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基因工程知识点归纳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称为重组 DNA 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 DNA 分子。

2、 DNA 连接酶DNA 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具有相同末端的 DNA 片段连接起来,形成磷酸二酯键。

常用的 DNA 连接酶有 E·coli DNA 连接酶和 T4 DNA 连接酶。

3、载体常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保存并自我复制;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可以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出来,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

常用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等。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一个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部分。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因受体细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以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通常采用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需要进行检测与鉴定。

专题一基因工程知识点归纳

专题一基因工程知识点归纳

专题一基因工程一【高考目标定位】1、专题重点: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四个步骤;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2、专题难点: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基因治疗;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考纲知识梳理】第1节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材梳理:知识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注意:对本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知识点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1)限制性内切酶的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来的。

(2)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将每一条链上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切开。

(3)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方式及结果:①在中心轴线两侧将DNA切开,切口是黏性末端。

②沿着中心轴线切开DNA,切口是平末端。

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1)来源:大肠杆菌、T4噬菌体(2)DNA连接酶的种类: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

(3)作用及作用部位:E.coliDNA连接酶作用于黏性末端被切开的磷酸二酯键,T4DNA连接酶作用于黏性末端和平末端被切开的磷酸二酯键。

注意:比较有关的DNA酶(1)DNA水解酶:能够将DNA水解成四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成膦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2)DNA解旋酶:能够将DNA或DNA的某一段解成两条长链,作用的部位是碱基和碱基之间的氢键。

注意:使DNA解成两条长链的方法除用解旋酶以外,在适当的高温(如94℃)、重金属盐的作用下,也可使DNA解旋。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一基因工程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一基因工程知识点

专题一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黏性末端: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切开时,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他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黏性末端。

平末端: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是平整的,这样的切口叫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两种DNA连接酶(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DNA连接酶DNA聚合酶不同点连接的DNA双链单链模板不要模板要模板连接的对象2个DNA片段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存在的单链DNA片段上相同点作用实质形成磷酸二酯键化学本质蛋白质3.“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基因工程是一门现代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它通过改造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实现对生物体基因的精确操控和改良。

下面将对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应用。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基因工程是指通过人为手段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以改变其性状和功能的技术。

其实现的基本原理包括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和基因传递。

1. 基因定位:基因定位是指确定感兴趣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

常用的方法有FISH(荧光原位杂交)和PCR(聚合酶链反应)等。

2. 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指将感兴趣的基因从一个生物体中复制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其在目标生物体中表达。

常用的方法有限制酶切、连接酶切和DNA合成等。

3. 基因传递:基因传递是指将经过克隆的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并使其在目标生物体中稳定遗传。

常用的方法有基因枪、电穿孔和冷冻贮存等。

二、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分别介绍其主要应用领域。

1. 农业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遗传改良。

通过导入特定基因,转基因作物可以获得抗病虫害、耐逆性或提高产量等特点,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医学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生物药物的生产。

通过基因诊断,可以准确检测遗传病的基因突变,为疾病的早期预测和治疗提供依据。

基因治疗则通过修复或替代患者体内的异常基因,治疗遗传性疾病。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被用于生产重组蛋白和抗体等生物药物。

3. 工业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酶的生产和环境修复。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大量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酶,用于工业生产和制药领域。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够降解有机物污染物,用于环境修复和生物能源开发。

三、基因工程的伦理和安全问题尽管基因工程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也带来了一些伦理和安全问题。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基因工程,这个在现代生物学中熠熠生辉的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对生命的认知。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无数未知的大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可能。

一、基因工程的定义与基本原理基因工程,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将一种生物的基因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然后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内,使之稳定遗传并表达出相应产物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基于三个重要的步骤:首先是获取目的基因,这就像是在茫茫基因海洋中找到我们想要的那一颗珍珠;其次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相当于给这颗珍珠打造一个合适的盒子,使其能够安全、有效地传递;最后是将重组 DNA 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和表达。

二、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文库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基因仓库,里面存储着各种各样的基因。

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信息,从这个文库中筛选出我们需要的目的基因。

2、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PCR 技术就像是一个基因的复印机,能够以极少量的基因片段为模板,快速大量地复制出我们想要的基因。

3、人工合成法如果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者其氨基酸序列,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部分,它就像是一辆专门运输基因的列车,需要具备多个关键组件。

