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性能研究

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性能研究一、研究背景混凝土是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但其强度和韧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人员通过添加纳米材料来改善其性能。
纳米碳纤维是一种有前途的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因此在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已成为研究热点。
二、纳米碳纤维的基本特性纳米碳纤维是一种由碳纳米管和类似于石棉的碳纤维组成的材料。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1. 高比表面积:纳米碳纤维的比表面积非常高,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表面,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化学反应活性。
2. 高强度:纳米碳纤维的强度非常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3. 良好的耐腐蚀性:纳米碳纤维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保护混凝土中的钢筋免受腐蚀。
4. 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纳米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电热性能。
三、添加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以下是一些研究结果:1.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
研究表明,添加1%的纳米碳纤维可以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10%以上。
2. 提高混凝土的韧性: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韧性,使其更加耐久。
研究表明,添加1%的纳米碳纤维可以将混凝土的韧性提高50%以上。
3. 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使其更加抗腐蚀和耐候。
研究表明,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渗透性和碱-骨料反应。
4. 提高混凝土的电热性能: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电热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这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防冻性能和除雪性能。
四、纳米碳纤维的添加方法和掺量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方法包括机械混合、超声波混合和化学混合等。
其中,机械混合是最常用的方法。
掺量的选择取决于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
一般来说,掺量在1%以下。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尽管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仍然有很多未知的问题需要解决。
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性能与应用研究

房材与应用
■材料性能研究与应用 MATERIALS PERFORMANCE
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性能与应用研究
谭宏斌 马小玲
(陕西理工学院材料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3)
摘要: 介绍了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机理, 以及该材料在电磁屏蔽、电热、机敏方面的原理。综述了该材料在电磁屏蔽、电
随着现代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各类电子产品 的普遍使用, 移动通讯 、广播、雷达、计 算机等已成 为 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在这些东西给人们 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 也使电磁波辐射成为一种新 的公害。电磁波辐射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 对周围的电子设备造成严重干扰, 使它们的工作程序 发生紊乱, 产生错误动作; 还会造成的信息泄露使计
导电混凝土融化冰雪模型如图 2 所示, 当电源连 通后, 导电混凝土产生热量, 温度升高, 并通过混凝土 与冰雪的接触面向上传导。冰雪吸收热量后温度逐渐 升高, 当温度达到 0℃时, 冰雪开始融化。
图 2 导电混凝土融化冰雪模型
Pre 等人[15]在研究导电混凝土时,用碳质离子作为 导电混凝土的导电相, 结果使混凝土的电阻率降低到 导体的范围内。Kang 等人[16]用碳纤维作为混凝土导电 相, 碳纤维直径为 0.05mm~7.5mm, 长度 为 2mm~ 40mm, 这种导电混凝土主要被用来作为一般加热应 用。陈斌[17, 18]也认为碳纤维混凝土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为便于施工碳纤维长度一般为 5mm。Wang[19]在石墨 导电混凝土的研究中,得出水泥含量在 30%~80%、石 墨 5%~40%、骨料 5%~50%较为适宜(以上均为质量
碳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导电机理的研究_张其颖

碳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导电机理的研究张其颖(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教研室,上海 200062)摘 要 研究了沥青碳纤维掺量及外加剂对碳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讨论了碳纤维混凝土复合体的导电机理。
结果表明:碳纤维掺量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有一个临界值(V fc ),外加剂能降低复合材料的电导率。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 外加剂 导电机理作者简介:张其颖(1963~),女,硕士,副教授1主要从事无机化学的研究.水泥作为一种广泛应用建筑材料,本身是一种电绝缘材料。
硬化水泥石的结构、组分及力学性能已经被深入地研究,而对于水泥材料的导电性能研究却不多。
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开发的碳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克服了水泥系材料的脆性,极大地提升了水泥系复合材料的强度,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
