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现代史 主题九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题

合集下载

河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河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复习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题概述】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建国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从沿海经济特区建立,到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党和人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这一切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课标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设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基础主干知识整理】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对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从而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文革”结束以后,遗留下大量的社会政治问题,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革”错误,但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内容: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其中,邓小平提出要准确完整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意义: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河北省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训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河北省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训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012·河北)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

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B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2.(2014·河北)报纸的头条新闻作为报纸之魂、历史之窗,体现着时代的变迁。

下列报纸的头条新闻反映了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是()3.(2014·河北)2014年伊始,老师让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对新一年的期待。

小海同学选了“深化改革”。

使小海做出这一选择的主要依据是( ) A .“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月面软着陆 B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C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D .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方法指导:对内改革为便于掌握,可将其分阶段记忆。

以1992年为界,之前属于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为目标,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之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如大中型企业股份制等。

4.(2015·陕西)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

”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 A .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D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5.(2015·唐山路北二模)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

河北省廊坊市历史中考2024-2025学年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河北省廊坊市历史中考2024-2025学年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历史中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选项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A错误。

选项B,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B正确。

选项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但并未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C错误。

选项D,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但并未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D错误。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社会主义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选项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有利于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故选项A正确。

选项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而不是基本经济制度,故选项B错误。

选项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经济制度的一部分,但不是基本经济制度,故选项C错误。

选项D,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它规定了我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但不是基本经济制度,故选项D错误。

河北专版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9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河北专版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9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扩大公有化规模,提
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
高公有化程度 公有制 极性,是社会主义建设道
(一大二公)
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家庭联 产承包 责任制
1978年 开始
坚持土地公有制,实 行包产到户、包干到
户、自负盈亏
公有制
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启示:
必须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发展
易错提示►对内改革都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不是把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而是把使用权分给农民。
2.对外开放 2015年考查
关联拓展►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国际、国内因素
国际因素: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道路遭受严重挫折。②两 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③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④和平与 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文革”“文革”时期,“刘少奇案”是党的历史上 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时期
最大的冤案
1980年,中共中央为 ②__刘少奇__平反
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改革开 1982年,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放 新时期
1986年后,颁布《③__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通则__》《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
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基本形成了以④__宪法__为核 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我国逐步向⑤__依法治国
5.D 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等,链 接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词语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
猜押预测►1.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 映了我国( C )
A.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B.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C.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D.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中考命题研究(河北)历史中考热点专题:第九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考命题研究(河北)历史中考热点专题:第九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九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河北8年考情分析命题点考点真题题型分值考查角度未考查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14年21题图片式选择题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10年15题文字型选择题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年21题文字型选择题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史实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11年20题文字型选择题2经济特区设立的作用15年30题材料解析题15 对外开放本讲知识脉络河北必考考点清单十一届三中全会(人教八年级下册P38~P39)(冀教八年级下册P100~P101)※考纲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时间1978年12月地点北京背景(1)经过“文化大革命”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当时的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3)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基础)《光明日报》内容(1)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2)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3)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的有利因素(1)国内:①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的状况,“文革”结束后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②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③外交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2)国际:①国际形势趋于缓和;②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③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34(1)题已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教八年级下册P42)(冀教八年级下册P101~P103)※考纲要求: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理。

河北省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主题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题

河北省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主题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题

主题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选择题1. (2017 •邯郸模拟)下面报纸社论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 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D .③①④②2. (2017 •西宁中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 在()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C. 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3. (2017・邢台模拟)1980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

标题上写着:“邓 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这幅照片和文字的寓意是 () ①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 ②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③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D .②③④4. (2017 •保定模拟)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 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

”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C.给农民生产自主权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产品价格总指数提高了 22.1%,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价格有计划的下降了 10%- 15%由此可见,1979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调整农业政策B.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C.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6. (2017 •石家庄桥西模拟)“创造性地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充分肯定经济特区’试验场’作用……一次 次实地考察指导,立足长远谋划新形势下经济特区发展的未来……经济特区诞生和发展每一步,始终牵 动着中南海,倾注着党中央的心血……”由此可见,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特区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A.有利的外部环境 B .稳定的国内局势C.人民群众的愿望D.决策者的作用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 ()18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全国农副5. (2017・石家庄新华模拟 )从1979年3月开始,国家陆续提高了 •■■曲 >■ ■ 早稻亩产三万夭千九百參斤■孕■叩 » « h ■ ? < t J罢强是惟验麻理的咋一标祥.14 J-- H7. (2017 •山西中考)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河北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9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河北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9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 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4、2015年考查关联拓展►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有何影响?二者都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

