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矿产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酒泉市自然资源

酒泉市自然资源

酒泉市自然资源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一座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

酒泉市的自然资源
多种多样,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草原资源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酒泉市的自
然资源情况。

矿产资源是酒泉市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酒泉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
煤炭、铁矿石、盐矿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酒泉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水资源是支撑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酒泉市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
河流水资源,为当地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了保障。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酒泉
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草原资源是酒泉市独特的自然景观之一。

广袤的草原孕育着丰富的草原资源,为
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同时,草原也是保护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

总的来说,酒泉市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提供了坚
实基础。

未来,酒泉市将继续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经济与生态
的协调发展。

甘肃矿产资源

甘肃矿产资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甘肃矿产资源甘肃已发现矿种158 种,已发现矿产地3500 余处,已有E 级以上储量矿产地1500 余处,已有大中型矿床180 余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 位矿种数51 种,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 位矿种数32 种,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矿种数11 种(镍、钴、铂、钯、铱、铑、锇、钌、硒、铸型粘土、饰面用蛇纹岩)。

有色金属矿产是优势矿产,其种类较多,探明和保有储量、产量等在全国都占有极为重要地位。

贵金属、黑色金属、稀有稀散金属、非金属等矿产也有较大潜力。

镍钴矿:拥有储量占世界第三位的金川超大型铜镍矿床,伴生钴、铂族、硒、碲等十几种有益矿产,金川是全国最主要的镍钴原料供应基地。

在敦煌金川一带及北山地区有众多的超基性岩体,目前已发现一些重要找矿线索,显示该区有找铜镍矿及其伴生矿产的潜力。

铅锌矿:主要分布在陇南西成铅锌矿田和白银铜多金属矿田。

全省有大型矿床7 处、中型6 处,保有储量居全国位数:铅矿第六位,锌矿第三位。

大中型矿床中有7 个已开发。

在西成铅锌矿田和白银小铁山铅锌矿区其远景储量尚可增加已探明储量的60100%,祁连山和北山等地区的铅锌矿仍有相当的资源潜力。

铜矿:已有大型矿床2 处、中型矿床5 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四位。

预测储量可使目前的探明储量翻一番,预测远景区除已知铜矿深部及近外围外,还有肃南地区、文县康县地区及北山地区。

钨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七,主要分布在肃北县塔儿沟、红尖兵山(以黑钨矿为主)和肃南县小柳沟(以白钨矿为主)。

其中塔儿沟钨矿储量为我国西北,乃至北方最大的钨矿。

祁连山和北山地区还有找矿潜力。

甘肃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甘肃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甘肃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甘肃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之间,面积39万多平方公里。

甘肃省采金历史悠久。

据1929年玉门火烧沟墓葬考古发掘得知,早在3500年前,该地葬俗无论男女均佩戴金耳环等首饰,可见,当时河西地区已进行黄金开采。

据《史记》记载,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出陇西击匈奴,大胜并获休屠王祭天金人。

这证明两千年前休屠王所据河西祁连山一带即盛产黄金。

清光绪初年,甘肃省采金业达到鼎盛时期,年产金万两左右,1888年达11632两,是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黄金产地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采金基本停止,直至“六五”期间仅从伴生金中回收副产金。

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后期,金矿找矿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果显著。

黄金资源现状甘肃省具有丰富的黄金矿产资源,金矿分布面广,砂金矿主要分布于白龙江水系,岩金矿主要分布于北山地区、祁连山区及西秦岭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全省共发现金矿床(点)280处,其中金矿床67处,包括岩金矿床39处(大型1处,中型13处,小型25处),砂金矿床23处(大型1处,中型6处,小型16处),伴生金矿床4处(特大型1处,中型2处,小型1处),小型共生金矿床1处,分布于全省41个县(市)境内。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223.459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36.987吨),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4.62%,居第6位。

全省保有储量为198.871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16.574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02 9,5,居第6位。

