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八
高中化学必修1:微专题八 氮氧化物与氧气和水反应相关计算的三种类型

一、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的计算由3NO 2+H 2O===2HNO 3+NO 和2NO +O 2===2NO 2可得总反应式4NO 2+O 2+2H 2O===4HNO 3,由此可知:V (NO 2)∶V (O 2)⎩⎪⎨⎪⎧=4∶1,恰好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4∶1,O 2过量,剩余气体为O 2>4∶1,NO 2过量,剩余气体为NO1.在标准状况下,将O 2和NO 2按1∶4的体积比充满干燥烧瓶,把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体逐渐上升,假设烧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液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14mol·L -1 B.45mol·L -1 C.128 mol·L -1 D.142mol·L -1 [答案] C[解析] 设烧瓶的体积为V L ,由4NO 2+O 2+2H 2O===4HNO 3以及O 2和NO 2的体积比为1∶4,知NO 2的体积为45V L ,所以最终液体充满整个烧瓶,溶液的体积为V L ,NO 2的物质的量为45V L 22.4 L·mol -1=128V mol ,所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8V mol V L =128 mol·L -1。
2.一定条件下,将充满二氧化氮和氧气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混合气体体积的18,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和氧气的体积之比可能是( )A.8∶1B.7∶3C.7∶2D.4∶1 [答案] B[解析] 反应为4NO 2+O 2+2H 2O===4HNO 3,设原气体体积为8 L ,则剩余气体为1 L ;若剩余1 L 气体为氧气,V (NO 2)=⎝⎛⎭⎫45×7L ,V (O 2)=⎝⎛⎭⎫15×7+1L ,二者体积比为7∶3。
若剩余1 L 气体为一氧化氮,上述反应后应剩余3 L 二氧化氮,可得V (NO 2)=⎝⎛⎭⎫3+45×5L ,V (O 2)=⎝⎛⎭⎫15×5L ,二者体积比为7∶1。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 专题八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专题八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考纲解读基础巩固一、沉淀溶解平衡1.溶解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温度下,当__________的速率和__________的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如:AgCl(s)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平衡的特征(1)动: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种_____平衡;(2)等:v(沉淀)_____ v(溶解)_____0;(3)定: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即溶液达到饱和状态);(4)变: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发生移动,会发生沉淀的_____、_____或_____。
3.溶度积(1)表达式A mB n(s) m A n+ (aq)+ nB m+(aq),Ksp=[c(A n+)]m·[c(B m+)]n(2)意义:溶度积(K 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__________。
(3)影响因素:溶度积常数只与难溶性电解质的性质和_____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由于沉淀溶解平衡也是动态平衡,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最终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
1.沉淀的生成(1)调节pH法:如除去碳酸铜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铁离子,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调节pH到3~4,铁离子就会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
(2)加沉淀剂法: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_____、_____等沉淀,也是分离、除去杂质的方法。
2.沉淀的溶解(1)酸碱溶解法:如难溶的CaCO3沉淀可以溶于盐酸中,类似的还有FeS、Al(OH)3等。
(2)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如向AgCl沉淀的体系中加入_____。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有些金属硫化物如CuS、HgS等,不溶于非氧化性强酸,只能溶于氧化性酸。
高中化学·8-1 《金属材料》

• 讨论: • 1. (南京05)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 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 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D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2. 下列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B ] A.钢 B.铜 C.氧化铁 D.碳
3、钨可以用来制造灯丝,是因为钨具有导 电性和( C ) A、密度大 B、硬度大 C、熔点高 D、延展性好 4、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下列说法不合实 际的是 ( D ) A、首先应考虑物质的性质 B、废料的回收、对环境有无影响应考虑 C、价格贵贱、资源贫富也应考虑 D、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无需考虑
•
13. 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元素 。
• 钙元素 • 2)市场上销售的高钙牛奶、钙中钙 等,说明化学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 这里的钙是指( C )(镇江)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 14.写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含
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 式 • 写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地壳中 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空气中含量最高 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Al2O3 氧化铝、 Al(NO3)3 硝酸铝
8. 人类历史上先用铜器后用铁器, 其原因是[ C ] A.铜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铁多 B.铜器是混合物、铁器是纯净物 C.冶炼铁比冶炼铜困难 D.铁器比铜器更易生锈
• 9.各种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通常铝比铁活 泼、铁比铜活泼,从冶炼金属的工艺条件 和活泼性分析,人类使用金属的早晚与下 列哪些因素关系密切[ AB]: • A. 金属的活泼性 B.冶炼金属的难易程度 • C.金属的贵贱 D.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 人类使用金属的早晚与金属的活泼性、冶 炼金属的难易程度有密切关系
