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八年级物理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精选74题)

合集下载

2018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八年级物理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精选74题)

2018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八年级物理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精选74题)

<解读版人教版按章节)2018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精选74题)1.<2018·广西北海)如图所示,将点燃地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地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时,成像地规律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成像规律相同<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近视跟镜1.B解读:根据题意知,2f=25cm,所以焦距f=12.5cm,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即物距u=15cm时,f<u<2f,凸透镜所成地像是倒立、放大地实像,该成像地规律与投影仪地成像规律相同.本题答案为B.2.<2018·广西崇左)张大胜同学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地字迹,关于他地做法以及书上地字在视网膜上成像地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A.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地 B.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地C.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地 D.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地2.A 解读:近视眼只能看到近处地物体,所以需要把书靠近眼睛;人眼看物体时,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地是倒立、缩小地实像,即类似于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所成地像.本题答案为A.3.<2018·湖北武汉)来自于物体地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地像.下列说法错误地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地像是实像D.所成地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地3.D解读:人眼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他把来自于物体地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地像,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形成地像是倒立、缩小地实像.本题答案为D.4.<2018·山东日照)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 )A.平面镜成等大、正立地实像B. 照相机成缩小、倒立地实像C.投影仪成放大、正立地虚像D. 放大镜成放大、倒立地虚像4.B 解读:平面镜成等大、正立地虚像;照相机成缩小、倒立地实像;投影仪成放大、倒立地实像;放大镜成放大、正立地虚像.本题答案为B.5.<2018·吉林长春)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地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地光学仪器是<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5.A解读:此题考查凸透镜地应用.照相机能成倒立、缩小地实像,幻灯机能成倒立、放大地实像,投影仪能成倒立、放大地实像,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地虚像,A正确.6.<2018·山东泰安)照相机是生活中常见地光学仪器,下列关于它地说法正确地是< )A.照相机地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照相机成像时物体到镜头地距离应该在镜头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地实像D.照相机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一样地6.C 解读:照相机地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成像时物体到镜头地距离应该在2倍焦距以外;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地实像;照相机成像属于光地折射现象,而平面镜成像属于光地反射现象,是不一样地.本题答案为C.7.<2018·江苏扬州)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地像.则像地性质是A.倒立缩小地实像B.正立放大地虚像C.倒立放大地实像D.正立缩小地虚像7.C解读:由图象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所以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此时光屏上成倒立地放大地实像.8.<2018·湖南岳阳)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地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地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8.C9.<2018·湖南怀化)正午时分,小红拿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光心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地光斑,则以下说正确地是< )A.此凸透镜地焦距为15cmB.若用此凸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地图案,邮票到凸透镜地距离应大于30cmC.应用此凸透镜不能成缩小地实像D.应用此凸透镜不能成放大地实像9.A10.<2018·山东枣庄)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地说正确地是< )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地实像B.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地实像C.在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地实像D.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地实像10.B解读:照相机、投影仪、摄像头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地原理工作地:使用照相机时,物体离镜头地距离即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在照相机中成缩小、倒立地实像;使用投影仪时,物体放在了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地实像;摄像头成像与照相机相同,成缩小、倒立地实像;使用放大镜时,需要把物体放在1倍焦距内,所以在放大镜中成放大、正立地虚像.本题答案为B.11.<2018·四川内江)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地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地是<)11.D 解读:A、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B、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C、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D、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12.<2018·湖北荆门)实验室里某凸透镜地焦距是8cm,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0cm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地像是< )A.正立、缩小地实像 B.倒立、放大地实像C.正立、放大地虚像 D.倒立、缩小地实像12.B13.<2018·云南昆明)在焦距为10cm地凸透镜前15cm处放一支点然地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地光屏上可以得到地是< )A.烛焰倒立缩小地实像B.烛焰倒立放大地实像C.烛焰倒立放大地虚像 D.烛焰正立放大地实像13.B 解读:焦距f=10cm,物距u=15cm,则f<u<2f,凸透镜所成地像是倒立、放大地实像.本题答案为B.14.<2018·广西桂林)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地桂林市杉湖上地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地是<)A.双塔在湖中地倒影是实像B.要使塔地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要使塔地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要使塔地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14.B. 解读:双塔在湖中地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是倒立、等大地虚像,故A错误;照相机工作地原理是凸透镜成像,即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地实像,物距越大,成像越小,所以要使塔地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即是减小物距扩大成像,故本题答案为B.点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够用光屏成像,例如照相机拍照时,在胶卷上所成地像就是倒立、缩小地实像;虚像是实际光线地反向延长线地交点组成地,没有实际光线通过,不能用光屏成像,如平面镜成像.15.<2018·广东佛山)下列有关光现象描述正确地是< )A.平面镜所成地像是通过光地反射形成地B.小红照相时在相机内形成正立放大地实像C.白光是一种单色光D.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都是用凸透镜制成地15.A 解读:平面镜成像是光地反射形成地,选项A正确;照相机所成地像是缩小、倒立地实像,选项B错误;白光是复色光,选项C错误;近视眼镜是由凹透镜制成地,而远视镜是由凸透镜制成地,选项D错误.本题答案为A.16.<2018·广西柳州)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地是< )A.穿衣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16.A 解读:穿衣镜利用地是平面镜成像原理,不需要凸透镜,其他都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地原理,故本题答案为A.点评:考查常见光学物品地工作原理.17.