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辅导专题三 多种方法测电阻、电功率

合集下载

知识专题09 特殊方法测电阻、电功率

知识专题09 特殊方法测电阻、电功率

电压表一
(1)闭合开关 S,调节
滑片 P 在最左端
个、开关一个、
时,可知电源电压 U;
最大阻值为
伏变法
滑片 P 在最右端时,
R0 的滑动变阻
可知 Rx 两端的电压
器一个、导线
U-U
Ux,电路电流:I= x
R0
若干
滑动变阻器 R0 的滑片
到最左端)调节滑动变阻器
R0 的滑片到最右端,读
C.再闭合开关 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 I2(I2>I1)。
②请你用 I1、I2 和 R0 表示 Rx,则 Rx=

-

图ZT9-4
类型二
特殊方法测电功率
【方法总结】
设计思路
实验器材
电路设计
操作步骤
表达式
只用电压表;
通过开关的断开
电源、开关、
或闭合,可分别测出
小灯泡、定值电
电源电压与灯泡正
阻 2 个,导线若干。
(2)实验时某小组同学想利用一只电流表和最大阻值为 R0 的滑动变阻器完成对未知电阻 Rx 的测量,如图
ZT9-4 所示是他们按照设计想法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
A.开关 S1 和 S2 都断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阻值最大处,观察到电流表无示数;
B.保持滑片 P 位置不动,只闭合开关 S1 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 I1;
开关 S2,保持滑片不动,记
下电流表的示数 I
P=U0 I-
U0
R
类型二
特殊方法测电功率
只用电流表;
通过开关的断开
电源、开关、
或闭合,可测出灯泡
小灯泡、定值电
正常发光时,电路中

物理实验专题(多种方法测电阻、电功率)

物理实验专题(多种方法测电阻、电功率)

多种方法测电阻、电功率专题:电学实验——多种方法测电阻、电功率(讲义)主要考点梳理1、教学目标(1)知道测量电阻、电功率的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2)知道实验器材的选择依据,能够进行实验电路的连接和正确的操作;(3)知道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电路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办法。

2、方法指导(1)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电功率是初中电学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

中考命题经常考查:完成实物图的连接、设计并画出电路图、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使用、用电器的开路、短路等电路故障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影响、根据测量计算电功率等多个知识点。

解答此类问题,一定要亲身经历过探究过程,熟知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要具备利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类题目分析思考的基本思路是:I额= U滑∕R滑P额=U额I额U额=U总-U滑(2)实验注意事项①电源电压应高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例如,测定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时至少要选两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

②电压表的量程应大于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电流表的量程要大于等于小灯泡正常工作电流。

③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要大于灯泡的正常工作电流,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应与小灯泡的电阻差不多,以使调节效果明显。

④开始连接电路时,要使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要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

⑤开始实验前,要检查电路并试触,实验结束,要先断开开关,再整理电路。

3、能力拓展(1)只有一个电压表,如何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2)电压表的量程不够,如何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3)只有一个电流表,如何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金题精讲题一题面: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

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0Ω。

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R1(5Ω0.5A)、R2(10Ω0.5A)、R3(500Ω1A)。

测量电阻和额定功率的几种方法

测量电阻和额定功率的几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几种方法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电学中典型实验之一,也是历年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但电阻的测量方法不局限于伏安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技巧性、多样性,归纳总结近年考查题型,测量电阻(设电阻不受温度的影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伏安法例1.有一个电池组、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你如何测出一个电阻器R的阻值.解:1. 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 闭合开关,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R′的值,分别读出两个电表的示数;3. 算出三次R的值,求平均值R=(R1+R2+R3)/3。