高中化学:第八章《磷、磷酸》高三化学复习教案(四)

第八章《氮族元素》高化学复习教案(四)【教学内容】磷(B)、磷酸【知识讲解】一、磷1.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一种元素形成几种单质的现象叫做同素异形现象。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白磷和红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中最重要的两种。
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4个磷原子在正四面体的顶角,每个分子中共形成6个P-P键,键角为600。
2.磷的化学性质磷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跟卤素、氧气以及许多金属直接化合。
①跟氧气反应:4P+5O2 点燃2P2O5P4+5O2 点燃2P2O3②跟氯气反应(白色烟云):2P+3Cl2 点燃2PCl3PCl3+Cl2 PCl5③其它反应(磷中毒用硫酸铜溶液处理)15CuSO4+11P+24H2O=5Cu3P+6H3PO4+15H2SO4二、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为酸酐有很强的吸湿性(通常作气体的干燥剂)P2O5+H2O冷水2HPO3(偏磷酸、剧毒)P2O5+3H2O热水2H3PO4(磷酸、无毒)三、磷酸纯净的磷酸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具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和水能以任何比混溶。
通常的磷酸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浓溶液,内含83%~98%的纯磷酸。
磷酸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三元酸,水溶液具有酸的通性:H 3PO 4 H 2PO 4-+H + H 2PO 4- HPO 42-+H +HPO 42- PO 43-+H +[H +]=3[PO 43-]+2[HPO 42-]+[H 2PO 4-]+[OH -]Mg+2H 3PO 4=Mg 2++2H 2PO 4-+H 2↑MgO+2H 3PO 4=Mg 2++2HPO 4-+H 2OMg(OH)2+2H 3PO 4=Mg 2++2HPO 4-+2H 2OMgCO 3+2H 3PO 4=Mg 2++2HPO 4-+CO 2↑+H 2O磷酸是一种不挥发性酸,高沸点的酸,可用它来制挥发性的物质。
如:NaI+H 3PO 4(浓) △ NaH 2PO 4+HI ↑Na 2SO 3+2H 3PO 4(浓) △ 2NaH 2PO 4+SO 2↑+H 2O磷酸的工业制法:Ca 3(PO 4)2+3H 2SO 4(浓) △ 2H 3PO 4+3CaSO 4例3:有一硝酸钾溶液,其中混有少量溴化钾和磷酸二氢钙,有人拟用AgNO 3、K 2CO 3、KOH 和HNO 3作试剂除去那些混入物,若规定不得重复使用同种试剂,具最后溶液只允许含K +、NO 3-、H +和OH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八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

Cu ZnH 2SO 4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专题八 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考纲解读:1、 掌握原电池原理2、 了解化学电源、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护腐蚀的方法3、 掌握电解的原理4、 了解铜的精炼、镀铜、氯碱工业、铝的冶炼等反应原理。
考点精讲:(一)原电池考点一:原电池工作原理例1:如右图:写出电极反应:正极: 负极: 总方程式为: 。
电子的流向:电流的流向: 在电解质溶液中H +运动到: 极。
实现的能量转化: 。
上述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pH 怎样变化: 。
例2: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思考:什么样的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原电池正、负极的现象?考点二、燃料电池: 例3:( 2004,天津理综)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电极是负极B .b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4OH --4e -= O 2↑+2H 2OC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例4:(1)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
氢氧燃料电池的突出优点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而不经过热能中间形式,且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过冷凝后又可作为宇航员的饮用水,发生的反应为:2H 2+O 2====2H 2O,(1)则负极通的是,正极通的是,正、负极两极电极反应式分别:,。
(2)如把KOH改为稀H2SO4作导电物质,则电极反应式,。
考点三:金属腐蚀例5:下列五个烧杯中均有天然水,铁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思考:金属腐蚀的快慢的判断方法一般判断原则?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措施的腐蚀同种金属腐蚀: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化训练:1、在用Zn、Cu片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C 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B: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减少 D 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2、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正极就是阳极,负极就是阴极B:形成原电池时,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D: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4、下列事实能说明Al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的是()A: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组成原电池放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B: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组成原电池放入到稀盐酸溶液中C:与氯气反应时,铝失去3个电子,而铜失去2个电子D: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而铜不发生钝化5、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
高中化学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强、弱电解质(1)概念(2)与物质类别的关系①强电解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
②弱电解质主要包括弱酸、弱碱、少数盐和水。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①弱电解质a.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H2CO3电离方程式:H2CO3H++HCO-3,HCO-3H++CO2-3。
b.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成,如Fe(OH)3电离方程式:Fe(OH)3Fe3++3OH-。
