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混凝土研究及发展概论
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的强度特性研究

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的强度特性研究I.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是设计和使用中非常关键的因素。
然而,随着人们对建筑结构的需求越来越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需要不断提高。
近年来,添加碳纤维成为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II. 碳纤维的特点及应用碳纤维是一种由碳元素构成的纤维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等特点。
在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抗冲击性能、抗渗透性能和耐久性能。
III. 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的影响因素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的强度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碳纤维的种类、添加量、长度和分散性等。
其中,添加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适量添加碳纤维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弯曲和抗拉强度,但添加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韧性下降。
IV. 碳纤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弯曲和抗拉强度。
研究表明,添加适量的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弯曲和抗拉强度,但添加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韧性下降。
此外,碳纤维的长度和分散性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V. 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研究碳纤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2. 实验材料:水泥、砂子、碎石、碳纤维。
3. 实验方法:制备不同含量的碳纤维混凝土试件,测定其弯曲和抗拉强度。
4. 实验步骤:(1)制备混凝土试件:按照一定配比制备混凝土试件。
(2)添加碳纤维:将不同含量的碳纤维加入混凝土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3)浇筑试件:将混凝土浇筑至模具中,并充分振实。
(4)养护试件:养护试件,待混凝土充分硬化后进行测试。
(5)测试弯曲和抗拉强度:使用万能试验机测试试件的弯曲和抗拉强度。
5. 实验结果:根据测试结果绘制弯曲和抗拉强度曲线。
VI.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试,得到了不同含量碳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弯曲和抗拉强度曲线。
分析结果发现,添加适量的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弯曲和抗拉强度,但添加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韧性下降。
混凝土中碳纤维增强技术研究

混凝土中碳纤维增强技术研究一、研究背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但其抗拉强度较低,易于开裂,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耐久性,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在混凝土中添加纤维材料的方法,其中碳纤维被广泛应用。
二、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原理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碳纤维,通过纤维与混凝土的结合,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原理在于碳纤维的强度和刚度都很高,可以承担混凝土中的荷载,同时其导电性能也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另外,碳纤维还具有抗腐蚀性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应用1.道路、桥梁、隧道等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使用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加固、修缮和新建。
其抗拉强度和耐久性都比传统混凝土更好,可以有效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建筑物中的使用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用于建筑物的楼板、梁、柱等部位的加固和修缮。
其优点在于使用方便,不需要额外的维护和保养,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3.海洋工程中的使用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用于海洋工程中的加固和修缮。
其抗腐蚀性能和抗拉强度都比传统混凝土更好,可以有效提高海洋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四、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手工粘贴法、机械粘贴法和喷涂法等。
其中,机械粘贴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步骤如下:1.表面准备:先将被加固的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去除所有的油污、松散的混凝土和其他杂质。
2.打孔:在混凝土表面打孔,孔的间距和深度根据加固需要确定。
3.粘贴网格布:将网格布粘贴在混凝土表面,用机械设备将其压实。
4.涂覆胶浆:在网格布上涂覆碳纤维增强胶浆,使其与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
5.喷涂保护层:在碳纤维增强胶浆表面喷涂保护层,以保护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五、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优点和缺点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有以下优点:1.抗拉强度好: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传统混凝土更好,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力学性能与受力性能研究

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力学性能与受力性能研究一、研究背景碳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其中,碳纤维混凝土板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在建筑领域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
因此,对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力学性能和受力性能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其应用效果,推动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二、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力学性能研究1. 强度测试采用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测试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强度,得出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混凝土板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均较高,远高于传统混凝土材料。
