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

第3课时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棋辰学校陈慧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意义。

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间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2)能看懂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会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求。

一、导入新课1.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据此你能知道关于Fe3O4的哪些信息?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2.下列粒子各表示什么意义?(1)2H;(2)H2O;(3)2CO2。

3.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二、推进新课1.相对分子质量[设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具有相对原子质量,那么分子有相对分子质量吗?[讲解](1)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它的符号是Mr,单位是一,一般省略不写。

[模仿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请三位同学板演。

(1)氢氧化钙[Ca(OH)2];(2)CuSO4·5H2O;(3)5P2O5。

[讨论交流]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要点:①“×”和“+”的应用。

同种元素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不同元素之间应该用“+”相连接。

②化学式中如果有括号(即含有多个原子团),不要忘记乘括号外的数字(即先算出一个原子团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再乘以原子团的个数)。

[设问]从化学式MnO2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讨论得出](1)组成的元素;(2)原子间的个数比;(3)原子的总个数。

[设问]MnO2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指导自学]阅读教科书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了解元素间质量比的表示方法。

[模仿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请三位同学板演。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四节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三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四节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三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相对原子质量的基础上,引出了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计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二氧化碳:
硫酸铜:
氢氧化钠:
硫磺:
4、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5、在周期表中快速查找下列元素中的相对原子质量:
钠:
铝:
硫:
氟:
铁:
钙:
氧:
氢:
氯:
新课展示:
原子的质量很小,故我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那么由原子构成分子,
质量仍然很小,又如何表示呢?我们以 SO2 为例,二氧化硫分子有质量吗? 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2、 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
初中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
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A.维生素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6g
B.维生素 A 中 C、H、O 的质量比为 20:30:1
C.维生素 A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维生素 A 由 C、H 和 O 原子构成
课堂小结
回顾反思 分享收获 我知道了... ... 我学会了... ... 我发现了... ...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优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优质教学设计

第3课时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学习目标】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

2.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学习重点】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计算元素或物质质量。

【学习难点】元素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有关计算和在实际应用的有关计算。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

2.元素的质量比= 。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4.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相对分子质量:【引导自学】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87,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_________的总和。

符号为______。

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类型(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和(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组成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之比(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他类型的计算(1)求一定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某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_________=某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某元素的质量=某混合物的质量×纯度×某元素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某混合物的质量×纯度×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2)求一定元素所在的某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类型一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例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
营山县玲珑小学:徐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有关相对分之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
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和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求。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求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求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一、教学课题:《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的4种题型,即:(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求一定质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关于文具袋中铅笔和钢笔的计算”作为引入,并使之贯穿整节课,使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具体,增强学习的效果。

(2)让学生在“学、探、议、练”的过程中,学会“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增强他们相互讨论、交流、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把例题和练习置于一定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性。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化抽象为直观,使课堂内容更充实,有效性增强,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加强学生对比、归纳、知识迁移、学以致用等能力。

(2)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以及化学计算的学习兴趣。

(3)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加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六、教学重点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七、教学难点从微观到宏观,理解关于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依据八、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1个文具袋、2支质量相同铅笔、1支钢笔。

教学反思1、这节课的内容本身是比较枯燥的,要上好这节课,就要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下足功夫。

首先是感性方面,用学生熟悉的实物——文具袋来贯穿整节课,学生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而且教师的语言要丰富多彩,最好带点幽默。

像“让人越喝越结实的三聚氰胺”,“敢于做题就是勇士,做对了就是壮士,做错了就成了烈士”等。

同学们在教师风趣的引导下,兴趣盎然的参与到了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了在探索中获取知识的喜悦,从而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节课。

其次是理性方面,即专业化与人文化。

首先是知识,老师要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了如指掌,还要对本节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好的把握,对教材应做到能驾奴、不依靠、不脱离。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说课全篇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说课全篇

学习目标
1、会描述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
2、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学会用相对 原子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组成元 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 元素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87页 及例1例2完 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第四单元课题四的有关内容,本课题包 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他 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 较好的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此之 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对过 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 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 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 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组成元素的 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 2、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标杆题、类比题的训练, 提高解题技巧
(二)、课标 要求:
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 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三)考标要求: 学会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组成 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 质量
二、学情分析
对已进入九年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 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 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性愿望,让他们自己进行自 主学习活动,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性才能的机会。 所以本节课我设置由易到难的题组和标杆题、类比题 等训练,不但能让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终处于积 极的学习状态中,而且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学习。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说课稿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说课稿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说课稿《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的说课稿清河中学一、教材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是《人民教育版第9级化学》第4卷《材料组成的奥秘》第4单元“化学式和化合价”一题的第三部分。

本部分位于课程标准第三级一级主题“材料组成之谜”之前,第二级主题“材料组成的表征——化学式”之后,课程标准中这一部分的要求是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材料成分。

