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PPT

合集下载

《遗传学实验》课件

《遗传学实验》课件

基因敲除与敲入技术概述
基因敲除与敲入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定手段将目的基因从细 胞或个体中剔除或插入特定位置的技术。
基因敲除与敲入的方法
基因敲除的方法包括同源重组法和CRISPR-Cas9技术等, 而基因敲入则通常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和锌指核酸酶等技 术。
基因敲除与敲入技术的应用
基因敲除与敲入技术在疾病模型建立、药物筛选、基因治 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概述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精确修改和调控的技 术。
基因编辑的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是CRISPR-Cas9系统,它能够通过引导 RNA精确地定位到目标基因并对其进行切割和修复。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在遗传病治疗、农作物改良、动物模型建立等领域有着 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人类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遗传学实验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遗传学实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随着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遗传 学实验逐渐发展起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遗传学实验的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和 完善。
发展
现代遗传学实验更加注重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利用基因编辑、基因 合成等技术手段,深入探究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为人类认识生命本质和解 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果蝇遗传实验
果蝇遗传实验简介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 其染色体数目少,繁殖快,易于
观察。
实验过程
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研究者可以 观察到明显的遗传现象,例如伴性 遗传、突变等。
实验结果
果蝇遗传实验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帮助科学 家更好地理解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 系。
04
现代遗传学实验

大学课程遗传学实验实验四 孚尔根(Feulgen)核染色课件

大学课程遗传学实验实验四 孚尔根(Feulgen)核染色课件

1N HCl 60℃
酸解使DNA醛基暴露
醛基与Schiff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孚尔根核染色法是Feulgen和Rossonbek于1924 年提出的鉴定细胞中DNA的组织化学方法。其 优点是制片清洁、染色体清晰、组织软化好, 易于压片。但对小型染色体(如玉米、水稻) 效果较差。在切片、涂片上研究核和染色体时, 能减少细胞质着色对观察的影响。在细胞学研 究中普遍采用
材料:大蒜根尖、洋葱根尖
1mol/L 盐酸(常温和60℃) Schiff试剂 45%醋酸或亮绿
实验步骤
预处理的目的及方法
目的:改变细胞质粘度,破坏和抑制纺锤体 的形成,使染色体适度缩短和分散。
方法: 0.04-0.2%秋水仙素溶液2-4小时。 对二氯苯饱和溶液3-5小时。 0.002M (或0.03%)8-羟基喹啉1.5-2小时以
黑暗条件下染色。 要保证细胞呈单层,使染色体在一个平面上,
根尖的切片尽量要薄,压片必须用力适度,压 片的实验台面要平坦。
实验作业
绘制你所观察到的图象,并说明是有丝 分裂的哪一个时期,并注明放大倍数。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思考题
为什么要严格掌握DNA的水解条件? 为什么实验材料从60℃盐酸中倒出后,
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在植物根尖或茎尖的 分生组织中可清晰观察。在有丝分裂时,细胞核与细胞质有很 大的变化,但以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而且是有规 律地进行。各种生物染色体在数目上和形态上是相对恒定的, 并随科属种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特征。大蒜体细胞中有8对共 16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个染色体能复制一份, 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所以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所含的染 色体在数目、形态和性质上都是相同的。在细胞遗传学研究中, 人们常常需要了解某一物种的染色体数目,而最有效的方法就 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这样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遗传学设计性实验ppt课件

