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3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_民族团结 (2)ppt课件(新人教版)

3、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 A、民族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沟通 D、发展民族经济
4、我国划分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5、我国设置的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一、自主学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背景:A中国是一个由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
逐渐形成了以 为主体的各民族
的局。
2内容: A、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
的民族政策。这是中国政府为解
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全国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自治州、自治县。1947年,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4、我国划分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5、我国设置的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一、自主学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背景:A中国是一个由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
逐渐形成了以 为主体的各民族
的局。
2内容: A、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
的民族政策。这是中国政府为解
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全国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自治州、自治县。1947年,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_民族团结课件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区域自治:
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 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 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 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区域 和自治机关。
1、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 好的交往? 2、历代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 区的? 3、近代各民族在反抗外敌、争取独立 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各民族的政治、经济、 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历史传统: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 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经济文化:长期以来各民族在经济、文化 上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民族 解放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
1956年建立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 ຫໍສະໝຸດ 族自治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 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 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从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各民族发展。 3、实现国家富强的同时促进民族繁荣。 4、激发各民族热爱祖国和本民族的感情。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 治的含义、意义,以及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政策、作用,归纳取得的成就。 2.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迹及西部大开发战略 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的成果。 难点: 1.民族团结和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教版初二下册历史11民族团结PPT课件(18)

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
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民 族 团 结
含义 :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实行情况: 五个自治区
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
等、民族 团结和地区发 展;同时体现了少数民族 人民当家作主,行使自治 权利。
各民族共 同发展
1、建国后党和政府从财力、物力、 人力上给与了大力支持 2、西部大开发展以来西部出现了大 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2
西藏藏族自 治区
5
广西壮族 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以西藏为例,仅1983年从内地调到西藏的 商品,就占西藏的商品货源总量的84%,1979 至1984年中央调拨给西藏的建设物资总金额为2亿元,是西藏自治区1983年工农 业总产值的10倍。如今,内地对西藏的支援范 围更广,数量更大,效益更高,仅上海、天津、 浙江、四川等省对口支援西藏的项目就达114项。
议一议: 如何从身边做起来维护我们这个统 一、平等、团结的多民族大家庭。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中国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 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几个省级民族 自治区吗?
1
新疆维吾尔族自 治区 内蒙古蒙古 族自治区
4
宁夏回 3 族自治 区
孔繁森与科技人员一起研究种田
孔繁森给农牧民治病
帕米尔医生吴登云
二道桥
红山
西部开发新疆的变化
爱
我
中
华
练一练:
用直线将少数民族歌曲与它所属的少数民族连接起
来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阿拉木汗》 《道拉基》 《阿诗玛》 《弦子舞曲》
藏族 朝鲜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彝族
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民 族 团 结
含义 :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实行情况: 五个自治区
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
等、民族 团结和地区发 展;同时体现了少数民族 人民当家作主,行使自治 权利。
各民族共 同发展
1、建国后党和政府从财力、物力、 人力上给与了大力支持 2、西部大开发展以来西部出现了大 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2
西藏藏族自 治区
5
广西壮族 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以西藏为例,仅1983年从内地调到西藏的 商品,就占西藏的商品货源总量的84%,1979 至1984年中央调拨给西藏的建设物资总金额为2亿元,是西藏自治区1983年工农 业总产值的10倍。如今,内地对西藏的支援范 围更广,数量更大,效益更高,仅上海、天津、 浙江、四川等省对口支援西藏的项目就达114项。
议一议: 如何从身边做起来维护我们这个统 一、平等、团结的多民族大家庭。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中国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 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几个省级民族 自治区吗?
1
新疆维吾尔族自 治区 内蒙古蒙古 族自治区
4
宁夏回 3 族自治 区
孔繁森与科技人员一起研究种田
孔繁森给农牧民治病
帕米尔医生吴登云
二道桥
红山
西部开发新疆的变化
爱
我
中
华
练一练:
用直线将少数民族歌曲与它所属的少数民族连接起
来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阿拉木汗》 《道拉基》 《阿诗玛》 《弦子舞曲》
藏族 朝鲜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彝族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民族团结》课件 新人教版

