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领域基于质控数据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指南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方法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

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方法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

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方法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是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工作之一。

不确定度是衡量结果不确定程度的指标,其大小直接影响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探讨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方法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和影响因素。

一、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它反映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程度。

通常用一个标准差来表示不确定度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U = k × s其中,U 表示不确定度,k 是置信度系数(通常取 k=2),s 是标准差。

二、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1. 标准差法标准差法是评估不确定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多次重复测量数据的标准差进行计算,来确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标准差法适用于独立且相同分布的重复测量数据,其计算公式为:s = √ (( Σ(xi-x)² )/(n-1))其中,x 表示平均值,xi 表示第 i 次测量的结果,n 表示测量次数。

2. 重复性法重复性法是指将同一样品分别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设备重复测量,通常要求设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比如同一个型号的仪器。

计算公式为:UD = t × √((SD1² + SD2²)/2)3. 不确定度组成法不确定度组成法是指通过考虑各不确定度来源的贡献,计算总不确定度。

一般来说,不确定度来源可以分为两类:A 类不确定度和 B 类不确定度。

A 类不确定度是指仪器自身的不确定度,如检定证书中给出的不确定度;B 类不确定度是指其它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如样品制备、仪器维护等。

两者之和即为总不确定度。

1. 仪器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仪器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是决定测量结果精确度和重复性的关键因素。

标准差法和重复性法要求设备之间的精度和稳定性相似,否则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或偏小,从而影响不确定度的评估。

2. 样品制备和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样品制备和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对分析结果精度和可靠性也有很大影响。

CNAS环境检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培训讲义

CNAS环境检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培训讲义

TOP-DOWN方法的基本概念
证明实验室测量系统是受控,检测数据无偏移,而且长 期积累大量的实际样品和标准样品的精密度数据
精密度法
成功参加能力验证 PT 或协 同实验活动或引用标准方法
引用 PT,协同实验,标准方法或经验 给出的精密度和再现 性度数据来评定不确定度
TOP-DOWN方法的基本概念
控制图法:利用统计质量保证绘制质量控制 QC 图
来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AD检测
• 测量系统具有正态性 • 测量系统具有独立性 • 检查图形是否有偏移趋势 • 视察QC数据是否有超出控制限
• 期间室内移动精密度标准差的估计值为 标准不确定度 u
Hale Waihona Puke 建立控制图评定不确定 度
TOP-DOWN方法的基本概念
线性拟合法(假设常数/比例残余
s)
标准工作曲 线
• 利用不同浓度 RQV • 展开方差分析 ANOVA
前提是实验室的日常质量必须长期受控,质控数据没显著 偏移, 离群值排外.


检测方法具有可忽略的系统误差和统计受控 Top-down 也是评价实验室实施 ISO/IEC 17025 是否有 效的一种重要方法。

TOP-DOWN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x
真值 平均值
系统误差 (t 检验)-偏倚
CNAS环境检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培训班
2012年10-12月*北京*上海*广州
通过案例介绍三种Top-down评定方法:



精密度法 控制图法 线性拟合法(常数残余标准差假定) 线性拟合法(比例残余标准差假定)
TOP-DOWN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Top-down的评定方法是与日常的实验室质控紧密相关, 并能对质控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环境监测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环境监测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 关键词 】 环境检测 ; 化学分析 ; 测量不确定度 ; 评定
1 刖 舌

实 际操 作 对 温 度 波 动 较 为 混 乱 如 评 定 温 度 对 溶 液 体 积
4 7 r 对 环 境 保 护 的 决 策 许 多都 建 立 在 环 境 监 测 的 定 量 分析 上 。只有 了解 污染物 的产 生原 因 , 获 取 大 量 的 环 境 信 差 引起 的 体 积 变 化 。 目前 都 将 温 度 对 溶 液 体 积 的 影 响 与 出厂
了分析 。
3 . 6 摩尔质量
元 素 的 相 对 原 子 量 最后 一 数 字 不确 定 。 并在 括 号 内表 示
了不确 定 度 。
2 不确定度 的评 定方法
不 确 定 度 的 测 量 一般 包含 若 干 分 量 可 通 过 系列 观 测 数
据 后 进 行 统 计 分 析评 定 一 部 分 分 量 . 同 时采 用标 准偏 差进 行
3 . 9 仪器显示或读数引起
仪 器 分 析 方 法 变 动性 难 以 量化 . 引起 不确 定度 。
3 . 1 0 数字修约引起
最值 数 字 修 约 引 起 测 量 不确 定度 。
标 准不 确定度 由直接观 测计 算得到 ,而合成 不确 定度则 由 不 确 定 度 传 播 规 律 计 算 所 得 。 合 成 不 确 定 度 再 乘 一 个 数 值
3 . 7 工作 曲线
常采用相对分析法 , 如 光度 法 、 极谱法 、 色谱 法 、 原子 荧 光
表 示, 称 之 为 A 类 标 准 不确 定度 ; 另外 。 也 可 以基 于 经 验 或 假
设 认 定 的概 率 分 布 来 评 定 一 些 变量 . 用标准偏差表征 . 称之 为

