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和声现象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声音综合练习

试卷主标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9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B .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 B 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C .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D .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m/sC.“闻其声,不见其人”是根据音调来分辨人的D.戴上耳罩可以防止噪音的产生3、“ 会说话的汤姆猫” 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
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
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你听到手机发出猫声音是猫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B .你和手机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入耳中,但传播速度各不相同C .当你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 汤姆猫” 没有反应,这说明声音的频率需要足够大手机才能接收到信号D .“ 汤姆猫” 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4、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
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
“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A .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B .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C .站台;另一列火车D .另一列火车;站台5、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 s-t 图像,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 图像是A .B .C .D .6、甲乙两车行驶路程之比为 5 : 4 ,所用时间之比为 3 : 2 ,则它们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 . 15 : 8B . 8 : 15C . 5 : 6D . 6 : 5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 .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8、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A .安培( A )B .伏特( V )C .欧姆(Ω )D .焦耳( J )9、如图,电源电压为5V,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灯L1两端的电压为3VB.灯L1两端的电压为2VC.灯L1两端的电压与灯L2两端的电压之和为5VD.灯L2两端的电压为3V二、填空题(共8题)1、如图所示,所测物体长度为 ______ cm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______ (选填“消除”或“减小”)误差。
《机械运动》《声现象》复习测试

机械运动》《声现象》复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 ,宽为18.35cm 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 .1mm B .1cm C .1dm D .1m2.两人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结果( )A .一定相同B .一定不相同C .可能不相同D .以上答案都不对3.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 .桥 B .河岸 C .水 D .岸上的树4.为了赶车,大人牵着小孩快走了30m ,已知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 ) A 、 大人 B 、小孩 C 、一样快 D 、无法确定5.某同学晚上仰头看着月亮行走时,看着月亮也会跟着自己的方向走,不走时,月亮也不动,这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附近的房子 B.人自己 C.月亮 D.飘动的云6.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 .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C .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8.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9.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 .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10.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 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人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2.5um=2.5 um ×10-6m B. 2.5um=2.5×10-5dm C. 2.5 um=2.5×10-6cm D. 2.5 um= 2.5 ×10-9m 11. 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 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声现象》综合测试卷(含答案).docx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 音乐会上,女中音放声独唱,男高音轻声伴唱。
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 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 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 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 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高、响度小2. 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 则这两列声波()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3. 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 犯它的领地。
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A. 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4.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T 言了1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则这些瓶子所发yg3|]||y|l[j 出的声音,主要不同的是()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无法判断5.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余音绕梁"说明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B. “万籁俱寂"主要指夜晚声音的响度很小C.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6.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 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 音调 B,声速 C.音色 D.响度7. 如图所显示的波形图甲、乙、丙、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丁声音的响度相同C. 丁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D.丙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8.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9. 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 这里的“低"是指•蜜蜂IminM 翅264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 为 Hz,人耳(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中 _____ (选填“快”或“慢").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 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深处的深度 是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 ). 10. 能辨别出琴声和笛声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B.音C. 响D 频率11. 将钢尺伸出桌子边缘一定长度,轻重两次敲击改变声音的—;再两次改 变尺子伸出的长度,用同样力度敲击,两次改变声音的—;发现:当尺 子伸出桌子边缘较长时,声音的—(以上3空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较—。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与声现象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与声现象测试题一、请你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A.课桌高约为80cm.B.成人走两步的距离大概为1.5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D.一张纸的厚度为10-4cm.2.为了减弱噪声,以下措施可行的是()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C.在耳孔中塞入棉花D.关闭所有声源3.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以下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船艇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4.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前5s通过的路程是l2m,后5 s通过的路程是l8m,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 m/s B.5 m/s C.4 m/s D.3 m/s5.以下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传播170m距离所需的时间为______s。
7、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_______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鼓敲击得越响,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8、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局部,会感到声带在________;登上月球的两个宇航员面对面站着也不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__。
