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因工程》知识点默写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总结一.概念(1)原理:。
(2)优点:与杂交育种相比,;与诱变育种相比,。
(3)基因工程成功的原因:①成功拼接的原因:②成功表达的原因:二.基本工具1、两种酶:(1):作用特点:。
(2):E ·coli DNA 连接酶与T 4 DNA 连接酶的区别:2、一种运载体(1)条件:①;②;③具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作用:)(2)种类:最常用;其他动植物病毒、三、操作程序(1):方法:①:不知道脱氧核苷酸序列②:已知目的基因两端一小段序列,便于③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知道全部序列,且基因比较小。
这种方法不需要模板。
(2)——基因工程的核心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3)生物种类常用方法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 植物动物受精卵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微生物原核细胞Ca 2处理细胞→感受态细胞→重组表达载体DNA 分子与感受态细胞混合→感受态细胞吸收DNA 分子质粒的T-DNA 上→农达载体提纯→取卵转化过程杆菌→导入植物细胞→整合到受体细胞染(受精卵)→显微注射→受精卵发育→获得色体的DNA 上→表达具有新性状的动物(4)①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 上:②是否转录:③是否翻译:④个体水平鉴定:抗虫、抗病接种实验易错点说明:1、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要求:用限制酶。
目的是:。
同种的含义是:同一种或相同两种,即单酶切或双酶切。
选择双酶切的原因是。
2、工具≠工具酶;运载体≠质粒。
3、启动子≠起始密码子,终止子≠终止密码子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分别控制翻译过程的启动和终止。
启动子:。
终止子: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短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作用是使转录过程停止。
4、基因探针的要求:①单链②有③5、农杆菌转化法中的“2”次导入:第一次:将含有目的基因的T—DNA的质粒导入农杆菌;第二次(非人工操作):将含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受体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6、转化:。
基因工程知识点

基因工程各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基因工程的首例操作实验三大理论基础:DNA是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遗传密码的破译和遗传物质传递方式的确定三大技术基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与DNA的切割、DNA连接酶的发现与DNA片段的连接、基因工程载体的研究与应用基因工程的诞生:72年,P.Berg首次实现体外DNA重组:体外用EcoRI分别切割SV40和λDNA,并用T4 DNA连接酶连接成为重组的杂种DNA分子73年,S.Cohen 体外重组DNA并转化:具Kanr的E.Coli质粒R6-5和具Tetr的E.Coli质粒pSC101切割并连接转化的大肠杆菌具有双重抗性S.Cohen 和H.Boyer首次实现真核基因在原核中表达:将非洲爪蟾的DNA与E.Coli质粒(pSC101)体外切割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2.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基因工程是指将一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新物体(受体)内,使之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产物或具有新性状的DNA体外操作技术,也称为分子克隆或重组DNA 技术。
供体、载体、受体是基因工程的三大基本元件。
3.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过程a分离目的DNA片段:酶切、PCR扩增、化学合成等。
b重组:体外连接的DNA和载体DNA,形成重组DNA分子。
c转化: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并与之一起增殖。
d筛选:鉴定出获得了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
e对获得外源基因的细胞或生物体通过培养,获得所需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
第二章载体1.理解用PBR322和PUC18作载体的克隆外源基因的原理。
答案不确定PBR322作载体的克隆外源基因的原理:PBR322质粒具有12 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识别位点:Tet r 基因内有7个酶切位点:Bam HⅠ,SalⅠ:Amp r基因内有3 个酶切位点:PstⅠ。
Eco RⅠ和HindⅢ不在抗生素基因内,不导致插入失活。
基因工程重点考点归纳

