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地质学基础
地球化学讲义 第五章同位素地球化学(中国地质大学)

4)同位素标准样品
同位素分析资料要能够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比较,就必须建立世 界性的标准样品。世界标准样品的条件:
①在世界范围内居于该同位素成分变化的中间位置,可以做为 零点;
3)测温作用:由于某些矿物同位素成分变化与其形成的 温度有关,为此可用来设计各种矿物对的同位素温度计,来 测定成岩成矿温度。
另外亦可用来进行资源勘查、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
一、自然界引起同位素成分变化的原因
核素的性质 同位素分类 同位素成分的测定及表示方法 自然界引起同位素成分变化的原因
(二) 同位素分类
从核素的稳定性来看,自然界存在两大类同位素: 一类是其核能自发地衰变为其它核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 素; 另一类是其核是稳定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它们能够衰 变成其它核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 然而,核素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现阶段的实验技术对 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检出范围,目前一般认为,凡是原子存在的 时间大于1017年的就称稳定同位素,反之则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
一、自然界引起同位素成分变化的原因
(一)核素的性质 1.什么叫核素? 由不同数量的质子和中子按一定结构组成各种元素
的原子核称为核素,任何一个核素都可以用A=P+N这 三个参数来表示。
而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数目中子数所组成的一组 核素称为同位素。
O的质子数P=8,但中子数分别为8、9、10,因此一对放射性同位素都是一只时钟,自地 球形成以来它们时时刻刻地,不受干扰地走动着,这样可以 测定各种地质体的年龄,尤其是对隐生宙的前寒武纪地层及 复杂地质体。
2)示踪作用:同位素成分的变化受到作用环境和作用本 身的影响,为此,可利用同位素成分的变异来指示地质体形 成的环境条件、机制,并能示踪物质来源。
第五章4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

• • • • • • • 八、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一)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1.氢和氧的基本性质 (A/A)D/H = 100% (A/A)O18/16 = 100% H,99.985; D,0.015% 16O,99.756%; 17O,0.039%; 18O,0.205%
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
(2)岩浆岩 (3)沉积岩:最高的18O和变化范围 (4)变质岩:
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
4.研究意义 (1)矿物和矿床的成因 根据矿物及其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
(2)花岗岩成因 • S型花岗岩:18O %o = 10-12.5 • (Sediment type) • I型花岗岩:18O %o = 7.5-9.5 • (Igneous type) (3)古环境(纬度)的确定
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
• • • • • • 2.自然界中氢和氧的分馏作用 (1)蒸发-凝聚分馏 H216Ol + H218OV <=> H218Ol + H216OV 25oC下 a(18O) = (18O/16O) l / (18O/16O)V =1.0029
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
• H216Ol + D216OV <=> D216Ol + H216OV • a( D) = (D/H)l /(D/H)V = 1.071 • D 与 18O之间有如下关系: • D = 8 18O + 10
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
4.研究意义 (1)矿床物质来源(沉积岩,岩浆岩?) (2)硫同位素地碳同位素地球化学 • 自然界中的碳同位素 • 12C = 98.89% • 13C = 1.11% 1. 碳同位素的分馏反应:
同位素地质学基础.

(2)封闭系统:反应物的补给速度远远小于反应速度的体系。
封闭系统:反应物的补给速度远远小于反应速度的体系。
分两种情况:一种对反应产物开放,如:H 一种对反应产物开放,如:H2S的去气和金属硫化物的沉淀。
反应产物开始时最大富32S,随着反应的进行,δ34S ,随着反应的进行,δ 逐渐增大,反应结束时,反应产物的δ 逐渐增大,反应结束时,反应产物的δ34S值大大超过硫酸盐的原始δ 盐的原始δ34S值。
另一种对反应产物封闭:反应产物生成后,没有与系统另一种对反应产物封闭:反应产物生成后,没有与系统脱离。
开始时,反应产物贫34S,随后逐步升高,反应结束时,接近或等于SO 的初始δ 时,接近或等于SO42-的初始δ34S值。
3.动力同位素分馏的特点:①单相不可逆反应;②反应物和反应产物之间不发生同位素交换;③伴随化学反应和物相的转变;④动力分馏不仅与同位素分子的反应速度有关,而且与初始反应物的消耗程度有关,即储存库效应;⑤反应产物优先富轻同位素。
同位素地质学原理

同位素地质学原理各位朋友!今儿个咱来聊聊一门特别有意思的学问——同位素地质学原理。
您要问啥是同位素地质学原理呀,别急,且听我慢慢给您说道说道。
这同位素地质学呀,简单来讲,就是一门通过研究地质体中同位素的分布、变化规律,来搞清楚地球历史和地质过程的科学。
就拿咱们熟悉的碳元素来说吧,您知道碳有好几种同位素,像碳- 12、碳- 13 和碳- 14 啥的。
这些同位素在自然界里的含量比例可不是随随便便定下来的,它们随着时间和地质过程会发生变化。
好比说碳- 14 吧,它会不断地衰变,通过测量一个古生物遗体或者古木材里剩余的碳- 14 的含量,咱就能推算出它的年代啦,这就是同位素测年的原理。
再比如说,氧也有同位素,像氧- 16、氧- 17 和氧-18 这些。
在研究古气候的时候,这氧同位素可派上了大用场。
因为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海水中氧同位素的比例会不一样。
咱们从深海沉积物里的有孔虫化石里分析氧同位素的组成,就能知道过去的气候是冷是热,是湿润还是干燥,就好像给过去的气候拍了一张张照片似的。
还有啊,同位素在研究岩石的成因和来源上也是功不可没。
比如说,通过分析岩石中锶同位素的组成,咱就能判断出这块岩石是来自地幔还是地壳,是在岩浆活动中形成的,还是经过了沉积、变质这些过程。
这就好比是给每一块岩石都办了一张“身份证”,让咱能清楚地知道它们的“身世”和“来历”。
