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
第三课生活中的冷色(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三课生活中的冷色(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冷色调的基本概念,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识别和应用冷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和生活的热爱,激发他们对色彩世界的探索欲望。
教学内容冷色调的定义:介绍什么是冷色调,以及它在色彩学中的位置。
生活中的冷色: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冷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冷色的情感表达:探讨冷色调在不同情境下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冷色调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冷色调的情感理解和审美判断。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冷色调的图片、实物样本、色彩板。
学具:彩色笔、画纸、调色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冷色调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冷色调的定义和应用。
3. 互动: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见到的冷色调的例子。
4. 实践:学生进行冷色调的绘画练习。
5. 讨论:学生展示作品,并讨论冷色调的情感表达。
板书设计第三课生活中的冷色冷色调的定义、生活中的冷色、冷色的情感表达图片:冷色调的图片和实物样本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学生绘制一幅冷色调的画作,并解释其情感表达。
小组作业:学生合作制作一个关于冷色调的实物模型或展示板。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反思学生对冷色调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此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冷色调的概念,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美术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冷色调的自然景观图片,如冰川、海洋、冬季雪景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冷色调的魅力。
问题引导: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冷色调的物品或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2. 讲解:概念解析:详细解释冷色调的定义,包括它在色轮中的位置,以及与暖色调的区别。
四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 ▏人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 | 人美版一、课题基本情况1.1 教学目标1.了解颜色的种类和分类方法;2.掌握冷色系颜色的搭配方法;3.能够在图画中应用冷色系颜色;4.培养观察力和颜色感受能力,提升审美水平。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冷色:蓝色、绿色、紫色、灰色、黑色。
1.3 教学重难点•重点:冷色系颜色的搭配方法和应用。
•难点:运用冷色系颜色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2.1 教师要求1.精心准备教学实物和图片;2.提前布置作业,提供小样板;3.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案例分析方法。
2.2 学生要求1.提前预习教材,了解冷色系颜色的概念;2.准备好绘画工具和材料;3.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作业。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幅以冷色系为主题的图画,引出本节课讨论的重点。
3.2 学习新知1.向学生介绍冷色系颜色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2.展示各种冷色系颜色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这些颜色所表达的情感和感觉;3.通过比较红色和蓝色在情感表现上的差别,引导学生体会冷色系和暖色系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3.3 练习应用1.分组活动:让学生根据已知的颜色搭配原则创作自己的生活场景图画;2.教师现场点评每组作品,给予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冷色系颜色的能力。
3.4 总结•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冷色系颜色的特征、表达方式和应用方法;•通过实践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颜色感受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和绘画技能。
四、课后作业1.参考本节课的内容,用冷色系颜色表现出自己对一种情感的理解;2.创作一幅自由主题的图画,运用冷色系颜色。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整体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完成练习任务;•在组织练习环节,需要更好地把握时间和掌握评价标准,避免组内评价标准不一的情况出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绘画中更好地应用颜色知识。
(赛课教案))四年级上册美术《生活中的冷色》

最新Word 可改正《生活中的冷色》教课方案课题:生活中的冷色教材: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第 3 课课型:造型·表现执教人:王蓉汪集街中心小学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知识:认识冷色,体验冷色给人带来的感觉。
技术: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冷色的景色画。
2.过程与方法经过赏识、剖析、意会艺术作品的感情,学习冷色的表现方法。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研究、发现的欢乐,培育学生学习美术的长久兴趣。
二、教课要点和难点1.教课要点:认识、掌握冷色的特色,可以正确运用冷色画一幅景色画。
2.教课难点:笔触与色彩搭配的美感。
三、教具准备:范画、三色树叶(红蓝紫)、课件、作业展现板、水粉颜料、水粉笔。
学具准备:练习单、作业纸、水粉颜料及水粉笔。
四、教课流程(一)导入1.对照赏识,教师展现两幅海景作品。
一幅平涂(安静),一幅点彩(流动)。
请学生看、摸、闻,说说两幅作品带来的不一样感觉。
2.简介点彩。
(二)形成1.学生初试点彩,谈实践感觉。
让学生勇敢、自由地试试:在练习单上也表现一幅流动的海景。
达成后沟通感觉。
2.二次赏识,感知冷暖。
教师出示日出的海景图,请学生说说与前两幅海景作品带来的不一样感觉。
3.优秀环,给定义,揭“冷色”课题。
依据学生反应,出示色环,生选择冷色色块,睁开联想。
教师明确冷色的定义。
板书部分课题:“冷色”。
(三)发展1.小组沟通:(1)生活中见过哪些冷色?最新Word可改正(2)生活中有哪些光景适适用冷色来表现?2.赏系列冷色作品,说感想。
指引学生从色彩、造型、内容等方面,感觉作品感情。
(优雅、安静、悲伤······)3.对照赏识:莫奈《蓝色游船》VS 梵高《星夜》当画面以一致的冷色出现时,给人安静和睦的感觉;搭配少许暖色,让色彩更丰富,同时烘托得冷色更冷。
4.快问快答,总结概括色彩冷暖感觉的相对性。
(四)练习1.教师示范。