2. 弹性模量测试采用弯曲试验测试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弹性模量,得出其在弹性阶段的变形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弹性模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性能。
3. 断裂韧性测试采用缺口梁试验测试碳纤维混凝土板的断裂韧性,得出其在破坏前吸收的能量量。
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混凝土板的断裂韧性较高,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三、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受力性能研究1. 拉伸受力性能通过拉伸试验研究碳纤维混凝土板的拉伸受力性能,了解其在受拉力下的破坏机制和应力分布情况。
2. 压缩受力性能通过压缩试验研究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压缩受力性能,了解其在受压力下的破坏机制和应力分布情况。
3. 弯曲受力性能通过弯曲试验研究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弯曲受力性能,了解其在受弯曲力下的破坏机制和应力分布情况。
4. 剪切受力性能通过剪切试验研究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剪切受力性能,了解其在受剪切力下的破坏机制和应力分布情况。
四、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应用前景碳纤维混凝土板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受力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在建筑结构中,碳纤维混凝土板可用于承载板、墙板、楼板等,能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在特殊环境下,如海洋、化工等领域中,碳纤维混凝土板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结论通过对碳纤维混凝土板的力学性能和受力性能进行研究,得出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优异的弹性恢复性能和抗裂性能等特性。
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性能研究

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性能研究一、研究背景混凝土是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但其强度和韧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人员通过添加纳米材料来改善其性能。
纳米碳纤维是一种有前途的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因此在混凝土中添加纳米碳纤维已成为研究热点。
二、纳米碳纤维的基本特性纳米碳纤维是一种由碳纳米管和类似于石棉的碳纤维组成的材料。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1. 高比表面积:纳米碳纤维的比表面积非常高,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表面,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化学反应活性。
2. 高强度:纳米碳纤维的强度非常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3. 良好的耐腐蚀性:纳米碳纤维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保护混凝土中的钢筋免受腐蚀。
4. 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纳米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电热性能。
三、添加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以下是一些研究结果:1.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
研究表明,添加1%的纳米碳纤维可以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10%以上。
2. 提高混凝土的韧性: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韧性,使其更加耐久。
研究表明,添加1%的纳米碳纤维可以将混凝土的韧性提高50%以上。
3. 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使其更加抗腐蚀和耐候。
研究表明,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渗透性和碱-骨料反应。
4. 提高混凝土的电热性能: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电热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这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防冻性能和除雪性能。
四、纳米碳纤维的添加方法和掺量添加纳米碳纤维的方法包括机械混合、超声波混合和化学混合等。
其中,机械混合是最常用的方法。
掺量的选择取决于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
一般来说,掺量在1%以下。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尽管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添加纳米碳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仍然有很多未知的问题需要解决。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应用研究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应用研究一、前言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它将碳纤维与混凝土相结合,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基本概念1. 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纤维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轻质、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2. 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组成,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磨性、抗压强度等特点,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
3.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是将碳纤维与混凝土相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韧性和耐久性,使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应用性能。
三、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1. 抗拉强度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普通混凝土高出很多,可以达到50MPa以上。
这是因为碳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大的拉力,而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自其压缩强度,抗拉强度较低。
2. 韧性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韧性比普通混凝土好很多,可以承受更大的变形而不发生破坏。
这是因为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断裂韧性,能够吸收能量,减小混凝土的应力集中,延缓破坏的发生。
3. 耐久性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比普通混凝土好很多,可以承受更长时间的使用而不发生破坏。
这是因为碳纤维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够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蚀和热冲击。