评价: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测量误差“伏安法”测电阻中常见的电路故障1.电流表.电压表都没有读数——断路2.电流表或电压表读数时指针偏大——量程选小3.电流表或电压表读数时指针偏小——量程选大4.电流表或电压表指针反偏——正负接线柱接反5.电流表读数突然变大,电压表读数为0——待测电阻短路6.电流表读数突然为0,电压表读数等于电源电压(明显偏转)——待测电阻断路7.无论如何移动滑片,灯的亮度不变,且很亮——滑动变阻器接两个上接线柱8.无论如何移动滑片,灯的亮度不变,且很暗——滑动变阻器接两个下接线柱9.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变大而电压表示数变小——电压表接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二. 分压法(伏阻法)(一)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替代法例2.有一个阻值已看不清楚的电阻器R,我们要测出它的阻值,但手边只有一个电池组,一个开关,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器R0和几根导线,如何测出R的阻值吗?写出实验操作和电阻R最后表达式操作步骤:1. 如图所示,将被测电阻R与已知电阻R0串联接入电路,先把电压表并联接在R两端,闭合开关,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U1。

2. 将电压表拆下,将它并联接在电阻R0两端,测出电阻R0两端的电压U2。

3. 表达式R=U1R0/U2评价:元件使用较少,不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误差较大电压表测量还可以有什么变化吗?请画出电路图(二)电压表和开关替代法例3. 给你一个电池组、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两个开关及几根导线,请你设法只连接一次电路就能测出未知电阻R的阻值,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及未知电阻的表达式。

2017多种方法测电阻电功率

2017多种方法测电阻电功率

2017多种方法测电阻电功率在电子工程领域,测量电阻和电功率是常见的操作。

2017年,多种方法被提出来测量电阻和电功率。

在这篇文档中,将介绍这些方法。

电阻的测量电阻测量是测量电子元件电阻值的过程。

电阻值是以欧姆为单位的,因此电阻可以使用欧姆表或其他测量工具如多用表来测量。

1. 线桥法线桥法是测量电阻的一种精确方法,使用基于威斯通桥的电桥电路。

线桥法通过测量两个电阻的比值,推断未知电阻的值。

通过比较调节阻值器的阻值,使电桥输出为零,从而推断未知电阻的值。

2. 电桥法电桥法是测量电阻的另一种方法。

它通过调节一个阻值器,使桥路电流为零,这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3. 多用表法多用表法是测量电阻的一种简单方法,也是非常常见的。

使用多用表,将它开到电阻档位,并连接测量电路,就可以测量电阻的值。

电功率的测量电功率是描述电路或电子元件能量转换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下面介绍几种电功率测量的方法。

1. 电力计法电力计法是测量电功率的一种基本方法。

它是使用电力计来测试电路或元件的电功率。

电力计法可以测量交流和直流电路的功率,并且适用于各种功率级别,从微瓦到兆瓦的功率范围。

2. 依据欧姆定律法依据欧姆定律法是电功率测量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计算电路中阻值和电流,即可以计算出电路的功率。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低功率的电路测量。

3. 电压取样法电压取样法是另一种测量电功率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使用差动放大器或电容器等元件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并计算出电路的功率。

总结这篇文档介绍了2017年常见的多种方法测电阻和电功率。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如果需要非常精确的电阻值,可以使用线桥法或电桥法来测量;而如果需要快速测量,可以使用多用表法。

同样的,如果需要测量高功率电路,电力计法是首选方法。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5测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几种特殊方法

5测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几种特殊方法

测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几种特殊方法测量小灯泡或者定值电阻的电阻值和电功率是初中物理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

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方案用的是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加上一个滑动变阻器。

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伏安法。

其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不再赘述。

我给同学们介绍的是其它四种特殊方法:方法一:给你电池组,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1,待测未知电阻Rx,电流表和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用以上器材测出Rx的最佳电路和方法是什么?1、实验电路图如1所示:2、实验方法是将S拨到①的位置读出示数为I1;将S拨到②的位置读出示数为I2;根据电压为电源电压,两次都相同。

