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 第六章 超基性岩
超基性岩、基性岩

6
金伯利岩/图片1
产于美国阿肯色洲的金伯利岩,此标本已强烈蚀变, 多边形及菱形颗粒为残余的橄榄石
(引自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根据莫少龙等,2000)
7
金伯利岩/图片2
产于山东蒙阴, 具角砾状构造 的金伯利岩
(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莫少龙等,2000)
31
(6) 辉长岩的种属划分
(a)按暗色/浅色矿物划分:
种属 1.暗色辉长岩 2.辉长岩 3.浅色辉长岩 4.斜长岩 铁镁 矿物 >65 35-65 10-35 <10 硅铝 矿物 <35
进一步增加过渡 为超镁铁岩 65-35 典型辉长岩 Py:Pl=58:42 90-65 >90
橄榄辉长岩 角闪辉长岩
16
碳酸岩的种属划分:
碳酸岩矿物>50%才称碳酸岩,进一步可根据碳酸盐矿物, 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命名。
方 解 石
白 云 石
0
方 解 石 碳 酸 岩
10
白 云 方 解 碳 酸 岩
50
方 解 白 云 碳 酸 岩
90 100
白 云 碳 酸 岩
17
碳酸岩的产状:
中心型碳酸岩杂岩体:多数与超基性-碱性岩 共生,与霓霞岩、橄榄岩等形成环状杂岩体。 脉状碳酸岩体:多数出现在杂岩体内或围岩中, 也有单独呈脉状体与偏碱性的超基性岩脉共生。
矿物成分: 以霞石等似长石类和碱性暗色矿物为主。
19
侵入岩主要类型
岩石名称 霞石 碱性辉石 磷霞岩 90-70 10-30 霓霞岩 70-30 30-70 霞霓钠辉岩 钛铁霞辉岩 30-10 70-90 <10 >90
《基性超基性岩类》课件

岩石的分类
1 火成岩
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和玄武岩。
2 沉积岩
由沉积物经长时间累积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砂岩和石灰岩。
3 变质岩
由旧有岩石经高温高压作用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如片麻岩和石英岩。
基性岩类的特点
1 富含镁铁
2 中等粘度
基性岩类中的矿物富含镁 铁元素,如辉石和橄榄石。
与酸性岩石相比,基性岩 类的岩浆具有中等粘度。
《基性超基性岩类》PPT 课件
在地壳中,基性岩类和超基性岩类起着重要作用。本课程将深入探讨它们的 特点、形成和演化,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地壳的成分
岩石
地壳的主要成分是各种岩石 类型:火成岩、沉积岩和变 质岩。
矿石
地壳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资 源,如铁矿石、铝矾土等。
其他成分
除了岩石和矿石,地壳还含 有水、气体和有机物质。
3 斑状结构
基性岩类中常见的特点是 具有斑状结构,由浅色矿 物和暗色矿物交替排列组 成。
超基性岩类的特点
1 富含镁、铁、钙
超基性岩类中的矿物富含 镁、铁和钙元素,如榴石 和辉钠石。
2 低粘度
超基性岩类的岩浆具有低 粘度,使其易于流动和侵 入其他岩石。
3 高铁镁比
超基性岩类中铁与镁的比 例较高,其中镁含量更多。
3
地壳作用
超基性岩类在地壳中经历变质和侵蚀,形成不同类型的超基性岩体。
应用领域
建筑材料
基性岩类可用于建筑材料,如花岗岩用于建筑或装饰。
冶金
超基性岩类中的矿物可用于冶金过程,如榴石中的铁矿石。
科学研究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类是地学研究和地球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对象。
基性岩类的形成和演化
超基性岩

1.超基性岩1.1超基性岩的一般特征1.1.1化学成分特征SiO2<45 %, 属于硅酸不饱和岩石;(K2O+Na2O)<1%, CaO+Al2O3也很少,富含FeO, MgO。