四、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应用研究1. 桥梁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用于桥梁的修复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例如,日本的“Akashi Kaikyo Bridge”就采用了碳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加固,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吊桥。
2. 隧道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用于隧道的内衬和加固,提高其抗震能力和耐久性。
例如,中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采用了碳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隧道的内衬和加固,使其更加安全可靠。
3. 建筑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用于建筑的承重结构和外墙装饰,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美观性。
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的研究及其应用

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的研究及其应用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将碳纤维添加到混凝土中,以期获得更好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添加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及其应用。
二、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强度添加碳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这是因为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可以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抗拉强度。
研究表明,当混凝土中添加5%的碳纤维时,其抗压强度可以提高20%以上。
2.耐久性碳纤维的添加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这是因为碳纤维可以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和剥落,减少混凝土的渗透性和开裂。
同时,碳纤维还可以防止混凝土的腐蚀和氧化,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韧性碳纤维的添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韧性。
这是因为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高延展性的特点,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
研究表明,当混凝土中添加1%的碳纤维时,其韧性可以提高30%以上。
4.断裂性碳纤维的添加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断裂性。
这是因为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高延展性的特点,可以使混凝土在受力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断裂。
三、碳纤维的添加方法1.机械搅拌法机械搅拌法是将混凝土和碳纤维通过搅拌机进行混合,使碳纤维均匀分散在混凝土中。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但需要使用特殊的搅拌机和较长的搅拌时间。
2.手工混合法手工混合法是将碳纤维均匀分散在混凝土中,然后通过手工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较高的技能和耐心,且混合效果难以保证。
3.喷雾混合法喷雾混合法是将碳纤维喷雾到混凝土表面,然后通过机械振动使其混合均匀。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捷,但需要使用特殊的喷雾设备和振动设备。
四、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1.桥梁碳纤维可以用于桥梁的加固和修复。
在桥梁的加固和修复过程中,将碳纤维添加到混凝土中,可以提高桥梁的强度、耐久性和韧性。
2.隧道碳纤维可以用于隧道的加固和修复。
混凝土中碳纤维的增强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混凝土中碳纤维的增强机理及其应用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材料,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好、易于制造等。
然而,混凝土自身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易开裂、易受环境影响等。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增强材料,以提高其性能。
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增强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二、碳纤维的特性碳纤维是由碳元素构成的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优点。
由于这些特性,碳纤维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领域。
在混凝土中应用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裂性、耐久性等。
三、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机理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防止混凝土裂纹混凝土在受到拉力作用时容易发生裂纹,而碳纤维的高强度可以有效地抵抗拉力,从而减少混凝土的裂纹数量和大小。
2.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碳纤维的强度远高于混凝土,因此在混凝土中加入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碳纤维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增加混凝土的韧性混凝土的韧性是指其在受到冲击、震动等外力作用时的能量吸收能力。
碳纤维的高韧性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
四、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以下列举一些典型的研究案例:1.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梁的研究研究人员将碳纤维布贴在混凝土梁的底部,以增强梁的抗弯强度。
结果表明,碳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并且可以延缓混凝土梁的破坏。
2.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柱的研究研究人员将碳纤维布绕在混凝土柱的周围,以增强柱的抗压强度。
结果表明,碳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柱的抗压强度,并且可以减少柱的裂缝数量和大小。
3.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板的研究研究人员将碳纤维布贴在混凝土板的底部,以增强板的抗弯强度。
结果表明,碳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板的抗弯强度,并且可以减少板的裂缝数量和大小。
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对性能的影响研究

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对性能的影响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承载力和抗震性等优点。
但是,混凝土在长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会出现龟裂、破损等现象,从而影响其性能。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添加新材料的方法。
碳纤维作为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中。
本文旨在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探讨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二、碳纤维的特性和优势碳纤维是一种由碳纤维束制成的高强度、高模量材料。
