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产物的判断方法和液pH值的变化的规律
电解产物的判断方法和液pH值的变化的规律

电解产物的判断方法和电解对溶液pH 值的变化的规律一、 掌握电解反应产物及电解时溶液pH 值的变化规律1、要判断电解产物是什么,必须理解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阴极放电的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与电极材料无关。
放电顺序是:K +、Ca 2+、Na +、Mg 2+、Al 3+、Zn 2+、Fe 2+(H +)、Cu 2+、Hg 2+、Ag +、Au 3+放电由难到易—1—阳极:若是惰性电极作阳极,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顺序是:S 2-、I -、Br -、Cl -、OH -、含氧酸根离子(NO 3-、SO 42-、CO 32-)、F -失电子由易到难若是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则是电极本身失电子。
要明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有时还需兼顾到溶液的离子浓度。
如果离子浓度相差十分悬殊的情况下,离子浓度大的有可能先放电。
如理论上H +的放电能力大于Fe 2+、Zn 2+,但在电解浓度大的硫酸亚铁或硫酸锌溶液时,由于溶液[Fe 2+]或[Zn 2+]>>[H +],则先在阴极上放电的是Fe 2+或Zn 2+,因此,阴极上的主要产物则为Fe 和Zn 。
但在水溶液中,Al 3+、Mg 2+、Na +等是不会在阴极上放电的。
2.电解对溶液PH 值的影响:(1)电解后整个溶液的PH 值变化由总反应及溶液浓度的变化来决定,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若消耗H +或生成OH -,溶液的pH 值增大;若消耗OH -或生成H +,溶液的pH 值减小。
若电解水,PH 值的变化由原溶液的PH 值来决定。
若阳极周围生成O 2,则消耗OH -,PH 值减小;若阴极周围生成H 2,则消耗H +,PH 值增大。
高中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一 原电池;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反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但区别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电子转移不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有效碰撞完成的,而是还原剂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正极上,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完成还原剂和氧化剂之间电子的转移。
电解后溶液pH的变化

电解后溶液pH的变化电解后溶液pH的变化之一1.只放H2(H+放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OH-]>[H+],溶液pH 增大。
关系:H2——2OH-(增加)2.只放氧气(OH-放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H+]>[OH-],溶液的pH值减小。
关系:O2——4H+(增加)3.电解含氧酸、强碱和含氧酸的碱金属盐溶液,既在阳极放氧气(4OH--4e==2H2O+O2↑),又在阴极放氢气(4H++4e==2H2↑),实质是电解水(总反应2H2O==2H2↑+O2↑)。
将导致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
则电解含氧酸稀溶液(如H2SO4),溶液浓度增大,[H+]增大,pH减小。
电解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浓度增大,[OH-]增大,pH增大。
电解含氧酸的碱金属盐溶液(如Na2SO4),溶液浓度增大,但pH不变(=7)。
电解后溶液pH的变化之二电解质溶液电解后,溶液pH的变化的探讨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很多见。
我们不妨用下面简单的口诀代替规律,以便既正确又迅速地解题。
简单的口诀是:“有氢无氧放,pH增大;有氧无氢放,pH值减小;若遇放氢又放氧如是酸则pH减小,如是碱则pH增大,如是强酸强碱盐则pH不变。
”1.有氢无氧放,pH增大。
电解NaCl溶液,生成NaOH,pH增大。
电解CaBr2溶液,也生成Ca(OH)2,pH增大,电解盐酸溶液,浓度变稀,pH增大,2.有氧无氢放,pH减小。
电解AgNO3溶液电解CuSO4溶液生成相应的酸,溶液pH减小。
3.放氢又放氧,如是酸则pH减小。
电解HNO3溶液、H2SO4溶液就是电解水,使酸的浓度变大,pH减小。
放氢又放氧,如是碱则pH增大。
电解NaOH溶液,KOH溶液就是电解水,使碱的浓度变大,pH增大。
放氢又放氧如是强酸强碱盐则pH不变。
电解K2SO4溶液、NaNO3溶液就是电解水而盐类不水解,因此pH不变。
电解KNO3:如果电解的是会水解的盐,则情况较复杂,浓度会影响水解,一般不作讨论。
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及电解类型的确定

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及电解类型的确定一、电解时电解产物的判断(1)阳极产物的判断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性电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g以前的金属),则电极材料失去电子,电极被溶解,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去电子。
