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ppt课件

比较分析
将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更 好地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和优劣。
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主题
构图
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主题,通常是关于人 物、事件、情感等,主题是艺术作品的灵 魂和核心。
构图是艺术作品的基础,包括布局、比例 、透视等,构图的优劣直接影响作品的整 体效果。
色彩
线条
色彩是艺术作品的重要元素,不同的色彩 搭配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规划
03
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城市空间。
07
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
现代艺术的代表流派与艺术家
1 2 3
印象派
代表艺术家有莫奈、雷诺阿等,他们的作品以光 影变化和色彩丰富为特点,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 生了深远影响。
立体主义
代表艺术家有毕加索、勃拉克等,他们的作品以 几何图形和拼贴手法为特点,打破了传统的绘画 空间概念。
线条是艺术作品的骨骼,是表现形态、质 感、空间感的重要手段。
03
绘画艺术欣赏
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01
绘画风格
中国画注重意境和神韵,强调主观感受和笔墨情趣;西方画则注重透视
和色彩,追求真实感和立体感。
02
绘画题材
中国画多以山水、花鸟、人物为题材,表现自然美和人文美;西方画则
多以宗教、历史、现实生活为题材,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性。
戏剧
通过表演创作的艺术 形式,包括话剧、歌 剧、舞剧等。
02
艺术欣赏入门
艺术欣赏的意义
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培养 人们对美的敏感和鉴赏能力, 使人们更加欣赏美、发现美。
促进情感表达
艺术欣赏课件

❖ (三)艺术是审美的结晶
❖ 艺术并不反映社会生活的全部,它反映的是富 有审美价值、审美属性的社会生活;艺术家在 创造艺术作品过程中,又集中体现他们的审美 理想、审美情感、审美评价与审美判断;艺术 家的创造活动属于审美创造,对生活是一种艺 术提炼、升华;艺术品、艺术世界能够为人们 的生活提供美的欣赏的对象,为人们带来美的 享受,帮助人们美化心灵、美化生活,提高人 生品位和生活质量。
❖艺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必然来源于社会生活,反 映社会生活。艺术以特有 的方式认识、反映把握世 界,并以创造性的艺术实 践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关键词
(一)主体性 (二)形象性 (三)审美性 (四)创造性
❖ (一)艺术是最具有主体意识
❖ 艺术家创造倾注全部的自我意识,感知觉、联 想、想象、感情、意志、思想、理智、人格、 意识、潜意识、甚至生理能量等。欣赏者也要 全部投入自我意识,才能得到全方位的欣赏、 享受。艺术创作与欣赏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
❖ (四)艺术具有创造性
❖艺术家具有造物主一样的力量,能 够创造全新的艺术世界。
❖艺术最具有主体性、独特性、原发 性和创造性的。
❖艺术不可重复、不可模拟。 ❖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由以上对艺术本质的分析,可以 把握艺术的奥秘,感受艺术的魅力。
1、情感的魅力 2、想象的魅力 3、创造的魅力
❖ 科学(包括自然与社会科学)有科学家的创造 性,但研究过程中必须排除个性爱好兴趣感情 情绪,科学成果具有可测性、可重复性、可实 验(验证)性、普泛性、通用性,科学真理放 之四海而皆准。
❖ (二)艺术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性
❖诗人被生动而鲜明的现实描绘武 装着,诉诸读者的想象,在真实 的图画里显示社会中某一阶级底 状况,由于某一种原因,业已大 为改善,或大为恶化。
艺术欣赏作文

艺术欣赏作文艺术欣赏作文600字(通用30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艺术欣赏作文600字(通用3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欣赏作文篇1艺术——人们琐碎生活中的超脱,黑暗烟尘中的一股清流。
在那些旷野巨作之后,又藏着怎样的心。
跨入那并不高的门槛,迎面而来的是隐隐约约笑意,仿佛笑也是一种味道,雕像摆在不大的博物馆中,几经岁月的洗礼,尽显出凝重华贵。
奇怪的是,雕像并没有被禁锢在玻璃柜中,而是直接裸露在橘色的投影灯光下,泛出道道光景,若黯淡的夕阳般肃静,一个戴面纱的女人,翩似惊鸿,婉如游龙。
而在这美艳动人的外表下,却看不到彷徨与流离,相反,她的心却如“照人冰雪自天真”般纯净。
我不知道创造她是怎样一个人,但我已经看到了那个艺术家的影子,这就足够了。
我不知道自己生涩的笔,是否能勾勒出她的嫣然轻笑,或是浅盏凝然,亦不知道是否能拂开历史的迷雾,望见她那颗至真至纯的心。
理解,即价值?或许也并非如此吧。
我想到了《蒙拉丽莎》,她一笑,就是永恒,而又何尝有人知晓她为何而笑?抬起头,我看着眼前,这些雕像中雕刻的多是凡人,他们或许没有惊人的美丽,亦或许没有精细的雕琢与修饰,却在不经意间将艺术诠释。