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工作质量不确定度分析

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工作质量不确定度分析

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工作质量不确定度分析摘要:面对这一发展问题的时候,如何能够促进社会经济逐步壮大的同时,协调好周边的生态环境成了工作人员需要积极思考的内容,这也是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的问题。

由此可见,强化环境管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定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领域中是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应该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一定要从根本上提升环境检测实验室的工作质量,这样才能够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后获得更为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为后续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足的支撑。

关键词:环境检测实验室;检出限;不确定度指标引言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工作是指在实验室内,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方法与仪器,检测出环境问题的过程,为环境决策提供参照。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在于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并将其迁移形式、存在状态、转化情况等标示出来,这对于污染物所处环境的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环境检测实验室与污染物所处环境不同,污染情况分析的质量与实际情况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对污染环境的决策与治理[。

实验室质量控制主要分为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分析过程中的全面质量控制等三方面。

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实现高质量分析。

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实现质量控制,有必要对实验室分析中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1工作内容要点(1)布点。

在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中,检测点的布置是基础的环节也是较重要的环节,检测点的选择对环境质量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布点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外界的气候因素、人为的操作因素、人为的干扰因素等等,任何因素的影响都会影响到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布点工作的精准开展是必要的,优化布点技术方法,强化布点操作水平,通过对布点的控制操作实现数据检测精确度的保证。

(2)样品采样。

采样是环境检测工作中影响检测质量占比最重的环节,检测样品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是否能真正反映出当地的环境质量情况。

利用质控数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利用质控数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胞 功 能受 损 所 致 。作 者 建 议 在 葡 萄糖 耐 量 试 验 中 , 最好 能联 合 检测 胰 岛 素 、 C肽 的 血 清 含 量 , 致 达 到 糖 尿 病 分 型 的 目 的 , 以 同
时 了解 胰 岛 8细 胞 功 能 , 于糖 尿病 的 治 疗 和 预 后 有 重 要 的 指 对 导作用 。
( 稿 日期 :O 0O —9 收 2 1一41 )
利 用 质 控 数 据 进 行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的 评 定
王景 阳 , 孙 艳 , 尹艳 霞 , 张瑞 青( 河北省 沧 州市 中心 医 院检 验科 0 10 ) 6 0 1
【 要】 目的 以 荧光 定量 聚合 酶链 反 应 ( CR) 测 HBV_ 摘 P 检 DNA 试 验 为 例 , 讨 利 用 质 控 数 据 进 行 测 量 不 确 探
室 已连 续 数 年 参 加 卫 生 部 临 床 检 验 中 心 组 织 的室 间 质 量 评 价 活动 , V D HB - NA 室 问 质 量 评 价 信 息 见 表 1 。
题 , 在 临 床 检 验 领 域 的重 要 性 也 在 增 加 。但 是 临 床 检 验 项 目 其
繁 杂 , 响 因 素 较 多 , 各 不 确 定 度 分 量 进 行 逐 一 评 定 是 十 分 影 对 困 难 的 。根 据 J F O 9 1 9 { 量 不 确 定 度 评 定 和 表 示 》 由于 J 15 —9 9 测 “ 数 学模 型 可 能不 完 善 , 有 有 关 的量 应 充 分反 映 其 实 际 情 况 的 所 变化 , 便 可 以 根 据 尽 可 能 多 的观 测 数 据 来 评 定 不 确 定 度 。在 以 可 能 的情 况 下 , 采 用 按 长 期 积 累 的 数 据 建 立 起 来 的 经 验 模 应 型 。核 查 标 准 和 控 制 图 可 以 表 明 测 量 过 程 是 否 处 于 统 计 控 制 状 态 之 中 , 助 于 数 学 模 型 的 建 立 和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的评 定 。 据 有 ” 此 , 以 利 用 实 验 室 内 的 一 个 长 期 积 累 的数 据 — — 质 量 控 制 数 可 据 来 完 成 不 确 定 度 的 评 定 。下 面 以基 因 扩 增 实 验 室 荧 光 定 量 聚 合 酶 链 反 应 ( C 检 测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 V) NA 载 量 试 P R) HB D 验为例进行讨论 。

