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机械运动和声现象
机械运动声现象复习

《机械运动》《声现象》复习一、基础知识(一)机械运动1、长度的测量:最常用工具;它在读数时,必须读到位。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符号是。
1km= m 1dm= m 1cm= m1mm= m 1μm= m 1nm= m2、误差:定义:与的差异。
减少误差方法:;;。
3、时间的测量:单位:;符号4、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选择的不同,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描述就可能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的.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公式:;主单位:;换算:1m/s= km/h(二)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所以用声音来测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3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和介质的有关, 一般声音在体中传播速度快,在体中较快,而在体中最慢。
15℃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米/秒。
声音以的形式传播。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
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米,即否则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
6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物理量。
它的大小等于,频率的单位是,符号是。
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到。
人耳无法感知声波和声波。
蝙蝠可以发出,来确定目标位置;可以利用预知海啸、地震和监测核爆炸,利用清洗精密仪器,治疗结石,B超诊断。
7声音的三个特性是:①(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的决定。
②(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有关、人到声源的有关以及和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
③_________(指声音品质)。
8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的声音都是噪声.人们用来计量噪声的强弱。
9减弱噪声的途径有:防止噪声的、阻断噪声的、防止噪声进入_______。
10管乐器的发声体是,小提琴琴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
二、练习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初中生掷实心球的距离约为30m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 D.一位初中生体重约为20N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
人教版八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声现象》教案

例 10:如图 3 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
“传递信息”)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提高声音 的
(填“音调”或“响度”)
图3
图4
例 11:把一条橡皮筋扣在椅背上,用手拉紧,并且拨动它,如图 4 所示,这时可以听到
所发
出的声音,它是由
2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去测量长度,可以消除误差 例 4: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迅速后退,这位乘客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树木 B、乘客乘坐的汽车 C、迎面开来的汽车 D、地面上的房屋
例 5:“十一”假日,爸爸驾车带小辉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 72km/h 合____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 2h,则汽车行驶了____km,行驶途中小辉看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了____为参 照物。
13.以下关于发声和发声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 D.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 速度比空气中的快
14.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 平均速度大 B.张明 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4
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8.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
动车以 36km/h 的速度前进,小王以 10m/s 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 0.6km。
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填空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 µm;1µm= 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选、放、看、读、记、算。
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
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及尺要。
④“读”要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单位。
⑥“算”多次测量取值。
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
(2)时间的测量工具:、时钟等。
(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3.误差(1)测量值及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
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
误差不是错误,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做。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及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一、机械运动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量程分度值数据记录:精确值+估计值、单位。
3.80cm/38.0mm 1.90cm/19.0mm 3分37.5秒2、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速度、路程、时间v = s/t 1m/s=3.6km/h二、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的特性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音色1、声音的利用蝙蝠回声定位倒车雷达B超检查扬声器烛焰超声波清洗机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防止和控制噪声产生控制噪声传播控制噪声传播三、物态变化1、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0℃,沸水100℃.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正确使用温度计 读数甲28℃,乙-17℃体温计38.4 ℃2、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温度变化非晶体熔化温度变化水沸腾实验沸腾时气泡沸腾前气泡3、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4、升华和凝华先升华后凝华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雾凇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四、光现象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速c= 3×10³m/s真空>空气>水>玻璃日食 月食 影子 小孔成像 2、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光路可逆2、平面镜成像:像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对称,虚像。
3、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垂直射入方向不变。
光路可逆。
五、 透镜及其应用2、生活中透镜B3、凸透镜成像规律4、视力矫正六、质量与密度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单位:kg,g,mg。
2、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ρ=m/V; m= ρV; V=m/ ρ3、物体质量的测量,固体物质密度的测算方法4、液体密度的测算方法4注:1g/cm³ =1×10 kg/m ³六、力1.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运动状态改变 2.运动方向发生改变3.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力的示意图:1、确定受力物体2、找出作用点3、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4、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5、标明力的符号和大小。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道客巴巴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道客巴巴第一章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的概念: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讲的,物体和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3. 参照物选择的不同,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和路旁的树木。
4. 常见物体的速度范围:人步行约1. 5km/h,自行车约5m/s,火车约30m/s,汽车约30km/h,光速约30万km/s,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速度约7km/s左右。