这一切是这样美好纯真,却又质朴无华,雕像已在我的心中永生,在每个人心中永生。
可能正是因为共鸣,我们才会为艺术所感动。
人生只不过是一场绚烂花事罢了,要理解艺术何谈容易!即使懵懵懂懂,但我知道,我曾被雕像感动。
这已经足够足够了。
爸爸妈妈常说:“有些事,长大就会明白。
”但有些事,永远也不需要明白,只沉浸在其中,即可。
艺术欣赏作文篇2艺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哪怕是一首歌,一本书,一幅画,一件瓷器,或是一件毫不起眼的工艺品,都有着艺术的独到魅力。
凡此种种,呈现了艺术之美。
有的虽然渺小,却也是一个有心者倾注了无限热情的产物。
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

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是指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分析、理解和评价,从而达到欣赏和领悟艺术的目的。
艺术鉴赏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观察
观察是艺术鉴赏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观察艺术作品时,要注意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线条、光影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还要注意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步:分析
分析是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理解的过程。
在分析时,要注意作品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的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要注意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步:理解
理解是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领悟的过程。
在理解时,要注意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要注意作品所表达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步:评价
评价是对艺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在评价时,要注意作品的
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要注意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艺术鉴赏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需要我们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和评价,从而达到欣赏和领悟艺术的目的。
艺术欣赏的方法与技巧

艺术欣赏的方法与技巧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作品的欣赏不仅可以带给我们视觉和听觉的愉悦,还可以让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启迪。
然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件艺术作品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去欣赏,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艺术欣赏的方法与技巧。
一、了解基本知识和背景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和背景,为此可以阅读一些资料或者听一些专家的讲解。
例如,在欣赏绘画作品时要了解画家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意图等信息,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同样,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时代背景等也都可以对我们的欣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注重细节和表现手法艺术作品中的细节和表现手法往往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画家或作家的意图和情感。
因此,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应该注重细节,比如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服装等细节,还要注意颜色、光线、对比度等细节,这些都会对我们的欣赏体验产生影响。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关注作者的语言运用、结构设计、人物描写等细节,这些都是作者对作品进行情感表达的手法。
三、客观看待作品艺术作品是一种高度主观的表达方式,每个人对作品的看法都可能不同。
因此,在欣赏作品时应该保持客观,不要轻易接受他人的评价,而要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还要尊重作者的创作自由和权利,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作品之上。
