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分类专训(1)

合集下载

集训03遗传规律(一)-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预测】专项集训(原卷版)

集训03遗传规律(一)-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预测】专项集训(原卷版)

集训03 遗传规律(一)1.果蝇体内的Ⅳ号染色体多一条(三体)或少一条(单体)均可以存活并能够繁殖,没有Ⅳ号染色体的个体不能存活。

果蝇正常眼(E)和无眼(e)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E、e位于常染色体上。

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染色体正常的纯合正常眼和无眼果蝇、Ⅳ号染色体单体的纯合正常眼和无眼果蝇可供选择,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E、e这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

(2)现已证明E、e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若将基因型为EEe的Ⅳ号染色体三体的果蝇与染色体正常的无眼果蝇杂交,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子代正常眼中Ⅳ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占________。

(3)果蝇眼的红色(R)和白色(r)由等位基因R、r控制,现将一只染色体正常无眼雌果蝇和一只染色体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发现F1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

据此推测,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雌雄果蝇交配,F2正常眼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菠菜为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

研究发现,某菠菜种群具有耐寒和不耐寒相对性状的个体若干,相关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

回答下列问题:(1)从种群中选取两对耐寒和不耐寒雌雄植株进行正反交,比较子代性状表现和比例,是否一定可以判断相关基因的显隐性?_______,为什么?_______。

(2)某人为组建的菠菜种群中,耐寒和不耐寒个体的雌雄比均为1:1。

让其全部耐寒植株自由交配,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耐寒:不耐寒=15:1(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

①若该性状受两对常染色体基因控制,则这两对基因遵循_____定律,子代不耐寒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性状只受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考虑XY 同源区段的情况),则雌性亲本中杂合子比例为_______,耐寒亲本中X 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 。

遗传学实验资料(一)

遗传学实验资料(一)

遗传学实验资料(一)实验一植物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识别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3、学习使用高倍显微镜和生物绘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能准确地复制,并能有规律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遗传组成与母细胞完全一样,从而可以推断生物性状的遗传与染色体的准确复制和均等分配有关,支配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高等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生长点、幼叶等部位的分生组织。

减数分裂是形成性细胞前在性母细胞中进行的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通过减数分裂,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将比原来减少一半,如水稻n=12,玉米n=10,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详细地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组成和染色体的鉴定和分析,在杂交育种中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配对的行为特征,鉴定是否远缘杂种、真假杂种和探求杂交不孕的原因;还可以通过染色体形态特征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观察和分析生物的异常生长发育以至遗传性变异,如植物的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及各种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等)对于染色体的损伤引起的各种畸变等。

三、实验材料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永久装片。

四、实验步骤1、有丝分裂装片的观察。

2、减数分裂装片的观察。

五、实验报告1、用2B铅笔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示意图。

2、用2B铅笔绘出植物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示意图。

例如:(1)中期Ⅰ;(2)后期Ⅰ;(3)中期Ⅱ;(4)后期Ⅱ;(5)四分孢子实验二人染色体组型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各种数据指标。

2、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定义:染色体组型又称核型,是指将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亚种、种、属等)的体细胞内的整套染色体,按它们相对恒定的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核型模式图是指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个按其特征绘制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遗传学实验重复序列分类

遗传学实验重复序列分类

遗传学实验重复序列分类
(1)高度重复序列:重复几百万次,一般是少于10个核苷酸残基组成的短片段。

如异染色质上的卫星DNA。

它们是不翻译的片段。

在小鼠中约占基因组的10%。

(2)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为几十次到几千次。

在小鼠中约占20%。

如rRNA基因、tRNA基因和某些蛋白质(如组蛋白、肌动蛋白、角蛋白等)的基因。

(3)单一序列:在整个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或少数几次的序列,在小鼠中约占基因组的70%。

如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丝心蛋白基因等。

实验证明,所有真核生物染色体可能均含重复序列而原核生物一般只含单一序列。

高度和中度重复序列的含量随真核生物物种的不同而变化。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暑假作业19专项训练一遗传的基本规律综合基础训练含解析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暑假作业19专项训练一遗传的基本规律综合基础训练含解析

