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一、二学习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初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1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3.(2014·镇江)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 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
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
4.(2014·遂宁)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 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 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 历史事件是( B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备考演练
1.(2014·呼和浩特)右图中,毛泽东在天 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 B ) A.第一届全国政协开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 D.“文化大革命”开始
2.(2014·广东)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 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着 “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C )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
2.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结束了近代百余年的⑤ 屈辱 历 史,中国成为⑥独立自主 的国家;标志着 ⑦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中国近代史结束;中 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人民大众当家作主, 成为新国家的主人, 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国际: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阵线, 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推动了殖民地半殖 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考点梳理
考点二 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
1.目的:为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巩 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解放农村生产力。 ①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② 土地改革法 》,在全国新 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1953年春完成 (人教版是1952年底)。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现代史知识讲义

三、中国现代史(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11)(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注:(毛泽东词句“……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新中国成立)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08;11)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结果;(09)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理解:土改重要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注:(“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对联中的两次“分田”分别指的是——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一五计划:(11;12)(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
2、1954年9月;地点:北京;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0)注:(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主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课件

意义 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⑧独立自主的 国家,⑨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对应本主国题际意“义:教壮大学了世活界动和平建民主议和社1会.1主”义的,见力量P66 “研活动·行易”栏目)
土地改革 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三位伟人、三次巨变
人物 事件
意义
第一次巨变
第二次巨变
第三次巨变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 实行改革开放 民共和国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真正成为独 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
研考点·学易
渗透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通过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理解中国共 产党人从成立之初就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己任,培养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考点1 新中国的成立(识记、理解) 「3年1考」
新中 国的 成立
筹备 会议 内容
1949年9月第一届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考点2 抗美援朝(识记、理解)
抗美 援朝
背景 目的
美国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时间
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
过程
1950年10月,以①彭德怀为司令员的②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 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赞歌激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 朝鲜前线。这次战役的司令员是 ( A ) A.彭德怀 B.贺龙 C.朱德 D.黄继光
2019年中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开国大典,标志成立:年月日下午,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标志诞生了。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①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革命(1919~1949年)的胜利;②从此,中国人民结束了100多年(1840—1949年)来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标志中国的开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止时间和事件:年的运动——年的) 3.,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①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仍是私有,但归私有)②意义: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阶级被消灭;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第一个五年计划(1)1953—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时期。
其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2)取得的建设成就:①鞍山钢铁公司建成;②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③东北工业基地形成;④大桥建成。
(3)历史作用: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迈进。
2.第一部宪法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
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地位(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宪法性质)。
3.三大改造(1)含义:1953-1956年,我国对、和的社会主义改造,史称。
其本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改造方式:①农业: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②手工业:引导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的形式、赎买的政策。
(3)评价:的完成,标志制度在我国确立,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新宪法的颁布.)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1)“”运动:①1958年;②主要标志:;③主要表现: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工业上掀起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农业上“浮夸风”)(2)“”运动:①1958年;②特点:“”(一是规模大,二是公有化程度高)。
中考历史 教材梳理基础决胜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以及社会主义制讲本课件

考点5 三大改造 新课标:了解“三大改造”。
1953
1956 资本主义工商业 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1956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公有制
初级
易错易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 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中国才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6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8.“农业生产合作化,公私合营资本家。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迈步伐。”该
民谣中关于公私合营的创举是( A.赎买政策
A) B.农业“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
D.政企分开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
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情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
毛泽东 义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
公元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开国大典
中央人民政府 新纪元
社会主义
独立自主
1951
阿沛·阿旺晋美 和平解放
☞温馨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 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非进入社会 主义社会。 易错易混: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并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因为香港、澳门
新课标: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 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了 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工业国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总路线
文化大革命 林彪
四人帮
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转变
1.(2020·大庆)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上通过的,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B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山西版中考历史总目录

专题八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专题九 大国关系 专题十 中外城市发展史 专题十一 中外历史重要人物 专题十二 山西地方史
第一轮总复习 课标考点梳理 教材知识全解
第六单元 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今)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主题二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题三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主题四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第二轮总复习 必考题型攻略 热点专题夺分
第一部分 山西省中考必考题型
专题一 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专题二 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专题三 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专题四 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专题五 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第二轮总复习 必考题型攻略 热点专题夺分
第二部分 常效热点专题
专题一 中外政治制度 专题二 中外经济与科技发展 专题三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 专题四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专题五 中外历史上的侵略与抗争 专题六 中外近代化探索 专题七 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与改革
第二轮总复习 必考题型攻略 热点专题夺分
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至15世纪末)
主题一 古代文明的形成与交流 主题二 中古亚欧文明
第一轮总复习 课标考点梳理 教材知识全解
第五单元 世界近代史(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
主题一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资产阶级统治 的巩固与扩大 主题二 两次工业革命 主题三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国际工人 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主题四 近代科技和思想文化
第一轮总复习 课标考点梳理 教材知识全解
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主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主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主题四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外交成 就、科技文化、社会生活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考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下第 1 课 P2-7) [2022·邵阳 14(3)]
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
会议
1949 年
讨论成立新中
时间
地点)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通过了《中中国国人人民民政治政协治商 协会议商共会同议纲领》(起临时宪法的 中国 作用) 共同纲领 主 人民 (3)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 要 政治 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内 协商 (4)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 容 会议 行曲》为代国歌;以五五星星红红旗为旗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5)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 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考点 2: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70 周年(八下第 2 课 P8-12) (2022·湘西州 5,衡 阳 6,娄底 9)
时间 1950 年 10 月—1953 年 7 月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1950 年 10 月,以彭彭德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 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怀开赴朝鲜战场,经过五次
时间 1950 年冬—1952 年底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中华华人民人共民和国 内容 国土地土改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共阶级和封建剥削
革的土法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 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 结果
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 000 多年的封封建建土土地 地制度,消灭了地
中国人民政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意义
治协商会议 度正式确立
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在天安
门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