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南京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节选自《2016 中国散文排行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 年 1 月第 1 版,有 删改。) 【注释】①笳:古代北方的一种乐器。 阅读全文,找出最能概括立秋这个节气特点的词语。 文章第③段作者写夏天的雨有何用意? 品读下列语句,按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①其实,在立秋的前几天,它已跃跃欲试,吹响了寒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② 逃 脱了夏天的热笼子,凉爽带给人们的是心情的释放和愉悦。(“逃脱”一词能否 换成“离开”?说说你的理由。)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开篇简洁、中部展开、结尾收束,以盼秋-绘秋-迎秋赞秋串联成篇,有一气呵成之感。 B.文章第②段写到古代的立秋仪式,说明中国人对立秋这个节气的重视由来已久,也 凸显了这个节气的重要性。 C.“悉心静听这清纯的自然之音,在美妙的天籁声中安然入睡”这句可用舒缓的语气 来读,这样能突出秋天的自然之音带给人的宁静与享受。 D.文章末段中“摇曳”一词本指摇摆、摇荡,在这个语境中指“我”身心的悠游自在, 有了一种沉醉于秋天的意味。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 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 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 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 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 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 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 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 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 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 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 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七上期末(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25分)班级拟布置文学角,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栏目一:共话诗文1.请根据提示,补全表格内容。
诗文出处联想想象何当共剪西窗烛,(1)。
李商隐《夜雨寄北》(2),(3)。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请看那朵流星,(4)。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如今直上银河去,(5)。
刘禹锡《浪淘沙》教诲期许谁言寸草心,(6)。
孟郊《游子吟》(7),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诫子书》河流大野犹嫌束,(8)。
谭嗣同《潼关》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9)。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栏目二:聚焦名家莫言,人如其名,时而在生活中沉默guǎ()言,时而在文学里无拘无束地想象。
正如《生死疲劳》中,他从动物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荒dàn()不经的故事。
其中,不凡的想象源于他苦难的童年,极度的寂寞.()感,使他对动物情有独钟。
纯粹.()的热爱,使他成为一名作家,自然而然地,动物们也就进入了他的小说。
2.给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
沉默guǎ()言荒dàn()寂寞.()纯粹.()3.用正楷字抄写下面词语。
不凡想象4.与“无拘无束地想象”中的“想象”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苦难B.纯粹C.一名D.进入栏目三:朗读经典5.在央视《朗读者》栏目里,演员刘烨朗读的是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因为人能保持一颗童心最重要,愿我们都能守护内心的玫瑰;演员马伊琍朗读的是杨绛的《我们仨》,因为她记录了生活的点滴,笔触温柔,愿我们要过好自己的每一天以及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
文学角邀请你朗读,请仿照示例回答。
你朗读的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
6.班级文学角拟增设一个能突出班级特色的栏目,请仿照栏目一、二、三的样式起名,并说明栏目内容。
栏目一:共话诗文栏目三:朗读经典栏目二:聚焦名家栏目四:内容:。
二(45分)(一)古诗文阅读。
南京市2018-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南京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南师、江宁、鼓实(四)阅读下文,完成 17-20 题(14 分)夜莺(节选)【丹麦】安徒生①有一位中国皇帝终于得到了那只据说是世界上最会唱歌的夜莺。
②听夜莺唱得那么甜润,眼泪涌上了皇帝的眼睛,等到它的歌声变得更加动人,深入到每 个人的心中时,泪水滚下了皇帝的脸频。
皇帝太喜欢它了,把它留在了宫中。
③现在全城都在谈论这只了不起的鸟,两个人相遇时,这个说“夜”,那个就说“莺”,他 们懂得其中的意思。
因为大家开口就只谈夜莺。
有十一个小贩的孩子取名“夜莺”,但是他们一 个也不会唱歌。
④有一天,皇帝收到了一个大包裹,上面写着“夜莺”两个字。
⑤“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本写我们这只鸟的新书。
”皇帝说,但拆开来一看,这不是书,而 是一件装在盒子里的工艺品,一只人造的夜莺,看上去和活的一样,全身镶满了钻石、红宝石 和蓝宝石。
给这只人造夜莺一上发条,它能唱得和真夜莺一样,尾巴还能一上一下地跳动,发 出银色和金色的闪光。
它的脖子上挂着一条缎带,上面写着: “中国皇帝的夜莺不能和日本国 天皇的这只夜莺相比。
”⑥“这只夜莺美”看见的人“那将⑦“这不能怪它,”乐“它唱得完全一首歌曲子唱上三十三遍而丝毫不累,人们还乐意听下去,但是皇帝说也该让真夜莺唱唱了。
但是它上哪儿去啦?谁也没有注意到,它已经飞出了打开的窗子,回到它自己翠绿的林中去了。
⑧“多么古怪的行为。
”发现它飞走以后,皇帝说。
宫中所有的人都骂它,说它忘恩负义。
⑨“不过我们到底有了一只最好的鸟。
”一个朝臣说,接着大家要这只鸟再唱,虽然这同一 首曲子他们已经听到第三十四遍,他们还是没有把它记住,因为这首曲子很难。