专项训练一遗传的基础规律综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性性状是生物体显现的性状,而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显现的性状B.性状分离是亲本杂交后,子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C.孟德尔认为生物体亲子代之间遗传的不是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D.摩尔根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现阶段可用荧光标记法证实2.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遗传学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Y︰R︰r=2︰1︰1B. 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C. 真核生物所有的细胞核基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不一定相同4.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卵细胞C.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的儿子也一定患该病D.染色体上无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某种遗传5.选择合适的遗传材料是研究基因传递规律的关键。

豌豆,果蝇及玉米等作为遗传材料的共同优点是()① 自然状态下都是纯合子②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 子代数量较多④ 均含 X和 Y 染色体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③ ④6.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各项中肯定错误的是( )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C.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7.下面是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8.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

完整版)高考生物遗传专题训练及答案

完整版)高考生物遗传专题训练及答案

完整版)高考生物遗传专题训练及答案1.XXX的遗传实验中,正确的说法是:B.XXX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C.XXX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D.XXX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占5/8.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黑色为显性性状。

B.4号为杂合子概率为1/2.C.F1的结果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D.7号与4号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正确的判断是:B.F1中雄性50%表现为有胡子。

C.F2纯合子中两种表现型均有。

D.控制山羊胡子的基因的遗传为伴性遗传。

4.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5.自由交配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6.子二代AA、Aa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4和1/2,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

7.若aa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则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能够产生正常配子,因此子二代AA、Aa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3和1/3,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

8.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因此选项C 为正确答案。

9.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2种,1:1.长尾基因b为显性。

一只黄鼠短尾与一只灰鼠长尾杂交,F1代表现为黄鼠长尾、黄鼠短尾、灰鼠长尾和灰鼠短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鼠短尾的基因型为AaBbB.灰鼠长尾的基因型为aaBBC.F1代中黄鼠长尾与灰鼠短尾的比例为1∶1D.F1代中四种表型的比例为9∶3∶3∶110.某种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基因A1、A2和A3控制。

这三个基因可以任意组合,每个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性状。

该动物种群中有6种基因型和3种纯合子。

从图中可知,该动物体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如果一只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它们的后代有三种毛色,则该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2A3.11.已知小麦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该小麦杂合子做母本进行测交,所结种子的种皮、胚乳和子叶的基因型依次是DD、Dd、dd、Dd、DDd、dd。

遗传基本技能训练

遗传基本技能训练

1
2
I
1
2
II
正常男性 正常女性 患病女性
右图为某家系白化病遗传图,写出各成员的基因型 I1__;I2__;II1____;II2__。 2、由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关系推导
⑴.正推:亲代将一对基因中的一个传给子代;
亲本组合
F1 基因型及比例
表现型及比例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P
Aa
AA
aa
配子 比例 例题:写出下列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P
Aa ╳ Aa
P
Aa ╳ aa
配子
配子
F1
P
AA ╳ AA
F1
P
AA ╳ Aa
配子
配子
F1
F1
4
P
AA ╳ aa
P
aa ╳ aa
配子
配子
F1
F1
2、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不成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⑴显性性状为______
组别 表现型
红花
白花
⑵写出各组亲本的基因型:
甲 白花×红花 100
103
乙______;丙______。
乙 红花×白
丙 红花×红花 627
203
红花____;白花____。
四、书写遗传图解
1、分离定律: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分离。
1
二、显、隐性判断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
P
过程 ╳
概念
F1
显性:
○╳
F2

遗传规律小专题——题型归纳1

遗传规律小专题——题型归纳1

(二)杂交操作流程
1(略).09-上海-14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 是( )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去除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2(略).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的花称为两性花。开两性 花的植物在进行杂交时需要进行去雄。下列关于去雄及与之有 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 碱__基_对_排__列_顺__序_的__多_样__性_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
碱__基_互_补__配_对__原_则_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遗传规律(一)总结1材料
玉米、豌豆、果蝇、大鼠等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共性: 1.易于种养 2.生长周期短,繁殖快 3.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4.子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 玉米、豌豆、果蝇等遗传学实验材料的特性: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 条件下是纯种,用于杂交实验结果可靠,易于分析 2.玉米是单性花,用于杂交实验,操作简便 3.果蝇的染色体数量少,易于分析
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 单杂合自交3:1 单杂合测交1:1 单杂合单倍体育种1:1 单杂合花粉鉴定1:1 单杂合特殊动物(蜜蜂雄蜂)1:1
2(略).09-江苏-7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无需考虑雌蕊和雄蕊的发育 程度
√A.待花完全成熟后进行去雄
B.对作为母本的植株需要进行去雄 C.去雄后需要及时套袋,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D.去雄时一定要做的彻底,不能遗留雄蕊
3.以下对各种植物杂交方式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高三生物遗传大题专项训练