关于环境监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关于环境监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使得人 民群众遭 受着工业化 带来的环境 污染的恶劣影响, 当前, 环 境污染
离不开准确 而且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 , 测量不确定度 的引入对环境监测结 果准确度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实意义。 【 关键 词l基层环保 ; 危险废物 ; 管理 ; 对 策
3 . 2 确定不确 定度来源 。 不确定 度的产生与其来源是密不 可分的 , 确定 其具 体的来 源对于 分析和 计算 不确 定度十分 重要 , 这 点必须 引起
很 好的适用性 , 为数据 的分析和使用指 明了方 向。 但 这种方法 也存在一 4 . 1 区分检 测误差和 测量不确定 度。 测 量误 差是测 量工作 中无法避 定的弊端 , 计算过 程比较繁琐 , 侧 重对测 量不 确定度各个分量 进行识别 免的现象 , 即使是使 用高度精密的仪 器和 专业技术人 员, 也无 法消除测 和演算 , 这就限制 了其在 复杂程度比较 高的化学分析领域 的应 用。 在环 量误差 。 但是 , 误差很 难对数值特 征进行具体描 述 , 而不确定 度则很 好 境监 测领域 , 由于人们认识和测 量技术 的局 限性, 得到 的监 测数据 呈现 地弥补了这一缺陷 。 正是 由于测量 误差 的存在, 不 确定度的概 念才得 以 出分布特征 , 即具 有分散性 , 每次 的测量结 果基本 是不同的 , 而是处于 延伸和 发展, 测 量误 差本 身不能 准确地 反映 测量 结果 与真实结 果之 间 定的 区间分布 中。 测 量不确 定度能 够很 好地 反映和 表征 这种 变化上 的偏差 , 而 不确定 度则表征 了测量 值的可信程 度, 具体 来说 , 不确定 度
2 7 0 2 5 - 2 0 0 8( I S O / I E C 1 7 0 2 5 ) 和《 实验室 资质认 定评审准则 都规 定 果 并不是 总确 定度 , 而是 总不 确定 度的一 些分 量 , 要想 得到 总不 确定 了环境 监 测结 果必 须进 行测量 不确 定度 的评估 , 并 给出相 关报 告。 目 度, 还要对这些 分量进行关 键的合成演算 , 得到的结果 我们称之为合成 前, 实验室应 用最广泛 的测量不确定 的评估方法 是G U M方法 , G UM方 不确 定度, 而扩展不确定度 则可 以由合成不确 定度结合包含因子求出。 法 提供 的 技术文件 不仅具 备很强 的可操 作性 , 而且在很 多领域 都具 有 4 , 测量 不确 定度 的研 究

环境监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程序

环境监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程序

位数 由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的扩展不确定度的位数确 定。当平均值的位数不够时 , 原则上应补零 。
3 3 测 量 不确 定度 的报 告 .
除采 用 国际 上广 泛公 认 的 检验 方法 可 以按该 方
法 规定 的方式 表 示 监 测 结 果 及 其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外 ,

业指导书》 , 中应包括 方法 的测量不确定度 的 时 其 评估程序 。
( ) 些检 验方 法 因性 质 决 定无 法 从 计 量 学 和 6某
找出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
建立 数学 模 型 时应 注意 :
统计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 的评估 ,
这时至 少应通 过分 析 方 法 , 出各 主要 的 测 量不 确 列
() 1 数学模型应包含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全部输
() 4 各监 测 部 门应 对 所 采 用 的非 标 准 方 法 、 自
般 在 监测 完成 后 , 除应 报告 所 得测 量 结果 外 , 应 还
给 出其扩 展 不确定 度 。
4 评估 过程 注意 事 项
己设计和研制的方法 、 出预定使用范 围的标准方 超 法以及经过扩展和修改 的标准方法进行重新确认 , 其中包括对坝 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 4
图 1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的 评 估流 程 图
() 1 各监测部门应有能力对每一个检验项 目进 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 当测量不确定度 与结果 的 有效性或应用有关 , 或用户有要求 , 或影响到对规范
收稿 日期 : 0 - 3 0 2 60- 1 0
() 2 采取 内、 外相结合的培训 方式 。即 : ①外请
IO IC10 5 20 S /E 7 2 :05标准¨ 对于“ 测量不确定 度的评估” 54 6 规定 : ( .. ) 测试实验室应建立并实施

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方法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

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方法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

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方法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
在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仪器分析方法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

不确定度是描述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的一种度量。

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仪器
本身的误差、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环境条件等。

