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总结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总结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题一、我会填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她给人类提供()和(),使人类在这里()。

2、环境恶化、()和()是当今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3、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

4、世界上除了地震和洪水灾害之外,还有()、()、()和()等自然灾害。

5、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6、水是(),成年男性平均体内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成年女性为()。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当人体内的水份减少(),就会导致死亡。

7、森林被誉为“( )"8、人们形象的把煤炭称为“(),把石油称为“()”。

9、()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是与地球最类似的星球10、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再生式密闭的生态系统——“()”,这项实验最后以失败告终。

11、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很多地方出现了()的现象,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

1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的速度缩减1995年,全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为()。

13、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严重地污染了我们的环境。

14、环境的好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 )15、由于()、(),(),(),使得地球上的绿色越来越少。

16、大量的垃圾正在越来越严重地()着环境,()着我们的生活。

17、随着()和(),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感到水资源的()。

目前全球的年耗水量已达()立方米,正以每年()的速度递增。

18、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量却比较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排名在世界第()位之后。

19、我国是电池()和()大国,电池的年产量和消费量高达()只,占世界总量的()。

21、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无情地摧毁着人类的家园。

22、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地区发生了()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次地震。

六年级品社下册二单元

六年级品社下册二单元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一、填空:1、(地球)是宇宙的奇迹,生命的摇篮,人类的共同家园她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和(环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2、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木材),还有很重要的(环境价值),森林每年吸收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制造出大量的(氧气),森林还有(滋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肺”)3、水不但是(生命)之源,而且是一种有限资源。

4、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月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是(火星),(火星)的平均气温是零下60¢,(月球)的表面平均气温是零下23¢。

(地球)是唯一适合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

5、生产和生活中的(废水)(废气)(废渣)被称为“三废”。

6、人口增长过快,会引起(粮食短缺)(住房紧张)(交通堵塞)(就业困难)(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7、人与自然界地关系是(和谐共存的)。

8、排放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回收)(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指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叫做“中水”。

9、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其实,这些垃圾正在越来越严重地破坏着(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0、废纸、牛奶袋属于(可回收)垃圾,废电池属于(有毒)垃圾。

11、目前,全世界对待垃圾采取的最积极、追科学的方法有(减少数量)(再次使用)(回收利用)。

12、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人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逐步认识它的规律,依循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13、我们知道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地震)(雪灾)(洪灾)(风灾)等。

14、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破坏了大片良田和很多工厂。

15、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测定(地震)方向的科学仪器(地动仪)它是人类用科学方法观测(地震)的开端。

16、今天的人们可以利用(气象卫星)更准确地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天气和灾情预报。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套)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

(30 分)(每空 1 分)1.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和()等。

2.地球出现了()、()和()等问题。

3.我国把()列为基本国策。

4.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起施行。

5.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天()、山()、水()。

6.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和病虫害等。

7.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在()、()中不合理的()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8.具备()意识、()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9.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及()等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还建立了牢固的()工程。

10.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是约束人们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11.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

正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形成了()、()的抗灾精神。

二、选择。

(20 分)(每题 2 分)1.下列避险方式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B.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山谷扎营;C.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有条件,及时、有序地撤离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D.同学溺水时,奋不顾身跳下河去营救。

2.没有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的行为是()。

A.森林被破坏,无法涵养水源,造成洪涝灾害;B.合理规划,植树造林,会造成土地沙漠化;C.乱砍滥伐,开垦荒地;D.保护耕地,退耕还林。

3.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其中,哪一个节日不是环境保护的。

()A.2 月 2 日B.4 月 22 日C.6 月 5 日D.7 月 1 日4.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年纪很小,那是大人们的事;B.我们可以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在自己家里做好垃圾分类;C.我发明了一个节水装置,可以给家里节省不少水;D.我每天乘公交车上下学。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当自然灾害发生时, 我们应该()。

A.事不关已, 高高挂起B.众志成城, 抗险救灾C.伫立观望, 见机行事D.远远逃离, 绝不插手2.台风来临时躲在()比较安全。

A.树下B.广告牌下C.电线杆下D.地下室3.下列行为不属于污染环境的是()。

A.工厂把废烟排放在大气中B.造纸厂的废水排到河水中C.植物蒸发的水蒸气D.家里做饭时冒出的烟雾排到大气中4.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我们小学生应做些()。