乐师把这只鸟 捧上了天,甚至认为它比真夜莺还要好,不仅它的衣饰和美丽宝石比真夜莺好,它的音乐才能 也比真夜莺好。
⑩“因为你必须认识到,我的陛下,对于一只真夜莺,我们永远说不出它接下去将唱什么, 但是对于这只鸟,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
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2019·南海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如果他kāng kǎi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这将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________)(2)最使我páng huáng恐慌的是——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________)(3)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fù lì táng huáng的博物馆。
(________)(4)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那除了kuáng wàng zì dà的人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________)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9八下·海淀期末) 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水击三千里,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北冥有鱼》)三、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4分)3. (9分) (2017八下·秀屿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Juàn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 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2),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2) 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 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4) 天上的明星现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5) 学校为“书香校园”活动征集名言警句,你认为诸葛亮《诫子书》中“”一句最合适贴在图书馆作为宣传语。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走进故事的长廊,总有些人或事让我们深受触动:白求恩对人民的热忱.,牧羊人不计chóu劳的无私……此外,动物学家看似怪dàn不经的实验行为让我们忍俊不禁.,女娲造人的神话让我们惊叹不已,穿井得一人的谣言引人深思。
奇妙神话,开启想象;通俗寓言,启迪人生……万千优秀作品汇集,化成我们阅读路上的点点星光。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chóu 劳②怪dàn 不经③热忱.④忍俊不禁.(2) 下列词语和语境中的画线词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A.大吃一惊B.骇人听闻C.叹为观止D.目瞪口呆(3) “女娲造人”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请你再写出两个你熟悉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名字。
①②3.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问题。
【片段一】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夫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
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
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
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
南京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南京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人生是路,是一条漫长而悠远的路。
②只因人生之路的漫长、曲折、坎坷(A)才有悄然面对生活的智慧与执着。
③人生是路,成长亦是路,只不过,人生之路须以成长之路作为起程,一颗颗年少的心在此奔波、跋涉。
④每一步的前行,需要海浪的洗礼,需要阳光的润泽,需要雨露的照耀,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嗅到花朵的芬芳。
(小题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横线的字。
“曲”用部首检字法应查部首;“悄”读音为。
(小题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应改为;(小题3)请选出符合“洗礼”中“礼”的义项()“礼”在《新华字典》里的释义:①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倍习惯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行的仪节;②表示尊敬的态度或动作;③礼物,用来表示庆贺或敬意。
(小题4)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小题5)请将适合(A)处的标点符号,填在下面田字格的正确位置上。
二、现代文阅读老师!老师!阎连科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
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
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
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
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
南京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卷(含答案)

