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 第2单元 单元导读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公开课精讲ppt课件

突然出击 )整顿衣裳起敛 整理 容颜 ) 年纪大了 )凄凄不似向前 原来的,先前 的 一生 ) 伤春之心 )
) 迷惘,茫然
• • • •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D B.暮去朝来颜色故 C.老大嫁作商人妇 D.似诉平生不得志
• 解析: • 明年: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 颜色:古:容貌 今: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 老大:古:年纪大了。今:排行第一的人 • 得志:实现志愿
匪亲( 吮血(
) fěi ) shǔn
狼与豺( 咨嗟(
)
chái
) zī jiē
凋伤(
暮砧( 荆门(
) diāo
) zhēn ) jīng
萧森(
万壑( 朔漠(
)
) )
xiāo
hè shuò xǐng zhǔ
青冢(
猿啸(
) zhǒng
) xiào
省识(
渚清(
)
)
霜鬓( 贾人( 悯然(
) bìn ) gǔ ) mǐn
潦倒( 荻花( 六幺(
) ) )
liáo dí yāo
虾蟆陵(
呕哑( 惘然( 筹(
) há má
) ōu yā wǎng ) ) chóu
钿头银篦(
嘲哳( 宵柝( 未卜( )
) diàn
) zhāo zhā ) tuò
bì
晓
bǔ
• 知识点二:重点词语解释: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颠 以手抚膺坐长叹
• • • • • • • • • • • •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 ) 曾经 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 ) 水中小块陆地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 ( 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 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 ) 衰颓,失意 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 ) 只 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 ) 距离 盈:( ) 满、足 走不通的、陡峭的 枯松倒挂倚绝壁 绝:( ) 为什么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胡为:( ) 畏途巉岩不可攀 巉岩:( ) 高而险的山岩 侧身西望长咨嗟 咨嗟:( ) 叹息
2021人教版语文必修3课件:第二单元 琵琶行 并序

示例
《琵琶行》中主要的笔墨是对琵琶乐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所 取的是《琵琶行》中用作陪衬的描写。
第二单元 琵琶行 并序
刷古诗文阅读
考点: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①。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②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第二单元 琵琶行 并序
刷语言文字应用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①处,根据前文“不仅留下约3 000篇诗作”和后文
的内容可知,此处应填“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之类的语句。②处,前文提出了“根情、苗言、 华声、实义”的论点,横线前说了“情”,横线后说了“义”,可见横线处应说明“言和声”,再根 据“内容”“效果”等词和对诗的基本认识,可知应填“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之类的语句。③处, 横线前说“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横线后的句子对应的是“情者系于政”,故横线处的句子 应对应“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故可填“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之类的语句。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例句中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内容,因此在选用其他诗人的时候, 一定要就该诗人的某首诗歌进行解读,再按照例句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
示例
苏轼在赤鼻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 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了生命的黄昏。
第二单元 琵琶行 并序
D.浩如烟海 蔚为大观 淋漓尽致 演义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文中用来形容“诗文”,用“浩如烟海”恰当。第二空:“蔚然成风” 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蔚为大观”指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 等)。文中强调“电子琴、小提琴、钢琴音乐班”在当时很盛行,用“蔚然成风”恰当。第三空: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酣畅淋漓”形容文 章等笔意流畅,表达充分透彻。文中强调将情绪流转彻底地呈现出来,用“淋漓尽致”恰当。第四 空:“演绎”一指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二指铺陈,发挥;三指 展现,表现。“演义”一指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二指以一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 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此处是说表 现出不同的“心境情绪”,用“演绎”恰当。 故选B。
《琵琶行》中主要的笔墨是对琵琶乐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所 取的是《琵琶行》中用作陪衬的描写。
第二单元 琵琶行 并序
刷古诗文阅读
考点: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①。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②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第二单元 琵琶行 并序
刷语言文字应用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①处,根据前文“不仅留下约3 000篇诗作”和后文
的内容可知,此处应填“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之类的语句。②处,前文提出了“根情、苗言、 华声、实义”的论点,横线前说了“情”,横线后说了“义”,可见横线处应说明“言和声”,再根 据“内容”“效果”等词和对诗的基本认识,可知应填“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之类的语句。③处, 横线前说“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横线后的句子对应的是“情者系于政”,故横线处的句子 应对应“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故可填“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之类的语句。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例句中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内容,因此在选用其他诗人的时候, 一定要就该诗人的某首诗歌进行解读,再按照例句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
示例
苏轼在赤鼻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 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了生命的黄昏。
第二单元 琵琶行 并序
D.浩如烟海 蔚为大观 淋漓尽致 演义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文中用来形容“诗文”,用“浩如烟海”恰当。第二空:“蔚然成风” 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蔚为大观”指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 等)。文中强调“电子琴、小提琴、钢琴音乐班”在当时很盛行,用“蔚然成风”恰当。第三空: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酣畅淋漓”形容文 章等笔意流畅,表达充分透彻。文中强调将情绪流转彻底地呈现出来,用“淋漓尽致”恰当。第四 空:“演绎”一指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二指铺陈,发挥;三指 展现,表现。“演义”一指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二指以一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 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此处是说表 现出不同的“心境情绪”,用“演绎”恰当。 故选B。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全部课件