遗传学设计性实验ppt课件

注意事项
麻醉剂的使用:乙醚有毒, 挥发性强,使用时, 要注意随时盖好瓶盖,防止乙醚挥发。
麻醉深度:麻醉果蝇时,要防止麻醉过度,影 响继代培养。
做好标记:新转移的培养瓶上需贴好标签,注 明继代培养日期及实验者姓名。
实验原理
遗传基本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 律;伴性遗传规律;连锁与互换规律。
1、一对相对性状:长翅(雌)×残翅(雄);残 翅(雌)×长翅(雄)
2、两对相对性状:灰残(雌)×檀黑长(雄); 檀黑长(雌)×灰残(雄)
3、伴性遗传:红(雌)×白(雄);白(雌)×红( 雄)
实验操作流程
1、根据设计分取突变体 2、果蝇饲养
3、收集处女蝇。雌蝇羽化后8~12h不交配。亲本和F1雌蝇都必需是 处女蝇。 4、按组合收集雌雄蝇杂交,贴上标签(组合名称、杂交日期、小组 名称) 5、 6~7d后,幼虫出现后,放去成蝇(记日期),种蝇要放干净。
诱变方法
一般采用r圃,以60CO源为中心放置处理材 料,以材料与60CO源中心距离和照射时间来控制 辐射量。这种r圃对于诱变育种的应用不是十分合 适的,一般设置小的60CO室进行处理。可处理植 株、植株的局部、处理种子或花粉。处理花粉的 优点是产生突变不至于形成嵌合体,但花粉的存 活时间短暂不易进行处理。但花粉离体培养结果 表明,玉米新鲜花粉可在常温下储存在液体石蜡 油中2.5h,对花粉活力没有影响。
实验前要写好设计方案,涉及原理、实验流程、预期结果、 参考文献等。
实验过程中:
1、处女蝇的选择要准确。
2、麻醉深度适当;
3、若F1性状混杂,暂停;
4、培养基不够用,自行配制,注意配方和数量;
5、安排人员值班,每人2d,早、晚各1h。钥匙不得转 手。同时督促各组做好开放实验登记和清洁卫生。

遗传学实验

遗传学实验

洋葱、大蒜的鳞茎,玉米、蚕豆的种子等。本 实验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实验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实验选用大蒜。 实验3 染色体组型分析
压片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实验4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实验用品: 实验5 果蝇的形态观察
☺ 果蝇的自由组合杂交试验 2 画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
遗传学实验
☺ 植物染色体制片及有丝分裂观察 ☺ 大葱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观察 ☺ 果蝇的形态观察及杂交试验 ☺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试验 ☺ 果蝇的自由组合杂交试验 ☺ 果蝇的伴性遗传杂交试验 ☺ 果蝇的三点测交试验 ☺ 两对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研究 ☺ 染色体组型分析 ☺ 果蝇的唾腺染色体制片及观察 ☺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 ☺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及鉴定
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
第三部分 研究性实验
7 压片:盖上盖玻片,在酒精灯上烤片。 ☺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 2 预处理:将剪取的新鲜材料于0. 实验4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 3 固定:将经过预处理和未经预处理的材料冲洗后转移至卡诺氏固定液中,室温下处理3~24小时。 药品:蒸馏水、卡诺氏固定液、45%醋酸、秋水仙素、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 实验3 染色体组型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性实验
2 预处理:将剪取的新鲜材料于0.1%秋水仙素 溶液中室温下处理3~4小时。
3 固定:将经过预处理和未经预处理的材料冲 洗后转移至卡诺氏固定液中,室温下处理3~24小时。
4 解离:将冲洗后的根尖放入1mol/L的盐酸中, 室温下处理10~15min。
5 软化:将解离好的根尖冲洗后,放入45%醋 酸中软化10min左右。
请注意比较经过预处理和未经预处理的材料有何不同?

