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观察力提高写作水平

合集下载

培养学生观察力提高作文水平论文

培养学生观察力提高作文水平论文

论培养学生观察力提高作文水平摘要:细致的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坚实基础,观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第一要素,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学生的习作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力反映,任何复杂的认识都离不开来自客观现实的感性材料。

只有观察后储备的感性材料丰富、准确,才有可能正确认识事物。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这正反映了观察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必然起着重要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具体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培养能力,以提高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

(二)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写作一、培养观察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的意义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反映认识过程,表达认识结果。

一定的表达能力反映并标志一定的认识能力,从学生表达的内容到表达的方式和技巧,都可以看出其认识能力的高低。

2、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学生的习作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力反映,任何复杂的认识都离不开来自客观现实的感性材料。

只有观察后储备的感性材料丰富、准确,才有可能正确认识事物。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这正反映了观察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必然起着重要作用。

3、心理学研究表明,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知觉活动。

由于观察效果还受到主体的需要、动机、情绪、爱好等因素的制约,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通过训练,逐步引导学生把感知发展成为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行为,教育学生积极地对待生活、观察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水平的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把学生从学校、家庭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学会观察生活。

通过写作日记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通过写作日记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通过写作日记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写作日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

通过记录日常的观察、思考和感受,学生可以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笔,进而在语文写作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写作日记对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作用。

写作日记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写作日记的第一个作用是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在日记中,学生可以记录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需要他们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经历进行仔细观察和思考。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对细节的敏锐觉察和对事物表象背后的深层思考能力,这对于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基础训练作用。

写作日记促进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写作日记的第二个作用是促进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每天写作日记,学生需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记录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注意选词、造句和段落的组织,以使文笔更加流畅、准确。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他们的语文写作也会变得更加优雅、有力。

写作日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纪律性写作日记的第三个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纪律性。

日记是一种持续性的写作活动,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坚持完成。

通过不断地记录和思考,学生会逐渐养成自觉、有条理的写作习惯,不再对写作感到困惑或畏惧。

在写作日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我激励,保持纪律性,这对于他们培养持久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

写作日记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写作日记的第四个作用是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在写作日记的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到自己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努力寻找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写作。

通过学习和运用新词汇,学生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使自己的语文写作更加丰富多样,更具吸引力。

写作日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写作日记的第五个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写作日记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可以追溯并发展一些想法,进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写作。

培养观察能力中提高写作水平

培养观察能力中提高写作水平

培养观察能力中提高写作水平鲁迅先生说:“为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当前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千篇一律、无真情实感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自然、社会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因此,观察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提高作文能力的迫切需要。

一、写作中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观察是培养学生自觉的,有预期目的认识,理解外在事物的一种感知活动。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深刻、更富个性特色的写作材料,又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推动整个作文教学的进程。

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讲培养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但由于学生观察、思维、存在着“无意性”“情绪性”和“轮廓性”等特点,小学生作文中存在很多诸如内容空洞、千篇一律、感情虚假、选材面窄、发散思维欠缺等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被禁锢在那些有形无形的模式中。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这是最基本的写作要求。

而要真实地体验生活最根本的一步是观察。

只有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才能透过生活的现象洞察和挖掘生活的内涵,写出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的文章。

二、掌握观察规律,培养观察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规律。

我们的学生在观察活动时,因其年龄和心理特征常常表现出来的是:随意性,观察时极易受外界事物干扰,不能专注观察一样事物;盲目性,观察时不分主次,顾此失彼,到头来什么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笼统性,就是观察时笼统接受,杂乱无章,没有次序。

为了让学生掌握观察的规律,我教给学生如下的方法:观察应有明确的目的任务:这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影响到观察结果和收获。

每次进行观察时,目的越明确越好。

这样,观察起来才能有的放矢,不会顾此失彼。

观察时要注意一定的观察点和观察顺序: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按照一定顺序和条理地逐步观察不能跳来跳去,来回颠倒。

观察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目的是正确认识观察事物,而抓住观察事物的特点,是正确认识事物的主要标志,简单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培养作文写作的观察力与感知力