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但由于多种原因,后来中共八大制定的一些基本任务没有得到好的执行;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时期。

易错提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但它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考点2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阶段代表(法律文件或事件)影响建国初期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第一部《①__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文革”时期“文革”时期,“刘少奇案”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新时期1980年,中共中央为②__刘少奇__平反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982年,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1986年后,颁布《③__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__》《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基本形成了以④__宪法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步向⑤__依法治国__的道路迈进易错提示►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新中国成立时没有制定宪法,《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考点3 改革开放 2017年考查1.对内改革 2012年考查关联拓展►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时间内容土地性质作用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私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底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集体所有制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确立人民公社化1958年开始扩大公有化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一大二公)公有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开始坚持土地公有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公有制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启示:必须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易错提示►对内改革都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把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而是把使用权分给农民。

点拨中考(河北版)2017中考历史第9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点拨中考(河北版)2017中考历史第9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1)土地改革: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 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它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 公有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结 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考点突破
考点突破
考点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理论内涵: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它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 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邓小平南方讲话: ①时间:1992年。 ②内容: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特区姓“社”不姓 “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论述的是经济特区的建立带来的好处和作用——吸引外资、 提供税收、引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故选D。
真 题 演 练 (2016-2008年)
4.〈2010,河北〉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
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 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D )
考点突破
考点二 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④深化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步伐。 ⑤意义:国有企业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 了企业活力。
考点突破
考点二 改革开放
2.对外开放
(1)过程 ①1980年,创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②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③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④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2)开放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 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选择题
1.(2017·邯郸模拟)下面报纸社论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2.(2017·西宁中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3.(2017·邢台模拟)1980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

标题上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这幅照片和文字的寓意是( )
①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②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③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017·保定模拟)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

”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给农民生产自主权 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5.(2017·石家庄新华模拟)从1979年3月开始,国家陆续提高了18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全国农副产品价格总指数提高了22.1%,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价格有计划的下降了10%~15%。

由此可见,1979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调整农业政策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6.(2017·石家庄桥西模拟)“创造性地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充分肯定经济特区‘试验场’作用……一次次实地考察指导,立足长远谋划新形势下经济特区发展的未来……经济特区诞生和发展每一步,始终牵动着中南海,倾注着党中央的心血……”由此可见,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特区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
( ) A.有利的外部环境 B.稳定的国内局势
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
7.(2017·山西中考)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17·河北模拟)深圳是中国区域经济改革开放的拓荒者,浦东是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引擎,雄安新区将成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这三个区域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改革的试验区 B.都促进了沿海的开发
C.都是近代开放的口岸 D.都推动了京津冀发展
9.(2017·唐山模拟)如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其中“E线段”所示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
10.(2017·陕西中考)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11.(改编题)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

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2017·贵州中考)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五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3.(改编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我们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D.国家干预经济
14.(2017·苏州模拟)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构想②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④解决姓“资”姓“社”争论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2017·衡水模拟)在中国近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二、非选择题
16.(2017·石家庄新华模拟)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成就都主要集中在哪一区域?
(2)取得上述成就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17.(2017·河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邓小平视察上海时强调指出:“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

”“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

开发浦东,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

”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摘编自人民网材料三2017年春意盎然的时节,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有人评价:雄安新区是点,整个京津冀地区是面,以点带面,可充分发挥京津冀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均衡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这对于解决我国其他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中国青年报》(1)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仔细观察图一、二,二者共同的优势是什么?有人说:珠江三角洲是对外开放的前沿。

请结合史实说明这一说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说“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的历史依据是什么?据材料二、三,中央开放浦东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浦东开发的成功对设立雄安新区有何指导意义?
(3)综上材料和探究,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着怎样的方法和原则?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A 6.D 7.D 8.A 9.D 10.B 11.D 12.D 13.A 14.A 15.D
16.(1)中国东部。

(2)政府扶植(政策支持);地理位置的优势;原有的经济基础相对雄厚。

17.(1)地处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2)近代上海是我国近代化起步早、近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再次实现经济腾飞具有技术、人才等优势。

浦东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原有优势,形成区域均衡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3)先搞试点,并适时调整,总结经验教训,再把成功的经验、模式加以推广普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