基因工程重点考点归纳1. 简述基因工程中的四大要素。
答:基因工程的四大要素是基因、工具酶、载体、宿主细胞。
2. 简述基因工程诞生的基础。
答:基因工程诞生的基础是理论上的三大发现和技术上的三大发明。
1971年,史密斯(Smith H. O.)等人从细菌中分离出的一种限制性酶,酶切病毒DNA分子,标志着DNA重组时代的开始。
1972年伯格(Berg P.)等用限制性酶分别酶切猿猴病毒和噬菌体DNA,将两种DNA 分子用连接酶连接起来,得到新的DNA分子。
1973年,科恩(Cohen S.)等进一步将酶切DNA分子与质DNA 连接起来,并将重组质粒转入E.coli细胞中。
理论上的三大发现:(1)DNA是遗传物质(2)DNA双螺旋模型(Watson/Crick 1953)(3)确定了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式(60年代)技术上的三大发明:(1)工具酶的使用【Smith 和Wilcox(1970) 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纯化了Hind II其它工具酶(如连接酶)等的发现分子剪刀和DNA缝合工具】(2)基因运载工具—DNA载体的使用(对质粒的认识)【细菌的致育因子—F因子Lederberg 1946抗药性因子(R) 大肠杆菌素因(Col)】(3)逆转录酶的使用【Baltimomore 和Temin (1970) 各自发现了逆转录酶】意义:丰富了“中心法则”、真核基因的制备成为可能、构建cDNA 文库成为可能。
第二章1.简述细菌的限制与修饰系统答:细胞中存在位点特异性限制酶和特异性甲基化酶,即细胞中有限制—修饰系统(R-M Restriction-modification system)。
R-M系统是细菌安内御外的积极措施。
根据酶的亚单位组成、识别序列的种类和是否需要辅助因子,限制与修饰系统至少可分为四类。
2.II型限制性内切酶的特点答:II型限制性内切酶是同源二聚体,由两个彼此按相反方向结合在一起的相同亚单位组成。
识别回文对称序列,在回文序列内部或附近切割DNA,产生带3‘- 羟基和5’-磷酸基团的DNA 产物,需Mg2+,相应的修饰酶只需SAM 。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1.1、1.2)1、基因工程: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1、基因工程的三大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特点: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是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反向对称,重复排列。
4、限制酶在原核生物中的作用:切割外源DNA,保护细菌细胞。
5、为什么限制酶不剪切原核生物自身的DNA分子?原核生物本身不含相应特异性序列;对DNA分子进行甲基化修饰。
6、两种常见的DNA连接酶:E·coli DNA连接酶:源自大肠杆菌,只连接黏性末端;T4DNA连接酶:提取自T4噬菌体,两种末端均可连接,连接平末端效率低。
7、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相同点:都是蛋白质;都能生成3'磷酸二酯键。
不同:前者在两个片段之间形成3'磷酸二酯键,后者只能将单个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片段上;前者不需要模版,后者需要。
8、载体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一到多个限制酶切点;对受体细胞无害;导入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和表达;有某些标记基因;分子大小合适。
9、质粒: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10、标记基因的作用: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11、三类载体: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12、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说法一: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中分体(鸟枪法、反转录法)、用人工的方法合成;说法二:从基因文库中获取(鸟枪法、反转录法)、利用PCR技术合成、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13、基因库:一个物种中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基因文库: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个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的基因;基因组文库:含有某种生物全部基因的基因文库;部分基因文库:只含有一种生物部分基因的基因文库;cDNA文库: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
基因工程默写

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从技术操作层面看,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作重组DNA技术。
2.1944年,艾弗里等人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不仅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还证明了DNA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转移3.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用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随后不久,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4.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
5.1967年,科学家发现,在细菌拟核DNA之外的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在细菌细胞间转移。
6.1972年,伯格首先在体外进行了DNA改造的研究,成功地构建了第一个体外重组DNA 分子7.1973年,科学家证明质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构建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使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并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至此,基因工程正式问世。
8.1984年,我国科学家朱作言领导的团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条转基因鱼9.1983年,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烟草。
此后,基因工程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
10.1985年,穆里斯等人发明PCR,为获取目的基因提供了有效手段。
11.2013年,华人科学家张锋(1982—)及其团队首次报道利用最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技术编辑了哺乳动物基因组。
该技术可以实现对特定基因的定点插入、敲除或替换。
第1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1.切割DNA的工具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又称限制酶,这类酶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它们能够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产生两种形式的末端。
2.DNA连接酶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后者既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互补的,又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的,但连接后者的效率比较低。
基因工程知识归纳

基因工程知识点归纳1、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工程的操作对象?操作环境(生物体内/生物体外体外)2、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有哪些?3、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能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理论基础是?4、基因操作的工具——基因的剪刀、基因的针线、基因的运输工具分别是指什么?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限制酶在该类生物体内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原核生物容易被外源DNA侵入)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特点?作用的化学键是?切割后产生的末端种类有?7、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区别和相同点有?8、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特异性吗?DNA连接酶呢?9、运载体的种类有哪些?载体应该具备的条件有哪些?10、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中基因的区别有哪些?11、怎样从基因文库中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目的基因?12、PCR技术的原理是什么?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1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分为哪三步,温度相同吗?需要加入ATP吗?14、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和DNA体内复制所用的酶有什么不同?15、PCR技术可以从生物体内找到相应的目的基因吗?16、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的目的基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获得?17、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其目的是?18、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哪些?一个载体质粒呢?19、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如何?20、启动子的作用是什么?终止子呢?它们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呢?21、启动子和起始密码子的区别是什么?终止子和终止密码子呢?22、起始密码子存在于非编码区吗?为什么?23、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有什么作用?24、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候,用双酶切与单酶切相比有点是?25、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哪些?最常用的是?26、农杆菌主要感染什么植物?是怎么样感染的?27、一般把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Ti质粒的什么部位?为什么?28、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导入动物细胞时候一般选用什么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操作程序是?29、原核生物具有哪些其他生物没有的特点,因此,早期的基因工程操作都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30、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过程?31、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检测方法是?3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发挥功能作用的第一步是?检测方法是?3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的方法是?34、除了分子水平检测,还需要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检测,如何检测一株抗虫棉是否抗虫?35、抗虫的目的基因有哪些?抗病的目的基因呢?36、乳腺生物反应器科学家将药用蛋白目的基因与什么重组在一起?它的缺点是什么?37、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通过什么工程可以生产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38、蛋白质工程的出发点是?最终操作对象是?39、如何用基因工程方法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基因工程知识点 超全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基因工程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由于基因工程是在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3、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存在: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2)特性:特异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3)切割部位:磷酸二酯键(4)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5)识别序列的特点:(6)切割后末端的种类:DNA分子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轴线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而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则是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 连接酶(1)作用:将限制酶切割下来的DNA 片段拼接成DNA 分子。
(2)类型相同点:都连接磷酸二酯键3.“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 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 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种类 E ·coli DNA 连接酶 T 4DNA 连接酶 来源 大肠杆菌 T 4噬菌体 功能特性只能将双链DNA 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 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之间的效率较低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他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知识点全