遗传学实验——设计果蝇杂交实验PPT

遗传学实验——设计果蝇杂交实验PPT

表型
长翅灰体 长翅黑檀 短翅灰体 短翅黑檀
总计
观察数 理论数 偏差值 X2值
五、实验结果记录表格
(3)伴性遗传: P: ♀26 红 × ♂6 白
实验日期:
世代
♀红数目 ♂红数目 ♂白数目
总计
比例
F1
F2
X2检验:(F2代)
表型
பைடு நூலகம்
♀红
♂红
♂白
总计
观察数
理论数
偏差值
X2值
六、预期实验结果
六、预期实验结果
四、实验步骤(技术路线)
各实验具体步骤 三.伴性遗传: 1.选择处女蝇 2.杂交:6号雄果蝇和26号雌果蝇杂交,25℃恒温培养。 3. 弃除亲本:待F1幼虫出现即可弃除亲本。 4.观察F1:观察F1眼色、性别。 5.F1互交:在新的培养瓶中,放入3-5对F1果蝇并培养。 6.弃除F1:待F2幼虫出现即可放掉并处死F1果蝇。 7.观察F2:观察F2眼色、性别后处死,连续观察并统计数 据。 8.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理论的符合 程度。
世代
黑檀数目
F1
F2
实验日期:
灰体数目 总计
X2检验:(F2代) 表型 观察数 理论数 偏差值 X2值
黑檀
灰体
比例
总计
五、实验结果记录表格
(2)自由组合定律:
P: ♀26 黑檀长翅 × ♂6 灰体短翅
实验日期:
世代 F1
长翅灰体 长翅黑檀数 短翅灰体数 短翅黑檀数 总计 比例
数目



F2
X2检验:(F2代)
二、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
(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果蝇形体小, 生长迅速,繁殖率高,饲养简便,染色体数目少,突变性状多,是遗传学 研究的好材料。

遗传学课件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遗传学课件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3] Smith J, Johnson M, Levine A. Karyotyp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7, 91(6): 987-998.
附录:相关图表和数据
图1
人类染色体核型图谱
表1
染色体异常类型及临床表现
障碍等问题。
倒位
染色体倒位是指染色体局部发 生倒转的现象,可能导致胎儿 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问 题。
缺失
染色体缺失是指染色体部分缺 失的现象,可能导致胎儿智力 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重复
染色体重复是指染色体部分重 复的现象,可能导致胎儿智力 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机制
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是指在基因序 列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现象,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畸形、智力障碍 等问题。
实验材料准备
准备好染色体标本、显微镜、染色剂、载玻片、 盖玻片、显微操作器等实验器材和试剂。
实验环境设置
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无尘,并保持适宜的温度 和湿度。
实验人员要求
实验人员应具备基本的遗传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流程
01
02
03
04
标本制备
采用适当的细胞培养和固定方 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遗传学课件-人类染色体核型 分析
目录
• 人类染色体介绍 •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 人类染色体核型异常 • 染色体核型异常与疾病 • 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 参考文献和附录
01
人类染色体介绍
染色体的组成和功能

最新医学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教学讲义ppt

最新医学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教学讲义ppt

清点实验物品:
每组剪刀、镊子、离心管、吸管各4, 止血钳2
秋水仙素处理培养的血细胞
用止血钳去掉培养瓶(瓶中为已培养了约70小时 的血细胞)瓶盖表面的铁皮
打开瓶盖,每瓶加入秋水仙素2~3滴 盖上瓶盖,轻轻摇匀,作好标记 37℃继续培养约2小时
教学内容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人类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
了解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染色体标本 制备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用品
实验器械:冰箱、恒温培养箱、恒温水 浴箱、离心机、天平、吹风机、15ml离 心管、吹打管、试管架、染色架、废液 缸。
实验试剂:RPMIl640完全培养基( 含胎 牛血清、PHA、抗生素等) 肝素、秋水仙素、0.045M KCl、甲醇、 冰醋酸、 Giemsa染液
每组剪刀镊子离心管吸管各4止血钳2秋水仙素处理培养的血细胞用止血钳去掉培养瓶瓶中为已培养了约70小时的血细胞瓶盖表面的铁皮打开瓶盖每瓶加入秋水仙素23滴盖上瓶盖轻轻摇匀作好标记37继续培养约2小时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人类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人类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核型
医学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常 规核型分析
注意:
1.用镊子取冰片,千万不要用手摸冰片的表面, 以免染色体不能附着。
2.滴片时要有一定高度,且玻片要稍倾斜。
3.冰片一定要清洁湿冷,易于染色体的分散。
染色
1∶10 Giemsa染液(pH 6.8)染色10min。 流水冲洗,吹风机吹干,镜检。
1 采血、接种、细胞培养 8 终止培养前2小时,加入秋水仙素
褥垫层的设计
褥垫层的设计目的 (1)保护桩土共同承担荷载; (2)调整桩土荷载应力分担比; (3)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
(4)调整桩土水平荷载的分担。