四、多角度思考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可以从历史和社会背景、创作手法、感官体验以及哲学思考等多个角度去探讨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作品,也可以启迪我们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五、不断积累经验艺术欣赏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沉淀。
只有多看、多听、多思考,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欣赏方式和品味。
因此,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多去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场所,在专家的引导下学习和探索作品的深层含义。
浅析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

浅析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摘要:艺术创作活动是一种先进而复杂的精神活动和人类独有的实践活动。
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技巧,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的活动就是艺术创作。
关键词:艺术欣赏;艺术创作;艺术体验一、艺术欣赏(一)含义艺术欣赏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官接触所产生的审美快感。
它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即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娱乐等全面的心理活动。
(二)艺术欣赏与艺术鉴赏艺术鉴赏通常又被称作艺术欣赏,二者好像是可以通用的同义词,其实不然。
下面是《辞海》对“欣赏”与“鉴赏”的解释:欣赏;欣赏;玩耍。
欣赏:人们通过特定的媒介和艺术形式,逐渐进入到具体的情感、经历、欣赏和鉴定作品的精神活动中。
在中文里,艺术作品的“欣赏”与“鉴赏”是有文意区别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用“欣赏”一词来描述一些情感意识活动,欣赏可以表示喜欢或者认为好,如欣赏一件雕塑作品、欣赏一部优秀的戏剧等。
通过欣赏体验,内心会获得如愉悦、悲伤、宏伟、甜蜜甚至还可能是一些不可言说的感动。
艺术鉴赏较之艺术欣赏,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层次更高。
艺术欣赏是一种艺术活动一种认识活动,人人都可以参与,无论年龄、无论文化背景。
有一种说法,即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完成的,某个角度来说确实如此,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必然离不开艺术欣赏活动。
二、艺术创作(一)创作含义创作即创造,创造出这个世界所没有的、不存在的。
(二)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创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艺术活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艺术种类、不同的创作方法来讲,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千差万别的。
但还是有一点规律可循的,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或三个阶段,即: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艺术传达活动。
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其实三者是分不开的。
在艺术交流的过程中,对原有的意境进行不断的补充和修改,在意境的过程中,考虑了艺术交流和艺术表现的問题。
浅谈艺术欣赏

74 “艺术欣赏”这四个字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了。
可是,说实在的,有些人都未必就懂得艺术欣赏。
而有的人甚至连什么是艺术欣赏都不明白,比如它的内涵、外延是什么,不明白什么是艺术欣赏,怎么去欣赏。
所以,我在此首先要将什么是艺术欣赏讲一讲。
“艺术欣赏”由两个概念组合而成,一是艺术,一是欣赏。
所谓艺术,就是用某种表达方式巧妙地表达艺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和人生理想的种种文本。
艺术这个大的系统中包括文学、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美术等不同的种类。
通常,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文学艺术,是以文字语言为最基本的表达方式。
而不同的艺术门类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艺术语言。
比如音乐运用听觉语言,美术运用视觉语言,等等。
而所谓欣赏,就是阅读艺术作品,就是通过艺术作品,同艺术家或欣赏者展开的一种“对话”活动。
艺术作品的创造通常需要专门的人才去做,去研究,而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但是,艺术欣赏人人都能做到。