对仪器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
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评估仪器分析方法不确定度的一种常用方法是重复测量法。

该方法要求对同一样品进
行多次测量,并分析每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通过统计分析这些差异,可以得到一个表
示不确定度的数值。

在进行重复测量时,需要确保每次测量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包括温度、湿度、操
作人员等。

这样可以排除环境条件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然后,将每次测量的结果进
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标准差是一种描述测量结果散布范围的统计指标。

它表示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标准
差越大,表示测量结果越不精确。

可以使用标准差来评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还可以使用置信区间来评估仪器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

置信区间是一个范围,它表示
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真实值落在该范围内的概率。

通过重复测量并计算置信区间,可以评
估仪器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

除了重复测量法和置信区间法,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来评估仪器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

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测量,并比较结果的差异。

可以使用校准曲线来评估
仪器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检测方法的固有偏倚;
2 2 2 2 ——复现性标准差( sR )的方差,由 sR 为实验室偏倚 sL sr2 求得,其中, sL sR
分量的估计方差, sr2 为残差项的估计方差;
c u
2 i
2
( xi ) ——另外一些未被纳入的操作效应,其中, ci 为灵敏系数,等于
y / xi , xi 为与 xi 标称值的偏差。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中心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CNAS-GL××:2013
第 2 页共 53 页
目 录
页码 前言……………………………………………………………………………………………4 引言……………………………………………………………………………………………5 1. 2. 3. 4. 目的和适用范围………………………………………………………………………6 规范性引用文件………………………………………………………………………6 术语和定义 ……………………………..……………………………………………6 评定程序 …………………………………..…………………………………………6 4.1 精密度法 4.2 控制图法 4.3 线性拟合法 4.4 经验模型法 附录 A 不确定度评定( 精密度法)………………………………………………20 附录 A.1 EDTA 滴定法测定水中总硬度 附录 B 不确定度评定(控制图法)……………..……………….…….………… 22 附录 B.1 重铬酸盐法测定水中 COD 附录 B.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芘残余 附录 C 不确定度评定( 线性拟合法)…………………………………...….……28 附录 C.1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 附录 C.2 稀释与接种法测定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附录 D 不确定度评定( 经验模型法)………..……………………...…..……… 36 附录 D.1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细颗粒物 PM2.5 的测定 附录 D.2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二氧化硫的测定 附录 E 统计数值表……………………………………………….…………………47
i
中: MRi xi 1 xi , MR =1.128 s R ' 。 根据附录 E.2,将 w 值换算成正态概率
i
n i
p
i
值。A2 值和 A2*值的按下列公式计算:
n 1i
A2
(2i 1) ln( p ) ln(1 p
i 1
)
n
n
(4-2-2)
ˆ) s 2 c2u 2 ( x ) ………………………………(4-1-1) u y u 2 ( i i R
式中:
u y ——观测结果 y 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其中,假定由 y 公式
y f ( x1 , x2 ,K , xn ) 算得;
ˆ) —— 的方差估计值,是通过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测量估计所得,其中, u 2 (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CNAS-GL××:2013
2
第 7 页共 53 页
s 2 注 1: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 sD 计算: sD sL W ,其中, sL 为实验室间的标准 nl
差, sW 为实验室 l 的标准差,由 nl 次重复获取;
s 2 (Vy ) 2 注 2:能力验证的 sD 计算: sD sL ,其中, s(Vy ) 为实验室 l 参加 q 次能力 q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CNAS-GL××:2013
第 4 页共 53 页


近几年我国也发布了一些关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技术规范或指南,如 JJF 1059201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ISO / IEC Guide 98.3)和 JJF 1135-2005《化学分析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Eurachem:2000)。CNAS 制定了 CNAS-GL05(2006)《测量 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JJF 1059-2011)和 CNAS-GL06(2006)《化学分析中不 确定度的评估指南》(JJF 1135-2005)。上述这些文件均采用的是 GUM 技术思路来进 行不确定度评定。 正如 CNAS-GL06 所述,实验室若能利用适当的核查标准和控制图,使得测量系统 达到统计受控,则其所提供期间(中间)精密度测量统计下的质量控制数据即可用来不 确定度的评定。鉴于在环境领域的化学分析中,更多关注的是利用特定方法来获得结果 的精密度,而这种技术思路直接导致了 GB/T 27411-2012 出台,以便满足相应的法定或 贸易需求。在参考 GB/T 27411-2012 的同时,本指南切合了 CNAS-GL06 的要求,强调 不确定度的评定应与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确保其提供有效的 量值溯源质量数据来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本指南是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对 GUM 的简化和延伸应用,为环境检测实验室测量 不确定度评定提供适用范围广、经济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文件。 本指南的附录为环境检测领域检测项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验证时,结果 y i 与公议值 yi 差值的标准差;
s 2 (Vy ) 2 注 3:权威分析方法的 sD 计算: sD sL ,其中, s(Vy ) 为实验室 l 采用常规 nl

