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扬州市某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江苏扬州2014高三上期中检测试题-语文汇总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检测试题高三语文语文I试题—、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嘈.杂/漕.运纱锭./白洋淀.玉玦./生死抉.择B.烹饪./妊.娠襁.褓/捣糨糊诅.咒/人为刀俎.C.赦.免/威慑.停泊./舶.来品飙.升/分道扬镳.D.伉.俪/高亢.馄.饨/浑.天仪采撷./仓颉.造字解析:C(A.cáo dìng/diàn jué B.rèn qiǎng/jiàng zǔ C.shè bó biāo D.kàng húnxié/jié)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⑴.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此,各级政府部门。
⑵.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创造性地采用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面互动的特点。
⑶.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据说《蓝色的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A.责无旁贷独出机抒巧夺天工B.当仁不让独出心裁巧夺天工C.责无旁贷独出心裁妙手偶得D.当仁不让独出机抒妙手偶得解析:C(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贷,推卸。
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此处不合语境。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独到,别具一格。
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独出机杼:比喻文章的命题和构思独特新颖,与众不同。
独:独特,特别;机杼:织布机和织布梭,引申为织布方法,比喻诗文等的构思和布局。
用错对象。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不合语境。
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2 语文-扬州市某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附加试题

高三( )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三语文试卷Ⅱ (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轮辐盖轸,皆 有 职 乎 车 而 轼 独 若 无 所 为 者 虽 然 去 轼 则 吾 未 见 其 为 完 车 也 轼 乎 吾 惧 汝 之 不 外 饰 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北宋〃苏洵《名二子说》)20.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字 ;苏辙,字 。
(2分) 21.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轼”、“辙”,分别有什么用意?(2分)23.简答题(10分) (1)《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与蒋干“两过江东”大有关系,请简要分析。
(4分)(2)简述《红楼梦》中尤三姐与柳湘莲的爱情悲剧。
(6分)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事件真相尚未明了,“错在政府”的骂声早已四起,“人人喊打”的喧嚣中,“有罪推论”颇受欢迎,辟谣信息却乏人顾及;电影上映,正常的观影感受变身为简单粗暴的情绪宣泄,极端言辞充斥网络,戾气横生;为求编制,万千学子趋之若鹜,高学历俯身于冷岗位,“死也要死在编制里”;为图方便、求速成,民众不循正轨,走捷径、潜规则大行其道,社会规则权当过眼云烟,“唯结果论”渐成价值标尺。
这些现象,共同勾勒出当前社会心态的失衡图谱。
每一种不良心态的滋生,都是社会现实和舆论环境的真切投影。
而它们的固化、交织与扩大、蔓延,又会进一步加剧社会问题的冲突、冲破规则的边界、导致价值观念的紊乱。
一旦不良心态成为社会习惯,影响的不仅是公共秩序的稳定,更直接腐蚀社会前行的内在动力。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 语文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2014.10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皲.裂/皴.裂夹.杂/夹.肢窝劈.叉/如丧考妣.B.编辑./舟楫.漏.网/露.马脚颙.望/喁.喁私语C.亲昵./拘泥.捣.药/倒.胃口哽咽./因噎.废食D.讥诮./料峭.眼睑./杀手锏.漩.涡/故弄玄.虚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箴言报歉闭门羹钟灵毓秀春意阑珊B.慰藉轩轾摇征辔沧海一粟察颜观色C.福祉梗概天然气水泄不通备尝艰辛D.震撼辐射挖墙脚厚积薄发异曲同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社会不良因素的“灰色污染”是导致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因此,让孩子远离“灰色污染”,家长、社会责无旁贷....。
B.“苹果”公司最新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ios7,对原有操作方式进行了全面更新,这预示着“苹果”将改头换面....,真正告别乔布斯时代的风格。
C.她到任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D.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外语词汇的过度使用现象也日趋严重,令人忧虑的是,有些外语词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正规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
4.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A.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B.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C.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D.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孔子认为,“仁”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它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
而要做到这一点,为政者必须要端正自己。
①因此,孔子进一步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
②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③孔子认为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给别人。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届高三开学检测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三开学检测 语文 2013.8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侪辈?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悲怆? 寒伧?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C.? 楔子? 锲而不舍? 提纲挈领 D.? 觐见? 噤若寒蝉?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步入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
