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口腔疾病用药
咽炎鼻炎口腔用药的适用范围和禁忌情况

咽炎鼻炎口腔用药的适用范围和禁忌情况咽炎、鼻炎以及口腔疾病是我们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药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在使用口腔用药时需要知道适用范围和禁忌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咽炎、鼻炎以及口腔用药的适用范围和禁忌情况。
一、咽炎用药的适用范围和禁忌情况咽炎是咽部黏膜发炎的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喉咙干痛、声音嘶哑等。
在进行咽炎治疗时,我们使用的口腔用药需要符合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禁忌情况。
常用的咽炎口腔用药包括消炎止痛类药物、舒缓咳嗽类药物等。
1. 适用范围:咽炎口腔用药适用于咽喉部黏膜发炎引起的喉咙肿痛、疼痛、红肿等症状。
这类口腔用药可通过喷雾、漱口液、含片等方式给予患者,能够减轻喉咙不适感。
2. 禁忌情况:咽炎口腔用药不适用于咽喉部化脓性感染、出血性疾病以及有明显过敏史的患者。
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禁忌情况,使用口腔用药可能导致症状加重或引起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二、鼻炎用药的适用范围和禁忌情况鼻炎是鼻腔黏膜发炎的疾病,常见的症状有鼻塞、打喷嚏等。
鼻炎口腔用药能够帮助缓解症状,但同样需要了解适用范围和禁忌情况。
1. 适用范围:鼻炎口腔用药适用于鼻腔黏膜发炎引起的鼻塞、流涕、瘙痒等症状。
这类药物常见的给药方式有鼻腔喷雾、滴鼻液等。
2. 禁忌情况:鼻炎口腔用药禁忌于对该类药物过敏或存在服用该类药物后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口腔疾病用药的适用范围和禁忌情况口腔疾病包括口腔溃疡、牙龈炎等,这些疾病对于口腔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针对口腔疾病,口腔用药也有其对应的适用范围和禁忌情况。
1. 适用范围:口腔疾病用药适用于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引起的口腔不适、出血、红肿等症状。
常见的口腔用药形式有漱口液、口腔喷雾等。
2. 禁忌情况:对于某些口腔用药成分过敏或有其他口腔病变引起的症状,均属禁忌情况。
使用药物前,建议谷洗口腔,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的药物。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剂型选择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剂型选择在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药物的剂型选择是提供合理医疗保健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适的药物剂型可以更好地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依从性。
下面将从口服药物剂型、注射剂剂型和外用剂型三个方面,介绍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剂型选择。
一、口服药物剂型口服药物剂型是基本医疗保险常用的剂型之一,它具有便于患者使用、存储和运输的优势。
常见的口服药物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糖浆剂等。
首先,对于儿童、老年人或者患有吞咽困难的患者,推荐选择糖浆剂型。
糖浆剂型可通过调整剂量、改变口味等方式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其次,对于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以优先考虑控释剂型,如缓释片剂。
控释剂型可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浓度,减少患者频繁的用药次数,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对于需要快速起效的急性病症患者,需要选择快速释放剂型,如口腔崩解片剂。
崩解片剂可以在口中迅速崩解,使药物迅速吸收,起到快速缓解症状的作用。
二、注射剂剂型注射剂剂型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必需剂型,例如无法经过口服吸收的药物、紧急抢救等。
