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南亚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 掌握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4. 知道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5. 清楚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6. 了解南亚的工业开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开展概况。
教学重点: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和工业。
教学难点: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南亚的主要城市,南亚的宗教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特征,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南部地区。
2. 提问学生对南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让学生通过地图标注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分组讨论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让学生通过地图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 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2. 讲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 讲解南亚的工业开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开展概况。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南亚的宗教文化特点。
六、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2. 提醒学生关注南亚地区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讲解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人口和工业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粤人版粤教版7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7.3南亚说课稿

《南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南亚》是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研说:一、说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有以下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其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南亚地形及地势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说教材(一)本节内容在本学科中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相对于亚欧大陆其他地区来说,在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突出了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如地形与河流、气候与农业。
这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面“认识大洲”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进行了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里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图上找出南亚的主要国家。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慨况。
并能在图上填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从地图上以及从课外资料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阅读地图能总结出南亚的地形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分析,如位置与范围,地形与河流,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知道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地图上填出主要的国家。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河流,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确立依据:在学习任何一个地区时,首先要明确其地理位置和范围,这是认识地区的基础。
只有充分了解其概况才能更好地分析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南亚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其地形与河流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重要,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教学难点:①学会判读地形剖面图。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水系特征并学会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第七章亚洲第三节南亚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南亚的资源与工业分布的关系。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 同学们熟悉的中国神话《西游记》主要 讲述了怎样的故事?西天在哪儿?他 们取什么经?为什么到那里取经? 读图活动: 让学生读“南亚行政区划图”和“南亚 地形图” 1、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纬度之间,什么 重要纬线穿过南亚中部? 2 、 南亚位于什么山脉 和什么大洋 之 间? 3、为什么本区有“南亚次大陆”之称, 与南亚有什么区别? 4、找出南亚的国家,共 个、 北部山地内陆国 、 ; 中部沿海国有 、 、 ;南 部岛国有 、 。 填图活动: 绘简图,让学生说出南亚主要山脉、海 陆位置、和 7 国的位置。 读图活动: 读“南亚地形分区图”和“南亚地形图” “旱季雨季降水量分布图”思考: 1、南亚地形可以分为哪三个部分: 北部 : 山脉; 中部 : 平原和 平原; 南部 : 高原。 2、南亚有哪两大河流,分别注入什么 海洋? 思考回答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用大 家熟悉的故事引 入对南亚的探求 欲望。 通过读图、填图 活动,了解南亚 的位置、范围和 国家
粤教版
第 7 章 亚洲
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三节 南亚
课题名称 知识与技能 南亚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1、掌握南亚的范围;2、在地图上找到南亚 7 国;3、了解南亚是佛教和印 度教的发祥地。 1、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能在图上指出南亚主要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等分布;2、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分析地形与农业, 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印度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值得许多发展国家借鉴。
主题三: 民族、宗 教和习俗
阅读思考,完成活动: 佛、印度
第三节 南亚与印度

960万平方千米
13 亿 8.2 亿(占65 %) 属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 一
300万平方千米
10 . 3 亿 6.1 亿(占60 %) 属发展中国家 非常任理事国
中国与印度两国比较
国 家 改革开放开始年 改革开放后的年均增长 率 2003年经济增长率 2002年吸引外资(美元) 2003年外貌出口增长率 2001年出口量世界排名 75个国家全球竞争力排 名 人 均 GDP 中 国 1979年 9 % 8.5 % 530亿 1—2 % 第 6 位 第 23 位 950美元 印 度 1992年 5 % 7.5 % 40亿 13.7 % 第 30 位 第 70 位 500美元
30
600
20
10 0 -10 -20
500
400 300 200 100 4 7 10 (月) 0
-30 1
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 南,除马尔代夫群岛和斯里兰卡岛南部接近赤道, 属热带雨林气候,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 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 候。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冬夏海陆之间的热 力差异、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位移以及青藏高原 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 黄麻 甘蔗
农 业 发 展 快 , 人 口 压 力 大
耕地亚洲第一、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多样有利于 多种作物种植。常有水旱灾害发生。
农作物 分 布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 稻
小 麦 棉 花 茶 叶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上游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 恒河三角洲
恒河三角洲
印 度 的 主 要 城 市
湘教版七下南亚说课稿

<<南亚>>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南亚>>,本节内容选自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的部分教学内容。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法学法4、教学设计5、板书设计6、教学反思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粤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
本节内容是在认识大洲之后,学习的第二个地区。
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又为今后学习地区、国家提供的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标内容课标要求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并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南亚地形特点及地势变化特征。