1、启动子启动子是基因表达的“开关”,它能够控制基因在何时何地开始表达。

2、终止子终止子则是基因表达的“刹车”,告诉基因在何处停止表达。

3、标记基因标记基因就像是一个个小标签,帮助我们筛选出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这是我们最终想要表达的基因片段。

四、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1、导入植物细胞(1)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基因运输工具,能够将其携带的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中。

(2)基因枪法通过高速的微粒将目的基因直接打入植物细胞。

(3)花粉管通道法利用花粉管通道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的受精卵中。

高二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讲解

高二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讲解

高二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讲解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和背景介绍基因工程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生物体遗传物质进行人为的操纵和调控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基因的克隆、转移、修饰等手段,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解开生命奥秘、改良农作物品质、治疗疾病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二、基因工程的重要概念1.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物体遗传物质的主要成分,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2. 基因:指导生物体一种特定的遗传特征的DNA片段。

3. 重组DNA技术:通过人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序列。

三、常见的基因工程技术1. 基因的克隆:通过在体外将DNA片段插入到载体DNA中,然后将该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中,实现基因的复制和扩增。

2. 限制性内切酶:通过识别和切割DNA链的特定序列,实现对DNA片段的剪切,为基因的克隆提供基础。

3. DNA连接酶:通过连接DNA链断裂的两端,将DNA片段与载体DNA连接起来。

4. 转基因技术:将异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中,使其具有外源基因所赋予的特征或功能。

5. 基因编辑技术:利用CRISPR/Cas9等工具直接编辑生物体的基因序列,实现对基因的精确修饰。

四、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1.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通过转基因技术向农作物中导入抗虫、耐旱等基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抗病虫害作物的培育:通过转基因技术向作物中导入抗病虫害的基因,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3. 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微生物,生产能够有效控制害虫和病原菌的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五、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 基因诊断技术:通过检测个体的基因序列,确定其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

2. 基因治疗:将缺陷基因替换或修复为正常基因,治疗一些遗传病。

3. 基因药物研发: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嵌合蛋白、抗体药物等,用于治疗癌症、糖尿病等疾病。

六、基因工程的伦理与风险1. 伦理问题:涉及个体隐私、生物多样性、人类尊严等,需要科学家和决策者谨慎权衡利弊。

《基因工程》教案

《基因工程》教案

第一节基因工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原理,并说明“工程菌”的培育过程。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工农业生产和医疗方面的应用。

(3)能正确认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活动和动画演示等方法探究基因工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信息整合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基因生物技术及产品安全性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看待生物技术的态度。

【教学重点】(1)“工程菌”的培育过程。

(2)基因工程的应用。

(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教学难点】(1)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大致操作过程。

(2)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美国科学家培育出首批转基因婴儿》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了世界首批转基因婴儿,这些健康宝宝在出生前都经历过一系列基因科学实验。

该事件在美国甚至在全球都激起了关于伦理的激烈争论,一方面体现了科学家希望通过改变人类生殖细胞基因培养出正常、健康的婴儿,另一方面有悖人类的伦理观。

关于转基因技术,你们都有哪些了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二、新课学习在美国马里兰州有个小女孩,她体内的某个基因与正常人不同,无法合成有分解氨基毒素功能的酶,导致其免疫功能严重低下,只能生活在无菌的隔离帐内。

1990 年,当小女孩4 岁时,医生们用基因治疗的方法使她的病情大为缓解,由此她成为世界上接受基因治疗的第一人。

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但它已经为我们展现了生物工程的美好前景。

视频:《基因工程与医学》(一)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工程的原理:各种生物的DNA 在组成方式上是相同的,基因蕴含的遗传信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也是相通的,一种生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同样可以得到表达。

相关链接:质粒有些细菌除核区固有的遗传物质以外,其细胞质中还存在一种相对独立的环状DNA 分子,我们称之为质粒。

高二生物专题1 基因工程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

高二生物专题1 基因工程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

高二生物专题1 基因工程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专题1 基因工程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教学内容理解DNA重组技术所需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二)教学重点: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三)教学难点: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四)教学过程: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限制性内切酶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分子手术刀)酸二酯键断开。

切割后的DNA末端:黏性末端平末端功能:将切下来的DNA片段拼接成新的DNA分子DNA连接酶T4 DNA连接酶:能“缝合”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分子缝合针)种类也能“缝合”双链DNA的平末端E·coli 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能在宿主细胞中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条件: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点,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有特殊的遗传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分子运输车)质粒(常用)种类: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1. 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和,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由于基因工程是在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

