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
第六单元测试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l.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畎.亩(quǎn) 箕畚.(běn ) 丈夫之冠.(.guàn)B.胶鬲.(gé) 按辔.(pèi) 山北之塞.(sāi)C.始龀.(chǐ) 穷匮.(.kuì) 彀.弓弩(gòu)D.荷.担(hé) 夯.实(hāng) 介胄.之士(zhòu)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河曲智叟亡以应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动心忍性(……的原因)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D.达于汉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B.惩山北之.塞投诸渤海之.尾C.军.霸上至霸上及棘门军.D.苦其.心志其.如土石何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军细柳,以备胡”中“军”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B.吾与汝毕力平险.C.丈夫之冠.也D.虽乘奔.御风6.下列句子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B.帝感其诚C.孔子云:何陋之有D.上自劳军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B.《愚公移山)一文成功塑造了愚公这一人物形象,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周亚夫军细柳》一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
D.李清照的《渔家傲)词风豪放,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展现出作者内心刚健昂扬的气概。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②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③,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④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⑤,绿水逶迤。
(欧阳修《采桑子》)⑥,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2)提示性默写(4分)②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2. 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 (2分)A.丈夫之冠.(guàn)荷.担者三夫(hè) B.无穷匮.也(kuì) 一厝.朔东(cuò)C.军士吏被.甲(bèi)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yī) D.可得而犯邪.(yé) 折戟.沉沙铁未销(jǐ)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甚矣,汝之不惠B.曾益其所不能C.往之女家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A.不得志,独行.其道行.拂乱其所为 B.曾不若.孀妻弱子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先驱曰:“天子且.至。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该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B卷

第六单元同步测试一、积累与应用1.比较下列各组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2.以下句子,全部直接表现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组是()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③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④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④⑥D.②④⑤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温庭筠是晚唐著名词人、诗人,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为花间词派重要作家之一。
B.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其《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世所传诵。
C.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前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情调感伤;后期词多写闺情相思、悠闲生活,风格顿变。
D.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均广为传颂。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郭沫若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课文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格、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C.本文把大量的笔墨用在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
D.本文叙述语言明白、晓畅、简洁,并不是平铺直叙地介绍文帝劳军的梗概,而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加以刻画,且用词准确,含义丰富,感情色彩强烈。
5.下列有关课文《<孟子>二章》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富贵不能淫》中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第六单元的语文测试卷答案

第六单元的语文测试卷答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六单元)一、语言基础及运用(1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玉盘珍羞直万钱b、百废具兴c、偕数友出东直d、属予作文以记之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格外)b.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规模)..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日光)d.野芳发而幽香。
(芳香)..4、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走送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b、①或异二者之为②山峦为晴雪....所洗c、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冷光之乍出于匣也d、①而城居者未之知也②感...激而悲者矣.5、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中,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2分)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译文:所有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在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得的情态,鸟的羽毛、鱼的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b.环滁皆山也。
译文:环滁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山。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从小潭往西南方向远望,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7、下列诗句、篇目、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东晋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唐朝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二、古诗阅读与积累(14分)暮春翁格【清】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人教版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畎.亩(quǎn)箕.畚(jī)曾.益(zēng)丈夫之冠.(ɡuān)B.孀.妻(shuānɡ)按辔.(pèi)一厝.(chuò)荷.担者三夫(hè)C.始龀.(chèn)傅说.(yuè)彀弓弩.(nǔ)法家拂.士(fú)D.智叟.(sǒu)穷匮.(kuì)持兵揖.(yī)叩.石垦壤(kòu)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与民由.之(遵循)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惩.山北之塞(惩罚)B.毕.力平险(尽、全)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曾.益其所不能(同“增”)C.且焉.置土石(怎么)威武不能屈.(屈服。
文中是使动用法)荷.担者三夫(肩负、扛)D.曩.者霸上(先前)惧其不已.(停止)至霸上及棘门军.(驻军)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军士吏被甲B.入则无法家拂士C.丈夫之冠D.始一反焉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劳.其筋骨上自劳.军B.汝心之.固已而之.细柳军C.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D.虽.我之死虽.乘奔御风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文:富贵的时候不能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动摇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23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C.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文: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发布的命令。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六单元单元测试[测试范围:第六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清(22分)1.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冠.礼傅说.夯.实②拂.士荷.担箕畚.③棘.门被.甲按辔.④曩.者燕.脂折戟.A.guànyuèhāngB.bìhéběnC.jīngpīpèiD.nǎngyānjí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 A.往之女家B.固不可彻C.曾益其所不能D.始一反焉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2分) (1)必先苦.其心志()(2)富贵不能淫.()(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4分) (1)行拂.乱其所为()虞.国始龀.介胄.穷匮.yúchènzhòukuì入则无法家拂士().(2)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3)军霸上().至霸上及棘门军().(4)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以备胡().5.下列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何苦而不平..D.使人称谢..所以动心忍性..惩山北之塞.居无何.富贵不能淫..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28分)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郦道元lì 属引shǔ 都护在燕然yānB、藻荇交横xìng 京尹yǐng 艨艟méng chōngC、一舸无迹gě 拥毳衣chuì 晨兴理荒秽huìD、是日更定gēng 雾凇sōng 道狭草木长zhǎng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或王命急宣:或许素湍绿潭:雪白的急流B、飞漱其中:冲荡良多趣味:很C、但少闲人:只上下一白:全白D、随波而逝去、往五色交辉:交相辉映3、与课文不相同的一句是()。