1.1.2矿物成分特主要矿物——橄榄石(OL)、辉石(Py),次要矿物——角闪石(Amp),黑云母(Bi)很少出现;长石很少(<10%)或几乎不含。
常见副矿物: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金属硫化物、尖晶石、铂族矿物、磷灰石等。
1.2超基性岩的代表1.2.1超基性深成侵入岩的代表——纯橄榄岩的特征,结构构造及产状(1)岩石颜色:新鲜的岩石呈深绿、,黄绿,褐绿色。
(2)结构构造:全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3)矿物组成:几乎全部(90~100%)由橄榄石组成,间或有少量(<10%)的辉石和角闪石。
副矿物多为矿,尖晶石和磁铁矿。
(4)产状:常与基性岩共生在一起,形成各种岩浆杂岩体,少数单独产出。
杂岩体一般呈不大的岩株、岩盆、岩床,多位于岩盆或岩床的底部。
1.2.2超基性浅成侵入岩的代表——金伯利岩的特征,结构构造及产状(1)颜色:灰绿色为主,还有各种颜色。
(2)化学成分:SiO2 一般33%左右K2O>Na2O,H2O和CO2含量高。
(3)结构构造:细粒结构,斑状结构;块状,角砾状,岩球构造。
1.2.3超基性喷出岩的代表——科马提岩的特征,结构构造及产状(1)化学成分:高MgO(>18%),高CaO/Al2O3>1,低碱K2O<0.9%。
(2)矿物成分:含MgO较高的橄榄石(Fo=90-95),富Ca的单斜辉石,铬尖晶石+ 基性玻璃,还有钛铁矿,磁铁矿。
(3)结构:鬣刺结构橄榄石和辉石的针状骸晶平行排列成簇,分布在玻璃基质中,似鬣刺草(澳大利亚的一种草名),鬣是马颈上的长毛。
鬣刺结构成因是熔浆快速冷却,长出了骸晶。
(4)构造:常见枕状构造(5)产状:在南部非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有发现。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粒状镶嵌结构
• 矿物颗呈近等轴的粒状, 彼此以直线镶嵌接触。理 想的情况是,在三矿物接 触处界线平直,三个交角 均为120°。
部分熔融结构
是橄榄岩在源区经历过部 分熔融的证据,表现为单斜 辉石中出现无光性的深色物 质麻点或周边出现海绵边。 海绵边是由细小的辉石、橄 榄石和空腔组成的,是熔融 时发生的破裂所致。部分熔 融进一步发展,在岩石中可 形成熔融囊体。
蛇纹石
滑石
菱镁矿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2、金伯利岩
6 32.95 2.37 3.69 7 27.31 0.28 3.80 8 26.33 1.89 5.09
7.53 1.64 0.15 0.16 29.65 6.91 0.09 0.25 11.02 1.40 0.50 1.26 0.29
3.30
3.16
0.20
0.11 16.43 21.78 0.25
4 42.50 -
1.04 1.92 7.54 0.26 0.15 44.56 1.81 0.20 0.01 0.72 0.31 -
- 0.22
5 49.54 0.26 4.59 3.03 5.71 0.08 1.55 23.21 8.53 0.60 0.20 2.53 - 0.03 0.07 0.35
橄榄岩——苦橄岩类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一、 一般特征 化学成分:SiO2含量<45%,K2O和Na2O含量
极少(<1%),CaO和Al2O3含量也很少,富含FeO, MgO。
矿物成分:铁镁矿物含量>90%
铁镁矿物占绝对优势——Ol,Py,Am 长石——不含或很少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表1-7 超基性侵入岩的化学成分
4.超基性岩类

25
5.次生蚀变
先期形成的岩石在后期岩浆作用或其他热液的作用 下,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
蛇纹石化、绿泥石化、透闪石化、次闪石化、滑石 化、碳酸盐化、水镁石化和硅化等次生蚀变,其中以蛇 纹石化最为常见。