9.一人骑车以5m/s的速度由东向西运动,这时有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同时同地由东向西匀速行驶,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人向_____运动,经过l0min 人与车相距 _________m.三.实验题(共14分)10.如图2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____ ,秒表的读数为______.1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已有的器材是小车、斜面、金属片,还缺少的器材是和.根据提供的信息填写以下表格.12.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水准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相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控制条件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 钢20 0.3B 钢20 0.7⑴假如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和的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和第二章声现象综合练习

2021.10.9第一章机械运动和第二章声现象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下列四个图象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2.校运动会上,对运动员的成绩估测合理的是()A.100米跑成绩约为15sB.立定跳远的成绩约为6.20mC.200米跑的平均速度约为20m/sD.1min定点投篮命中60个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不能避免的错误B.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C.误差是可以避免的错误D.误差与错误不同,误差可以避免,但错误很难避免4.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体在第一个2s内的平均速度和在第四个2s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A.5m/s;5m/s B.5m/s;10m/sC.10m/s;5m/s D.5m/s;3.33m/s5.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火箭上升过程中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B.“天问一号”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C.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D.运载火箭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6.甲、乙两小车同时沿同一直线分别从P、Q两点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图像如图所示,经6s后两车相距10m,结合图像可知()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若P、Q相距10m,则两车运动方向可能相同C.两车一定会相遇D.P、Q相距可能为100m7.2020年11月24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12月1日,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
12月2日,探测器顺利执行月土采样任务。
12月3日,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起飞。
12月6日,嫦娥五号与返回器自动对接。
12月17日,嫦娥五号终于顺利回家!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是静止的()A.发射升空时,以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发射塔架为参照物B.向月球着陆时,以月球为参照物C.与返回器自动对接后,以返回器为参照物D.在探月过程中,以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为参照物8.10月的体育节运动会上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s,前2s内通过16m的路程,后3s 通过了30m的路程,这个运动员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8m/s B.9m/s C.9.2m/s D.10m/s9.已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且v=3v1,则v1与v2的比值是()A.1:5B.1:3C.2:1D.1:210.物体在做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如果速度大小随时间发生变化,则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声现象测试题

《机械运动、声现象》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2.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厘米()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B.教室宽约为60C.小明的身高为1.68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3.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为参照物B.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作为参照物的C.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是以旗杆作为参照物的D.杨利伟在飞船中,感觉舱内物体均静止,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4.“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5.在校田径运动会400m决赛中,前3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快B.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王的平均速度相等C.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慢D.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快6.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7.从图3的两幅画中,请你观察并判断两车的运动情况是()A.卡车运动,轿车静止 B.卡车静止,轿车运动C.两车都运动D.两车都静止8.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
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纳探海深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9.对于图中的四个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 B.3:10 C.8:15 D.15:8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1.如图6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与声现象12道真题精选(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与声现象12道真题精选(含答案和解析)一、机械运动1.(2021 湖北中考)如图是我国即将建成的空间站基本构型,随着多个国家合作建造的国际空间站2024 年退役后,它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空间站。
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A. 地球B. 实验舱C. 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D. 出舱行走的宇航员答案:B。
解析:A. 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地球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地球是运动的。
所以A不符合题意。
B. 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实验舱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是不变的,因此实验舱是静止的。
所以B符合题意。
C. 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对接过程中货运飞船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对接过程中货运飞船是运动的。
所以C不符合题意。
D. 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出舱行走的宇航员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出舱行走的宇航员是运动的。
所以D不符合题意。
2.(2021 河北模拟)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经过乙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
由此可判断()。
A. 甲、乙两车一定向东运动。
B. 甲车一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
C. 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
D. 甲车一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
答案:D。
解析: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
若乙车向东运动或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都会看到乙车向东运动,即乙车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