对其制备工艺、力学性能和实际应用开发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1~5]。
增强水泥用的碳纤维大多是沥青基碳纤维,由沥青纤维在惰性气氛中高温碳化而成,碳化过程中芳烃大分子之间的脱氢、脱水、缩合、交联逐步驱除非碳原子,使纤维中碳含量高达95%以上,形成了类似于石墨的片状结构,这种微观上具有类石墨结构的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导率在105S/m 左右。
碳纤维良好的导电性能使碳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成为具有导电性能的建筑材料。
90年代后期,碳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研究逐渐活跃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碳纤维掺量对复合材料导电率的影响[6],复合体电导率的压敏性和温敏性及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实际应用[7,8],复合材料导电机理的研究[9]等。
为了提高水泥系材料的各种强度,在成型过程中需要加入诸如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掺加外加剂对碳纤维水泥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还未见报道。
水泥作为建筑材料,提高性能比是对其一贯的要求。
本实验采用煤发电厂副产品粉煤灰漂珠代替砂作为轻骨料,配成轻质混凝土基体,使碳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密度保持在1g/cm 3左右,极大地提高了水泥系材料的比强度,并对这种轻质水泥系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导电机理进行了实验探讨。
混凝土中掺入导电纤维的应用研究

混凝土中掺入导电纤维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材料,其优点在于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易开裂、难以修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导电纤维掺入混凝土中,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导电纤维掺入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二、导电纤维的种类和性能导电纤维包括碳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这些导电纤维的主要性能包括导电性能、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1. 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在混凝土中使用碳纤维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减少裂缝的发生。
2. 金属纤维金属纤维的主要成分包括钢、铜、铝等,具有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优点。
在混凝土中使用金属纤维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树脂等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在混凝土中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减少裂缝的发生。
三、导电纤维掺入混凝土的应用研究1. 导电纤维掺入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研究导电纤维能够减少混凝土的裂缝产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一些研究者通过对比掺入导电纤维的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性能差异,证明了导电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 导电纤维掺入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导电纤维掺入混凝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一些研究者通过对导电混凝土的抗冻性、耐久性等性能进行测试,证明了导电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 导电纤维掺入混凝土的导电性能研究导电纤维掺入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导电性能,使其能够用于一些特殊的应用领域,如电磁脉冲防护、电磁波屏蔽等。
一些研究者通过测试导电混凝土的电阻率等指标,证明了导电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导电性能。
四、导电纤维掺入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导电纤维掺入混凝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的研究及其应用

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的研究及其应用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将碳纤维添加到混凝土中,以期获得更好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添加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及其应用。
二、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强度添加碳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这是因为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可以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抗拉强度。
研究表明,当混凝土中添加5%的碳纤维时,其抗压强度可以提高20%以上。
2.耐久性碳纤维的添加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这是因为碳纤维可以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和剥落,减少混凝土的渗透性和开裂。
同时,碳纤维还可以防止混凝土的腐蚀和氧化,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韧性碳纤维的添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韧性。
这是因为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高延展性的特点,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
研究表明,当混凝土中添加1%的碳纤维时,其韧性可以提高30%以上。
4.断裂性碳纤维的添加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断裂性。