即:;∴方法二:将上面的题中电流表换成电压表,再测电阻Rx的值。

1、实验电路图如图2所示:2、实验方法是将上拨到①的位置,可测出R1上的电压U1;将S拨到②的位置,可测出Rx 和R1的总电压U。

根据电流相同,∵,I=∴∴方法三:将方法二中的单刀双掷开关换成一个单刀单掷开关,再将定值电阻R1换成一个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已知,用R′表示.再测Rx的阻值。

1、实验电路图如图3所示:2、实验方法是将滑片P滑到a点时可测出Rx 上的电压U1;将滑片P滑到b点时可测出Rx 和R′上的电压U2。

根据Rx和R′串联:;I=∴可解得方法四:将方法三中的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再测Rx的值。

1、实验电路图如图4所示:2、实验方法是闭合S,将滑片P滑到a点,可测Rx 的电流I1;再滑到b端测Rx和R′的电流I2.又由于电源电压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U=I1Rx;可解得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法拓展测量导体的电阻是初中电学学习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对“伏安法”测电阻这一实验的考查,一直是中考的热点。

特别是对课本上的测电阻这个实验的拓展,更是考查同学们应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的重要方式。

下面总结的一些测电阻的“另类方法”经常出现在期末和中考试卷中,应引起同学们注意:一、有电流表,无电压表的“另类方法”此类测电阻的方法,其设计思想是:由于不能利用电压表测出电压,所以需要应用电流表多次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运用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或开关的断开、闭合引起电路结构的改变,求出电压,进行等效电路的设计。

测小灯泡电功率5种方法

测小灯泡电功率5种方法

测小灯泡电功率5种方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可以使用以下五种方法:1. 电流和电压法:这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首先,将一台电压表连接到电灯泡的两个电极上,用来测量电压。

然后,将一个安培表连接在电灯泡的电源电路上,用来测量电流。

通过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功率(P)等于电压(V)乘以电流(I),即P = V * I。

2. 电阻法:这种方法利用了灯泡的电阻特性来测量功率。

首先,用万用表测量灯泡的电阻值。

然后,使用Ohm's Law(欧姆定律)来计算功率。

根据欧姆定律,功率(P)等于电阻(R)乘以电流的平方(I^2),即P = R * I^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和电阻值,即可计算出灯泡的功率。

3. 热量法:这种方法基于能量守恒定律。

将一杯水放在恒温器中,并记录初始温度。

然后,将小灯泡通过适配器连接到电源电路上,使其发光。

通过一定时间(如10分钟)后,再次测量水的温度。

根据水的温度上升,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功率。

功率(P)等于热量(Q)除以时间(t),即P = Q / t。

热量可以通过水的质量(m)、比热容(c)和温度变化(ΔT)来计算,即Q = m * c * ΔT。

根据实验中测得的参数,可以计算出灯泡的功率。

4. 能量计法:这种方法使用一个计量器来测量小灯泡消耗的电能。

将电表插入电源插座,然后将灯泡的电源线插入电表中。

打开灯泡,让它发光一段时间(如10分钟),然后读取电表上显示的电能值。

根据电能(E)和时间(t),可以计算出功率。

功率(P)等于电能除以时间,即P = E / t。

5. 功率计法:这种方法使用一个功率计来直接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将灯泡的电源线插入功率计中,并确保功率计与电源插座连接。

打开灯泡,让它发光一段时间,并观察功率计上显示的功率值。

功率计会准确测量灯泡的功率。

以上就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五种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验条件、设备可用性和实际需求。

初中电学专题3.3-多种方法测电阻

初中电学专题3.3-多种方法测电阻

1多种方法测电阻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1、只用电压表,不用电流表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用电压表测出Rx 两端的电压为Ux ;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0。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x 、U0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可计算出Rx的值为:R X = U XU 0 R 0表达式推导过程:⎩⎪⎪⎨⎪⎪⎧ 思路一:⎩⎪⎨⎪⎧ ∵I X = I 0 = U 0R 0(串联电流相等)∴R X= U XI X= U X ⎝⎛⎭⎫ U 0 R 0= U X U 0R思路二:⎩⎨⎧ ∵ R X R 0= U X U 0(串联分压规律)∴R X= U X U 0R 0用这种方法测电阻时一只电压表要连接两次。