与传统的钢筋相比,碳纤维具有以下特点:1.高强度:碳纤维的拉伸强度高达700MPa以上,是钢筋的2倍以上。
2.高模量:碳纤维的弹性模量高达230GPa左右,是钢筋的5倍以上。
3.低密度:碳纤维的密度约为钢筋的1/4。
4.耐腐蚀:碳纤维不会受到腐蚀的影响,可以保持长期的耐久性。
5.易于加工:碳纤维可以通过编织、织造、纺织等多种方式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材料。
由于这些特性,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混凝土中添加碳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震能力。
三、添加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力学性能添加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研究表明,添加0.5%左右的碳纤维可以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20%以上,抗压强度提高10%以上。
此外,碳纤维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延性,减少龟裂和破损的发生。
2.耐久性添加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研究表明,碳纤维可以防止混凝土的龟裂和破损,减少混凝土的氧化和腐蚀,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抗震性能添加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能。
研究表明,碳纤维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延性,减少龟裂和破损的发生,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
四、影响因素及优化方案1.碳纤维的类型和含量不同类型和含量的碳纤维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研究表明,短切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提高效果更好,但是对混凝土的韧性和延性影响较小;而长丝碳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延性,但是对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提高效果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纤维混凝土研究及发展探析B工管10X XXXXXXX XXX摘要:碳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磨、耐腐蚀、抗疲劳、抗蠕变、导电、导热和远红外辐射等诸多优异性能。
它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加固原理、施工工艺等方面论述了碳纤维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碳纤维;混凝土;加固1.碳纤维混凝土加固技术研究的意义2.1碳纤维混凝土加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长期以来,水泥、钢铁和木材一直是土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三大建筑材料。
由水泥和砂石骨料所组成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且耐水、耐火、耐腐蚀,加之近几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和工艺改进,混凝土制备技术已较为成熟,因此作为一种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在21 世纪的建材行业中仍将是人们的首选对象。
但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抗拉强度低、韧性差,无法单独完成大型建筑如大跨度结构的设计要求。
用钢筋作为增强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极大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折性能,使得混凝土的大范围使用延续至今。
然而,钢筋不耐腐蚀,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锈蚀严重,丧失与混凝土的结合能力,使结构无法达到预定的设计效果。
[1、2]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来看,碳纤维、芳纶纤维、陶瓷纤维等已成为混凝土增强材料的主要研究对象。
而碳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大、耐腐蚀等优点,使其在混凝土增强研究中倍受人们关注,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2.2碳纤维混凝土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面对建筑材料发展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建材研究工作者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纤维增强水泥、纤维增强混凝土这一类复合材料发展很快,用石棉纤维、钢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复合材料在工程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石棉纤维有害健康,钢纤维易锈蚀,玻璃纤维不耐碱腐蚀的缺点,使人们认识到寻求代替钢筋的新型增强材料仍然任重而道远。
[3]3.碳纤维混凝土加固技术研究的内容3.1 研究开发内容和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3. 1.1碳纤维及其性能碳纤维作为先进复合材料中重要的增强材料之一,世界各国对碳纤维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因此近年来碳纤维的制造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其生产量和使用量也与日俱增,可以说碳纤维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4] 碳纤维是一种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状材料。
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可用来制备碳纤维。
目前,制作碳纤维的主要原材料有人造丝(粘胶纤维)、聚丙烯腈(PAN)纤维和沥青。
碳纤维常依据原丝类型分成聚丙烯腈( PAN) 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纤维素基碳纤维三种。
[5,6]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通常使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
此外也可按性能和功能进行分类.碳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高、模量高的特点。
与钢铁相比,密度小3~5 倍,而强度则高4~5倍。
但碳纤维冲击韧性低,断裂过程在瞬间完成,不发生屈服,是典型的脆性材料。
[6] 另外碳纤维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并且耐腐蚀,对人畜无害。
由于碳纤维表面存在具有活性的羧基和羟基,经表面氧化处理后,能与含丰富羟基的水泥进行较强的化学结合。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碳纤维的表面很粗糙,这有利于它与水泥的物理结合。
有了化学与物理的双重结合作用,为碳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复合提供了可行性。
[7,8]3.1.2 碳纤维混凝土研究开发内容3.1.2.1 短切碳纤维增强混凝土3.1.2.1.1 短切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短切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是影响混凝土材料复合性能的关键。
目前,日本已成功研制出碳纤维强化水泥,并且能预拌均匀成袋销售。
而在我国,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主要还是以就地均匀搅拌为主,对搅拌设备、投料顺序、搅拌物性能指标也正在进行反复的实验研究。
碳纤维在混凝土中能否均匀分散,将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搅拌时采用多排全方位直叶片搅拌机的效果要优于全方位无叶片搅拌机和传统的水泥胶砂搅拌机,而且可以避免纤维上浮成团现象和纤维缠绕叶片而导致纤维损伤的情况[9]。