<2018·安徽芜湖)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地过程中,调整光屏地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地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地焦距可能是< )A.6cmB.10cmC.16cmD.20cm17.B 解读:当物距f<u<2f时,凸透镜所成地像是倒立、放大地实像,所以f<12cm <2f且f<18cm<2f,即9cm<f<12cm,本题答案为B.18.<2018·内蒙古杭锦旗)把高2 cm地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地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地光屏上成了4 cm高地像,物体离凸透镜地距离可能是< )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18.A19.<2018·陕西省)有关光学元件地说法,正确地是< )A.近视眼镜地镜片是凹透镜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D.平面镜不能改变光地传播方向19.A解读: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选项B错误;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偏折,选项C错误;平面镜能改变光地传播方向,不能改变光束性质,选项D错误.20.<2018年·江苏徐州)如图所示,在发光地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地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地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A.像是正立地 B.像是放大地C.像是虚像 D.像比灯丝亮20.B解读: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及其相关知识.在发光地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地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地像,像距大于物距,此像为倒立放大实像,选项B正确.21.<2018·河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地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地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地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地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放大镜 B.近视镜C.投影仪 D.照相机21.D解读: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地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由图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地是实像,物距为24cm,像距为16cm,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地规律,此时成倒立、缩小地实像.放大镜成放大、正立地虚像,所以A不符合题意;近视镜是凹透镜,所以B不符合题意;投影仪成放大、倒立地实像,所以C不符合题意;照相机成缩小、倒立地实像,所以D符合题意.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地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地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地关系.22.<2018·四川自贡)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地距离是可调地.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地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地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地像,镜头与胶片间地距离应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22.A解读:照相机地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地特点“物远像近像变小”,当被摄者和摄影者地距离变远了,像会离透镜近一些,所以镜头与胶片间地距离应变小.23.<2018·黑龙江哈尔滨)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地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地是< )A.甲图中成地是实像;乙图中成地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地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地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23. C解读:A、实像都是倒立地,虚像都是正立地,不符合题意;B、甲图成正立放大地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地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不符合题意;C、甲图成虚像,物距变小,像变小;乙图成实像,物距变大,像变小,符合题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不符合题意.故选C.24.<2018·湖北宜昌)人地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地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地像是< )A.倒立、放大地实像 B.正立、缩小地虚像C.倒立、缩小地实像 D.正立、放大地虚像24.C25.<2018·四川宜宾)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地是<)25.D解读:A、图示是远视眼地成因,远视眼在看近处地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地后面,不符合题意;B、图示是对远视眼地矫正,佩戴凸透镜可使光线提前会聚成像在视网膜上,不符合题意;C、图示是近视眼地成因,近视眼在看远处地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地前面,不符合题意;D、图示是对近视眼地矫正,佩戴凹透镜可以使物体射来地光线先发散一些,通过晶状体时会聚点靠后,落在视网膜上,符合题意.26.<2018·江苏南京)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地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8年南京青奥会会徽地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地距离应< )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C.小于10cm D.大予20cm26.C解读: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地理解.用焦距为l0cm地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8年南京青奥会会徽地图片,此时成正立放大地虚像,所以此时图片到凸透镜地距离应小于10cm.27.<2018·湖北黄石)关于透镜地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A.近视眼镜地镜片是凹透镜 B.监控摄像头地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凸透镜所成地像都是实像 D.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地27.A 解读:A、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线地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地前方,戴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符合题意;B、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U>2f 倒立、缩小地实像,镜头是一个凸透镜,不符合题意;C、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当u>2f时能看到一个倒立、缩小像,当2f>u>f 时,能看到一个倒立、放大地像;当u<f 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地像.28.<2018·四川成都)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地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地花朵地正立放大地虚像.接着他按小聪地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地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地操作及他看到地“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向靠近花朵地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地是花朵地正立缩小地虚像B.向靠近花朵地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地是花朵地倒立缩小地实像C.向远离花朵地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地是花朵地正立缩小地虚像D.向远离花朵地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地是花朵地倒立缩小地实像28.D 解读:小聪看到地正立、放大地虚像,物距在放大镜地1倍焦距之内,当成缩小地像时,物距应大于2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地实像,实像在光屏和凸透镜之间,所以小亮应使放大镜远离花朵,像在放大镜和小亮眼睛之间.29.<2018年·山东济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地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地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地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 B.照相机C.放大镜 D.潜望镜29.A解读:由图知,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地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地.A符合题意;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地原理制成地.此时像距小于物距.B不符合题意;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地原理制成地,所以C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地原理制成地.所以D不符合题意.30.<2018年·黑龙江牡丹江)下面是小婷为教材插图配地解说词,描述正确地是< )30.C31.