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南亚(新)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 掌握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4. 知道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5. 清楚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6. 了解南亚的工业开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开展概况。

教学重点: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和工业。

教学难点: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南亚的主要城市,南亚的宗教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特征,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南部地区。

2. 提问学生对南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让学生通过地图标注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分组讨论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让学生通过地图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 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2. 讲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 讲解南亚的工业开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开展概况。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南亚的宗教文化特点。

六、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2. 提醒学生关注南亚地区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讲解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人口和工业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第三节 南亚与印度

第三节 南亚与印度

960万平方千米
13 亿 8.2 亿(占65 %) 属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 一
300万平方千米
10 . 3 亿 6.1 亿(占60 %) 属发展中国家 非常任理事国
中国与印度两国比较
国 家 改革开放开始年 改革开放后的年均增长 率 2003年经济增长率 2002年吸引外资(美元) 2003年外貌出口增长率 2001年出口量世界排名 75个国家全球竞争力排 名 人 均 GDP 中 国 1979年 9 % 8.5 % 530亿 1—2 % 第 6 位 第 23 位 950美元 印 度 1992年 5 % 7.5 % 40亿 13.7 % 第 30 位 第 70 位 500美元
30
600
20
10 0 -10 -20
500
400 300 200 100 4 7 10 (月) 0
-30 1
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 南,除马尔代夫群岛和斯里兰卡岛南部接近赤道, 属热带雨林气候,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 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 候。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冬夏海陆之间的热 力差异、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位移以及青藏高原 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 黄麻 甘蔗
农 业 发 展 快 , 人 口 压 力 大
耕地亚洲第一、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多样有利于 多种作物种植。常有水旱灾害发生。
农作物 分 布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 稻
小 麦 棉 花 茶 叶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上游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 恒河三角洲
恒河三角洲
印 度 的 主 要 城 市

2.3 南亚

2.3 南亚

600E 300N
700E
800E
900E 1000E 亚洲
200N 阿拉伯海
印 度
不丹 孟 加 拉
100N
马 尔 代 印 夫 斯 里 兰 卡 度 洋
孟加拉湾
南亚的国家
南亚地形
南亚季风
南亚旱季
南亚雨季
南亚的旱涝灾害
印度泰姬陵
二、众多的人口和宗教信仰
• • • • • • 1、人口超一亿的国家: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2、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3、信仰佛教——斯里兰卡 信仰印度教——印度和尼泊尔 信仰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三、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 • • • • • • • • • • • • • (一)热带季风气候 1、分布:南亚大部分地区 2、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3、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4、风向:夏季:西南季风 冬季:东北季风 5、影响: 西南季风:强,来得早去得迟——洪灾 弱,来得迟去得早——旱灾 导致农业生 产不稳定 措施:兴修水利 (二)热带沙漠气候 1、分布:塔尔沙漠 2、成因:①冬季受副高控制 ②夏季西南季风不能到达
三、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 • • •
• • • • • • • • • •
(三)高山气候 (四)雨极(全球降水最多)——乞拉朋齐 成因: ①西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在喜山南坡形成地 形雨 ②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 (五)南亚降水总体分布特征: 东多西少 (六)南亚地区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原因: 北有喜马拉雅山阻挡,冷空气(冬季风)不易南下 (七)孟加拉国多洪灾 原因:①热季气候,降水集中 ②西南季风遇到山地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③孟加拉湾多飓风,带来大量降水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2)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2)

第一节亚洲概述1、地理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北\南)半球和东(东、西)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为界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3、亚洲主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河流由中间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分流入海。

4、亚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湖泊)死海(海拔-415米);(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

(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洲];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亚洲气候特点: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跨纬度大,温度带跨度大,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差异巨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6、亚洲南部三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第二节东南亚一、概况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共11个国家,其中唯一一个内陆国是老挝二、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的东南部)与大洋洲(的北部)、印度洋(西临)与太平洋(东临)的“十字路口”。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湘教版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湘教版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掌握南亚的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3. 了解南亚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4. 掌握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5. 了解南亚的人口分布和宗教文化。