专题07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07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镶嵌显 性
超显性
总结
等位基因的不同成员分别影 响生物体的一部分,在杂合 体中它们所决定的性状同时
在生物的不同部位表现
不同异色瓢虫的鞘翅底色上呈现不同的黑色斑纹。黑缘型鞘翅
(SASA)的前缘呈黑色,均色型鞘翅(SESE)的后缘呈黑色。
基因型为SASA与SESE的个体杂交,F1表现为鞘翅的前缘和后缘 均呈黑色的镶嵌型。在F1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黑缘型、镶嵌
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例题1】 (2021•河南模拟)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四种,由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 它们的显隐生关系是A1>A2>A3>A44个基因的频率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这4个复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群体中与该性状相关的基因型有10种,表现型有4种 C.在自然种群中,与该性状相关的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可能为3/4 D.孟德尔遗传规律能够解释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
特别提醒 ①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时代“基因”这一名词还未提出来, 用“遗传因子”表示。 ②两大定律发现的时间比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晚,所以达尔文对 遗传变异的本质不清楚。 ③F1配子的种类是指雌、雄配子分别有两种:D和d,D和d的比例为1∶1, 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比例为 1∶1。生物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如豌豆。
不同显性类型
不完全 显性
概念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 本杂交,F1表现为双亲性状
的中间类型
遗传现象
紫茉莉开红花的纯系(RR)与开白花的纯系(rr)杂交,F1植 株(Rr)开粉红花,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F1自交后, 在F2植株中出现红花(RR)、粉红花(Rr)、白花(rr)3种
类型,其比例为1: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精巢形态:
将精巢取出放于 培养皿中,用蒸
馏水反复冲洗,
每次用时2-3min, 可见每条精细小 管的一端连于输 精管,另一端为
分散的盲端。
2.
取一个或两个精细小管放于载玻片,用刀片 在精细小管上横切2-3次。用吸水纸吸去多余 水份。
3.
滴加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 10-15min 。 同时以小镊子轻轻挤压精细小管外壁,以使 精细胞流出利于观察。压片后观察。
遗传学实验
任课教师:郭志林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一 蝗虫减数分裂过程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蝗虫减数分裂标本的制作方法。 2、观察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分裂过程,掌握染色 体动态变化特征。
蝗 虫 的 形 态 与 构 造
二、实验原理

高等生物的雌雄配子形成过程中,性腺细胞分化为精母细胞与卵母细胞。 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或卵细胞。 蝗虫精巢作为材料有以下便利: (1)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雄2n=23;雌2n=24,染色体较大,容易辩认; (2)在同一玻片上可观察到精子形成过程的减数分裂各个时期。
三、实验材料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或毛囊细胞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用具 药品
显微镜 NaCI
恒温水 浴锅 苯酚
载玻片 碱性品 红
盖玻片 山梨醇
无菌牙 签 盐酸 乙醇
五、实验过程


1、口腔黏膜细胞巴氏小体显示方法
(1)取材与固定:用水漱口,以无菌牙签刮取口腔
颊部黏膜(第一次的刮取物弃去),将刮取物均匀 涂于载玻片上,空气中干燥。 (2)染色与观察: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1015min,倾斜玻片,倒掉染色液,用吸水纸吸干,镜
二、实验原理

果蝇为双翅目昆虫,发育为完全变态。 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子代数多,有利于遗传分析; 容易饲养,常温下容易生长、繁育; 突变性状多数为形态变异,便于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药品
用具 药品 解剖镜 玉米粉 显微镜 蔗糖 培养瓶 苯甲酸 麻醉瓶 琼脂 解剖器 具 酵母粉 载玻片 氯化钠 盖玻片 乙醚
• 再次离心 • 加裂解液
10000转/分离心 70%乙醇洗涤沉淀 离心15min
• 吹干后溶于TE
弃上清,洗沉淀
注意事项
收集前须注意漱口 尽量用新鲜材料 实验报告: 测定DNA的纯度OD