只要想去参与,你就在进行艺术欣赏活动;只要你用心参与,你就能够做到一个成功的欣 赏者。
作家李广田把艺术欣赏分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最低限度,你要真正懂它,你应当从中吸收思想的启示,情感的激发或调理。
甚至你也应当体会作者的甘苦,从而捉摸一些艺术的慧巧”。
而第二个层次,即一个更高的层次,要求“有批评的成分,也应当有创造的成分”。
如果你像陶渊明讲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连第一个层次都达不到,那就算不上是欣赏活动了。
对于不同的艺术门类,欣赏活动的方式规律和要求可能是不一样的,但也有共同点,最起码就要包含三个要素:艺术作品、欣赏者和两者的接触。
而欣赏的步骤可以分为面对作品、进入作品、共鸣和超越作品四个阶段。
“面对作品”使你和欣赏者通过作品这一桥梁建立了联系,这是前提;而后三个阶段才能说明你真正地进入了欣赏活动。
一般来讲,欣赏活动成功与否,是对个人审美能力高低的检验,也是对个人人格素养高低的检验。
艺术欣赏名词解释

1.艺术:【词义】人类群体或者个体对于审美知,以及审美之下的产物。
[1]2.艺术欣赏的定义包括人们的感官接触到艺术作品产生审美愉悦: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
3.艺术创造:通常指艺术创作,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
4.艺术批评:指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
5.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6.立体主义:立体主义致力于解决绘画语言问题,或者是表现形式问题,也就是在新的时代下,应该“怎样画”的问题,而在“画什么”上,则仍然是相当传统的,不论是马蒂斯、毕加索,他们画的无非仍旧是忠于模特儿或风景等现实景象,只是并不依照传统方法去画而已。
7.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在书法中,人们通常说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分别是以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这四位的姓来命名的8.北京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四面由筒子河环抱。
城四角有角楼。
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2011年国庆期间,故宫8万人限流措施一度“失守”,对此,故宫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故宫将考虑推行分时段限流,日限8万人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影艺术欣赏——《荒岛余生》观后感:在孤独中学会爱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就像艺术家播下的一株花、播种、成长,开花,欣赏花的人,先看到了花的本身,是如何的娇艳、唯美,然后才闻到花的香味,往深了想,才会感叹这花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到今天的美艳,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艺术传播即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以往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欣赏,大多采用简单的、直接的传播方式,传播的意义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致使传播功能落后,未能对艺术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
而在近百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迅捷发展对于艺术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电子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以及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艺术传播方式和功能获得重大进展。
它不仅使影事艺术成为当今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样式,同时也将其中许多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影响到其它艺术样式,事像技术的优越性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艺术传播在当代艺术活动领域,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于艺术品的传播形式、规模、速度、周期、增殖量大小,以及对于接受者的接受方式、欣赏情趣等,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荒岛余生》查克身为联邦快递的系统工程师,不论是他的私生活或是工作都讲求精准效率,他的个性急躁,因此对一切都讲求速度,加上他有绝对的控制欲,所以他的起居生活和工作行程随时随地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虽然他的事业成功,但是情感却是另一回事。