蛇纹石化超基性岩在地表或断层带内,经长期风化 淋滤作用常形成由玉髓、蛋白石、菱镁矿、褐铁矿、高 岭石等组成的风化壳。
透辉岩 磁铁矿充填于辉石空隙中12
2.结构、构造
网状结构:橄榄岩蛇纹石化后,蛇纹石构成网状, 网孔中保留有橄榄石残余;是一种次生结构。
蛇纹石化橄榄岩 蛇纹石化强烈,橄 榄石呈细小残余, 具网状结构并析出 磁铁矿。
13
2.结构、构造 常见构造:
块状构造为主,也可见流动构 造、层状构造。
14
3.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岩性特征
多呈深色-黑色、黄绿色、暗绿色, 粒状或致密块状,最常见矿物:橄榄石、 辉石。
1.矿物成分 橄榄石——多为富镁的镁橄榄石—贵
橄榄石,它们常呈自形粒状,或被熔 蚀为深圆状,或与岩浆反应形成辉石 的反应边。此外橄榄石很容易沿裂纹 部分或全部蚀变为蛇纹石、滑石及菱 镁矿等。
6
1.矿物成分
辉石
斜方辉石:常见为富镁的古铜辉石、顽 火辉石,少量紫苏辉石。
硫化物及自然铂等。较多时构成矿石。
8
2.结构、构造
常见的、较典型的结构有: 粒状结构 镶嵌结构 包含(橄)结构 网格结构 海绵陨铁结构
有时可出现变形、出溶和扭折结构等。
9
2.结构、构造
粒 状 镶 嵌 结 构 —— 多 由 自 形 粒状Ol镶嵌而成。
包含结构——粗大的辉石或角闪石晶体中 包含有许多浑圆状橄榄石晶体,有时包含 较自形的钛磁铁矿。
《岩石学》课件第六章超基性岩

(5)矿物成分
橄榄石:斑晶和基质中都可以出现,具有世代关系“斑晶(地幔捕虏 晶)—基质”。斑晶常熔蚀呈浑圆形,基质中自形较好。易发 生蛇纹石化。
镁铝榴石:仅以斑晶(地幔捕虏晶)出现,常溶蚀成圆形。含量高、个体 大、颜色深的岩石常常含有金刚石。
上覆沉积岩为典型的放射虫硅质岩、薄层页岩和少量有孔虫灰岩, 也可以呈夹层产出。
四、地质分布与矿产、岩石组合与蛇绿岩套
1. 地质分布 超基性侵入岩属稀少岩类,并且主要是橄榄岩,规模小,多为小型
一个发育完整的蛇绿岩套,从底部向上岩石产出: (1)超镁铁质杂岩:由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组成,通常
具有变质构造 (有时称构造岩),蛇纹石化后成为蛇纹岩。 (2)辉长岩质杂岩:通常具堆晶结构,普遍包含堆晶橄榄岩和辉石岩,
且比超镁铁质杂岩较少变形。 (3) 席状岩墙杂岩。 (4) 枕状熔岩,蚀变后成为细碧岩石。
金云母:斑晶和基质中都可以出现,具有世代关系“斑晶—基质”。斑 晶常熔蚀,具有暗化边。基质中自形较好。含量高的岩石常常 不含有金刚石。
以及尖晶石、钛铁矿、铬铁矿、磷灰石、锆石和碳酸盐矿物、含水的 硅酸盐矿物等。
2.产状和产地
金伯利岩多呈岩筒(管)、岩墙(脉)产出。 我国山东、辽宁、湖北和贵州的一些地区有产出,并在山东等处找 到了金刚石原生矿。 国外著名的产地有南非的金伯利,苏联的雅库特,加拿大的魁北克 等。
第七章 超基性岩类
超基性岩和超镁铁(质)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超基性岩是以SiO2 含量为依据命名,超镁铁(质)岩是以富铁镁矿物而命名。 超基性岩都是超镁铁(质)岩,但是,绝大多数超镁铁(质)岩才是超 基性岩。如某些超镁铁(质)岩(辉石岩、角闪石岩等),几乎不含长 石,且常与橄榄岩等密切共生,SiO2属基性岩范畴,一般也归入超基性 岩类中讨论。
超基性岩

酸性岩类:主要为钙碱性系列的花岗岩-流纹岩类。
岩浆作用
岩浆形成于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硅酸盐 熔浆为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凝固后形成各种岩浆岩;另一部分是挥发 成分,主要是水蒸气和其他气态物质。
岩浆岩
根据岩浆岩形成的方式,岩体所处的位置和构造环境,可分为三类: 深成岩:岩浆在地壳较深的地方,在压力和温度较高的条件下,缓慢
冷凝而成. 浅成岩:岩浆在地壳不太深处,压力温度不太高的条件下,较快冷凝
而成. 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在常温常压下迅速冷凝而成.