2、请列出诗篇的思路图
一叹两蜀峨地道眉相来青隔历泥之之之久奇高山高 蜀鸟古木之悲 子规空山之愁 蜀道之难二叹连峰去天之近路险难于上青天 飞湍瀑流之喧 三叹剑防锦阁守城地多虽势为乐险豺非要狼家人恶
探究性学习
1.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为什么?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结合原诗及背景,你认为本诗主旨可 能有哪些内涵?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体会浪漫诗风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本文作者大量运用夸张、反衬等手法极 言蜀道之高险,通过学习,我们也来写几个诗 句。
(7)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8)使人听此凋.朱颜(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凋谢,这里 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9)砯崖转.石万壑雷(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滚动 (10)猿猱欲度愁.攀援(动词的为动用法) 为……发愁
5.古今异义 (1)危.乎高哉 古义: 高 。 今义:危险。 (2)地崩山摧壮.士.死 古义: 年轻强壮的力士 。 今义:豪壮而勇敢的人。
6.猿猱欲度愁攀援 越过 为…….发愁
7.青泥何盘盘
多么
第二段以下字词怎么解释?
1.但见悲鸟号古木 只 2.雄飞雌从绕林间 跟随 3.使人听此凋朱颜 使……凋谢 4.连峰去天不盈尺 距离 满 5.枯松倒挂倚绝壁 靠 6.飞湍瀑流争喧豗 急流 竞相 7.砯崖转石万壑雷 拟声词用如动词,
使……滚动 冲击
第三段这些字词是什么意思?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 挡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ppt1 人教课标版2

栏 目 链 接
行》)
④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 似诉平生不得志 。(白居易《琵琶 行》)
预 习 检 测 ⑤嘈嘈切切错杂弹, ________________ 。 ( 白居易《琵 大珠小珠落玉盘 琶行》) ⑥________________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
倡(娼) chā nɡ ( )女 娼(倡) ( )妓 chānɡ 猖 ) 敝xǐ( 徒)弟 tú(
预 习 检 测
3.解释词义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官,降职
预 习 检 测 曲终收拨当心画 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着
名属教坊第一部 属:
栏 目 链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属,隶属 暮去朝来颜色故 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衰老
⑤感斯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句,省略“于”,“感(于)斯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沉吟放拨插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句,省略“于”,在,“沉吟放拨插(于)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②遂命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③商人重利轻离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行》)
④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 似诉平生不得志 。(白居易《琵琶 行》)
预 习 检 测 ⑤嘈嘈切切错杂弹, ________________ 。 ( 白居易《琵 大珠小珠落玉盘 琶行》) ⑥________________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
倡(娼) chā nɡ ( )女 娼(倡) ( )妓 chānɡ 猖 ) 敝xǐ( 徒)弟 tú(
预 习 检 测
3.解释词义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官,降职
预 习 检 测 曲终收拨当心画 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着
名属教坊第一部 属:
栏 目 链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属,隶属 暮去朝来颜色故 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衰老
⑤感斯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句,省略“于”,“感(于)斯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沉吟放拨插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句,省略“于”,在,“沉吟放拨插(于)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②遂命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③商人重利轻离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6《琵琶行》【教学课件】 (共43张PPT)