这是因为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高延展性的特点,可以使混凝土在受力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断裂。
三、碳纤维的添加方法1.机械搅拌法机械搅拌法是将混凝土和碳纤维通过搅拌机进行混合,使碳纤维均匀分散在混凝土中。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但需要使用特殊的搅拌机和较长的搅拌时间。
2.手工混合法手工混合法是将碳纤维均匀分散在混凝土中,然后通过手工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较高的技能和耐心,且混合效果难以保证。
3.喷雾混合法喷雾混合法是将碳纤维喷雾到混凝土表面,然后通过机械振动使其混合均匀。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捷,但需要使用特殊的喷雾设备和振动设备。
四、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1.桥梁碳纤维可以用于桥梁的加固和修复。
在桥梁的加固和修复过程中,将碳纤维添加到混凝土中,可以提高桥梁的强度、耐久性和韧性。
2.隧道碳纤维可以用于隧道的加固和修复。
添加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添加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一、前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
虽然混凝土拥有很强的压缩强度,但是它在抗拉强度方面表现较弱。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延展性,添加纤维材料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方法。
近年来,纳米碳纤维这种新型材料的应用在混凝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究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二、纳米碳纤维简介纳米碳纤维是由碳纳米管剥离而来的,具有直径小于100纳米的特点。
它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高强度、高模量、高延展性和高导电性,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混凝土添加纳米碳纤维的影响因素1.纳米碳纤维的掺量2.纳米碳纤维的长度和直径3.纳米碳纤维的分散性4.混凝土配合比四、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抗压强度2.抗拉强度3.抗裂性能4.耐久性能5.热稳定性能五、纳米碳纤维添加混凝土的应用1.桥梁和隧道2.建筑墙体3.地面和道路4.海洋工程六、结论纳米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添加到混凝土中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但是纳米碳纤维的掺量、长度和直径、分散性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配比和控制纳米碳纤维的质量。
七、参考文献1.张宏红.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J].材料导报,2015,29(5):5-8.2.刘玉英,郑伟.纳米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建筑材料学报,2018,21(2):329-336.3.刘杰,李新成,韩靖玲.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工业建筑,2019,49(2):98-101.4.刘波,杨婷,杨博.纳米碳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6,4:54-57.。
混凝土中碳纤维的应用研究

混凝土中碳纤维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最重要的一种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房屋及其他各种建筑物中。
然而,传统的混凝土存在一些缺陷,如强度低、易开裂等。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研究人员开始将碳纤维添加到混凝土中,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混凝土中碳纤维的应用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二、混凝土中碳纤维的基本概念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的材料。
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它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在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碳纤维的添加量一般为混凝土重量的1%~2%。
三、混凝土中碳纤维的作用机理1.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缺陷。
添加碳纤维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碳纤维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可以在混凝土中形成网状结构,使其抗拉强度得到提高。
2.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混凝土的裂缝是混凝土的另一个缺陷。
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可以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碳纤维可以在混凝土中形成网状结构,增加混凝土的韧性,从而减少混凝土的裂缝。
3.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氧化等。
添加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碳纤维具有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氧化和腐蚀。
四、混凝土中碳纤维的应用研究1.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研究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
研究人员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碳纤维到混凝土中,研究了碳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
2.碳纤维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研究混凝土的裂缝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缺陷。
研究人员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碳纤维到混凝土中,研究了碳纤维对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的添加可以显著减少混凝土的裂缝数量和裂缝宽度。