其中深成岩和浅成岩是由侵入活动形成的,属侵入岩。
实验二: 岩石的识别、分类
和地层
一、什么是岩石
岩石是指地球上部(地壳和上地幔)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由一种 或多种矿物和胶结物、火山玻璃、生物遗骸等物质组成的具有稳定外 形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本身的形态、外貌特征以及矿物之间 的相互关系。
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的颗粒彼此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 岩石的结构、构造是科学家作为岩石鉴定和分类命名的依据,也是研 究岩石成因和演化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SiO2是岩浆岩中最主要的一种氧化物,因此,它的含量有规律的变化 是岩浆岩分类的主要基础。根据酸度,也就是SiO2含量,可以把岩浆 岩分成四个大类:超基性岩(SiO2 <45%)、基性岩(SiO2 4553%)、中性岩(SiO2 53-66%)和酸性岩(SiO2 >66%)。
岩石的碱度即指岩石中碱的饱和程度,岩石的碱度与碱含量多少有一 定关系。通常把Na2O+K2O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称为全碱含量。 Na2O+K2O含量越高,岩石的碱度越大。 A.Rittmann 1957年考虑 SiO2和Na2O+K2O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确定岩石碱度比较常用的组 合指数(σ)。σ值越大,岩石的碱性程度越强。每一大类岩石都可以 根据碱度大小划分出钙碱性、碱性和过碱性岩三种类型。σ< 3.3时, 为钙碱性岩;σ= 3.3-9.0时,为碱性岩;σ> 9时,为过碱性岩。
岩浆岩0第六章 超基性岩类

填隙结构
在先析出的硅酸盐矿 物间,充填着不规则的它 形金属矿物晶粒,又称海 绵陨铁结构。
主要矿物橄榄石和红棕 色黑云母颗粒间之间填 隙它形绿灰色尖晶石小 颗粒。
16
镁橄榄石—SiO2二元近结系
(((((21345)))))成成成在F分分分分o靠与靠位离近 E能F于与Q生近 形 和结从on形不ED的F成 少,被晶Sn点oi成O能左较 量反的处一如之2少侧多E不应平条(侧岩间n量时的饱呈件E时衡,石)的n,F合较下,形共o中F只,o, 小并的时量反见 存成 自 E的演和n的 被 E, F应橄 形到时岩 化 或与no浑 包形 掉内会榄 程浆 出 轻F,F圆 裹o成 ,o形被岩 度S中 微F反与i形 在的 形O成完, 高o可 过应Q周2颗 较少 成包全,F饱以 饱可共o粒 大橄 结辉围形和构石成必的。岩反岩有岩。应浆E石边来n类反结。型 为应构橄。边辉。岩。
17
(三)种属划分及其特征 深成超镁铁岩类可根据橄榄石、辉石、 角闪石的种类和相对含量进一步划分种属:
橄榄石含量
>90
90~70 70~40
40~5
<5
岩石种属
橄榄辉石岩 辉石岩 纯橄榄岩 橄榄岩 辉橄岩
橄榄角闪石岩 角闪石岩
岩石类型 纯橄榄岩类
橄榄岩类
辉石-角闪石岩类
18
超镁铁岩分类 Ol(橄榄石)
2
3
4
2.矿物成分特点: 铁镁矿物含量>90%;主要是橄榄石、辉石, 次为角闪石、黑云母。
(由于富含铁、镁矿物,故又称超镁铁质岩。)
硅铝矿物<10%。 金属矿物常见。