您瞧,这同位素地质学原理啊,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咱打开地球历史的大门,让咱看到那些遥远的过去发生的事情。
它让咱们对地球这个大家伙的演化过程、气候变迁、岩石形成等等有了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
不过,这同位素地质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得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得有专业的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地采集样本、做实验、分析数据。
但是,每一次新的发现,每一次对地球历史的新认识,都让咱们觉得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好啦,今儿个跟您讲了讲这同位素地质学原理,不知道您听明白没有。
希望您以后再听到这个词儿的时候,不再是一头雾水,也能跟别人显摆显摆啦!。
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在理论探索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如硼、锌、镁等同位素,在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为研究地球物质循环、生态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等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本文将对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进行全面的概述和梳理。
我们将介绍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阐述其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角度,介绍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和突破。
我们还将探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在地球化学各个分支领域中的应用,如地壳演化、地幔动力学、海洋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等,展示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潜力和价值。
我们将总结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将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如锂、镁、硅、铁等元素的同位素)在地球系统中的分布、行为及其变化,从而揭示地球的形成、演化及环境变迁等科学问题。
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大质量分馏理论、同位素地球化学平衡及同位素分馏动力学之上。
大质量分馏理论是指同位素之间由于质量差异导致的物理和化学行为的差异,这是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基础。
同位素地球化学平衡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同位素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其比值反映了地球化学过程的信息。
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则关注同位素分馏过程中速率的变化,为理解地球化学过程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技术方法上,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主要依赖于高精度的同位素分析技术,如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和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
18-同位素地球化学知识讲解

Rosholt and Bartel (1969)
实例:
右图为美国怀俄明州 Granite Mountains 岩基 全岩238U-206Pb等时线图。 由于已知岩体的形成时 间为2.82Ga,图中所有 的数据点并不沿该等时 线分布,而是显示出不 同程度的低238U/204Pb比 值,即样品发生了明显 的U丢失,而无法给出 正确的年龄值。
206 204
Pb Pb
207 204
U-Th-Pb同位素体系
U、Th放射性衰变方程及参数
238U 234 Th ...... 226 Ra 222 Rn ...... 210 Pb ...... 206 Pb
238U → 206Pb + 8 + 6 - + E
t1/2 = 4.47 109yr 1= 1.55125 10-10yr-1
古土壤风化壳 中碳酸盐表壳 可起到类似混 凝土作用,使 体系内元素活 动性降低,可 供进行地层界 线精确定年。
Smith and Farquhar (1989)
成功实例:加拿大珊瑚碳酸盐U-Pb等时线年龄。所获的 等时线年龄与约375- 385 Myr的地层年龄相近。但图中 的空心符号代表的样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体系开放。
U-Th-Pb同位素体系
普通Pb-Pb法
206 204
Pb Pb
206 204
Pb Pb
i
238
U (e238t 204 Pb
1)
(1)
207 Pb 204 Pb
207 204
Pb Pb
i
235
U (e235t 204 Pb
1)
对定年基本方程分别进行变换,则:
(2)
同位素地质学基础共44页文档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同位素地质学基础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地球化学 第四讲 同位素地球化学

② 同位素交换反应:就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由 于物态、相态及化学键性质的变化,使轻重同位素分别富集在不 同分子中而发生分异,称同位素交换反应。(轻同位素易断裂) 例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发生氧同位素交换反应
2H 2 18O16O2 2H 2 16O18O2
(0℃:α=1.074, :α=1.006)
Geochemistry
College of geologic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问题:如何用δ求解αA-B=RA/RB αA-B=RA/RB=(δA+1)/(δB+1) 4、同位素富集系数:
③ 生物化学反应:动植物及微生物在生存过程中经常与介质交换 物质、并通过生物化学过程引起同位素分馏。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12C更多地富集在有机体中,因此 生物成因地质体如煤、油、气等具有高的12C。生物成因的34S低。 (前生物时代碳质成因?)