<2018·山东泰州)人地眼睛像一架神奇地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地位置以及相应地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地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地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地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地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31.A32.<2018·江苏无锡)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地字,眼睛与书地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地眼镜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地眼镜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地眼镜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地眼镜32.B解读:因为小华能看清近处地物体,不能看清远处地物体,所以小华地眼睛患上了近视眼地毛病;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33.<2018·四川雅安)夏天地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种情形下,叶脉应位于“放大镜”地<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A.焦距以内D.二倍焦距以外C.二倍焦距处33.A34.<2018·湖北孝感)下列关于光现象地说法中,错误..地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地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地反射现象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车内景物通过车前玻璃成像C.照相机地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地虚像D.近视眼镜地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34.C35.<2018·广东湛江)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红外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地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地虚像C.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D.照相机、幻灯机地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35.BD 解读: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到地光,夜间,人地体温比周围环境中其他物体地温度高,发出地红外线比较强,红外夜视仪是就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地,选项A 错误;平面镜成正立等大地虚像,选项B正确;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选项C 错误;照相机、幻灯机地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选项D正确.本题答案为BD.36.<2018年·黑龙江龙东地区)蒙蒙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地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正确地是< )A.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原因造成很多中学生患了近视,为了矫正近视而佩戴地眼镜是凹透镜B.生物课上用来观察植物细胞内部结构地显微镜地目镜相当于普通地放大镜C.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凸面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D.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地白墙和明亮地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一定能看到窗户倒立放大地像36.AB解读:A、近视眼所成地像在视网膜地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符合题意;B、显微镜地目镜焦距较长,可得到正立、放大地虚像,相当于普通地放大镜,符合题意;C、雨水进入饮料瓶后能够透光,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不是凸面镜,不符合题意;D、凸透镜离墙较近即像距较近时,物距较远,在墙壁上应该得到一个倒立地缩小地实像,不符合题意.37.<2018·山东泰安)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____<填“发散”或“会聚”)作用;放大镜是_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37.发散;凸透镜解读: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放大镜利用地是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放大、正立地虚像地原理,所以放大镜是凸透镜.38.<2018·湖南张家界)张家界因山而著名,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仍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___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38.凸;会聚39.<2018·湖南娄底)如图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地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地现场照片,摄像头地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透镜.39.凸40.<2018·内蒙古杭锦旗)鄂尔多斯在创建交通模范城市地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为市民在交通上提供优质服务.如:<1)市公汽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从公汽后门上下车时地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地光学系统,图中地摄像头地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___透镜成_____像<填“实”或“虚”).<2)市出租公司为了调度及时,在出租车上装上了“车载无线电话”,它是通过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地.40.<1)凸;实 <2)电磁波41.<2018·广西河池)手机地功能越来越多,如通话、游戏、照像和上网等.照像时,所成地像是<填“实”或“虚”)像.41.实解读:手机地照相功能利用地是凸透镜成像地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所成地像是倒立、缩小地实像.42.<2018·陕西省)如图是一款带有放大镜地指甲刀.使用时,透镜到指甲地距离应一倍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拇指按压地杠杠是杠杠,人地指甲对上刀刃地阻力方向是地<选填“向上”或“向下”).42.小于;省力;向上解读:放大镜是凸透镜,指甲应处于焦点与凸透镜之间,即透镜到指甲地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拇指按压地杠杠是省力杠杠,人地指甲对上刀刃地阻力方向是向上地.43.<2018·江苏苏州)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地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地像,由此可推断:所成地(都是实像/都是虚像/―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地焦距<小于/等于/大于)乙透镜地焦距.43.都是实像;小于44.<2018年·黑龙江牡丹江)如图所示,投影仪地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地距离在_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地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地作用是_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44.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f<u<2f)改变光地传播方向<或改变光路45.<2018·湖北黄冈、鄂州、随州)如图是小阳制作地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地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地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简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_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地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地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45.焦点;右;倒立;取下套筒可作放大镜使用46.<2018·湖北宜昌)显微镜镜筒地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地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地是放大地________<填“虚”或“实”)像.46.凸;虚47.<2018•吉林省)右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地小灯泡,小灯泡前端地A部分相当于,对光有作用.47.凸透镜;会聚解读:小灯泡前端地A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点评:中间厚边缘薄地透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中间薄边缘厚地透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8.<2018·湖南长沙)小红家有一焦距为50mm地照相机,她利用该相机做了如下实验:<1)去下镜头,让太阳光正对镜头,可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说明镜头相当于_____.<2)用该照相机镜头当作放大镜来观察地面上地蚂蚁时,发现蚂蚁被放大了,此时镜头距蚂蚁地距离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50mm.48.<1)凸透镜 <2)小于49.<2018·湖南省株洲)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地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地光斑,如图<a)可知凸透镜地焦距是15.0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如图b),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缩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地清晰像.。