A.制定垃圾分类处理的政策B.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学C.我们年纪小, 保护地球与我无关5.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A.5月6日B.3月21日C.12月1日D.6月5日6.我国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A.民族团结B.扶贫C.环境保护D.发展经济7.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下列做法符合环境保护的是()。

A.将垃圾分类B.使用塑料袋购物C.随意破坏森林资源D.使用一次性筷子8.下列不属于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措施是()。

A.节约和合理用水B.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C.砍伐森木D.海水淡化9.茫茫宇宙中, 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是()。

A.地球B.火星C.月亮10.汶川地震时, 唐山13名志愿者来到灾区, 用了()方法不断寻找幸存者。

A.双手刨B.搜犬嗅C.机器探D.废墟喊二.填空题(共10题, 共68分)1.人类居住的地球, 约71%的面积被()覆盖。

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的, 但却是人类()的地方。

2.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的知识和能力, 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3.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 法律也是约束()、减少()的重要手段。

4.生物赖以生存的()、()、()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而面临枯竭;()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和()等问题。

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

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

1、()是宇宙的奇迹,()的摇篮,()共同的家园。

她给()提供了生存的()和(),使()在这里生息繁衍。

2、地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和()2、人们形象地把煤炭称为(),把()称为“工业的血液”。

3、森林就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每年吞噬着大量的(),有制造出大量的(),因此地球被誉为()。

森林又像一个巨大的(),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在经过()散发到空气中。

另外,森林还有涵养(),保持()的作用。

4、水是()。

5、成年男性平均体内所含的水分站体重的(),成年女性为()。

血浆含水(),肌肉含水(),骨骼含水()。

6、人体内水分减少()时,生命活动会严重失调,减少()就会()死亡。

7、在上个世纪末,世界人口超过了()亿。

8、全球荒漠化面积已经达到()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涉及()亿人口、()多个国家。

9、我国的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10、全世界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活用水告急。

11、2月2日()4月22日为()6月5日()6月17日为()12、由于滥伐()、滥垦()、水土()日益严重,()不断扩大,地球上的路色越来越少。

13、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以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及其他主要江河为主题。

14、保护母亲河行动的主要内容:保护(),开展(),创建()。

15、我国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排在世界()位之后。

16、排放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达到一定标准的(),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叫做中水。

17、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电池的年生产量和消费量高达()亿只,占世界总量的()。

18、每回收一吨废纸可造好纸()千克,节省木材()千克。

19、每回收一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吨原料。

20、每回收一吨废钢铁可了;炼好钢()吨。

21、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中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部编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关心老人?()A. 等老人需要帮助时再关心他们B. 定期和老人交流,关心他们的身体和情绪C. 不需要关心老人,让他们自己独立生活D. 只有家人才需要关心老人答案:B2. 下面哪项不是合适的交通安全行为?()A. 看到红灯停,绿灯行B. 在马路上玩耍C. 乘坐交通工具时系好安全带D. 到达目的地后再下车答案:B3. 我们说一个人有礼貌,通常指他()A. 很有钱B. 很懂事C. 很聪明D. 待人友好答案:D4. 防火的最基本措施是()A. 定期检查电源线、插座等B. 点燃一些纸屑来驱逐蚊虫C. 将家里的家具都放在电源插座附近D. 家里可以乱扔垃圾,不用清理答案:A二、填空题1. 绿灯亮了,行人应该 ___________。

答案:走斑马线2. 向老人问好的时候,要用 ____________的语气表达。

答案:温和3. 防火知识是很重要的,我们要避免 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火不慎引发火灾4. 长脐带的孩子一定要 ____________。

答案:小心三、简答题1. 请你谈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的一个交通安全问题以及你是怎么解决的。

答案:我在上学的路上遇到过一次红灯闯行的情况。

在等待过程中,有一个小朋友急着跑到马路上去,而车辆已经开始行驶。

我迅速上前将他拉住,并告诉他应该等到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

这样,我帮助他避免了发生危险的事情。

2. 你觉得如何关心老人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答案:我们应该定期和老人交流,关心他们的身体和情绪。