3.其他特点: 颜色深、比重大、常呈全晶质粒状结构、块 状构造。
4.分布 超基性岩在地球上的分布有限,出露面积不 超过岩浆岩总面积的0.4%,而且主要是深成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7-11
主要矿物
角闪石:在超基性岩中的原生角闪石为棕色普通角闪 石。 黑云母:黑云母为富镁黑云母或金云母。
蛇纹石:是橄榄石和部分辉石最常见的蚀变产物;分 为利蛇纹石、叶蛇纹石和纤维蛇纹石。从前所称的 “胶蛇纹石”,据电镜研究证明是上述三种蛇纹石呈 隐晶质细分散状、显均质性的混合物。呈斜方辉石假 象的利蛇纹石或叶蛇纹石又称为“绢石”。此外,皂 石、水镁石、菱镁矿、滑石、玉髓、次生石英等,在 蚀变的超基岩中也能看到。
2013-7-11
30
原岩恢复
超基性岩的不同岩石类型含矿性也不同,因此超基性岩原岩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从3方面着手: (1)根据残存的原生矿物:蛇纹石化较弱时,不同程度地保存有原生矿物残余,根据残存 旷物的轮廊所占的体积百分含量恢复原岩并不很困难。但应注意在同十岩石中橄榄石比 辉石更易蛇纹石化。 (2)根据原生矿物假象:橄榄石在蛇纹石化过程中往往析出尘点状的磁铁矿,这些磁铁矿 常常分布在橄榄石的晶体周围,当橄榄石全部变为蛇纹石后,这些析出的磁铁矿就残存 下来,构成了原来橄榄石的晶体形态——假六边形、纺锤形等。 (3)根据残存的结构:超基性侵入岩在蚀变过程中,其原生的结构也可以残存下来作为恢 复原岩的依据。例如纯橄榄岩。在蛇纹石化过程中,是先沿着瞰榄石的晶隙和裂隙发生 的,而残余的橄榄石就会在中间成孤岛状,称之为网状结构。蛇纹石化继续进行,残晶 消失,蛇纹石和细粒的磁铁8“,就沿着先发生蛇纹石化形成的“网环”分布,使网状结 构完好的保留下来。磁铁矿网状是纯橄榄岩特殊的结构之一,根据这种结构的存在就可 以判定原岩为纯橄榄岩。 此外,也有用岩石化学计算法恢复原岩的。但必须是蚀变作用除H20和CO2外,没有其 它组份明显地带进带出,才比较准确。
2013-7-11 5Fra bibliotek(二)侵入岩
橄榄岩-苦橄岩类岩石可形成单独的岩体, 也可和基性岩、碱性岩构成杂岩体。其 代表性的侵入岩为纯橄榄岩、橄榄岩和 辉石岩。
2013-7-11
6
(二)侵入岩
1。矿物成分 2。结构构造 3。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描述 4。岩石化学特征 5。次生变化及原岩恢复 6。岩体组合类型
纯橄榄岩 (Dunite) 橄榄岩 (Peridotite) 辉石岩 (Pyroxenolite) 橄榄辉石岩 (Olivine pyroxenolite) 角闪橄榄岩 (Hornblende peridotite)
2013-7-11
19
(1) 纯橄榄岩(Dunite)
全部或几乎全部由橄榄石(>90%)组成,可含辉石及 其它矿物,但后者<10%。向基性岩过渡者,可含少 量基性斜长石。
2013-7-11
23
(3) 辉石岩(Pyroxenolite)
几乎或全部由辉石(>90%)组成。可含有橄榄石、角闪石, 金属矿物。根据辉石种属可细分为以下类型: 1、方辉辉石岩(Ortho-pyroxenolite):斜方辉石含量 90~10,0%,根据斜方辉石种类的不同分别命名为顽火 辉岩、古铜辉岩及紫苏辉岩等。 2、透辉岩(Diopsidite):岩石几乎全由透辉石组成。 我国河北大庙有这种岩石产出。 3、二辉辉石岩(Websterite):主要由两种辉石组曲, 橄榄石含量一般<5%,河北小张家口超镁铁岩群中有二 辉岩产出。