检。选择细胞轮廓清楚、染色清晰、核大、核质呈
均匀细网状的细胞100个,统计巴氏小体的频率,与 男性细胞对照观察。
2、发根毛囊细胞巴氏小体显色方法
取带有发根的头发,围绕发根部的一圈白色物体是 毛囊细胞团,放于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浓盐酸和 95%乙醇1:1混和液。


10min后,使毛囊细胞得到充分软化。
果蝇三龄幼虫
二、实验原理
双翅目昆虫(摇纹、果蝇等)幼虫期的唾腺 细胞很大,其中的染色体称为唾腺染色体。 这种染色体比普通染色体大的多,宽约5um, 长约400um,相当于普通染色体的100-150 倍,又称巨大染色体。

果 蝇 唾 腺 染 色 体

多线染色体其特征:巨大;同源染色体配对; 各染色体的染色质区域多在着丝粒部分互相 靠拢形成染色中心;横纹有深浅、疏密的不 同,各自对应排列。利用横纹的特点,可对 染色体进行区分。

注意事项:染色时不可滴加过多染色液,防止材料
流失。

实验报告:绘制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特征图。
实验二 果蝇的野外采集、培养和生 活史观察

1.
一、实验目的
掌握野外采集和实验室饲养管理果蝇的方法,实验中果
蝇的处理方法与步骤。
2.
区别雌雄蝇和几种常见突变型的主要性状,了解果蝇生 活史各阶段的形态特点。
形和双球形。
注意事项

应刮取深层口腔黏膜细胞
实验报告

统计的X小体的频率如何?绘制所观察到的 巴氏小体位置与形态。
实验五

人类基因组DNA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人基因组DNA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2、从人口腔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膜 收集细胞 核 加入SDS破裂核膜 蛋白酶K 降解核蛋白 苯酚、氯仿抽提去除 蛋白质 无水乙醇沉淀DNA 洗涤,干燥,溶解于TE。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与用品
显微镜
眼科剪
眼科镊子
载玻片
盖玻片
药品与试剂
乙醇
冰醋酸
碱性品红
山梨醇
苯酚
蒸馏水
四、实验材料采集
采集雄蝗虫
卡诺固定液 固定
90%乙醇脱 水
保存于70% 酒精
70%乙醇脱 水
80%乙醇脱 水
五、实验过程
取出精 巢
横切精 细胞小 管
品红染 色
绘制染 色体图


1、取材: (1)精巢位置:选择雄蝗虫,剪掉翅膀,从蝗虫腹 部背面由上至下顺序剖开体长的一半,靠近胸节处 有橘黄色团状结构,为精巢。
三、实验材料

漱口水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用具 50mL 1.5mL 离心机 涡旋振 离心管 离心管 荡器
药品
裂解缓 蛋白酶 SDS 冲液 K
TE
无水乙 NaAc 醇
70%乙 醇
五、实验步骤
• 收集漱口水 • 离心15min
58℃消化2h
• 酚:氯仿抽提 • 14000转/分离 心
加NaAc、无水乙 醇,-20℃沉淀2h
二、实验原理
雌性个体的细胞有两条X染色体,雄性个体 细胞中仅有一条X染色体。两种个体在X染色 体数量上不相等,基因产物可能是不相等的。 Barr等人发现在雌猫体内,神经细胞核膜内 缘有一染色很深的小体,定名为巴氏小体或 X小体,而雄性个体细胞中没有。 在人类女性口腔上皮细胞中,也发现了类似 结构。