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分子手术刀”掌握限制酶的作用,切割后产生的结果,关注限制酶从哪里寻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单细胞生物容易受到自然界外源DNA的入侵。

那么这类原核生物之所以长期进化而不绝灭,有何保护机制?在生物体内有一类酶,它们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

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所用的重要切割工具。

科学家已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了许多种限制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基因工程一【高考目标定位】1、专题重点:DNA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四个步骤;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2、专题难点: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基因治疗;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考纲知识梳理】第1节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材梳理:知识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注意:对本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知识点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1)限制性内切酶的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来的。

(2)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将每一条链上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切开。

(3)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方式及结果:①在中心轴线两侧将DNA切开,切口是黏性末端。

②沿着中心轴线切开DNA,切口是平末端。

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1)来源:大肠杆菌、T4噬菌体(2)DNA连接酶的种类: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

(3)作用及作用部位:E.coliDNA连接酶作用于黏性末端被切开的磷酸二酯键,T4DNA连接酶作用于黏性末端和平末端被切开的磷酸二酯键。

注意:比较有关的DNA酶(1)DNA水解酶:能够将DNA水解成四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成膦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2)DNA解旋酶:能够将DNA或DNA的某一段解成两条长链,作用的部位是碱基和碱基之间的氢键。

注意:使DNA解成两条长链的方法除用解旋酶以外,在适当的高温(如94℃)、重金属盐的作用下,也可使DNA解旋。

(3)DNA聚合酶:能将单个的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DNA长链。

(4)DNA连接酶: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双链DNA的缺口。

注意比较DNA 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异同点。

3.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1)分子运载车的种类:①质粒:常存在于原核细胞和酵母菌中,是一种分子质量较小的环状的裸露的DNA分子,独立于拟核之外。

②病毒:常用的病毒有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2)运载体作用:①是用它做运载工具,将目的基因转运到宿主细胞中去。

②是利用它在受体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

(3)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在宿主细胞中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②有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③有一定的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思维探究:知识点3、4、5主要是介绍DNA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及其作用。

限制酶──“分子手术刀”,主要是介绍限制酶的作用,切割后产生的结果。

在这部分内容学习时,应关心的问题之一是:限制酶从哪里寻找?我们可以联想从前学过的内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而认识细菌等单细胞生物容易受到自然界外源DNA的入侵。

那么这类原核生物之所以长期进化而不绝灭,有何保护机制?进而联想到可能是有什么酶来切割外源DNA,而使之失效,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这样就对“限制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的学习内容,不能仅仅着眼于记住这几个条件,而应该深入思考每一个条件的内涵,通过深思熟虑,才能真正明确为什么要有这些条件才能充当载体。

教材拓展:拓展点一限制酶所识别序列的特点限制酶所识别的序列的特点是:呈现碱基互补对称,无论是奇数个碱基还是偶数个碱基,都可以找到一条中心轴线,如图,中轴线两侧的双链DNA上的碱基是反向对称重复排列的。

如:以中心线为轴,两侧碱基互补对称;以为轴,两侧碱基互补对称。

拓展点二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什么部位?DNA连接酶是将一段DNA片段3′端的羟基与另一DNA片段5′端磷酸基团上的羟基连接起来形成酯键,而不是连接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

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材梳理: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为四步曲: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基因组文库从基因文库中获取cDNA文库人工合成逆转录法、根据已知的氨基酸序列推测脱氧核苷(真核生物)序列、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DNA合成仪合成等。

注: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有:a基因组文库与部分基因文库的含义及区别(教材P10表格),建立基因文库的目的?如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b逆转录法的过程 cPCR技术(原理、场所、条件、过程、特点)DNA复制与PCR技术列表比较。

如下所示:(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文库: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的基因。

构建基因文库的目的:为了在不知目的基因序列的情况下,便于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

基因组文库:含有一种生物的所有基因。

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含部分基因,可由mRNA反转录而来。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原理:DNA双链复制原料:模板DNA;RNA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Taq 酶);方法:DNA受热变性解旋为单链、冷却后RNA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合成互补链。

过程:热变性(90-95)、退火(55-60)、延伸(70-75)。

特点:指数形式扩增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的核心—体外进行)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目的基因:根据需要来选择。