Geochemistry
College of geologic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reativity
Geochemistry
College of geologic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核素称为元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一组核
Geochemistr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稳定同位素
常用的稳定同位素有 H, Li, B, C, N, O, Si, S, and Cl, 其中O, H, C 和 S 最为常用.
Most of these elements have several common characteristics:
(1) They have low atomic mass.
5.同位素分馏和同位素分馏系数(α): (1)同位素分馏:是指在一系统中,某元素的同位素以 不同的比值分配到两种物质或物相中的现象。例如:同一 热液体系中,共存的硫化物和硫酸盐,二者的同位素组分 不一致,前者富32S、后者富34S。又如:在蒸发过程中, 蒸汽相富H、16O,液相中相对富D和18O。
② 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只在不同化合物 或物相之间产生轻重同位素原子或分子的重新分配,而不 发生化学反应,交换前后系统中的同位素原子或分子的总 数保持不变;
③ 交换只限于同一体系中,不同物相或化学组分的同 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或分子,本质上是同位素原子或 分子键的断开和重新键合;
④ 交换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 总是朝着平衡的方向进行。当建立平衡后,平衡被“冻 结”。当条件(环境)变化时,平衡有可能被破坏,又可能 产生新的交换,去建立新的平衡。
(2) The relative mass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isotopes is large
(3) They form bonds with a high degree of covalent character.
(4) The elements exist in more than one oxidation state (C, N,and S), form a wide variety of compounds(O), or are important constituent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solids and fluids.
(5) The abundance of the rare isotope is sufficiently high (generally at least tenths of a percent) to facilitate analysis.
二、稳定同位素分馏机理
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分馏可分为三种: 一、同位素热力学分馏(平衡) 二、同位素动力学分馏 三、与质量无关的同位素分馏
AB
RA RB
。
式中:RA为A物质的一种元素的同位素丰度之比;RB为B物质中同种元
素的同位素丰度之比。 α硫化物-硫酸盐=(34S/32S)硫化物/(34S/32S)硫酸盐。
α>1,表示A物质比B物质富重同位素,α<1表示富轻同位素。α值愈
偏离1,则说明两种物质之间同位素分馏的程度愈大。
6. 同位素相对富集系数(Δ值):
需要注意的是:核素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现 阶段的实验技术对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检出范围,目前一 般认为,凡是原子存在的时间大于1017a的就称稳定同位素, 反之则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中部分是由放射性同位素通过 衰变后形成的稳定产物,称为放射成因同 位素(radiogenic isotope),如87Sr是由放 射性同位素87Rb衰变而来的;
例如:钠长石在NaCl溶液中交换速度慢(同离子效应); 而KCl溶液中,交换速度快(盐效应)。 (6)压力:压力高,交换速度快
3.在同位素交换达到平衡时,同位素分配的某些规律: (1) 价态规律: 在热液系统中,硫、碳同位素组成常常呈价态规律分布,即价
态高的化合物富重同位素。
(2) 矿物序列规律:
① 因为自然界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很微,用δ 值可以明显表示变化的差异;
② 便于全世界范围内数据大小的对比。
被选作标准的样品应具备同位素成分均匀、数量大、 地质产状有特殊意义及便于采样和同位素成分测定等特 点,目前世界通用的同位素标准样品见下表。
同位素组成表示方法:
同位素组成指的是样品中某一种元素的 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含量。它可用丰度表 示,也可用比值R或δ值表示。
另一部分是天然的稳定同位素,是核合成 以来就保持稳定。如氢同位素(1H和2H)、 氧同位素(16O和18O)、碳同位素(12C和13C) 等。自然界中共有1700余种同位素,其中 稳定同位素有260余种。
(一)稳定同位素