第一章基因工程概述1.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流程?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原称遗传工程。
从狭义上讲,基因工程是指将一种或多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遗传并表达出新的性状。
因此,供体、受体和载体称为基因工程的三大要素。
1.分离目的基因2.限制酶切目的基因与载体3.目的基因和载体DNA在体外连接4.将重组DNA分子转入合适的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培养5.选择、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克隆6.培养、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第二章基因工程的载体和工具酶1. 基因工程载体必须满足哪些基本条件?具有对受体细胞的可转移性或亲和性。
具有与特定受体细胞相适应的复制位点或整合位点。
具有多种单一的核酸内切酶识别切割位点。
具有合适的筛选标记。
分子量小,拷贝数多。
具有安全性。
2. 质粒载体有什么特征,有哪些主要类型?1、自主复制性2、可扩增性3、可转移性4、不相容性主要类型有1.克隆质粒2.测序质粒3.整合质粒4.穿梭质粒5.探针质粒6.表达质粒3. 质粒的构建(1)删除不必要的 DNA 区域,尽量缩小质粒的分子量,以提高外源 DNA 片段的装载量。
一般来说,大于20Kb 的质粒很难导入受体细胞,而且极不稳定。
(2)灭活某些质粒的编码基因,如促进质粒在细菌种间转移的 mob 基因,杜绝重组质粒扩散污染环境,保证 DNA 重组实验的安全,同时灭活那些对质粒复制产生负调控效应的基因,提高质粒的拷贝数(3)加入易于识别的选择标记基因,最好是双重或多重标记,便于检测含有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4)在选择性标记基因内引入具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及切割位点的 DNA序列,即多克隆接头(Polylinker),便于多种外源基因的重组,同时删除重复的酶切位点,使其单一化,以便环状质粒分子经酶处理后,只在一处断裂,保证外源基因的准确插入。
(5)根据外源基因克隆的不同要求,分别加装特殊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和
,赋予生物以新的,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和。
基因工程是在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
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优点:、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工具酶:、)
1.“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末端和末端。
(4)限制酶自身DNA,原因是原核生物中或识别序列已经被。
2.“分子缝合针”——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
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
②。
③。
(2)最常用的载体是 ,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之外,并具有的 DNA分子。
(3)其它载体:、 .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
1.目的基因是指:。
2.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
和。
3.基因文库是指:将含有某种生物的许多DNA片段,导入
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称为基因文库。
包含了一种生物所有的基因,这种基因文库称为;包含了一种生物的一部分基因,这种基因文库称为,如。
获取目的基因的依据有哪些?如、、
、、。
4.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
(2)特点:
(3)条件:()、、()、()。
(4)仪器:。
5.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有:、。
第二步: ----也是基因工程的
1.目的:。
2.组成:+++
(1)启动子含义及作用:。
(2)终止子含义及作用:。
注意与终止密码子的区别
(3)标记基因的作用:。
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第三步:
1.转化的概念:是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其次还有和
等。
其中单子叶常有的方法是。
农杆菌转化的原理是将Ti质粒上的整合到。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
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其转化方法是:先用处理细胞,使其成为,再将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是否表达。
第四步:
1.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表达的关键是采用的方法是。
2.检测目的基因发挥功能作用的第一步采用的方法是。
3.从分子水平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是。
4.最有效或者说最可靠的检测方法是。
如。
以上步骤中哪一步骤没有用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
转化的实质是目的基因整合到中。
[测一测]
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将a转移到马铃薯植物中。
经检测,Amy在成熟块茎细胞的细胞间隙中发现。
请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叫____________,提取它的一个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与基因运载工具________结合前还必须经过的处理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例如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目的基因是
,从(微生物)中分离而来的抗虫基因。
培育抗虫作物的优点是:、。
(2)乳腺生物反应器:科学家将基因与基因的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等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中。
这种药物生产的方式(受/不受)生物性别的限制,若从动物尿液中提取目的基因产物则(受/不受)性别限制,这种方式称为。
(3)基因工程的目的不同,可选用的受体细胞不同。
若生产基因工程药品,受体细胞一般选用,也可称为。
从而利用它们生产药物。
(4)基因检测和基因诊断,都是利用的,来检测基因从而达到鉴定性别或检查疾病的目的。
(四)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
,对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的基础:
蛋白质工程的手段: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最终必须通过来完成。
从预期的出发→设计预期的→推测应有的→找到相对应的(基因)→基因表达→产生需要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