柔情。

从化学的角度我们知道,水是由什么构成的?水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小小的露珠中却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通过这个数据,你得到什么启示呢?[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教师小结]水分子的质量很小,那么构成它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就更小了。

教学设计 《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

《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人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中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课时内容是原子结构的一部分,它使原子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本课时是从量的角度,继续构建微观与宏观的联系,继续形成微粒观。

同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深刻理解也是后续的定量研究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基础。

通过学习相对原子质量,让学生体会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要用特定的标准,简化用宏观的单位进行计量带来的复杂,进而感悟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计量观念和计量意识。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水分子的引领下进入了物质的微观世界,已经建立了分子、原子的微观概念,认识了原子的结构,并且知道原子质量很小,这是本课时的知识基础。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原子质量到底有多小”、“怎么表示这么小的质量”、“用常见的方法行不行”等潜在疑问,这是本课时的生发点。

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微观粒子的计量,而相对原子质量又比较抽象,对一般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设计思想1.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从学生已有的原子结构的知识入手,引领学生根据原子结构分析、猜测原子质量的大小,再根据原子的实际质量比较原子质量的大小,最后通过相对原子质量比较原子质量的大小。

通过几次有针对性的比较,让学生建立起原子、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联系,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重视科学观念的形成。

通过学习相对原子质量,让学生把原子与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体会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要用特定的标准,从而简化用宏观的单位进行计量带来的复杂,进而感悟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计量观念和计量意识。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应用概念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3、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用相对值代表实际值的方法2.会用查阅资料、观察分析、整理与归纳数据、推断与假设的科学探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计量观和计量意识以及敢于向权威质疑的科学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相对原子质量和式量
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N-14,O-16,H-1,C-12,Fe-56,S-32,K-39, Na-23, Ba-137, Si-28, Mn-55,Cu-64, Cl-35.5
一、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 1.67 × 10-27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2.657 × 10-26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kg。

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质量的大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质量/ 1/12 ×碳原子的质量
注意:1.不同点:(1)单位不同(2)数值不同
2.联系点:二者成正比。

二、式量
1、相对分子质量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2、式量: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总称
三、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1. 已知一个标准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求:
(1)一个氮原子的实际质量。

(2)若一个铝原子的实际质量为4.482×10-26㎏,求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 已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2.9889x10-26, 一个标准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求水分子的相对分
子质量。

3.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m㎏,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m/n
B. n/m
C. m/12n
D. 12m/n
4.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⑴氯气(Cl2) ⑵二氧化锰(MnO2)
⑶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⑷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5. 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结构,符号为C60,由此可以知道,它的一个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6.(1)计算氯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2 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
7.计算CuSO4•5H2O、KCl 、2Fe2O3、 FeSO4• 7H2O的式量。

(二)计算化学式中各元素质量比
8.(1)计算Fe2O3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
(2)氢原子质量是 1.67×10-27kg,氧原子质量是 2.657×10-26kg,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比为。

9、计算下列化学式中各元素质量比
二氧化锰(MnO2)、硫酸(H2SO4)、 Al2O3、 Ca(OH)2、Cu(OH)2CO3
(三)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10.计算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质量分数.
11. 计算硫酸铝[Al2(SO4)3]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12. 计算高锰酸钾(KMn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3. 计算FeS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4. 计算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5、在燃烧鞭炮时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组成该气体的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则该气体是()
A、H2S
B、NO
C、
CO2D、SO2
(四)求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
16. 152克硫酸亚铁中含氧元素多少克?
17. 80 克硝酸铵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18. 400克硫酸铁中含多少克铁元素?
(五)求化合物的质量
19. 多少克二氧化硫中含硫元素32克?
20.多少克水中含氢元素2克?
21.80克三氧化硫与多少克二氧化硫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
相对原子质量表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酸 红色 无色 碱
蓝色 红色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氢 H 1 铝 Al 27 铁 Fe 56 氦 He 4 硅 Si 28 铜 Cu 63.5 碳 C 12 磷 P 31 锌 Zn 65 氮 N 14 硫 S 32 溴 Br 80 氧 O 16 氯 Cl 35.5 银 Ag 108 氟 F 19 钾 K 39 碘 I 127 氖 Ne 20 氩 Ar 40 钡 Ba 137 钠 Na 23 钙 Ca 40 铂 Pt 195 镁 Mg
24

Mn 55

Au
197
1. (1)
2.325×10-26㎏(2)27 2、18 3d 4、⑴71,⑵87,⑶222,⑷44
5、60个碳原子构成的 720
6、122.5, 245
8、7:3
10(35%) 11(17.79%) 12(40.51%) 13(42.1%) 14(35%) 15d 16(64g) 17(28g) 18(112g) 19(64g) 20(18g) 21(96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