如果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就要看溶液中离子的失电子能力。
这时要根据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加以判断。
常见阴离子的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2)阴极产物的判断直接由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常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①当H+的浓度较小时,Ag+>Hg2+>Fe3+>Cu2+>Pb2+>Sn2+>Fe2+>Zn2+>H+>Al3+>Mg2+>Na+>Ca2+>K+②当H+的浓度较大时,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二、电解类型的确定(1)电解水型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H2SO4、NaOH、K2SO4等)的电解阴极:4H+ + 4e-=== 2H2↑阳极:4OH-- 4e-=== O2↑+ 2H2O总反应:2H2O 2H2↑ + O2↑(2)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除HF外)、不活泼的无氧酸盐(氟化物除外,如HCl、CuCl2等)溶液的电解。
阴极:Cu2+ + 2 e-=== Cu阳极:2Cl-- 2e-=== Cl2↑总反应:CuCl2 Cu + Cl2↑(3)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氟化物除外,如NaCl)溶液的电解。
阴极:2H+ + 2e-=== H2↑阳极:2Cl-- 2e-=== Cl2↑总反应: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4)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4、AgNO3等)溶液的电解。
阴极:2Cu2+ + 4e-=== 2Cu阳极:4OH-- 4e-=== O2↑ + 2H2O总反应:2CuSO4 + 2H2O 2Cu + O2↑+ 2H2SO4【例题1】电解100 mL含c(H+)=0.30 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A.0.10 mol/L Ag+ B.0.20 mol/L Zn2+ C.0.20 mol/L Cu2+ D.0.20 mol/L Pb2+ 解析:选项A,先是Ag+ 放电,后是H+ 放电,阴极电极反应式为:Ag+ + e-= Ag,和2H+ + 2e- = H2↑,当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只析出0.01 mol金属银,即1.08 g。
电解的四大类型及规律

电解的四大类型及规律
电解的四大类型为: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在此反应中由阴极电子受体而形成,而还原剂则在该反应中由阳极质量受体而形成。
这类反应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同时发生,是最常见的电解反应类型。
2、水解反应:在这类反应中,水分子被电解成氢离子和氧离子,从而在阳极产生还原剂而在阴极产生氧化剂。
由于这是一种不平衡反应,因此反抗电来自两端的电流平衡拉出电位会越来越高,使得阳极可以把阴极的电子受体借出去。
3、还原酸化反应:在这类反应中,两个不同的氧化剂互相还原酸化,产生盐类和氢气,而无氧化剂参与。
4、电离反应:在此类反应中,一些无机物质可以被电解成它的离子,无论是单离子还是双离子。
这种电解反应的过程比较复杂,即使是简单的溶液中,也会有多种离子参与,还会受到外界影响,从而形成复杂的电解系统。
电解后溶液pH的变化

电解后溶液pH的变化电解后溶液pH的变化之一1.只放H2(H+放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OH-]>[H+],溶液pH 增大。
关系:H2——2OH-(增加)2.只放氧气(OH-放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H+]>[OH-],溶液的pH值减小。
关系:O2——4H+(增加)3.电解含氧酸、强碱和含氧酸的碱金属盐溶液,既在阳极放氧气(4OH--4e==2H2O+O2↑),又在阴极放氢气(4H++4e==2H2↑),实质是电解水(总反应2H2O==2H2↑+O2↑)。
将导致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
则电解含氧酸稀溶液(如H2SO4),溶液浓度增大,[H+]增大,pH减小。
电解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浓度增大,[OH-]增大,pH增大。
电解含氧酸的碱金属盐溶液(如Na2SO4),溶液浓度增大,但pH不变(=7)。
电解后溶液pH的变化之二电解质溶液电解后,溶液pH的变化的探讨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很多见。
我们不妨用下面简单的口诀代替规律,以便既正确又迅速地解题。
简单的口诀是:“有氢无氧放,pH增大;有氧无氢放,pH值减小;若遇放氢又放氧如是酸则pH减小,如是碱则pH增大,如是强酸强碱盐则pH不变。
”1.有氢无氧放,pH增大。
电解NaCl溶液,生成NaOH,pH增大。
电解CaBr2溶液,也生成Ca(OH)2,pH增大,电解盐酸溶液,浓度变稀,pH增大,2.有氧无氢放,pH减小。
电解AgNO3溶液电解CuSO4溶液生成相应的酸,溶液pH减小。
3.放氢又放氧,如是酸则pH减小。
电解HNO3溶液、H2SO4溶液就是电解水,使酸的浓度变大,pH减小。
放氢又放氧,如是碱则pH增大。
电解NaOH溶液,KOH溶液就是电解水,使碱的浓度变大,pH增大。
放氢又放氧如是强酸强碱盐则pH不变。
电解K2SO4溶液、NaNO3溶液就是电解水而盐类不水解,因此pH不变。
电解KNO3:如果电解的是会水解的盐,则情况较复杂,浓度会影响水解,一般不作讨论。
电解产物的判断