培养作文写作的观察力与感知力

培养作文写作的观察力与感知力作文是学生们常见的写作任务之一,而培养观察力与感知力对于写作的优秀表达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观察和敏锐感知周围环境与人物,作者才能在作文中生动地描述事物,让读者产生共鸣。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作文写作的观察力与感知力,帮助读者提高写作水平。

一、拓展观察力的方法1. 多读书:阅读是拓展观察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书籍,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背景、故事和人物,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同时,仔细观察作者在描写细节、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方面的技巧,可以给自己的写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2. 视觉训练:观察力与视觉训练密不可分。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练习捕捉细节和不同角度的观察。

比如,用眼睛仔细观察一幅画作中的细微变化,然后尝试将观察到的场景用文字描述出来,这样能够提高自己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3. 实地考察:走出教室,亲自实地考察不同的地方,是培养观察力的好方法。

可以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公园等地方,观察不同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琐碎与美好。

二、加强感知力的途径1. 听力训练:提高听力能力有助于加强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的感知。

我们可以通过听音乐、听讲座、听朋友的倾诉等方式,训练自己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听取信息的能力。

这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感知人物情感、环境氛围等,从而在作文中做到生动描写。

2. 触觉体验:加强触觉体验可以提高对物体质地、温度、触感等的感知。

可以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感受其纹理和温度变化;也可以进行亲身体验活动,如操作机械、参与手工制作等,以提升对实际操作的感知。

3. 情感共鸣:增加对他人情感的共鸣可以加深对人性的感知。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观看电影等方式,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动机,从而更好地描绘人物形象和刻画内心活动。

三、观察力与感知力在作文中的应用在作文中,观察力与感知力是展示作者才情和创作能力的重要因素。

1. 描写细节:观察力与感知力使得作者能够捕捉到事物的细微变化和瞬间的美好。

三年级习作教学“五善”

三年级习作教学“五善”

三年级习作教学“五善”作为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习作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习作不仅是孩子们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更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观察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遵循“五善”原则,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习作写作。

一、勤思善思勤思善思是指在写作之前,学生要耐心、细心地观察、思考,找寻灵感和素材。

在平时的生活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写作之前,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素材收集活动,比如观察植物、动物,或者记录生活中发生的有趣事件。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有更多的素材和灵感,写出更加生动、具体的作文。

二、笃行善行笃行善行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注重细节描写,力求表达准确。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活动,通过看图片展开联想,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写作,相互交流修改,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提高写作质量。

三、笃学善学笃学善学是指学生要虚心学习他人优秀的习作,不断积累写作经验。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习作进行分享,让学生从中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背诵优秀的习作,帮助他们模仿和吸收他人的长处。

四、创新善创创新善创是指学生要在模仿他人的基础上,勇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结构,培养自己的独特写作风格。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游戏,比如“转头写作”、“限时写作”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潜能。

五、扬善扬美扬善扬美是指老师要在学生取得优秀习作时,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在班上进行优秀习作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老师还可以定期进行写作比赛,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勇于创新。

三年级习作教学“五善”是在习作教学中的一种理念和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习作写作,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培养写作能力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培养写作能力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培养写作能力教育孩子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是每个家长都应该重视的教育任务之一。

良好的写作能力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我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写作的基础,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比如,带孩子去公园、博物馆、动物园等地方,让他们观察并描述所见所闻;鼓励孩子学习绘画,绘画需要仔细观察,培养孩子对细节的关注。

此外,我还给孩子布置一些观察日记的作业,让他们每天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进行记录。

这些方法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写作是开发孩子想象力的绝佳方式。

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我会给他们讲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并鼓励他们自己创作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会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孩子动脑筋,展开自己的想象力。

孩子们经常会带着满满的想象力来完成作文,让他们的写作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三、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写作的工具,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我注重练习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日常对话中,我鼓励孩子们讲清楚自己的意思,并提供正确的表达方式。

其次,我引导孩子们积累和运用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每天,我都会选择一些生词和常用短语给孩子们记忆和应用。