常见的注射剂剂型有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皮下注射剂等。
静脉注射剂是一种常见的剂型,可以迅速将药物输送到全身循环系统,适用于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快速起效的治疗。
肌肉注射剂适合一些需要缓慢吸收的药物,其吸收速度相对比静脉注射慢一些。
皮下注射剂则适合对药物吸收速度要求较慢,需要较持久疗效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注射剂剂型时,应该遵循“口服优先、注射静脉化”的原则,尽量减少注射剂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三、外用剂型外用剂型是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常见剂型之一,适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眼科疾病、口腔疾病等。
常见的外用剂型有乳膏剂、霜剂、凝胶剂、眼用滴眼剂、眼膏剂、口腔溶液剂等。
对于局部疾病,如皮肤疾病,乳膏剂、霜剂等外用剂型更适合,可以直接涂抹于患处。
而眼科疾病常使用眼用滴眼剂、眼膏剂等剂型,方便患者进行眼部用药。
黏膜给药名词解释

黏膜给药名词解释
黏膜给药是一种通过将药物直接应用于人体黏膜表面,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目的的给药方式。
这种给药方式具有方便、快速、安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鼻腔、眼、阴道、皮肤等黏膜部位的疾病治疗。
1. 口腔黏膜给药
口腔黏膜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涂抹在口腔黏膜表面,通过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给药方式适用于口腔溃疡、口腔炎、咽喉炎等口腔疾病的治疗。
2. 鼻腔黏膜给药
鼻腔黏膜给药是将药物涂抹在鼻腔黏膜表面,通过鼻腔黏膜的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给药方式适用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的治疗。
3. 眼黏膜给药
眼黏膜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滴入眼内,通过眼结膜的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给药方式适用于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症等眼部疾病的治疗。
4. 阴道黏膜给药
阴道黏膜给药是将药物涂抹在阴道黏膜表面,通过阴道黏膜的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给药方式适用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5. 皮肤黏膜给药
皮肤黏膜给药是将药物涂抹在皮肤表面,通过皮肤黏膜的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给药方式适用于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等皮肤病的治疗。
总之,黏膜给药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在使用黏膜给药时,应注意药物的浓度、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确保用药
的安全和有效性。
口腔用药知识点总结

口腔用药知识点总结口腔用药是指在口腔领域内使用的药物。
口腔用药包括口服药物、口腔喷雾剂、口腔贴剂、口腔凝胶、口腔漱口液等。
口腔用药可以用于治疗口腔疾病、口腔感染、口腔疼痛等疾病,也可以用于口腔保健和美容。
了解口腔用药知识对于口腔健康和治疗口腔疾病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口腔用药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口腔用药的特点口腔用药有其特有的特点,首先,口腔黏膜是身体最薄的黏膜之一,其吸收性非常强,因此口腔用药作用迅速,而且能够通过黏膜快速吸收到血液循环中。
其次,口腔黏膜表面有许多褶皱,能增加吸收面积,有利于药物吸收。
另外,口腔黏膜还含有丰富的血管网,可以使口腔用药迅速分布全身。
常见的口腔用药形式口腔用药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和治疗需求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口腔用药有以下几种常见形式:1. 口服药物:口服药物是最常见的口腔用药形式,它包括药片、胶囊、颗粒等,通过口腔道进入体内,然后通过消化道被吸收到血液中。