C.《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D.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山.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旧夫子庙 : B.庖廪有次 : C.江李觏谂于众曰 : D.若其弄笔墨以利达而已 : 6.下列一组是( )(3分)①制诏州县立学 ②闻而是之,议以克合 ? ③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 ④工善吏勤,晨夜展力 ? ⑤《诗》《书》之道废 ⑥抑亦为国者之忧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叙述袁州学馆建造经过,并阐述了作者对立学兴教重要作用的看法。
针对皇帝下令州县立学,地方官员积极响应,把设立学馆、兴办教育当做一件大事来抓B.陈通判觉得旧有的夫子庙太狭窄,不适宜改建为学馆,于是决定在东北角上建造新的学馆。
C.作者分析认为,秦国废弃了诗书教化之道,使众人见利忘义,从而加速了秦的灭亡;而汉武帝、汉光帝努力发扬儒家学说,醇厚的风俗教化一直延续,结果民间读书人敢讲正直的话,连功高震主的大臣也不敢胆大妄为,可见圣贤的教化很深入。
江苏省扬州市红桥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红桥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各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A.复辟./开天辟.地累.赘/硕果累.累躯壳./金蝉脱壳.风靡./奢靡.浪费B.扛.活/力能扛.鼎症.结/对症.下药树冠./衣冠.楚楚伺.候/伺.机报复C.铜臭./乳臭.未干逾.期/瑕不掩瑜.泥淖./桂棹.兰桨镣.铐/夜色撩.人 D曲.艺/曲.径通幽弄.堂/舞文弄.墨 癖.好/穷乡僻.壤 露.脸/原形毕露.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据官方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各级党政干部中开设微博的已有近3万余人,其中省部级以上官员已有33位,但许多官员对微博只有“三分钟的热度”。
B.步入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
C.朱市长在调研教育卫生工作时强调,政府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扎实的举措,进一步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
D.针对网络低俗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侵害不断蔓延,江苏省公安厅将加大力度清理网络低俗不良信息,并发动社会力量共同营造文明网络环境。
3、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
(4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海拔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在这里发射卫星,既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以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
同时坚实的地质结构,对地面发射设施设备、跟踪测量、通讯布网有利。
这里,晴好天气多,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交通通讯方便,为运输火箭、卫星和燃料提供保障。
因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被称为“天然发射场”。
4.广东惠州一名人故居题写了这样一副楹联:“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5分)⑴这是的故居,高中阶段我们学过他的散文《》。
该文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强调人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制约。
江苏省扬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纤巧/纤维熨帖/电熨斗蹊跷/另辟蹊径B.富饶/妖娆暑假/马铃薯傍晚/大雨滂沱C.拜谒/笑靥角色/挖墙脚嗔怒/瞋目而视D.蹒跚/珊瑚戏曲/文曲星硝烟/销声匿迹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延迟退休的政策信号一经释放,立刻在全社会引发巨大反响,一时之间,,反对之声。
虽然延迟退休有益于减缓养老金不足的压力,也符合国际潮流,但遭到如此多的质疑和反对却是的,其背后的原因值得决策者深思。
A.群情激奋甚嚣尘上始料未及B.群情鼎沸甚嚣尘上超乎想象C.群情鼎沸此起彼伏始料未及D.群情激奋此起彼伏超乎想象3.用对偶句式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4分)[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嫦娥三号探测器14日21时11分成功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落月是从15公里高度开始的。
大约11分钟的落月过程中,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6个阶段,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
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以避开障碍物、选择着陆点。
在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最后几米之后,平稳“站”上月面。
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近3.8吨。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开始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
4.阅读茨威格有关文学创作的四段论述,概括其文学观。
不超过20字。
(5分)我最初发表的一些中篇小说带有洒过香水的纸张气味。
那些作品是在全然不了解现实的情况下写的。
多看、多学,然后才开始真正的创作!不要带着仓促写成的作品来见这个世界,而要首先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
现实中最戏剧性的瞬间要远远超过和高于任何艺术形式中的现实。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太子头上的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一语文试卷2013.12一、语言文字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趁机(chn)隽永(jn)胡诌(zhu)潺潺而行(chn)B.跌宕(dng)熨帖(yn)庇护(b)步履蹒跚(l)C.舌苔(ti)羸弱(li)悄然(qio)刹那之间(ch)D.炽热(zh)粗犷(gung)哽咽(y)文采斐然(fi)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缅怀沧桑戏虐肆无忌惮B.碑贴蛰伏震撼嬉戏打闹C.梗概厮裂狙击栩栩如生D.憔悴禁锢轮廓好高骛远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少家庭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其实等于无为而治,社会应当给这些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B.从“给力”、“HOLD住”一路走来,象征着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在大量的流行语汇中登堂入室,位列网络流行语排行榜榜首。