1
民族团结的概念
探索民族团结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2
历史演变与进程
通过学习历史案例,了解民族团结如何在中国历史中演化和发展。
3
多元文化传承
研究中国多民族社会的历史进程,深入了解多元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国历史中的民族团结案例
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
通过统一战争实现六国合并,建立起中国封建王朝的初步现代国家体制。
辛亥革命(1911年)
各民族共同反清起义,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中国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日本入侵,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
民族团结的实践
庆祝活动
青年志愿者
跨民族合作
通过举办庆祝活动和文化交流,
培养青年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
鼓励各民族的合作交流,推动区
加深民族团结的实践和体验。
流和融合,创造多样性的文化繁
的存在。
求。
荣。
民族团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
资源优势整合
不同民族的资源和特长可以互补,为经
市场潜力释放
2
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优势。
民族团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激发消费
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3
创新与科技发展
不同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相结合,推动
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
历史背景
服务和民族团结建设。
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结语:团结是力量的源泉
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至关重要,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珍
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宝贵价值。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民族
团结》课件 新人教版
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经
民族团结的概念
探索民族团结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2
历史演变与进程
通过学习历史案例,了解民族团结如何在中国历史中演化和发展。
3
多元文化传承
研究中国多民族社会的历史进程,深入了解多元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国历史中的民族团结案例
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
通过统一战争实现六国合并,建立起中国封建王朝的初步现代国家体制。
辛亥革命(1911年)
各民族共同反清起义,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中国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日本入侵,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
民族团结的实践
庆祝活动
青年志愿者
跨民族合作
通过举办庆祝活动和文化交流,
培养青年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
鼓励各民族的合作交流,推动区
加深民族团结的实践和体验。
流和融合,创造多样性的文化繁
的存在。
求。
荣。
民族团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
资源优势整合
不同民族的资源和特长可以互补,为经
市场潜力释放
2
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优势。
民族团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激发消费
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3
创新与科技发展
不同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相结合,推动
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
历史背景
服务和民族团结建设。
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结语:团结是力量的源泉
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至关重要,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珍
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宝贵价值。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民族
团结》课件 新人教版
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经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课件

思考:你认为自古“贵中华,贱夷狄” 的观点正确吗?
home
十一世班禅坚赞诺布
金本巴瓶
home
用直线将少数民族歌曲与它所属的少数民族连接起 来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藏族
《阿拉木汗》
朝鲜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道拉基》
蒙古族
《阿诗玛》
维吾尔族
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
朝鲜族
东乡族
侗族
回族
满族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question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etails A 原因:新政权巩固的需要 B 内容:五个自治区的设立 map C 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 团结和地区发展;同时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 家作主,行使自治权利。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经济支援与资金投入 ——西藏废除农奴制度 picture 2、西部大开发战略 picture 练一练
home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几个省级民族 自治区吗?
4
1 3
2
1、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2、西藏藏族自治区
3、宁夏回族自治区
5
4、内蒙古蒙古族自治区
5、广西壮族自治区
home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中国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 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home
home
十一世班禅坚赞诺布
金本巴瓶
home
用直线将少数民族歌曲与它所属的少数民族连接起 来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藏族
《阿拉木汗》
朝鲜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道拉基》
蒙古族
《阿诗玛》
维吾尔族
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
朝鲜族
东乡族
侗族
回族
满族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question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etails A 原因:新政权巩固的需要 B 内容:五个自治区的设立 map C 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 团结和地区发展;同时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 家作主,行使自治权利。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经济支援与资金投入 ——西藏废除农奴制度 picture 2、西部大开发战略 picture 练一练
home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几个省级民族 自治区吗?
4
1 3
2
1、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2、西藏藏族自治区
3、宁夏回族自治区
5
4、内蒙古蒙古族自治区
5、广西壮族自治区
home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中国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 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home
初二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课件新人教版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 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 区 •1958年3月5日
•4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p56第二段最后 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
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 制度。
想一想: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优越性?
•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你知道吗?
•A.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人民 •生活的怎样? • B.面对这种状况,党和政府 • 制定了什么政策?
•各民族共同发展 •C.成效如何 ?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表
工业 总产值
粮食
原油
铁路通车 卫生机 里程 构床位
1952年
5.4亿元
1581.5万 吨
5.2万吨
3787千米
5711张
初二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 团结》课件新人教版
歌曲:《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 爱我中华,健儿奋起的步伐, 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3)内容: 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治县
•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 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人民 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 日
2、内蒙古自治区(图)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
部编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第11课民族团结(共14张PPT)