期末语文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下列词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敬辞:令尊、高寿、奉还、尊君B. 谦辞:寒舍、舍妹、敝人、劳驾C. 名词:法律、水藻、过去、以上D. 名词:诀别、菊花、玻璃、衣裳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 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C. 通过《秋天的怀念》的学习,使同学们领悟了母爱的伟大、生命的可贵。
D.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
你一年四季在我的眼前流动。
B. 要弄清楚蛋白质在体内为什么不可或缺?就要了解它对人体的作用。
C. 大阅兵让人们再睹了人民军队整齐划一的步伐,排山倒海的气势,巨龙凌空的雄姿。
D. 听说《挑战不可能》节目即将在南京举行,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争当现场小观众。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4.默写。
日月之行,______ ,______ ,若出其里。
(《观沧海》曹操)______ ,江春入旧年。
(《______ 》王湾)______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号______ )夕阳西下,______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 。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______ ,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______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朱自清)三、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7.0分)5.给下列语段填上适合的汉字或拼音。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hóu ______ 咙。
在南国,当冬雨在头顶上瓢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______ 。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23分)1.(8分)扬子同学在活动中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阅读是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我迷恋那些不动声色的描述,那些用纤维连接起来的细部,几乎抵达了事物的每一条纹路;我迷恋天马行空的想象,江河山海,天堂冥界,过去未来,无所不臻;我迷恋那些幽旷深邃的思想,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立已达人的经验总结,从不同方面quán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zhāng显了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1)为加点字注音:纤.维谆.谆教诲(2)根据拼音写汉字:quán释zhāng 显(3)请从语段中找出一个褒义词。
(4)对语段中词语理解错误的是A.“一段”、“一条”是数量词。
B.“温暖”、“深邃”都是形容词。
C.“连接”与“抵达”都是动词。
D.“那些”是名词。
2.(10分)秦淮同学根据所学古诗制作了诗文辑录表格,根据提示填空。
意象诗句情感出处白鹤晴空一鹤排云上,(1)。
豪迈之情刘禹锡《秋词》蜡烛何当共剪西窗烛,(2)。
思家之愁李商隐《夜雨寄北》(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身世之悲杜甫《江节又逢君。
南逢李龟年》菊花(4),应傍战场开。
和平之盼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风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河流(6),山入潼关不解平。
个性之逐(7)《潼关》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8)童真之乐高鼎《村居》我的发现(9)3.(5分)根据钟山同学展示的读书摘抄,补全扬子与秦淮同学的对话。
ㅤㅤ在我看来,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川端康成叙述中的凝视缩短了心灵抵达事物的距离,卡夫卡叙述中的切割扩大了这样的距离;川端康成是肉体的迷宫,卡夫卡是内心的地狱。
扬子:钟山同学摘录的这段话真是写得太好了。
它用了(1)和(2),(3)和(4)两组反义词,来显示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南师、江宁、鼓实(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 题。
(11 分)窗外有只啄木鸟邓迎雪①失明后,他的记忆反倒越来越清晰鲜明。
②他常想起生病前的那个春天,他正坐在桌前看书,忽然窗前飞来一只灰褐色的小鸟,站在窗台上,机敏地四处张望,它的嘴巴又尖又长,像一支坚硬的铁钩,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条状花纹,非常漂亮。
③“好可爱的鸟!”他赞叹不已,眼睛一眨不眨,完全被吸引住了,直到鸟儿飞到不远处的果园里。
母亲笑说:“啄木鸟来咱家果园当医生呢,看来今年要大丰收啊。
”④如今,往事还历历在心,现实却早已物是人非。
他的世界坍塌了,他喜爱的啄木鸟也不知飞向了哪里。
⑤想到这里,他又悄悄落泪......。
母亲在他身边坐下,也不说话,只是帮他擦去泪水,用粗糙的手温柔地捋顺他的头发。
⑥一天,他正躺在床上发呆,母亲忽然喜滋滋地告诉他:“啄木鸟飞来了,正在咱家的窗台上。
”他“腾”地一下坐起来,这真是一个意外惊喜,好像是故友重逢。
他悄悄地问母亲:“和从前的那只一样吗?”母亲压低声音说:“一样,说不定就是以前的那只。
”⑦他脸扭向窗子,努力地倾听,可什么声音也没有。
母亲解释:“今天它心情不好,不想唱歌呢。
”⑧自从他生病,母亲变得越来越坚强、幽默,他被母亲的话逗乐了。
⑨第二天,他果真听到了啄木鸟的叫声。
那清脆的“昂―昂―”的叫声,在他耳边萦绕。
其实,啄木鸟的叫声一点也不悦耳,但在他听来宛若天籁。
⑩啄木鸟好像知道他的心事,隔三岔五就停落在他窗前唱歌,好像是和他进行着简短的对话。
每次鸟儿来,他的内心都充满了喜悦。
他想象着鸟儿站在窗前四处张望的模样;阳光洒在它身上,给它披上一件金色的纱衣,它犀利的嘴巴随着它的小脑袋,来回变动着方向,像是随时准备出诊的医生……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轻轻的微笑。
⑪当人生天地变得越来越狭小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除了亲情,还有一只像老朋友一样的啄木鸟,这让他非常欣慰。
⑫后来,母亲又带着他四处求医,他终于复明了!⑬眼前的母亲苍老了许多,秋风吹来,一缕白发飘在她瘦削的脸上,似乎想掩住她饱含热泪的眼睛。
但那眼泪最终没有藏住,顺着她沾满幸福的脸颊滑落下来。
⑭他牵起母亲枯瘦的手,哽咽难言。
回到家,他走到窗前,想看看窗外有没有那只啄木鸟。
⑮然而,外面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以前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简易的铁板房。