24
2013-7-11
(4) 橄榄辉石岩(Olivine pyroxenolite)
橄榄辉石岩又称橄榄辉岩,是介于辉岩与橄榄 岩之间的岩石。由辉石和橄榄石组成,辉石是 主要的,含量60~95%,橄榄石含量小于40 %。
根据辉石的不同,可细分为橄榄单辉岩、橄榄 二辉岩和橄榄方辉岩。 四川含钒钛磁铁矿的红格岩体就产有橄辉岩。
第六章
超基性岩
超基性岩
超基性岩(Ultrabasic rocks)以SiO2 含量<45%及不含石英为特征。 超基性岩包括以下4类岩石: 1、橄榄岩-苦橄岩类; 2、金伯利岩类; 3、碳酸岩类; 4、霓霞岩-霞石岩类。
2
2013-7-11
一、橄榄岩-苦橄岩类
(一)一般特征 (二)侵入岩 (三)喷出岩
2013-7-11
4
(一)一般特征
由于镁铁质矿物在本类岩石中含量很高(>90%),所以又 称为超镁铁岩(Ultramafic rocks)。 超镁铁岩和超基性岩(Ultrabasic rocks)是完全不同的 两个概念。前者是以铁镁矿物含量>60%命名,后者是根 据岩石SiO2含量 (酸度) 命名。 超镁铁岩绝大多数都是超基性岩,但某些超镁铁岩如辉石 岩、角闪石岩等,根据SiO2含量应归属基性岩,可是它又 几乎不含长石,又常与橄榄岩等密切共生,因此仍放人超 基性岩类介绍。 本类岩石分布极少,约占岩浆岩分布面积的0.4%,其中 喷出岩更为罕见。本类岩石新鲜者不多,总是不同程度地 遭受蛇纹石化等蚀变。
2013-7-11
3
(一)一般特征
橄榄岩-苦橄岩类岩石是超基性岩中最常见 的一类,属硅酸不饱和的钙碱性系列的岩石, 化学成分总的特征是贫硅 (SiO2<45%)、 贫碱、富镁铁。反映在矿物成分上,几乎完 全由铁镁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辉石, 而无长石或长石很少(因而在较早的教科书 中称本类为无长石岩类)。
各类岩石种属间的矿物定量界线表示三角图上,其求法和 物理化学中三组分组成求法相同。应指出,三角图上得到 的是岩石基本名称,有的还根据辉石种属含量的不同或次 要矿物等进一步定名。
2013-7-11 17
橄榄岩类 辉石岩类
2013-7-11
18
主要种属
(1) (2) (3) (4) (5)
11
2013-7-11
2。结构构造
橄榄岩-苦橄岩类的主要结构有半自形粒 状结构、粒状镶嵌结构、海绵陨铁结构、 网状结构、包含结构及反应边结构等。 橄榄岩-苦橄岩类的主要构造为块状构造, 也有流动构造、层状构造。
2013-7-11
12
粒状镶嵌结构
是超基性岩中常见 的结构,粒状矿物 近等轴形,彼此呈 直线镶嵌接触。
纯橄榄岩常含金属矿物,含量较多时称磁铁矿纯橄榄 岩、或铬铁矿纯橄榄岩等。纯橄榄岩在岩体中呈相带 或透镜体产出,新鲜未蛇纹石化者少见(图Ⅶ—6)。 目前所知西藏普兰岩体和陕西松树沟超基性岩体中尚 存在新鲜的纯橄榄岩。松树沟的纯橄榄岩为浅黄色、 细粒结构、橄榄石含量达98%,仅颗粒边缘有少量蛇 纹石化。
1、方辉橄榄岩(Harzburgite):由橄榄石和斜方辉石组成,单斜辉石甚少。我国西 藏、陕西松树沟有这种岩石分布。西藏普兰岩体的方辉橄榄岩由橄榄石(74.7%)、斜 方辉石(23.4%)、单斜辉石(0.7%)和铬尖晶石(1.2%)组成,橄榄石和斜方辉石普遍 发育扭折带(同一颗粒上呈不均匀带状消光),斜方辉石具出溶“页片”。 2、单辉橄榄岩(Clinopyroxene peridotite):由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组成,斜方辉 石<5%,单斜辉石常为异剥石,因此也称异剥橄榄岩。 