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调研报告_上_

合集下载

发展农民互助信贷解决农民贷款难题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探析

发展农民互助信贷解决农民贷款难题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探析

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2月分社数量1334667互助中心数量3041102311469595595社员总数1701574507789598761285812868借款社员数量(户)17015792691320762186-原始股606060523.2523.2523.21573资格股5.2581.7218.9306.6455.1785.1847.7投资股0228.31431.435087203.28984.19851总收入1.5515.09102.33553.03951.451708.4243.73总支出4.5416.898.4467.55705.681171.7-盈亏额-2.99-1.713.9385.48245.77536.7-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85期2013年第3期Serial No .185No .3,20132004年以来的中央1号文件都积极倡导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

2006年7月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的支持下,在河南省濮阳市成立了中国首家农民互助小额信贷组织———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简称濮阳助贷社)。

濮阳助贷社以近几年骄人的业绩证明了实行农民资金的互相救助,是解决小额信贷机构融资困难、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和解决农民贷款困难的有效途径,被誉为“濮阳模式”(殷泽,2008),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一、基本情况(一)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概况2006年7月6日,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正式被批准成立,被列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小额信贷国家试验基地。

濮阳助贷社是在濮阳市民政局注册的一家NGO组织,业务主管单位为濮阳市供销合作社,初始注册资金60万元,除了中国社科院资助的5万元外,其他均为城乡自然人投资和员工股,经营范围为引资助农、组织培训农民进行贷款、购销、文化、生产合作活动。

关于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调查报告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六个一号文件都无一例外地阐述了“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的相关政策。

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本文对省市和省市、市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进行了实地调查,以下是这次调查的情况及对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兴起以及苏浙地区的试点情况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是在农村信用社逐渐异化、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取缔以及农业银行商业化并逐渐疏远“三农”的背景下,农民为解决农村“微型融资”严重不足而自发创建,并逐步得到党和国家政策支持和确认的社区互助性“微型金融服务组织”。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贫困地区先行开展发育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的试点”。

1月22日,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7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紧接着2月4日又印发《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以下简称《示范章程》),并确定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区)开展试点。

3月8日,按照新规则正式注册的吉林梨树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开业。

这标志着一类崭新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国农村地区正式诞生。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

同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要求,“抓紧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具体办法。

”这两份中央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已经由农民自发阶段进入到政府推动阶段。

随后银监会颁布了《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银监发〔〕13号以下简称《意见》)。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访问了多个地区的农村合作社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
1. 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合作社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涵盖了农业生产、农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农民的重要组织形式。

2.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
农村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农村合作社也成为了政府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扶持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3. 存在问题与建议
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农村合作社组织结构不够健全、经营理念滞后、服务范围有限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引导其更好地服务于
农民,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论
农村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农民增收、农业结构优化、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政府应继续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互助金融可以燎原——河南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发展经验介绍

互助金融可以燎原——河南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发展经验介绍

互助金融可以燎原——河南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发展经验介绍佚名【摘要】“以小额信贷发动群众,普及金融教育,组织农民按村落建立自己的社区银行,引导不同的利益共同体之间合作互助,可以有效解决农民组织难、贷款难、收贷难及增收难等问题,使弱势群体用好发展机会,更快摆脱困境,走上致富道路。

”这是贷款合作社和学术界一些学者用6年多实践做出的结论。

【期刊名称】《中国合作经济》【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2页(P19-20)【关键词】农村贷款;金融教育;合作社;经验介绍;濮阳市;河南;农民组织;利益共同体【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43“以小额信贷发动群众,普及金融教育,组织农民按村落建立自己的社区银行,引导不同的利益共同体之间合作互助,可以有效解决农民组织难、贷款难、收贷难及增收难等问题,使弱势群体用好发展机会,更快摆脱困境,走上致富道路。

”这是贷款合作社和学术界一些学者用6年多实践做出的结论。

2007年,在小额信贷孵化成立了100多个村互助中心(也称村银行、资金互助社、金融合作社)基础上,经市政府主管部门验收核准,贷款合作社进军城镇,在河南省濮阳县成立了濮阳县城关分社、柳屯分社。

互助金融之火,由乡村燃到县城,解开了农村包围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序幕,为实施引资助农战略创造了条件。

2009年1月1日,贷款合作社市社机关搬迁,营业室开门迎宾,互助金融之火由乡村烧进城市。

当年,城乡协调发展加速,累放贷款8594万元,超过前3年贷款总和,财务开始扭亏为盈。

如今,贷款互助社已在濮阳县、华龙区、高新区和清丰县建成603个村互助中心、8个分社,发展社员1.3万余户,各项股金规模1.47亿元,贷款余额1.45亿元(其中对中心批发贷款1.28亿元,自营贷款0.17亿元),业务区域已拓展到范县濮城镇和南乐县部分地区;为村银行提供服务的总社、分社员工队伍已增加至85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40人,有金融从业经历的12人、下岗失业职工23人;善行助贷,外发促内生,内联促外引,以村银行组织管理群众为基础,分社客户经理岗位承包提供及时便捷的小额信贷服务,总社统筹协调培训辅导的三级联动组织架构基本成熟。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地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困境和解决方案,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提供参考。