其中岩金保有储量67.256吨,砂金保有储量38.409吨,伴生金保有储量92·398吨,共生金保有储量0.808吨。

已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113.688吨,未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85·183吨。

据目前正在勘查的13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97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40吨,主要由北山地区的拾金坡、小西弓等金矿,西秦岭地区的礼坝、罗坝等金矿提供。

甘肃省矿产资源及勘查、开发现状(简介)

甘肃省矿产资源及勘查、开发现状(简介)

甘肃省矿产资源及勘查、开发现状(简介)一、矿产资源概况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处西北内陆,介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总国土面积45.48万km2。

全省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相对丰富。

截止2004年底,省内已发现矿产156种(不含亚种),占全国发现矿种的91%,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92种。

编入矿产储量表的矿产地有830处。

其中大型73处,中型194处,小型563处。

在保有资源储量中位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镍、钴、铂、钯、锇、铱、钌、铑、硒、铸型粘土等10种,居前五位的34种,前十位的60种,其中钒、钨矿分别居第七、八位。

见表1。

全省已查明地下水资源量153.9亿立方米/年。

可开采水资源量46.2亿立方米/年。

我省已知矿产的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和分区集中的特点。

河西以黑色、有色金属及化工非金属为主;中部是有色金属及建材矿产的聚集区;陇东以赋存煤和石油为特征;陇南则是有色和金的聚集区。

表1 甘肃省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矿种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及其开发在甘肃经济中具有基础和导向作用,矿业已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支柱。

由于矿业开发具有关联度大、波及效应强的特点,形成了甘肃以有色和黑色冶金、石油加工和化学工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据2003年全省开采利用矿种76种,年产固体矿石量6355.75万吨。

矿山企业采选工业总产值96亿元,销售产值97亿元。

矿业及相关原材料加工业总产值743.43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4.48%,矿业总产值159.57亿元。

全省矿产品及其加工制品进出口贸易总额9.52亿美元。

2003年,全省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1152.9亿元,矿业及相关原材料加工业总产值743.4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4.48%,矿业总产值159.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1.79%。

甘肃的矿产资源存在结构性短缺现象,供需总量失衡,一些大宗支柱性矿产勘查程度低,勘探矿产地占总数的28%,详查占27%,可利用资源储量不足探明资源储量的60%。

中国与甘肃省矿产资源分布1

中国与甘肃省矿产资源分布1

中国已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矿、稀土元素(钇矿、钆矿、铽矿、镝矿、铈矿、镧矿、镨矿、钕矿、钐矿、铕矿)、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蹄矿。

现就主要金属矿产分布简介如下。

铁矿:全国已探明的铁矿区有1834处。

大型和超大型铁矿区主要有:辽宁鞍山一本溪铁矿区、冀东一北京铁矿区、河北邯郸一刑台铁矿区、山西灵丘平型关铁矿、山西五台一岚县铁矿区、内蒙古包头一白云鄂博铁锈稀土矿、山东鲁中铁矿区、宁芜一庐纵铁矿区、安徽霍丘铁矿、湖北鄂东铁矿区、江西新余一吉安铁矿区、福建闽南铁矿区、海南石碌铁矿、四川攀枝花一西昌钒钛磁铁矿、云南滇中铁矿区、云南大勐龙铁矿、陕西略阳鱼洞子铁矿、甘肃红山铁矿、甘肃镜铁山铁矿、新疆哈密天湖铁矿,等等。

锰矿:全国已探明的锰矿区共有213处,主要有:辽宁瓦房子锰矿;福建连城锰矿;湖南湘潭、民乐、玛瑙山、响涛园等锰矿;广东有小带、新椿等锰矿;广西八一、下雷、荔浦等锰矿;四川高燕和轿顶山锰矿;贵州遵义锰矿。