C.我漫然四顾,眼光并不投向某一特殊目标,而只看看万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象。
D.淅沥的秋雨湿透了他的衣服,画出了他瘦削凸起的胛骨,他双手交叉护在胸前,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面对餐饮业的寒潮,我们要根据市场变化,努力创新经营思路,积极开展外卖业务,菜品结构合理调整,以促进消费。
B.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C.教育部决定开展对于高中教科书使用的问卷调查,我市须自主确定分别位于市区和县城的四星级和三星级高中各一所参加调查。
D.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5.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弊在赂秦(弊病)率赂秦耶(都、皆)思厥先祖父(想)则胜负之数(运数,指命运)B.始有远略(起初)是又在六国下矣(代词,这)暴霜露(冒着)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C.始速祸焉(加速)可谓智力孤危(智谋和力量)义不赂秦(坚守道义)苟以天下之大(如果)D.日削月割(一天天地)当与秦相较(应当)或未易量(或许)洎牧以谗诛(及,等到)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之:破灭之道也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B.以:以地事秦不赂者以赂者丧C.为:至丹以荆卿为计邯郸为郡D.而:战败而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7.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B.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C.李牧连却之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8. 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式,补写出一个恰当的句子。
江苏省扬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三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付梓./渣滓.造.诣/粗糙.诚挚./风驰电掣.胸膛./瞠.目结舌B.掣肘./忖.度真谛./不啻.沐.浴/怵.目惊心猝.发/鞠躬尽瘁.C.痤.疮/座.位绽.放/淀.粉蹙.额/一蹴.而就揶揄./瑕不掩瑜.D.咫.尺/炽.热腼腆./酩酊.箴.言/日臻.完美琉.璃/钟灵毓.秀3.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再编写两则校园魔鬼词典的词条和词义。
(4分)示例:①外语老师:校园里最早与国际接轨的人。
②考卷:由红与黑组成的,比《红与黑》更具震撼力的一张纸。
③小纸条:教室里的移动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下面的文字,仿照划线的句子补写,要求内容合理,句式一致....。
(5分)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因为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者的立足点在于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东京梦华录》序(宋)孟元老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①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
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
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
时节相次,各有观赏。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②。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三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付梓./渣滓.造.诣/粗糙.诚挚./风驰电掣.胸膛./瞠.目结舌B.掣肘./忖.度真谛./不啻.沐.浴/怵.目惊心猝.发/鞠躬尽瘁.C.痤.疮/座.位绽.放/淀.粉蹙.额/一蹴.而就揶揄./瑕不掩瑜.D.咫.尺/炽.热腼腆./酩酊.箴.言/日臻.完美琉.璃/钟灵毓.秀3.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再编写两则校园魔鬼词典的词条和词义。
(4分)示例:①外语老师:校园里最早与国际接轨的人。
②考卷:由红与黑组成的,比《红与黑》更具震撼力的一张纸。
③小纸条:教室里的移动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下面的文字,仿照划线的句子补写,要求内容合理,句式一致....。
(5分)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因为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者的立足点在于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东京梦华录》序(宋)孟元老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①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
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
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
时节相次,各有观赏。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②。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③。
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纳妃。
修造则创建明堂,冶铸则立成鼎鼐。
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
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
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
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
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
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④,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
然以京师之浩穰.,及有未尝经从处,得之于人,不无遗阙。
倘遇乡党宿德,补缀周备,不胜幸甚。
此录语言鄙俚,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观者幸详焉。
绍兴丁卯岁除日,幽兰居士孟元老序。