西部 宁夏 大杂居、小聚居 西藏
平等、团结、共同发展
广西
作业:
《学案 测评 拓展》第54---56页 1.选择题 2.简答题 3.材料解析题
•qLC0-8R425cbnmdswaqLC0-8R425cbnmd关于文化多样性,中国古代先贤早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今天,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选择。
我国总共有多少个民族?
56个
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 格局
思考: 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 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民族建议?
共产党提出了各民族一律平等,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的建议。
(基本国策)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 聚居住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 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 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由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
展不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
央人民政府又实行了什么政策?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思考:
1.在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后, 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试举 例说明。 2.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有什 么意义?
现实中的孔繁森
电影中的孔繁森
课堂小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疆 内蒙古
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年建立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自 治 制 度 具 体 情 况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八年级历史下册11民族团结 (1)ppt课件(新人教版)

知识与能力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一目的学习 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 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 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 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 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孔繁 先进事迹的描述,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 生理想。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 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 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 式长期不变。
(3)联系材料二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谈产生 这种变化的原因。
由两岸的隔绝状态发展到人员、经济、文化广泛交流。
党和政府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等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
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 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 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 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 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纪念银币(1985年发行)
庆祝广西壮族自治
区成立游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川市区政府办公楼
(1958年10月25日
自治区成立)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民族团结宝鼎
思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有什么重大意义?
想一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实行有何历史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
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各民
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
深入思考
各民族共同发展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2010•荆州中考)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C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3. (2010·内江中考)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 州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
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 A )
民主改革前农奴的凄惨生活 民主改革后,藏族人民安居乐业
11
西藏经济的发展
孔繁森 山东聊城市堂邑五里墩村人 聊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时,收养了两名失去父母的孤儿。 他说,我要抚养他们健康成长。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气东输
少数民族文化遗 产——西藏拉萨 布达拉宫
青藏铁路通车
西藏大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 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 州、自治县(旗),行使 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1984年5月31日
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
务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五一会址位于乌兰浩
特市五一北路。因1947年4 月23日至5月1日,内蒙古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第11课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2.各民族共同发展
这些图片说明了什
么?这种局面的出现得
益于什么措施的实施?
体现了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 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
并宣告全国第一个少数民 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
治政府在此成立而得名。
新疆人民会堂
新疆人民会堂始建于
1984年,1985年10月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 之际竣工投入使用,是当 时自治区“十大建筑”之 一,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人大常委会和新疆各族 人大代表重要议事场所。
A.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
结,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毛泽东
西藏大学电教室
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
西藏自治区拉 萨机场
新疆阿勒泰牧场
国家扶植
民族区
域自治
各族人民跨 入社会主义
共同 繁荣
西部大开发
1.(2010•东阳中考) 新中国诞辰60周年庆典上,新疆彩 车的一大亮点是所有图案全部为手工绘制,9名美工在北京 起早贪黑干了整整18天,一笔一画绘出那些精美的图案。他 们中,有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回族,不同民族的兄 弟团结无间,合作绘制的作品美轮美奂、生动传神。这反映 了( A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坚持平等、团结和 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国策 ④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