(4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隐天蔽日,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对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4分)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然而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虽然是只能容纳一个座位的地不能让它空闲着。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中的月光像清流空无的积水,水中还有藻类,荇菜纵横交错着,原来那些是竹和柏的影子。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译:问他姓名,是叫金陵的人,在此时作客。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传来猿猴叫声的回响,使人悲哀到极点。
5、下列词义相同的一组是()(4分)A、1)实是欲界之仙都2)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B、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未果,寻病终C、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外户而不闭D、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选出填在下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4分)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中,猿啼是最难忘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畎.亩(quǎn) 折戟.(jǐ) 始龀.(chèn) 不能淫.(yín)B.一厝.(cuò) 拂.士(fú) 按辔.(pèi) 搔.更短(sāo)C.箕.畚(qí) 荷.担(hé) 提携.(xié) 不胜簪.(zān)D.魁.父(kuí) 弓弩.(nǔ) 妾.妇(qiè) 亡.以应(wá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 B.学诗谩有惊人句C.甚矣,汝之不惠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吾与汝毕力平险. B.与民由.之C.人恒过,然后能改. D.天子先驱..至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B )(2分)A.介胄..之士不拜 B.吾与汝毕力.平险C.改容式.车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已而之.细柳军告之.于帝B.天子为.动行拂乱其所为.C.必先苦其.心志帝感其.诚D.安居而.天下熄而.山不加增6.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年且.九十天子且.至B.天子为动.所以动.心忍性C.劳.其筋骨上自劳.军D.一怒而诸侯惧.惧.其不已也7.古诗文默写。
(4分)(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2)在《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雁门太守行》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写出了守城将士威武雄壮之姿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本卷120分,完卷120分钟)学校姓名_____________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急湍.()飞漱.()竹柏.()青荇.( ).京yīn()百ɡě().hén迹()荒huì()2、解释加点的词。
(5分)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四时..俱备()步于.中庭()随波而逝.()溯迎..而上()余拿.一小船()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但.使愿无违()拄杖无时..夜扣门()3.根据要求填空(6分)(1)《归园田居》表明作者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3)《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中概括诗人流离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承天寺夜游》中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写结合。
(5分)有一位数学教师在谈起王维的《使至塞上》时,曾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为几何教学内容进行了非常大胆的构想。
他认为这句诗中不仅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几何图形,而且各种图形之间还形成了非常奇妙的几何关系。
现在请你大胆想象,用平实的语言,为这句诗中所隐含的几何图形及图形之间可能存在的几何关系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
要求;①条理清楚,语言简明。
○2可以图文配合,相互印证。
5.下面是一份分别对400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
请根据这个情况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针对这一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比较探究。
(3分)《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试加以分析。
二。
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
完成7——26题。
(一)古诗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揖,端居耻圣明。
坐现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解释下面的词句。
(2分)①太清:②端居耻圣明: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分)A.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 )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 ) C.“欲济无舟楫”写涛人想渡湖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 ) 9.对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洞庭湖八月水涨,水天浑然一体的景象。
B.诗的三、四句中的“蒸”字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C.诗的七、八句以“钓”为喻,表达了诗人因出仕无望而产生的归隐之意。
D.这首诗借景抒情,前半部分写景是为后半部分的抒情做准备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欲济”“羡鱼”的比喻,委婉表达诗人的愿望。
(二)【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
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0.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月色人户.木兰当户.织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时闻.风铎隔簋竹,闻.水声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道不通,度.已失期11.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万钟于.我何加焉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1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3.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2分)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14.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
(2分)15.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三)(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2)是.日,更定矣(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4)而此地适.与余近17、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A. 湖中人/鸟声俱绝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2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9、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
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的特点。
(2分)20、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分)(四)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素湍.绿潭湍:林寒涧肃.肃:哀转.久绝转:虽乘奔.御风奔22.判断正误。
(2分)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从侧面描写三峡的险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从正面写出三峡的险恶。
(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所见;“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写仰视所见。
( )③选段对三峡景色的描写有静有动,例如“湍”和“潭”、“回流”和“倒影”、“绝巘”和“飞瀑”即是。
(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是动词用作名词。
( )23.翻译下列句子。
(5分)①重岩叠蟑,隐天蔽日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③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4.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2分)25.按要求填写相关的语句。
(附加题,不计分)①表现群山高峻的语句:②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③表现山河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④表现秋境的凄清的两个四字短语:13.文章的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什么?(2分)三。
写作(50分)日历是生活忠实的记录,我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日历具有生命感,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已将难忘的昨日珍藏于你的生命史?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明白鲜活的今日需要你去填补?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意识到美好的明日等待着你去创造?让我们伴随“日历”,将人生岁月谱写成永存的诗篇。
请以“日历”为话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 tuān shù bǎi xìng 尹舸痕秽2.驾驭快四季到去、往逆流迎着潮头撑、划罢了只随时3.(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