在电解过程中,产物的判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电解液成分:首先要了解电解液的成分,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
根据电解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特性,可以初步推测电解产物。
2. 电解质的选择:电解质的选择也会对电解产物有影响。
不同的电解质会导致不同的反应路径,从而生成不同的产物。
3. 电极材料:电极材料的性质会对电解产物有重要影响。
在电解过程中,电极可能会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影响产物的生成。
4. Faraday 定律:Faraday 定律指出,在电解过程中,电流和反应物的摩尔数之间存在定量关系。
可以通过计算电流和反应时间来估算产物的摩尔数,并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
5.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pH 值等,也会对电解产物的生成起作用。
合适的反应条件可以
促进某些反应路径,从而影响产物的生成。
需要注意的是,电解产物的判断并不总是简单明确的,因为电解过程可能涉及复杂的反应和竞争反应。
准确判断电解产物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结合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具体实验中,可以借助各种化学方法、分析技术和仪器设备来确定电解产物的组成和特性。
电解规律及溶液的pH变化

电解规律及溶液的pH变化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和水电离出的H+,OH-均有可能在阴、阳两极放电。
根据放电顺序,由于电解质的种类不同,因而电极产物也不同,同时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的pH变化也不同。
①电解无氧酸(HCl,HI,HBr)或电解不活泼金属无氧酸盐。
如通过电解HCl或CuCl2的实验,在阴极分别得到H2,Cu,在阳极得到Cl2。
在整个电解过程中,实际是电解质本身参与反应,而水在电解过程中不参与反应,所以电解HCl或CuCl2等于是电解电解质本身:2HCl H2↑+Cl2↑CuCl2Cu+Cl2电解后的溶液pH明显减小或增大。
电解无氧酸只是电解电解质本身而水不发生变化,由于H+物质的量不断减小,所以[H+]不断增大,pH不断减小。
电解不活泼金属无氧酸盐,其中不活泼金属阳离子水解产生较多的H+,随着电解质CuCl2的减少,水解出H+减少,[H+]减少,所以pH增大。
②电解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或不活泼金属含氧酸盐。
如通过电解CuSO4或电解NaCl溶液的实验,在阴极得到不活泼金属单质或氢气,在阳极得到氧气或卤单质。
在整个过程中,电解电解质溶液,其电解质与水均参与了反应,实际上是电解质电离的两种离子和水电离出的H+,OH-比较,按其放电趋势的大小而放电:2NaCl+2H2O2NaOH+H2↑+Cl2↑2CuSO4+2H2O2Cu↓+O2↑+2H2SO4电解无氧酸的活泼金属盐由于产物中生成碱,所以pH明显增大;电解含氧酸的不活泼金属盐由于产物中生成含氧酸,所以pH明显减小。
③电解含氧酸、强碱、强酸强碱盐、活泼金属弱含氧酸盐。
如通过电解H2SO4,NaOH,Na2SO4,Na2CO3等溶液,在阴、阳两极均得到H2和O2。
实际上电解这4种盐的溶液是电解水,与电解质本身无关。
由于是电解水,等于电解后的溶液溶剂减少,溶液的浓度增大:电解含氧酸的pH减小;电解强碱溶液的pH增大;电解强碱强酸溶液的pH不变;电解强碱强酸酸式盐,pH减小;电解活泼金属弱含氧酸盐溶液pH增大,溶剂减少,溶液浓度增大,水解增大。
高三化学电解前后溶液ph变化规律专题辅导

电解前后溶液pH变化规律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有时溶液pH会发生变化。
判断电解质溶液的pH变化,可以从电解产物去分析。
1.若电解时阴极上产生H2,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pH增大;2.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产生O2,则电解后溶液pH减小;3.若阴极上产生H2,阳极上产生O2,且V(H2)=2V(O2),则有三种情况:①如果原溶液为中性溶液,则电解后pH不变;②如果原溶液是酸性溶液,则pH变小;③如果原溶液为碱性溶液,则pH变大。
4.若阴极上无H2产生,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的pH可能也会发生变化。
如电解CuC12溶液(CuC12溶液由于Cu2+水解而显酸性),一旦CuC12全部电解,pH则会变大,溶液呈中性。
例题(2006·北京)铝和氢氧化钾都是重要的工业产品。
请回答:(1)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铝与氢氧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品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
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
③除去杂质后氢氧化钾溶液从液体出口_______(填写“A”或“B”)导出。
解析第(1)、(2)小题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可直接写出。
第(3)小题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法除去工业品氢氧化钾溶液中的杂质(含氧酸根),相当于电解水,故电解时的电极反应为:阳极:4O H--4 e-=2HO2+O2↑,阴极:4H++4 e-=2H2↑。
其中阴极区H+放电,H+浓度减小,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水的电离,O H-浓度增大。