据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亚的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出主要国家;(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南亚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并总结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我将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确定为本节重点;将南亚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确定为本节难点。
二、说学情从年龄特点来看,本年龄段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说教法与说学法根据学生已知认知结构及本节教材特点,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情境创设法、读图分析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将对学生进行以下的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四、说教学设计:(一)认识南亚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多年之后,唐僧师徒再次踏上取经路,来到南亚,这次,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呢?让我们跟随新编西游记,一起走进南亚。
高中地理南亚说课稿

高中地理南亚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魅力的地区——南亚。
南亚,这个位于亚洲南部的地区,不仅是人口密集的地带,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次说课中,我们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等多个角度来全面了解南亚。
首先,让我们从地理位置开始。
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这七个国家。
这些国家总面积约为430万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印度洋以北,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南亚地区与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相邻,是亚洲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南亚的自然环境。
南亚地形复杂多样,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到南部的印度洋岛屿,从广阔的印度次大陆平原到密集的孟加拉国三角洲,构成了南亚独特的自然景观。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其中包括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
此外,印度河和恒河等重要河流贯穿南亚,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气候方面,南亚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之分。
每年夏季,南亚地区会受到季风的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但也伴随着洪涝灾害的风险。
而在冬季,气候则相对干燥,温差也不会太大。
现在,让我们转向南亚的人文社会特点。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总人口超过15亿,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口最多。
这里的人们信仰多元,印度教、佛教、锡克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此和谐共存。
宗教的多样性也造就了南亚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比如印度的宝莱坞电影、孟加拉的民间舞蹈等。
经济方面,南亚各国发展水平不一,但总体上属于发展中国家。
印度是南亚最大的经济体,近年来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软件外包的重要基地。
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则以农业和纺织业为主。
南亚各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减贫、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
在教育领域,南亚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提高国民教育水平。
印度拥有一些世界级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印度理工学院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南亚》课件

主要城市和港口介绍
主要城市
南亚地区的主要城市包括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伊斯兰堡、卡拉奇等,这 些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化和交通中心。
重要港口
南亚地区的港口众多,其中孟买港、加尔各答港、卡拉奇港等是重要的国际贸 易港口,承担着大量的进出口货物运输任务。
对外贸易和合作情况
01
02
03
04
改善途径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监管,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方式;提高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度,共同维护空气质量;加 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06 南亚旅游资源和景点推荐
著名自然景观欣赏
喜马拉雅山脉
作为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 山脉拥有壮丽的雪峰和冰川景观,
是登山和探险爱好者的天堂。
印度恒河
恒河是印度教的圣河,沿岸有众 多印度教寺庙和祭祀场所,同时 恒河平原也是南亚最重要的农业
05 南亚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水资源短缺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问题表现
降水量分布不均,季节性缺水严重;人口众多,水资源需求量大;水污染和浪费 现象普遍。
解决方案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增加淡水资源 供给;加强水污染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土地资源退化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矿产资源
南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有煤、铁、锰等 金属矿产以及石油、天 然气等能源矿产。其中 ,印度的煤炭和铁矿石 储量较为丰富。
水资源
南亚地区水资源总量较 大,但分布不均。印度 河和恒河是南亚最重要 的河流,为农业灌溉和 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
水资源。
土地资源
南亚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多样,包括肥沃的平原 、广袤的高原和崎岖的 山地等。这些土地资源 为南亚的农业发展提供
03 7.2南亚【教案】七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

南亚设计说明南亚是我们学习的第二个地区,可以将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某一具体的地区当中。
系统地构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等之间的联系,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起始通过视频“不可思议的南亚”导入,让学生了解南亚突出的人口、城市、文化等相关地理特征,提出问题:南亚在哪里?进入第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充分将已学过的方法运用到南亚地区。
让学生描述南亚的地理位置,了解南亚主要的国家和城市。
引导学生阅读南亚的地形图,得出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特征,根据地形,分析总结、对比归纳印度河和恒河的水文特征,建立地形与河流之间的逻辑联系。
南亚的农业与气候联系密切,以印度大米时政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借助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总结气候特征,分析形成气候特征的主要成因,理解南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途径。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众多的人口给南亚各国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南亚各国均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读图分析法、交流讨论法、图表归纳总结法、逻辑思维导图法。
资源与工具教材书、地理图册、填充图册、《作业》、多媒体课件、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南亚地形分布图、沿78°E线南亚地形剖面图、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孟买和安拉阿巴德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位置与国家三大地形区一年分三季【学习目标】1.结合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能够说出南亚的主要国家及城市,准确描述南亚的地理位置。
认识位置和范围是认识一个区域的起始,初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
2.结合南亚地形分布图,归纳南亚的地形特征,能分析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构建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3.能够根据教材提供的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绘制地形剖面图。
在学生观察、估算、绘制剖面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海拔高起伏大 多火山地震
为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1、低矮 2、两边有山
三大气候 三、气候
三、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高山气候
思考1、该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分别盛行什么风?
