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南亚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 掌握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4. 知道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5. 清楚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6. 了解南亚的工业开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开展概况。
教学重点: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和工业。
教学难点: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南亚的主要城市,南亚的宗教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特征,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南部地区。
2. 提问学生对南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让学生通过地图标注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分组讨论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让学生通过地图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 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2. 讲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 讲解南亚的工业开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开展概况。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南亚的宗教文化特点。
六、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2. 提醒学生关注南亚地区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讲解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人口和工业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第三节南亚

特点
海拔高起伏大 多火山地震
为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1、低矮 2、两边有山
三大气候 三、气候
三、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高山气候
思考1、该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分别盛行什么风?
三大气候 三、气候 季风成因和气候特征
请思考总结:
南亚季风的成 因是什么?
2. 经济特征 (1)农业:耕地面积居亚洲第一,农业 发展快,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 济作物为棉花、黄麻、茶。 (2)工业:独立前, 采矿业 和纺织业 发达,独立后,工业已基本形成体系,新 兴工业、信息产业等发展较快。
四、工业生产
1、资源: 煤铁锰资源丰富, 主要分布在德干 高原东北部。
2、工业部门与分布
◇工业
独立以来,印度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 举世罕见,尤其是软件产业十分突出,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 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
工业部门 主要分布
布局条件
钢铁工业
德干高原 东北部
一、印度概况
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多民族国家,印度斯坦族 最多,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
二、历史文化
泰姬陵
青春、光荣和财富 全都在时间的流水里逝去 但愿这泰姬陵熠熠生光 像是时间面颊上的一滴泪水。
——泰戈尔
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装
2.历史文化
印度人用餐
三、农业生产
1、三大有利条件
⑴耕地面积大 (国土一半,耕地面积亚洲第一) ⑵土壤较为肥沃(农耕历史悠久); ⑶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5.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B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粤人版粤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7.3南亚说课稿

《南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南亚》是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研说:一、说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有以下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其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南亚地形及地势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说教材(一)本节内容在本学科中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相对于亚欧大陆其他地区来说,在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突出了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如地形与河流、气候与农业。
这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面“认识大洲”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进行了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里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图上找出南亚的主要国家。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慨况。
并能在图上填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从地图上以及从课外资料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阅读地图能总结出南亚的地形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分析,如位置与范围,地形与河流,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知道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地图上填出主要的国家。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河流,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确立依据:在学习任何一个地区时,首先要明确其地理位置和范围,这是认识地区的基础。
只有充分了解其概况才能更好地分析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南亚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其地形与河流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重要,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教学难点:①学会判读地形剖面图。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水系特征并学会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第七章亚洲第三节南亚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南亚的资源与工业分布的关系。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 同学们熟悉的中国神话《西游记》主要 讲述了怎样的故事?西天在哪儿?他 们取什么经?为什么到那里取经? 读图活动: 让学生读“南亚行政区划图”和“南亚 地形图” 1、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纬度之间,什么 重要纬线穿过南亚中部? 2 、 南亚位于什么山脉 和什么大洋 之 间? 3、为什么本区有“南亚次大陆”之称, 与南亚有什么区别? 4、找出南亚的国家,共 个、 北部山地内陆国 、 ; 中部沿海国有 、 、 ;南 部岛国有 、 。 填图活动: 绘简图,让学生说出南亚主要山脉、海 陆位置、和 7 国的位置。 读图活动: 读“南亚地形分区图”和“南亚地形图” “旱季雨季降水量分布图”思考: 1、南亚地形可以分为哪三个部分: 北部 : 山脉; 中部 : 平原和 平原; 南部 : 高原。 2、南亚有哪两大河流,分别注入什么 海洋? 思考回答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用大 家熟悉的故事引 入对南亚的探求 欲望。 通过读图、填图 活动,了解南亚 的位置、范围和 国家
粤教版
第 7 章 亚洲
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三节 南亚
课题名称 知识与技能 南亚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1、掌握南亚的范围;2、在地图上找到南亚 7 国;3、了解南亚是佛教和印 度教的发祥地。 1、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能在图上指出南亚主要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等分布;2、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分析地形与农业, 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印度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值得许多发展国家借鉴。
主题三: 民族、宗 教和习俗
阅读思考,完成活动: 佛、印度
第三节 南亚与印度