铬铁矿:有56处产地,主要是新疆萨尔托海、西藏罗布莎、内蒙古贺根山、甘肃大道尔吉等铬矿。

铜矿:已探明矿区910处,主要为:黑龙江省多宝山;内蒙古自治区乌奴格吐山、霍各气;辽宁省红透山;安徽省铜陵铜矿集中区;江西省德兴、城门山、武山、水平;湖北省大冶一阳新铜矿集中区;广东省石菉;山西省中条山地区;云南省东川、易门、大红山;西藏自治区玉龙、马拉松多、多霞松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舍勒等铜矿。

铝土矿:有310处产地,主要为:山西省的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梁一雷家苏、宽草坪;河南省的曹窑、马行沟、贾沟、石寺、竹林沟、夹沟、支建;山东省的淄博;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果那豆;贵州省的遵义(团溪)、林歹、小山坝等铝土矿区。

甘肃地区李家沟铅锌矿储量分析

甘肃地区李家沟铅锌矿储量分析

79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甘肃地区李家沟铅锌矿储量分析蔡 拓(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厂坝铅锌矿地质测量部,甘肃 陇南 742504)摘 要:李家沟铅锌矿是甘肃省最大的铅锌矿床,也是陇中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之一。

当前已确认该矿床的铅锌金属储量为137.7万吨,是甘肃省唯一一个大型的铅锌矿床。

该矿床铅锌矿体厚度稳定、连续性好,分布面积较大,储量规模也很大。

本文对甘肃地区李家沟铅锌矿的储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并对其资源潜力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的找矿工作提供可靠的储量依据。

关键词:铅锌矿;储量;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5-0079-3Reserve analysis of Lijiagou lead - zinc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CAI Tuo(Gansu Changba Non-ferrous Metal Co., LTD. Changba Lead - zinc mine geological survey Department,Longnan 742504,China)Abstract: Lijiagou lead-zinc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is the largest lead-zinc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and the largest lead-zinc deposit in Longzhong region. It is the only large-scale lead-zinc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with a proven amount of 1.377 million tons of metal. Lead-zinc deposit has stable thickness, good continuity, large distribution area,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and large reserv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studies the reserves analysis of Lijiagou lead-zinc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estimates the reserves of the deposi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resource potential and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t provides reliable reserve basis for future prospecting work.Keywords: lead-zinc ore; Reserve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收稿日期:2023-05作者简介:蔡拓,男,生于1988年,甘肃天水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矿山地质。

甘肃省两当县马家山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甘肃省两当县马家山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甘肃省两当县马家山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甘肃省两当县马家山金矿位于甘肃省两当县的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金矿之一。

金矿的形成与地质特征息息相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甘肃省两当县马家山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一、地质背景马家山金矿位于甘肃省两当县西北部,地处祁连山脉麦秸摊北麓处。

该地区属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祁连山造山带,属于中国中生代构造运动的产物。

地处大同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年均气温在4~6摄氏度,年降水量在300~600毫米之间。

二、地质特征1. 岩性特征马家山金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层主要由上古生界的沉积岩和中生界的火山岩组成。

上古生界沉积岩主要有石英岩、片麻岩、片岩和千枚岩;中生界火山岩主要有安山岩、辉绿岩和燕山期玄武岩等。

石英岩中含有金矿床,为金矿的主要赋存岩性。

2. 断裂构造马家山金矿地区发育了较为复杂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东西向的大断裂和南北向的次级断裂。

这些断裂构造对金矿床的形成和埋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金矿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

3. 矿床特征马家山金矿以石英脉矿为主要成矿类型,其中含砂金、砷砂金、自然金等。

矿石中的金粒状分布,具有自成独立性,是典型的硅酸盐型金矿床。

金矿床赋存形式主要有石英脉和石英脉型金矿体两种。

三、成因分析1. 地质构造因素祁连山造山带的构造运动是马家山金矿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断裂和褶皱活动使岩石发生了破裂和变形,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2. 热液活动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和热液活动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地壳深部,高温高压的热液通过断裂和裂隙向上升,携带了丰富的金属元素,与周围的岩石发生反应,形成了金矿床。