最后,我鼓励孩子们多读书,通过阅读提高语感和语境理解能力。

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从写作中培养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写作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思维和创造力的体现。

在教育孩子写作能力时,我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为此,我鼓励孩子们进行头脑风暴,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我还鼓励孩子们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结构,拓展他们的创造力。

通过这些练习,孩子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结: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任务。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对写作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对写作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对写作的重要性观察力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并进行思考的能力,对儿童的发展尤为重要。

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对写作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观察力对写作的作用、培养小学生观察力的方法以及观察力培养在写作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观察力对写作的作用观察力是写作的基础。

只有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儿童才能有更多的素材来进行写作。

观察力不仅关乎事物的外观,还关系到事物的内涵和细节。

例如,一个对细节观察敏感的小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描写出丰富的场景描写,使作品更具生动性和吸引力。

同时,观察力也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只有通过观察和思考,他们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

观察力的培养使得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准确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了写作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二、培养小学生观察力的方法1. 多观察周围环境引导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周围的环境,仔细观察事物的外观和细节。

可以组织观察游戏,让他们观察并描述一些具体的事物,如花朵、昆虫等,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和描述。

2. 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鼓励小学生多关注细节,从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并帮助他们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

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如观察一幅图画,记住细节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准确性。

3. 多读书、观看电影等阅读书籍和观看电影可以帮助小学生扩展视野,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绘本、插图书籍或有代表性的电影,引导他们观察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观察力培养在写作中的应用观察力培养在小学生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观察力,小学生能够写出更具体、更生动的文章,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1. 动态描写通过培养观察力,小学生能够观察和感受到周围事物的变化和动态。

他们可以运用这些观察到的细节来描写动态场景,使写作更具有感染力。

2. 细节描写培养观察力可以帮助小学生对事物细节的观察和把握。

小学生如何提高写话能力

小学生如何提高写话能力

小学生如何提高写话能力作文格式:小学生如何提高写话能力写话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话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提高小学生写话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观察力观察是写话的基础,小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如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动物植物等,让他们用心观察并记录下来。

同时,可以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视频,引导他们观察视频中的场景、人物和细节,并鼓励他们进行描述。

二、积累词汇丰富的词汇是写话的基础,小学生应该努力积累词汇量。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背单词、阅读等方式扩大小学生的词汇量。

家长可以与孩子创造语言环境,多与他们进行交流,引导他们使用准确丰富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练习写作写作是提高写话能力的有效方法,小学生应该经常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主题的写作任务,鼓励小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写日记、文章、书信等,让他们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

四、阅读写作范文阅读优秀的写作范文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小学生作文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小学生进行阅读,并分析范文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

家长可以邀请孩子一起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与他们讨论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技巧。

五、编写故事情节编写故事情节是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观察或想象编写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家长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写作游戏,让他们根据给定的情节线索编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六、修改完善作文写作不是一次到位的过程,小学生应该学会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修改,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完善表达。

家长也可以成为孩子作文的修改者,并鼓励他们反复修改,直到作文表达准确、流畅。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小学生的写话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塔湾小学 王轶男
观察力是心灵的雷达,张开它,才能将知识的信息一一捕捉。

要想写好作文,不深入生活认真观察,那是绝对不行的。

没有对自然景物的仔细观察,就不会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没有对江边景色的仔细观察,就不可能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而在观察活动中,意识是最活跃的因素,积极、正确的意识活动有助于学生把握观察对象特征、获取知识、增强观察力。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意识。

一、树立典型意识,使表达抓住事物特征
所谓典型意识就是在观察活动中,抓住诸事物中有代表意义的事物或是一事物中有某个特征的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同时进行分析、思考、比较,进而抓住事物的独特之处。

在作文中写好这个“独特之处”,并合理地将“点”和“面”结合起来,文章就能中心突出。

如果面对事物将目之所及的部分尽收眼底,写出来的文章就成了面面俱到的“大杂烩”。

比如写一个人的外貌时,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观察描写的话,那么写出来的人物外形就会相差不大,甚至会出现描写这个人或那个人都可以使用的词句,可谓千人一面,写到人物就会这样:一头乌黑的头发,浓浓的眉毛,高高的鼻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同样是眉毛、眼睛、鼻子,人与人却长得不一样。

