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声现象复习

合集下载

八上物理第一、二章机械运动声现象计算专题练习

八上物理第一、二章机械运动声现象计算专题练习

求平均速度型1.(1)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v1,后一半路程平均速度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v1,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解:(1)全程的平均速度v=s总t总= s+ssv1+ sv2= 2v1v2v1+v2(2)全程的平均速度v=s总t总= v1t+v2tt+t= v1+v222.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天地购物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1)小刚从家到新天地购物广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2)小刚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km/h?(3)小刚步行2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1)全程的路程是3600m,时间t=30×60s=1800s,小刚从家到新天地购物广场的平均速度:v==2m/s;(2)骑车BC段的时间t2=30min-25min=5min=300s,BC段的路程为s2=3600m-1800m=1800m,故骑车的速度:v2==6m/s=21.6km/h;(3)步行AB段的时间t1=25min=1500s,这段时间通过的距离为1800m,步行的速度:v1==1.2m/s;刚步行20min通过的路程s1′=v1t1′=1.2m/s×20×60s=1440m.过桥过隧道型3.今年国庆节期间,小陆从遵义乘车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为500m。

途中当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陆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1min5s。

(1)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米?(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多少秒?(3)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0.8km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12s,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解:(1)火车速度为v=72km/h=20m/s小陆测得自己通过隧道时间t=1min5s=65s隧道长S=vt=20m/s×65s =1300m(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s1=s+s车=1300m+500m=1800m(3)火车完全在桥上通过的路程为s2=s桥+s车=0.8km−500m=300m火车完全在桥上通过的速度为v2=s2t2=300m12s=25m/s4.―列长200米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以20米/秒的速度通过长1800米的大桥.(1)求出火车完全过桥通过的路程.(2)求出火车完全过桥的时间.解:(1)火车完全过桥通过的路程s=s车+s桥=200m+1800m=2000m火车完全过桥的时间t=sv =2000m20m/s=100s5.一列火车长230m,完全通过长220m的铁桥用了15s,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m/s?解:火车完全过桥通过的路程s=s车+s桥=230m+220m=450m火车过桥的速度v=st =450m15s=30m/s6.国庆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去山区旅行,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公路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鸣笛4s后小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为?(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3)小明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4)鸣笛处距离高山多远?解:(1)汽车速度为v=72km/h=20m/s,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距离为(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3)听到回声时,距离山为:(4)鸣笛处距离高山距离为s′=s声+s车2=1360m+80m2=720m7.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中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解:声音传播的距离S=2s山-s车=2×700m-40m=1360m,声音传播的时间汽车行驶速度为8.国庆期间,小王一家自驾去资兴游玩,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汽车正匀速远离一座高山,鸣笛3s后听到回声,若当时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

2013八年级机械运动、声现象期末复习精品教案

2013八年级机械运动、声现象期末复习精品教案

一、【知识整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点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km 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 S其他单位:分 min 小时 h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6、测量工具:秒表。

停表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3、参照物定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2)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3)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4)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是运动物体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第一、二章机械运动和声现象复习课

第一、二章机械运动和声现象复习课

(一)考基要点
二、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概念: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选取一个物体 参照物 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 。 (2)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应该根 据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选择的不同,物体的运 动状态就 不同 。通常研究问题时,往往选择 地面 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 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m / s
11
t2
S v1t1 8012.5 8(h) v2 v2 125
12 v1t v2 t S
40t 110 t 5
1 t (h) 2(min) 30
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 五、声现象 四、声现象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 中传播, 真空 不能传声。 (2)声音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速度由大到小依次 为 固体、 液体 、气体 、。 (3)声音在 15oC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 响度 3.声音的特性: 音调 、 、 音色 。 (1)音调:音调跟发声体 振动快慢 有关系,振动的快 慢用频率高 描述。频率的单位是 赫兹 ,符号为 HZ 。物 体振动得快,频率高 , 音调高 ; 振动慢 ,频率低,音 调就低。 (2)响度: 声音的强弱 叫做响度。声音的强弱与 振幅 有关,振动的幅度用 响度 来描述。物体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 振动的幅度 越大。 _____________ (3)音色:不同发声体的 材料 、 结构 不同,发出声音 的 音色 也就不同。
三、速度
方向 变化的运动叫变速 3.变速运动:物体速度 ___大小或者____ 平均速度 来粗略的描述物 运动。在变速运动中,常用________ 体运动的快慢。

机械运动总复习导案,声现象总复习导案

机械运动总复习导案,声现象总复习导案

机械运动、光现象复习机械运动部分典题1:(一)机械运动:特意给我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二)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为标准的物体。

1、判断五一是否运动的依据:先选定参照物,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运动;若被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静止。

2、参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定,一半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楼房、树木、河岸等作为参照物。

不能取被研究的物体本身维持参照物。

【注意】日升日落是选地面为参照物;卫星绕地球转是选地球为参照物【例1】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 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 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 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例2】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火炬一定静止 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 .乙火炬一定静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例3】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苏仙岭游览。

车快开到苏仙岭时,甲同学大声说“我终于来到了苏仙岭!”乙同学则说:“苏仙岭终于来到了我面前!”这两种说法中,甲同学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乙同学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例4】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 .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 .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 .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典例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路程一定,运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的快(体育比赛常用)(2)时间一定,通过路程唱的物体,运动的快(物理学中常用) (3)路程、时间都不同时,比较单位时间通过路程的大小(即速度),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快【例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中甲是; 乙是. 典题3:【例2】如图,为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可知:小球从A 点到F 点作的是________运动(选“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球从B 点到F 点运动的路程是____cm ,平均速度是____m/s .【例3】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1所示。