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K+和H+通过,这样就在阴极区聚集了大量的K+和O H-,从而产生氢氧化钾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产物的判断方法和电解对溶液pH 值的变化的规律一、 掌握电解反应产物及电解时溶液pH 值的变化规律1、要判断电解产物是什么,必须理解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阴极放电的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与电极材料无关。
放电顺序是:K +、Ca 2+、Na +、Mg 2+、Al 3+、Zn 2+、Fe 2+(H +)、Cu 2+、Hg 2+、Ag +、Au 3+放电由难到易—1—阳极:若是惰性电极作阳极,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顺序是:S 2-、I -、Br -、Cl -、OH -、含氧酸根离子(NO 3-、SO 42-、CO 32-)、F -失电子由易到难若是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则是电极本身失电子。
要明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有时还需兼顾到溶液的离子浓度。
如果离子浓度相差十分悬殊的情况下,离子浓度大的有可能先放电。
如理论上H +的放电能力大于Fe 2+、Zn 2+,但在电解浓度大的硫酸亚铁或硫酸锌溶液时,由于溶液[Fe 2+]或[Zn 2+]>>[H +],则先在阴极上放电的是Fe 2+或Zn 2+,因此,阴极上的主要产物则为Fe 和Zn 。
但在水溶液中,Al 3+、Mg 2+、Na +等是不会在阴极上放电的。
2.电解对溶液PH 值的影响:(1)电解后整个溶液的PH 值变化由总反应及溶液浓度的变化来决定,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若消耗H +或生成OH -,溶液的pH 值增大;若消耗OH -或生成H +,溶液的pH 值减小。
若电解水,PH 值的变化由原溶液的PH 值来决定。
若阳极周围生成O 2,则消耗OH -,PH 值减小;若阴极周围生成H 2,则消耗H +,PH 值增大。
高中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一 原电池;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反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但区别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电子转移不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有效碰撞完成的,而是还原剂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正极上,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完成还原剂和氧化剂之间电子的转移。
两极之间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和外部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构成了闭合回路,使两个电极反应不断进行,发生有序的电子转移过程,产生电流,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化学反应角度看,原电池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导线传递给氧化剂,使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三个:(1)电极材料由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由金属与其他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组成。
(2)两电极必须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
(3)两电极之间有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只要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就可构成原电池。
而化学电源因为要求可以提供持续而稳定的电流,所以除了必须具备原电池的三个构成条件之外,还要求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也就是说,化学电源必须是原电池,但原电池不一定都能做化学电池。
形成前提:总反应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的构成:a.活泼性不同的金属—锌铜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b.金属和非金属(非金属必须能导电)—锌锰干电池,锌作负极,石墨作正极;c.金属二、例题分析例1、以石墨棒为电极电解硝酸铜水溶液,写出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解析:Cu(NO3)2水溶液由Cu(NO3)2和H2O两种物质组成,其中含有NO3-、OH-两种阴离子和Cu2+、H+在两种阳离子。
NO3-、OH-在阳极上得电子的先后顺序是OH-〉NO3-,Cu2+和H+在阴极上得电子的先后顺序是Cu2+〉H+。
