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完整版)
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三篇

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三篇第1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内容提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国内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为适应农产品经营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xx县出现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
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信息共享、能力互补、作业同步、技术传播和产业开发等功能,成为千家万户农民和千变万化市场对接的纽带和桥梁。
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土地连成片,把分散的农民抱成团,把分散的资金捆在一起,通过积聚效应实现规模效益。
通过对我老秘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考察和调查,调研组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深入地分析了目前我老秘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状况、特点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健康发展明确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议xx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辖20个乡(镇)、2个办事处、55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14万亩,农业人口 109 万人,外出务工人员32万人。
20XX年XX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我老秘网县围绕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实践,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x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特点及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截止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2家,其中种植业63家、畜牧养殖业72家、技术信息服务类41家,其他类型5家,注册资金20XX2万元,入股资本20XX2万元,入社农民2328户,辐射带动70000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注册商标3个,获无公害产地认证5个。
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支持、典型带动和部门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农民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
就总体来说,目前我老秘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呈现出发展势头强劲、区域分布广泛、产业优势明显、组织形式多样、融产供销于一体等特点。
合作社调研报告(共5则范文)

合作社调研报告(共5则范文)第一篇:合作社调研报告(共)关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特别是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围绕特色产业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突破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发展。
但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背景、发展现状及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集体统一经营变革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然而,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主体越来越融入国际化,双层经营体制难以应对市场。
1、单家独户生产规模零散化,品种选择各异,不能适应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处于低水平重复生产,难以实现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缓慢。
2、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盲目性、跟风走,农产品供大于求,卖难现象屡屡出现,农民利益受损。
3、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尤其现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相继出现,分散经营很难达到标准。
国际市场、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对农产品提出了苛刻要求。
4、势单力薄的单个农民获得市场信息困难,生产盲目性受中间商盘剥,不知种什么,种出来卖不出去,抵御风险能力弱。
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改善生产条件,实现农业产业化,都是一家一户无法实现的。
农民逐渐认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
于是,一些地方的农民开始自发或者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3篇

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3篇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1、基本情况目前,我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含合作联社1个),成员18162名,带动农户2.7万户。
其中养殖类专业合作社10个,种植类专业合作社13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2个。
所有合作社均有自己的农产品注册商标,有2家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
在近年来的各级各类评选中,获选省级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个,南通市级四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个、十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个,如皋市级四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个,南通、如皋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
2、发展特点一是发展态势迅猛。
全区高度重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出台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呈逐年上升、增幅较快趋势。
截止XX年6月,全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出资总额达5083.06万元。
二是行业特点鲜明。
我区合作社经营范围涉及果蔬、桑蚕、花木、家禽、稻麦等农产品,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养殖业两大行业中。
三是带动就业明显。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出现了农产品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市场需求,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减轻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
3、运作情况几年来,我区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所有合作社均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注册登记备案,在工商、农经部门监督管理下运行,基本做到有章程、有制度、有机构,人员专业化、运行制度化、管理规范化。
多数合作社均参照示范章程,结合实际制定了本社财务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健全,正常发挥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201 1 年全区农民合作社实现生产经营收入5851.53万元,直接带动农民增收58 0万元。
目前我们正全力服务和宣传好我区特色专业合作社,努力将范氏生态水产、永晨葡萄、宏远稻麦种植、神牛农机等专业合作社打造成有商标、有三品认证或有产品基地规模的合作社,扩大特色专业合作社的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五篇)(篇一)为促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县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县农水科技局、市场监督局相关负责人和本土专家组成调研组,采取实地调研和外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于**年6月至8月,深入到城关、江口、广货街、龙王、四亩地、筒车湾、新场镇等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技人员和合作社负责人深入交流;于9月17日至20日,赴**市略阳县、留坝县、洋县,**市**考察学习。
历时近四个月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与模式(一)总体情况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各行业部门的指导下,近年来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取得了较快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截止**年10月,全县登记注册合作社296个,遍布11镇68村。
从行业分布来看:从事种植业112个(有机大米、杂粮、食用菌、中药材等),从事林果业25个(苗木、板栗、核桃等),从事养殖业65个(养猪、养牛、中蜂、土鸡等),从事特种养殖2个(林麝、梅花鹿),从事服务业33个,其它61个。
全县农民合作社总资产达到了4.63亿元,入社农户2800余户。
在脱贫攻坚战中,各镇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多渠道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共有1093户347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带动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分别占全县贫困户的24.4%和31.1%。
**年全县农民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总值9000余万元,实现经营收入2800余万元,实现盈余1000余万元,上缴税金80余万元。
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县级示范社26个,市级示范社6个,省级示范社4个。
(二)发展模式从调查总体情况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模式、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统一经营得到较快发展,综合发展能力日益增强。