方法二: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4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闭合S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X ,再同时闭合S1和S2,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X 、U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

根据分压公式可计算出R X 的值:R X = U XU -U X R 0表达式推导过程:本节课知识要点2⎩⎪⎪⎨⎪⎪⎧ 思路一:⎩⎪⎨⎪⎧ ∵ I X = I 0 =U 0R 0 = U -U X R 0(串联电流、电压规律) ∴ R X =U X I X = U X⎝⎛⎭⎫U -U X R 0= U XU -U X R 0 思路二:⎩⎨⎧ ∵R X R 0 = U X U 0 = U XU -U X (串联分压规律、电压规律) ∴ RX = U XU -U X R 0方法三、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5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 X 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调至B 端,闭合开关,记下电压表示数UX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调至A 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 UX 、U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AB ,可计算出R X 的值:R X =U XU -U X R AB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压,所以也叫“伏伏法”;根据所给器材有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R 0的电阻或一个已知最大阻值为R AB 的滑动变阻器,所以又叫“伏阻法”。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电阻的测量方法有哪些呢?
1.万用表测量法
把万用表转换开关拨至电阻挡(×1,×10,×100,×1K),选择适当的量程,两表笔短接后旋转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零刻线上,然后两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从万用表指针所指的数值即可知道电阻值。

(注:电阻值等于指示数值乘以所选量程的倍数)
2.伏安法
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待测电阻和导线。

测量方法: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x的电流I,则Rx=U/I。

伏安法测电阻有内接法和外接法两种。

3.伏阻法
器材:电压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的电阻Rx、开关、电源和导线。

方法一、改接电表法:即通过移动电压表的位置来测量电阻。

方法二、开关通断法:即通过某些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改变电路的连接情况来测量电阻。

4.安阻法
器材: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开关、电源、待测电阻Rx和导线。

方法一、改接电表法:即通过改变电流表的位置来测电阻。

方法二、开关通断法:A.短路法;B.开路法;
5.安滑法
器材:电流表、已知最大阻值为R的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待测电阻和导线。

6.伏滑法
器材:电压表、已知最大阻值为R的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待测电阻Rx和导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伏安法测电阻”与“伏安法测电功率”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两大实验,因涉及到实验器材多,利用知识综合性强,在历年中招命题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使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两个物理实验理解得更深刻,现将两实验的异同点和常考点归纳如下。

一、相同点1、两实验的器材基本相同,只是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在测电功率的实验中换成了小灯泡。

2、两实验的电路图基本相同。

3、在连接实物时,注意事项基本相同。

4、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都起限流的作用。

5、两实验的步骤基本相同。

6、两实验测量的物理量相同,都是测量被测元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二、不同点1、实验目的不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目的是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器的电阻;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实验目的是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2、原理不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R=U/I,而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原理是P=UI。

3、选择电源和电表的思考角度不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一般是根据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确定电源和电表的量程。

伏安法测电功率实验则是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功率选择电源和电表的量程。

4、两次实验均测三次目的不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过程三次的目的是为了求被测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伏安法测电功率实验过程测三次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三次不同电压下实际电功率,比较它们的亮度。

5、调节变阻器的要求不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在不影响电表读数且不损坏电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可以任意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测出三组电压和电流值;而伏安法测电功率实验中,滑片的调节应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小于或稍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三种情况。

6、结论不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结论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中电流的比值,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电流的大小没有关系。

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实验结论是U实=U额,P实=P额,小灯泡正常发光;U实>U额,P实>P额,小灯泡发光较亮;U实<U额,P实<P额,小灯泡发光较暗。

7、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可以用其他方法替代,而伏安法测电功率一般不可以用其他方法替代三、两实验常考查的知识点1、均考查电路设计能力2、考查连接电路时的注意事项: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在最大阻值处,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要选择正确。