此次调研的背景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重点转移到农业农村领域,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组织力量作为支撑,而农民合作社正是该领域中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会等多种方法,旨在全面了解当地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向农民合作社的成员和管理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以了解他们对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收益分配、决策机制、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采访了几个不同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了解它们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经营管理模式、销售渠道等情况,同时还观察了它们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在座谈会中,我们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社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以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一)发展现状1.农民合作社数量及类型经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本地区现有农民合作社共计XX个,其中以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为主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占比较高,其他类型的合作社较为稀少。

2.规模和经济效益就农民合作社的规模和经济效益而言,大部分合作社的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也不尽如人意。

少数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合作社主要是由具有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组建起来的。

3.管理和组织建设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民合作社存在管理不规范、组织建设不完善等问题。

由于成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合作社在人员配置、岗位职责分工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存在的问题1.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本地区大部分农民合作社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差,甚至出现部分合作社亏损的情况。

这是由于在成立之初,缺乏资金和技术资源是一个共同的问题。

同时,合作社的成员经验和管理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管理不规范、组织建设不完善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和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导致部分农民合作社在管理和组织建设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

调研合作社运行情况汇报

调研合作社运行情况汇报

调研合作社运行情况汇报根据对合作社运行情况的调研,我们对合作社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汇报。

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对于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合作社运行情况的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合作社的实际情况,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首先,我们对合作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

合作社的规模、成立时间、注册资金、经营范围等基本情况是我们了解合作社的起点。

同时,我们还对合作社的组织架构、管理人员、成员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合作社的运行情况。

其次,我们对合作社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

合作社的经营项目、经营状况、收入情况等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合作社的主要经营项目和经营状况,以及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另外,我们还对合作社的服务情况进行了调查。

合作社作为农民的经济组织,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对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了合作社提供的各项服务,包括技术指导、产品销售、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农民对于这些服务的需求和评价。

最后,我们对合作社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通过对合作社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合作社的未来发展进行一定的预测和展望。

我们可以提出合作社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为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综上所述,通过对合作社运行情况的调研,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合作社的实际情况,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可以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推动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希望我们的调研成果能够得到重视和应用,为合作社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增效做出贡献。

农信联社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信联社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信联社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近几年农村中一种主要经济组织。

为发展这种组织,中央、省和市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

借助国家政策的XX,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党和政府联系农村的金融纽带,如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xx联社对此进行了专门调研。

一、基本情况xx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伴随着油茶种植等农业产业化而诞生,伴随着组织制度创新,内部机制创新而发展。

截止目前,全市已发展经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46家,入社社员6100个,其中农民成员数5800个,带动农户数10万户。

,成员出资额57365万元,经营范围涉及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仓储、搬运、农业生产技术交流、咨询服务等方方面面。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不仅促进了xx 市的土地、荒山利用率和农民工返乡就业,更为参会农民每户多增收XX余元。

xx联社牢记“三农”宗旨,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近三年全社累计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4.1亿元,,当前余额2.3亿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主要做法:1、健全机制。

xx联社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管领导和主抓部门,各信用社相应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工作专班,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先后出台了《烤烟贷款管理及操作流程》、《“公司农户”贷款操作流程》、《油茶林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油茶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等多个农业产业化项目信贷服务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在规范业务操作、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同时,较好地满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需求。

2、优化投向。

近年来,xx联社不断强化服务,有选择的支持了一批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品牌效应高,服务能力强带动农户多,整体管理好,符合当地实际,信用社记录良的专业合作社,做到扶持一个专业合作社,带动一个特特色产业,搞活一方农村经济致富一方群众。

近三年发放油茶产业专项贷款1.8亿元,发放烤烟生产贷款1.5亿元,发放特色养殖业贷款8000万元。

农村贷款调研报告

农村贷款调研报告

农村贷款调研报告
《农村贷款调研报告》
尊敬的领导:
经过对农村贷款情况的深入调研和分析,我们整理了一份《农村贷款调研报告》,现将相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背景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贷款主要面临着信用不足、抵押品不足、风险偏好低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单一、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服务不足等。

二、调研结果
1. 农村信用状况普遍较差,导致农户无法获得贷款支持。

2. 农村抵押品不足,许多农民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难以获得贷款支持。

3.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不足,许多农村地区缺乏金融机构的支持。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估体系,为农户提供更多的信用支持。

2. 支持农村抵押品创新,鼓励农民用土地、房屋等资产作为抵押品,增加农户获得贷款的渠道。

3. 加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网络,提高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四、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农村贷款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农村贷款难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特此报告,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