教学重点: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人口分布和宗教文化。

教学难点:南亚的地形特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人口分布和宗教文化。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特点,强调南亚作为亚洲的一个地区,其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 提问学生对南亚的了解,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一步学习南亚的地理概览。

二、地理位置和范围(10分钟)1. 通过地图和图片,介绍南亚的地理位置,即喜马拉雅山中西段和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2. 强调南亚的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的地理位置。

3. 引导学生观察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填写相关资料。

三、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10分钟)1. 介绍南亚的地形特征,即南北高、中部低的特征。

2. 通过地图和图片,介绍南亚的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3. 引导学生观察南亚的主要山脉、平原、高原、河流,填写相关资料。

四、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10分钟)1. 介绍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即热带季风气候。

2. 强调南亚的气候特点,一年可分为三季:雨季、凉季、热季。

3. 分析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既有利也有不利影响。

4. 引导学生观察南亚的气候特点,填写相关资料。

五、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5分钟)1. 介绍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和小麦。

2. 介绍南亚的经济作物,如黄麻和棉花。

3. 强调南亚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特点。

4. 引导学生观察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填写相关资料。

六、人口分布和宗教文化(5分钟)1. 介绍南亚的人口分布特点,如印度的人口密集地区。

2. 强调南亚的宗教文化特点,如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南亚》说课稿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南亚》说课稿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南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南亚是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三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这一节课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南亚地理信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东南亚和东亚的地理知识,对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南亚作为一个新的地理区域,学生对其了解程度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和讨论问题等方式,掌握南亚的地理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地理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和讨论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南亚地区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地理特征;2.教学难点:南亚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南亚地理特征;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和数据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南亚地理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南亚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新课导入:介绍南亚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了解南亚地区与国家、大洲的关系;3.地理特征分析:分别分析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和讨论问题等方式,掌握南亚的地理特征;4.案例分析:以南亚地区的某一国家为例,分析其地理特征对国家发展的影响;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南亚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南亚的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7.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2.3南亚和印度(共24张PPT)

2.2.3南亚和印度(共24张PPT)

10.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有利: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不利: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治理措施:修建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雨季排涝,旱季灌溉) 11.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为什么植被为热带草原 ①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③为古老的侵蚀高原,地形平坦,水汽 抬升少,降水量小

1.南亚的经纬度位置

30°N 23.5°N 大部分在 10°N-30°N, 70°E-90°E 之间
70°E
90°E
10°N
2.南亚的海陆位置

亚洲南部 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 东孟加拉湾,西阿拉伯海
3.南亚的内陆国、临海国、岛国
展 内陆国:
尼泊尔 不丹
岛国: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临海国:
①热带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 ②热带沙漠气候: 西北部印度河流域 ③高原山地气候: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 西北兴都库什山脉

7.南亚降水的时空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
(1)时间分布 雨季(6~9月) 凉季(10月~次年2月) 热季(3月~5月)

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雨季来得早退得晚—涝灾 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雨季来得晚退得早—旱灾 (2)空间分布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4.南亚的地形特征

①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地表崎岖,起伏大 ②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平原地势平坦 ③南部:德干高原,沿海是东、西高止山, 西高东低 ④北高南低
喜马拉雅山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5.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
展Leabharlann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6.南亚的气候
1.南亚的人口、人种 2.南亚三大宗教 3.印度人口、信奉宗教 4.印度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其分布 5.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6.印度农业生产的条件 7.印度三大工业区及其区位因素 8.工业发展 9.主要城市 10.克什米尔问题