这样的关心可以给老人带来温暖和关爱,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同时,我们的关心也可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的幸福感。

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1

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1

一、填空题1、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和(环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2、(水)是生命之源,成年男性平均体内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0%),成年女性为(50%)。

其中血浆含水(91%-92%),肌肉含水(76%),骨骼含水(23%)。

当人体内水分减少(10%)时,生命活动会严重失调,若减少20%时,就会导致死亡。

3、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木材),还有很重要的(环境)价值。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

4、人们把煤炭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5、在宇宙中,(月球)、(水星)、(金星)、(火星)等是地球的近邻。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火星)是与地球最类似的星球。

6、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70亿)。

目前世界人口还在(持续增长)。

7、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2.4%)速度缩减。

8、全球荒漠化面积已经达到(36亿)公顷,我国的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7.3%)。

9、目前全球的年耗水量已达(7万亿)立方米,正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每(15)年用水总量就翻一番。

全世界(43)个国家严重缺水,危及(20)亿人口生存。

10、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世界(110)位之后。

11、我国每年使用一次性筷子所消耗的木材达到(130万)立方米。

12、面对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灾难,当身处绝境时,被困者坚强的(意志品质)、对生命的(坚守)和(信念),以及相互间的(鼓励)和(帮助),都会给人带来更多的(希望)。

13、(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科学仪器——(地动仪)。

它是人类运用(科学方法)观测地震的开端。

14、2008年5月12日,我国的(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和社会》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一、填空题1、战争带走的是、,留下的却是、。

我们反对,我们期待。

2、年——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战争持续了、年零个月,把世界上个国家,亿人卷入战争,战争中死亡人数达多万,受伤人数达万,战争费用达亿美元。

3、年月,德军突袭波兰,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4、被称作是“杀人工厂”的集中营是,位于、二战中,纳粹德国共屠杀了万犹太人,其中包括万名儿童。

5、、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6、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面对、、法西斯的野蛮侵略,、、等爱好和平的人们联合起来,英勇反抗。

7、年月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年月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二战持续年。

8、坦克在第次世界大战中运用,使战争更加残酷。

9、二战著名的战役有、、。

10、我们新中国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年代,沐浴着。

11、国际红十字的基本原则是、、、、、、。

12、被国际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是,她被称作是,她为,为,为等作出了杰出贡献。

13、21世纪的小规模战争和局部冲突有、。

14、“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的遗嘱二设立的,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人有、、。

其中,1997获得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的是国人。

15、毕加索是杰出的现代派画家,他不仅是画家,更是。

16、是《联合国宪章》中阐明的联合国最主要的使命之一,在执行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是最普遍的方式。

维和部队也叫。

17、历史是一面镜子,给人以和的借鉴。

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吸取,避免,只有正视历史,才能真正拥有。

18、俄罗斯的卫国战争纪念日是,中国的抗日战争纪念日是。

法国确定每年的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二战。

19、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环境,的环境需要全人类共同。

、、已成为世界的主旋律。

20、是全世界人民的心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

21、国际和平日是,国际和平年是。

22、让我们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在一起,,,让“”永远在世界各地的蓝天上。

23、战争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也给幸存者留下巨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你能填对吗?
1、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和(环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2、水是(生命之源),成年男性平均体内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0%),成年女性为(50%)。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当人体内的水份减少(20%),就会导致死亡。

3、森林被誉为“(地球的肺)”,它每年吞噬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制造出大量的(氧气)。

4、人们形象的把煤炭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5、(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火星)是与地球最类似的星球。

6、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再生式密闭的生态系统——“(生物圈2号)”,但是这项实验最后以失败告终。

7、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很多地方出现了(人口过多)的现象,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8、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2.4%)的速度缩减。

1 995年,全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为(26.6%)。

9、环境的好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10、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草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荒漠化不断扩大),使得地球上的绿色越来越少。

11、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感到水资源的(匮乏)。

目前全球的年耗水量已达(7万亿)立方米,正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

12、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量却比较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世界第(110)位之后。

13、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电池的年产量和消费量高达(1 40亿)只,占世界总量的(1/3)。