3.(2021 山东中考)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 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 第4 s∼第19 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 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声现象》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声现象》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2分)1、大剧场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3、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各地组织唱红色歌曲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歌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悠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中的C、大家一起合唱时,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合唱可以提高音调D、激昂的旋律使听众热血沸腾,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我们能够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它们的音调不同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不但美化了城市而且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大地传声比空气快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频率是80Hz的声音一定比频率是160Hz的音调高B、振幅是3cm的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一定比振幅是5cm的响度大C、城市多植树,设立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都可以有效地防止噪声D、声音能传播信息和能量7、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8、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清楚C.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D.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雨天,总是先听到雷声,稍后才能看到闪电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C.弹奏吉他时,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是要改变弹奏的响度D.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10、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 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11、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上升的电梯 B.地面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1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v与s成正比B、v与t成反比C、s与t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1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图9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14、图是甲、乙两辆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分钟通过1200米路程汽车速度是
A.1200米/秒
B.72米/秒
C.60米/秒
D.20米/秒
2、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0米,则它在第3秒内的速度为
A.2米/ B.6米/秒 C.10米/秒 D。
无法确定
3、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4.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5. 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则该物体在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3.5米/秒
B.3.75米/秒
C.4米/秒
D.4.5米/秒
7、图8是甲、乙两辆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A. 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的大。
C. 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经过3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8.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
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
9、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10、.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小提琴、笛子等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它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1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
D.拨动吉它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12、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的一组是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1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扣诊”。
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14、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B.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C.射击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戴耳塞,是为了减弱进入耳朵的噪声
D.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行谈话时,听不到对方声音,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48分)
1.敲打铜锣,因锣面________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2.用牛皮纸刮动梳齿,纸片振动起来,并发出声音。
快速刮动梳齿比缓慢刮动梳齿时纸片振动得________,这说明快速刮动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________。
3.如图1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
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
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
色”)
4.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5.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北京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和燃放烟花爆竹,这是在减弱噪声;在公路和住宅区内设置屏障墙和种草、植树,这是在减弱噪声;听到巨大的响声,应立即捂住耳朵,张大嘴巴,这是在减弱噪声。
6.渔民在捕鱼时常用木棒敲打船板发出声响,把鱼群赶到一定的方向去,以利于捕捞,这是利用了水能够______ 的原理。
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______ 的知识。
7.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震耳欲聋”说的是声音大。
(2)“悦耳动听”说的是声音美。
(3)“尖厉刺耳”说的是声音高。
8.当你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响的音箱面板时,你手的感觉是,这种感觉表明。
9.元宵节晚上,小伟在家里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开始绽放,3s 后听到它在空中的爆破声,这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小伟与烟花绽放的地方相距约 m 。
10、.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
11.一张纸的厚度约70微米=__________米
12.宁安城际铁路芜湖段正在建设中,芜湖人多年的“动车”梦即将变为现实。
已知芜湖到南京
的路程约92km ,若宁安城际铁路建成后火车以250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芜湖到南京约需 h ,合 min 。
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路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S 跟时间t 的关系图
像如图4所示。
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写出一条即可)
14.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
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 同学,时间是_________,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
最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15、自2004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五次大
提速。
这次大提速全国总共增开了19对“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车次前都冠以字母“Z ”,其中Z85次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运行区段 北京→苏州 苏州→北京 运行距离
Z85/86次 北京→苏州 Z85次 19:35开 次日6:55到 Z86次 19:28开 次日6:51到 1379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_____h_________ min ,它的平均速度约等于 km/h 。
16、有两个同学,用如图6.2—1所示的方法来测量小
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
出A 、B 、C 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mm 的米尺紧靠
直线,A 、B 、C 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
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
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 、B 、C 三点时对应
的时刻,如图所示。
则小钢球在通过AB 、BC 和AC 各段路程中,平均
速度分别为:V AB = , V AC = 。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24分)
1.如图4-1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
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东大桥,
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多少min ?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 14.2 13.7 13.9
图6.2-1 图4-1
2.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求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
3、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km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
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
创新应用:一辆大客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一乘客
为估计大客车的行驶速度,当卡车行驶到如图1的甲位置
时,发现手表的指针指在10点10分;当大客车行驶到图1
乙位置时,发现手表的
指针指在11点40分。
则根据题意及图示和已学过的知识,求出其中的两个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