方法结果 y i 与权威分析方法结果 yi 差值的标准差, nl 为实验室 l 的样品重复测量次 数。 4.1.2.2 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进行确认 实验室 l 对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进行重复测量,形成以下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偏倚 估计值: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CNAS-GL××:2013
第 3 页共 53 页


目前,GUM 正在广泛应用于各类检测实验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验室更为关 注的是操作性强、实用而便捷的评定方法。 本指南为实施 CNAS-CL01 的环境检测实验室提供了不确定度评定的四种方法(精 密度法、控制图法、线性拟合法和经验模型法),其他化学类实验室也可参照实施。 本指南的应用前提是实验室确保测量系统处于统计受控状态。 本指南所举示例旨在对四种方法做出说明和解释。
3
Hale Waihona Puke 术语和定义GB/T 27411-2012 和 ISO VIM 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4
发布日期:
评定程序
实施日期:
CNAS-GL××:2013
第 6 页共 53 页
本指南给出了精密度法、控制图法、线性拟合法和经验模型法四种方法的基本模型 拟合和一致性统计检验。
4.1 精密度法 4.1.1 基本模型 模型描述如下: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CNAS-GL××:2013
第 9 页共 53 页
4.2.1 正态性和独立性检验 非离群测量结果( xi )按升序排列后,其标准化值(wi)按下式计算:
wi xi x si
(4-2-1)
式中:
x
—— xi 的平均值;
s —— xi 的标准差,按贝塞尔公式( s 式)或移动极差公式(MR 式)求得,其
y
(y
i 1
q

i
yi )
q
(4-1-4)
式中:
y —— 实验室 l 参加能力验证确认时的平均偏倚估计值;
y i ——实验室 l 给出的结果, y1 , y 2 ,……, y q ;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CNAS-GL××:2013
第 8 页共 53 页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CNAS-GL××:2013
第 5 页共 53 页
环境检测领域基于质控数据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指南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四种评定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环境检测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也适用于其他化学类实验室的 不确定度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y
(y
i 1
nl

i
yi )
nl
(4-1-5)
式中:
y —— 实验室 l 采用权威方法确认时的平均偏倚估计值;
y i —— 实验室 l 采用常规方法的样品测量结果;
yi —— 实验室 l 采用权威方法的样品测量结果;
若上述 y 和 sD 的关系符合式(4-1-2),表明实验室的偏倚处于受控状态。 4.1.3 重复性与性能持续的确认 实验室 l 应表明,其标准差( sl )与重复性标准差( sr )要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 应通过一个或多个合适样品的重复分析(可合并结果)来确认。使用附录 E.1 的 95%包 含概率下 F 检验,计算 sl 与 sr 的比值。 实验室 l 应采用稳定和均匀的样品,定期对偏倚和精密度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过 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4.1.4 不确定度评定与应用示例 在偏倚和测量过程受控情况下,若忽略偏倚的不确定度和其它效应,则实验室 l 可 将 sR 作为标准不确定度估计值。 本方法的应用示例参见附录 A。 4.2 控制图法
l y RQV

(4-1-3)
式中:
l —— 实验室 l 对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进行重复测量的偏倚估计值;
y —— 实验室 l 重复测量结果 yi (i=1…n)的平均值;
RQV
——参考量值。
若上述 l 和 sD 的关系符合式(4-1-2),表明实验室的偏倚处于受控状态。 4.1.2.3 用能力验证数据进行确认 实验室 l 参加了能力验证,并由此得到一个偏倚估计值:
A2* A(1
0.75 2.25 (4-2-3) ) n n2
式中: A2*——正态统计量,A2 的修正值。按 s 式计算时表示 A2*(s),按 MR 式计算时表示 A2*(MR); n —— 测量次数。 根据 A2*(s)和 A2*(MR)数值,可作如下判定: a)A2*(s)<1.0 和 A2*(MR)<1.0,接受数据的正态性和独立性的假定; b)A2*(s)>1.0 和 A2*(MR)>1.0,表明测量系统失控; c)A2*(s)<1.0 和 A2*(MR)>1.0,表明系列结果呈非独立性。 4.2.2 控制图的建立 自测量系统获取不少于 20 个结果,经上述的 A2*检验后,可建立平均值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