“相对分子量的计算”包括三个基本计算:(1)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量;(2)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使用变形公式计算元素或化合物的质量。

这些内容不仅是初中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运算,也是教学的重点。

这些计算必须在透彻理解化学式含义的基础上,还要提供一些生活和生产资料,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材施教。

这部分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2、学术状况分析由于本届九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即使明白化学知识,能列出式子,但是计算不准确,所以就将本部分的知识,即每一种题型细致的讲,多讲几个例子,强调格式,注重步骤完整,认真计算,提倡列综合算式,利用简单计算进行计算,使结果更精确过程更简单,克服马虎大意的习惯,即使简单的加、乘法也要列式子计算,不要用计算器,养成认真过细、思维严谨良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分析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三个策略,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是在课前复习中重点复习化学式的涵义。

要求学生能熟练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知道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几种什么原子构成,并且能正确数出每种原子的个数。

所列举的化学式就是本节课要用到的化学式,使学生不因化学式的涵义不清而影响本节课的学习,以达到分散难点,限制难点个数的作用。

二是在引入课题时,列举学生身边的实例。

且让这个实例贯穿本课题学习的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化学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案

化学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案

化学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方法。

2、掌握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化学反应中涉及物质的质量。

二、教学重点1、相对分子质量概念及计算方法。

2、相对分子质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理解及计算方法。

2、相对分子质量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解与导入法。

2、问题导向方法。

3、课堂讨论方法。

4、实验辅助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化学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教案、实验用具。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电脑、文具、制定计划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化学反应中涉及物质的质量是计算反应量和产率的重要依据,在习题解法中也经常出现。

因此,如何准确地计算化学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我们学习的首要问题。

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概念讲解及计算方法(30分钟)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是一种表示分子质量大小的物理量。

对于分子,它所包含的所有原子质量的和即为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量单位是摩尔。

我们可以通过加和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加和式指的是,在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将每种元素的原子量按照分子式中原子数量所示的倍数相加,即可计算出其相对分子质量。

举例来说,纯二氧化碳(CO2)的分子式中只有碳和氧两种元素。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安利:纯二氧化碳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2×16=44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含多种元素的化合物。

只需要把它们的原子量逐一求和即可。

3、问题导向方法(30分钟)问题导向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引导学生灵活思考,提高独立解题的能力。

我们将提出30个问题,学生必须举一反三地解决其余的问题,并将解题思路反馈给教师。

问题1:硫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2:水和氧气混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如何计算?问题3:在Na2CO3中,N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问题4:甲基酒精的分子式为CH3OH,其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5:水的分子式是H2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6: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7: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8:答案了几个问题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9: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10:二氧化硅(SiO2)的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11:氢氧化钙(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12:FeSO4的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13:Na2CO3的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14: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15:二硫化碳(CS2)的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16:NH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17:氨水(NH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18:氢氧化钠(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19:出题者是如何推导出分子量加和的?问题20: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21:C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22:NaCl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23:Na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24:CH3COOH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25:Cl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26:蓝绿铜矿(CuFeS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27:Na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28:Sn(O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29: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问题30:根据前面解题思路,如何计算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4、实验辅助教学方法(50分钟)让我们现在进入实验室,亲手操作,感受相对分子质量的实际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教学目标
1、学会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学会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会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从微观到宏观,理解关于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依据
教学方法
学、议、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氯气Cl
2二氧化硫SO
2
尿素CO(NH
2
)
2
碳酸氢铵NH
4
HCO
3
说出上述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2、原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在化学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

分子质量也很小,
分子由原子构成,那么在化学中怎样表示分子的质量呢?(点题)
二、阅读学习目标(见学案)
1、学会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学会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会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自学指导(1)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阅读教材84—85页内容:
1、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2、“总和”意味着用什么运算方法?
3、自学例题,并当堂训练:求Cl
2
、SO
2
、CO(NH
2
)
2
、NH
4
HCO
3
的相对分子质量
(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 或=12+16+(14+1×2)×2=60 交流、讨论、纠错学会第一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
4、强化训练:再求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5、迁移发散:
(1)求分子个数相等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2)求等质量的水和二氧化碳中的分子个数比。

自学指导(2):
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阅读教材85页内容
1、从字面上如何理解“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二氧化碳为例说明
2、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等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即用化学式也可以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自学例题,并当堂训练:求SO2、Ca(OH)2、NH4H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2)=3:8”能否写成“=16×2:12=8:3”,为什么?注意前面所列元素的顺序与后面的计算顺序要一致。

交流、讨论、纠错学会第二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
4、强化训练:再求CO(NH2)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5、迁移发散:
已知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7:4,求其化学式。

四、归纳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课外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