只有让学生树立典型意识,抓住被观察者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把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每年的清明时节,是我校所在地赶集的日子。

一到这一天,我总忘不了交给学生一项特殊的作业——利用中午的时间去逛街,在逛街的时候注意观察各种人,然后选择其中的一两个人把他们的特征写下来。

学生往往能注意选取典型的人物,把他们的特征表现出来。

有个学生这样写到:“前面花花绿绿的衣摊上高高地站着一个男人,黝黑的脸庞,身披一件镶着金边的女式汗衫,腰间斜斜地挎着个黑色的钱袋,一手拿着小扩音喇叭,一手举着一件粉色的女式衬衫,声嘶力竭地叫卖着:亏本卖啦,十元一件,走过路过论文提纲格式论文范文,不可错过……”把一个卖服装的刻画地惟妙惟肖。

二、树立联系意识,使表达井然有序
教学中,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在观察时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但是叙述时,却七零八落,没有中心。

究其原因,是他们在观察时对事物的整体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更没有把观察到的事物联系起来其中表达一个中心。

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意识,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眼光观察事物,切忌只看到事物的一个局部就贸然下结论,以偏概全。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容易。

因为他们观察能力还不全,往往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知道抓住特征,却又忽视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所以在指导学生观察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其次要做到观察有序。

静止观察时要注意远近、上下、里外、左右、前后、南北、高低
等。

如观察一种植物,教师在指导观察时,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明确植物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按什么顺序去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些部分?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使学生既注意了全面观察,又不忽视植物有特点的部分。

移动观察时要做到景随步移,记叙时把观察点交代清楚。

如“我走进这条大街……”、“我来到了大街最热闹的
地段……”、“我到了大街的尽头……”。

把观察点一一交代清楚,景物随步子的移动而变化,读者就不会感到突然和凌乱了。

当然,观察时的顺序并不拘束 于一种形式,我们还可以用时间顺序、由此及彼的顺序……,但是一定要给人以完整的印象,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会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了。

三、树立细节意识,使表达生动具体
细节,就是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包括万事万物的瞬息变化。

细流之汇,可成大海。

指导学生观察和描写时,不可忽视细节。

小学生在观察时,往往喜大求全,导致提笔难言,甚至有题材也写不具体,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要知道,生活中哪能天天有大事发生呢?然而,细节却无时不有,无处不有。

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树立细节意识,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别让那些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细节悄悄地从眼皮下溜走了。

班里一位从外地转来的女生这样写她的奶奶的:窗外闪过一个熟悉的背影,“奶奶!”我赶紧跑了出去,寒风中的奶奶是那么苍老,几缕花白的头发被吹到额前,脸上的皮肤就像一片即将干枯的树叶。

她用老树皮般的手颤颤地解开胸前层层的扣子,
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个小手帕“包裹”,然后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打开,捻给我两张带着奶奶体温的一元纸币……正是这个小小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一位贫穷的老人对孙女的真挚的爱,也使得我在读了这段文字后潸然泪下。

如果不注意细节的观察,写出来的作文就不会如此的具体生动。

四、树立想象意识,使表达更富感染力
观察离不开思考,离不开想象。

观察是有思维活动参与的知觉过程,它总是与想象联系在一起的,想象是对观察到的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处理、升华,可以加深观察的印象,牢记不忘,只有边观察边想象,才能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

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有发现,有所收获。

五、培养长期意识,使观察成为习惯
要想让学生认识一种事物的特点,掌握它的规律,仅凭短时间的观察是不行的,还得引导学生将短期观察变为长期观察,要勤于观察,有恒心,有毅力,长期坚持观察活动。

正如契诃夫说:“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简直成了习惯。

”还要指导学生把观察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在观察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感受到的要随时记录下来,养成勤于写观察日记、生活日记的习惯,以练笔促观察、促
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