溶液中的OH-来自难电离的水,电极反应式为:阳极:2H2O-4e-=O2↑+4H+阴极:2Cu2++4e-=2Cu将两个电极反应式相加,得电解Cu(NO3)2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2 Cu2+ +2 H2O 电解2Cu + O2↑+4H+2 Cu(NO3)2 +2 H2O 电解2Cu + O2↑+4HNO3点拨:以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水溶液,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步骤:(1) 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为阴、阳离子两类:(2) 分别对阴阳离子排出放电和得电子顺序,写出两极上得电极反应式:(3) 合并两个电极反应式得出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例2、右图中x 、y 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 极板质量增加,b 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A )解析:通电后a 极板增重,表明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在a 极板上放电,发生还原反应析出了金属单质,因此可确定a 极板是电解池的阴极,与它相连接的直流电源的x 极是负极。
选项C 中x 极为正极,故C 不正确。
A 中电解液为CuSO 4溶液,阴极a 板上析出Cu 而增重,阳极b 板上由于OH -离子放电而放出无色无臭的O 2,故A 正确。
B 中电解液为NaOH 溶液,通电后阴极a 上应放出H 2,a 极板不会增重,故B 不正确。
D 中电解液为CuCl 2溶液,阴极a板上因析出Cu 而增重,但阳板b 板上因Cl -离子放电,放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Cl 2,故D 不正确。
例3:右图中电极a 、b 分别为Ag 电极和Pt 电极,电极c 、d 都是石墨电极。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c 、d 两极上共收集到336mL (标准状态)气体。
回答:(1)直流电源中,M 为 极。
(2)Pt 电极上生成的物质是 ,其质量为 g 。
(3)电源输出的电子,其物质的量与电极b 、c 、d 分别生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
(4)AgNO 3溶液的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下同) ,AgNO 3溶液的pH ,H 2SO 4溶液的浓度 ,H 2SO 4溶液的pH 。
(5)若H 2SO 4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00%变为5.02%,则原有5.00%的H 2SO 4溶液为 g 。
解析:电解5.00%的稀H 2SO 4,实际上是电解其中的水。
因此在该电解池的阴极产生H 2,阳极产生O 2,且()()V H V O 2122∶∶=。
据此可确定d 极为阴极,则电源的N 极为负极,M 极为正极。
在336mL 气体中,()V H 23336224mL 2=⨯=,为0.01mol ,()V O 13336112mol 2=⨯=,为0.005mol 。
说明电路上有0.02mol 电子,因此在b 极(Pt 、阴极)产生Ag 0.02108 2.16g :⨯=,即 0.02mol 的Ag 。
则n(e) ∶n(Ag) ∶n(O 2) ∶n(H 2)=0.02∶0.02∶0.005∶0.01=2∶2∶12∶1. 由Ag (阳)电极、Pt (阴)电极和AgNO 3溶液组成的电镀池,在通电一定时间后,在Pt 电极上放电所消耗溶液中Ag +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Ag 电极被还原给溶液补充的Ag +离子的物质的量,因此[AgNO 3]不变,溶液的pH 也不变。
电解5.00%的H 2SO 4溶液,由于其中的水发生电解,因此[H 2SO 4]增大,由于[H +]增大,故溶液的pH 减小。
设原 5.00%的H 2SO 4溶液为xg ,电解时消耗水0.01×18 = 0.18g ,则:()5.00%x 5.02%x 0.18==-,解得:x 45.18g =。
答案:(1)正;(2)Ag 、2.16;(3)2∶12∶1;(4)不变、不变、增大、减小;(5)45.18。
例4:室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V mL 某二价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有m mg 金属析出,溶液的pH 值由6.5变为2.0(电解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忽略不计),析出金属的原子量的数字表达式为 ( A ) A . V m 200 B . V m 100 C . V m 5102⨯ D . Vm 5101⨯ 解析:该二价金属的物质的量为M m ,电路上流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m ×2。
此电解为混合电解,故产生的H +的物质的量即为电子的物质的量M m ×2,由此可得:Mm ×2=10-2×V ,M =V m 200。
应选A 。
例5:电解饱和KCl 溶液1.5 L ,当生成的氯气完全被过量的AgNO 3溶液吸收后, 得到沉淀0.4305 g 。
若原电解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时,电解后溶液的pH 值为 ( C )A. 10.3B. 11C. 11.3D. 12.3解析:0.4305 g AgCl 沉淀为0.003 mol ,由此可知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015 mol ,KCl 溶液的电解为混合电解,故OH -的浓度为0.0015 mol / L ,H +浓度为7.3×10-12 mol / L ,由此可看出应选C 。