口服药物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但可能需要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2. 口腔喷雾剂:口腔喷雾剂是一种通过喷雾装置将药物喷到口腔黏膜上的形式,常用于治疗口腔炎症、咽喉炎等疾病。
口腔喷雾剂有利于药物迅速渗透到黏膜内,比较适合于需要快速缓解症状的情况。
3. 口腔贴剂:口腔贴剂是一种可以附着在口腔黏膜上的贴片,包括口腔溶解片和黏附片。
口腔贴剂的优点是不需要水,使用方便,而且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
4. 口腔凝胶:口腔凝胶是一种凝胶状的药物剂型,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疾病。
口腔凝胶能够长时间停留在患处,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
5. 口腔漱口液:口腔漱口液是一种用来漱口的溶液,能够达到清洁口腔、杀菌消炎、调整口腔酸碱平衡等作用。
常见口腔用药药物种类口腔用药中常见的药物种类有:1. 抗生素:用于治疗口腔感染、牙周炎、牙根尖周炎等细菌感染疾病。
2. 消炎药:用于治疗口腔炎症、溃疡、牙龈炎等疾病,常见的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3. 止痛药:用于缓解口腔疼痛,例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吗啡等。
小口病是什么病眼科,治疗方法

小口病是什么病眼科,治疗方法小口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又称为流行性角结膜炎。
该疾病主要影响眼部和口腔黏膜,通常在秋季和冬季高发。
病情特点:小口病的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染途径传播,如触摸眼睛、鼻子、口腔等。
感染后主要症状包括:眼部疼痛、刺痛、流泪、眼红、流涕、过敏性结膜炎等,口腔疼痛、溃疡、口角干裂等。
该疾病常常会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需要尽早治疗。
眼科治疗:1. 冷敷:用冰块或毛巾冷敷患眼,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
冷敷有助于减轻眼部疼痛和情况。
2. 消炎药滴眼剂:医生会开具相应的消炎药滴眼剂进行治疗,滴眼剂的剂量和使用次数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来进行。
3. 对症治疗:根据病情,医生还可能开具其他对症治疗药物,如抗过敏类药物、角膜修复剂等。
口腔科治疗:1. 漱口:用盐水、草本水或消毒液(过量使用会损伤口腔黏膜)进行漱口,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
最好是在用草本水,如洋甘菊水、金银花水等,可以减轻口腔症状。
2. 药膏涂抹:医生会开具相应的口腔药膏,对口腔黏膜进行涂抹治疗。
如芬必得、蒙脱石口服凝胶等,可以缓解口腔疼痛并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3. 特殊饮食:避免食用辛辣食品、咖啡、酒类等刺激口腔的食品。
多吃富含维生素B、C及蛋白质的食物,如核桃、杏仁、牛奶、鸡蛋等。
同时,保持口腔清洁及卫生,勤换牙刷。
注意事项:1. 尽量避免和已知感染的人接触;2.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清新;3. 在治疗期间尽量避免使用隐形眼镜,以免加重病情;4. 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于刺激口腔的食品。
5. 如出现症状,请及时就医治疗,切勿自行乱用药物,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6. 在疾病治愈后,及时更换眼镜和牙刷等个人物品,以避免二次感染。
总之,小口病虽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影响。
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疾病的扩散。
咽炎鼻炎和口腔炎的综合用药指南详解

咽炎鼻炎和口腔炎的综合用药指南详解咽炎、鼻炎和口腔炎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和口腔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正确的用药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咽炎、鼻炎和口腔炎的用药指南,为您提供全面的医疗参考。