由于他是个超级工作狂,所以很少有时间陪女友凯莉,因此他们的关系出现危机。
在一次出差的旅程中,查克搭的小飞机失事,他被困在一座资源贫瘠的无人荒岛,当他失去现代生活的便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生活唯一的目的就是求生,他的人生观反而逐渐有所转变,当他发现生活的压力顿时消失,便开始反思人生的目的,最后对于工作、感情,甚至生命本身都有全新的体会和领悟。
《Cast Away》是一部让人无限联想和启发的电影。
主角是个联邦快递业务督导,是个整天在各地飞来飞去工作。
在一次不幸的空难中他幸运的成为了唯一的生存者,但更不幸的是他漂流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岛上,和他一起的只有一快镶有未婚妻相片的怀表一个排球一个联邦快递和一个皮划艇,他曾经想过划皮划艇离开荒岛但因为海上波浪太大他失败了,皮划艇也坏了,而这时他知道他将在荒岛上度过余生。
他也想过死,他曾经爬上山崖试图用绳子将自己吊死,但上天给予了他再一次生命,他没能按计划吊死。
于是他想要呼吸,想要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即使是在这个荒岛上。
4年以后他已经成了一位出色的捕鱼者,怀表上未婚妻的相片成了他求生的希望,排球成了他唯一的朋友Wilson,而那个联邦快递成了他生存的责任,4年了他没有因为好奇而拆开那个快递,电影导演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幽默的说那个快递里面是一个防水的太阳能卫星电话。
但就在4年以后一快飘来的钢板使得他又燃起了离开荒岛的欲望,他将树皮和树木做成了木筏将钢板做成了船帆。
这次他成功了,他成功的逃过了海浪经过几天的海上航行他的船帆没了而好友Wilson也飘走了,他又绝望了,而这时一艘货轮发现了他将他救了上来,4周后他出现在去孟菲斯的飞机上,当他得知未婚妻已经嫁人后他十分失望,于是他能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将那个联邦快递送到4年前就该拿到它的May手上,但是May却没有在家,他只好留了个便条,在一个十字路口他找不到回孟菲斯的方向,正在这时一个美丽的女孩给他指了路,当他刚准备走时他才意识到刚才的女孩可能就是May,这时这部电影最有给人联想和启示的一幕出现了,他站在十字路中间,站在交叉路上迷茫的看着4个通往远方的公路,他不知道他的未来在何方。
毫无疑问,影片《荒岛余生》最具戏剧张力的部分,绝对是主人公身陷孤岛的四年光阴,这是这部影片的重中之重,从时间的分配上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然而,这段戏对于主题思想的提炼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最多只是一种铺垫而已。
从功效上看,这一个多小时的传奇经历更多地只是具有某种猎奇的意味,本片真正能让人产生触动的“戏肉”其实并不在这里,而在这个故事一前一后人物内心的变化上。
也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中撞与鲜明的对比,影片所蕴含的思想被一点一点地抠了出来。
本片与《肖申克的救赎》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有一个找寻自身价值,实现人生目标的主线。
(区别是安迪被困在监狱,而恰克则是身陷孤岛)也都有一个历劫重生的故事格局。
但是。
《肖申克》当中的安迪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荒岛余生》里的恰克似乎在物欲横流的现实当中迷失了方向。
从两部作品不同的结尾来看,《荒岛余生》彰显出一种沉重的现实思考,明显缺乏《肖申克的救赎》包含机锋、鞭辟八里的警世意味,这是二者问最大的不同。
对于威尔逊:查克沦落荒岛之后,他的任何情感都没有了寄托,他无法与人倾诉心中的痛苦与孤独,当他发现他与willson交谈,能抵消一些寂寞时,在这个只有他的世界里,他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给了这个排球,以至于这个排球就成了查克在这个小岛上的唯一的亲人,唯一的精神支柱.在海难之后,他痛不欲生,就说明了这一点。
四年之后,当查克离开荒岛回到文明世界,他发现自己的未婚妻已经别嫁给他人;四年之后,当查克离开荒岛回到文明世界,他发现自己已经无法适应那种紧张忙碌的生活节奏;四年之后,当查克离开荒岛回到文明世界,他发现上天和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四年之后,我们的查克•诺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究竟应该何去何从?这是电影《荒岛余生》最后留给观众思考的一个问题。
的确,《荒岛余生》是一部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去反省的电影。
它的主题不像一般的好莱坞作品那样鲜明,而是显得较为复杂化,多样化。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探讨生存意义的作品,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反映孤独与抗争的作品,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批判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淡化冷漠的作品。
而我则更愿意从一些细节入手,看电影《荒岛余生》如何演绎爱的主题。
有人认为,查克获救回到文明世界之后,应该把他的未婚妻抢回来,破镜重圆,而且很明显,他的未婚妻还是爱着他的,也愿意回到他的身边。