3. 地层岩性地层中的岩性对金矿的成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马家山金矿地区,含有金矿床的石英岩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和孔隙度,为热液活动提供了适宜的通道和介质,使得金属元素得以富集和沉积。

四、展望与挑战马家山金矿地质特征的分析和成因的探讨为今后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甘肃省天水市矿产资源

甘肃省天水市矿产资源

甘肃省天水市矿产资源
天水市已发现的矿种有金、铁、锰、铜、铅、锌、银、钼、钨、镍、镁、白云岩、蛇纹岩、透辉石、地热等40多个,其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6处、小型矿床多处。

另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矿化点、物化探异常区。

区域内已探明的成矿带有:武山温泉—秦州李子园钼金铜铅成矿带、武山新庄里—竹子沟—寨沟金铜铅锌成矿带、麦积区党川—利桥一带金铜成矿带、秦安八盘山—清水后山里金铁铜镍钼铅锌矿带、秦安锁子峡—清水雷神庙钼铁锡锂镁成矿带、张家川陈家庙一带铁铜铅锌等成矿带。

截至2012年,全市共设置探矿权139个,其中,部办证23家,省办证117家,涉及矿种13种,探矿权人68家(地勘单位8家)。

其中金矿90个、铜矿24个、铁矿5个、铅锌矿5个、钼矿5个、银矿3个、锰矿1个、长石1个、大理岩2个、地热2个、萤石矿1个。

全市共设置采矿权240处,其中,省级颁证18家,市级颁证26家,县级颁证196家,涉及矿种16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矿产资源概况
时间:2011-3-22 0:00:00|
(一)矿产资源概况
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79种(含亚矿种,下同),其中,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111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62%,未查明资源储量的68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38%。

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95种、矿产地1184处(含共伴生矿产,下同),其中固体燃料矿产地234处,黑色金属矿产地119处,有色金属矿产地253处,贵重金属矿产地273处,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地34处,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地75处,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地42处,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地154处;勘查程度勘探阶段259个、详查阶段291个、普查阶段634个。

据《2010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在已查明的矿产中,我省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位的矿产有12种,居前5位的有29种,居前10位的有58种。

截至2010年底,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92种固体矿产中,与2009年比较,有49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发生了变化,其中资源储量增加的有23种,减少的有26种。

(二)矿产资源勘查
2011年,全省开展矿产勘查项目389个,投入地勘资215148.8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162.9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66304.15万元,社会资金投入138681.81万元。

勘查矿种主要为煤、铁、锰、铜、锌、铅、钨、钼、金等;其中,能源矿产勘查项目36个,黑色金属勘查41个、有色金属89个、贵金属187个、稀有矿产6个,化工建材矿产26个,水汽4个。

全年共完成钻探1014996米,槽探539311立方米,坑54117米,浅井632米。

新增煤炭资源量25.59亿吨,锌69.16万吨,金31吨,铁矿石1.12亿吨。

2011年全省在地质勘查方面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
甘肃省崇信县赤城煤田南部煤炭资源普查。

通过2011年的勘查工作,该煤田新增煤炭资源量2.8亿吨。

甘肃省灵台县独店勘查区煤炭普查。

通过2011年的勘查工作,该煤田新增煤炭资源量17.3826亿吨。

甘肃省肃北县德勒诺尔铁矿普查。

共求得铁矿石资源量14072.20万吨,平均品位TFe26.26%。

甘肃省合作市早子沟金矿详查。

2011年早子沟金矿的勘查工作以深部找矿为主,初步估算新增金资源量15吨,取得了矿区找矿的重大进展。

早子沟金矿区累计提交金资源储量达到68吨,是西秦岭地区继大水、阳山、寨上之后又一处特大型金矿。

甘肃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甘肃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自2007年正式启动以来,首先对全省铁、铝、铜镍、铅锌、金、钨、锑、钾、稀土、磷12矿种(组)进行了资源潜力评价。