三、考点强训一、选择题:( B )1.(05全国卷I )关于电解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 试液,溶液呈棕色C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D )2、(2005天津卷)2、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有少量Fe 、Zn 、Cu 、Pt 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 2+<Ni 2+<Cu 2+)A 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 2++2e -=NiB 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 2+和Zn 2+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 和Pt( A )3. X 、Y 、Z 、M 代表四种金属元素。
金属X 和Z 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Z 极上有H 2放出;若电解Y 2+和Z 2+共存的溶液时,Y 先析出;又知M 2+的氧化性强于Y 2+。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 X>Z>Y>MB . X>Y>Z>MC . M>Z>X>YD . X>Z>M>Y( A )4.右图中x 、y 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 极板质量增加,b 极板处有无色( BC )5.(03上海)右图是电解CuCl 2溶液的装置,其中c 、d 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 a 为负极,b 为正极B . a 为阳极,b 为阴极C . 电解过程中,d 电极质量增加D .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C )6.(05江苏)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2e — +2OH —= Zn(OH)2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 —3e — + 5 OH — = FeO24 + 4H 2OC .放电时每转移3 mol 电子,正极有1mol K 2FeO 4被氧化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A )7、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发现两极只有H 2和O 2生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若电解前后温度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溶液叙述正确的有①该溶液的pH 可能增大 ②该溶液的pH 可能减小 ③该溶液的pH可能不变 ④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增大 ⑤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A .①②③④⑤B .只有①②④⑤C .只有①③⑤D .只有②③④ (AD)8.(04广西)pH=a 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 ,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放电 充电 3Zn + 2K 2FeO 4 + 8H 2O 3Zn(OH)2 + 2Fe(OH)3 + 4KOHA .NaOHB .H 2SO 4C .AgNO 3D .Na 2SO 4( C )9.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溶液,经过一段时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pH 减小的是A . NaClB . CuSO 4C . H 2SO 4D . Na 2SO 4(AD)10.AB C D( D )11. 以Pt 作电极,用电源串联电解分别装在两个烧杯里的200mL 0.3mL/L NaCl 溶液和300mL 0.1mol/L 的AgNO 3溶液,过一段时间取出电极,将两杯溶液混合,则对混合液的pH 值判断正确的是A . 小于7B . 大于7C . 等于7D . 大于等于7(B) 12、下列四种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250毫升,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0摩/升,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均通过0.02摩电子,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浓度①=②=③=④B 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值:④>③>①>②C 产生气体的总体积:④>③>①>②D 电极上析出的固体的质量:①>②>③>④( A )13.如图所示,图中四种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均通过了0.002mol 电子,此时溶液的pH 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不考虑溶液的水解和溶液的体积变化)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②<①<④<③D .①<②<④<③( D )14.按右图装置实验,若x 轴表示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 轴可表示①c(Ag +) ②c(NO 3-)③a 棒的质量 ④b 棒的质量⑤ 溶液的pHA .①③B .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 B )15. 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