为什么查克要表现得那么懦弱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细节,这个细节未必会有观众留意到,也未必会有观众记得:在未婚妻(此时已成为别人妻子)的家里,查克说,有一个问题想要问对方。
此时海伦立即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查克的问题。
气氛忽然间变得浓重起来,双方沉默了几秒钟之后,查克把他的问题说了出来,至于问题是什么,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是关于一个什么棒球队的。
然后我们的女主角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双方开始谈论球队的一些事。
其实查克要问的根本不是什么棒球队,他不可能深夜探访就是为了要问一个如此无关紧要的问题。
查克究竟想问些什么?海伦为什么一听到查克的话就紧张得屏住呼吸?是的,你和我猜想的一样,查克可能是想问海伦愿不愿意回到自己的身边,而可能海伦也和我们猜想一样,所以她忽然间变得很紧张,因为她心里十分矛盾——第一,她依然深爱着自己的未婚夫,存在一丝破镜重圆的幻想;第二,她已经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爱着自己的丈夫,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这个现实又是她不得不接受的。
因此,假如查克真的问了那个问题,海伦必然会难以回答。
但是查克最终还是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扯到了毫不相关的棒球上。
查克做出这个临时的改变,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机场上海伦由丈夫搀扶着上车的一幕以及海伦女儿的照片,这一切都告诉查克,海伦已经为人妻为人母,而且生活得十分幸福。
海伦的屏气等待更是让他不忍心提问,不忍心打乱这个美满家庭的生活节奏。
查克变了,四年的荒岛生活让查克彻底地改变了。
这种改变不仅仅表现在他身体上(据说男主角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先是去增肥,后来再减肥,导演还为之停机半年),更大的变化在于他的人生观,四年的荒岛生活让他学会了如何去关爱他人,而不仅仅是只知道工作工作再工作(原先的查克就是一个工作狂,连牙齿坏了都顾不上去看医生)。
孤独让查克学会了爱。
孤独甚至让查克学会了关爱一只没有生命的排球。
他把这只排球称之为威尔森(Wilson),并通过假想赋之以人性,与之交谈。
试想一下,不久之前还在喧闹的人群中,忽然间就被抛到了一个荒岛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孤独,恐惧,随后是绝望……当一个人被迫面临这种境况的时候,他所要抗争的不仅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更可怕更重要的是如何战胜自己。
当查克几次在海边的沙滩上写下大大的“HELP”却毫无用处之后,他终于意识到,在这个荒岛上任何人都帮不了他,只能靠自己了。
他利用漂上来的邮包里的东西为自己的生活创造着便利,喝椰子汁,钻木取火,捉鱼叉蟹……刚开始时,所有这一切对查克而言都是那么的难那么的不顺心。
他企图出海时弄伤了大腿,他钻木取火时弄伤了手掌……所有这一切让查克沮丧透顶,他忍不住发火了,砸东西,大喊大叫,他想发泄着自己心中的一切,他像个孩子一样需要别人的倾听和安慰——而在这个荒岛上除了他自己之外,别无他人。
这个时候的查克,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得到,他有多么的想念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有多么的想念自己美丽温柔的未婚妻!越是孤独这种想念将越强烈,最终使人崩溃。
幸运的是,我们的男主角无意间看到了那只排球沾着自己的血迹——那只印有“Wilson”的排球——他利用血迹画了一张脸。
感谢那团血迹,查克从此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心事的知心朋友,这个沉默的朋友就这样一路陪着查克,风风雨雨走过了四年。
“Four years later.”——电影就是用这么三个单词,让我们的男主角由一个胖子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身姿矫健的“野人”。
三个单词太短,四年又太长。
相信大家都记得一个镜头,查克为了造船还差一段绳子的时候,他爬上荒岛的小山上,拉起了一根悬着木头的绳子——那是他想自杀之前做的一个试验,虽然最终查克还是没有自杀,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但是我们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到,在这四年里他内心是何其的痛苦,他所受的是怎样的煎熬。
他一遍一遍地用小手电筒照着未婚妻的照片,直到把电耗尽;他甚至不顾生命去保护一只排球……四年的孤独让查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性,也让他学会了爱。
如果说四年对于过去的工作狂查克而言是短暂得根本就不够用的,必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影片开场的那一段他在俄罗斯的一个工厂里所训斥的那样,但是四年对于荒岛上的生活实在是太漫长了。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查克手里的怀表从他被漂到荒岛上的那一刻起就坏了,彻底地停在了某一个时间点上,似乎象征着时间一下子停了下来(其象征意义还表现在后来查克把怀表还给未婚妻,表明他后来人生观的变化),这个之前视时间如生命的工作狂忽然间发现时间变得如此漫长,甚至变得如此多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