2009年12月完成了全省铁、铝2矿种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2010年1月提交了甘肃省铁、铝土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

2011年4月提交了铜镍、铅锌、金、钨、锑、钾、稀土、磷12矿种(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并通过了全国项目办验收。

预测成果为:铁矿共圈出最小预测区 148个,铝土矿圈出最小预测区 5个,铁铜镍矿圈出最小预测区119个,金矿圈出最小预测区247个,钨矿圈定最小预测区33个,铅锌矿圈定最小预测
区40个,锑矿圈定最小预测区23个,磷矿圈定最小预测区33个,钾盐矿圈定最小预测区27个,稀土矿圈出最小预测区5处。

完成的10份单矿种(组)潜力评价成果报告中,铁、铜镍、铅锌、金、钾盐5份报告国土部验收为优秀,其它矿种成果报告为良好。

2011年我省新启动了铬、锰、锡、钼、银、硼、硫、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年底已完成了10矿种矿产预测工作。

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

该项目从2007年开展以来,截止2011年12月,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项目共落实项目经费385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承担1511万元、地方财政承担2340万元。

我省开展了煤、铁、锰、铬、铜、铅、锌、镍、钨、锡、钼、锑、金、银、菱镁矿、硫铁矿、磷、钾盐、重晶石、萤石等20个矿种的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在全国历时一年的验收中,我省参与的20个矿种中钨、锑、铜、锌、金、镍、、锰、煤、菱镁矿、硫铁矿、重晶石、萤石评审验收结果为优秀,磷的评审结果为良+,铁、铅、钼、银、铬、锡、钾盐评审结果为良好。

全国项目办已验收20
个矿种形成单矿区报告463份,核查矿区报告17个,数据库成果500个;单矿
种汇总报告20份,数据库20个,各类图件5893张,项目现进入汇总报告成果编制和两库衔接阶段。

(三)矿产开发利用
根据2010年度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结果,我省矿山数、从业人数、年产矿量、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占全国总量的比重见下表:
2010年全省共有各类(油气除外)持证矿山3290个。

按生产规模划分,大型矿山34个,中型矿山52个,小型矿山1154个,小矿(生产建设规模在小型矿山规模上限十分之一以下)2050个。

按投资方式划分,内资企业3287个,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个,外商投资企业1个。

与上年度相比,2010年度我省矿业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变化:一是矿山总数增加。

全省新增矿山85个,增长2.7%;二是开采矿石总量比上年增加1074万吨,增长10.71%;三是工业总产值大幅增长,2010年全省各类非油气矿山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567914.84万元,增长25.93%。

截止2011年12月31日,省级共设置探矿权共1114个(其中2011年新立2个,注销4个),省级设置采矿许可证531个(其中,2011年新立20个,变更延续198个)。

(四)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
2011年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市县矿产资源补偿费目标责任管理体系,抓大中型企业、重点地区和主要矿种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加大清缴力度等措施,超额完成了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工作任务,实现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4.03亿元,其中省厅直接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3.74亿元,14个市(州)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0.29亿元。

(五)地质勘查基金
2011年,省地质勘查基金分3批次安排项目29个,投入资金60000万元,其中甘肃煤田地质局承担陇东煤炭勘查项目6个,下达项目资金45000万元,并且带动了企业资金的投入;省地矿局、有色地勘局和省核地质局承担金属矿等勘查项目23个,项目资金15000万元,省财政补充地质勘查基金账户60000万元。

地勘基金项目找矿效果明显,陇东煤炭勘查进展顺利。

金属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在阿克塞县发现大型锰矿床一处,在肃北县等地,新发现稀有金属矿多处,并在外围发现大量找矿线索,有可能形成特大矿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