发展比较成功的典范模式如下:一是产业带动型。
模式为“产业+合作社+农户”,由合作社把基地和农户联系起来,其特点是实现生产基地化、专业化、标准化,形成了产加销发展模式。
某合作社调研报告5篇

某合作社调研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调研报告、策划方案、活动方案、心得体会、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research reports, planning plans, activity plans, personal experienc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某合作社调研报告5篇调研报告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和挖掘机会,调研报告可以为各种类型的组织(如政府机构、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创建,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某合作社调研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五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五篇)近年来,**县紧紧围绕打造“特色农业大县”战略目标,以开展精准扶贫、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着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为了解专业合作社的发现现状及运行状况,笔者从去年来,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详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近几年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县委、县政府组织发动村组干部带头创办合作社并提出打造“特色农业大县”引领工程,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种植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县已登记注册备案的专业合作社661个,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7个,县级示范社40个。
专业合作社成员18124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调查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呈现出四个特点:1.覆盖产业广。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领域涉及种植、养殖、农机、农资等多个行业,其中,种植业158个,种养业272个,养殖业19个,农机14个,林业种植加工15个,其它18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覆盖到全部的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2.领办主体多。
从合作形式和组建方式看,主要有龙头企业支撑型合作社5家;村级组织牵头型合作社24家;市场牵动型合作社15家;能人带动型合作社98家。
同时,还出现了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多主体带动发展的格局。
3.典型示范强。
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围绕当地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或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比如成立于**年7月的国家级**阳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自然环境和土壤、水质含硒等特点,发挥土地、劳力、实用技术资源充足的优势平台,与国家、省、市、县各级农科机构,农业专家的现代农科技术进行有效对接,与商家合作,共同开发出一种新兴区域性立体,循环富硒产业经济模式----阳光富硒农业,合作社以社员照单种植,合作社加工生产,公司按约收购运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六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六篇)(篇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组织化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
为科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近日,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办公室对我县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把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力度,培育了一批农民合作社,树立一批农业知名品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
截至目前,我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799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及供销服务等众多领域,其中种植类合作社1065家,养殖类656家,农机化合作社60家,其它类型18家。
有9家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3家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22家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
19家合作社取得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89个。
全县合作社成员总数达到15.6万人,带动农户21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70%;代销农产品4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13亿元,社员增收3.67亿元。
合作社运作模式(以林业为例)有:荒山、土地、资金、劳力、技术五种入股形式和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市场等形式。
(二)主要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
**年底,全县工商注册合作社不足50家,自**年至今,在工商注册合作社每年平均新增约240家。
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是组织能力强。
当前我县合作社组织已涵盖农业生产经营与服务活动全过程,涉及所有特色优势农产品,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三是合作内容多。
合作社自身不断创新,充实丰富合作内容,形成了生产型、流通型、服务型涵盖多种业务的合作社组织,由简单的生产合作、销售合作向信用合作拓展,在强化风险应对能力,特别是在农产品闯市场、树品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共16篇)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共16篇)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共16篇)第1篇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1靠规范促进健康快速发展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一.态势与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而产生和发展的。
上世纪九年代以后,合作社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农村各种力量进一步加快聚集整合,重视利用新的发展平台,开始形成多种主体牵头兴办.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多种模式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截止年7月,全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868家,入社社员36万户,带动农户9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5.4。
(一)农业龙头企业着眼于培植稳固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随着产品供不应求阶段的结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始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对农户而言,与合作对象龙头企业地位不对等,在价格制定.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重大问题上缺少对话谈判能力,有时遭受损害也无能为力。
对大中型龙头企业而言,直接与农户打交道,管理成本高,监督不到位,标准化生产措施难以落实等等。
这些情况说明,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间环节主体缺位的情况分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有眼光的龙头企业开始牵头成立或参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
合作社一方面与龙头企业洽谈签订供销协议,帮助社员建立稳定的销售市场,积极谋求合作社共同利益。
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合作社成员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二)基层供销社着眼于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和推进二次创业,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和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供销社系统逐步走出低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YT-FS-2665-43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为谋求共同利益开展专业合作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
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XX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减免政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
我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XX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鄂发[×]×号);省人大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XX年和XX年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场会;从XX年起,省财政每年专列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经费;XX年,省编办专门批准成立了“湖北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办公室”。