14、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这些自然灾害无情地摧毁着人类的家园。

15、我国是地震多发地区,(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发生7. 8级大地震,死亡(24万)人,重伤(16万)多人。

16、1998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发生了特大洪水,有(300 0)多人被夺走生命,几百万人痛失家园,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

17、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人类无法改变。

但是,人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逐步认识它的规律),(依循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18、很多时候,灾害造成人员的伤亡并不是直接来自于灾害本身,而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和(草率行为)。

因此,(学会自救)是减少伤亡的必要条件。

19、当你被困,等待救援的时候,除了要有逃生的技巧,还需要有(坚强的信念)。

20、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它们(不加处理)地被排放到(大气)、(河流)和(土壤)中,就会造成污染。

21、今天,人们(预测)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方法和途径更加(多样),也更加(科学)了。

22、(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科学仪器——地动仪。

23、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1/4)。

二、请你选一选。

1、在我们人体的水分中,血浆含水量为( A )。

A、91%~92%
B、76%
C、60%
D、23%
2、人类曾设想在( B )建立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A、月球
B、火星
C、金星
D、木星
3、在上个世纪末,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 C )亿。

A、40
B、50
C、60
D、70
4、我国的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C ),这一比例还在扩大。

A、7.3%
B、17.3%
C、27.3%
D、37.3%
5、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 A )。

A、1201年,地中海东部大地震
B、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
C、1976年,危地马拉大地震
D、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我国地大物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
B、我国的森林面积广大,木材丰富,可以任意砍伐
C、一次性筷子干净卫生,我们要鼓励大家使用它
D、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7、下列行为不属于污染环境的是( C )。

A、工厂把废烟排放在大气中
B、造纸厂把废水排到河水中
C、人们口中呼出的水蒸气
D、家里做饭时,冒出的烟雾排到大气中
三、快速连线。

3月22日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世界水日
7月1日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世界人口日
6月5日世界湿地日
3月23日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2月2日世界气象日
四、小小评判员。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不必节约用水。

(错)
2、一粒钮扣大小的电池污染的水量,比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还多。

(对)
3、明明说:我爸我妈挣钱多,他们总是给我买新文具,有的作业本我还没有用完就扔掉了。

(错)
4、保护生存环境是全社会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对)
5、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人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错)
五、交流园。

1、为什么说森林有重要的环境价值?
因为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能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经过植物散发到空气中,另外,森林还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自然资源日益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后果?
影响人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甚至会导致人类灭亡。

3、地球上常发生哪些自然灾害?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台风,猛烈的台方把大树连根拔起,吹倒房屋和通信设施;滑坡,滑坡会破坏铁路和公路设施,掩埋农田;火山,火山喷发会把村庄掩盖。

干旱,持续的干旱使土地干裂,农作物无法生长。

4、今天,人们预测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方法、途径有哪些?
1、人们可以利用气象卫星更准确地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天气和灾情的预报。

2、人们可以通过向云层发射特殊物质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抵御干旱。

3、建立风洞实验室,获得数据,用于预防地震、台风等。

5、当洪水来临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1、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撤离。

2、如果洪水来势凶猛,立即爬上屋顶、大树、楼房、高墙可以做暂时避险,等待救援。

3、如果不慎落入洪水,可抓住洪水中漂浮的模板,箱子等,等待救援。

4、避难时,应携带好必备的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须的饮用水,千万不能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6、“红十字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红十字会是国际性的人道主义团体,主要从事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7、说说你对“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认识。

“母亲河”——黄河、长江及其他主要河流。

本行动的主要内容:建设“保护母亲和工程”;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周(日)”活动;创建“保护母亲河基金”
8、你家中的废水有没有被再利用?是怎样利用的?
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采用节水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如用淘米水洗菜,洗脚,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用“脏水”冲便池。

9、怎样可以减少垃圾?
抵制,不买难以回收或造成浪费的产品。

减少,改变产品生产和人们购物方式,减少垃圾和有毒废物的数量。

重复使用,利用可以重复使用的物品替代一次性使用的物品。

修复,修复使用的物品替代新购物品。

回收,将废旧物品送到回收中心,重制成新产品。

响应,让企业家和领导人了解造成浪费的情况和不负责任的废物管理方式,购买用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