2018年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6:透镜及其应用

2018年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6: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1.(2018北京,10,2)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4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光屏上可以呈接的像都是实像,故A选项错误;实像都是倒立的,故B选项错误;像是倒立、放大的,故C选项正确;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倒立、放大的像的有:投影仪、幻灯机。

故D选项错误。

2.(2018广西柳州,9,3)如图6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答案】D【解析】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发生偏折,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另一侧的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而ABC三个图中光线没有经过光心,传播方向也没有变化故均是错误的,D是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D正确。

3.(2018河南省,题号11,分值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C.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物距小于像距,该图与投影仪原理相同,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A对,B错;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物和像移动方向相同,C选项中蜡烛左移,光屏也应该左移,才能再次成像;D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后仍可成清晰的像。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透镜和应用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透镜和应用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2017益阳)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在主光轴上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2017深圳)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2017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C.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2017徐州)小明拿着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2017南通)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017通辽)近期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增大像距 B.增大取景范围C.增大人像的大小 D.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2017南京)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B.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C.三个方面都相同D.三个方面都不同(2017泰州)某凸透镜焦距为15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5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实像(2017陕西)有一款自行车,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将转弯、停止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独特的安全设计和GPS导航功能备受人们的青睐.关于这款自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骑行者后背上所成的像是虚像B.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的距离大于镜头焦距的二倍C.从骑行者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见所成的像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GPS导航所用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017常州)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2017常州)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cmB、15cmC、10cmD、5cm(2017长沙)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B.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C.放大镜的成像图 D.近视眼的成像图(2017常德)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照了合影后,接着照一张单身像。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答案】D【解析】 A. 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佩戴凸透镜矫正,A不符合题意;B.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物距在焦距以内时,即放大镜的应用,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B不符合题意;C.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不符合题意;D. 根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时的规律,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增大像距,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减小物距,使镜头靠近投影片,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体从二倍焦距想一倍焦距靠近时,成的像变大,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2.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答案】C【解析】 A.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采用较粗糙的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A不符合题意;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当蜡烛和像重合时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B不符合题意;C. 探究光的析射特点时,当光从空气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C符合题意;D.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因为蜡烛、凸透镜、像是在同一直线上的,所以当蜡她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当光线垂直射向反射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3.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 大于20cmB. 等于10cmC. 小于10cmD. 在10cm与20cm之间【答案】C【解析】【解答】因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小于10cm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应用:放大镜。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03 透镜(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03 透镜(含解析)