②酸式盐a.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如NaHSO4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2-4。
b.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不能完全电离,如NaHCO3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HCO-3H++CO2-3。
2.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等)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
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3.电离平衡的特征二、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1.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2.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4.加入能与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考点2 电离平衡常数1.表达式(1)对于一元弱酸HA :HAH ++A -,电离平衡常数K =c (H +)·c (A -)c (HA )。
(2)对于一元弱碱BOH :BOH B ++OH -,电离平衡常数K =c (B +)·c (OH -)c (BOH )。
2.特点(1)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升温,K 值增大。
(2)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 1≫K 2≫K 3≫…,故其酸性取决于第一步。
2019-2020年高中化学8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八)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B.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C.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吸收能量的反应都需要加热[答案]D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A [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说明反应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3.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A.2H2+O2错误!2H2OB.Cl+Cl―→Cl2C.CaO+H2O===Ca(OH)2D.H2―→H+HD [H2在O2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石灰溶于水放热,原子间化合放出能量,而拆开H—H则需吸收能量。
]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实验室制H2B.用Al焊接钢轨C.Ba(OH)2·8H2O与NH4Cl晶体反应D.灼热的碳放入CO2中D [实验室制H2的反应Zn+H2SO4===ZnSO4+H2↑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焊接钢轨的原理是2Al+Fe2O3错误!2Fe+Al2O3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C项是吸热的复分解反应。
]5.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如图一致的是( )A.2Al+Fe2O3错误!2Fe+Al2O3高温2COB.C+CO2=====C.CaCO3错误!CaO+CO2↑D.C+H2O(g)错误!CO+H2A [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A选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错误。
] 6.下列反应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B.消石灰与NH4Cl晶体的反应C.酸碱中和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B [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故为吸热反应.]7.破坏1 mol H2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 O2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 H2O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
高中化学复习 微题型8 晶体结构

PART THREE
对点集训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晶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1个AgI晶胞(
)中含有4个I-
B.1个Cu2O晶胞( C.1个NaCl晶胞(
)中含有1个氧原子 )中含14个Na+
D.Na2S晶胞(
)中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的S2-有8个
12345678
1 个 AgI 晶胞中含有 I-的个数为 8×18+6×12=4,A 正确; 1个Cu2O晶胞中含2个氧原子,B错误; Na+位于顶点和面心,共有4个,C错误; 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的S2-有4个,D错误。
(二)填空题 5.如图表示一些晶体中的某些结构,它们分别是NaCl、CsCl、干冰、金 刚石、石墨结构中的某一种的某一部分:
1234567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金刚石的是__D__(填字母,下同),其中每个碳原子与__4__个碳原 子最近且距离相等,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s_p_3_,金刚石属于_共__价___晶体。 (2)代表石墨的是__E__,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平均为__2__。
图1为CaF2的晶胞,CaF2是离子化合物,图2为AlCl3的结构,AlCl3是 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般高于共价化合物,则CaF2的熔 点高于AlCl3,故B正确; 由图3可看出,与体心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顶点原子有8个,故C正确; NH4H、NH4Cl均为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
12345678
12345
由晶胞结构可知,1
个晶胞中含有
8×
1 8
+
4×
1 4
+
2×
1 2
+
1
=
4
个
[Mg(H2O)6]2+,含有 4 个 S2O23-;该晶体的密度 ρ=NAabc4×M10-21 g·c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反应:2NO(g)
(g)+N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
+2CO(g)2CO
时平衡常数为1×105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C.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或CO
D.570 K时及时抽走CO2、N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最佳
2.如下图所示,隔板Ⅰ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A(g)+3B(g)2C(g)ΔH=-192 kJ·mol-1。
向M、N中,都通入x mol A和y mol
B的混合气体,初始M、N容积相同,保持温度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平衡时A气体在两容器中的体积分数相等,则x一定等于y