三大气候 三、气候 季风成因和气候特征
请思考总结:
南亚季风的成 因是什么?
2. 经济特征 (1)农业:耕地面积居亚洲第一,农业 发展快,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 济作物为棉花、黄麻、茶。 (2)工业:独立前, 采矿业 和纺织业 发达,独立后,工业已基本形成体系,新 兴工业、信息产业等发展较快。
四、工业生产
1、资源: 煤铁锰资源丰富, 主要分布在德干 高原东北部。
2、工业部门与分布
◇工业
独立以来,印度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 举世罕见,尤其是软件产业十分突出,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 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
工业部门 主要分布
布局条件
钢铁工业
德干高原 东北部
一、印度概况
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多民族国家,印度斯坦族 最多,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
二、历史文化
泰姬陵
青春、光荣和财富 全都在时间的流水里逝去 但愿这泰姬陵熠熠生光 像是时间面颊上的一滴泪水。
——泰戈尔
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装
2.历史文化
印度人用餐
三、农业生产
1、三大有利条件
⑴耕地面积大 (国土一半,耕地面积亚洲第一) ⑵土壤较为肥沃(农耕历史悠久); ⑶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5.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B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课堂练习2:
简要说明图中Q地区年降水特点和原因
降水量比其它地区多且地区差异较大。 Q地主要是喜马拉 雅山地区,受夏季风和山地地区影响降水充沛,而山地地 形相对高度大,导致降水量的垂直分异明显
印度
1. 自然特征 (1)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东临孟加拉湾, 西临阿拉伯海。 (2)地形: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 (3)气候:以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6~9月盛行 西南 季风,为 雨 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 季风,为旱季。水旱灾害频繁。
2、主要作物
⑴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⑵经济作物:棉花、茶、黄麻
印度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印度的稻米、小麦、棉花、黄 麻、茶叶等农产品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棉花、黄麻、茶 叶等为重要的出口物资。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印度农业生产的分布
种 类
字母
分布
主要分布原因
水 稻
B
东北部,
水稻需要较多的水,上述地区是平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和气压带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
季风环流2.swf
三大气候 三、气候 季风成因和气候特征
降水分布及其成因简析
季风与降水
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思考2、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变化大,分为明显的雨季(6月—9月) 和旱季(10月—次年5月)
南亚地区的洪涝灾害
五、主要城市
首都、铁路交通中心: 新德里 最大城市、恒河口附近,麻纺中心,重要海港:加尔各答 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中心:孟买 南部,新兴工业中心: 班加罗尔
克什米尔地区的锡亚琴冰川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战场
【相关知识拓展】
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印度的西北部。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克什米尔是英属印度的一个大邦,1947年印巴分 治时,英帝国主义鉴于克什米尔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力图利用它作为军事基地, 并以此制造印巴纠纷,以便从中渔利,因而在“蒙巴顿方案”中,对克什米尔的 归属问题没有明确规定。致使克什米尔问题长期争执不下,成为影响印巴两国关 系的重大障碍。
地质: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地形: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经纬度位置:
一、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南亚次大陆 一湾一海一洋
(三面临海)
板块位置: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交界
二、地形
读图思考:
1、描述南亚地区 地势特征
2、说出南亚主要 地形类型及分布
地形区 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
第三节
南 亚与 印 度
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南 亚
30° 20°
克什米尔
巴基斯坦
尼泊尔 不丹
印度
孟加拉国
阿拉 伯 海
10°
马尔代夫
°
孟加拉湾 斯里兰卡
80°
90°
地理 位置
经纬度位置:低纬度
海陆位置: 南亚次大陆 一湾一海一洋(三面临海)
板块位置:
板块位置: 思考探究1:南亚的板块位置对本区的地质和 地形产生哪些影响?