高三生物遗传大题专项训练

高三生物遗传大题专项训练1.某种鼠的毛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

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

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育种工作者选用纯合鼠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注:F1灰色雌雄基因型相同)。

问题:1)在灰色鼠中,基因型最多有4种,在F2白色鼠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杂合子占9/16.2)F1灰色鼠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相应的比例为3灰:1白。

3)F2代中黑色鼠与白色鼠杂交,后代中是黑色鼠的概率为9/16.4)育种时,常选用某些纯合的黑毛鼠与白毛鼠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有时可得到灰毛鼠,有时得不到灰毛鼠。

这是由于基因A和B的互补作用,只有当A和B基因都是杂合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灰色毛发的性状。

2.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优于双亲的现象。

显性假说可以解释杂种优势。

问题:1)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各种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F1引起的互补作用。

如豌豆有两个纯种(P1和P2)的株高均为1.5~1.8米,但其性状不同,亲代P1多节而节短,亲代P2少节而节长,杂交后F1集中双亲显性基因,多节而节长,可达2.1~2.4米,表现杂种优势。

2)假设豌豆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A和B控制高产(高产与低产性状遗传支持显性假说)。

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的F1,F1自交得F2,F2里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①F2中,中产的基因型为AaBb。

②F2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依次比为1:2:1:2:1.③若对F2的所有中产豌豆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1高产:2中高产:1低产。

3.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问题:1)对实验一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3:10:3,据此推测节瓜的性别类型由一对不完全显性的基因控制,其遗传方式符合基因的隐性缺失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升格集训五——遗传学实验分类专训(1)一、遗传规律的验证1.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

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黑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呈红褐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

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碘液。

请设计两种方案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实验器材。

基因用M和m表示)方案一: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预期现象、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

方案二: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预期现象、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

答案:方案一:采用测交法加以验证(1)首先让纯合的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2)让F1杂合粳稻与糯稻测交,观察后代性状分离现象实验预期现象: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不同表现类型且比例为1∶1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依据测交使用的糯稻为纯合体只产生一种含糯性基因m的配子,后代既然出现两种表现型:粳稻(含M)和糯稻(含m,且mm为纯合),则F1中必然产生两种类型配子,即M和m。

实验结论:F1中必然含有M和m基因,且M与m这对等位基因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必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最终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方案二:运用F1的花粉鉴定法(1)首先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2)F1开花时取其一个成熟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预期现象: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对实验现象的解释:F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含M基因的配子(呈蓝黑色)和一种含m基因的配子(呈红褐色),且二者相等实验结论:F1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所含等位基因M和m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直接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2.玉米子粒的有色对无色为显性,子粒的饱满对皱缩为显性。

现提供纯种有色饱满子粒与纯种无色皱缩子粒若干。

设计实验,探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假设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1)实验步骤①选取与作为亲本杂交得F1。

②取F1植株(20株) ,另取F1植株(20株) 。

③收获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比。

(2)结果预测①F1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F1测交后代有种表现型,比例为,说明:②F1自交后代不符合9∶3∶3∶1,F1测交后代也不符合,说明:(3)实验讨论:本实验的对照实验是什么?解析: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应产生比例相等的4种配子,F1自交后代表现型有四种,比例为9∶3∶3∶1;F1与无色皱粒子粒交配(即测交)表现型也应有4种,比例为1∶1∶1∶1。

否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1)①有色饱满子粒无色皱缩子粒②自交测交(2)①41∶1∶1∶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②1∶1∶1∶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3)F1自交和测交互相对照。

3.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选用豌豆种子的圆、皱粒形状),设计一实验,验证孟德尔对基因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

假设:实验材料:纯种及杂种豌豆,牛皮纸袋,剪刀,毛笔等。

预期结果:实验方法:①选择和作为亲本,将它们分别播种在实验园地里,待其开花。

②花蕾期将,待花成熟时,可采集:结果分析: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实验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拓展实验。