专题03 透镜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成实像的是A.水面飞鸟的“倒影”B.照相机胶片上的像C.船上人看到水里的鱼D.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字【来源】2018年广西河池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故选B。

【点睛】要能区分实像和虚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使底片感光;而虚像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cm,当光屏距凸透镜16cm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了2cm,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不动,像变小B.蜡烛靠近凸透镜,像变小C.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大D.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小【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了2cm,即像距减小了,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和变化规律知,此时物距应增大。

所以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因为像距减小了,所以像也会变小。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3.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上,它们的初位置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下列操作不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是A.仅将蜡烛移至刻度线M的左侧某处B.仅将光屏移至刻度线P的右侧某处C.仅将凸透镜向左移至刻度N处D.将透镜右移3cm,且光屏移至刻度线Q的右侧某处【来源】2018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15cm,在一倍和2倍焦距之间,像到光屏的距离也为15cm,像距也在一倍和2倍焦距之间,A、要想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蜡烛就要移到二倍焦距以外,即将蜡烛移至刻度线M的左侧某处,故A能成清晰的像;B、物距在一倍和2倍焦距之间,如果只移动光屏,需要将光屏移至二倍焦距以外,故B能成清晰的像;C、如果只将透镜移到N点,此时的物距等于12cm,蜡烛处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像在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此时光屏到透镜间的距离只有18cm,故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C不可能成清晰的像;D、如果将凸透镜右移3cm,此时物距为18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则物体成像在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此时光屏移到Q点右侧某个位置能成清晰的像,故D可能成清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3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要想利用凸面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面镜的____上.2.关于凸面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核心;通过核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主光轴.3.物体到凸面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_的____像,依照那个道理制成了____.4.在做凸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距离凸面镜36 cm时,像成在距凸面镜20 cm另一侧的光屏上,看到的是____、____的____像,所用凸面镜的焦距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 cm.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照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位置,在相当于____的胶片上取得____的____的____像.6.照相机用光圈操纵____的光的多少,某人拍照敞亮的物体以后又去拍照暗淡的物体,光圈应适当____(填“开大”或“缩小”)7.在研究凸面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需要的要紧器材有刻度尺、蜡烛、凸面镜和____其中要求____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8.当物体在凸面镜的两倍焦距之外并向透镜移动时(不超过2倍焦距),像离透镜的距离将____,像的大小将____,且成的像是____像.9.把物体置于凸面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 cm,透镜的焦距为15 cm,那么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____立____的____像.假设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了15 cm,那么物体的像将向____方向移动,同时像变成____立____的____像.10.幻灯机的幻灯片要____插在____透镜的后面比核心略远些的地址,这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的____像.11.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____镜,物体应放在____,像在____,像的性质是____.假设要使银幕画面更大些,幻灯机与电影机应离银幕____些.12.显微镜有____个凸面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它的作用____.靠近物体的叫____.要想看清太空中的星星要用____,它有____个凸面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靠近物体的叫____.它能使物体成____、____的____像.1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____、____,由____进入眼球内部,再通过____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____上能形成清楚的物像.14.若是眼球的____,或晶状体的____,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____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____造成近视眼.15.猫从黑暗处走到阳光下,____会变____,用来减小阳光对眼球的刺激,这是由____内的滑腻肌操纵完成.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16.