3、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1)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

原因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可能灯泡灯丝断了),(2)无论怎样滑动滑片,电压表示数均为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较大,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不变,灯泡发光较亮,亮度不变,原因是滑动变阻器错接成“上上”端,即阻值为零。

(3)无论怎么移动滑片,两表示数均不变,且示数较小,灯泡发光较暗,原因是滑动变阻器错接成“下下”端,即全阻值接入。

(4)电压表为零,电流表随滑片移动而变化,灯泡不发光,原因是灯泡被短路。

总之,只要掌握上述知识点,活学活用,就会将两个电学实验掌握的更到位,理解的更透彻,对一些常见的这类电学实验题就会成竹在胸,游刃有余了。

(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

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 2.电路图:(见图1)3.器材:小灯泡(2.5V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 )、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 ⅰ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ⅱ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ⅲ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

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 )、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V )、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V ),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

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 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分析与论证: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 )发现:R 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是温度。

)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这个实验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点。

(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1.只用电压表,定值电阻R0,不用电流表(伏阻法)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X (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1、电压表测出Rx 两端的电压为Ux ;2、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0。

3、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x 、U0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可计算出Rx的值为:用这种方法测电阻时一只电压表要连接两次。

方法二: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4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1、 先闭合S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2、 再同时闭合S1和S2,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1、U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根据分压公式可计算出Rx的值:方法三:实验步骤:1、 S 接a 时,读出电压表示数U1; 2、 S 接b 时,读出电压表示数U 2。

表达式:方法四、实验步骤:1、 S 断开时,读出电压表示数U 1;2、 S 闭合时,读出电压表示数U 2。

表达式: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压,所以也叫“伏伏法”;根据所给器材有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所以又叫“伏阻法”。

2.只用电流表定值电阻的阻值R0,不用电压表(安阻法)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X ,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流表,用图6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实验步骤:1、 闭合S ,先测出R 的电流I 1;2、 拆下电流表,接到另一支路上,测出Rx 的电流I 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0、Ix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计算出Rx的值为方法二:用图7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1、 先闭合开关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2、 再断开S2闭合S1,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 I 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 1、I 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4、 根据分流公式可计算出Rx的值:方法三:实验步骤:1、 S 断开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 1;2、S 闭合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 2。

表达式:方法四: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8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 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1、 是先闭合开关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1,2、 再同时闭合S 1、S 2,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 1、I 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计算过程如下:设电源电压为U,当只闭合S 1时,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U=I(Rx+R),可得 U=I 1(Rx +R0)①; 当再同时闭合S 1、S 2,R0被短路,这时有:U=I 2Rx ②。

联立①②解方程组得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流,所以也叫“安安法”;根据所给器材有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所以又叫“安阻法”。

总之,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测定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阻的电流。

在缺少器材(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情况下,我们可用间接的方法得到电压值或电流值,仍然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

因此,在进行实验复习时要特别重视原理的理解,这是实验设计的基础。

3、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或电流表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X,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方法一: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9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1、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调至A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A,2、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B端,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B。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A 、IB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AB。

同样可计算出Rx的值:方法二: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5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1、先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B端,闭合开关,记下电压表示数U1;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A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2。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1、U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可计算出Rx的值:4.等效替代法。

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X(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尽可能想出多种方法)方法一:步骤有:1.根据电路图9,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2.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3、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4、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此时,R和Rx等效,它们都是电阻,可以得出,它们电阻相等.方法二:用图10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当S扳到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再将 S 扳到B时,调节R0(电阻箱)的电阻,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即RX=R。

方法三:若只有一只电压表和电阻箱,则可用替代法测电阻的阻值,如图11所示。

先合上开关S1,把单刀双掷开关S2打到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再把单刀双掷开关S2打到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则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即为待测电阻Rx 的阻值,即RX=R。

图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