重申底色的铺设、笔触、色彩。
四年级美术上册导学案-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1-人美版

四年级美术上册导学案-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1-人美版
学习目标
•了解冷色的概念和特点
•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冷色
•能够运用冷色表现画面的气氛和意境
学习重点
•冷色的表现力
•冷色在画面中的运用
学习难点
•如何运用冷色表现画面的气氛和意境
教学内容
冷色的概念和特点
冷色是指偏向于蓝、绿、紫色的颜色,这些颜色给人一种清凉、沉静、静谧的感觉。
冷色与温暖色形成对比,常用于表现深沉、悲伤、寂寥等主题。
生活中的冷色
生活中常见的冷色有哪些?画师们常说:夏天的海洋、雪山的冰川、水中的鱼儿、秋天的果实等都是冷色的代表。
运用冷色表现画面的气氛和意境
1.冷色调画面表现自然风光的清凉和寒冷。
例如,蓝色和紫色的深夜、雨天和冬天往往会使用此类色调,为画面带来深沉、寂静的感觉。
2.冷色调画面表现人物的深情和孤独。
例如,带有蓝色调的画面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忧郁、渴望等情感。
3.冷色调画面表现极端情境的清新和萧条。
例如,在一幅绘有冷色调的废墟和垃圾场景中,冷色调让画面呈现出一种荒凉、萧条的感觉,表现出对环境的不满和关注。
案例解析
下面是著名画家梵高的一幅冷色画作,这张画作利用了蓝色、紫色、深棕色等冷色调,表现了画家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梵高经典作品-自画像
总结点评
在生活中,冷色调可以通过合适的色彩搭配,呈现出别样的美感。
在绘画中,应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冷色调,以表现出画面的气氛和意境,进而加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冷色调的表现力无限,希望同学们能在绘画中探索出自己的创意和风格。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 ▏人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 | 人美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冷色的特点与表现,通过观察和创作,让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生活中的冷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色彩认知:介绍色彩的三原色、间色和互补色,着重讲解冷色系,如蓝色、绿色等,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艺术欣赏:展示包含冷色调的艺术作品,分析艺术家如何运用冷色表达情感和意境。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冷色调的绘画或拼贴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冷色的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冷色系的识别与应用:学生需学会识别冷色,并能将其应用到绘画或其他艺术创作中。
-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冷色调在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作用。
难点- 色彩搭配:教会学生如何巧妙地搭配冷色,创造出和谐美观的作品。
- 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发挥个人创意,将冷色应用于不同的艺术表现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色彩轮、色卡、艺术作品图片、多媒体设备。
- 学具:水彩画纸、水彩颜料、画笔、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冷色调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冷色给人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重点解释冷色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作品欣赏:分析包含冷色调的艺术作品,讨论艺术家如何使用冷色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4. 实践操作:分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冷色调的绘画或拼贴创作,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个人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冷色- 提纲:1. 色彩基本概念2. 冷色系的特点3. 冷色在艺术中的应用4. 冷色调的创作实践作业设计- 个人作业:学生需创作一幅以冷色调为主的绘画或拼贴作品,题材自选,要求运用至少三种不同的冷色。
- 小组作业:小组成员合作,利用冷色调设计一份主题为“宁静的夜晚”的插画。
课后反思本节课后,教师应反思学生对于冷色调的理解和应用程度,是否能够独立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的依据。
第三课生活中的冷色(说课稿)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三课生活中的冷色(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以冷色调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冷色调的特点,掌握冷色调的使用方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冷色的概念,区分冷色与暖色。
2.熟悉冷色在生活场景中的运用,了解不同冷色的表现力。
3.掌握冷色的染色方法与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表现冷色的气息与表现力。
2.培养学生对色彩组合的敏感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学生们观察几幅富有冷色气息的图画,分析其场景、画面构图、色调等,引导学生了解冷色调的概念和特点。
2.引导学生进行色彩分类练习,凭借自己的判断力分辨图中的暖色和冷色,通过这个练习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并掌握冷色和暖色的区别。
2. 正片环节1.制定教学任务,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即了解和掌握冷色在生活场景中的常见运用方式。
2.学生们逐步深入学习。
教师示范掌握冷色调染色方法,着重强调在生活场景中采用冷色调的表现手法。
3.通过示范演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根据教师的提示提取场景,运用自己的色彩搭配能力创作出符合要求的生活场景图画。
3. 收尾环节1.学生们梳理所学知识,通过小展示形式介绍自己的创作作品。
2.教师及时评价引导,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肯定成功之处,引导学生进行改进。
五、教学方法1.示范法2.演示法3.实践探究法六、教学资料准备1.冷色调画作2.内涵丰富的冷色调生活场景图片3.具备美术知识背景的PPT课件。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小展示和实际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察学生在本课中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创作表现。
八、总结通过生活中寻找冷色调,以及通过学习色调染色方法和表现手法,可以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生活美学的探究热情。
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

我的收获
学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感受到什么?