1.同位素丰度(isotope abundance):指自然界存在的 某一元素中各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
1.同位素交换反应: (1) 同位素交换反应的方式:
0+BX*
AX*+BX0
X0、X*——分别代表某一元素的较轻同位素和较重同 位素原子;
A、B——分别代表参加交换反应的原子、原子团或分 子数目
例如:S18O42-+4H216O
S16O42-+4H218O
(2)交换反应的特点:
① 可逆反应;
18O/16O=2005.20×10-6,17O/16O=373×10-6
② V-SMOW(Vienna SMOW),蒸馏海水。
③ Slap(Standard light Antarctic Precipitation) 南极洲原始的粒雪样品。
④ PDB(Pee Dee Belemnite)美国卡罗莱纳州白垩系Pee Dee组中拟箭石制成的CO2作的碳氧同位素标准,一般取 PDB的δ13C=0,δ18O=0。
表1 某些元素的同位素相对丰度
(一)稳定同位素
2.同位素比值(isotope ratio):指某一种元素的两种同 位素丰度之比。
用R表示,例:SMOW的D/H=155.75×10-6; 18O/16O=1997×10-6;迪亚布洛峡谷铁陨石的陨硫铁 34S/32S=0.0450045等。
3.δ值:样品中两种稳定同位素的比值相对于某种标准对 应比值的千分差值:
⑥ 标准换算:
δ样-标=δ样-工+δ工-标+10-3δ样-工·δ工-标 δ样-标:以国际标准表示样品的δ值; δ样-工:以工作标准表示样品的δ值; δ工-标:以国际标准表示的工作标准的δ值。
(二)稳定同位素分类: 1.轻质量数稳定同位素:氢、氧、碳、硫 特点:(1) 同位素组成变化大; (2) 同位素分馏及原因:在于元素的物 理化学和生物作用。 2.重质量数稳定同位素:锶、钕、铅等 特点:(1)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相对小些; (2)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它们的放射性母体同位素的衰变所引起的。
3)测温作用:由于某些矿物同位素成分变化与其形成的温度 有关,为此可用来设计各种矿物对的同位素温度计,来测定成 岩成矿温度。
另外亦可用来进行资源勘查、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
一、基本概念
同位素是指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 原子,它们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性质,并在化学元素周期 表中占据同一位置。
如:87Sr/86Sr δ13C、δ18O、δD、δ34S
4.同位素效应
由于同一元素不同的同位素分子及其化合物具有不同 的质量,因此当一种元素的某一种同位素被另一种质量不 同的同位素替换后,就会引起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 异,这种差异称同位素效应(isotope effect)。
同位素质量的相对差别越大,所产生的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上的同位素效应也就越明显。相对而言,氢的同位 素效应最为明显。因为1H和2D的相对质量差约100%,而12C 和13C 的相对质量差约8.5%,160和180的相对质量差约 12.5%。
同位素 质量的差 异是引起 自然界各 种物质中 同位素丰 度变化最 本质的原 因:
(一) 同位素热力学分馏(isotope thermodynamic fractionation)
处于同一体系中的不同化合物或物相,由于它们的轻、 重同位素原子的热力学性质(如自由能、熵等)不同,在环 境因素的驱使下,可自动调整它们在各种化合物或物相中 的轻重同位素原子的分配比,以最大限度降低系统的自由 能,实现系统的稳定状态。在不存在化学反应的前提下, 调整(改变)各种化合物或不同物相中的轻重同位素原子分 配比的过程,称为同位素交换反应。系统稳定时,导致轻 重同位素原子在各化合物或物相中的分配的差异,称为同 位素热力学平衡分馏。
① 400-850℃条件下,氢同位素交换平衡时,D富集的 递减系列为(Suzuoki, S.Epstein, 1976):
①在世界范围内居于该同位素成分变化 的中间位置,可以做为零点;
②标准样品的同位素成分要均一; ③标准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 ④标准样品易于进行化学处理和同位素
测定。
10.标准样品及其值的换算:
① SMOW:标准平均海水、H、O同位素国际标准。
δD=0, δ18O=0,绝对同位素比值:
Δ值也是用来表示两种物质间同位素组成差别的程度。定义为: ΔA-B=δA-δB。
注意:① 是同种元素的同位素组成的比较
② 是绝对差。
7.同位素分馏系数(α)与δ值的关系 8. ΔA-B、αA-B和δA、δB之间的关系:
9、标准样品及其选用条件
同位素分析资料要能够进行世界范围内的 比较,就必须建立世界性的标准样品。世 界标准样品的条件:
R样品 R标准
δ(‰)=
R标准
×1000
例如:硫同位素以迪亚布洛峡谷铁陨石中陨硫铁的 硫等标准(CDT),这个标准硫的34S/32S=0.0450045。它 的同位素组成相当于整个地球的平均同位素组成。δ> 0表示34S比标准样品是富集了;δ<0表示34S比标准样 品是贫化了。
定义δ值的目的在于:
分馏是由于同位素在物理及化学性质上的轻微差异产生的, 因此分馏的大小与同位素质量差成正比。例如,氢的两个 同位素(1H和2H)的相对质量差是所有元素的同位素中最 大的,因此自然界中氢同位素分馏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