2.基因表达启动子:位于基因首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转录基因。

载体的组成终止子:位于基因尾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下来。

标记基因: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3.方法: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再用DNA连接酶把两者连接。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以质粒为运载体)4标记基因)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转化: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构建的载体导入农杆菌,再让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过程重点介绍)②导入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法(将基因表达载体提纯,用显微仪注射到受精卵中)(过程重点介绍)③导入微生物细胞:Ca2+处理受体细胞成为感受态细胞,再进行混合。

提示: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是利用农杆菌(胞内寄生菌)对植物的感染而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四.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分子检测:导入检测+表达检测①导入检测: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目的基因DNA一条链(作探针)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杂交,看是否有杂交带。

②表达检测:目的为了检测是否转录出了mRNA,利用DNA-mRNA分子杂交技术,目的基因DNA一条链(作探针)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mRNA杂交,看是否有杂交带。

③表达检测:目的为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抗体与蛋白质进行抗原-抗体杂交,看是否有杂交带。

个体水平的鉴定:进行抗虫、抗病的接种实验,根据其性状判断是否表达。

提示:①DNA分子杂交技术首先提取受体细胞中的DNA,然后高温解成单链,再与同位素标记的DNA探针杂交;②抗原-抗体杂交所用到的抗体是用表达出的蛋白质注射动物进行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并提取出而来的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教材梳理:知识点一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干旱和抗盐碱等)以及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和利用植物生产药物等方面。

1.提高抗逆性(1)常用抗虫基因:用于抗虫(杀虫)的基因主要是Bt毒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淀粉酶抑制剂基因、植物凝集素基因等。

(2)常用抗病基因:a.抗病毒基因有: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和病毒的复制酶基因;b.抗真菌基因有:几丁质酶基因和抗毒素合成基因(3)其他抗逆基因:环境条件对农作物的生产会造成很大影响,并且这些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抗逆性基因也有多种多样,如:抗盐碱和干旱的调节细胞渗透压基因、抗冻基因、抗除草剂基因等等。

2.改良植物品质由于人们的食品含有的营养不平衡,不能满足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这样,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植物能够合成某些本来不能合成的物质。

如科学家将必需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植物中,或者改变这些氨基酸合成途径中某种关键酶的活性,以提高氨基酸的含量。

知识点二动物基因工程的应用1.用于提高动物生长速度:由于外援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可以使转基因动物生长得更快,将这类基因导入动物体内,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

如:转基因绵羊和转基因鲤鱼。

2.用于改善畜产品的品质:基因工程可用于改善畜产品的品质。

如:有些人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能完全消化或食用后会出现过敏、腹泻、恶心等不适症状,科学家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这样所获得的牛奶其成分不受影响,但乳糖的含量大大减低。

3. 生产药物基因工程不但促进了传统技术的变革,也为人类提供了传统产业难以得到的许多昂贵药品,并已形成基因工程制药业的雏形。

目前诸如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人脑激素、α-干扰素、乙肝疫苗、蛋白C、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等数十种基因工程药物已实现商品化。

此外,还有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2、肾素、心钠素等一大批珍贵药品正处于试用或临床试验阶段。

4.用转基因动物做器官移植的供体:目前,人体移植器官短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用其它动物的器官替代,又会出现免疫排斥现象,现在,科学家正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一些动物的器官进行改造,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器官。

知识点三基因治疗1.概念: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治疗遗传病的最有效的手段。

2.方法:体外基因治疗和体内基因治疗体外基因治疗:先从病人体内获得某种相关细胞,进行培养,然后在体外完成基因转移,再筛选成功转移的细胞扩增培养,最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这种方法叫做体外基因治疗。

体内基因治疗:直接向人体组织细胞中转移基因的治疗方法叫做体内基因治疗。

说明:对于遗传病的治疗最根本的方法是进行基因替换或修复。

基因治疗的最佳时期理论上是受精卵时期,这样可以使个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正常基因,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能人人在受精卵时期进行基因检查。

其次是对患者进行相关细胞的基因替换,如:对于遗传性糖尿病患者,只对胰腺的B细胞进行基因替换,该个体就能正常分泌胰岛素,糖尿病得以治疗;但这种局部细胞的基因替换,并没有改变其它部位细胞的基因,如精原细胞,其后代很大可能还会患遗传性糖尿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