一个物体到凸面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取得一个放大的实像,假设把物体沿凸面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面镜45 cm处,那么成像的情形必然是()A.放大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形都可能17.物体从距凸面镜12 cm处移到距凸面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取得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面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18.在做凸面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面镜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蜡烛距透镜40 cm时,必然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20 cm时,必然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 cm时,必然成放大的虚像19.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之间调剂,现因原镜头损坏,那么应选用以下哪个元件做镜头()A.焦距为5 cm的凸面镜B.焦距为10 cm的凹面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面镜D.焦距为20 cm的凸面镜20.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别离是()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小于2f,大于fC.小于2f,大于f,大于2f D.大于f,大于2f2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假设要利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那么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 mm之外B.50 mm之内C.略大于50 mm D.恰为50 mm 22.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取得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23.用一个凸面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实像老是正立的、虚像老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面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面镜越近像越大24.一个物体放在凸面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的光屏上取得了一个清楚放大的物体的像,假设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取得清楚的像,那么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25.一个蜡烛位于凸面镜前,调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楚的像;假设维持凸面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那么()A.在光屏上再也不呈现像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26.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关于正常人来讲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若是因为()A.视网膜能够前后移动调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剂C.瞳孔能够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能够调剂三、实验题(每题3分,共9分)27.在探讨凸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需把凸面镜、蜡烛、光屏放在____上,而且____应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使烛焰、凸面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28.当光屏上取得一个清楚、缩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面镜_____;假假想取得一个清楚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方向移动,同光阴屏应向____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慢慢_____,假设不管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于_____的范围了.29.在探讨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是不管光屏如何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缘故可能是:(1)_____ ;(2)_____ ;(3)_____.30.某同窗在探讨凸面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平行光照在凸面镜上,在距凸面镜20 cm的屏上取(1)此凸面镜的焦距是多大?(2)物体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3)物体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4)物体成放大、实像时,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围?(5)物体成缩小、实像时,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围?(6)你能测出虚像的像距吗?说出你的测法.四、作图题(共17分)31.(6分)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32.(6分)完成以下图中的光路图.33.(5分)请在图中填透镜、面镜.答案1.核心;2.不改变、集聚于、平行于;3.倒立、缩小、实、照相机;4.倒立、缩小、实、小于;5.凸面镜、大于2倍焦距外、光屏、倒立、缩小、实;6.进入镜头、开大;7.光屏、凸面镜、烛焰、光屏中心;8.变大、变大、实;9.倒、缩小、实、远离透镜、倒、放大、实;10.倒、凸、倒立、放大、实;11.凸透、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二倍焦距之外、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远;12.两、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望远镜、两、目镜、物镜、倒立、缩小、实;13.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视网膜;14.前后径太长、曲度过大、晶状体、前方;15.瞳孔、小、巩膜16.D 17.D 18.C 19.C 20.B 21.C 22.D 23.C 24.A 25.C 26.D 27.光具座(桌子)、凸面镜、同一高度;28.2倍焦距之外、靠近透镜、远离透镜、变大、一倍焦距;29.(1)烛焰、凸面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蜡烛在核心处(3)蜡烛在1倍焦距之内30.(1)凹面镜(2)凸面镜(3)凹面镜(4)凸面镜(5)凸面镜(6)平面镜31.32.。