1947年10月,印巴在克什米尔发生武装冲突。经联合国印巴委员会调解于
1949年初双方停火,同年7月划定了停火线。20世纪60~70年代印巴在克什米
尔地区多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两国关系长期不太融洽。进入80年代以后,
印巴关系虽有所改善,但由于两国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克什米尔问题
仍然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就过 多容易造成水灾。
抗御水旱灾害——修筑水利工程
5、农业革命
绿色革命 蓝色革命 白色革命
粮食产量 水产业 乳畜业
印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答案:
①地形平坦广阔,耕地面积广; ②大多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雨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 ④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⑤印度政府实施了“绿色革命”,发 展农业技术。
A.山地坡向不同 B.气候类型不同 C.洋流影响不同 D.地表植被不同
四、河流
读图思考:
1、找出南亚三条大 河,熟悉名称、源地、 河口经纬度位置、注 入海洋
2、三条河流所流经 的地形区
三大河流:
恒河
布拉马普 特拉河
印度河 恒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 (雅鲁藏布江)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 西藏喜马拉雅山北坡 注入阿拉伯海
恒河发源于印度东 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注 入孟加拉湾
人文概况
(1)人类文明发源地、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 ---- 佛教
印度 尼泊尔
印度教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伊斯兰教
三大宗教
(2)、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三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印度、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
(3)、以白色人种为主。
印度
△灾害频繁的多样农业 △不稳定的气候 △举世瞩目的民族工业
靠近煤、铁、锰矿,矿区邻近,节省运费
棉纺工业 孟买 靠近棉花产区,减少运输,便于产品出口
麻纺工业 加尔各答 靠近黄麻产区,减少运输,外运便利
信息产业
班加罗尔
高校林立、技术力量强;交通发达;远离 传统工业区,环境优美
◇三大工业区 东北部:加尔各答为中心,以麻纺织、钢铁工业为主; 西部沿海以孟买为中心,以棉纺织工业为主; 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以高新产业为主。
经典例题:
读某岛国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岛国的地形特征是 D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
月份 P城平均降水 Q城平均降水 总量(mm) 总量(mm)
1月 58.2
210.3
7月 121.9
41.4
2.P、Q两城市1月和7月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
原因是两地的 A
乞拉朋齐为什么能成为 世界上降水最丰富的地 区之一
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水汽充沛; 受北部高大喜马拉雅山阻挡,多地形雨。
分析德干高原降水少 的原因
处于山地背风坡
分析德干高原西侧降 水为什么多于东侧
西侧位于西南风迎 风坡
南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比较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特征的差异?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与热带草原气候相比,热带季风气候气温的年较差较小, 年降水量更丰富,但降水的季节变化更大,雨季更短
半岛沿海地区 原,降水充足
小 麦
A
德干高原西北部, 小麦和棉花的耐旱力较强,因
恒河上游地区
而分布在干燥相对少雨的恒河
棉 花
C 德干高原
平原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茶 D 东北部低山坡上 多雨及排水好的坡地
黄 麻
E 恒河三角洲
低平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
4、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季风的不稳定性:西南季风来得晚,或去得早或风力 太弱,雨水就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火药桶之争
总结:南亚的 “十个三大”
课堂练习1:
(10年上海卷地理) 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自云交织,雪
山与湖泊辉映… 3.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B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A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B.德干高原北部 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西南季风早来,晚退,或势力太
强的年份,雨水就过多,容 易造成涝灾。
孟加拉国暴雨形成的洪水涌入达卡
南亚雨季景观图
南亚地区的干旱
西南季风晚来,早退,
势力太弱的年份,雨水
就过少,容易造成旱灾 。
被迫到远处取水的印度妇女
南亚旱季景观图
南亚地区降水的分布有 什么规律?
总体上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德干高原从东西两侧向内陆减 少,但西侧多于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