从XX年起,我省还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示范工程、人才培训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截至XX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XX年的×个发展到×个,同比增长×倍。
虽然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总体形势看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合作社水平参差不齐,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合作知识与合作能力。
这与政府部门扶持指导和服务不够密切相关。
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加强引导,从而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提高合作质量。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1、发展速度快截止XX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家,比XX年增加×家,增幅×%。
其中京山县、钟祥市、长阳县等×个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家,京山县达到×家。
2、领办主体多一是能人大户领办型,占×.×%。
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是由果品产销大户程国庆领办的。
二是科技人员创办型,占×.×%。
沙洋县曾集镇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该县曾集镇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蔡代兵牵头组建的。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占×.×%。
湖北长阳常家洞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省级龙头企业湖北常家洞茶叶专业合作社异地投资组建的。
四是村级组织牵头型,占×.×%。
郧县合叶桑蚕专业合作社,由郧县胡家营镇土地沟村支部书记湛宏远牵头领办。
3、覆盖产业广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农机、农村能源、林业、水利等多个行业。
其中,种植业占×.×%,养殖业占×.×%,其他行业占×.×%。
4、典型示范强各地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充分体现了为成员服务、民主管理和谋求共同利益的合作社性质。
截至XX年底,全省共培育典型合作社×家,其中省级指导扶持×家,各地指导扶持×家。
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创办者姚凤君同志,是当地果树行业的老专家,该合作社引进培育了×多个果树新品种,推广了×多项新技术,并有多个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国内领先。
联合购买生产资料和联合销售达×%以上,统一培训、修剪、机防、嫁接率达到×%,还有冷藏保鲜、品牌经营,办公和培训大楼等,为成员增收节支效果显著,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以上。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合作知识的宣传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到位。
虽然国家XX年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发展原则、组织管理、设立登记等都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宣传不够,又往往停留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和领导讲话上,很多干部群众没有听到,也没看到,从而造成对发展合作社的必要性和对合作社的性质与作用认识不够。
近几年省里通过开现场会和培训会,解决了各级政府和农业(经管)部门的思想认识问题,培养了一批合作知识辅导员,但还是难以适应合作社发展的需要。
各地也开展了一些针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但培训人数太少,合作社对成员的培训就更少了,往往只有一些技术性培训。
由于缺乏平等互助的合作意识,导致合作社发展中存在“利益驱动”现象,有些政府官员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营主体,又不纳税,没有好处;有人还认为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不要去管;有些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领办者,看到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扶持,纷纷包装挂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些专业大户领办者,以为办合作社等同于办公司,在盈利分配上完全按股金分配,在民主管理上,也是投资多的成员或理事会少数人说了算,完全不知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按交易额(量)分配为主,成员有平等管理合作社的权利。
有些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得利,没有履行义务的意识,没有管理合作社建设合作社的主人翁意识。
2、政府部门指导力度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涉及到合作知识和组织管理,又涉及特色产业和技术、市场等问题,还涉及领办者带领成员共同致富的奉献精神,没有懂合作知识和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人去指导,很难做到依法办社,很难成为政府推动“三农”工作的抓手,也很难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
过去政府部门指导不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懂合作知识的辅导员太少。
每个县(市)只有×-×人参加过培训,而且往往只有×个专职人员,有些还是兼职。
乡镇一级基本没有专职人员。
村里基本没人管,指导服务很难到位。
二是深入农村指导服务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现在的指导最多只能跑马观花,很难做到深入细致开展调研和指导。
而这项工作唯有直接向群众宣传,有针对性地指导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我国解放初期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就是依靠各级干部深入农村宣传指导的。
三是典型示范不够。
典型示范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但由于政府扶持和部门指导不够,导致典型示范太少,规范运作欠佳,服务效果有限。
四是没有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
我们的基层指导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强调“先发展,后规范”和“边发展,边规范”的合作社发展思路,缺乏“以规范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个县(市)、一个行业做几个盆景式的合作社,还不能做到规范运行,最后必然影响发展。
老百姓看不到好处,影响加入的积极性,合作社也可能没有生命力,政府的政策扶持也很难加大力度。
只要能办出一部分规范的合作社,让广大农民偿到甜头,夯实合作社服务基础,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就会加快发展,政府也就会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支持。
3、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目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普遍存在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机构不健全、决策不民主、分配不合法等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关系不顺,核心是合作社能否给成员带来增值利润,这是合作经济的实质。
实际上,国家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部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规定得既有原则又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由于我们的领办者和指导者一般只有企业、事业、社团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经验,往往凭借经验管理和指导合作社,恰恰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其特殊性质,不同于其他任何组织。
只要合作社领办者和指导者都能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弄清了合作经济的实质和作用,就是使合作者都能享受通过合作带来的增值利润,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得到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增值利润的好处。
就不难理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关系不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龙头企业运作型。
有些合作社,在为成员服务时,往往局限于优惠供应生产资料和保护价收购社员农产品,这种服务对农户成员确实有好处,但他只是一种盈利性服务的市场买卖行为,而合作社行为应该是在此基础上,让成员分享生产资料和购销产品带来的增值利润。
二是行业协会运作型。
有些合作社,将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生产者社员联合起来,既为生产者社员优惠供应生产资料,又以保护价收购生产者社员的产品,既为加工者社员带来稳定的货源,又为生产资料供应商带来薄利多销和稳定的销售渠道。
这种运行机制看起来大家都能利用合作社这个平台得到好处,互利共赢,其实,还是“企业+农户”的翻版,核心问题是,往往生产资料和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利润没有分给生产者社员,只是生产资料供应商和加工销售企业联合起来的一种营销策略,还可以减免税收,或争取政府资金扶持。
三是核心成员运作型。
有的合作社是以几个能人大户联合发起,作为核心成员,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当地一些小型生产者农户参加,作为“一般成员”,不在工商登记。
“核心成员”完全按股份分红,“一般成员”则以购销合同结算。
当然“一般成员”还是享受了进入市场、改进价格和技术服务的好处。
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至关重要,在运行中应当依法规范,合作社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应主要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
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一)加大合作社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要让合作社知识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合作社发展的动力,就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利用各级行政组织资源,通过会议形式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是有关职能部门结合业务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宣传合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