研究确认是失活的X染色体呈现异固缩状态, X小体是发育中随机失活的X染色体之一,X 小体一般为1—1.5um,呈三角形或卵圆形。 Lyon假说:两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在遗传上 有活性,另一条在遗传上无活性;X染色体 的失活是随机的;失活发生在发育早期,X 染色体一经失活,其后代细胞中该染色体均 处于失活状态。
体型较小、腹部末端 钝圆、腹部背面有 3 条 黑色条纹,腹部腹面 有 4 个腹片、第一附足 的跗节基部有黑色蟹 毛状性梳、外生殖器 的外观较复杂,,可 见到明显的生殖弧、 肛上板及阴茎等
原种和几种常见突变类型的观察
3、生活史观察
幼虫生活7-8天 后化蛹,从培 养基爬出附在 瓶壁上,形成 一个梭形的蛹, 颜色由淡黄转 为深褐色,将 要羽化 卵长约0.5mm, 为椭圆形,腹 面稍扁平,在 前面前端伸出 一对触丝
稍后有一对半 透明的唾腺, 每条唾腺前有 一个唾腺管向 前延伸,汇合 成一条导管通 向消化道
两次蜕皮到第 三龄期,体长 可达4-5mm, 肉眼可见一端 稍尖为头部, 有一黑点即口 器;

作业:果蝇生活史的各个阶段及特点是 什么?
实验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离果蝇三龄幼虫唾腺和压制唾腺染 色体玻片标本的方法。 2、了解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特点。
培养瓶与装有野生果蝇的瓶子口对口放好,其中装有果蝇 的瓶放在下方,轻轻扣击上面的瓶培养子。
需要分别培养,可以将果蝇放入麻醉瓶(瓶盖上加有乙醚 棉的广口瓶)中,待麻醉后倒在一张白纸上观察选种。
2、区别雌雄果蝇和几种常见突变型的主要性状

成蝇雌雄性别的辨识
雌果蝇体型较大、 腹部椭圆形、末端 稍尖、腹部背面外 观有 5 条黑色条纹、 腹部腹面有 6 个腹片、 无性梳、外生殖器 的外观较简单;
五、实验过程
1、果蝇的野外采集和果蝇的实验室饲养 用培养瓶于水果摊附近收集发酵的水果如酸败的 葡萄、香蕉或苹果,引诱果蝇进入
配制玉米琼脂培养基

玉米琼脂培养基配方表
果蝇接种于装有配制好培养基的瓶中
培养瓶与装有野生果蝇的瓶子对接,口对口培养基瓶子倒 扣在上方,用手捂住下面瓶子,让果蝇飞入新培养瓶内。
多线染色体十字联会
三、实验材料

野生型果蝇和个体较大的果蝇突变品系。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用具 药品
显微镜 生理盐水
实体显微 镜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载玻片
盖玻片
解剖器具
五、实验过程

1、三龄幼虫的培养


将3-5对果蝇放入加有酵母菌的培养瓶中 培养幼虫。出现幼虫后,可适当添加酵母 液,三龄幼虫期适当加大酵母水溶液的浓 度为10%,滴加量为盖上培养基表面一层 为准。 同时,可低温培养(16-18度)以延长果 蝇的生活史周期,使幼虫充分生长。 选用行动迟缓、肥大,爬上瓶壁的三龄幼 虫作标本最佳。

注意事项 果蝇唾腺为单层细胞构成,制片中注意保湿; 染液不要过多,以免标本流失。 作业: 1、选择较好的标本做成永久玻片标本; 2、绘制染色体略图,注意绘制染色体末端 的5-10条带纹。 3、总结三龄幼虫取材注意事项。


实验四


人体细胞巴氏小体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人类X染色体的检测方法。 2、认识雌性哺乳动物X染色体失活假说和剂 量补偿效应。
2、唾腺的剖取

(1)把载玻片置于双筒镜下,滴加一滴生 理盐水,取三龄幼虫放在其中,操作者左手 摄子夹住幼虫后端固定,右手拿解剖针按住 幼虫头部的黑色斑点处,用力向右拉,从头 部把身体拉开,唾腺随之而出,唾腺是一对 透明的棒状腺体,像一对长茄子,上面附白 色脂肪条。

(2)剥除脂肪,用吸水纸清除周围组织。 (3)滴加一滴改良苯酚品红,染色10-15分 (4)压片:盖上盖玻片,轻轻敲打有唾腺 的地方,使染色液分散。低倍镜下选取染色 体分散较好的细胞放于高倍镜下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