初二物理第一第二单元总结

初二物理第一第二单元总结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5.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请说明理由.
一、填空题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2、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3、相对性、河岸、舟4、静止、运动5、云、月亮、地球、太阳、太阳、地轴6、地面、静止7、地球、山8、甲车、运动9、运动、静止、静止、运动10、东、西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oC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4.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10.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
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15.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而产生的。

机械运动复习要点

机械运动复习要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jīxièyùndòng)和声音(shēngyīn)背诵(bèi sònɡ)一、相对运动(xiānɡ duì yùn dònɡ):1、机械运动(jīxièyùndòng)三要素:解题关键点:找出被研究对象,即某个动、或者不动的物体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一般参照物选取题目中出现的。

如果题目中只有一个物体,则参照物可选择大地或者太阳。

3、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题型一、判断运动、静止(1)坐在汽车内的乘客,如果以车中的座位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分析:被研究对象是:(2)坐在甲车里的人看到树木向后退,则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的分析:被研究对象是:(3)坐在甲车里的人看到树木向北运动,则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运动;分析:被研究对象是:(3)坐在甲汽车里的人看到停在马路旁边的乙车向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运动分析:被研究对象是:5、题型二、选取参照物(1)月亮在云中穿行分析:被研究对象是(2)甲乙两个同学并排走,甲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分析:被研究对象是(3)坐在动车上的小明,看到树木向后退,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分析:被研究对象是(4)小小竹排江中游,微微青山两岸走。

前半句参照物是()后半句参照物是()分析:被研究对象是:(5)小英乘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小英是以为参照物的。

分析:被研究对象是:(6)中秋的夜晚,小华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小华选择的参照物是。

分析:被研究对象是:6.相对静止: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都是静止的。

例: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是相对静止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也是相对静止的;正在行驶的传送带与上面(shàng miɑn)的货物也是相对静止的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biànhu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第二章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 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第三章物态变化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5.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35—42℃0.1℃①离开人体读数②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无—20—100℃1℃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无—30 —50℃1℃同上6.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7.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3)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9.蒸发现象(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沸腾现象(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升华和凝华现象(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机械运动和声现象

机械运动和声现象

1、列车过桥问题(注意列车通过路程要加上列车的长)
例:一座桥全长6.89Km,江面正桥长为1570m,一列长为11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120s,则火车速度是多少m/s?火车通过全桥需用多长时间?
2、爆破安全逃离问题
例: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m/s,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跑开,问: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的安全区?(要求至少用三种方法解)
3、测距离问题
例:向月球发射的无线电波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求月球与地面的距离是多少?
4、追赶问题
例:步行的人速度为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15km/h,若步行人先出发30min,则骑车人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这时骑车人距出发地多远?
5、赶时间问题
例: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以60km/h的速度行驶要2h才能达,有一次这辆客车以这个速度行驶了1h就坏了,只好停下来修理,修了15min才修好,问客车要以多大的速度行驶才能准时到达乙站。

(80km/h)
6、顺、逆水行船问题
例:一轮船往、返于甲、乙两地间,顺水需2h,逆水需3h,已知两地相距48Km,试求船速v1和水速v2。

7、比例问题
例: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运动》《声现象》复习
一、基础知识
(一)机械运动
1、长度的测量:最常用工具;它在读数时,必须读到位。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符号是。

1km= m 1dm= m 1cm= m
1mm= m 1μm= m 1nm= m
2、误差:定义:与的差异。

减少误差方法:;;。

3、时间的测量:单位:;符号
4、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选择的不同,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描述就可能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的.
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公式:;
主单位:;换算:1m/s= km/h
(二)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所以用声音来测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3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和介质的有关, 一般声音在体中传播速度快,在体中较快,而在体中最慢。

15℃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米/秒。

声音以的形式传播。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

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米,即否则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

6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物理量。

它的大小等于,频率的单位是,符号是。

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到。

人耳无法感知声波和声波。

蝙蝠可以发出,来确定目标位置;可以利用预知海啸、地震和监测核爆炸,利用清洗精密仪器,治疗结石,B超诊断。

7声音的三个特性是:①(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的决定。

②(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有关、人到声源的有关以及和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

③_________(指声音品质)。

8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的声音都是噪声.人们用来计量噪声的强弱。

9减弱噪声的途径有:防止噪声的、阻断噪声的、防止噪声进入_______。

10管乐器的发声体是,小提琴琴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

二、练习
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初中生掷实心球的距离约为30m
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 D.一位初中生体重约为20N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右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
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
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
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
4、右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 1 cm、5.50 cm; B. 1 cm、8.30 cm;
C. 1 mm、8.30 cm; D. 1 mm、2.80 cm.
5、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
的便道向西散步。

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6、小华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具有能量
7、“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9、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10、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km/h
图5
11、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 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 ,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12、运动会上,100m 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 .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13、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甲车行驶的时间是乙车的2倍,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
A . 3 :2 ;
B . 2 :3 ;
C . 6 :1;
D . 1 :6. 14、声音的高低叫 ,它跟声源振动的 有关
15、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16、如右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

17、对于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小; C.该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该物体的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18、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 105km/s
B .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 .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D .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20、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北运动。

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 .只有甲车 B. 只有乙车 C. 只有丙车 D. 甲车、丙车
2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
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人游泳使水发声,鱼会被声音吓跑,这说明 能传播声音。

22、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2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授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前,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24、一列长150m 的火车用5min 时间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7350m 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少km/h?
25.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 内前进6km ,停车10min 后又以7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 ,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26、国庆长假,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车到外地游玩,细心 的他观察到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5所示的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km/h,合多少m/s ?(3分)
(2)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0min ,通过的路程是多少?(3分) (3)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向前面远处的大山鸣笛,6s 听到 回声,汽车鸣笛时大山多远?(声速为340m/s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