3.碳纤维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指标。
研究人员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碳纤维到混凝土中,研究了碳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对性能的影响研究

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对性能的影响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承载力和抗震性等优点。
但是,混凝土在长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会出现龟裂、破损等现象,从而影响其性能。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添加新材料的方法。
碳纤维作为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中。
本文旨在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探讨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二、碳纤维的特性和优势碳纤维是一种由碳纤维束制成的高强度、高模量材料。
与传统的钢筋相比,碳纤维具有以下特点:1.高强度:碳纤维的拉伸强度高达700MPa以上,是钢筋的2倍以上。
2.高模量:碳纤维的弹性模量高达230GPa左右,是钢筋的5倍以上。
3.低密度:碳纤维的密度约为钢筋的1/4。
4.耐腐蚀:碳纤维不会受到腐蚀的影响,可以保持长期的耐久性。
5.易于加工:碳纤维可以通过编织、织造、纺织等多种方式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材料。
由于这些特性,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震能力。
三、添加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力学性能添加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研究表明,添加0.5%左右的碳纤维可以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20%以上,抗压强度提高10%以上。
此外,碳纤维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延性,减少龟裂和破损的发生。
2.耐久性添加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研究表明,碳纤维可以防止混凝土的龟裂和破损,减少混凝土的氧化和腐蚀,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抗震性能添加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能。
研究表明,碳纤维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延性,减少龟裂和破损的发生,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
四、影响因素及优化方案1.碳纤维的类型和含量不同类型和含量的碳纤维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研究表明,短切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提高效果更好,但是对混凝土的韧性和延性影响较小;而长丝碳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延性,但是对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提高效果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混凝土是不导电的, 通过在普通混凝土中 加入短切碳纤维不但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而且 可以改善 导电性 , 可以使 混凝土 的电阻 率由 107 ・m 下降到1 ・ m 以下。 利用这一特性可将导 电混凝土运用在寒冷地区的道路融雪化冰。当与外 部电源连通后 , 导电混凝土产生热量 ( 将电能转换成 热能) , 使路面温度升高。当路面温度上升到 0 ℃以 上后, 路面上的冰雪就会融化成水或蒸发或流走 , 使 路面无积雪、 不结冰 , 从 而保障道路畅通和行车安 全。 这一技术的应用, 不但有助于冬季道路畅通和行 车安全 , 而且还将减少除冰盐的使用及消除除冰盐 给混凝土结构和环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加拿大的 Ping Xie 和 J. J. Beaudoin 等认为导电混凝土材料同 时具有高的力学性能和好的导电性 , 并对导电混 凝土用于路面融雪化冰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1999 年 , 美国的Yehia. Sherif 和Y . T uan Christ opher 在 总结了 30 余年来采用各种方法( 如化学法、 地热管 法、 红外线灯照加热法、 电热丝法、 热液法等 ) 进行有
电阻率 / ( 30 单丝直径 / m 7 长度 / m m 6 碳元素含量 / % ≥ 93
[ 3, 4]
表 1 PAN 基碳纤维的基本性能
/ cm)
试件成型为 100 m m ×100 m m ×100 mm 的立 方体, 在成型时试件的上表面插入两根一号电池的 碳棒作为电极测试电阻率 , 制得的试块在室温潮湿 的环境中养护 28 d 。电阻率的测试仪器为 DT 9205A
从图 1 可以看出, 随着碳纤维的加入, 混凝土电 阻率大幅度下降。加入 0. 6% 的碳纤维, 混凝土由空 白电阻率 1. 01 ×10
5
・ m 下降到 3. 92
・m 。继续
增加碳纤维含量, 混凝土电阻率仍继续下降。 但是下 降比例逐渐减小。在碳纤维含量超过 1. 0% 时, 虽然 增加碳纤维的含量 , 但是电阻率也无明显下降趋势。
公 路 2004 年 第 12 期 — 180 —
测试结果表明 , 随着通电时间的延长, 碳纤维混 凝土块温度升高, 电流 I 略为增大 , 因而电阻 R 略为 减小, 但减小的幅度不大。表 2 列出了 3 种外加电压 碳混凝土块表面温升、 平均升温速率以及电流和电 阻的变化情况。当外加 24 V 的交流电压时 , 板面温 度升高了 45 ℃, 而电阻只减小了0. 67% 。 因此, 当电 压 U 一定时 , 电阻 R 变化小 , 则功率 P 变化也小 , 即 发热功率是比较稳定的。通过改变通电电压的大小 可得到不同的发热功率 , 以满足不同情况 ( 环境温 度、 降雪等级、 结冰厚度、 除冰时间限制) 下融雪化冰 的需要。 2. 4 热转化效率 如图 3 所示, 将导电混凝土板与外部电源、 电流 表和电压表相连, 当接通交流稳压电源时, 导电混凝 土板就会发热。设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U 和 I , 则通电所产生的电热功率为: P = UI = I 2R = I 2( R C + R 1+ R 2 + R 3 + R 4) = I 2R C + I 2R 1+ I 2 R 2 + I 2R 3+ I 2R 4 = P C + P 1 + P 2+ P 3 + P 4 ( 1) 由此可知 , 在对导电混凝土板通电加热时, 通过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按公式 P = UI 计算的电热 功率并不等于导电混凝土板的发热功率 P C 。 电流除 使导电混凝土板产生热量外 , 由于接触电阻的存在, 还将在左右两侧导线与电极之间, 以及电极与混凝 土之间产生热量。 显然 , 当导电混凝土板本身的电阻 较小, 而左右两侧接触电阻较大时, 在相同的电热功 率 P 作用下, 导电混凝土板内产生的热量较低, 其电 热效应较差。