谢谢!
想一想: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景物适合用冷色来 表现?绿色的树林、蓝色的大海,还有……
同学们的画:
你觉得教材中的这两幅作品从选色和用笔上,好在哪里? 你受到什么启发?
艺术实践:
试着选择冷色,并用点染的方法 画一张风景画。
展评示一交评流:
请你选择自己画面的得意之处介绍给同学听。
你觉得哪幅作品内容有新意? 哪幅作品冷色运用得最恰当? 谁的作品点染技法运用得最好?
回忆:
暖 色
这幅作品主要运用了什么色彩进行创作?
说一说:
这些生活中的暖色带给你什么感受?
想一想:
冷
暖
色
色
这两件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色彩?
蓝色、绿色
1.画中主要使用了哪些 颜色?
2.这些颜色会使你产生 哪些联想?
水 福田平八郎(日本)
自然中的冷色
生活中的冷色 生活中和自然中的冷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凡凡··高(高荷兰吸)收运用了点彩 技法。
小知识:
乔治·修拉
19世纪末,法国画家修拉对光和色进行了分解, 创造出一种用笔触的绘画技法,把原色中的红色一条 条涂在画面上,再在红的笔触下面平行地涂上蓝的笔 触,站在一定距离看上去,画面的两种色彩恰好混合 成紫色。
练一练:
你也向画家们学习,体验一下点彩的方法, 感受笔触的不同变化。
探究:
这些颜色中哪些颜色属于冷色?
√ √ √ √ √
√√
探究:
湖蓝是最冷的颜色,你觉得
紫色是冷色还是暖色?
?
结论:
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的、 比较而言的。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生活中的冷色》

课题三、生活中的冷色时间课型造型·表现年级四年级上册目标确立依据课标分析本课与第1课《四季的色彩》和第2课《生活中的暖色》组成了本册教材的色彩知识单元。
在学生对暖色有了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冷色,掌握冷色的基础知识,并带领学生探究、体验冷色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
教材分析教材中展示了经典的艺术作品、大自然中冷色调的风景和生活中冷色调的居室布置图片,使本课的色彩知识更加直观,从而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冷色有更广泛的认知,从多角度感受冷色的美感。
凡·高的作品还为学生创作提供了可以参照的表现形式和绘画技法。
学生通过欣赏画家作品,感受用小笔触点染与用色彩平涂产生的不同画面效果。
通过色彩训练,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与色彩表现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完成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基础的色彩知识。
本学期学习的色彩冷暖知识,是建立在原色和间色知识基础上的。
本课是在上一课学习暖色的基础上认知色彩中的冷色,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色彩知识的一些技巧,对于冷色色彩知识的学习一定会比较顺利。
但是,在本课"艺术实践"环节,学习凡·高小笔触点染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风景画是学生即将面临的新问题,在点染技法、色彩搭配技巧方面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大力帮助。
学习目标1、认识冷色,体验冷色给人带来的感受。
2、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冷色调的风景画。
3、通过欣赏、分析,领悟艺术作品内涵,掌握冷色的表现方法。
4、体验探究、发现的愉悦,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目标图示学习重点了解、掌握冷色的特点,能够正确运用冷色画一幅风景画。
学习难点笔触与色彩搭配的美感。
表现绿色的事物,老师不用平涂的方法,而是先用蓝色一条条涂在画面上,再在蓝色的笔触旁边平行地涂上黄色的笔触,站在远处看上去,画面上的两种色彩恰好混合成绿色。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活中哪些景物适合用冷色来表现?范,学习点染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
课时设置:2课时
授课时间:9月17日--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三)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冷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收集表现水的图片。
组织教学
欣赏书中图片《水》。
组织研究活动
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
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分析、交流活动。
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讲授新课
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
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展示评价
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
2组织评价作业。
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