960万平方千米
13 亿 8.2 亿(占65 %) 属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 一
300万平方千米
10 . 3 亿 6.1 亿(占60 %) 属发展中国家 非常任理事国
中国与印度两国比较
国 家 改革开放开始年 改革开放后的年均增长 率 2003年经济增长率 2002年吸引外资(美元) 2003年外貌出口增长率 2001年出口量世界排名 75个国家全球竞争力排 名 人 均 GDP 中 国 1979年 9 % 8.5 % 530亿 1—2 % 第 6 位 第 23 位 950美元 印 度 1992年 5 % 7.5 % 40亿 13.7 % 第 30 位 第 70 位 500美元
30
600
20
10 0 -10 -20
500
400 300 200 100 4 7 10 (月) 0
-30 1
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 南,除马尔代夫群岛和斯里兰卡岛南部接近赤道, 属热带雨林气候,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 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 候。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冬夏海陆之间的热 力差异、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位移以及青藏高原 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 黄麻 甘蔗
农 业 发 展 快 , 人 口 压 力 大
耕地亚洲第一、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多样有利于 多种作物种植。常有水旱灾害发生。
农作物 分 布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 稻
小 麦 棉 花 茶 叶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上游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 恒河三角洲
恒河三角洲
印 度 的 主 要 城 市
湘教版七下南亚说课稿

<<南亚>>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南亚>>,本节内容选自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的部分教学内容。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法学法4、教学设计5、板书设计6、教学反思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粤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
本节内容是在认识大洲之后,学习的第二个地区。
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又为今后学习地区、国家提供的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标内容课标要求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并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南亚地形特点及地势变化特征。
据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亚的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出主要国家;(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南亚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并总结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我将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确定为本节重点;将南亚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确定为本节难点。
二、说学情从年龄特点来看,本年龄段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说教法与说学法根据学生已知认知结构及本节教材特点,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情境创设法、读图分析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将对学生进行以下的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四、说教学设计:(一)认识南亚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多年之后,唐僧师徒再次踏上取经路,来到南亚,这次,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呢?让我们跟随新编西游记,一起走进南亚。
高中地理南亚说课稿

高中地理南亚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魅力的地区——南亚。
南亚,这个位于亚洲南部的地区,不仅是人口密集的地带,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次说课中,我们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等多个角度来全面了解南亚。
首先,让我们从地理位置开始。
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这七个国家。
这些国家总面积约为430万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印度洋以北,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南亚地区与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相邻,是亚洲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南亚的自然环境。
南亚地形复杂多样,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到南部的印度洋岛屿,从广阔的印度次大陆平原到密集的孟加拉国三角洲,构成了南亚独特的自然景观。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其中包括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
此外,印度河和恒河等重要河流贯穿南亚,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气候方面,南亚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之分。
每年夏季,南亚地区会受到季风的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但也伴随着洪涝灾害的风险。
而在冬季,气候则相对干燥,温差也不会太大。
现在,让我们转向南亚的人文社会特点。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总人口超过15亿,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口最多。
这里的人们信仰多元,印度教、佛教、锡克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此和谐共存。
宗教的多样性也造就了南亚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比如印度的宝莱坞电影、孟加拉的民间舞蹈等。
经济方面,南亚各国发展水平不一,但总体上属于发展中国家。
印度是南亚最大的经济体,近年来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软件外包的重要基地。
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则以农业和纺织业为主。
南亚各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减贫、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
在教育领域,南亚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提高国民教育水平。
印度拥有一些世界级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印度理工学院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南亚》课件