七年级地理《南亚》课件

七年级地理《南亚》课件

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概况
01
南亚地区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
力之一。
主要服务领域
02
南亚地区的服务业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商务服务、金融、旅游
等领域。
服务业发展挑战
03
虽然南亚地区的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人才
短缺、技术落后、市场机制不完善等。
05
南亚的旅游景点
印度旅游景点
孟加拉国文化
孟加拉语
孟加拉国的官方语言,也是文 学和媒体的主要语言。
孟加拉国文学
以现实主义和民族主义为特点 ,代表作品有《金色的孟加拉 》和《红颜血泪》。
孟加拉国艺术
以绘画、雕塑和手工艺品为主 ,代表作品有《金色孟加拉》 和《孟加拉之舞》。
孟加拉国音乐
以传统乐器和民间音乐为主, 如塔布拉鼓和笛子。

巴基斯坦文化
01
02
03
04
伊斯兰教
巴基斯坦的主要宗教,对巴基 斯坦的社会、道德和艺术有着
深远的影响。
巴基斯坦电影
以其音乐和家庭题材电影著称 ,如《永恒的爱情》和《巴哈
依》。
巴基斯坦美食
以其香料和辣味著称,如咖喱 和烤肉。
巴基斯坦文学
以乌尔都语和英语为主要语言 ,代表作品有《草》和《巴基斯坦的命运》。
巴基斯坦
人口数量
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人口 第二多的国家,人口数量 超过2亿。
经济情况
巴基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 ,同时也有一定规模的手 工业和制造业。
文化传统
巴基斯坦文化深受伊斯兰 教影响,有着独特的艺术 、音乐和文学传统。
孟加拉国
人口数量
孟加拉国是南亚地区人口第三多的国 家,人口数量超过1.6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喜马拉雅山之南——南亚
今陕西 西 安
古印度
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350N

马拉
1、南亚的位置
雅 山脉
23.50N
阿 拉 伯 海
印 度
孟 加 拉 湾

00
南亚位于: 喜马拉雅山脉 和印度洋之间 东临孟加拉湾
西濒阿拉伯海
2、区分:
南亚与南亚次大陆
南亚=南亚次大陆 ?? 南亚=南亚次大陆+附近岛屿 亚洲南部
三、民族、宗教与习俗、 1、民族的大熔炉———民族、人种复杂
2、宗教:佛教:斯里兰卡、不丹
印度教 :印度、尼泊尔 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
佛教、印度教发源地在南亚
3、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巴基斯坦
印度教寺庙
泰姬陵
恒 河 洗 礼
传统服装———纱丽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
印度街道上的牛
小结:
南亚是: 1、佛教、印度教的发祥地 2、三大地形名称: 3、两河: 4、是发展中的国家地区,以农业 为主。
60 伊 30 朗 阿富汗
70 喜
80
90 中华人民共和国 马 雅 拉
100
巴基斯坦

不丹
孟 加 拉 国
缅 甸
20
印 度
阿 拉 伯 海
孟 加 拉 湾
10

70
马 尔 代度 夫
斯里兰卡

90
北部 高大的山地
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 广阔的平原
印度河-恒河平原 南部 低缓的高原 德干高原
沿78 º E线南亚地形剖面图
A 喜马拉雅山
B 恒河平原
78º E
6、(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C 德干高原
7、两大河流
河流名称
中国
喜马拉雅山
印度河
恒河
发源地
西藏 喜马拉 自治区 雅山脉 印度、 孟加拉国
流经国家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尼泊尔 不丹
3、南亚的国家
国 家 首 都
印 度 孟加拉国
马 尔 代 夫
斯里兰卡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尼泊尔 不丹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Hale Waihona Puke 新德里伊斯兰堡达卡
加德满都 廷布 科伦坡 马累
4、观察:
1、哪些国家与我
国陆地相连?
2、哪些是内陆国? 3、哪些是临海国? 4. 哪些是岛国?
5、三大地形区
注入海洋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南亚以铁、煤、石油、铬、锰为主 要的的矿产资源,以钢铁工业、棉纺织、 麻纺织为主。
1、印度主要工业区 东北部:加尔各答 中部:孟买 南部:班加罗尔
2、印度纺织工业中心
加尔各答(原料:黄麻) 孟买(原料:棉花) 3、南亚七国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 4、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核技术发达、软件大国、 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