⑯“你生病那年我就把果园卖了。
”母亲充满歉意地说。
⑰那一定是给他看病用了,母亲一直对他说,看病都是家里以前攒的钱,原来是瞒着他。
想到这里,他又纳闷,啄木鸟又是从哪来的?⑱母亲笑:“没有啄木鸟……那是为让你开心,俺自个搞的发明,放的录音哩。
”⑲他的眼泪缓缓地流了下来。
母亲已经 60 多岁,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放录音”也许是她这辈子最厉害的发明吧。
⑳他没有再见过那只啄木鸟,但他心里一直有只美丽的小鸟――一只用母爱绘成的鸟儿,永远飞翔在他的生命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14. 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品析语言(5 分)(1)文章第⑤⑲段划线句都写到了“他”流泪,请简析两次流泪的原因。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⑬段划线句子。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以“窗边有只啄木鸟”为题有什么作用?(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答案】本文记叙了一位普通的母亲用自己的发明给失明的儿子带来快乐和希望,并竭力将儿子的眼病治好的事情。
【解析】此类题为文意概括题,运用“人物+事件+结果”的方式答题。
在咱们学而思的课堂上已多次提及此类题型,注意有结果要答出。
15.【答案】(1)第一次是双目失明,遭遇人生的不幸而流泪;第二次是因为母爱而感动落泪。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要回到原文找到流泪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分析原因。
【答案】(2)运用了外貌和神态描写,一方面刻画除了母亲苍老消瘦的面容,另一方面写出了母亲因儿子复明喜极而泣的样子,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的赏析,尤其要关注描写对于人物的刻画作用。
16.【答案】全文以啄米鸟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同时标题还是小说的关键情节,是母亲设置骗局的一个原因,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再者这只啄木鸟是母亲搞的发明,是母爱的化身;最后这个标题也侧面刻画了一个机智而慈爱的母亲。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分值较高,注意结合内容结构,以及文章的情感主旨进行理解分析。
溧水中学附属中学(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 题。
(12 分)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让•乔诺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
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
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
我想,那一万颗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使朗。
现在,他不再放羊。
他说。
草吃树苗,是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
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
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
他一直在种树。
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1910 年种的棕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
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
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 11 公里宽。
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一样创造。
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
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
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
他是对的。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效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从 1920 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
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1945 年 6 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那年,他已经 87 岁了。
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
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
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1913 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
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
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荡。
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
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较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的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11.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故事。
根据节选部分填空。
(2 分)初遇牧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 分)从 1920 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
我从没..动摇或怀..见过他有任何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结合选文,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