B.若x:y=1∶2,则平衡时,M中的转化率:A>B
C.若x:y=1∶3,当M中放出热量172.8 kJ时,A的转化率为90%
D.若x=1.2,y=1,N中达到平衡时体积为2 L,含有C 0.4 mol,再通入0.36 mol A时,v正<v逆
3.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CO
(g)+H2(g)CO(g)+H2O(g)
ΔH=a kJ·mol-1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 A.a<0
B.可测量容器总压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C.温度为830 ℃时,若c(CO2)·c(H2)>c(CO)·c(H2O),此时v正>v逆
D.温度不变,增大c(CO2),平衡右移,K增大
4.(2012·福建理综,12)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 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
5.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I2,发生反应H2(g)+
(g)2HI(g)ΔH<0,当达到平衡后,t1时刻改变反应
I
的某一条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造成容器内压强增
大。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内气体的颜色变深,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B.平衡不发生移动
C.I2(g)转化率增大,HI平衡浓度变小
D.改变条件前后,速率图像如图所示
6.含Cd2+的废水可通过如下反应将Cd2+转化为CdS,以消除对环境的污染:Cd2+(aq)+H
S(g)CdS(s)+2H+(aq)ΔH<0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7.(2012·江苏,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2NH3(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8.T℃时,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
(g)CH3OH(g)+H2O(g)ΔH=-49.0 kJ·mol-1测得H2和CH3OH(g)的浓
+3H
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 0~t 1210B .t 1时,若升高温度或再充入CO 2气体,都可以提高H 2的转化率 C .t 0时,v 正>v 逆
D .T ℃时,平衡常数K =1/27,CO 2与H 2的转化率相等
9.800 ℃时,在2 L 密闭容器内充入0.50 mol NO 和0.25 mol O 2
,发生如下反应: 2NO(g)+O 2(g)
2NO 2(g) ΔH <0。
体系中,n (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1)( )
A .v 正(NO 2)=v 逆(O 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v 逆(NO)=2v 正(O 2)
D .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
(2)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是
( )
A .适当升高温度
B .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C .增大O 2的浓度
D .选择高效催化剂
(3)计算8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4)将上述反应进行到4 s 时的混合气体用足量的水吸收,为保证混合气体中
NO 、NO 2全部转化为HNO 3,计算还需通入的O 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10.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
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 2O(g)===CO(g)+H 2(g) ΔH =+131.3 kJ·mol -
1。
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
a .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 .1 mol H —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 —O 键
c .v 正(CO)=v 逆(H 2O)
d .c (CO)=c (H 2)
(2)将不同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 2O(g)
CO 2(g)+H 2(g),得到如表中所示的三组数据:。
2
②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3 min,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来生产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
(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
生反应:CO
(g)+3H2(g)CH3OH(g)+H2O(g),如图表示
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
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OH)增
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11.硫酸工业用SO2制取SO3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ΔH=-47 kJ·mol-1。
不同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1)。
(2)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填序号)。
a.v正(O2)=2v逆(SO3)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18O2,当平衡发生移动后,SO2中18O的百分含量______(填
“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把2 mol SO2和1 mol O2通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平衡时SO3的体
积分数为x。
保持温度不变,若初始加入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当a、b、c的取值满足①________(填a与c的关系)、②________(填b与c的关系)
时,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仍为x。
SO3溶液吸收尾气中的SO2,再用右
(5)工业上用Na
图装置电解(惰性电极)NaHSO3制取H2SO4,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阳极区逸出气体的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A2.A3.C4.A5.D6.B7.B8.B 9.(1)BCD(2)BC(3)K=16(4)2.8 L
10.(1)bc(2)①0.16 mol·L-1·min-1
②吸③b=2a,a>1(或b=2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3)cd
11.(1)K=c2(SO3)
c2(SO2)c(O2)
(2)bd(3)增加在SO2和18O2反应生成S18O3的同时,S18O3又分解生成S18O2
(4)①a+c=2②2b+c=2
(5)4OH--4e-===2H2O+O2↑、HSO-3+H2O-2e-===SO2-4+3H+、H++HSO-3 ===H2O+SO2↑O2、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