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正确是利用测交实验来证明的。

答案:假设:F1圆粒(Rr)与隐性纯合子(rr)测交时,F1应产生含基因R和基因r的两种配子,并且它们的数目相等,而隐性纯合子(rr)只产生一种含有基因r的配子预期结果:测交后代应该是圆粒、皱粒各一半实验方法:①杂种圆粒豌豆纯种皱粒豌豆②圆粒豌豆植株(F1)去雄套袋皱粒豌豆上的花粉撒在上述去雄的花柱上,再套袋③待其种子成熟后收集种子统计计数结果分析:如收集的种子圆粒、皱粒比例约为1∶1,说明假设成立;否则,不成立▲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1.自交法——F1显∶隐=3∶1即可证明。

2.测交法——F1×隐性显∶隐=1∶1即可证明。

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合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为两种:一种含显性基因,一种含隐性基因,且数量均等。

4.假说——演绎法通过孟德尔杂交试验,体验“提出问题、构想假说、实验设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基本科学探究方法。

5.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同上,只是要涉及2对或2对以上相对性状。

通过以上三题要注意,验证符合定律或验证定律实验都是从亲代做起,而验证解释的正确性则不需要。

二、显隐性的判定1.经鉴定,玉米的红粒与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

请你用某株玉米果穗上的红粒与黄粒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鉴定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解析:要鉴定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必须首先确定两性状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然后再通过自交或杂交的方式来确定显隐性关系。

确定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以下三种方法。

答案:方案一:自交法:两亲本分别自交,若子代全部表现为黄粒或红粒,可认定黄粒或红粒为纯种;再让子代中黄粒和红粒杂交,其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

方案二:杂交法:两亲本杂交若后代表现出某一亲本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另一性状为隐性性状;若后代表现出两种亲本性状,可再进行自交,出现性状分离的为显性性状,未出现性状分离的为隐性性状。

方案三:将红粒和黄粒分别种植,将获得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取其红粒和黄粒植株(均为纯种)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

2. (2009·天津河东一模)小鼠是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材料,下列是利用小鼠所做的有关研究。

小鼠的体色灰色与白色是一对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①~⑧),同时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

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子鼠的体色情况。

请分析后回答问题:该小组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不能确认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

请你简要写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预测结果及结论:解析:根据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若灰对白是显性,则①④为杂合子,②③为隐性纯合子,⑤⑥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而若白对灰是显性,则②③为杂合子,①④为隐性纯合子,⑦⑧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通过①④杂交、②③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即可对上述显隐性能进行确定。

答案:实验方案: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预测结果及结论:如果①与④的后代既有灰鼠又有白鼠,②与③的后代全为白鼠,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如果①与④的后代全为灰鼠,②与③的后代既有灰鼠又有白鼠,则白色为显性性状3.现有纯种紫色种皮和纯种白色种皮(由细胞核中1对等位基因控制)菜豆品系。

现要证明其显性与隐性的关系,请回答实验设计方案中的相关问题:(1)杂交时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是紫色种皮菜豆(♀)×白色种皮菜豆(♂)或 。

收获种子 时观察到种皮颜色是:前者为 色,后者为 色。

用此实验结果 (填“可以”或“不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原因是:(2)将上述杂交实验收获的种子分别种下去,收获F 1代的种子,观察并统计种子种皮的颜色。

(3)预测结果得出结论:解析:比较正交、反交两种交配方式后代的表现型是验证核基因、质基因遗传的一种方法。

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可用纯种紫色种皮菜豆与白色种皮菜豆杂交,F 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答案:(1)白色种皮菜豆(♀)×紫色种皮菜豆(♂) 紫 白 不可以 种皮是由母本植株的珠被发育而成,均与母本相同。

(3)如果F 1代产生种子的种皮颜色均为紫色,则紫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如果F 1代产生种子的种皮颜色均为白色,则白色为显性性状,紫色为隐性性状4.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与a 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

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解析:根据定义,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杂合子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那么,首先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 ,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再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 和Aa ,AA 的后代均为有角,Aa 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

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 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若要进一步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需要找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根据杂合子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的特点,在无角公牛与有角母牛的后代中,选有角母牛与有角公牛杂交,若有无角牛出现则有角牛为杂合子,即有角为显性;反之若后代全为有角即无角为显性。

答案:(1)不能确定。

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 ,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

6个组合后代合计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 和Aa ,AA 的后代均为有角。

Aa 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

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 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该性状的显隐性。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

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

(其他正确答案也即可)▲显、隐性性状的鉴定(1)反证法 如豌豆中黄色子叶×黄色子叶绿色子叶,推亲本及子代的基因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