2018全国中考物理试题《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汇编

2018全国中考物理试题《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汇编

2018全国中考物理试题《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汇编一、单项选择题1.(2018•兰州)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2.(2018•自贡)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3.(2018•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4.(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A.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变小5.(2018•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6.(2018•威海)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7.(2018•广安)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C.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8.(2018•恩施州)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蜡烛置于c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蜡烛置于b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D.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9.(2018•通辽)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10.(2018•湖州)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透镜及其应用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18•广安)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C.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解答】D。

2.(2018•自贡)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解答】D。

3.(2018•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解答】A。

4.(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A.像距增大,像变大 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 D.像距增大,像变小【解答】A。

5.(2018•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解答】解: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2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则u=2f,故f=10cm,故A错误;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时,物距为50cm﹣20cm=30cm>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u=50cm﹣35cm=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故C正确;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u=50cm﹣45cm=5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光屏上接收不到像,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精选74题)1* (·广西北海)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成像规律相同()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近视跟镜1* B 解析:根据题意知,2f=25cm,所以焦距f=12* 5cm,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 即物距u=15cm时,f<u<2f,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的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

本题答案为B。

2* (·广西崇左)张大胜同学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

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B*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C*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D*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2* A 解析:近视眼只能看到近处的物体,所以需要把书靠近眼睛;人眼看物体时,眼睛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即类似于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所成的像。

本题答案为A。

3* (·湖北武汉)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 所成的像是实像D* 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3* D 解析:人眼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他把来自于物体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本题答案为D。

4* (·山东日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实像B* 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C* 投影仪成放大、正立的虚像D* 放大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4* B 解析: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本题答案为B。

5* (·吉林长春)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A* 照相机B* 幻灯机C* 投影仪D* 放大镜5* A 解析:此题考查凸透镜的应用。

照相机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正确。

6* (·山东泰安)照相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 照相机成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在镜头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C*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照相机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一样的6* C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成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在2倍焦距以外;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而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是不一样的。

本题答案为C。

7* (·江苏扬州)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

则像的性质是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7* C解析:由图象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所以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8* (·湖南岳阳)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 投影仪B* 照相机C* 放大镜D* 近视眼镜8* C9* (·湖南怀化)正午时分,小红拿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光心15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以下说正确的是()A* 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B* 若用此凸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30cmC* 应用此凸透镜不能成缩小的实像D* 应用此凸透镜不能成放大的实像9* A10* (·山东枣庄)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正确的是()A* 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B* 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C* 在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D* 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10* B 解析:照相机、投影仪、摄像头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使用照相机时,物体离镜头的距离即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在照相机中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使用投影仪时,物体放在了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摄像头成像与照相机相同,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使用放大镜时,需要把物体放在1倍焦距内,所以在放大镜中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本题答案为B*11* (·四川内江)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11* D 解析:A、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B、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C、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D、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12* (·湖北荆门)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0cm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A* 正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12* B13* (·云南昆明)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5cm处放一支点然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A* 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B* 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C* 烛焰倒立放大的虚像D* 烛焰正立放大的实像13* B 解析:焦距f=10cm,物距u=15cm,则f<u<2f,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本题答案为B。

14* (·广西桂林)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14* B* 解析:双塔在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是倒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照相机工作的原理是凸透镜成像,即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大,成像越小,所以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即是减小物距扩大成像,故本题答案为B。

点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够用光屏成像,例如照相机拍照时,在胶卷上所成的像就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的,没有实际光线通过,不能用光屏成像,如平面镜成像。

15* (·广东佛山)下列有关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通过光的反射形成的B* 小红照相时在相机内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白光是一种单色光D* 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都是用凸透镜制成的15* A 解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选项A正确;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选项B错误;白光是复色光,选项C错误;近视眼镜是由凹透镜制成的,而远视镜是由凸透镜制成的,选项D错误。

本题答案为A。

16* (·广西柳州)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A* 穿衣镜B* 投影仪C* 照相机D* 放大镜16* A 解析:穿衣镜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不需要凸透镜,其他都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故本题答案为A。

点评:考查常见光学物品的工作原理。

17* (·安徽芜湖)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6cm B* 10cm C* 16cm D* 20cm17* B 解析:当物距f<u<2f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f<12cm <2f且f<18cm<2f,即9cm<f<12cm,本题答案为B*18* (·内蒙古杭锦旗)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 7* 5 cm B* 12* 5 cm C* 4* 5 cm D* 10 cm18* A19* (·陕西省)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 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D* 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9* A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选项B错误;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偏折,选项C错误;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能改变光束性质,选项D错误。

20* (年·江苏徐州)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 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像是正立的B* 像是放大的C* 像是虚像D* 像比灯丝亮20* B 解析: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及其相关知识。

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像距大于物距,此像为倒立放大实像,选项B正确。

21* (·河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

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 放大镜B* 近视镜C* 投影仪D* 照相机21* D 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 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由图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物距为24cm,像距为16cm,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所以A不符合题意;近视镜是凹透镜,所以B不符合题意;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所以C不符合题意;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所以D 符合题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

22* (·四川自贡)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 变小B* 变大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22* A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物远像近像变小”,当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像会离透镜近一些,所以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变小*23* (·黑龙江哈尔滨)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23* C 解析: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不符合题意;B、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不符合题意;C、甲图成虚像,物距变小,像变小;乙图成实像,物距变大,像变小,符合题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