除了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外,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分散剂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通常使用的分散剂有甲基纤维素、胶乳液和硅粉[10,11]。
就分散效果而言,研究表明胶乳液要优于甲基纤维素溶液,但甲基纤维素价格便宜,目前研究及使用较为普遍。
碳纤维的混合方式一般有干混和湿混两种[10]。
湿混用甲基纤维素、胶乳液等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先与碳纤维拌合,再加入水泥、沙子进行搅拌。
干混则用碳纤维和水泥直接搅拌,再与水调合。
在干拌阶段使用硅粉作为分散剂效果明显。
因为硅粉粒径只有几个微米,小于碳纤维的直径,易于分散到纤维中间,但由于硅粉价格昂贵,大量应用受到限制。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CFRC)的制备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制备工艺与普通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有所区别,如外加剂含量、种类的选择及各种工艺参数。
这些因素将最终影响CFRC的整体强化性能,例如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后会降低基体材料拌合物原有指标值。
当这种降低超出了拌合物性能控制指标适宜范围时,反而会影响纤维的均匀分散,因此使用时可将甲基纤维素与分散性减水剂混合掺用,提高综合效能[9]。
另外,在湿法制备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对基体性能有影响,需采用适当的消泡剂来消除气泡。
常用的消泡剂有胶体1010 等[12]。
当碳纤维与混凝土搅拌均匀后,可采用浇注法、挤出法、压制法等方法进行成型加工[12]。
成型后适当的养护尤其重要。
通常将制好的样品放入养护箱标准养护28 d 后,再将样品置于空气中自然养护。
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也可将样品放入静水养护,到一定龄期后,取出洗净、晾干[12,13]。
3.1.2.1.2 短切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碳纤维加入混凝土后,能够较显著地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目前普遍认为存在两种机理,即增强机理和增韧机理。
由于碳纤维的模量高于混凝土,在复合材料受载后,界面起传递载荷作用。
在发生相同应变的情况下,碳纤维将承受较大的载荷,从而分担了基体所承受的载荷,提高了整体的强度。
另外由于碳纤维的存在,极大地阻止了水泥基体中裂纹的扩展,从而实现了增韧的效果[14,28]。
a. 抗压强度。
混凝土的破坏与内部微裂纹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上述机理可知,碳纤维对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施加约束,阻止裂纹自由扩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
b. 抗拉和抗弯强度。
碳纤维的加入,能够较好地改善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性能。
这已为许多试验所证实[14,15]。
加入3 %的沥青基碳纤维可使混凝土的韧性增加,挠曲拉伸强度约提高2倍。
由于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影响性能的因素也较多。
目前研究显示,纤维的长度、含量及水灰比、外加剂等都会影响其最终强度[10 ,15]。
碳纤维直径及长度一定时,拉、抗折强度会随碳纤维含量增加而升高,当含量过大时,于分散发生困难,度反而降低。
碳纤维含量不变,纤维长度变化时,拉、折强度会随长度增加而增加,一定值后出现下降现象。
这是由于纤维长度增长,拌时纤维易于缠结,散不均,性能反而恶化。
灰比的选择在制备中也相当重要。
灰比过大,然要影响基体的强度,小则水泥浆体过于粘稠,利于纤维分散。
加剂的加入,方面有利于纤维的分散,一方面能改善纤维与界面的粘结程度,并能提高基体的强度。
c.影响复合效果的机理分析. 目前认为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原因大致有如下一些。
首先分散效果对抗压、抗拉性能影响极大。
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郭全贵等研究者曾作了单丝拔出实验和集束拔出实验,考察分散程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程度[16,17]。
次界面的粘结状况将最终影响复合物的失效形式,纤维的拔出和拉断在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不同,复合物性能影响也不同。
面的粘结状况常用纤维拉拔实验来检验[16,]。
3.1.2.1.3短切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导电性和亚敏性碳纤维的加入,不但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而且提高了混凝土的导电性。
目前普遍认为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导电机理是碳纤维构成导电网络的缘故。
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由于隧道效应,穿过势垒,从一根纤维跳跃到另一根纤维,从而形成电流[18 ,19,]。
复合材料的电阻性受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的影响,纤维含量增多,电导性变大,当超过一定值后,逐渐趋于稳定。
纤维长度增加也同样会使电阻降低,但纤维长度不是材料电导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另外,电阻随养护龄期增加而增加,并趋于一稳定值[18]。
杨元霞等研究者曾利用CFRC 的导电特性来判断碳纤维在基体中分散状况,如果碳纤维分散不均,试块间的电阻差异较大,而在分散均匀的情况下,试块间电阻将趋于一致。
另外研究者发现,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导电性会随外加载荷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通过观测电阻的变化可以反映物体受力状况[20]。
随着压力增大,电阻的变化存在可逆感应区、平衡区和剧增区,分别对应于试块内原有缺陷裂纹的闭合张开、新裂纹的产生和裂纹扩展破坏三个阶段。
基于这种特性,短切碳纤维混凝土有望被开发成一种本征型传感器,应用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检测中,为建造智能型大厦提供新的用材途径。
3.1.2.2 连续碳纤维和碳纤维棒增强混凝土短切碳纤维在基体中呈三维乱向分布,纤维有效利用系数较低[21]。
因此许多研究者尝试用连续碳纤维进行研究和实验。
目前使用的增强形式有碳纤维丝、碳纤维棒和碳纤维绳等。
就复合形式而言,一般常用分层铺设或预先编织成形直接放置于水泥基体中的方法[9] 。
为了使连续碳纤维象钢筋、预应力筋那样置于混凝土中,常将纤维集束,浸于胶合材中,形成连续碳纤维筋材。
实验证明,采用连续纤维增强形式能显著提高CFRC 的抗折强度,明显优于掺入同量的短纤维[21]。
用碳纤维棒增强的CFRC 力学性能相对钢筋混凝土来说较优。
例如最大裂缝宽度要比钢筋混疑土高出5~7倍[22]。
3.1.2 碳纤维混凝土加固技术的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展,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如由于钢筋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相差不多,而碳纤维则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复合后的混凝土中还需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在国外已有工程实例。
如1988 年日本在修建跨度5. 76 m ,宽度7 m的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中采用了碳纤维增强筋,1992年又用碳纤维建造了爱知县飞翔桥等一系列建筑。
3.2 碳纤维混凝土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碳纤维与传统的加大混凝土截面或粘钢混凝土补强相比,具有节省空间,施工简便,不需要现场固定设施,施工质量易保证,基本不增加结构尺寸及自重,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等特点。
另外,采用该工法,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加固成本。
因此,碳素纤维作为划时代的补强材料,而备受青睐和关注。
(1)抗拉强度高,是同等截面钢材的7-10倍。
(2)重量轻,密度只有普通钢材的1/4。
(3)耐久性好,可阻抗化学腐蚀和恶劣环境、气候变化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