一、咽炎的用药指南咽炎是咽部黏膜的炎症,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以下是咽炎的常见症状:咽部疼痛、咳嗽、喉咙发红、咽部干燥、声音嘶哑等。
1. 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抗生素是必要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但是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抗生素无效。
2. 镇痛药:咽炎常伴有咽部疼痛,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疼痛和发热。
3. 口服润喉片:口腔润喉片含有消炎镇痛成分,能够缓解喉部疼痛和干燥,提高咽部黏液分泌,推荐使用。
4. 漱口溶液:漱口溶液具有消炎、杀菌和舒缓咽喉的作用,可使用相应的药物漱口溶液进行咽部消毒。
二、鼻炎的用药指南鼻炎是鼻黏膜的炎症,常见的类型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
以下是鼻炎的常见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
1. 抗组胺药:过敏性鼻炎是最常见的鼻炎类型,抗组胺药是主要的治疗药物。
常用的抗组胺药有扑尔敏、氯雷他定等,能够有效缓解鼻部症状。
2. 鼻用激素喷雾剂:对于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鼻用激素喷雾剂能够减轻鼻腔黏膜的充血和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3. 清洗鼻腔:鼻炎患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是专门的鼻腔清洗剂清洗鼻腔,以减少炎症和过敏原的刺激。
三、口腔炎的用药指南口腔炎是口腔黏膜的炎症,常见的类型有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以下是口腔炎的常见症状:口腔疼痛、溃疡、口臭等。
1. 消炎药软膏:对于口腔炎引起的口腔溃疡,可以涂抹消炎药软膏,如蒙脱石软膏或是丁苯酞软膏,具有消炎、抑菌的作用。
2. 口腔漱口液:口腔漱口液含有消炎杀菌成分,可以通过漱口来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感染。
3. 牙齿护理: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齿、定期就诊牙科医生以及正确使用牙膏漱口水等口腔护理措施对于预防口腔炎非常重要。
五官科疾病

二、咽喉部疾病
1、咽 炎
病因:
病毒 细菌
症状:
咽部不适 干、痒、胀、灼痛 分泌物多, 干恶, 物异感
建议用药: 银黄滴丸+炎热清片+金嗓子含片
2、扁桃体炎
病因:
病毒 细菌
症状:
咽痛 发热 咽部不适
建议用药: 头孢克洛分散片+炎可宁片+肿节风片
3、病毒性喉炎
症状:
声音嘶哑 讲话困难 咳嗽 发热
建议用药: 炎热清片+金嗓散结丸+复方瓜子金颗粒
三、眼部疾病
1、结膜炎
病因:
病毒 细菌
症状:
眼异物感 烧灼感 眼睑沉重 分泌物增多
建议用药: 头孢克洛分散片+炎可宁片+氧氟沙星滴眼液
2、沙眼
病因:
沙眼衣原体
症状:
结膜充血 血管模糊 滤泡增生 角膜瘢痕
建议用药: 阿奇霉素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磺胺醋酰钠滴眼液
症状:
耳痛 流脓 听力减退 耳聋
建议用药: 头孢克洛分散片+炎可宁片+过氧化氢溶液+氧氟沙星滴眼液
原因:
菌斑 牙石
1、龈炎:
痒感 口臭 牙龈炎 牙龈出血
2、牙周炎:
牙龈出血 口臭 牙周溢脓 牙齿松动
建议用药: 头孢克洛分散片+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
4、智齿冠周炎
症状:
牙冠胀痛不适 咀嚼 吞咽 开口活动时 疼痛加重
建议用药: 头孢克洛分散片+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
5、口腔溃疡
原因:
上火 维生素缺乏
建议用药: 清火胶囊+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复合维生素B片+西瓜霜喷剂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之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骨伤科常用中成药考点小结

第二十六章 眼科常用中成药清热剂明目蒺藜丸清热散风,明目退翳上焦火盛引起的暴发火眼、云蒙障翳、羞明多眵、眼边赤烂、红肿痛痒、迎风流泪明目上清片清热散风,明目止痛外感风热所致的暴发火眼、红肿作痛、头晕目眩、眼边刺痒、大便燥结、小便赤黄八宝眼药散消肿止痛,退翳明目肝胃火盛所致的目赤肿痛、眼缘溃烂、畏光怕风、眼角涩痒扶正剂明目地黄丸滋肾,养肝,明目肝肾阴虚所致的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石斛夜光颗粒滋阴补肾,清肝明目肝肾两亏、阴虚火旺所致的内障目暗,视物昏花障眼明片补益肝肾,退翳明目肝肾不足所致的干涩不舒、单眼复视、腰膝酸软,或轻度视力下降;早、中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见上述证候者 【最佳选择题】 某男,27岁。