3、二辉橄榄岩(Lherzolite):名称来源于比利牛斯山区来兹湖(Lake of lhetz)。它 由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组成,两种辉石含量大体相近,每种辉石含量不得<5 %。另外还有呈包体产状出现的二辉橄榄岩,如福建镇海牛头山、河北张家口汉诺坝, 辽宁宽甸黄椅山等地新生代碱性玄武岩包体中都有,它是碱性玄武岩内超镁铁质岩包 体中最常见的一种岩石类型。
超基性和超镁铁质岩国内外有不同的分类方案,但多大同 小异,共同的依据都是根据橄榄石(Ol)、辉石(Py)、角闪 石(Hb)的含量,尤其是依据橄榄石含量进行划分。 国际地科联1972年地质年会通过的超镁铁质岩(深成岩) 定量矿物分类,把超镁铁质岩划分两大类型:橄榄岩类和 辉石岩、角闪石岩类。橄榄岩类和辉石岩类最常见。
2013-7-11
22
二辉橄榄岩(Lherzolite)
名称来源于比利牛斯山区来兹 湖(Lake of Lhetz)。它由橄 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组 成,两种辉石含量大体相近, 每种辉石含量不得<5%。 另外还有呈包体产状出现的二 辉橄榄岩,如福建镇海牛头山、 河北张家口汉诺坝,辽宁宽甸 黄椅山等地新生代碱性玄武岩 包体中都有,它是碱性玄武岩 内超镁铁质岩包体中最常见的 一种岩石类型。
2013-7-11
7
1。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橄榄石和辉石 (常变为蛇纹石、 绿泥石、滑石等)。 次要矿物:角闪石、黑云母,偶见斜长石。 副矿物:尖晶石类、铬铁矿、钛铁矿、磷灰石 及磁铁矿。
2013-7-11
8
主要矿物
橄榄石:为镁橄榄石(Fo100—90)和贵橄榄石 (Fo90—70)。自形晶者是结晶较早的产物,多 数被熔蚀呈浑圆状。 橄榄石易蛇纹石化,蛇纹石首先沿矿物的裂纹及 边缘交代,交代强烈时则全部变成蛇纹石,仅保 留橄榄石假象。在蛇纹石化的同时,游离出来的 铁质往往沿橄榄石裂纹或矿物边缘形成磁铁矿。
2013-7-11
27
2013-7-11
28
5。次生变化及原岩恢复
2013-7-11
29
次生变化
绝大多数超基性岩都发生以蛇纹石化为主的蚀变,蚀变过程中H2O起着 重要的作用。蚀变结果形成蛇纹岩、滑镁岩、石英菱镁岩。后两种蚀变 岩石在陕西煎茶岭超基性岩体中很发育。蛇纹岩通常为致密的、较暗淡 的深色岩石,多呈黑色、暗绿色、黄绿色,比重3.3~2.6。一般地表蛇 纹石化较强,向下逐渐减弱至消失。 蛇纹石化作用普遍被认为是一种热液水化作用。根据热液的来源分为自 变质和它变质两种。如果岩体内部蛇纹石化强烈,可能热液来自岩体本 身称为自变质;如果岩体边缘蛇纹石化强烈,向岩体内部减弱,说朋热 液主要来自围岩为它变质。例如新疆柯岗超基性岩体东段,由边缘向岩 体内部蛇纹石化渐弱,研究证明是它变质的蛇纹石化作用。 除蛇纹石化外,滑石化、透闪石化、绿泥石化在超基性岩中也常常发生。 陕西、河南两省交界处的松树沟纯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中,透闪石化、 滑石化十分发育,含量可达5~30%,也是橄榄石和辉石蚀变产物。绿 泥石化主要发生在蚀变的后期,常常交代橄榄石、辉石残晶,也交代蛇 纹石、透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