2、尾句有何作用?与此句有相同功能的句子,诗中还有哪两处? 3、找出八个比喻,体会妙处?
五个层次 前奏曲:出场含羞多庄重,掩抑似诉不得志,信弹说尽无限事。
欢乐曲:《霓裳》《六幺》落玉盘。急切欢快,似当年红火。
深思曲:从间关到幽咽到暂歇。幽愁暗恨,似如今商妇冷落。
悲愤曲:激越悲壮,似是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
合作探究
3、读第五段: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而诗
人却“泪湿青衫”?
一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二悲自己的谪居偏远。此时, 两人感情已经相通相融。
犹 抱 琵 琶 半 遮 面
千 呼 万 唤 始 出 来
课文讲解
江 州 司 马 青 衫 湿
座 中 泣 下 谁 最 多
课文讲解
重点研读第二段
1、说说琵琶女在这里演奏的五个层次?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
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
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 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 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 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 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 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解题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 “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 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本文是一首长篇 叙事诗。
五个层次 前奏曲:出场含羞多庄重,掩抑似诉不得志,信弹说尽无限事。
欢乐曲:《霓裳》《六幺》落玉盘。急切欢快,似当年红火。
深思曲:从间关到幽咽到暂歇。幽愁暗恨,似如今商妇冷落。
悲愤曲:激越悲壮,似是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
合作探究
3、读第五段: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而诗
人却“泪湿青衫”?
一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二悲自己的谪居偏远。此时, 两人感情已经相通相融。
犹 抱 琵 琶 半 遮 面
千 呼 万 唤 始 出 来
课文讲解
江 州 司 马 青 衫 湿
座 中 泣 下 谁 最 多
课文讲解
重点研读第二段
1、说说琵琶女在这里演奏的五个层次?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
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
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 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 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 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 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 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解题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 “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 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本文是一首长篇 叙事诗。
高中语文 人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71张ppt)

新知导学·常识积累
[ 资料助读 ]
白居易( 772~846),河南新郑人,字乐 天,号香山居士。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 29 岁 中 进 士 , 历 任 秘 书 省 校 书 郎 、 盩 厔 (Zhōuzhì,现改周至)县尉、翰林学士、左
•拾遗等职。他写了不少“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等。 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 序》,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等,有《白氏长庆集》。
• ——《长恨歌》
•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钱塘湖春行》
•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暮江吟》
◎ 隽语荟萃
• 1.像快乐的翠鸟,站在枝头鸣唱,我结识了高山流水 的知音!那条条短信,似奔腾的清溪,流入我冰封的心灵。 那话音似清风,扫散蒙蒙的顾虑,从草坪上空渺渺飘去。 心灵相通,不离不弃。那份深情的牵挂,连着两颗再生的 心。因为你在意我,给我带来阳光的依恋。你用爱来包容 我,而不是试图将我改变。不论相逢离别,信任左右陪伴。 你是我的知音。
第6课 琵琶行并序
晨读在线·含英咀华
◎ 诗海撷英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 而其间脉络十分清晰。从层次上看,首句先说酒,第二句再示温 酒之具,第三句又说寒天饮酒最好,末句问对方能否来共饮,而 且又点破诗题中的“问”字。从关系上看,首末句相呼应,二、 三句相承递。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 • (7)感斯人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沉吟放拨插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7)省略句,“感”后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被”。 • (8)省略句,“插”后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6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课件(5)

了不统样声这越他切”也心”会的不”安白不
两 年 的 愁 苦 一 次 涌 出 。
发 “ 让 他 再 也 忍 不 住
彻 底 瘫 痪 了 , 让 他 们 ”
凄 凉 的 京 都 声 让 他 的
胜 有 声 “ , 然 而 那 如
才 是 “ 别 有 幽 愁 暗 恨
是 恬 然 , 内 心 实 际 上
用 “ 恬 然 ” 来 伪 装 自
为代表的 讽喻,诗 反映劳动人民的痛 苦生活,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
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
名 长篇叙事诗
精品PPT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
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
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
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
冷入一盛,篇居怎妇”年高红期,的女好看时白
落万再,又《易能“门他超梢更“身恰友的,居
鞍丈遭但进赋恰不,前在,不是说世属,,在易
马深贬仅翰得与让从冷长从知“十做后一但一哭
稀渊,仅遍鞍红二“罢学对。是种情?
吧时如为,草似琵长马极节;曾得比其陌人况试
,他眨自天送,琶安稀一的她教琵,次生例下想
琶我 女们 天可 生将 聪他
精品PPT
知 己 , 而 琵
, 一 种 是 知
会 显 露 给 别
下 , 我 们 伤
而主自他生越己心鸣有受 最两下然觉年倾
将人我的,是,的”“的白高年,的有,”不
内忘保身此痛他痛,黄,居境,如了迁恬,然
心归护世时苦表苦这栌不易界又果吗谪然所再
憋客系一无,面。一“然内是怎真?意自以也
都 真 实 地 写 出 了 他 内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精品课件 第2单元 第6课琵琶行并序