暴发火眼,症见羞明多眵、红肿痛痒、迎风流泪。
证属上焦火盛,宜选用的成药是 A.明目地黄丸 B.八宝眼药散 C.黄连羊肝丸 D.明目蒺藜丸 E.复方血栓通胶囊『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明目蒺藜丸【功能】清热散风,明目退翳。
【主治】上焦火盛引起的暴发火眼、云蒙障翳、羞明多眵、眼边赤烂、红肿痛痒、迎风流泪。
明目上清片的主治是 A.肝胃火盛所致的目赤肿痛、眼缘溃烂、畏光怕风、眼角涩痒 B.肝肾两亏、阴虚火旺所致的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C.肝火旺盛所致的目赤肿痛、视物昏脑、羞明流泪、胬肉攀睛 D.上焦火盛引起的暴发火眼、云蒙障翳、羞明多眵、眼边赤烂、红肿痛痒、迎风流泪 E.外感风热所致的暴发火眼、红肿作痛、头晕目眩、眼边刺痒、大便燥结、小便赤黄『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明目上清丸 【功能】清热散风,明目止痛。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暴发火眼、红肿作痛、头晕目眩、眼边刺痒、大便燥结、小便赤黄。
【配伍选择题】 A.石斛夜光丸 B.明目上清片 C.黄连羊肝丸 D.消栓通络胶囊 E.复方血栓通胶囊 1.某女,43岁。
平日因工作压力大,情志不舒,常借酒消愁,导致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羞明流泪,证属肝火旺盛,宜选用的成药是 2.某男,8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表给药时,进入眼内的途径:
大部分通过泪膜、角膜转运
部分通过血管、淋巴管吸收再分布
小部分通过结膜、巩膜直接弥散
常用局部眼药剂型
滴眼液
最常用的眼药剂型,方便、舒适
标准滴眼液 30~50μ L/滴
结膜囊容量最多10μL
泪液的更新 16%/min
(如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聚乙烯乙醇、 聚羧乙稀等,在位凝胶)
前体药
(眼局部吸收过程中经代谢转化为具有生物药 理效应的活性成分)
眼药新剂型
角膜接触镜、胶原膜
可以不同比例整合入药物或复水时浸吸入,或 配戴后表面滴入药物来载释眼药,达到缓释效果
缓释、控释装置(可眼内给药)
保持药物浓度长时间内在一较为稳定的治疗水 平,大大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和药物的副作用
(2)0.25%东茛菪碱 ●作用与阿托品相似,持维时间短。 ●用于屈光检查或内眼手术前后。 (3 )2%后马托品 ●作用为阿托品的1/10 ●用于散瞳,睫状肌麻痹 (4)硫酸环戊通 :作用较后马托品强。 (5)托品卡胺 ●散瞳剂,睫状肌麻痹作用弱 ●散瞳检查眼底
(6)复方托品卡胺:托品卡胺+去氧 肾上腺素
第十四章
眼科疾病
常见眼科疾病
眼睑炎 眶蜂窝织炎 沙眼 结膜炎 角膜炎 青光眼 白内障等
临床眼病药物治疗
临床上诊治的病例
有些单用一种药物就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有些则需要34种眼药才得到基本控制 而有些却是将所用药物停止后反而痊愈
如何给不同眼病患者 处方合理的治疗药物?
合理用药的药理基础
前房注射、玻璃体注射
眼周注射
球结膜下注射
药物吸收主要是通过扩散到达角膜基质层和角巩膜缘 组织入眼内,适用于眼前段病变;
球旁注射
主要经巩膜渗入,适用于虹膜睫状体部位的病变;
球后注射
在晶状体虹膜隔以后部位达到治疗浓度,适用于眼后 段以及视神经疾病。
眼内注射
前房内注射 眼内感染、渗出、凝血等 玻璃体腔内注射
2.浸润麻醉和传导阻滞麻醉剂 (1) 1-2%利多卡因:穿透力强,作用 迅速。注射后1-3min起效,持续12h。用于浸润麻醉,如眼轮匝肌麻 醉、球后麻醉。 (2)1-2%普鲁卡因:穿透力弱。注射后13min起效,持续45-60min。 (3) 0.75%布比卡因:长效药,持续 时间6-10h。用于较长时间的眼 部手术。 注:0.75%布比卡因和2%利多卡因1:1混合用于眼 轮匝肌麻醉、球后麻醉。优点:起效快,持续时 间长。
(经睫状体扁平部的,以及玻璃体手术的灌注液 内给药)
眼内感染、渗出、水肿、出血等
注意事项
眼周注射
存在眶内球外组织结构、眼球可能损伤的危 险性 (结膜、球壁、血管、眶内神经、中枢)
眼内注射
药物对眼内组织的毒性作用(剂量、浓度) 眼内组织机械性损伤
眼科常用药物
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诊断及预 防的药物较多,大致分为10余类。
如何科学地滴眼药?