5. 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在生活和初中物理中经常遇到各种运动形式,如汽车行驶、下落的苹果、运动员在跑道上的起跑、跳高运动员越杆、滑冰运动员在冰上的旋转、百米赛跑等。
6. 平均速度:用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7.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3. 声速: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用340m/s来表示。
声速跟介质有关,还跟温度有关。
4.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5. 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6.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注意“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把噪音放在口袋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是在大脑里(可通过捂住耳朵、头盔等实现)。
我们常看到一些头盔上有风扇状的垫片是用来减弱汽车喇叭的声音对人耳的干扰,这就是用阻碍传声的办法来减弱噪声。
7. “噪声污染”成为当今社会四大污染之一。
第三章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释作图要注意三线箭(光屏、法线、入射光线),两角(入射角和反射角),一面(反射面)缺一不可。
初二物理第一第二单元总结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5.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请说明理由.
一、填空题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2、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3、相对性、河岸、舟4、静止、运动5、云、月亮、地球、太阳、太阳、地轴6、地面、静止7、地球、山8、甲车、运动9、运动、静止、静止、运动10、东、西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oC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4.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10.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
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15.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而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点的总结:
重点知识点:
1.机械运动: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等基本概念,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能
进行简单的速度计算。
2.声现象: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掌握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能够解释简单的
声学现象。
3.光现象: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4.物态变化: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过程的特点
和规律。
5.电流和电路:了解电流的概念和方向,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图绘制。
难点知识点:
1.力学基础:理解力的概念、单位和矢量性,掌握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计算和分析
方法。
2.压强和浮力: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液体和气体的压强规律,掌握浮力
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3.光学作图:能够正确绘制光路图,解决与光学相关的作图问题。
4.欧姆定律: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与电流、电压和电阻相关的
复杂问题。
5.电功率: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电能和电功率的关系,能够解决与电
功率相关的复杂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感受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多做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第二章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 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第三章物态变化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5.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35—42℃0.1℃①离开人体读数②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无—20—100℃1℃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无—30 —50℃1℃同上6.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7.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3)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9.蒸发现象(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沸腾现象(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升华和凝华现象(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确造成的 B.认真细致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不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3. 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4.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
5.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
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7.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它的速度最接近()
A.3m/s B.30m/s C.300m/s D.3000m/s
8.战斗机在空中加油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80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尽可能为
()
A.0m/s B.等于800km/h C.大于800km/h D.小于800km/h
9.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
A.空气不能传声 B.液体不能传声
C.真空不能传声 D.固体不能传声
10.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A.空气、水、铜 B.空气、铜、水
C.水、铜、空气 D.铜、水、空气
11.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音调太低
12.有这样一则笑话:“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突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请问,笑话中真正的噪声制造者是()
A.甲 B.乙 C.邻居 D.没有人制造噪声
13.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
..的是()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1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如图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10m,则它的速度为_______m/s,它在第3s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3.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
a b c d
4.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
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5.下图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
由图可知,_______(
选填“甲”或“乙”)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相邻间隔时间为O.02s,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m/s。
7.小红推测自己正常步行的速度是______m/s,合________km/h;她家离学校720m,为了不迟到,她至少要提前_______min从家出发。
8.音色是由决定的。
三、实验题(第一题7分,第二题10分)
1.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
结论:
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
(2)
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5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2)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四、计算题(共28分)
1.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18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6分)
2.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求:(8分)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距离你1km处产生的雷声?(7分)
4. 野兔在草地上以10m/s的速度向前方树洞奔逃。
野兔跑到树洞需要时间是4s,秃鹰在野兔后方130m处,以3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
请你通过计算回答野免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