答案:
景物描写 “浔阳江头 夜送客,枫 叶荻花秋瑟 瑟” 作用 写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 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 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凄 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 基调
“别时茫茫 江浸月”
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 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 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 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3)词类活用 ①闻舟中夜 弹琵琶者( . ②遂命酒 ( . ③歌 以赠之( . ) ) )
答案:①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②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③名词用作动词,作歌
(4)一字多义
答案: ①话语 字 说 ②创作 弹奏 介词, 为、 替 ③ 副词,暂时 副词,忽然,一下子 ④悄悄 隐藏的 糊 涂,愚昧
⑦梦啼妆泪红阑干 ________________ .. ⑧如听仙乐耳暂 明________________ . ⑨为君翻作 《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 .. ⑩却 坐促弦弦转急________________ .
答案:①叫,吩咐;畅快 ②悄悄地 ③随意 ④鸟声婉 转 ⑤突然 ⑥划 ⑦纵横错乱的样子 ⑧忽然, 一下子 ⑨写作 ⑩后退
第二单元
第 6 课 琵琶行并序
学国学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选自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汉纪》 [解读] 人分别三天以后,就不能用老眼光去
看待他。刮目:擦眼睛,指去掉过去的看法。
待:看待,对待。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选自《诗经·秦风·蒹葭》 [解读] 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 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 人生的忧患。 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 天人相对, 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 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觞。
景物描写 “浔阳江头 夜送客,枫 叶荻花秋瑟 瑟” 作用 写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 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 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凄 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 基调
“别时茫茫 江浸月”
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 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 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 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3)词类活用 ①闻舟中夜 弹琵琶者( . ②遂命酒 ( . ③歌 以赠之( . ) ) )
答案:①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②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③名词用作动词,作歌
(4)一字多义
答案: ①话语 字 说 ②创作 弹奏 介词, 为、 替 ③ 副词,暂时 副词,忽然,一下子 ④悄悄 隐藏的 糊 涂,愚昧
⑦梦啼妆泪红阑干 ________________ .. ⑧如听仙乐耳暂 明________________ . ⑨为君翻作 《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 .. ⑩却 坐促弦弦转急________________ .
答案:①叫,吩咐;畅快 ②悄悄地 ③随意 ④鸟声婉 转 ⑤突然 ⑥划 ⑦纵横错乱的样子 ⑧忽然, 一下子 ⑨写作 ⑩后退
第二单元
第 6 课 琵琶行并序
学国学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选自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汉纪》 [解读] 人分别三天以后,就不能用老眼光去
看待他。刮目:擦眼睛,指去掉过去的看法。
待:看待,对待。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选自《诗经·秦风·蒹葭》 [解读] 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 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 人生的忧患。 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 天人相对, 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 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昏中的青冢,你是否还在回味壮年时的游历?在巫山
巫峡边,在萧萧落木下,在清清白沙间,曾把满腹的感
慨忧伤,都化作了“凋伤枫树”的诗句,都化作了“艰
难苦恨”的诗行。在颠沛流离时,你却用对黎民的同情,创造了记载唐王朝
兴衰的格律。感时忧民,情系社稷,穷困潦倒的酸楚,痛失幼子的悲泣,你
把所有的感伤,所有的喜悦,所有的恨,所有的爱,都用你精湛的诗艺,融
入你的大唐诗史中!
返
首
页
《琵琶行并序》
一个秋天的夜晚,左迁九江的白居易被一支琵琶惊
醒,循着琵琶声,他发年之后这里仍然能够听
到嘈嘈切切的琴弦。水茫茫,风瑟瑟,钩弦月,江心船,
琵琶曲,悠悠荡,心中事,听明了。一千年的情节里,
频频回首的是抱琵琶的女子。罗衣淡淡,清愁薄绪,掩盖不了她的绝艺。一
带着那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声响,连同那蜀道的艰险,一同呈现在世人面前。
惨淡月光下,一个身影,左手一壶浊酒,右手一把利剑,趁着酒兴而舞,剑
反射出淡淡寒光,身旁石桌上,笔墨散乱地放着,纸上,一篇文章洋洋洒洒,
返
最显眼的,莫过于那几个字:蜀道难!
首
页
《杜甫诗三首》
在大唐落日的斜晖里,守着秋风破败的草堂,独对
念间花落了,留于浔阳江畔,一曲琵琶终了,填满了夜的每一个空隙。尘世
如烟。千年转瞬,而那曲,依然残留于青灯古寺处,等待那个有缘人,一解
千年前的情思。
返 首
页
谢谢观看
第二单元
单元导读
《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只此二句,便贯穿了整
首诗,有激昂澎湃的感情,有回味悠长的留香,有豪情万
丈的呐喊。“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只
此一笔,就勾勒出险而峻的蜀山绝壁,领世人进入那群峰之间,邀世人共观
那峭壁绝岩。“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仅此二句,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