《东京梦华录》跋(明)胡震亨《东京梦华录》多记崇宁以后所见,时方以逸豫临下,故若彩山灯火,水殿争标,宝津男女诸戏,走马角射,及天宁节女队归骑,年少争迎,虽事隔前载,犹令人想见其盛。
至如都人探春,游娱池苑,京瓦奏技,茶酒坊肆,晓贩夜市,交易琐细,率皆依准方俗,无强藻润,自能详不尽杂,质不坠俚,可谓善记风土者。
但大内所载殿阁楼观,仅仅十一,无论诸宫,只如政和新宫,自延福、穆清已下,尚有四十余殿,而艮岳⑤于时最称雄丽,何可略也?(有删节)【注】①崇宁癸未: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
②教池游苑:指金明池、琼林苑的游赏。
③拜郊孟享:孟,首。
指到郊外拜祭天帝。
④梦游华胥之国:《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后用“梦华”为追忆往事恍如梦境之意。
⑤艮(ɡèn)岳:北宋末年在汴京城内东北景龙山侧耗巨资人工修筑的一座小山,内有大量名花奇石、珍禽异兽。
其正门名为阳华门,因而艮岳又名为阳华宫。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班白之老,不识.干戈识:了解,知道B.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易:交易,买卖C. 目.之曰《梦华录》目:用眼睛看D. 然以京师之浩穰.穰:众多,兴盛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表现京师“当时之盛”的一组是()(3分)①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②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③出京南来,避地江左④节物风流,人情和美⑤天宁节女队归骑,年少争迎⑥率皆依准方俗,无强藻润A.①②④B. 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序文前半部分文辞艳丽,全方位地描述了京师胜景,涵括了当年汴梁城的众多领域,繁声竞响,光影满目,作者十分喜欢这些繁华的景象。
B. 北宋末年,身居京师的百姓眼福不浅,他们有机会看到公主出嫁、皇子纳妃的盛大典礼,甚至在一些重要场合上可以亲睹皇上天颜。
C.孟元老创作《东京梦华录》的原因只是为了纠正后生们对往事的不以为然,他想还原历史真相,觉得自己的作品能让后世的读者了解到当时的盛况。
D. 胡震亨认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再现了京师当年的盛况,并赞扬孟元老非常擅长记录地理风俗人情,但他对孟元老略过艮岳这一当时的代表性建筑不提表示不理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
(3分)(2)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3分)(3)此录语言鄙俚,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
(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注】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
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此词写于作者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
②醽醁(línglù),美酒名。
③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
④老子,作者自指。
⑤霜竹,指笛子。
(1)开头三句,作者描写雨后开阔的远景,用语十分传神。
请从“净”“染”中任选一词,作简要赏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阕词人是怎样从主观上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的,请作简要赏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下阕内容,分析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3)_________________,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璟《浣溪沙》)(4)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____。
(柳永《八声甘州》)(5)梦里不知身是客,________________。
(李煜《浪淘沙令》)(6)夙兴夜寐,____________。
(《诗经·卫风·氓》)(7)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8)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毕淑敏迪斯尼版的《森林王子》,描写一个人类婴孩巴克利,偶入大森林,被野狼阿力一家收养,在大熊巴鲁、黑豹巴希拉等动物的呵护与培养下,成为友善、勇敢、智慧、快乐的少年。
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和谐相处的图画。
大熊巴鲁为了拯救巴克利,与森林之王老虎谢利展开了殊死搏斗,以致昏倒在地。
黑豹巴希拉误以为它已阵亡,心情激动地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悼词。
大熊巴鲁慢慢苏醒后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地倾听着,在庄严肃穆中,引出人们啼笑皆非的泪水。
巴鲁复苏之后,开始教导人类的孩子巴克利,如何在大自然中生活。
那只载歌载舞的憨厚大熊,反复吟唱着一句话———“让我们,得到,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真理———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由一只熊告诉我们。
人想活着,就必然得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物件陪伴左右。
几年前,我见到一个乡下孩子和一个城里孩子在做游戏。
一张卡片,正面写着问题,背面写着答案。
双方看着问题回答,对与不对,以卡片背面的答案为准。
那题目是———生命存活的三大基本要素是什么?城里孩子说,这还不简单吗?就是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呗!乡下孩子说,啥叫脂肪?不就是猪大油吗?人没有猪油那些荤腥吃,能活。
蛋白质是啥?不就是鸡蛋吗?人吃不上鸡蛋也可以活的。
碳水化合物是啥东西,俺不知道。
俺只知道人要活着,最要紧的是要有水、火柴和粮食!那张硬硬的精美卡片后面的答案,判定城里孩子的回答正确。
但说心里话,我更认为乡下孩子的答案率真和智慧。
纵观人类的历史,我们的生活必需品的名录是越来越长了。
一千年前,假如我们外出,真如那个乡下孩子所讲,只需带上水和干粮,再携一把火镰。
现在呢,要带的恐怕就不仅仅是旅游鞋休闲装、驱蚊油防晒霜……这应该算是进步吧?只是大自然不堪重负了。
养育一个现代人的物资,足够当初养活一百个一千个原始人。
大熊的箴言里,还有一个含义———单纯。
单纯是一种很真实很透明的东西,我们已经在进化中将它玷污。
比如水吧,人体的细胞所需要的,是纯净的自然之水,而绝不是啤酒、可口可乐和掺了色素的某种浑浊液体。
人们先是把水弄脏,然后再把脏水过滤。
当人们饮着这种再生的清水时,沾沾自喜,以为是文明和进步。
再如空气,人的肺所需要的,是凛冽的清新的山谷森林之风,而绝不是被汽车吞吐了千百次的工业废气。
人们聚集在城市里,在空气中混淆进数不清的杂质,然后摇摇头说,这样的地方,太不利于健康了。
于是就开着汽车,满世界找青山绿水的地方,心安理得地住下来,把新的污染带给那里。
人们本来应该简洁明确地表白自己的内心,这样会避免多少误会,增进多少了解,节约多少人生啊!但是,不。
有的人就习惯于虚伪客套声东击西云山雾罩,并称这些技术技巧为礼仪和外交,让世界变得遮遮盖盖诡谲莫测。
于是无数人在这面难以超越的黑斗篷前终生猜谜,并因此形成窥探的癖好。
也许我们可以对自己精神和物质生活中所需要的庞大分子分母,来一个约分。
本着单纯和必需的原则,把太繁多的精简,把太复杂的摒弃。
必需的东西越少,我们的脚步就越轻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