主要城市和港口介绍
主要城市
南亚地区的主要城市包括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伊斯兰堡、卡拉奇等,这 些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化和交通中心。
重要港口
南亚地区的港口众多,其中孟买港、加尔各答港、卡拉奇港等是重要的国际贸 易港口,承担着大量的进出口货物运输任务。
对外贸易和合作情况
01
02
03
04
改善途径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监管,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方式;提高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度,共同维护空气质量;加 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06 南亚旅游资源和景点推荐
著名自然景观欣赏
喜马拉雅山脉
作为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 山脉拥有壮丽的雪峰和冰川景观,
是登山和探险爱好者的天堂。
印度恒河
恒河是印度教的圣河,沿岸有众 多印度教寺庙和祭祀场所,同时 恒河平原也是南亚最重要的农业
05 南亚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水资源短缺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问题表现
降水量分布不均,季节性缺水严重;人口众多,水资源需求量大;水污染和浪费 现象普遍。
解决方案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增加淡水资源 供给;加强水污染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土地资源退化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矿产资源
南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有煤、铁、锰等 金属矿产以及石油、天 然气等能源矿产。其中 ,印度的煤炭和铁矿石 储量较为丰富。
水资源
南亚地区水资源总量较 大,但分布不均。印度 河和恒河是南亚最重要 的河流,为农业灌溉和 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
水资源。
土地资源
南亚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多样,包括肥沃的平原 、广袤的高原和崎岖的 山地等。这些土地资源 为南亚的农业发展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恒度河
大 河
印度河
流 布拉马普特拉河
思考:德干高原 东西地势比较, 那里较高,那里 较低
三 热带季风气候
大 气
热带沙漠气候
候 高原山地气候
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季易风产气候生旱涝灾
害的原是
西。南季风(夏季风)不稳定
亚洲的气候类型
恒河平原洪涝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南亚各国都以发 展农业为主,许多农 产品在世界上占重要 地位,如黄麻、茶叶、 花生、棉花、水稻、 小麦等。
加尔各答的原料主要是黄麻,孟买的原料主要是棉花。
南亚工业及矿产分布
读图7.35和《地理图册》“南亚的工业分布”图,填空。 印度主要的矿产资源有____、煤____ 、铁____等石。油主要
工业区有_____孟_买__工、业区___加_尔_ 各__答工__业_、区 班_加__罗_尔_工__业。区
印度国旗
临海国: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 斯里兰卡——科伦坡 岛国: 拉斯国里(兰印卡、、巴马与尔我代国夫相邻马) 尔代夫——马累
二、地形、河流和气候
根据图7.31和图7.34,填出南亚三大地形区的 名称,并根据第20页图7.36选择相应的农业生产活 动填在括号内。
北部是__________山脉( ) 中部是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 )
它属于哪一个板块?
在第18页图7.30上找出南亚的七个国家及其首都, 并说明南亚的海陆位置。(P19活动1)
位置:南亚位于亚洲南部, 印度——新德里
印度洋北岸。东濒孟加拉 湾,西临阿拉伯海。
三类国家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孟加拉国——达卡
尼泊尔——加德满都
内陆国: 尼泊尔、不丹(均与中 国相邻)
不丹——廷布
南亚农产品与年降水量分布
读图,填写表格,并回答问题。 (1)填写表格。
农作物 分布地区的年降水量
黄麻 1000~2000毫米 恒河下游 棉花 500~1000毫米 德干高原 茶叶 >2000毫米 恒河下游 小麦 500~1000毫米 德干高原
南亚农产品与年降水量分布
(2)加尔各答和孟买都是印度纺织工业中心,两地纺织原料 有什么不同?
南部是_________高原( ) 农业生产活动:A.林业生产 B.种植棉花
C.粮食作物生产
德干高原棉花种植
南亚地形
三大北部是__喜__马__拉__雅__山脉( )A 地形区中南部部是 是______恒德____河干____平高原原和(___)印__度B__河平原( ) C
农业生产活动:A:林业生产 B 种植棉花 C粮食作物生产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哪里去取经?取什么经?
南亚的印度;佛经
一、独立的地理单元
南亚是指喜 马拉雅山与印度 洋之间的亚洲部
分(范围)。
南亚国家和地区
为什么南亚又 称“南亚次大陆”, 它包括哪些范围呢?
南亚因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体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 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由于它的面积小于大陆,所 以被称为“南亚次大陆”。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次大陆的 主要大国。
南亚第一大国印度是世界
第二人口大国,其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属发展中国家,但在某些领域 又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例如: 印度是世界软件大国,软件出 口量仅次于美国;印度是掌握 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航天科 技和核能技术发展迅速。
四、民族、宗教与习俗
南亚人口众多,各国的民族、人种复杂。 南亚还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祥地。宗教 影响着南亚社会的许多方面。
印度教寺庙
印度“神牛”
南亚国家和地区
佛教主要流传于 斯里兰卡和不丹;
印度教主要盛行 于印度和尼泊尔;
巴基斯坦、孟加 拉国和马尔代夫等国 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 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