2004 年 第 12 期 沈 刚 董发勤: 碳纤 维导电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制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分散剂甲基纤维素放入 已装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 ( 甲基纤维素含量通常为 水泥重量的0. 4% ) , 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然后加入已 称好的碳纤维并搅拌至碳纤维基本上分散均匀 ; 倒 入塑料桶并加入已称好的水泥搅拌; 2 m in 后加入 已称好的砂子和石子搅拌约 5 min; 然后将搅拌好的 混凝土倒入涂了少许油的模具, 同时埋入碳棒电极; 最后将模具放在振动台上固定好后开启振动台约 60 s , 以进行振动密实和消除气泡; 24 h 后脱模并在 标准养护室( 20± 2) ℃中养护。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 1 电阻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经研究表明 , 对同一试块交流电测试电阻所得 到 的结果最小, 在养护 21 d 后电 阻基本达到稳定 值[ 7, 8] 。所以本试验采用交流电测试电阻率 , 在养护 28 d 后进行测量。由于导电混凝土用于融雪化冰和 人体紧密接触, 应考虑人体安 全问题, 电压应低于 36 V, 本试验测试电压采用的是 24 V 。电阻率的测 试 结果如图 1 所 示, 其中 空白混凝 土的电阻 率为 1. 01× 105 ・ m 。
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沈 刚, 董发勤
( 西南科技大学 绵阳市 621010)
摘 要 : 以碳纤维为功能导电基元材料制备了碳 纤维导电混凝土。探讨了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电阻率和 28 d 抗压强度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变化 ; 研究了电阻率随交流电 压而变化的情况 , 分析了不同 电压下的电热效应 , 利用一 种趋势计算法近似计算出碳纤维混凝土的热 转化效率。试验结果表明 : 碳纤维 的最佳体积含量为 1. 0% ; 随着电压 的升高 , 混凝土电阻率减小 ; 碳纤维混凝土通电后 产生的热量能够满 足冬季路面除冰化 雪的需要 ; 趋 势计算法计算 出的热转化效率最高可达 99. 5% 。 关键词 : 碳纤维 ; 导电混凝土 ; 电阻率 ; 电热效应 ; 热转化效率
公路 2004 年 12 月 第 12 期 HIG HW A Y Dec. 2004 N o. 12 文章编号: 0451- 0712( 2004) 12- 0178- 04 中图分类号: U 414. 180. 1 文献标识码: A
图 2 碳纤维掺量和混凝实验采用交流电源, 将混凝土块串联在电路 中, 电源连通后 , 在通电的过程中 , 分别用伏特计和 电流计测量混凝土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同时用红外 测温仪测试试块上表面中心温度, 每隔 10 min, 测一
图 1 电阻率与碳纤维含量的关系
类型 普通混凝土 碳纤维 密度 k g/ m 3 2 300 1 750 温度 ℃ 20 20 导热系数 w/ m ・℃ 1. 28 20 比热容 k J/ kg ・℃ 1. 05 0. 72
收稿日期 : 2004- 06- 10
万用电表、 交流变压器、 安培表、 伏特表 , 电阻由 R = U / I 计算 , 电阻率由 = RL / S 计算, 发热功率由公 式 P = UI 计算。试块表面温度用 ST 20 红外测温仪 测试 , 抗压强度由抗压强度测试机测试。
基金项目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863 计划 ) , 课题编号 2001A A 322070。
在非绝热条件下 , 导电混凝土板的热容量不等 于混凝土板的功率与时间的乘积 , 而是小于功率与 时间的乘积 , 原因是混凝土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向 环境释放热量。 但是通电时间 t 越小, 两者越接近。 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 l im P C t = C Pm T t →0 ( 4) 非绝热条件下 , 选择在对导电混凝土板通电尽 可 能短 的 时 间 内 计 算 电 热 转 换 效 率, 可 用 公 式 = C P m T / P t 近似计算。但实际电热转换效率要 高于此值。 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由碳纤维和普通 混凝土组 成, 其中的 比热容 C P 可由复合材料的复 合理论计 算, 可采用公式 ( 5) 来进行计算 : CP = 式中:
次电流和温度的变化幅度, 从而探讨混凝土块在升 温过程中的功率变化及电阻变化规律, 测试时室温 为 21. 5 ℃。在前 20 min 内温度上升较快, 随后上升 速度减慢。由于本次试验温度的测试是在混凝土块 没有包裹绝热层的条件下进行的 , 所以所测升温幅 度要远低于实际值。以下是其中一组碳纤维含量为 1. 0% 所 测 数 据 如 表 2 所 示。 对 试 块 共 通 电 加 热 50 m in 。
— 179 —
发生这种 现象可以 这样来 解释: 在碳纤 维含量 为 1. 0% 时, 碳纤维分散均匀 已经形成良好的导 电网 络, 这时再增加碳纤维含量已对导电网络影响不大。 由于碳纤维价格较昂贵, 不宜掺量过多。 2. 2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抗压强度为混凝土养护 28 d 后进行测试 , 测试 结果如图 2 所示。 从图 2 可以看出碳纤维含量在 0 ~ 1. 0% 范围内 , 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 , 混凝土的抗 压强度逐渐增大 , 在 0. 6% ~0. 8% 范围内, 强度增大 最明显。在碳纤维含量大于 1. 0% 时, 随着碳纤维含 量的增加 , 混凝土抗压强度开始下降。 造成这种现象 可以用以下 2 个原因来解释: ( 1) 碳纤维含量较多搅 拌不均匀, 造成碳纤维结团现象 ; ( 2) 碳纤维含量较 多在混合时会引入大量气泡, 从而使碳纤维混凝土 气孔率增加。
碳纤维 PA N 拉伸强度 / M Pa 2 000~ 3 000 弹性摸量 / G Pa 175~ 215 密度 / ( g / cm 3 ) 1. 74~ 1. 77
[ 1, 2]
关路面化冰的研究进展后, 提出利用钢纤维钢屑混 凝土的导电性, 开展了关于桥梁路面除冰的试验研 究 。1998 年英国费莱尔集团研制出具有在很低 的电压下快速变热特性的新型导电混凝土[ 5] 。据费 莱尔集团介绍, 利用新型导电混凝土建造机场跑道 的除冰雪工作更为简便, 目前 , 一些机场主要利用热 水管来清除跑道上 的冰雪, 不仅耗费人力 , 成本也 高。 1999 年美国研制出“ 智能混凝土” , 混凝土中加 入碳纤维后电阻会随外加应力的变化而 成比例改 变, 科学家指出 , 利用这一特性制成的“ 智能混凝土” 具有传感器功能, 在道路和桥梁等建筑领域将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 6] 。 1 材料及实验方法 主要原料为由江油盛达水泥生产的新标准32. 5 ( R) 普通硅酸盐水泥; 普通中砂、 卵石, 卵石的最大 粒径为 25 mm ; 碳纤维为 P AN 基碳纤维 ( 性能如表 1) ; 电极采用 1 号电池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