滴眼药的方法学
通常滴入下方结膜囊内
(但患者通常是滴在角膜上,患眼对着眼药滴)
再滴眼药的最短间隔为5分钟
(促进药液的眼部吸收而又不被冲溢出眼外)
滴药后按压鼻泪道以及闭睑数分钟
(可以减少泪道的唧筒排泄作用,增加眼部吸收 和减少全身吸收)
常用局部眼药剂型
眼膏(油膏)
明显增加脂溶性药物在眼部的吸收
脂质体(可眼内给药)
采用脂性微球,可根据需要将水溶性或脂溶性 药物溶入作为眼药的载体
眼科特殊给药方式
眼周注射
(避开了角膜上皮对药物吸收的屏障作用,一次用药量 较大,可在眼局部达到较高药物浓度)
球结膜下注射、球旁注射和球后注射
眼内注射
(立即将有效浓度的药物释送到作用部位,所需药物的 剂量和浓度均很小且疗效较好 )
二、散瞳剂和睫状肌麻痹剂
1.散瞳剂:受体兴奋剂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用于散瞳, 散瞳作用于迅速(滴药后30min起作用), 维持时间短(持续2-3h )。
药理作用类似肾上腺素,但强度弱。 兴奋瞳孔扩大肌的受体 扩瞳。
2.睫状肌麻痹剂
阻断M受体:松驰瞳孔括约肌,使交感神经 支配的瞳孔扩大肌作用占优势,使瞳孔散大。 抑制睫状肌收缩,导致调节麻痹。 用于眼底及屈光检查,其中阿托品用于虹 膜睫状体炎、斜视儿童检查屈光。 (1)0.5%阿托品 ●强效睫状肌麻痹剂 ●滴药后立即压迫鼻泪管
(以凡士林、羊毛脂和矿物油作为基质;
增加眼药与眼表结构的接触时间)
减缓眼刺激症状
(眼表病损时,可起润滑和衬垫作用)
缺点是视物模糊
影响药物透过角膜的因素
药物浓度、溶解度、脂溶性、粘滞
性 表面活性与眼表屏障
眼药的PH值、渗透压
滴眼的舒适性与患者的依从性
眼药新剂型
提高滴眼液的生物利用度,延长局 部作用时间,减少全身吸收带来的不 良反应 粘性赋形剂
三、眼科抗感染药
● 抗细菌药物 ● 抗真菌药物 ●抗病毒药物
(一)抗细菌药物
1.四环素类:抗菌谱广,对衣原体有效,但 细菌易 产生耐药性。常用0.5%四环素和金霉素眼膏。 2.氨基糖苷类
(1)新霉素(Neomycin) 对革兰氏阴性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等作用强。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金萄菌引起的眼 部感染。 (2) 妥布霉素(Tobramycin) 对金萄菌和绿脓杆菌作用强。 适用于敏感细菌特别是金萄菌或绿脓杆菌引起的眼部感染。 (3)庆大霉素(Gentamycin)对葡萄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肺炎杆菌、淋球菌引起的感染。
一、局部麻醉药
1.表面麻醉剂 ● 0.5%丁卡因(Dicaine) 穿透力强,作用迅速。用于麻面麻醉。 ●奥布卡因(丁氧普鲁卡因)Oxybuprocaine 为优良表面麻醉剂,作用机制与丁卡因相似, 但麻醉效力为后者10多倍,有良好的组织耐受 性,对角膜上皮无影响。点眼10~20s起作用, 维持14min左右。除有轻微灼热感及短时间轻度 结膜充血外,无其他不适。 ●爱尔卡因(Proxymetacaine) 作用强度略大于相同浓度的丁卡因,作用迅 速。因毒性较大,不作注射用。
深入理解各种眼科药物
药理作用机制 药物的特点 可能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市场)来源
合理用药的临床基础
血眼屏障
(血房水屏障和血视网膜屏障)
大多数眼病局部给药是最为有效治疗
眼局部用药的影响因素
给药剂量,药物吸收率,组织中的结合、分 布和转运,循环药量,生物转化,排泄等
眼局部药动学
药物由眼表进入眼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